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五章 金丝银线虫
虽然整整一夜桂花山庄的四门外,几乎都没有片刻的宁静,但是在桂花山庄里面却是另外一番天地。
在桂瑛雪的严令之下,山庄内始终是漆黑一片、鸦雀无声。无论四门外如何吵闹,也不管天空上爆炸了几颗信号弹,训练有素的庄众们严守号令,始终不为所动。大家抓紧时间睡觉休息,养精蓄锐,都在期待着黎明时分的决战。
东方的天空已经开始微微发白,卯时马上就要到了,桂瑛雪的锦囊也准时送到了五位护法手中。
五位护法分别居住在桂花山庄内东南西北中五个不同的地点,翠竹逐一送完锦囊后,反复叮嘱道:“庄主有令,请各位护法接到锦囊后,立即按里面的命令行事,切不可有半分疑虑和延误!”
—————————————————————————
卯时刚到,天色还没有大亮,凤凰山庄的武士们就在庄主肖学禄的亲自带领下再次攻进了月桂门。
凤凰山庄原有的四路人马已经折去了两路,十二位凤凰令主也折去了一半。
月桂门和丹桂门外身中“冰火两重天”的近千名武士已经全部昏迷不醒,呼吸微弱,眼看命将不保。
诸位令主中:飞凤和鸣凤两人身负重伤,虽经抢救尚不致命,但由于琵琶骨皆被震碎,两人已经武功全失。瑞凤、祥凤、玄凤、彩凤四人也接连身中“冰火两重天”之毒,虽经肖学禄的“梅花鹿角指”暂时封住了体内的毒性漫延,但是四人已经内力全失,空有一身武功却是有劲使不出了。
为了防备桂花山庄有人再出来偷袭,也为了集结人马攻打月桂门,肖学禄将金凤、血凤、火凤、银凤、丹凤、雏凤六位令主,连同驻守在玉竹林和银杏林中的所有武士全部撤回到月桂门外海棠林中。
为了防止桂花山庄众人趁机从金桂、银桂和丹桂这三门中逃出庄去,肖学禄命令各位令主在撤退之时,分别在玉竹林、银杏林和合欢林中布下了“金丝银线虫”。
由于攻庄的人马折去了一半,肖学禄对桂花山庄众人真是恨之入骨,布毒之时绝不容情,只布银线雌虫而不投金丝雄虫。
“金丝银线虫”位列天下五绝毒的第三位,体态细小,极善跳跃,攻人于无形之间,极难防范,并且中毒后无药可解。
此二虫中尤以银线雌虫最为歹毒,极爱吸食人血,被此虫咬伤后,它会顺着伤口立刻钻入人体内部,中毒者会在毫无防备下毒发身亡,而银线虫迅速吸食人血后,身体会立刻膨胀数百倍,不久也会死去。
而金丝雄虫自身却是无毒,也从不攻击人类,但它与雌虫之间却是相生相克。
“金丝银线虫”只产于辽国长白山(位于今吉林省延边州安图县和白山市抚松县境内,是中朝两国的界山)高海拔的绝壁之上,野外繁殖非常困难,数量极奇稀少,加之极善跳跃,不要说是寻常人,就是武林中的一流高手,如果没有极佳的眼力与高超的暗器技能,也是很难捕捉到它的,因此“金丝银线虫”异常珍贵,也是辽国护国神教“三仙教”的四大镇教宝物之一。
数百年来,“金丝银线虫”只能在长白山上特有的生存环境里存活,金丝虫以吸食红景天的汁液为生,银线虫以吸食雪蛤的血液而活。长白山高海拔地带的气候和地理环境极为独特,红景天和雪蛤又都是长白山特有的珍稀动植物,因此“金丝银线虫”即使再有多厉害,只要一离开长白山就会立刻死去。
由于银线虫太过歹毒,不但令人无法防备,而且中毒之后无药可解,中毒之人血被吸干后死状极其恐怖,有损下虫之人的阴德,因此“三仙教”自创教教主开始,历任总教主均对教众颁下严令:不到“三仙教”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教中任何人都不得轻易使用此虫。
