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天龙]谁是我爹

正文 25Chapter 25

    天台山在浙东。三人从泰安一路向南,途径镇江的时候,还去北固山游览了一番。北固山远眺北固,横枕大江,石壁嵯峨,山势险固,因此得名北固山。相传三国时“甘露寺刘备招亲”的故事,就是发生在北固山的。

    北固山上,亭台楼阁、山石涧道,无一不与三国时期孙刘联姻等历史传说有关。甘露寺高踞峰颠,相传始建于三国东吴甘露元年,这甘露寺的规模虽然不大,但因为历史典故的关系,倒也香火不断。

    离开北固山,三人又往金山去。金山上的名胜古迹甚多,俯拾皆是。位于金山上的金山寺,建于东晋明帝时。它依山就势,山与寺融为一体。金山之巅玲珑秀丽的慈寿塔,砖木结构,上下通行,每一层八面都有走廊和栏杆,八面通风,面面有景,层层风光都不一样。至于慈寿塔、江天一览亭、留玉阁;大、小观音阁围绕山顶;七峰亭、妙高台、楞阁台等环绕山腰;法海洞、仙人洞、白龙洞等镶嵌山壁;大雄宝殿旧址、天王殿、藏经楼、念佛堂、方丈堂依傍山顶:各种建筑以曲廊、回檐和石级相连,形成楼上有塔、楼外有阁、阁中有亭的“寺裹山”的奇特格局。

    当夜,乔峰和段毓、阿朱在镇江找了家客栈,本想第二日去钱庄兑些银子,但却听说到宝通钱庄出现假银票的消息。

    “这宝通钱庄是朝廷开的,怎么会出现假银票?”宝通钱庄是好几年前宋神宗在世的时候开办的,听说这主意是唐王赵俊出的,也正是因为有朝廷撑腰,所以很多百姓才放心地把钱存在那里。

    小二压低了声音,故作神秘:“我也是听上回一个在朝廷办差的官爷喝醉了说的,宝通钱庄近来只换一百两以下的银票,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客官,你还是尽快把所有的银票都换了现银吧,不然到时候钱庄没钱,到时候不知有多少人的钱打了水漂!”

    “行了,我知道了,小二,再拿两斤高粱酒。”

    支开小二去拿酒,乔峰陷入了沉思。

    银票这东西是十几年前出现的,可是普及地很快,大概五六年,算得上富贵人家的多多少少都和宝通钱庄有了交集,一千两银子若是在宝通钱庄里存满一年,每年可以多收十两,若是不满,那就当钱庄帮忙保管了一年,若是被盗,损失都是钱庄承担。或许正是因为这些,自从五百两就能存钱庄的时候,不少人都开始把余钱存在钱庄。宝通钱庄在大宋各地都有分号,因此,商人们之间也开始大多用银票支付,一来携带方便,二来随处可兑。加上钱庄的银票不怕水,想必若要造假也是极难的。

    但小二既然说的这般言之凿凿,想必也不是空穴来风。

    “乔大哥,你又喝酒了。”段毓看到乔峰面前的两坛酒,还有他面前的生肉,“咦,阿狸要吃的。”

    小狐狸本来趴在段毓肩上,远远地闻到食物的味道,猛地抬起头来,还没走到桌前,脑袋就已经不停地往那个方向伸啊伸。自从上次它把自己弄得一身脏惹了段毓生了好几天气,加上进了城,它就不再乱跑,每天不是安静地趴在段毓肩上,就是窝在主人怀里。

    坐在桌旁,段毓把生肉放在自己面前,见阿狸仍是怯生生的样子,拍了拍它的脑袋:“呐,自己吃吧!”

    听到主人的允许,小狐狸开心地眯起眼睛,跳到桌子上,先是舔了舔自己的食物,然后伸出爪子,轻轻地挠了挠主人,一脸满足地低下头开始享受食物。

    “阿狸可是和你越来越像了。”

    “哪有?”段毓想也不想就反驳道,“我哪有阿狸这样不听话!”

    段毓每每赌气的时候,就瞪大了眼睛。黑溜溜的眼珠子转个不停,尤其和阿狸撒娇的时候,几乎是一模一样。

    “是呢!”阿朱最喜欢看段毓鼓着腮帮子的样子,显得格外可爱,“特别是瞪大眼睛和眯起眼睛的样子,和阿狸特别像。”

    “才没有呢,哼!”段毓不承认。

    宠溺地看着段毓,乔峰没有说话,只是适时地将凉到温度适口的粥放在段毓面前:“粥凉了,快喝吧!”

