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说到东征大家自然而然地又把焦点集中在了对待西洋各国的政策上了。
从林海丰接待布尔布隆的会谈纪要中谁都知道林海丰如果主持东征会对洋人是个什么样。这就又触动了天朝的敏感神经。韦昌辉尤其清楚天王对林海丰的一些说法还是相当的不满意。既没有完全展现出天朝上国的宏大气势和神圣还有处处恐吓洋兄弟的嫌疑。
林海丰一反常态用坚定的语气说着自己的想法“我们必须要搞清楚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信仰的上帝和他们根本就不是同一个。在这点上无论我们愿意还是不愿意事实都是这样。这是洋人的根本看法。在上海我们遇到的不是打和不打的问题而是如何能叫洋人明白这个天下必定是天朝的。”
韦昌辉想了一想咳了一声“其实先和刘丽川部里应外合消灭上海附近的清妖和洋人和平共处不是更适合于海丰兄弟的展战略吗?再说和洋人开战我们是不是有把握必胜。”
“打仗未必就是树立敌人啊”林海丰笑了笑“有些朋友是必须靠咱们自身强大的武力打疼他才能争取到的。现在我们的水师相比起洋人的战舰来的确还处于劣势但他们毕竟数量有限。我们调集九江、镇江两处水师大小战船两千只和他们做好破釜沉舟一战的准备洋人也就成了一只纸老虎。再说东征也不只是几万军队自己的事情他们的背后还有着天朝千百万的军民做强大的后盾这才是任何敌人热战胜不了的伟大力量。”
“如果即便暂时取得了对洋人的胜利而他们不久再卷土重来怎么办?”韦昌辉认真地问着“那时候我们要内对清妖外对列强。”
“暂时他们没有和我们全面开战的这种能力。”林海丰一摆手肯定地说到“英、法两国目前都卷入了对俄罗斯的战争根本无暇顾及到这里。美国孤掌难鸣断然不敢一家和我们开战。而几年以后美国人自己的内战就够它忙活一气儿的了至于别的列强他们到时候没准儿还要乞求我们的帮助呢。”
“有个问题需要考虑”杨秀清把茶杯子朝林海丰的跟前儿推了推“正象老弟以前说的那样明年英美两国要和清妖谈修约了一旦清妖用修约做条件争取洋人的援助那我们以后的北伐就会增加困难。再有就是如何对待上海的各个租界。”
“王兄说的有道理。”林海丰端起茶杯“不过现在和以前不同了咸丰还有什么可能卖的东西?卖土地?卖港口?卖内河的航行权?小弟倒还是真希望他们那样也可以叫全天下的人看清楚他们的嘴脸。当然在这个时候天朝是该帮助他们一下终归在对待洋人的问题上面我们和咸丰还是一家人。”
“这个道理我赞成。”杨秀清点点头“不管到什么时候内外总还是要分辨清楚的。”
韦昌辉心里哼了一声什么“这个道理我赞成”只要林海丰这家伙提出来的道理我看你是什么都赞同。唉看来自己想率军东征的这个事情还真不好办。
“租界是个很敏感的问题再说到明年他们和清妖的条约就到期了不妨先搁置一下到期再说。不伤和气。”他轻松地笑着。
“各国要和我们通商当然就需要适当安置他们居住的环境而且把外国人集中到一起居住还便于管理。”林海丰停顿了一下接着说到“但是地域要由我们来管制可以租赁给一家、一户或者商行要和市面等价。而不是把一块儿地方划给哪一个外国政府。为了叫国人看到只有我们天朝才是真正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政府不要说是半年、一年就是一天都不能等。租界必须收回所有清政府对外的屈辱条约天朝都不能承认。”
“这话我爱听”杨秀清一拍茶案“既然不承认那些卖国的条约就没有任何商谈的余地。什么租界那都是天朝的地方我们愿意什么时候收就什么时候收管他谁高兴不高兴。”
“呵呵还是海丰兄弟霸气十足啊”韦昌辉笑了笑似乎很随意地说到“是不是在东征的问题上征询征询天王的旨意啊?”
