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一个鳏夫的爱情哲学

正文 第八章 荒屋中的鳏夫和美女(中)

    仁源躺在书房的沙发上翻来覆去,无法入睡。他想,紫媚在卧室睡着了吗?

    其实,书房与卧室之间就隔着堂屋,两门相对。书房的门是关不了的,所以只能敞着;卧室的门虽能关,但没有门栓,关着也只是虚掩。堂屋约三米宽,书房与卧室二门就隔着三米相望,一开一阖,真是一对阴阳。距离虽短,但意义悠长……

    仁源忽然想起一个故事来,是他二十多岁时看过的一篇外国小说。故事名称和主人翁名字都已记不得了,但故事内容却记忆犹新,是以第一人称写的。第一人称是个小姑娘:

    小姑娘说的是她姨妈的故事:她的姨妈总是以她幸福的婚姻而快快乐乐。她脖子上挂带着一个精致的小圆盒子饰物,像宝贝一样爱护,从没向别人打开过。小姑娘十六岁那年,有一天,她与一群少男少女到姨妈那里去玩,姨妈向她们打开了这个精美的小圆盒子。她们凑近一看,原来里面什么都没有,只有一根金色的长发。她们大惑不解。这时,姨妈就开始向她们讲述起关于这根头发的故事。

    原来,姨妈十九岁时交了一个很好的男友,聪明、诚实。她们经常在一起读书散步,但从来没谈过关于爱情的事情,原因是,双方都难以启齿。但姨妈相信男友是爱着她的,她也爱着男友。

    假日的一天,她与男友一起去远足,因为走得太远,晚上赶不回家,男友就带她到附近一座山上,男友的父亲在山上有一间狩猎用的小茅屋,男友说带她去那里过夜。小茅屋在山上孤零零的被一大片树林掩藏着,四周安静极了。男友的父亲回家去了,这小茅屋就成了他俩的世界。男友开始生火,在灶旁忙得团团转,姨妈就帮他往灶里添柴。饭后,他们又在小茅屋外面散了一会儿步,然后才进小茅屋睡觉。

    小茅屋共有两间房,姨妈睡里间,她的男友睡外间。姨妈关上房门,可是房门没有栓子。出于某种心理,姨妈睡前扯了一根头发轻轻地在房门和门框的空栓座上缠绕了几圈。

    第二天早晨,姨妈醒来看见头发仍然完好无损的缠在那儿,就小心翼翼的将头发取下来用纸包好,这根头发从此成了姨妈一生中最珍贵的物品。

    后来,姨妈和这位男友终于结为伉俪,就是小女孩子现在受人尊敬的姨父。

    当姨妈讲完这个故事时,语意深长的说:“唉,你们今天这些年轻人呀!个个都以为自己聪明绝顶,你们把自爱、自尊不当回事,可是,你们知道爱情的真谛吗?我一生的命运和幸福,就是系于这根头发的。” 姨妈说完,少女和她的伙伴们都沉默了下来……

    仁源青年时代读到这个故事,从那时起,这个故事就像一个拨弹乐器的簧片,常常拨动着他心灵中的某根琴弦。

    今天,这个故事在他与紫媚之间重演,他扮演着那个少年,紫媚就是那位少女的姨妈。那么,她是否也在没有门栓的卧室门上绕上一根秀发了呢?这几步之遥的卧室的门,虽然关上了,但门上不仅没有栓子,连栓座都没有,头发是无法绕上去,现在全靠道德来代替头发了。在仁源心目中,今晚这几步之遥的卧室的门,不是破旧的门,不是一般的门,而是须要经过艰苦跋涉才能到达的纯洁高尚的爱情境界的里程碑。如果她此后没像W和P那样对待他,也没有“乱弹琴”现象,那么,他就和她携手并进,一路歌声的踏上回故乡之路了。而且,他今后若有可能向世人展示他所有的成就,功劳都将属于她。她理所当然的应该是现代女性的理想形像,是纯洁爱情的象征,是为引导人间爱情取向而下凡来的阿芙罗狄忒。

    这时,仁源又想起了W和P的故事。故事将他与两个女子联系在了一起,所以是两个故事。先说W吧:

