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六章 两道难题
第二天清晨,狱卒发现上官诚已经死在牢房里,他早于昨天夜里就一头撞死在了死牢的墙壁之上。他没有来得及再看妻儿最后一眼,也永远听不到灵州城的老百姓们在知道他冤死后惊天动地的哭喊声。
上官氏三兄妹带着母亲怀着巨大的仇恨踏上了流放之路,上官夫人因丈夫之死悲伤过度,走到半路就病重而亡。
押送官兵们草草将她埋藏后,带着上官氏三兄妹继续赶路,结果一到妫州境内,就遇到了刚刚攻进城的契丹兵。
混乱中兄妹三人被契丹兵俘虏后一路向北带入契丹境内,他们趁士兵晚上休息,放松戒备后逃了出来,由于人生地不熟,不认识返回大唐的路径,加之他们的打扮与口音一听就是外地人,极易被契丹兵发现,他们只能拣人烟稀少的地方落脚,就这样向东北方向一路逃去。
最终逃到了长白山脚下,又冷又饿,昏了过去。
等他们醒来时已经身处长白山上的白云观中,一位老道长下山云游时碰巧发现了他们,也是他们命不该绝,当时的长白山正好是一年里最为寒冷的季节,人迹罕之,如果再迟上半日,他们不是被冻死就是被饿死。
老道长原本也是一位从中原来的绝顶高手,因为云游到长白山时,被这里魅力无限的自然风光深深吸引而不愿离去,于是就在山中修建了一座白云观,长期定居了下来。
后来由于住得久了,他在长白山上发现了三种最为奇异的灵兽:仙人鹤、梅花鹿和蛟龙鱼(即为今天所传说的天池怪兽),受它们的启发创制出了三种截然不同的绝世武功。
当日老道长得知兄妹三人的悲惨遭遇后非常同情,也更加敬佩上官诚“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高尚品格,他感叹道:“数千年来,中原经历了无数个朝代更替,但不论是何朝何代,均是立一个清官易,立满朝清官难啊!”
等兄妹三人精神稍稍恢复之后,老道长决定收他们三人为徒,但是唯一的条件就是他们必须跟着自己出家为道,一生定居在长白山里不得还俗。
兄妹三人亲眼看到老道长出神入化的神功后,一方面为了有一个安定的环境生存下去,另一方面想到练习武功既可以防身,又可以为父母报仇,于是就一起向老道长行了拜师大礼。
因为传授给他们三人的武功与三种灵兽有关,也为避免别人察觉到他们来自中原的身份,引来契丹兵的骚扰,道长以契丹人的国姓耶律为姓,以三种灵兽为名,将他们的名字分别改为耶律鹤(大哥)、耶律鹿(二弟)和耶律鱼(三妹)。
数十年后,老道长仙逝而去,兄妹的三人武功业已练成,他们返回中原寻找当年的杀父仇人徐伟。
当时中原正处于五代十国的初期阶段,到处都是战乱,要找一个人犹如大海捞针,苦苦寻找三年后,终于打听到了徐伟的消息。
原来当年上官三兄妹离开灵州城后不久,徐伟即通过贿赂钦差,加上检举上官诚追回赈灾粮款有功,得到了升迁到京城为官的好机会。
徐伟带着家人风风光光的走了,终于离开了这个让他非常闹心,也非常偏僻贫穷的灵州城,连升三级后他的心中满是兴奋和喜悦。
岂不知当城中的百姓得知他这个刺史大人,已经离开灵州升迁京城的消息后,大家的反应居然和前些时候上官司马冤死后截然相反。
灵州城里到处都是欢歌笑语,人们奔走相告:“老天爷总算是开了眼了,那个把灵州百姓敲诈得再也挤不出一滴血的徐老爷终于高升走了!”
“是真的吗?阿弥陀佛,谢天谢地!”
“不过话说回来,也该换其他地方的老百姓享享徐老爷的‘福’了!”