“不急等全部安排妥当后再去天王那里好了。”杨秀清摇摇头看了看郑南“宁王老弟该你说点儿叫大家更心里有底儿的东西了。”
郑南笑了。他的军械所现在已经是个拥有冶炼、化工、机加工等行业五千多固定工人的“大企业”了。尽管加工设备还很简陋但除了枪械、炸弹、炸药等分厂生产出数千只长短枪和数万颗的手榴弹、地雷外为了东征的需要已经开始了五o式掷弹筒、六o式迫击炮、水雷的制造工作。尽管所有产品的产量到目前为止还很难令人满意可是每当他想起当年八路军的骄傲黄崖洞兵工厂时总有一种满足感。他的条件相对八十年后的老八路来说真是好多了。
当然他心里实在还是感激他的前辈老八路们的智慧。在如今他同样遇到了炮弹尾翼的焊接问题。不过由于有老八路们的经验他现在可以轻易地告诉技术工人们采用“烧焊”的土办法。只要他把大致的步骤一说聪明的工人们就会很快地实现他的意图。他们先用细绳把尾翼绑在弹尾相应位置上在连接处垫一块涂有硼砂的小铜片然后用细煤泥包起来用火烧至铜片熔化出炉冷却后再剥掉泥壳尾翼就牢固地焊在炮弹的尾管上了。
工人们是聪明的第一门掷弹筒刚一出来有人就提出了如何做到精确瞄准的问题郑南还没说呢炮身的旁边儿就被挂上了圆盘式的瞄准器上面刻有o-9o度的分划。这样炮手们就可以根据指针尖儿在圆盘刻度上的位置来灵活地控制掷弹筒的角度。非但如此工人们已经考虑到了未来枪筒可能出现裂缝的问题甚至提出了随军组建修械所随时将枪筒分解然后均匀的抹上油在地上挖个坑用泥土覆盖在上面再用温火烤上几个时辰来修补枪管因使用后形成的细小裂缝等办法。
郑南觉得如果说自己指点了这里的工人们的话那工人们也在无时无刻不指点和帮助、提醒着自己。工人们中间的能工巧匠实在是太多了。
也正因为如此他才把老八路当年的八一式步枪仿制了过来改名为五三式马步枪作为了红军第一代的制式准备。当然这样做还有其便利之处这种7.92毫米口径的步枪全长不到一米重量只有六斤半多小巧玲珑。既可直接准备给骑兵又可以加上折叠式三棱枪刺后装备给红军的步兵使用。
“其实战争的胜负武器只是一个方面关键还是人的作用。”郑南总是那么的沉稳“不过单从武器上看虽然在炮火上我们还占下风但是我们已经有了齐装满员的教导旅红一军也有了两个短枪营和一个长枪营和洋人陆地上交手我们还是丝毫不会逊色的。所以我觉得海丰说的对关键问题不是打赢而是如何能打的狠一下就打怕他。长痛不如短痛嘛。”说着他呵呵地笑了起来。
“看来你们都主张和洋人真打真枪地打了。”杨秀清看看郑南又瞅了瞅林海丰“看来这一战还是就得海丰老弟出征了否则这个红军和其他天军各部的配合掌握不好不说单是如何制服得了洋人也不是个小问题啊。”说完他呵呵地笑着瞟了对面的韦昌辉一眼似乎是很随便的一眼。
韦昌辉嘴上嘿嘿地笑着心里却是一震别是东王知道了自己的心思吧?
