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频小说 > 遇上乾隆大叔(何枝可依)

第一卷 雕栏玉砌犹还在 沐浴

    天气越来越炎热,热得人茶饭不香,精神倦怠。动一动,就浑身是汗。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一大早就要摆上冰块消暑。

    一日,乾隆用过早膳后,便说要到万方安和去办公。青依等人只好收拾好奏折,带去万方安和。

    经过山高水长时,乾隆说有几日没有见过四阿哥、五阿哥了,不如趁机去看看。

    于是走进了山高水长的校场。校场十分开阔,周围古树参天,天气炎热,但站在树下还有几分阴凉。

    校场里很安静,只有稀稀落落的几个卫兵在走动。

    乾隆的面色很难看。

    “去给朕将所有的皇子和他们的谙达都叫过来。还有戍卫队整装待命。”

    片刻,四阿哥永珹、五阿哥永琪、六阿哥永瑢、八阿哥永璇都出来了,身后跟着他们的谙达们。

    八阿哥永璇才六岁,穿着一套枣红弹花暗纹锦服,粉嘟嘟的面,十分可爱。

    皇家子弟的教育从五岁就开始了。三阿哥已经年满十五了,举行了大婚,从阿哥所里搬出,在宫外另有自己的府邸了。

    乾隆的目光在排成一列的阿哥和谙达身上扫过。

    “朕记得朕去年就已经调整了你们读书和骑射的时间。早上起来是要读书,用完早膳后就应该活动一下,来校场锻炼一下身子骨,学习骑射的本领,不要忘记我们大清的祖宗是马上打得天下的。但为何朕刚才看不见你们?”

    乾隆浓眉紧皱,胡子似乎也带上了煞气。阿哥和谙达们都吓得面如土色。青依想起张铁林在《还珠格格》中吹胡子瞪眼的样子不由得想笑,但看着面前的乾隆却又笑不出来。

    他虽然已经不年轻,但依然英气逼人,俊美非凡,周身勃发出一股强大的力量,震慑着身旁的人。

    “回皇上……刚才下官们和众皇子都在殿中背书……”

    一个谙达小声地回答道,其他人也跟着附议:

    “我的书还没有背到一百遍呢……”

    “下官也在督促八阿哥练习写字……”

    永琪面上挂着汗珠,嘴唇动了动,但最终没说什么。

    乾隆轻哼一声:“现在已经是巳时过半了,还呆在书房读书?你们打算几时出来练习骑射呢?”

    “我们正要出来时……”

    “朕看,如果朕不来巡查,你们今天是不会出来练习骑射的了!是贪书房里放着冰够凉爽,是吧?你们听好了,以后书房不准放冰,读书时不许拿扇子,更不许摇扇子!今日之事,谙达们贪图安逸,疏于教导,罚三个月的俸禄。以后,朕会不时来山高水长,抽查皇子们读书及骑射的情况,如果不尽人意,谙达们和阿哥们都要受罚!”

    乾隆看了看已经整齐列队在旁边的戍卫兵们说:“今日,阿哥们要和戍卫队的士卒们一同练习,直至午时。”

    谙达们连忙领着皇子们去练习射箭了。

    乾隆走到戍卫队前说:“你们戍卫队负责圆明园的安全,朕的安全也要靠你们保护。你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你们回答朕,你们靠什么来保卫朕?”

    “靠我们的身体和武艺,誓死保卫皇上!”领队大声地回答。

    “只有誓死的决心是没有用的,还要靠你们的本领。今天,就让朕亲自来试试你们的本领!”乾隆解下外袍,扔给采萧,只穿着白色的中衣,一副要大干一场的模样。

    “你们谁来试试?”

    无人应声。

    “你来!”乾隆指着领队说。

    领队是个三十几岁汉子,身形不高,但身材健硕。他犹豫了一下,便猛地朝乾隆发起了进攻。

    拳来脚往,跳跃挪腾,不一会儿,两人已拆了几十招。“嘭嘭”拳脚相撞的声音,还有校场上腾起的烟尘,提醒着青依这不是一场武术表演赛,而是一场真正的蓄满力量的较量。

    两人战了百余招,领队的身影渐失灵活,乾隆瞅准他一个空挡,一脚踢在他小腿上,他连连后退,然后脚一歪,摔在了地上。

    他爬起来抱拳道:“多谢皇上赐教!”满脸的汗水,不知只是热的,还是疼的。

    乾隆轻轻一笑,但眼里还是一片寒意:“试过了拳脚,再让朕看看你们的骑射。拿箭来!”

    有戍卫兵递给乾隆弓和箭。

    “你们中箭术最出色的士兵出列!”乾隆命令。

    有几个人犹豫着站了出来。

    “都拿好你们自己的弓和箭,和朕比试一下,各射十箭,命中红心最多者为胜。”

    乾隆和他们排成一列,朝着箭靶,唰唰声不绝,不一会儿,十箭全部射完。乾隆九中红心,其余四人,一人九中,二人中,一人七中。

    乾隆将弓箭掷于地上,语调低沉地说:“这就是朕的戍卫队的实力?真叫朕有些寒心啊。朕将自

    己的安全,还有太后和宫中嫔妃们的安全都托付给你们,而你们居然只是这点本事!寄希望于你们,还不如依靠朕自己!朕日日忙于批阅奏折,处理国事,还不忘早晚抽时间出来练习武功,而你们以此为业,居然还因为天气炎热,躲在阴凉处不肯操练,武功疏松。待到危险来临,难道还要朕来保护你们不成!”