    2010年9月,他去马来西亚,在广州白云机场,登机前行李过磅时,他的行李竟超重二十五公斤。因为事前对方没有告诉他行李重量的限定,这时足足有一大包东西不能带走。怎么办?放在寄存处每天要七十多元。扔掉吧,又都是重要资料和参考书。正在万分焦急时,他突然想起一个女孩W来。W是广州人,曾在长沙上大学,他辅导过她们学国学。W与她的同学还到他那里玩过几次,每次他都客气的做饭招待了她们。W后来大学毕业回了广州,虽已两年没联系了,但她回广州后将新手机号发给了他。现在只好求助于她了。打个电话试试吧!他拨通了她的手机,把情况一说,她果然满口答应了。她正在花都上班,但答应马上请假赶来,可是她还没赶到,他已起飞走了。

    几个月后,他去她家拿东西,才知道那天的确把W害苦了。第一、花都离机场很远,当她好不容易赶到机场,却忘了带身份证,东西拿不走;第二、东西拿到了,却因包太大太重,她人瘦体弱,根本背不起,费了很多周折才弄回家。这真使他感激涕零,感恩不尽。

    此外,他在W家得知,她大学毕业两年了,还没找到对口工作,只好在一个皮革厂做工,又苦又累工资又不高。她母亲托他帮W找个适合的工作。他满口答应了。

    晚上九点多钟,他背着行李从W家出来,她很有兴致的一直跟他来到他下榻的旅馆。他心里很感谢她,但一走进旅馆那六平方米的小房间,他就有点紧张,面对着她竟不知说什么好,心里只是想着一定要兑现对她母亲的承诺,帮她找个对口工作。为了不空洞时间,他打开电脑给她看在马来拍的照片,就这样半个多小时过去。W怏怏地说:“时间不早了,我要回去睡觉,难得今天可睡个早觉。”他也觉得空气僵硬了点,就送她出去,一出房间他就活跃了起来,直把她送到她家那条街的巷口。然后与她握手说:“好吧,再见!”只见她脸上露着一种令人难以捉摸的笑,说:“明天早上不送你了,请原谅!”

    “别客气,够麻烦你了,不用送了。”他说。回到旅馆,他想了很多,决定先帮W找到工作……

    第二天早晨他离开那个地方时,给W发了告别短信,很奇怪,她没回复。他回到湖南后又给她发了个短信,仍未回复。两个月后,他费了很大劲托人帮她联系到一个对口工作,公司很大,待遇也好,而且在花都有分部,她可以就在花都上班。但给她发短信打电话均无回音。他还为此又到花都去了一次,因为这个工作机会,是他下了大力为她挣来的,放弃太可惜。可是,W已根本拒绝他了。连面都没见上。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后来总算悟出一点道道。唉!W原来是这样的女人。但总觉得对她母亲不起,没能兑现自己的承诺。

    接着,是 P的故事,P是一个搞国学教育培训的女子。那是2011年12月,仁源为出版父亲的遗稿去北京,米观音突然约见他,于是他背着行李去她指定的地方,并在那里吃了晚饭。饭局中,他与这个国学P女子相识。她看上去二十多岁,戴副眼镜,斯斯文文,和她的赞助人在一起。当有人介绍仁源的国学功底时,P对他说,今后要请他到她的增训机构讲讲课。仁源满口答应了。P的赞助人给了仁源一张名片。饭后,P与赞助人一起,开车把他送到火车站,并嘱咐他从北京回来后一定联系。

    一星期后,仁源从北京回来,给P的赞助人打了个电话,但没给P打电话。第二天,他收到一条短信,短信是这样写的:

    早安心语:1、不要难过,你所遭遇的一切,都是上帝给予你的训练,为了要让你在未来肩负更大的责任;你所经历的苦难,使你的爱更能发展,将来能为人民服务得更好!2、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所以我们要时时刻刻发出纯净的意念!送出无条件的爱心和善意,而不求任何回报,这是让我们成长的最好办法。就算没有成为圣贤,没有达到圣贤的等级,至少我们可以保持自己的纯净。不受周围否定力量的影响。

    落款是个陌生的名字,像是女性。这条短信使仁源十分感动,尤其是“不要难过,你所遭遇的一切……”云云,好像对他十分了解,她怎么知道我的?莫非有神通?他暗自吃惊的想。而且,从整个短信里发出的气息来看,其发短信者的人生观已经形成。另外,可能还学过清海无上师的观音法门。她是谁?仁源想了好久,突然想到了P。于是他拨通了她的电话,果然是她。他说道:“你的短信非常好,并透露了观念的成熟,在我认识的人中并不多见,使我刮目。若双休日有空,请来草堂一聊,也许对彼此都有好处。”P说双休日正是她们上课的时间,她可以在下个星期二来看他。几天中,他俩又通过几次电话。