林海丰故意皱了下眉头“唉其实小弟是真不想去啊我是想留下和宁王一起把天京的工业赶紧抓起来。等到布尔布隆再次回来咱们就能大变样喽。”他也和杨秀清一样早知道了韦昌辉背后的小动作。
“你能断定那个布尔布隆一定回来?”杨秀清看着林海丰。
“当然他想当英雄呵呵最关键的还是他需要我们。”林海丰愉快地笑了起来。
从林海丰接待布尔布隆的会谈纪要中谁都知道林海丰如果主持东征会对洋人是个什么样。这就又触动了天朝的敏感神经。韦昌辉尤其清楚天王对林海丰的一些说法还是相当的不满意。既没有完全展现出天朝上国的宏大气势和神圣还有处处恐吓洋兄弟的嫌疑。
林海丰一反常态用坚定的语气说着自己的想法“我们必须要搞清楚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信仰的上帝和他们根本就不是同一个。在这点上无论我们愿意还是不愿意事实都是这样。这是洋人的根本看法。在上海我们遇到的不是打和不打的问题而是如何能叫洋人明白这个天下必定是天朝的。”
韦昌辉想了一想咳了一声“其实先和刘丽川部里应外合消灭上海附近的清妖和洋人和平共处不是更适合于海丰兄弟的展战略吗?再说和洋人开战我们是不是有把握必胜。”
“打仗未必就是树立敌人啊”林海丰笑了笑“有些朋友是必须靠咱们自身强大的武力打疼他才能争取到的。现在我们的水师相比起洋人的战舰来的确还处于劣势但他们毕竟数量有限。我们调集九江、镇江两处水师大小战船两千只和他们做好破釜沉舟一战的准备洋人也就成了一只纸老虎。再说东征也不只是几万军队自己的事情他们的背后还有着天朝千百万的军民做强大的后盾这才是任何敌人热战胜不了的伟大力量。”
“如果即便暂时取得了对洋人的胜利而他们不久再卷土重来怎么办?”韦昌辉认真地问着“那时候我们要内对清妖外对列强。”
“暂时他们没有和我们全面开战的这种能力。”林海丰一摆手肯定地说到“英、法两国目前都卷入了对俄罗斯的战争根本无暇顾及到这里。美国孤掌难鸣断然不敢一家和我们开战。而几年以后美国人自己的内战就够它忙活一气儿的了至于别的列强他们到时候没准儿还要乞求我们的帮助呢。”
“有个问题需要考虑”杨秀清把茶杯子朝林海丰的跟前儿推了推“正象老弟以前说的那样明年英美两国要和清妖谈修约了一旦清妖用修约做条件争取洋人的援助那我们以后的北伐就会增加困难。再有就是如何对待上海的各个租界。”
“王兄说的有道理。”林海丰端起茶杯“不过现在和以前不同了咸丰还有什么可能卖的东西?卖土地?卖港口?卖内河的航行权?小弟倒还是真希望他们那样也可以叫全天下的人看清楚他们的嘴脸。当然在这个时候天朝是该帮助他们一下终归在对待洋人的问题上面我们和咸丰还是一家人。”
“这个道理我赞成。”杨秀清点点头“不管到什么时候内外总还是要分辨清楚的。”
韦昌辉心里哼了一声什么“这个道理我赞成”只要林海丰这家伙提出来的道理我看你是什么都赞同。唉看来自己想率军东征的这个事情还真不好办。
“租界是个很敏感的问题再说到明年他们和清妖的条约就到期了不妨先搁置一下到期再说。不伤和气。”他轻松地笑着。
“各国要和我们通商当然就需要适当安置他们居住的环境而且把外国人集中到一起居住还便于管理。”林海丰停顿了一下接着说到“但是地域要由我们来管制可以租赁给一家、一户或者商行要和市面等价。而不是把一块儿地方划给哪一个外国政府。为了叫国人看到只有我们天朝才是真正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政府不要说是半年、一年就是一天都不能等。租界必须收回所有清政府对外的屈辱条约天朝都不能承认。”
“这话我爱听”杨秀清一拍茶案“既然不承认那些卖国的条约就没有任何商谈的余地。什么租界那都是天朝的地方我们愿意什么时候收就什么时候收管他谁高兴不高兴。”
“呵呵还是海丰兄弟霸气十足啊”韦昌辉笑了笑似乎很随意地说到“是不是在东征的问题上征询征询天王的旨意啊?”