“哎呀,罪过!罪过!佛祖千万不要怪罪!无量寿你老人家的佛啊!”
更有些胆大的老百姓直接在自家门口放起鞭炮来,一时间城里炮声隆隆,好不热闹。
徐老爷骑在高头大马上正在暗自得意,听到身后不断传来的鞭炮声,心里觉得有些奇怪,忙问身边的随从道:“今天是什么黄道吉日吗?怎么城里这么多人家都在娶亲?”
那随从怎么敢实话实说啊!只好随声附和道:“大老爷,今天真的是一个百年不遇的黄道吉日呢,您老人家选今天上任可真是选对了!大吉大利啊!”
结果他的话还真应验了,徐老爷前脚刚踏入长安城,后脚就赶上了神策军中尉刘季述等人发动的政变,当叛乱士兵迎上前来的时候,咱们的徐大老爷还正骑在高头大马上,向街边逃跑的人打听他新升迁的府邸在什么地方呢!
叛军一听说这位徐老爷是刚从外地升迁到京城的大官,就想:那一定是带着不少金银财宝啊!因此一通乱杀乱抢。
可惜啊,咱们的徐老爷,全家老少三十几口人被杀了个干干净净,落了个断子绝孙的下场。
看来徐老爷的确是把那个“官”字的含义研究得透透彻彻,只可惜他老人家命不好啊,非要选那个黄道吉日出门,结果大吉大利变成了大伤大悲。
上官三兄妹了解清楚之后,心中稍觉安慰,虽然没有亲手报仇,但是仇人最终也没有落到一个好下场,父亲的在天之灵总算也可以瞑目了。
恶人终究还是要有恶报啊!在感叹之余,兄妹三人遵从当年与师傅的约定,返回了长白山白云观继续修炼。
没过多久,契丹迭剌部落首领耶律阿保机为了统一契丹全境,发动了统一战争,随着势力的不断加强,耶律阿保机的军队攻打到了长白山脚下。
为了保全白云观众人及山中的自然景观和珍禽异兽免遭涂炭。兄妹三人秘密潜入耶律阿保机的营帐中进行劝说。
耶律阿保机早就听说过他们兄妹三人的大名,知道他们既是耶律姓的同族之人,又各个身怀绝艺,极力想收为已用,于是提出以请三人出山协助自己建立统一的契丹国为条件,换来长白山的长治久安。
兄妹三人眼见耶律阿保机势力庞大难以抵挡,又被其以既出同一部族为何不能拔刀相助的言语相逼,为了保全长白山上的一草一木,也为了不泄漏隐藏多年的汉人身份,无奈之下只得点头应允。
自兄妹三人加入后,屡立战功,耶律阿保机如鱼得水,势力大增,不出几年就势如破竹般统一了其他的七个部落。
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称帝,建立辽国,他是辽国的第一位皇帝,史称辽太祖。
辽太祖建国后论功行赏,大封众臣。但上官三兄妹一来顾及父亲的遗命,二来顾及与师傅的约定,这两者均不能违背。因此拒不接受耶律阿保机的封赏,只是希望太祖下旨将长白山地区永久封赏给他们,以做为颐养天年之所。
辽国幅员辽阔,长白山地区又是终年人迹罕至,因此太祖欣然同意。
兄妹三人返回白云观后,由于在统一战争中名声大振,因此仰慕他们的人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每天在白云观外等候拜师学艺的人络绎不绝。
三兄妹苦苦劝阻无果后,只能从中择优者收为门徒,几年后徒弟越来越多,为了便于管理,三兄妹经过协商后成立了“三仙教”。
三人分别自称为仙鹤教主、仙鹿教主和仙鱼教主,由于三位教主分别招收门徒,因此“三仙教”自创教之初又分为仙鹤、仙鹿和仙鱼三个分教,各分教弟子间所学大不相同。
