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半世纪风云

正文 第一章 农村二十年 第三节 我的家乡

    改革开放前,家乡是贫穷的,但民风质朴,人们在这片土地上,世世代代,繁衍生息。

    我们村依山傍水。坐南向北。一律的泥砖房。是典型的四合院结构。中间是一个亚公厅,专门为逢年过节敬祖宗所用。东西向并排是平房,中间有一天井。这种结构,把亲情凝聚在在一起。因为一般只有同祖宗的人,才会建筑的。记得,我的爷爷和满公都是同一祖宗的。那时,我们村人不多,也就50来人吧。算一个小村。

    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厨房。那是煮饭吃饭的地方。厨房的都是差不多的。灶台,般都是泥砖砌的。上面架上一口大铁锅,一般是牛二锅,直径约80公分吧。这就是必备的炊器了。灶台很大,炉膛可以钻进一个人。煮饭通常用的是叫鲁萁的柴料。由于没有烟囱,所以厨房通常都被熏得很黑。厨房有一口大水缸,可装5担水。吃饭的是一张长方形的饭桌。再就是柴火了,由于炉灶很费柴火,所以放的鲁萁很多,几乎占了大半的厨房空间。

    住的房间很简单。一张松木架床。一个衣柜、书台加一个尿缸。这就差不多了。那时还没有电,用的是煤油灯。晚上小便,不用上厕所,就在尿缸上解决了。

    每家每户都有一厕所。通常在村的外围起的。厕所很简单:在一间房内,挖上一个大粪坑,砌一个便槽。粪坑和便槽用石灰混凝土铺过。这个厕所就砌成了。人们上厕所,不用纸,因为没钱,用的是竹片。这种竹片,很粗糙,不小心就会伤人,但那时没有听说过出过什么事故.

    那时吃的也简单.一日三餐。早餐一般在9点左右,吃的是稀饭。中午约在12点,吃的多数是杂粮,如红薯或芋头,晚上一般在6点左右,吃的是干的捞饭饭。送饭的菜,平时是自家种的青菜和咸菜。是没有肉的。偶尔买点猪肉,也是半肥瘦的。肥的用来炼油,剩下的油渣再吃。如果一家小孩多的,一、二斤猪肉,到桌上,已所剩无几了。

    小孩盼的是过年。每到春节,家家户户都要准备过年的物品。包年糕是必不可少的。家乡的年糕,是用糯米和粘米加工成粉做成的。在包年糕时,可制成甜的和咸的两种,年糕做好后,用冬叶包好,再放到大蒸笼一蒸,就成了.这种年糕,除了供神外,就是用来走亲戚.从初二开始,就用这种年糕当礼物,挑来挑去。直到家历十五。过年从家历三十开始,一直到年初七,每天都要敬神,敬神要鸡和猪。所以餐餐都有肉吃。过年还可以穿新衣,可以放鞭炮。还有利市。但有一条不好,大年初一是不能乱说话的。大人在年三十就会告诉小孩,年初一不能乱说话。就是不吉利的话不能说。否则一年不顺。如果那个小孩说了错话,定会挨打,还美名曰:新年彩。

    家村的文化生活很单调。没有电视,村里只有一个有线广播,这就是乡们获取外界信息的唯一渠道了。乡亲们,一般在晚上9点就睡了,因为没事干,第二天还上出工。有电影看,就算是喜事了。我们村对面的乡镇,偶尔也有电影队来放电影。每到此时,人们很早就吃饭去看电影了。放电影通常在公社的大广场,露天进行。小孩每次都去得更早。因为他们要去占位子。电影片都是几个老片:《南征北战》、《地雷战》、《地道战》、《平原游击队》。但大家却看得津津有味,乐此不疲。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