    乖乖地低下头,段毓不再说话,安静的喝粥,食不言寝不语一向是她的家教。

    就在三人打算吃完东西继续向浙江去的时候,突然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来:“大哥,阿朱,咦,灵儿,你怎么不在万劫谷,跑到江南来玩了?”

    “色鬼?你怎么在江南?”

    “段公子?”

    “二弟?”

    -

    驿站。

    赵俊坐在桌前,手里拿着一盏茶,小口小口地抿着:“事情查得怎么样了?”

    “如主子所料,是内鬼。”

    “查出来是谁了?”

    “还没有。查到的几个都是替罪羊。”阿大一副面无表情的样子。

    替罪羊么?这个世界上,能让人心甘情愿替人顶罪的,无非是钱和权。有钱能使鬼推磨,而权……说穿了不过是在用命相要挟罢了。

    “往皇家的人身上查。”

    “主子怀疑谁?”

    “赵佖。”

    “仪国公?”阿大以为主子会怀疑是赵佶,毕竟自从他当上主子的心腹,主子就再三交代要他盯着赵佶,可如今主子却以为是仪国公做的手脚,“仪国公一向手眼疾,应该……”

    赵俊听到眼疾二字,似是恍然大悟:“另外找个人,查查他府里最近进出的大夫。”

    赵佖,赵佖。

    赵俊念着这个名字。

    自己的这个弟弟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不然,他又何必要人在他的眼睛里下药伤他的眼睛?当年宋神宗,也就是自己名义上的父亲有那么多的儿子,却大多早夭,自己这个身体之前的那场大病亦是已经要了原主的性命。这里面,若说都是天命而无半分猫腻,别说他这个看过后宫争斗故事的现代人不信,就是朝中大臣,也早就议论纷纷。不过既然宋神宗没查出什么,那他也就顺水推舟,甚至可以说是推波助澜。

    借着他人的手,除掉了所有看的不顺眼的兄弟,至于赵煦,他是历史上的宋哲宗,若是除了他,只怕自己也会有麻烦,既然这样,那就拿赵煦当自己的挡箭牌就是。

    赵煦几次危难,都是他出手相救,也是因此,赵煦特别信任他的这个三哥。

    可惜,赵俊依旧没有全部相信赵煦,大部分的兵权,他都握在手里,明面上,没有什么职务和权力,只有唐王这个虚名,但若真论实力,赵煦根本就不是他的对手,更何况,他只教赵煦治国之道,至于行兵之法,赵煦所会,不过纸上谈兵。

    但赵佖却不一样。这个弟弟,在他还没出手之前,先懂得卖了个苦肉计,虽然赵俊不清楚赵佖眼疾究竟是他自己还是武氏一手主导,但他从没有放下过对赵佖的戒心。借着眼疾的名头,架空了赵佖,并把他赶到边境驻扎,熟料这家伙又使计回了汴京,甚至还想办法获得了朝中大臣的支持,要管理朝廷财政。

    大宋虽然武力上不行,但经济发展,却是极好,而现在的政治制度,也没有到必须改革的地步。赵煦登基后,他进一步发展了宝通钱庄的生意。之前他向宋神宗大说开办钱庄的利处,但神宗还是不够信任他,所以始终不肯放手大做,但现在……钱庄的势力更大了,可赵佖的野心,也更大了。

    “赵佶还沉迷字画?”

    阿大虽不懂主子为什么突然转换了话题,但还是很快接了下去:“是。不过政务上倒也没荒废。”

    “那就好。”赵俊对赵佶倒不是什么戒心,他清楚自己总有一天会死,如果赵煦没有后代,或者后代不争气,那就把皇位传给赵佶,只要赵佶不是一心沉迷书画而对政务一窍不通,想必多少能改变大宋的命运。

    “对了,阿二之前说乔峰他们现在到哪了?”

    “镇江。”

    “继续盯着吧,钱庄的事情没处理完,等处理完再来处理乔峰。”赵俊虽然想要阿狸,但与朝廷有关的事情,赵俊还是放在第一位。

    “是。”

    “顺便传个消息给大理,就说我大宋,愿与大理,结为姻亲。”

    “是。”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