    星期二下午,P果然如约来到他的荒屋草堂。那时他的草堂还在北面小山坡上。P落落大方来到荒僻的山坡小屋中,与他聊得十分投机。仁源问她共有多少学员,她说:“有一千多。”他十分佩服她的能力和年轻有为。她就问他怎么一个人住在这里,他说自己是个光棍,只有住在这里的能力。谁知她说她也是光棍,年龄三十,愿意与他交朋友。他就将手伸给了她,两双手握在了一起,“朋友”就这样缔结了。接着她欣赏了他挂在四壁的画作和他的儒歌音乐。P说她还认识一个画家,与他常常一聊就是一整天,但他不会作曲。

    吃过晚饭,他送P去乘公交车,她突然问他多大了,“我五十过半了。”仁源直言不讳的说。

    “我以为你才四十多岁呢。” P的语气有点迟疑。

    “你考虑一下吧,没关系的。我从来就认为爱情是可遇不可求的。”他落落大方地说。

    “我们可先了解一下嘛!” P急忙弥补似的说道。

    P到家后给他发了条短信:“如获至宝。”他回复道:“我柳永遇七仙。”

    可是,往后P来的短信,又都让他打上了问号。略举一条,如:

    “你最怕的东西最应该去突破。为了帮助我们突破这些成见,圣贤才用相反的办法教我们……”仁源认为这句话的问题是非常严重的。

    他决定对她作一次回访,搞清这样几个问题:一、她的知识结构和人生观究竟怎样?二、她是否真有神通?三、她的国学课究竟是怎样上的?尤其是一千多学员是否能真正学到有价值的东西,这点最让他挂怀。

    2012年1月3日下午,天下着雨,仁源打着雨伞终于来到她办公室所在的那座大厦。很凑巧,当他一脚跨进电梯时,她正好站在里面,电梯中除他俩外没有别人。他没同她握手,面对着她有点距离的站住了脚。不一会就到了她办公室所在的那层楼。他跟随她走了进去,空间不大,能容下一千人吗?可能别处还有地方吧!他想。有几个女青年在里面看光碟。他环视了一下里面的布置,见墙上有个相框,其中有张照片,她的赞助人在中间,双臂伸展,一只搭在一个男性长者肩上,一只搭在一个男青年肩上。P指着长者说:“这是我父亲。”

    仁源指着男青年问道:“他是谁?”

    P没回答,“我们上去吧!”她说。

    原来这里是有上下两层的复式房间。仁源跟着她上了楼,进入她那温馨的小办公室。她在办公桌后面的黑色皮革椅上坐了下来,仁源坐在办公桌前面的木椅上。她顺手将一包开心果推到他面前,两人边吃开心果边聊起来。因为以往互发短信都是她谈得多,仁源基本不谈什么,只是附和。所以,她完全把仁源当成什么都不懂的人,只管自己谈着特异功能、全息什么的等等;而且有凌驾于人之上的神气。不过,她谈的这些仁源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全接触过了,所以一点也不感到新鲜;如果让他讲,会比她讲得更清楚,更具有理论性。但他还是静静的聆听着。最后,仁源才开口问起那几个他想知道的问题,结果都被她敷衍过去。这令他大失所望。

    窗外天幕已黑下来,华灯灿烂。仁源见时间已不早,站起身准备走。她说:“一起去吃了饭再走。”说着也忙站起身。仁源说:“我晚上常常不吃东西。”她说:“我也是。”并从桌后走到桌前,眼睛在镜片后直视着他。他迟疑了几秒钟,把头转向窗台,伸手从窗台上拿起带来的雨伞走到门边,开门走了出去。“原来是这样——” 她沮丧而失望的说,声音有些变调,但也跟着走了出来。她从办公室跟随仁源走下楼来,楼下那几个女孩早已不在了。她又跟着仁源走进电梯,电梯中又只有他们两人,仁源像来时一样有点距离的站着。下到一楼走出电梯,她指着一个方向对他说:“那边有个画家画廊,可去看看。”