由于“三仙教”与辽国皇室多年来一直保持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辽太祖见“三仙教”势力日见昌盛,教中弟子数以万计,为了能为皇室所用,又不致于失控,他在晚年亲自下旨将“三仙教”封为辽国的国教,称呼三位教主为国师,命令凡是身体合适的辽国贵族子弟,均要优先进入“三仙教”中学习武艺。
在第一任的三位教主在世之时,总教主之位,由大哥耶律鹤担任,三位教主的排序也按长幼次序排列,终三位教主有生之年,没有改变。他们的国师之名也只是担得虚名,至到仙逝之前,从不过问政事。
但从第二任的三位教主开始,总教主之位及三位教主的排序,由仙鹤、仙鹿和仙鱼三个分教的掌教大弟子经过比武决定,按武功的高低排列三个分教在“三仙教”中的座次,总教主也由武功最高的一位分教主兼任。
从第二任总教主开始,辽国的皇帝每次在比武结束后,均会为总教主亲自颁发圣旨,册封他为辽国的国师,也是唯一的一位国师。
“三仙教”的总教主也就从此进入了辽国的最高权力机构,手中开始握有实权。
为了公平合理,每任总教主的任期均为十年,一满十年就会再举行一次三教比武,确定新一任的总教主。
因此距今一百二十年前,“三仙教”的第一任总教主耶律鹤来自仙鹤教,三十年后,三位创教教主先后去逝,经过比武,第二任总教主来自仙鹿教,又过了十年,也就是距今八十年时,迎来了第三任总教主来自仙鱼教的耶律红颜。
由于仙鱼教的创教教主耶律鱼即为女性,因此自她之后虽然仙鱼教也会招收一些男性弟子,但是仙鱼教中最高深的功夫却一直均由女弟子掌管。
由于仙鱼教的武功来源自蛟龙鱼,每位教主如果想炼成教中最高深的武功,必须长期与蛟龙鱼为伴,而蛟龙鱼生性怪异,一生只与处女嬉戏,若遇非处女或者男子,要么主动攻击,要么避之甚远。
因此仙鱼教的每位教主必定是由处女担任,历年来皆未改变。
耶律红颜虽为一介女流,但心智聪慧,武艺高强,因为在长年陪伴蛟龙鱼的过程,偶然得一奇遇,因此武功大进,在第三任总教主的争夺比武中,以绝对优势脱颖而出。
只可惜她红颜薄命,只任了五年总教主,就身患绝症即将不治身亡,由于任职未到十年之期,即要提前五年卸任,各分教的掌教大弟子均来不及培养和选出,如何任命新的总教主和国师,对“三仙教”和辽国皇室来说,都是从未遇到过的难题。
一时间三支分教内部风起云涌,众弟子间为了争夺分教教主和总教教主位,已经纷争不断。“三仙教”内阴云密布、危机四伏。
为了避免教毁人亡,又要做得公平合理,让众弟子信服,耶律红颜提议,三个分教的弟子中,无论是谁,以一个月为限,只要能破解得了“三仙教”四十多年来一直未解的两大难题之一,即可做为代理总教主和代理国师(皇帝不予册封)执掌教务。
五年后,三个分教自会选出掌教大弟子,到那时,由三个掌教大弟子与代理总教主进行比武,谁的武功高,谁就任所属分教的教主,并兼任总教主,到那时再由皇帝亲自将他册封为国师。
如果一月后,没有弟子能找出破解之法,到时则由护教左右使共掌代理教主及代理国师之位,五年后,再由三个分教新选出的掌教大弟子按惯例比武定总教主之位。
此言一出,各教众与皇室均无异议。
而“三仙教”四十多年来一直未解的两大难题,始终就象是压在历任教主心头的两块巨石,虽经三任总任教主刻苦钻研,但多年来就是一直无法解开。
其一是:如何能从极其寒冷的天池中,在蛟龙鱼的协助下取来万灵珠。