距今七十五年前,“三仙教”的第三任总教主耶律红颜身患绝症即将不治,临终之前尚未确定好教主的继任人选,为此教中仙鹤、仙鹿、仙鱼三个分教的数万名弟子间也是竞争激烈,互不相让,纷争不断,一时间“三仙教”矛盾重重,灭教危机已经开始逐渐显露。
“三仙教”创立于距今一百二十年前,是由三个人共同创立的,这三个人二男一女,复姓上官,既是亲兄妹也是辽国的三位奇人。
他们本是中原人士,唐朝末年,他们的父亲上官诚本在朝廷为官,但由于刚正不阿、敢于直谏,得罪了许多权贵而被贬到灵州(今宁夏灵武市)任司马。
上官诚带着妻子及三个子女带来灵州上任后,并没有因为遭受贬职而意志消沉,反而利用自己不凡的才智和在朝中为官多年的人脉关系,为当地百姓办了很多急难之事,由于这些被历任刺史多年来都难以解决的问题,被他逐一化解,因此一时间声名远播,口碑极佳,深受当地百姓拥戴。以致于在灵州当地的百姓口中只知有上官司马,而不知有刺史徐伟。
由于刺史才是正牌的灵州地方长官,因此徐伟对上官诚是又妒又恨,他不但暗中阻挠上官诚继续为百姓办好事,而且暗中勾结其他官员一同排挤疏远上官诚。
看着由于徐伟和其他官员故意刁难而延误的各项惠民工程如兴修水利设施、制作新型农具等无法如期实施,上官诚心急如焚。
他找到徐伟开诚布公的讲道:“从今以后所有的工程下官都不再亲自指导和监管,全部都由刺史大人出面实施,下官从旁协助即可,如果确需向朝庭争取项目和资金,那么下官会义不容辞的帮助灵州百姓前去争取。”
“下官到灵州后所做的这一切,丝毫不是为了争名夺利,只是因为看到灵州地处偏远,百姓生活疾苦,想为百姓们办点实事而已。请大人念在百姓生活不易,春播即到,时机不容错过之实,快快下令批准实施各项农耕工程!”
上官诚说话之际,强压怒火,态度极其诚恳,那知徐伟听完之后一声冷笑,拒不承认自己有阻挠工程的行为,一口就把责任全部推到其他官员身上。
最后刺史大人还态度极其轻蔑对他说道:“本官原以为上官司马在朝庭里为官多年,一定知道该如何当官?该如何做官?现在看来,你一定连自己是因为什么原因被贬到灵州来的都不清楚吧?”
“本官以为春播之事暂不当紧,难道上官司马未来灵州之前,这里的百姓每年就不用春播了吗?还请大人立刻回到司马府衙里闭门思过,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这个‘官’字究竟是什么含义吧?”
“等你有朝一日想明白了,别说春播这点小事了,说不定大人您还会官升三级返回京城,到那时,下官必将认真聆听大人您的谆谆教诲吧!来人啊,送客!”
上官诚听完这些话后气得义愤填膺,返回府衙不久就卧床不起,直至三个月后大病方好。但从此之后他闭门不出,再不过问灵州之事了。
结果那年灵州发生大旱,由于河道狭窄,黄河之水没有及时引入,致使很多农户田地绝收,一时间饥民遍野,饿死无数,加之瘟疫流行,一座唐肃宗李亨曾经登基的历史名城瞬间就变成了人间地狱。
每天灵州城内都哭声震天,被抬到城外乱葬岗上任意丢弃的尸体居然累积了十几层。
听闻此事后,上官诚泪流满面,他悲愤得对儿女们言道:“因一人之失而使不计其数的百姓无辜殒命,难道这就是‘官’字的真正含义吗?”
