正文 第一章 初入宫廷
夏嘉平八年,三月初五。
这是夏朝最平凡的一天,却也是特殊的一天。
“晓玥,晓玥,你怎今日还在此卖鱼!”一娇俏可爱的女子自街头跑来,人未到,声却已远远传来。
正专心破鱼的李晓玥听得熟悉的声音,抬首往人群望去,秀气的眉头微皱,无奈的摇头,复又低头继续手上的活计。
待那女子来到跟前,李晓玥已将鱼破好洗净递给顾客,接了钱,正往裙侧的荷包内放。
“亏得你还有心思在此卖鱼,也不看看今日是个什么日子。”那女子只管嘟着嘴教训,看向李晓玥的眼神,仿佛在看一块不可雕的朽木。
“今日是什么重要的日子,让梅大小姐亲临早市?这也算是奇闻一件了。”看着胸口起伏不定的人儿,李晓玥的心里满是感动,她自是知晓她为何而来。
“哎呀呀,你这个狼心狗肺的家伙,我好心来寻你,倒叫你取笑了去。别的姑娘寅时便起来梳妆打扮,偏生你还要出来卖鱼,是不记得今日巳时选妃就要开始了吗?”那女子一脸愤愤的神色,涨得粉红的脸色,倒更显娇憨。
李晓玥拉起那女子的衣袖,软语道:“好瑛儿,不生气了哦,我错啦,瑛儿对晓玥最好了。”
那女子名唤梅瑛,是这青云镇第一大户梅家唯一的掌上千金。哥哥梅玖是镇上捕头,为人刚直,颇得百姓好评。梅父坐拥百亩良田,产下商铺林立,因其善待乡里,又常常施粥布膳,在这小小的青云镇很是有威望。要说这梅大小姐,若不是为寻李晓玥,断然是不会涉足这脏乱的市集的。
梅瑛本不是真心与她置气,见李晓玥软语相求,白了她一眼,也就不与她计较了,“早几日前,我便吩咐下人准备了两套衣裙,跟我一起回去换上吧。凭你这一身鱼腥味,饶是美若天仙也要被拒之门外了。”
李晓玥嘻嘻一笑:“但凭梅小姐吩咐,晓玥惟命是从。”
“死丫头。”
两人笑闹间,李母忙完家中的活计赶过来,有些歉疚的看着自己的女儿。家境贫寒,她无力为女儿准备绫罗首饰,更是在参加选妃的当日还要她早起卖鱼。通透如李晓玥,自是知道母亲在想些什么,却也不多说,只是道:“我与瑛儿先走了,累苦母亲一人在此。”
“去罢。”李母忍住欲流出的泪水,只微笑着看二人走远。
“只剩一个时辰了,我们要沐浴,更衣,梳头,化妆,真急死个人了,怎么来得及嘛。”梅瑛一路絮絮叨叨个不停,许是走的急了,冷不防斜刺里冲出个人来,将二人撞翻在地。
“哪个不长眼的,急着去投胎啊。”待梅瑛骂骂咧咧爬起来,却只看见人已跑出去几步远。正要呵斥几句,突然感觉头上有黑影飘过,仔细一看,便见一青衫女子款款落在那人面前。
眼前突然多出个人来,那人受惊不小,待看清来人,心里震撼无以附加,双脚再挪不动半步。青衫女子斜睨那人一眼,冷冷开口道:“偷了本姑娘的东西,还想逃哪去?”
那人此时悔得肠子都青了,真是阴沟里翻船,想他平日阅人无数,今日愣是没看出来眼前女子功夫如此了得,凭他日行千里的轻功竟没逃过她的追踪。
稍微恢复了下惊骇的心情,那人已恢复正常,“姑娘武功了得,区区佩服不已。即已被姑娘擒获,要杀要剐,但凭姑娘处置。”说罢,一揖到底。
那青衫女子见他语出真诚,想来也不是什么冥顽不化的恶徒,心内已有计较,脸上却不动声色,“你是何人,为何要偷本姑娘玉佩。”
那人也不起身,保持着这个姿势回答,“贱名窦华。”
“噢!就是江湖最近声名鹊起的侠盗窦华?”青衫女子挑眉插嘴道,显然已对此人产生了些微兴趣。
“侠之一字不敢当,不过小小一个盗贼而已。今日是在下冒犯,原以为姑娘是哪个大户人家的女子,断不会在意一块玉佩,却不想姑娘乃江湖中人,功夫又如此了得。确是区区眼拙,实在该死。”
“你的意思是,若我是有钱人家的女子就该偷吗?”话虽不饶人,语气却没先前那么凌厉。
那人确有不俗之处,,虽是行偷盗之事,却一副大义凛然之势,坦坦荡荡之形,总好过巧言令色徒惹人厌烦。女子本就比较心软,他认罪态度如此之好,又坦白真诚,江湖儿女不拘小节,倒也没几人认为偷盗十恶不赦,反而义字当头。那窦华近几个月来“拜访”了十余家恶霸豪绅,将他们的家产送给贫民,已在江湖中传颂开来。青衣女子显然听过他的名号。
“不义之财取之于民,自当散之于民。”却没想那人竟慷慨陈词起来。青衣女子哭笑不得,偏觉得颇有几分歪理,也失了与他计较的心,便闲闲开口道:“看在你侠盗的名头上,本姑娘就不为难你了。免得与天下穷苦百姓为敌。”
那人一听,顿时喜出望外,知道今日一劫是躲过去了,忙开口道:“姑娘仁慈,谢姑娘开恩,在下以后定更加善待百姓,多做善事,以报姑娘今日宽宥之恩。”
是更加勤奋的偷东西吧?青衣女子如是想着。
“不过……”
那人心中不禁又纠在一起,这“不过”忒的让人心惊。
“不过如此轻易的放过你,本姑娘心中气愤难平。我要你答应为我做三件事,这三件事绝对是你力所能及的,无损大义的,你可答应?”