其二是:如何能将“金丝银线虫”活着带离长白山地域,并且能够找出它的解毒之法。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上官氏三兄妹带着母亲怀着巨大的仇恨踏上了流放之路,上官夫人因丈夫之死悲伤过度,走到半路就病重而亡。
押送官兵们草草将她埋藏后,带着上官氏三兄妹继续赶路,结果一到妫州境内,就遇到了刚刚攻进城的契丹兵。
混乱中兄妹三人被契丹兵俘虏后一路向北带入契丹境内,他们趁士兵晚上休息,放松戒备后逃了出来,由于人生地不熟,不认识返回大唐的路径,加之他们的打扮与口音一听就是外地人,极易被契丹兵发现,他们只能拣人烟稀少的地方落脚,就这样向东北方向一路逃去。
最终逃到了长白山脚下,又冷又饿,昏了过去。
等他们醒来时已经身处长白山上的白云观中,一位老道长下山云游时碰巧发现了他们,也是他们命不该绝,当时的长白山正好是一年里最为寒冷的季节,人迹罕之,如果再迟上半日,他们不是被冻死就是被饿死。
老道长原本也是一位从中原来的绝顶高手,因为云游到长白山时,被这里魅力无限的自然风光深深吸引而不愿离去,于是就在山中修建了一座白云观,长期定居了下来。
后来由于住得久了,他在长白山上发现了三种最为奇异的灵兽:仙人鹤、梅花鹿和蛟龙鱼(即为今天所传说的天池怪兽),受它们的启发创制出了三种截然不同的绝世武功。
当日老道长得知兄妹三人的悲惨遭遇后非常同情,也更加敬佩上官诚“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高尚品格,他感叹道:“数千年来,中原经历了无数个朝代更替,但不论是何朝何代,均是立一个清官易,立满朝清官难啊!”
等兄妹三人精神稍稍恢复之后,老道长决定收他们三人为徒,但是唯一的条件就是他们必须跟着自己出家为道,一生定居在长白山里不得还俗。
兄妹三人亲眼看到老道长出神入化的神功后,一方面为了有一个安定的环境生存下去,另一方面想到练习武功既可以防身,又可以为父母报仇,于是就一起向老道长行了拜师大礼。
因为传授给他们三人的武功与三种灵兽有关,也为避免别人察觉到他们来自中原的身份,引来契丹兵的骚扰,道长以契丹人的国姓耶律为姓,以三种灵兽为名,将他们的名字分别改为耶律鹤(大哥)、耶律鹿(二弟)和耶律鱼(三妹)。
数十年后,老道长仙逝而去,兄妹的三人武功业已练成,他们返回中原寻找当年的杀父仇人徐伟。
当时中原正处于五代十国的初期阶段,到处都是战乱,要找一个人犹如大海捞针,苦苦寻找三年后,终于打听到了徐伟的消息。
原来当年上官三兄妹离开灵州城后不久,徐伟即通过贿赂钦差,加上检举上官诚追回赈灾粮款有功,得到了升迁到京城为官的好机会。
徐伟带着家人风风光光的走了,终于离开了这个让他非常闹心,也非常偏僻贫穷的灵州城,连升三级后他的心中满是兴奋和喜悦。
岂不知当城中的百姓得知他这个刺史大人,已经离开灵州升迁京城的消息后,大家的反应居然和前些时候上官司马冤死后截然相反。
灵州城里到处都是欢歌笑语,人们奔走相告:“老天爷总算是开了眼了,那个把灵州百姓敲诈得再也挤不出一滴血的徐老爷终于高升走了!”
“是真的吗?阿弥陀佛,谢天谢地!”
“不过话说回来,也该换其他地方的老百姓享享徐老爷的‘福’了!”
“哎呀,罪过!罪过!佛祖千万不要怪罪!无量寿你老人家的佛啊!”