很快朝庭拔下救灾粮款,徐伟自然而然的带着那些和他是一伙的官员们狠狠发了一笔横财,而上官诚则带着忍饥挨饿的家人走上街去,散尽自己微薄的家财去救助那些穷苦百姓。
数月后朝庭派来钦差核查救灾粮款的发放情况,在灵州所有官员聚集在一起向钦差进行汇报的大厅广众下,徐刺史正把自己的“丰功伟绩”夸得天花乱坠、涂抹星子乱溅时,上官诚拍案而起,他不但历数徐伟等人侵吞粮款、贻误春耕之罪,还拿出了万人签名的请愿书,恳请钦差治徐伟等人之罪,追回被贪污的粮款火速救灾。
让他万万没有料到的是,早在他刚到灵州之时,徐伟就将自己的亲信安插在了他的府院内,对他的一举一动进行密切监视,他所做得一切徐伟了如指掌,没等他把话说完,徐伟就立刻检举到,是他在赈灾的过程中贪污了粮款,现在怕事情败露,所以诬陷各位同僚。不但拿出了很多“证据”(伪造上官诚笔迹的粮款发放册及发放账目),还请出了许多“证人”(司马府的家丁、侍卫以及上官诚手下的官员),最后当那些在街上收到过上官诚及家人发放金银的老百姓,在不了解实情的情况下,被带上公堂时,上官诚彻底绝望了,每个人均亲口证实,上官大人及家人曾经拿着一些金银在街上向他们发放过。
于是,结局是确定了的。
司马府被抄了个底朝天,在一个就连上官诚也不知道存在的绝密地窖里,堆满了被侵吞的粮食和金银。
上官诚被关进了死牢,三日后问斩。
念在他多年来曾为朝庭立下不少功劳,他的妻子与三个子女没有被一同处死,而是被发配到了妫州(在今河北省涿鹿县城西南二十里的保岱)。
就在即将问斩的前一天夜里,上官诚抬头仰望着天上的那一弯新月,心中无比凄凉。
在这之前徐伟和他的妻子儿女们分别来过,徐伟对着他大声嘲笑道:“上官大人,你现在总该明白那个‘官’字究竟是什么含义了吧!可惜啊,一切都太晚了!哈!哈!哈!”那个掺杂着变态和疯狂的笑声此时犹在他的耳边不停回荡。
而妻子和儿女们的哭喊声,简直像是一把锋利的刀,深深的扎进了他的心里,把他的心刺得粉碎。
他忍住悲痛叮嘱自己尚未成年的儿女们:“照顾好你们的母亲,照顾好自己,兄妹三人一生一世要相依为命,永不分离。”
最后,他用无比沉痛的语气说道:“为父一生历经坎坷,究其原因就是看不透这个‘官’字,否则如果不踏入仕途,就不会招来这终身之恨,今日我即将付死,特给你兄妹三人留下遗命,从今往后,凡我上官氏子孙,世世代代不得再入朝为官,你等要铭记于心,不得有违,否则我死不瞑目!”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在桂瑛雪的严令之下,山庄内始终是漆黑一片、鸦雀无声。无论四门外如何吵闹,也不管天空上爆炸了几颗信号弹,训练有素的庄众们严守号令,始终不为所动。大家抓紧时间睡觉休息,养精蓄锐,都在期待着黎明时分的决战。
东方的天空已经开始微微发白,卯时马上就要到了,桂瑛雪的锦囊也准时送到了五位护法手中。
五位护法分别居住在桂花山庄内东南西北中五个不同的地点,翠竹逐一送完锦囊后,反复叮嘱道:“庄主有令,请各位护法接到锦囊后,立即按里面的命令行事,切不可有半分疑虑和延误!”
—————————————————————————
卯时刚到,天色还没有大亮,凤凰山庄的武士们就在庄主肖学禄的亲自带领下再次攻进了月桂门。
凤凰山庄原有的四路人马已经折去了两路,十二位凤凰令主也折去了一半。
月桂门和丹桂门外身中“冰火两重天”的近千名武士已经全部昏迷不醒,呼吸微弱,眼看命将不保。
诸位令主中:飞凤和鸣凤两人身负重伤,虽经抢救尚不致命,但由于琵琶骨皆被震碎,两人已经武功全失。瑞凤、祥凤、玄凤、彩凤四人也接连身中“冰火两重天”之毒,虽经肖学禄的“梅花鹿角指”暂时封住了体内的毒性漫延,但是四人已经内力全失,空有一身武功却是有劲使不出了。
为了防备桂花山庄有人再出来偷袭,也为了集结人马攻打月桂门,肖学禄将金凤、血凤、火凤、银凤、丹凤、雏凤六位令主,连同驻守在玉竹林和银杏林中的所有武士全部撤回到月桂门外海棠林中。