“答应,答应,姑娘有何吩咐,但说无妨,在下定随传随到。”窦华忙不迭的答应下来,生怕更多的不过从青衫女子口中说出。
“你最好记住今日之言。”
“在下不敢相忘。只是不知,姑娘芳名?到时也好寻到姑娘。”
“青于蓝。”
三字说完,那青衫女子已飘然远去,只留下那侠盗窦华目瞪口呆当场。
青于蓝,回春堂堂主青风涯最得意的徒弟。据说其医术武功尽得堂主真传,这些年更是凌驾于其上。多年来,治病救人无数,传说她从不收取诊金,只要求对方为其做三件事,当然,这三件事均如刚才所说“力所能及,无损大义”,遇到特别穷困潦倒的,也就顺手救治了。无数百姓感念她的恩德,又因其终年只着青衫,故称其为“青衣菩萨”,虔诚之情可见一斑。
“那青衫女子为何蒙着面纱?看那双眼睛顾盼生辉,流光溢彩,也不知是个怎样的妙人儿!只可惜不得窥见真颜。”梅瑛颇为惋惜,她对那位女子的容貌很是好奇。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书上所说‘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想来就是描写这样的女子吧。”那女子佼佼的身姿卓绝的气质已令李晓玥折服钦羡不已,容貌倒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梅瑛却有些不服气,“看她语声冰冷,一副拒人千里的模样,美则美矣,却也寒心。”
“是,是,她是教人敬而远之,怎及咱们瑛儿活泼俏丽,惹人怜爱?”回想刚才二人的对话,那青衫女子侠义之心昭然若揭,断不会如梅瑛所说“拒人千里”,只是倒也没必要为一个不相干的人与其争执,也就顺着她的话头与她调笑起来。
“作死了,敢嘲笑我。”梅瑛佯装气愤,抬手就去嗬李晓玥的痒,只弄得晓玥阵阵求饶。
二人正自笑闹,梅瑛突然惊呼出声:“糟了,忘了正事。”倒把李晓玥吓了一跳,也不等她说话,拉了她急忙就走,嘴里也不停歇,“真是该死,居然把选妃的事忘的干净,都是那该死的‘豆花’,险被他耽误大事。”
梅瑛居然把窦华听成豆花,不知那一代盗侠听后,会作何想?
……
“什么,要我进宫?”
回春堂总堂内传来一声惊天怒吼,众人早习以为常,互视一眼,又各自忙开去了。
只是苦了青风涯要一人独自面对某人的狂轰滥炸,他小心的陪着笑脸,软语道:“思涯将文澜阁的少阁主打成瘫痪,为了躲避追杀因缘巧合混进宫成了御医。只是以文澜阁的本事,为师实在担心他的安危,纵观全堂,唯有你能保他周全。为师实在是别无他法。”
青于蓝犹自愤愤不平,哪还管什么师徒之礼,“他自己惹下的情债,凭什么要我替他收拾残局?为个女子争风吃醋,当初一针把人弄残的时候怎么不想着后果?现在要我进宫护他,门都没有,也该让他吃些苦头长长记性。多大的人了,还一点分寸全无,尽干些荒唐事。”
青风涯自是知道自己这个徒弟口硬心软,青思涯名为她的师叔却比她小上三岁,两人从小一同习武学医,思涯生性调皮总是不肯认真学习,便被青于蓝一路管教过来,天不怕地不怕的人唯独对她惧怕依赖。他二人亦师亦友亦亲,关系远非常人可及,总而言之,青思涯的事,青于蓝断不会坐视不理。
此时,青于蓝不过是发些牢骚而已。青风涯好生劝慰道:“我知道进宫确实有些委屈你了,待寻得思涯,带他一同回来就是,皇宫高墙,又怎能困得住你呢。”
“说得轻巧,那皇宫岂是寻常人想进就进想出就出的?那些侍卫禁军多如牛毛,来往巡逻不绝,皇上要是愿意,一只苍蝇也别想飞入宫门。”青于蓝心中幽幽长叹,别人不知,她又怎会不知,皇宫明里暗里有多少高手保卫着,饶是她自负身手不凡,也没有把握能轻易出入皇宫。“你也别太担心,思涯进了宫反倒安全,文澜阁在江湖再怎么呼风唤雨,到底不能和皇家抗衡。只是这一进宫,想出来却是没那么容易。”
青风涯知她底细,见她如此说,想来也确实如此,有些讪讪,却不知该如何启齿。想到师父临终前的托孤,心内惆怅,他该如何保全师父唯一的血脉?回春堂又该如何后续?
“师父也不必苦恼,我想办法混进宫照拂于他便是,真个是讨债鬼。”青于蓝终是不忍心见青风涯苦恼,心里也着实放不下那个放浪不羁的小师叔,宫中不比江湖,他必是处处受制,难保不会犯下什么事来。
青风涯听得此话,顿时眉开眼笑,“有你这句话,为师便是把心放回肚里了。”
青于蓝无话可说,只是朝他翻了个白眼,每次都把她当万能药使,没见过哪个徒弟有她那么辛劳的。
青风涯仿似知道她心中所想,嬉笑道:“能者多劳,能者多劳!”
“为老不尊。”青于蓝狠狠道。
人前沉稳威严的青风涯此时却露出有些谄媚的脸,不知会惊呆多少人?而人前冰冷素淡的青于蓝此时却泼辣随性,只怕更令人难以接受。
清晨,太阳才露出个红红的小脸,空气带着初春特有的清凉,让人神清气爽。罗雯煦起了个大早,伸着懒腰打开了房门,笑盈盈看着忙碌的丫鬟仆人们。
“小姐,早。”
“小姐,早。”
……
罗雯煦一一笑着回应,心下感慨:还是家里好哇,人人都那么热情。不用亲自动手,早有人端来了洗脸水,送来了早饭。桌上一应是自己爱吃的,即便大部分时间她是不在家的,可是没人忘了她的喜好。如此一想,她便更满足了。
“小姐,老爷知道您昨晚回来了,吩咐您去见他。”丫鬟雨晨垂首禀报。
罗雯煦将最后一口鸭丝粥咽下,用帕子擦了擦嘴,方回道:“爹回来了?”