    “就是你说的那个画家的吗?”仁源问道。

    “是的。”她回答说。

    她跟他走了几步,又有点迟疑地放慢了脚步。仁源忙说:“你忙你的去吧!我一个人去看看就是了。”

    “好,你一个人去看吧,往右转弯就是。”说完掉头而去。

    仁源按她的所指走去,果有一画廊,他看了一会儿,便离开了大厦。

    在回草堂方向的公交车上,他突然升起一种内疚,他想起她是热情并且是拿他当朋友的,而自己则过于生冷了一点。尤其是那句“原来是这样——”久久萦绕耳边。他便给她发去一条短信,以弥补自己的“无情”。但没有回音。

    到草堂后,他又给她发条短信,仍无回音。随后的几天,他连续给她发了几条短信,全无回音,W式的故事又重演了。以前,她每隔两天给他发一条短信,他想,现在应轮到自己每隔两天给她发一条短信了。她发他,他必回复;现在他发她,不必在乎她回不回复,只是把自己想讲的讲给她就是了,一来表明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爱情观,二来也是还她的情。于是,尽管她不回复,他还是继续不断地给她发短信,下面略举两则:

    2012年1月13日:

    爱情的结果是浪漫的,但爱情在成长的过程中应该是理性的。对于孤独者来说,最大的幸福莫过于获得爱情;但对于追求智慧的孤独者来说,最大的幸福莫过于获得理性的爱情。

    由于层次的不同,每个人对爱情都有不同的诠释,这样,爱情就有了高级和低级的层次之分。因此,爱情的结局也因人而异,唯有理性的爱情才能进入高层次的境界。

    2012年1月15日:

    理性的爱情无需甜言蜜语,无需短暂的火花或狂热的烈焰;它需要的只是时间和在冷静中伴随着理性渐进发展的爱和相互的理解。然而,理性的爱情有时对双方来说都犹如逆水行舟或爱的苦旅,因此,往往也最易夭折。但是,它一旦长成,就是一棵大树并会结出累累硕果。在义意上不但可以达到光辉的顶点,也为同类树立了难能可贵的榜样。对于有以教化天下为己任之精神者来说,爱情不应仅仅建立在个人情感的需要上,更重要的是,还应考虑到它会起到怎样的社会导向作用。那么,理性的爱情情只能是他唯一的选择。

    此类短信他一直给她发到1月18日,三天后,就是春节了。那阵子,他正在从荒僻的北面小山坡上搬进现在这个路边的荒屋,即使在他搬家的日子中,都没停止过给她短信。但仍没得到她的丝毫回音。快过年了,他停止了给她的短信。他坐在刚刚乔迁进来的这个路边的荒屋中,孤独的心与荒屋一起空荡荡的享受着人间难得的清凉之境。远处传来的春节的鞭炮声越来越密,他的寂静世界使他产生了灵感,他想:写首歌吧!于是提笔疾奋,大年三十的前夜,一首《过新年》的歌,词与曲一挥而就:

    1、过新年哎!心情好噢!

    人来人往好热闹。商店挤得(咯)不透风呀!庙会更有那好戏瞧。

    鞭炮响,锣鼓敲,大人唱,娃儿跑;

    谁家又在办喜事儿呀!红红火火哎——乐开了。

    2、过新年哎1心情好噢!

    家家户户好热闹。爷爷奶奶是笑眯眯呀!全家老少团圆了。

    儿子唤,儿媳叫,女儿亲亲,女婿哈腰;

    孙子外孙儿齐跪下呀!“拜年!拜年!”哎——喊开了。

    3、过新年哎!心情好噢!

    社区里弄好热闹。赵钱孙李见面笑啊!“拜年”声声把门敲。

    张三来,提大包;李四来,也提大包。

    礼尚往来包换包呀!和和气气哎——忙开了。

    4、过新年哎!心情好噢!

    城市乡村好热闹。锅碗瓢盆是一片响呀!,辛苦一年而乐今宵。

    糯米粑、大水饺,门外客,别忘了;

    鳏寡孤独一起乐呀!电视春晚哎——唱开了。

    5、过新年哎!心情好噢!

    华夏大地好热闹。祥和气氛上九天哪,上帝也笑得咯胡子翘;

    观世音、如来佛,三天尊、四天王。

    诸佛菩萨天上瞧呀!新的一年哎——会更好。

    (尾声):过新年哎!心情好噢!