“不急等全部安排妥当后再去天王那里好了。”杨秀清摇摇头看了看郑南“宁王老弟该你说点儿叫大家更心里有底儿的东西了。”
郑南笑了。他的军械所现在已经是个拥有冶炼、化工、机加工等行业五千多固定工人的“大企业”了。尽管加工设备还很简陋但除了枪械、炸弹、炸药等分厂生产出数千只长短枪和数万颗的手榴弹、地雷外为了东征的需要已经开始了五o式掷弹筒、六o式迫击炮、水雷的制造工作。尽管所有产品的产量到目前为止还很难令人满意可是每当他想起当年八路军的骄傲黄崖洞兵工厂时总有一种满足感。他的条件相对八十年后的老八路来说真是好多了。
当然他心里实在还是感激他的前辈老八路们的智慧。在如今他同样遇到了炮弹尾翼的焊接问题。不过由于有老八路们的经验他现在可以轻易地告诉技术工人们采用“烧焊”的土办法。只要他把大致的步骤一说聪明的工人们就会很快地实现他的意图。他们先用细绳把尾翼绑在弹尾相应位置上在连接处垫一块涂有硼砂的小铜片然后用细煤泥包起来用火烧至铜片熔化出炉冷却后再剥掉泥壳尾翼就牢固地焊在炮弹的尾管上了。
工人们是聪明的第一门掷弹筒刚一出来有人就提出了如何做到精确瞄准的问题郑南还没说呢炮身的旁边儿就被挂上了圆盘式的瞄准器上面刻有o-9o度的分划。这样炮手们就可以根据指针尖儿在圆盘刻度上的位置来灵活地控制掷弹筒的角度。非但如此工人们已经考虑到了未来枪筒可能出现裂缝的问题甚至提出了随军组建修械所随时将枪筒分解然后均匀的抹上油在地上挖个坑用泥土覆盖在上面再用温火烤上几个时辰来修补枪管因使用后形成的细小裂缝等办法。
郑南觉得如果说自己指点了这里的工人们的话那工人们也在无时无刻不指点和帮助、提醒着自己。工人们中间的能工巧匠实在是太多了。
也正因为如此他才把老八路当年的八一式步枪仿制了过来改名为五三式马步枪作为了红军第一代的制式准备。当然这样做还有其便利之处这种7.92毫米口径的步枪全长不到一米重量只有六斤半多小巧玲珑。既可直接准备给骑兵又可以加上折叠式三棱枪刺后装备给红军的步兵使用。
“其实战争的胜负武器只是一个方面关键还是人的作用。”郑南总是那么的沉稳“不过单从武器上看虽然在炮火上我们还占下风但是我们已经有了齐装满员的教导旅红一军也有了两个短枪营和一个长枪营和洋人陆地上交手我们还是丝毫不会逊色的。所以我觉得海丰说的对关键问题不是打赢而是如何能打的狠一下就打怕他。长痛不如短痛嘛。”说着他呵呵地笑了起来。
“看来你们都主张和洋人真打真枪地打了。”杨秀清看看郑南又瞅了瞅林海丰“看来这一战还是就得海丰老弟出征了否则这个红军和其他天军各部的配合掌握不好不说单是如何制服得了洋人也不是个小问题啊。”说完他呵呵地笑着瞟了对面的韦昌辉一眼似乎是很随便的一眼。
韦昌辉嘴上嘿嘿地笑着心里却是一震别是东王知道了自己的心思吧?
林海丰故意皱了下眉头“唉其实小弟是真不想去啊我是想留下和宁王一起把天京的工业赶紧抓起来。等到布尔布隆再次回来咱们就能大变样喽。”他也和杨秀清一样早知道了韦昌辉背后的小动作。
“你能断定那个布尔布隆一定回来?”杨秀清看着林海丰。
“当然他想当英雄呵呵最关键的还是他需要我们。”林海丰愉快地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