“老爷刚下朝回府。”
“那我这就去见他。”
罗雯煦料想父亲找自己也没什么事,无非是隔了两月才回来,想见自己一面而已,也就不慌不忙的慢慢走着。她此行回来,是有事要办,却一时没什么对策,颇让她费心思。如此一路想来,到了书房门口也不自知,待走到廊尽头才发现已走过了。她自嘲一笑,就又往回走。
罗雯煦的爹,名为罗正凌,乃当朝镇国大将军,掌握着全国三分之一的兵权。民间流传一句话:天下武将,尽出罗军。这话却是不夸张的,罗家两代镇国将军,从辅佐太祖争霸天下到安防夏朝二十年,罗家培养了千万武将,从罗军出来的优秀将领守卫着夏朝各个关隘。
罗雯煦推门进入书房时,正见他临窗而站,似有些心事。罗雯煦轻唤一声,他才回过神来。
“这段时日,在外过的可好?”罗正凌掩去心事,慈爱的打量着眼前的女儿,出口,也是浓浓的关怀。
“有师父照应着,女儿过的很好。”
“唔,那就好。”罗正凌说完这话,不知再怎么开口,似乎有些难以启齿。
罗雯煦也不知要如何接口,一时间,房内陷入沉默。
……
“煦儿,为父知道你不喜欢被束缚,多年来,我也是对你多加纵容,任你喜欢,想做什么便做什么。我总认为,女孩子和男孩没什么两样,多学些东西也是应该,加上你天资聪颖,便放任你在外拜师学艺。只是,人活在世上,总不能什么都如自己所愿,你可明白?”思虑在三,罗正凌试探着开了口。
罗雯煦听后,却有些一头雾水,只得小心回道:“女儿晓得。”
“太后前日已下旨,诏你入宫参加选妃。我总想着让你自己找个喜欢的,一直没答应上门求亲的那些人,如今,却怎么都不能如你的愿了。”罗正凌略有些伤感,仿佛自己是断送女儿幸福的罪魁。
罗雯煦听罢,暗道,这几日是怎么了,一个两个的都跟自己说起进宫的事,也罢,自己正愁着没法入宫呢。只是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思来想去的,最后是以这种身份进宫。按她自己的构思,本是要女扮男装,混进宫当个侍卫什么的。这突然的消息让她有些措手不及,皇宫,她不说熟悉,却也并不如一般人那样觉得遥不可及。父亲掌管着宫廷守卫,从小耳濡目染,宫廷秘闻听得不少。倒不是她那父亲说与她听的,只是罗卿的那些下属们经常拿那些事炫耀般说与她听。她便觉得宫里的那些人活的忒累了些,面上一套心里一套,自己的兄弟姐妹也要跟防贼似的防着,更别说那些嫔妃了。
唉~~!那就是个虎穴啊,罗雯煦如是想着。一想到今后她也有可能为着一个男人,跟一群女人争风吃醋,她就止不住的恶寒。一想到她以后也许寸步难行,如困在笼中的鸟儿般,更是如霜打的茄子,蔫了。
即便如此,她仍安慰起父亲来,“爹,入宫为妃也不见得是什么坏事啊。女儿迟早要嫁人的,左右女儿也没喜欢的人,嫁谁不都一样。”
“真是个傻丫头,嫁谁能一样吗?夫君不好,是女子一辈子的悲哀。”
“嘻嘻,爹你说皇上不好啊?”罗雯煦冲罗正凌挤眉弄眼。
“呃……”罗正凌面上微窘,心内却是一叹,恐怕他正是最不适合做夫君的人了。
“哎呀,爹且放宽心,女儿多厉害一人啊,在哪都能混的风生水起。不过一个皇宫而已,还能把我生吞了不成?”罗雯煦一副洋洋得意,趾高气扬的样子,罗正凌忍不住微哂起来。
想到此时,心里最苦的怕是罗雯煦本人了,她却强忍着,还设法逗自己开怀,罗正凌怎忍心弗了她一番心意,便顺着她的话说道:“煦儿向来有能耐。”
罗雯煦便眉开眼笑起来,她想,既是无法改变,就接受吧!真不愿待下去了,要脱身,于她,也未必是难事。
夏朝按地域将天下分为十道,此次选妃,宫中派下了亲选使分别去往各道,在民间采选那些有美名或才名的优秀女子进宫,另在各大臣中遴选适婚女子进宫选妃。
总之,可算是轰轰烈烈,规模浩大了
自太祖建立夏朝以来,不过历经二十余年。前朝末年,狼烟四起,中原大乱,周边小国纷纷脱离朝廷掌控,宣布独立。太祖历经十余年的战争,终于一统江山,没想只坐了三年皇椅就嗝屁见列祖列宗去了。太子继位,即为太宗,太宗励精图治,国力渐兴,武力解决了几个入侵的小国,威名远播。其他小国吓破了胆,立马入朝称臣,大呼吾皇万岁。太宗见自己的任务完成,终于满意一笑,去见太祖了。留下一个繁荣昌盛、国富民安的江山和满朝的狐狸给尚且只有十三岁的太子,便是今日的皇上——嘉平帝,梁子宸。
正常的孩子十三岁在干什么?怕是才入学堂,还在读蒙学吧。可怜我们的皇上却在与一群狐狸周旋,陷在水深火热里。太后梁舒氏来自第一名士家族舒家,也是靠着舒家的扶持,他梁子宸才能稳稳当当的坐了八年皇帝。如今二十一岁的皇帝正是风华正茂,血气方刚的年纪,正准备着大展手脚,将夏朝推向更强盛的高度。
然而我们的皇帝后宫却很是空虚,除了十六岁那年大婚娶太后侄女舒氏女为后外,只有同时纳的侍中之孙王氏女王淑妃了。虽然也有宫女承了雨露君恩,却至今没有一人给封了名位,只能流入无名。
迄今为止只有皇后诞下了皇子一名,便再无所出,如此单薄的子嗣,太后又怎能不急?前朝又怎能不急?众大臣纷纷上奏,才有了今日大张旗鼓的选妃一事。
三月廿五日,便是众女入宫的日子,一辆辆马车驶往大兴宫。马车在建福门停住,众女下车,凭圣旨或亲选使印章的文书入建福门,过下马桥,至光范门,从含元殿西侧入昭庆门,在光顺门前停住,进行登记。
民间女子与官家女子分两处登记,各人排队等候。罗雯煦颇为无聊的看着前面似乎没怎么动的队伍,其实她来的也不算晚,卯时便被丫鬟叫醒了,天还未亮,她打着哈欠任丫鬟们折腾,慢吞吞用完早饭也不过才过了辰时一刻而已。只是没想到她到了光顺门外才发现此时早已人满为患了,看着满场的莺莺燕燕,她无奈的承认,没人比她更晚了。
雨晨在她耳边不停的唠叨,“小姐你看,我们居然是最后一个到的,都怪你,磨磨蹭蹭的,一点不着急上心的样子。”
罗雯煦颇无奈,她这个小姐是不是太失败了?看她被一个丫鬟教训的灰头土脸,连还嘴的空隙都没有。不过好在这里实在嘈杂,她全把雨晨的声音当成背景,悠悠的欣赏起风景来。
“死丫头,我们柳府养你是干什么吃的,不是吩咐你早点叫本小姐起床吗!看吧看吧,那么晚叫本小姐起床,害得本小姐排在这个尾巴上,若是耽误了本小姐的终身,看我不扒了你的皮!”排在罗雯煦前头的柳小姐气势汹汹的教训着自家犯错的丫鬟,那架势,啧啧,才像个小姐嘛,罗雯煦有些忿忿的想。
被训的丫头瘪瘪嘴,委委屈屈的叫了句:“小姐……明明是你赖床。”当然,后面那句只是含在嘴里,那柳小姐自然听不清,不由竖起柳眉道:“你嘀咕什么!”