    “恳请皇上恕罪!”戍卫队集体跪下大声说,“臣等今后一定勤加练习,不负皇上所托!”

    “都起来吧!朕要的不是决心,而是行动!别忘了你们的武功,朕是要来考较的!”

    乾隆朝他们挥挥手,他们便面色凝重地去操练了。

    青依从树荫下走出来,递上一条汗巾,乾隆正在整理自己的衣袖,没有接。青依只好踮起脚,给他擦额上滚滚而流的汗珠。

    身体距离太近,青依可以闻到他身上因为流汗而挥发出来的浓烈的龙涎香和檀香味。

    汗巾从他的光洁宽阔的额头一直抹到他线条刚毅的下颚,青依心想:他现在应该有四十岁了吧?为什么不见到有皱纹,还那么皮光柔滑的?有什么保养秘诀吗?是因为爱吃燕窝,还是因为啥啥采阴补阳……

    等她犹豫是不是也要帮他擦擦脖子上的汗时,猛然一抬头,就撞进了乾隆的眼睛。

    他的眼睛像一泓深不见底的幽潭,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暗流汹涌,危险而致命,让人永远捉摸不透。

    和他这样一对望,青依觉得自己的心脏停顿了一下,然后猛烈地跳动起来。

    她连忙退开来,再也顾不上他脖子上的汗。

    乾隆眼波微动,霎时便恢复平静。采萧上前奉上外袍,他接过穿上,离开山高水长,前往万方安和。

    万方安和位于圆明园后湖的西北侧,它的建筑形式很奇特,外观为卍字形,又称为“万字型”,意寓四海承平、国家统一、天下太平。房屋建在湖里,整个汉白玉建筑基座坐落在水中。在通风、保暖和采光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讲究之处,具有冬暖夏凉之妙。雍正帝最喜歡在这里居住。

    万方安和建成的第一年,雍正将它赐给乾隆即当时的弘历为读书的地方,乾隆对这里感情很深,夏季特别炎热的几日就会来此居住。

    来到万方安和南面的主殿,乾隆吩咐:“去给朕准备凉水,朕要沐浴更衣。”

    采萧连忙出门叫太监去抬浴桶和取水,青依则留下来伺候。

    乾隆坐在檀木椅上说:“过来,给朕除衣。”

    青依小心地在他背后解下玉带,又站在他前面解开他的外袍。本来有了以前的经验,她不会再慌乱。但这次他是坐着的,她就站在他两腿之间解着他的衣服,而他还抬头看着她的一举一动,她怎能不慌乱?

    她根本不敢和他眼神对视,只是低垂着眼睫,注视着自己的手,更不用说去揣测他现在的想法了。

    终于脱下了他的外袍,她一身都被汗水湿透了。她将他的外袍放好,回头赫然发现乾隆自顾自地脱着仅剩的一件中衣!

    唔,让她的眼睛往哪里放啊?

    那肌肉匀称的背部呈现在眼前时,青依艰难地吞了吞口水。

    镇定,镇定!这就像在沙滩看见男人只穿着小裤衩一样,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她连大卫像都见过了,何惧这半裸的身体?

    采萧带领太监们进来准备浴桶,拯救了她的尴尬。像往常一样,她又准备往外溜。

    太监们放好水,都鱼贯出门。青依也跟在后面准备出去。却听到乾隆说:“你们留下来给朕沐浴。”

    她僵住了。

    如果她离开,屋里就只剩下采萧了。叶蓁还在九州清晏殿整理他搬来万方安和要用的物品。

    他的“你们”指的是她和采萧。

    她关上门,战战兢兢地回头,见乾隆一脸不悦地望着自己。

    采萧也看出了青依的不自在,便说:“皇上的干净衣裳放在床边的木柜里,你去拿过来吧。”

    青依如获大赦地去取衣服,等她磨磨蹭蹭地取出衣裳,乾隆已经坐在浴桶里了。

    她悄悄松了一口气。

    采萧站在乾隆背后为他擦背。擦完背,采萧吩咐:“将旁边的大浴巾递过来。”

    青依拿起大浴巾展开来伸过去,头却朝另一个方向扭着。

    美男出浴图……虽然是乾隆大叔的……真是叫她情何以堪?

    这男人能否自重一些呢?老在她们这些没有出阁的女子面前赤身露体,不是□裸的诱惑吗?

    “哗啦”水响,手中浴巾被抽走了。青依忙退到旁边,拿起那叠干净的衣裳。

    乾隆身裹着那条大浴巾,走到了床前坐下。

    “你过来给朕穿衣。”

    似乎已忍受不了青依的畏畏缩缩,他直接点她过来。

    青依只有硬着头皮上前。

    先递上中衣,然后亵裤。

    青依紧紧地盯着自己的脚尖,突闻乾隆一声轻笑:“你很尴尬吗?因为从来没有见过男人赤身**?”

    “不是。”她闷声闷气地回答。

    “不是?不尴尬,还是没见过男人的身体?”他的声音中含着笑意。

    “都不是。”

    这人为什么那么讨厌啊?光着身子和人说什么话啊?

    “都不是?那你见过哪个男人的身体呢?”他一把抓住她捧着外袍的手。

    她吓得抬起了头。

    乾隆已经穿好裤子了,眼中闪现着危险的信号。

    “不是见过哪个男人的身体,”她干脆破罐子摔到底,“而是见过一些男人的身体。”

    乾隆放开了她的手。

    他的表情,她很满意。

    “哐当”一声,正在收拾脏衣物的采萧将铜盆摔在了地上。

    青依走过去捡起来,端着出了门口。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