更有些胆大的老百姓直接在自家门口放起鞭炮来,一时间城里炮声隆隆,好不热闹。
徐老爷骑在高头大马上正在暗自得意,听到身后不断传来的鞭炮声,心里觉得有些奇怪,忙问身边的随从道:“今天是什么黄道吉日吗?怎么城里这么多人家都在娶亲?”
那随从怎么敢实话实说啊!只好随声附和道:“大老爷,今天真的是一个百年不遇的黄道吉日呢,您老人家选今天上任可真是选对了!大吉大利啊!”
结果他的话还真应验了,徐老爷前脚刚踏入长安城,后脚就赶上了神策军中尉刘季述等人发动的政变,当叛乱士兵迎上前来的时候,咱们的徐大老爷还正骑在高头大马上,向街边逃跑的人打听他新升迁的府邸在什么地方呢!
叛军一听说这位徐老爷是刚从外地升迁到京城的大官,就想:那一定是带着不少金银财宝啊!因此一通乱杀乱抢。
可惜啊,咱们的徐老爷,全家老少三十几口人被杀了个干干净净,落了个断子绝孙的下场。
看来徐老爷的确是把那个“官”字的含义研究得透透彻彻,只可惜他老人家命不好啊,非要选那个黄道吉日出门,结果大吉大利变成了大伤大悲。
上官三兄妹了解清楚之后,心中稍觉安慰,虽然没有亲手报仇,但是仇人最终也没有落到一个好下场,父亲的在天之灵总算也可以瞑目了。
恶人终究还是要有恶报啊!在感叹之余,兄妹三人遵从当年与师傅的约定,返回了长白山白云观继续修炼。
没过多久,契丹迭剌部落首领耶律阿保机为了统一契丹全境,发动了统一战争,随着势力的不断加强,耶律阿保机的军队攻打到了长白山脚下。
为了保全白云观众人及山中的自然景观和珍禽异兽免遭涂炭。兄妹三人秘密潜入耶律阿保机的营帐中进行劝说。
耶律阿保机早就听说过他们兄妹三人的大名,知道他们既是耶律姓的同族之人,又各个身怀绝艺,极力想收为已用,于是提出以请三人出山协助自己建立统一的契丹国为条件,换来长白山的长治久安。
兄妹三人眼见耶律阿保机势力庞大难以抵挡,又被其以既出同一部族为何不能拔刀相助的言语相逼,为了保全长白山上的一草一木,也为了不泄漏隐藏多年的汉人身份,无奈之下只得点头应允。
自兄妹三人加入后,屡立战功,耶律阿保机如鱼得水,势力大增,不出几年就势如破竹般统一了其他的七个部落。
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称帝,建立辽国,他是辽国的第一位皇帝,史称辽太祖。
辽太祖建国后论功行赏,大封众臣。但上官三兄妹一来顾及父亲的遗命,二来顾及与师傅的约定,这两者均不能违背。因此拒不接受耶律阿保机的封赏,只是希望太祖下旨将长白山地区永久封赏给他们,以做为颐养天年之所。
辽国幅员辽阔,长白山地区又是终年人迹罕至,因此太祖欣然同意。
兄妹三人返回白云观后,由于在统一战争中名声大振,因此仰慕他们的人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每天在白云观外等候拜师学艺的人络绎不绝。
三兄妹苦苦劝阻无果后,只能从中择优者收为门徒,几年后徒弟越来越多,为了便于管理,三兄妹经过协商后成立了“三仙教”。
三人分别自称为仙鹤教主、仙鹿教主和仙鱼教主,由于三位教主分别招收门徒,因此“三仙教”自创教之初又分为仙鹤、仙鹿和仙鱼三个分教,各分教弟子间所学大不相同。