“奴婢说再也不敢了。”丫鬟吓得赶紧颤声道。
好威风的小姐,好可伶的丫鬟啊,罗雯煦如是想着。再看看身边还在喋喋不休的雨晨,罗雯煦怨念了。她这个小姐好失败啊~~~!
“雨晨,我知道错了。”罗雯煦可怜兮兮的打断雨晨的教育,讨好道。
“哎,小姐,怎么说奴婢都是个丫鬟,本不该僭越说这些话,”罗雯煦赶紧点头,看自家小姐如此不上进,雨晨很是头疼,“可是小姐也太没小姐的样子了。你也知道今日是个什么场合,如果失了礼数,会害了我们罗府一家的。”
罗雯煦继续点头,雨晨看着自家小姐没出息的样子,气便不打一处来,又絮絮叨叨的说开了。罗雯煦苦着脸继续听她念经,一副虚心求教的样子。
当然跟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前头的小姐正摆着同雨晨一样的姿势教育着那丫鬟,“今天的场合可不比以往,一个不小心都是有可能掉脑袋的。你若还像平日般迷迷糊糊,仔细你的小命……”
其实,迷糊的是你自己吧?罗雯煦心里笑开了花……真是走到哪都不缺活宝哇……
好不容易轮到罗雯煦登记时,日头已经正中了。罗雯煦面前摆着一张台子,三个太监坐在其后,一个负责登记名字,一个负责找牌子发放还有一个负责校对。
官家的孩子在出生时便要到户部登记造册,十岁后每三年送一幅画像至户部,成亲后便会注销这些档案。要是哪天皇帝太后心血来潮,想替皇族某个小辈指指婚什么的,便从这里面挑了。
现下,那个校对的太监手里拿着的便是这些档案了。只听负责登记名字的太监抬起头来问道:“叫什么名字。”语气平平,嗓子还有些硬,罗雯煦推测这个太监大概刚入宫不久。
罗雯煦报了名字,顺利拿了牌子进去宫门了。身后隐隐约约传来那几个太监的交谈声,
“人都到齐了吧?”
“还有一个,中门侍郎的小女儿没到。”
“不是吧?一个四品官员的闺女敢抗旨?”
“谁知道呢……”
光顺门缓缓合上,将之后的交谈掩在宫门之外,进入光顺门便算是入了后宫了,由此隔断了外面自由的世界。
雨晨等丫鬟是不能跟进后宫的,罗雯煦深吸口气,一个人抬腿迈步向前走去。
百凤宫在沉寂了十几年后,终于又热闹起来。上一次如此热闹,还是先皇登基那年选妃的时候。据说今日有五十余人应诏入宫,一众女子聚集在此,由于是初到此地,又在皇宫这样威严的地方,尽皆敛声屏气,垂首听着百凤宫的管事宫女“训诫”——罗雯煦觉得那个上了年纪的管事,严肃的语气就像是在训诫犯错的宫女,而不是未来的主子。而那个可怜的管事,其实还没到三十,实在与上了年纪挨不上边。
“各位小姐,我是百凤宫的管事佩兰,或长或短,各位小姐将要在这百凤宫住上一阵。我已经按照名册给各位小姐安排好了房间,待会自会有宫女引各位小姐去各自的住处。如有什么需要,稍后可提出,在允许范围内,我会尽量替各位办全。从明日起,各位小姐将开始学习宫廷礼仪,五日后将会对各位进行考察,合格者方可留下,不合格者将被遣送出宫。希望这几日各位小姐能用心用力,我在这祝各位都能顺利过关。
宫里不比外头,规矩颇多,各位小姐知书达理,自不必我多说。还望各位小姐为前途着想,凡事三思而后行。若一不小心犯了宫规,毁了前程可是万万不划算的,佩兰就言尽于此了,还望各位能好自为之。”
管事佩兰说完便退了下去,本来落针可闻的人群立马悉悉索索的传来交谈声。有宫女领了各人去找自己的住处,人群便慢慢散了。
说起来,这皇宫当真是大的出奇,只一个一隅之地的百凤宫,安排起五十余人的住宿竟丝毫不显拥挤。百凤宫分前院与后院,后院不过一些杂房,宫女太监也住在此,略显落魄。前院由前殿、中殿、后殿组成,三座大殿规格一致,东西宽6间,南北进深3间,殿内有两道隔墙,将殿分成东、中、西三部分,各占两间,地面铺方砖石板。殿周环以回廊,楼亭廊庑衬托着三殿,极具美感。罗雯煦啧啧称奇,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啊,这最大的朱门,当真是广厦千万间!
罗雯煦被分到了中殿的东殿,整个东殿六间房相通,只是被纱幔隔成了进深的三间,分成寝室、书房和饭厅等。每四人住一间,待有了名号后再另行安顿。
当罗雯煦找到自己的屋子时,里面已经有两位小姐在安顿了。罗雯煦一看,唷,居然还有熟人,那不是排在自己前头的柳小姐嘛~!