    中华文化是传家宝,天人合一是大道啊!寰宇生辉哎——看今朝。

    第二天(2012年1月22日),出乎意料意外之外,他收到她的拜年短信,他立即回复了她。同时,他的心也温暖了许多。不过,这并不说明她对他关系的转机。一个多月后,他在她的赞助人那里得知,她已经结婚了。

    ……

    这时,仁源又想起了自己的父母。抗战时期,男生学校长沙一中,和女生学校长沙二中,因火烧长沙城,搬到蓝田(现叫连源),合在一起叫长沙临时中学。原为一中学生的父亲,和原为二中学生的母亲,于是成了高中同班同学。但从没说过话。一次师生会餐,校方提出抽两名学生,代表全校学生与老师坐在一起同桌吃饭。两名学生代表以抓阄儿的办法形成。结果被他父母抓中。两名学生就被安排同坐在一条长板凳上,与老师们同桌进餐。而父亲是全校男生中成绩最优秀的;母亲则是全校女生中成绩最优秀的。真是天作之合呀!可是,此后他们通信恋爱八年,竟没在一起说过话。1958年父亲被打成右派,虽然开除公职劳教五年。但在集体农场至少有饭吃;而母亲则吃尽了人间苦。别人劝她为孩子着想与父亲离婚。母亲则纹丝不动,坚贞不屈的熬过了艰难的岁月。每忆至此,仁源都泪流满面。父母的人格精神从小就影响了他,他坚信美好的婚姻是靠伟大的人格精神来维系的,而不是其它。而人格精神又怎么能说不是从理性开始的呢?!

    可是,现在社会上的谈情说爱实在是步入了误区,很难与人格精神挂上钩了,最后只能自食其果。如他去年刚来这里居住时,在检修北面山坡上那个废弃屋期间,在庙里挂单了半月。认识一个二十一岁想出家的青年。他父母离异,母亲在跟一个老板同居,明知老板人品不好,对她也不好,但又离不开他,苦衷只能向儿子倾诉。她支持儿子出家。可是,这个青年一看见仁源就说:“太无聊了。”仁源见他这情形,告诉他说:“你还不能出家。”并介绍他去一个书院学国学。但他说自己已下死决心要出家了。可是一个多月后,他突然失踪了。后来听说,他在庙里几个月,连最简单的经也背不下来,庙里没有收他。其实这个青年并不愚蠢,玩起电脑来速度飞快,打字也快,就是整天心神不定,所以什么书都读不进,什么事也无心做,如同废物。根据仁源的“编程”理论,在他看来,这个青年的心理现象,与其父母恋爱的切入之初以及双方的性心理、对待性的态度有密切关系,双方都一定是火急火燎、迫不及待的。这种情况所编的程序造成了儿子今天的心理形态。后来的家庭环境又扭曲了他的成长。所以,他成为这样一个躁动不安的人,原因完全在他父母身上。这就是怎样的父母得怎样的儿女。当然也有例外的情况,但概率很少,其根源与祖上有关,与生身父母关系反而不大。

    还有,妙华法师也跟他说过一个故事,因为妙华是讲经师,很多人听了佛理,都喜欢向他倾吐自己的苦闷,因而认识的人多。一次,他认识了一个女公务员,三十多岁,长相漂亮,夫妻俩都有地位,外表看上去很体面。女公务员也很有气质。但是谁又能想到她竟是个艾滋病患者。原因是她的丈夫在外面乱来,染了艾滋病,并把艾滋病传给她后她才知道。她如天塌地陷,七天没进滴水粒食。可是后来还是没与丈夫离婚。因为离婚,她不可能再婚,丈夫则可能把艾滋病再传给别人。这时她是理性可嘉的。可是当初找个这样的丈夫难道不是理性的缺失所致?

    妙华很会说话,所以常有不少人围着他转,把他当问题救星。女人对着他泪水洗面是经常的事。可是,她们如果当初没有心灵的不能承受之轻,哪里又会有后来的心灵不能承受之重呢?这一切,仁源是看得非常清楚的。

    仁源一直想到两三点钟才慢慢睡去……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求批评、求反驳、求认同、求宣传、求推广、各种求,目的是为我民族奉献点哲理良言,做点有意义的事,与同仁共勉。死而后已!!!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