由于“三仙教”与辽国皇室多年来一直保持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辽太祖见“三仙教”势力日见昌盛,教中弟子数以万计,为了能为皇室所用,又不致于失控,他在晚年亲自下旨将“三仙教”封为辽国的国教,称呼三位教主为国师,命令凡是身体合适的辽国贵族子弟,均要优先进入“三仙教”中学习武艺。
在第一任的三位教主在世之时,总教主之位,由大哥耶律鹤担任,三位教主的排序也按长幼次序排列,终三位教主有生之年,没有改变。他们的国师之名也只是担得虚名,至到仙逝之前,从不过问政事。
但从第二任的三位教主开始,总教主之位及三位教主的排序,由仙鹤、仙鹿和仙鱼三个分教的掌教大弟子经过比武决定,按武功的高低排列三个分教在“三仙教”中的座次,总教主也由武功最高的一位分教主兼任。
从第二任总教主开始,辽国的皇帝每次在比武结束后,均会为总教主亲自颁发圣旨,册封他为辽国的国师,也是唯一的一位国师。
“三仙教”的总教主也就从此进入了辽国的最高权力机构,手中开始握有实权。
为了公平合理,每任总教主的任期均为十年,一满十年就会再举行一次三教比武,确定新一任的总教主。
因此距今一百二十年前,“三仙教”的第一任总教主耶律鹤来自仙鹤教,三十年后,三位创教教主先后去逝,经过比武,第二任总教主来自仙鹿教,又过了十年,也就是距今八十年时,迎来了第三任总教主来自仙鱼教的耶律红颜。
由于仙鱼教的创教教主耶律鱼即为女性,因此自她之后虽然仙鱼教也会招收一些男性弟子,但是仙鱼教中最高深的功夫却一直均由女弟子掌管。
由于仙鱼教的武功来源自蛟龙鱼,每位教主如果想炼成教中最高深的武功,必须长期与蛟龙鱼为伴,而蛟龙鱼生性怪异,一生只与处女嬉戏,若遇非处女或者男子,要么主动攻击,要么避之甚远。
因此仙鱼教的每位教主必定是由处女担任,历年来皆未改变。
耶律红颜虽为一介女流,但心智聪慧,武艺高强,因为在长年陪伴蛟龙鱼的过程,偶然得一奇遇,因此武功大进,在第三任总教主的争夺比武中,以绝对优势脱颖而出。
只可惜她红颜薄命,只任了五年总教主,就身患绝症即将不治身亡,由于任职未到十年之期,即要提前五年卸任,各分教的掌教大弟子均来不及培养和选出,如何任命新的总教主和国师,对“三仙教”和辽国皇室来说,都是从未遇到过的难题。
一时间三支分教内部风起云涌,众弟子间为了争夺分教教主和总教教主位,已经纷争不断。“三仙教”内阴云密布、危机四伏。
为了避免教毁人亡,又要做得公平合理,让众弟子信服,耶律红颜提议,三个分教的弟子中,无论是谁,以一个月为限,只要能破解得了“三仙教”四十多年来一直未解的两大难题之一,即可做为代理总教主和代理国师(皇帝不予册封)执掌教务。
五年后,三个分教自会选出掌教大弟子,到那时,由三个掌教大弟子与代理总教主进行比武,谁的武功高,谁就任所属分教的教主,并兼任总教主,到那时再由皇帝亲自将他册封为国师。
如果一月后,没有弟子能找出破解之法,到时则由护教左右使共掌代理教主及代理国师之位,五年后,再由三个分教新选出的掌教大弟子按惯例比武定总教主之位。
此言一出,各教众与皇室均无异议。
而“三仙教”四十多年来一直未解的两大难题,始终就象是压在历任教主心头的两块巨石,虽经三任总任教主刻苦钻研,但多年来就是一直无法解开。
其一是:如何能从极其寒冷的天池中,在蛟龙鱼的协助下取来万灵珠。
其二是:如何能将“金丝银线虫”活着带离长白山地域,并且能够找出它的解毒之法。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