在外人面前,罗雯煦从来都是淡漠文雅的,也不如何刻意,她只是不习惯在生人面前露出笑颜。故而,她只是看了一眼,就自行找了张无主的空床安顿下来。片刻后,就有人找她说话,却是那位柳小姐:
“我叫柳燕如,你叫什么?”那柳小姐朝她一笑,大大方方道。
罗雯煦点了点头,暗道,真是好名字,面上却是平淡:“罗雯煦。”
另一个听得对话,也凑过来,对罗雯煦咧嘴一笑,露出两个可爱的酒窝,“我叫韩雪琪,以后请你们多多关照。”
言罢,还眨了两下眼睛,当真娇憨的紧。
这厢众人刚互相认识完,最后一人蹭了进来,小心翼翼道:“我……我叫王诗涵。”那楚楚可怜之姿,当真是我见犹怜啊。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这是夏朝最平凡的一天,却也是特殊的一天。
“晓玥,晓玥,你怎今日还在此卖鱼!”一娇俏可爱的女子自街头跑来,人未到,声却已远远传来。
正专心破鱼的李晓玥听得熟悉的声音,抬首往人群望去,秀气的眉头微皱,无奈的摇头,复又低头继续手上的活计。
待那女子来到跟前,李晓玥已将鱼破好洗净递给顾客,接了钱,正往裙侧的荷包内放。
“亏得你还有心思在此卖鱼,也不看看今日是个什么日子。”那女子只管嘟着嘴教训,看向李晓玥的眼神,仿佛在看一块不可雕的朽木。
“今日是什么重要的日子,让梅大小姐亲临早市?这也算是奇闻一件了。”看着胸口起伏不定的人儿,李晓玥的心里满是感动,她自是知晓她为何而来。
“哎呀呀,你这个狼心狗肺的家伙,我好心来寻你,倒叫你取笑了去。别的姑娘寅时便起来梳妆打扮,偏生你还要出来卖鱼,是不记得今日巳时选妃就要开始了吗?”那女子一脸愤愤的神色,涨得粉红的脸色,倒更显娇憨。
李晓玥拉起那女子的衣袖,软语道:“好瑛儿,不生气了哦,我错啦,瑛儿对晓玥最好了。”
那女子名唤梅瑛,是这青云镇第一大户梅家唯一的掌上千金。哥哥梅玖是镇上捕头,为人刚直,颇得百姓好评。梅父坐拥百亩良田,产下商铺林立,因其善待乡里,又常常施粥布膳,在这小小的青云镇很是有威望。要说这梅大小姐,若不是为寻李晓玥,断然是不会涉足这脏乱的市集的。
梅瑛本不是真心与她置气,见李晓玥软语相求,白了她一眼,也就不与她计较了,“早几日前,我便吩咐下人准备了两套衣裙,跟我一起回去换上吧。凭你这一身鱼腥味,饶是美若天仙也要被拒之门外了。”
李晓玥嘻嘻一笑:“但凭梅小姐吩咐,晓玥惟命是从。”
“死丫头。”
两人笑闹间,李母忙完家中的活计赶过来,有些歉疚的看着自己的女儿。家境贫寒,她无力为女儿准备绫罗首饰,更是在参加选妃的当日还要她早起卖鱼。通透如李晓玥,自是知道母亲在想些什么,却也不多说,只是道:“我与瑛儿先走了,累苦母亲一人在此。”
“去罢。”李母忍住欲流出的泪水,只微笑着看二人走远。
“只剩一个时辰了,我们要沐浴,更衣,梳头,化妆,真急死个人了,怎么来得及嘛。”梅瑛一路絮絮叨叨个不停,许是走的急了,冷不防斜刺里冲出个人来,将二人撞翻在地。
“哪个不长眼的,急着去投胎啊。”待梅瑛骂骂咧咧爬起来,却只看见人已跑出去几步远。正要呵斥几句,突然感觉头上有黑影飘过,仔细一看,便见一青衫女子款款落在那人面前。
眼前突然多出个人来,那人受惊不小,待看清来人,心里震撼无以附加,双脚再挪不动半步。青衫女子斜睨那人一眼,冷冷开口道:“偷了本姑娘的东西,还想逃哪去?”
那人此时悔得肠子都青了,真是阴沟里翻船,想他平日阅人无数,今日愣是没看出来眼前女子功夫如此了得,凭他日行千里的轻功竟没逃过她的追踪。
稍微恢复了下惊骇的心情,那人已恢复正常,“姑娘武功了得,区区佩服不已。即已被姑娘擒获,要杀要剐,但凭姑娘处置。”说罢,一揖到底。
那青衫女子见他语出真诚,想来也不是什么冥顽不化的恶徒,心内已有计较,脸上却不动声色,“你是何人,为何要偷本姑娘玉佩。”
那人也不起身,保持着这个姿势回答,“贱名窦华。”
“噢!就是江湖最近声名鹊起的侠盗窦华?”青衫女子挑眉插嘴道,显然已对此人产生了些微兴趣。
“侠之一字不敢当,不过小小一个盗贼而已。今日是在下冒犯,原以为姑娘是哪个大户人家的女子,断不会在意一块玉佩,却不想姑娘乃江湖中人,功夫又如此了得。确是区区眼拙,实在该死。”
“你的意思是,若我是有钱人家的女子就该偷吗?”话虽不饶人,语气却没先前那么凌厉。
那人确有不俗之处,,虽是行偷盗之事,却一副大义凛然之势,坦坦荡荡之形,总好过巧言令色徒惹人厌烦。女子本就比较心软,他认罪态度如此之好,又坦白真诚,江湖儿女不拘小节,倒也没几人认为偷盗十恶不赦,反而义字当头。那窦华近几个月来“拜访”了十余家恶霸豪绅,将他们的家产送给贫民,已在江湖中传颂开来。青衣女子显然听过他的名号。
“不义之财取之于民,自当散之于民。”却没想那人竟慷慨陈词起来。青衣女子哭笑不得,偏觉得颇有几分歪理,也失了与他计较的心,便闲闲开口道:“看在你侠盗的名头上,本姑娘就不为难你了。免得与天下穷苦百姓为敌。”
那人一听,顿时喜出望外,知道今日一劫是躲过去了,忙开口道:“姑娘仁慈,谢姑娘开恩,在下以后定更加善待百姓,多做善事,以报姑娘今日宽宥之恩。”
是更加勤奋的偷东西吧?青衣女子如是想着。
“不过……”
那人心中不禁又纠在一起,这“不过”忒的让人心惊。
“不过如此轻易的放过你,本姑娘心中气愤难平。我要你答应为我做三件事,这三件事绝对是你力所能及的,无损大义的,你可答应?”