为了防止桂花山庄众人趁机从金桂、银桂和丹桂这三门中逃出庄去,肖学禄命令各位令主在撤退之时,分别在玉竹林、银杏林和合欢林中布下了“金丝银线虫”。
由于攻庄的人马折去了一半,肖学禄对桂花山庄众人真是恨之入骨,布毒之时绝不容情,只布银线雌虫而不投金丝雄虫。
“金丝银线虫”位列天下五绝毒的第三位,体态细小,极善跳跃,攻人于无形之间,极难防范,并且中毒后无药可解。
此二虫中尤以银线雌虫最为歹毒,极爱吸食人血,被此虫咬伤后,它会顺着伤口立刻钻入人体内部,中毒者会在毫无防备下毒发身亡,而银线虫迅速吸食人血后,身体会立刻膨胀数百倍,不久也会死去。
而金丝雄虫自身却是无毒,也从不攻击人类,但它与雌虫之间却是相生相克。
“金丝银线虫”只产于辽国长白山(位于今吉林省延边州安图县和白山市抚松县境内,是中朝两国的界山)高海拔的绝壁之上,野外繁殖非常困难,数量极奇稀少,加之极善跳跃,不要说是寻常人,就是武林中的一流高手,如果没有极佳的眼力与高超的暗器技能,也是很难捕捉到它的,因此“金丝银线虫”异常珍贵,也是辽国护国神教“三仙教”的四大镇教宝物之一。
数百年来,“金丝银线虫”只能在长白山上特有的生存环境里存活,金丝虫以吸食红景天的汁液为生,银线虫以吸食雪蛤的血液而活。长白山高海拔地带的气候和地理环境极为独特,红景天和雪蛤又都是长白山特有的珍稀动植物,因此“金丝银线虫”即使再有多厉害,只要一离开长白山就会立刻死去。
由于银线虫太过歹毒,不但令人无法防备,而且中毒之后无药可解,中毒之人血被吸干后死状极其恐怖,有损下虫之人的阴德,因此“三仙教”自创教教主开始,历任总教主均对教众颁下严令:不到“三仙教”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教中任何人都不得轻易使用此虫。
距今七十五年前,“三仙教”的第三任总教主耶律红颜身患绝症即将不治,临终之前尚未确定好教主的继任人选,为此教中仙鹤、仙鹿、仙鱼三个分教的数万名弟子间也是竞争激烈,互不相让,纷争不断,一时间“三仙教”矛盾重重,灭教危机已经开始逐渐显露。
“三仙教”创立于距今一百二十年前,是由三个人共同创立的,这三个人二男一女,复姓上官,既是亲兄妹也是辽国的三位奇人。
他们本是中原人士,唐朝末年,他们的父亲上官诚本在朝廷为官,但由于刚正不阿、敢于直谏,得罪了许多权贵而被贬到灵州(今宁夏灵武市)任司马。
上官诚带着妻子及三个子女带来灵州上任后,并没有因为遭受贬职而意志消沉,反而利用自己不凡的才智和在朝中为官多年的人脉关系,为当地百姓办了很多急难之事,由于这些被历任刺史多年来都难以解决的问题,被他逐一化解,因此一时间声名远播,口碑极佳,深受当地百姓拥戴。以致于在灵州当地的百姓口中只知有上官司马,而不知有刺史徐伟。
由于刺史才是正牌的灵州地方长官,因此徐伟对上官诚是又妒又恨,他不但暗中阻挠上官诚继续为百姓办好事,而且暗中勾结其他官员一同排挤疏远上官诚。
看着由于徐伟和其他官员故意刁难而延误的各项惠民工程如兴修水利设施、制作新型农具等无法如期实施,上官诚心急如焚。
他找到徐伟开诚布公的讲道:“从今以后所有的工程下官都不再亲自指导和监管,全部都由刺史大人出面实施,下官从旁协助即可,如果确需向朝庭争取项目和资金,那么下官会义不容辞的帮助灵州百姓前去争取。”
“下官到灵州后所做的这一切,丝毫不是为了争名夺利,只是因为看到灵州地处偏远,百姓生活疾苦,想为百姓们办点实事而已。请大人念在百姓生活不易,春播即到,时机不容错过之实,快快下令批准实施各项农耕工程!”
上官诚说话之际,强压怒火,态度极其诚恳,那知徐伟听完之后一声冷笑,拒不承认自己有阻挠工程的行为,一口就把责任全部推到其他官员身上。
最后刺史大人还态度极其轻蔑对他说道:“本官原以为上官司马在朝庭里为官多年,一定知道该如何当官?该如何做官?现在看来,你一定连自己是因为什么原因被贬到灵州来的都不清楚吧?”