“答应,答应,姑娘有何吩咐,但说无妨,在下定随传随到。”窦华忙不迭的答应下来,生怕更多的不过从青衫女子口中说出。
“你最好记住今日之言。”
“在下不敢相忘。只是不知,姑娘芳名?到时也好寻到姑娘。”
“青于蓝。”
三字说完,那青衫女子已飘然远去,只留下那侠盗窦华目瞪口呆当场。
青于蓝,回春堂堂主青风涯最得意的徒弟。据说其医术武功尽得堂主真传,这些年更是凌驾于其上。多年来,治病救人无数,传说她从不收取诊金,只要求对方为其做三件事,当然,这三件事均如刚才所说“力所能及,无损大义”,遇到特别穷困潦倒的,也就顺手救治了。无数百姓感念她的恩德,又因其终年只着青衫,故称其为“青衣菩萨”,虔诚之情可见一斑。
“那青衫女子为何蒙着面纱?看那双眼睛顾盼生辉,流光溢彩,也不知是个怎样的妙人儿!只可惜不得窥见真颜。”梅瑛颇为惋惜,她对那位女子的容貌很是好奇。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书上所说‘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想来就是描写这样的女子吧。”那女子佼佼的身姿卓绝的气质已令李晓玥折服钦羡不已,容貌倒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梅瑛却有些不服气,“看她语声冰冷,一副拒人千里的模样,美则美矣,却也寒心。”
“是,是,她是教人敬而远之,怎及咱们瑛儿活泼俏丽,惹人怜爱?”回想刚才二人的对话,那青衫女子侠义之心昭然若揭,断不会如梅瑛所说“拒人千里”,只是倒也没必要为一个不相干的人与其争执,也就顺着她的话头与她调笑起来。
“作死了,敢嘲笑我。”梅瑛佯装气愤,抬手就去嗬李晓玥的痒,只弄得晓玥阵阵求饶。
二人正自笑闹,梅瑛突然惊呼出声:“糟了,忘了正事。”倒把李晓玥吓了一跳,也不等她说话,拉了她急忙就走,嘴里也不停歇,“真是该死,居然把选妃的事忘的干净,都是那该死的‘豆花’,险被他耽误大事。”
梅瑛居然把窦华听成豆花,不知那一代盗侠听后,会作何想?
……
“什么,要我进宫?”
回春堂总堂内传来一声惊天怒吼,众人早习以为常,互视一眼,又各自忙开去了。
只是苦了青风涯要一人独自面对某人的狂轰滥炸,他小心的陪着笑脸,软语道:“思涯将文澜阁的少阁主打成瘫痪,为了躲避追杀因缘巧合混进宫成了御医。只是以文澜阁的本事,为师实在担心他的安危,纵观全堂,唯有你能保他周全。为师实在是别无他法。”
青于蓝犹自愤愤不平,哪还管什么师徒之礼,“他自己惹下的情债,凭什么要我替他收拾残局?为个女子争风吃醋,当初一针把人弄残的时候怎么不想着后果?现在要我进宫护他,门都没有,也该让他吃些苦头长长记性。多大的人了,还一点分寸全无,尽干些荒唐事。”
青风涯自是知道自己这个徒弟口硬心软,青思涯名为她的师叔却比她小上三岁,两人从小一同习武学医,思涯生性调皮总是不肯认真学习,便被青于蓝一路管教过来,天不怕地不怕的人唯独对她惧怕依赖。他二人亦师亦友亦亲,关系远非常人可及,总而言之,青思涯的事,青于蓝断不会坐视不理。
此时,青于蓝不过是发些牢骚而已。青风涯好生劝慰道:“我知道进宫确实有些委屈你了,待寻得思涯,带他一同回来就是,皇宫高墙,又怎能困得住你呢。”
“说得轻巧,那皇宫岂是寻常人想进就进想出就出的?那些侍卫禁军多如牛毛,来往巡逻不绝,皇上要是愿意,一只苍蝇也别想飞入宫门。”青于蓝心中幽幽长叹,别人不知,她又怎会不知,皇宫明里暗里有多少高手保卫着,饶是她自负身手不凡,也没有把握能轻易出入皇宫。“你也别太担心,思涯进了宫反倒安全,文澜阁在江湖再怎么呼风唤雨,到底不能和皇家抗衡。只是这一进宫,想出来却是没那么容易。”
青风涯知她底细,见她如此说,想来也确实如此,有些讪讪,却不知该如何启齿。想到师父临终前的托孤,心内惆怅,他该如何保全师父唯一的血脉?回春堂又该如何后续?
“师父也不必苦恼,我想办法混进宫照拂于他便是,真个是讨债鬼。”青于蓝终是不忍心见青风涯苦恼,心里也着实放不下那个放浪不羁的小师叔,宫中不比江湖,他必是处处受制,难保不会犯下什么事来。
青风涯听得此话,顿时眉开眼笑,“有你这句话,为师便是把心放回肚里了。”
青于蓝无话可说,只是朝他翻了个白眼,每次都把她当万能药使,没见过哪个徒弟有她那么辛劳的。
青风涯仿似知道她心中所想,嬉笑道:“能者多劳,能者多劳!”
“为老不尊。”青于蓝狠狠道。
人前沉稳威严的青风涯此时却露出有些谄媚的脸,不知会惊呆多少人?而人前冰冷素淡的青于蓝此时却泼辣随性,只怕更令人难以接受。
清晨,太阳才露出个红红的小脸,空气带着初春特有的清凉,让人神清气爽。罗雯煦起了个大早,伸着懒腰打开了房门,笑盈盈看着忙碌的丫鬟仆人们。
“小姐,早。”
“小姐,早。”
……
罗雯煦一一笑着回应,心下感慨:还是家里好哇,人人都那么热情。不用亲自动手,早有人端来了洗脸水,送来了早饭。桌上一应是自己爱吃的,即便大部分时间她是不在家的,可是没人忘了她的喜好。如此一想,她便更满足了。
“小姐,老爷知道您昨晚回来了,吩咐您去见他。”丫鬟雨晨垂首禀报。
罗雯煦将最后一口鸭丝粥咽下,用帕子擦了擦嘴,方回道:“爹回来了?”
“老爷刚下朝回府。”
“那我这就去见他。”
罗雯煦料想父亲找自己也没什么事,无非是隔了两月才回来,想见自己一面而已,也就不慌不忙的慢慢走着。她此行回来,是有事要办,却一时没什么对策,颇让她费心思。如此一路想来,到了书房门口也不自知,待走到廊尽头才发现已走过了。她自嘲一笑,就又往回走。
罗雯煦的爹,名为罗正凌,乃当朝镇国大将军,掌握着全国三分之一的兵权。民间流传一句话:天下武将,尽出罗军。这话却是不夸张的,罗家两代镇国将军,从辅佐太祖争霸天下到安防夏朝二十年,罗家培养了千万武将,从罗军出来的优秀将领守卫着夏朝各个关隘。
罗雯煦推门进入书房时,正见他临窗而站,似有些心事。罗雯煦轻唤一声,他才回过神来。
“这段时日,在外过的可好?”罗正凌掩去心事,慈爱的打量着眼前的女儿,出口,也是浓浓的关怀。
“有师父照应着,女儿过的很好。”
“唔,那就好。”罗正凌说完这话,不知再怎么开口,似乎有些难以启齿。
罗雯煦也不知要如何接口,一时间,房内陷入沉默。
……
“煦儿,为父知道你不喜欢被束缚,多年来,我也是对你多加纵容,任你喜欢,想做什么便做什么。我总认为,女孩子和男孩没什么两样,多学些东西也是应该,加上你天资聪颖,便放任你在外拜师学艺。只是,人活在世上,总不能什么都如自己所愿,你可明白?”思虑在三,罗正凌试探着开了口。
罗雯煦听后,却有些一头雾水,只得小心回道:“女儿晓得。”
“太后前日已下旨,诏你入宫参加选妃。我总想着让你自己找个喜欢的,一直没答应上门求亲的那些人,如今,却怎么都不能如你的愿了。”罗正凌略有些伤感,仿佛自己是断送女儿幸福的罪魁。
罗雯煦听罢,暗道,这几日是怎么了,一个两个的都跟自己说起进宫的事,也罢,自己正愁着没法入宫呢。只是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思来想去的,最后是以这种身份进宫。按她自己的构思,本是要女扮男装,混进宫当个侍卫什么的。这突然的消息让她有些措手不及,皇宫,她不说熟悉,却也并不如一般人那样觉得遥不可及。父亲掌管着宫廷守卫,从小耳濡目染,宫廷秘闻听得不少。倒不是她那父亲说与她听的,只是罗卿的那些下属们经常拿那些事炫耀般说与她听。她便觉得宫里的那些人活的忒累了些,面上一套心里一套,自己的兄弟姐妹也要跟防贼似的防着,更别说那些嫔妃了。
唉~~!那就是个虎穴啊,罗雯煦如是想着。一想到今后她也有可能为着一个男人,跟一群女人争风吃醋,她就止不住的恶寒。一想到她以后也许寸步难行,如困在笼中的鸟儿般,更是如霜打的茄子,蔫了。
即便如此,她仍安慰起父亲来,“爹,入宫为妃也不见得是什么坏事啊。女儿迟早要嫁人的,左右女儿也没喜欢的人,嫁谁不都一样。”
“真是个傻丫头,嫁谁能一样吗?夫君不好,是女子一辈子的悲哀。”
“嘻嘻,爹你说皇上不好啊?”罗雯煦冲罗正凌挤眉弄眼。
“呃……”罗正凌面上微窘,心内却是一叹,恐怕他正是最不适合做夫君的人了。
“哎呀,爹且放宽心,女儿多厉害一人啊,在哪都能混的风生水起。不过一个皇宫而已,还能把我生吞了不成?”罗雯煦一副洋洋得意,趾高气扬的样子,罗正凌忍不住微哂起来。
想到此时,心里最苦的怕是罗雯煦本人了,她却强忍着,还设法逗自己开怀,罗正凌怎忍心弗了她一番心意,便顺着她的话说道:“煦儿向来有能耐。”
罗雯煦便眉开眼笑起来,她想,既是无法改变,就接受吧!真不愿待下去了,要脱身,于她,也未必是难事。
夏朝按地域将天下分为十道,此次选妃,宫中派下了亲选使分别去往各道,在民间采选那些有美名或才名的优秀女子进宫,另在各大臣中遴选适婚女子进宫选妃。
总之,可算是轰轰烈烈,规模浩大了
自太祖建立夏朝以来,不过历经二十余年。前朝末年,狼烟四起,中原大乱,周边小国纷纷脱离朝廷掌控,宣布独立。太祖历经十余年的战争,终于一统江山,没想只坐了三年皇椅就嗝屁见列祖列宗去了。太子继位,即为太宗,太宗励精图治,国力渐兴,武力解决了几个入侵的小国,威名远播。其他小国吓破了胆,立马入朝称臣,大呼吾皇万岁。太宗见自己的任务完成,终于满意一笑,去见太祖了。留下一个繁荣昌盛、国富民安的江山和满朝的狐狸给尚且只有十三岁的太子,便是今日的皇上——嘉平帝,梁子宸。
正常的孩子十三岁在干什么?怕是才入学堂,还在读蒙学吧。可怜我们的皇上却在与一群狐狸周旋,陷在水深火热里。太后梁舒氏来自第一名士家族舒家,也是靠着舒家的扶持,他梁子宸才能稳稳当当的坐了八年皇帝。如今二十一岁的皇帝正是风华正茂,血气方刚的年纪,正准备着大展手脚,将夏朝推向更强盛的高度。
然而我们的皇帝后宫却很是空虚,除了十六岁那年大婚娶太后侄女舒氏女为后外,只有同时纳的侍中之孙王氏女王淑妃了。虽然也有宫女承了雨露君恩,却至今没有一人给封了名位,只能流入无名。
迄今为止只有皇后诞下了皇子一名,便再无所出,如此单薄的子嗣,太后又怎能不急?前朝又怎能不急?众大臣纷纷上奏,才有了今日大张旗鼓的选妃一事。
三月廿五日,便是众女入宫的日子,一辆辆马车驶往大兴宫。马车在建福门停住,众女下车,凭圣旨或亲选使印章的文书入建福门,过下马桥,至光范门,从含元殿西侧入昭庆门,在光顺门前停住,进行登记。
民间女子与官家女子分两处登记,各人排队等候。罗雯煦颇为无聊的看着前面似乎没怎么动的队伍,其实她来的也不算晚,卯时便被丫鬟叫醒了,天还未亮,她打着哈欠任丫鬟们折腾,慢吞吞用完早饭也不过才过了辰时一刻而已。只是没想到她到了光顺门外才发现此时早已人满为患了,看着满场的莺莺燕燕,她无奈的承认,没人比她更晚了。
雨晨在她耳边不停的唠叨,“小姐你看,我们居然是最后一个到的,都怪你,磨磨蹭蹭的,一点不着急上心的样子。”
罗雯煦颇无奈,她这个小姐是不是太失败了?看她被一个丫鬟教训的灰头土脸,连还嘴的空隙都没有。不过好在这里实在嘈杂,她全把雨晨的声音当成背景,悠悠的欣赏起风景来。
“死丫头,我们柳府养你是干什么吃的,不是吩咐你早点叫本小姐起床吗!看吧看吧,那么晚叫本小姐起床,害得本小姐排在这个尾巴上,若是耽误了本小姐的终身,看我不扒了你的皮!”排在罗雯煦前头的柳小姐气势汹汹的教训着自家犯错的丫鬟,那架势,啧啧,才像个小姐嘛,罗雯煦有些忿忿的想。
被训的丫头瘪瘪嘴,委委屈屈的叫了句:“小姐……明明是你赖床。”当然,后面那句只是含在嘴里,那柳小姐自然听不清,不由竖起柳眉道:“你嘀咕什么!”