“本官以为春播之事暂不当紧,难道上官司马未来灵州之前,这里的百姓每年就不用春播了吗?还请大人立刻回到司马府衙里闭门思过,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这个‘官’字究竟是什么含义吧?”
“等你有朝一日想明白了,别说春播这点小事了,说不定大人您还会官升三级返回京城,到那时,下官必将认真聆听大人您的谆谆教诲吧!来人啊,送客!”
上官诚听完这些话后气得义愤填膺,返回府衙不久就卧床不起,直至三个月后大病方好。但从此之后他闭门不出,再不过问灵州之事了。
结果那年灵州发生大旱,由于河道狭窄,黄河之水没有及时引入,致使很多农户田地绝收,一时间饥民遍野,饿死无数,加之瘟疫流行,一座唐肃宗李亨曾经登基的历史名城瞬间就变成了人间地狱。
每天灵州城内都哭声震天,被抬到城外乱葬岗上任意丢弃的尸体居然累积了十几层。
听闻此事后,上官诚泪流满面,他悲愤得对儿女们言道:“因一人之失而使不计其数的百姓无辜殒命,难道这就是‘官’字的真正含义吗?”
很快朝庭拔下救灾粮款,徐伟自然而然的带着那些和他是一伙的官员们狠狠发了一笔横财,而上官诚则带着忍饥挨饿的家人走上街去,散尽自己微薄的家财去救助那些穷苦百姓。
数月后朝庭派来钦差核查救灾粮款的发放情况,在灵州所有官员聚集在一起向钦差进行汇报的大厅广众下,徐刺史正把自己的“丰功伟绩”夸得天花乱坠、涂抹星子乱溅时,上官诚拍案而起,他不但历数徐伟等人侵吞粮款、贻误春耕之罪,还拿出了万人签名的请愿书,恳请钦差治徐伟等人之罪,追回被贪污的粮款火速救灾。
让他万万没有料到的是,早在他刚到灵州之时,徐伟就将自己的亲信安插在了他的府院内,对他的一举一动进行密切监视,他所做得一切徐伟了如指掌,没等他把话说完,徐伟就立刻检举到,是他在赈灾的过程中贪污了粮款,现在怕事情败露,所以诬陷各位同僚。不但拿出了很多“证据”(伪造上官诚笔迹的粮款发放册及发放账目),还请出了许多“证人”(司马府的家丁、侍卫以及上官诚手下的官员),最后当那些在街上收到过上官诚及家人发放金银的老百姓,在不了解实情的情况下,被带上公堂时,上官诚彻底绝望了,每个人均亲口证实,上官大人及家人曾经拿着一些金银在街上向他们发放过。
于是,结局是确定了的。
司马府被抄了个底朝天,在一个就连上官诚也不知道存在的绝密地窖里,堆满了被侵吞的粮食和金银。
上官诚被关进了死牢,三日后问斩。
念在他多年来曾为朝庭立下不少功劳,他的妻子与三个子女没有被一同处死,而是被发配到了妫州(在今河北省涿鹿县城西南二十里的保岱)。
就在即将问斩的前一天夜里,上官诚抬头仰望着天上的那一弯新月,心中无比凄凉。
在这之前徐伟和他的妻子儿女们分别来过,徐伟对着他大声嘲笑道:“上官大人,你现在总该明白那个‘官’字究竟是什么含义了吧!可惜啊,一切都太晚了!哈!哈!哈!”那个掺杂着变态和疯狂的笑声此时犹在他的耳边不停回荡。
而妻子和儿女们的哭喊声,简直像是一把锋利的刀,深深的扎进了他的心里,把他的心刺得粉碎。
他忍住悲痛叮嘱自己尚未成年的儿女们:“照顾好你们的母亲,照顾好自己,兄妹三人一生一世要相依为命,永不分离。”
最后,他用无比沉痛的语气说道:“为父一生历经坎坷,究其原因就是看不透这个‘官’字,否则如果不踏入仕途,就不会招来这终身之恨,今日我即将付死,特给你兄妹三人留下遗命,从今往后,凡我上官氏子孙,世世代代不得再入朝为官,你等要铭记于心,不得有违,否则我死不瞑目!”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