“奴婢说再也不敢了。”丫鬟吓得赶紧颤声道。
好威风的小姐,好可伶的丫鬟啊,罗雯煦如是想着。再看看身边还在喋喋不休的雨晨,罗雯煦怨念了。她这个小姐好失败啊~~~!
“雨晨,我知道错了。”罗雯煦可怜兮兮的打断雨晨的教育,讨好道。
“哎,小姐,怎么说奴婢都是个丫鬟,本不该僭越说这些话,”罗雯煦赶紧点头,看自家小姐如此不上进,雨晨很是头疼,“可是小姐也太没小姐的样子了。你也知道今日是个什么场合,如果失了礼数,会害了我们罗府一家的。”
罗雯煦继续点头,雨晨看着自家小姐没出息的样子,气便不打一处来,又絮絮叨叨的说开了。罗雯煦苦着脸继续听她念经,一副虚心求教的样子。
当然跟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前头的小姐正摆着同雨晨一样的姿势教育着那丫鬟,“今天的场合可不比以往,一个不小心都是有可能掉脑袋的。你若还像平日般迷迷糊糊,仔细你的小命……”
其实,迷糊的是你自己吧?罗雯煦心里笑开了花……真是走到哪都不缺活宝哇……
好不容易轮到罗雯煦登记时,日头已经正中了。罗雯煦面前摆着一张台子,三个太监坐在其后,一个负责登记名字,一个负责找牌子发放还有一个负责校对。
官家的孩子在出生时便要到户部登记造册,十岁后每三年送一幅画像至户部,成亲后便会注销这些档案。要是哪天皇帝太后心血来潮,想替皇族某个小辈指指婚什么的,便从这里面挑了。
现下,那个校对的太监手里拿着的便是这些档案了。只听负责登记名字的太监抬起头来问道:“叫什么名字。”语气平平,嗓子还有些硬,罗雯煦推测这个太监大概刚入宫不久。
罗雯煦报了名字,顺利拿了牌子进去宫门了。身后隐隐约约传来那几个太监的交谈声,
“人都到齐了吧?”
“还有一个,中门侍郎的小女儿没到。”
“不是吧?一个四品官员的闺女敢抗旨?”
“谁知道呢……”
光顺门缓缓合上,将之后的交谈掩在宫门之外,进入光顺门便算是入了后宫了,由此隔断了外面自由的世界。
雨晨等丫鬟是不能跟进后宫的,罗雯煦深吸口气,一个人抬腿迈步向前走去。
百凤宫在沉寂了十几年后,终于又热闹起来。上一次如此热闹,还是先皇登基那年选妃的时候。据说今日有五十余人应诏入宫,一众女子聚集在此,由于是初到此地,又在皇宫这样威严的地方,尽皆敛声屏气,垂首听着百凤宫的管事宫女“训诫”——罗雯煦觉得那个上了年纪的管事,严肃的语气就像是在训诫犯错的宫女,而不是未来的主子。而那个可怜的管事,其实还没到三十,实在与上了年纪挨不上边。
“各位小姐,我是百凤宫的管事佩兰,或长或短,各位小姐将要在这百凤宫住上一阵。我已经按照名册给各位小姐安排好了房间,待会自会有宫女引各位小姐去各自的住处。如有什么需要,稍后可提出,在允许范围内,我会尽量替各位办全。从明日起,各位小姐将开始学习宫廷礼仪,五日后将会对各位进行考察,合格者方可留下,不合格者将被遣送出宫。希望这几日各位小姐能用心用力,我在这祝各位都能顺利过关。
宫里不比外头,规矩颇多,各位小姐知书达理,自不必我多说。还望各位小姐为前途着想,凡事三思而后行。若一不小心犯了宫规,毁了前程可是万万不划算的,佩兰就言尽于此了,还望各位能好自为之。”
管事佩兰说完便退了下去,本来落针可闻的人群立马悉悉索索的传来交谈声。有宫女领了各人去找自己的住处,人群便慢慢散了。
说起来,这皇宫当真是大的出奇,只一个一隅之地的百凤宫,安排起五十余人的住宿竟丝毫不显拥挤。百凤宫分前院与后院,后院不过一些杂房,宫女太监也住在此,略显落魄。前院由前殿、中殿、后殿组成,三座大殿规格一致,东西宽6间,南北进深3间,殿内有两道隔墙,将殿分成东、中、西三部分,各占两间,地面铺方砖石板。殿周环以回廊,楼亭廊庑衬托着三殿,极具美感。罗雯煦啧啧称奇,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啊,这最大的朱门,当真是广厦千万间!
罗雯煦被分到了中殿的东殿,整个东殿六间房相通,只是被纱幔隔成了进深的三间,分成寝室、书房和饭厅等。每四人住一间,待有了名号后再另行安顿。
当罗雯煦找到自己的屋子时,里面已经有两位小姐在安顿了。罗雯煦一看,唷,居然还有熟人,那不是排在自己前头的柳小姐嘛~!
在外人面前,罗雯煦从来都是淡漠文雅的,也不如何刻意,她只是不习惯在生人面前露出笑颜。故而,她只是看了一眼,就自行找了张无主的空床安顿下来。片刻后,就有人找她说话,却是那位柳小姐:
“我叫柳燕如,你叫什么?”那柳小姐朝她一笑,大大方方道。
罗雯煦点了点头,暗道,真是好名字,面上却是平淡:“罗雯煦。”
另一个听得对话,也凑过来,对罗雯煦咧嘴一笑,露出两个可爱的酒窝,“我叫韩雪琪,以后请你们多多关照。”
言罢,还眨了两下眼睛,当真娇憨的紧。
这厢众人刚互相认识完,最后一人蹭了进来,小心翼翼道:“我……我叫王诗涵。”那楚楚可怜之姿,当真是我见犹怜啊。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