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8话家常太后欣喜
第38章、话家常太后欣喜
果然是怕什么来什么,王喜年恍然一悟,道:“齐王,齐王不是……”
郭白惊了一下,抢先一步道:“回太后,此事是臣办事不利,未向王喜年说明齐王身份。”郭白在心里不住哀怨,真怕王喜年就这么说出齐王在漠县被杀一事,也怪他之前没提醒王喜年。
陈太后点点头,想来王喜年不认识齐王本人也是正常。刚要出口的话硬生生被逼回去,王喜年抬头就看到郭白在给他使眼色,心说大锅大哥为什么要抢他的话,他只是想说,大锅大哥不是带他来见齐王的吗?
眼神稍往下,便见师奕倾神色如常,冷面不语,王喜年又看了看暖阁里的人,有些坐立不安,也不知道他们找自己来是为了什么事。众人皆不语,陈太后缓缓说道:“喜年啊。”
陈太后刚唤了他一句,王喜年就立即回头道:“您、您唤我喜子就成了。”
陈太后合嘴笑了笑,道:“喜子啊,你别害怕,你救了齐王一命,哀家还要重谢你一番。今日把你请进宫,正是为了此事。”
王喜年点头又摇头,救了齐王一命?可是他只救过阿倾,怎么会救了齐王?王喜年不自觉又看向师奕倾,见他定定坐着,王喜年问道:“可、可我只救了阿倾,没救过……”齐王……
陈太后又笑了笑,道:“那便是齐王。”
闻言,王喜年啊了一声惊讶地站起来,不可置信地看着师奕倾,双眼瞪得老大,吞吞吐吐道:“阿、阿倾……”呆愣了半天却不知该说些什么。
郭白在心里叹叹气,这傻愣子真够呆的,如此明显的答案竟然还要太后亲自道出来。
陈太后自是听到了一些声响,想是王喜年被吓到了。王喜年一直盯着师奕倾,憨憨道:“阿倾,你、你……”见师奕倾仍是冷面不语,王喜年也不晓得该怎么说。齐王是阿倾,阿倾就是齐王,那之前他给阿倾说的齐王被杀一事……王喜年此时想起那事竟然有些心怕,阿倾那时竟然没当场发怒。
师奕倾只瞥了他一眼,又沉下眼。王喜年支支吾吾,这时陈太后又道:“喜子啊,哀家在这里先谢你救了齐王一命。”
王喜年黝黑的脸上泛起一丝红,看向师奕倾,挠头道:“不,不用,这是我应该做的。”心道阿倾怎么看起来好像不高兴。
陈太后听了先是一愣,又大笑。郭白在心里喃喃道,这傻愣子竟然不傻了,难不成见了齐王就真变性子了?
陈太后笑道:“如今你可是齐王的贵人,不必如此拘礼,你且坐下,我们来说说话。”王喜年应了一声便坐下,陈太后又道:“喜子,你就给我们都说说,你怎么救了齐王?”
怎么救了阿倾?就这样把他扛回家了呗。
王喜年道:“我,我那时不知道,见阿倾晕倒在山里就把阿倾带回了家。”想起那满身浴血的人,王喜年不禁道,成山少有人去,幸好他那天上了成山才遇到了阿倾。
王喜年又道:“阿倾当时全身是血,就像、就像家里面要宰的老母鸡,我一只手都能提起来。”阿倾长得没他壮,这是自然的。
他话音才落,师奕倾脸色微变,寒眸直盯着王喜年,心道他竟敢把自己说成老母鸡!只饿了他一顿,难以解气。
师皓然凤眼眯了眯,只缓缓饮了一小口茶,似没注意到王喜年的话,俊逸的脸庞依旧似笑非笑,让人看不出他心里到底作何想法。只有郭白隐约猜着,那位对齐王如此笃爱,如此再听了齐王重伤,怎会轻易放过那些人。郭白又看向王喜年,不禁摇头,心道还是傻愣,有谁敢把齐王比作老母鸡的。
陈太后笑着问道:“一只手就能提起齐王?如此说来,难道喜子你是力大如牛不成?”
王喜年不好意思道:“村里的牛力气可大得多了,我就是下地干活多了,不算大,不算大。”
闻言,陈太后又笑着道:“哀家看啊,你定是长得很壮实。”陈太后原是看不到,只是直接早吩咐了巧珠,令她与自己说这王喜年。方才王喜年与郭白一同进来,巧珠早给陈太后回禀了。依巧珠之言,陈太后自能想得出王喜年长得何样。
王喜年猛点头道:“太后,您怎么知道?村里人都说我是以后我还会更壮来着。”他如今已经比常人高出了一截,再长下去不成怪物了?想着王喜年便将心里话说了出来。
陈太后闻言,笑得合不拢嘴,道:“这是你天生,怎成了怪物。”
王喜年直挠头憨憨跟笑着:“我,我也不晓得。李木爷爷就曾说过,说我、我肯定不是人,还说我以后会长得像老牛那样。”
陈太后笑得合不拢嘴。暖阁里众人忍着笑意没发出声,郭白在心里喃喃自道,他没听见,他是没听见傻愣子说自己不是人。许久陈太后方问李木是何人。王喜年回道:“就是村里的李木大夫,还给阿倾瞧过病。”
陈太后焦急问:“给齐王看过病?齐王又病了不成?”
王喜年道:“就是、是给阿倾瞧过伤势,阿倾的伤就是李大夫治好的。”
陈太后方定下心,道:“果然是神医妙手。”
王喜年道:“李木大夫的医术可好了,村里谁有了小伤小病都找李木大夫。上次我下河捕鱼的时候不小心摔了,就是用了李木大夫的药,第二日便能又能下地。”
陈太后道:“可伤到哪了?”
王喜年道:“就是崴了脚。”
陈太后道:“村里没有卖的,怎是自己下河?”陈太后自幼长于官宦之家,乃是官家闺秀,自是没见过山村里的生活。
王喜年道:“只有县城集市有卖,在村里都是吃自家自己弄的东西。”说着王喜年又看了看师奕倾,道:“太后,您要是喜欢,我以后给您做道鱼,我就给阿倾做过了。”
陈太后笑道:“齐王也吃过了?那味道何如?”
师奕倾不语,王喜年憨笑一声,道:“阿倾没说,我也不晓得。”在李家村的时候,阿倾从来不说他做的好不好吃,他也没敢问。
陈太后又笑道:“如此,你再给哀家与齐王做一道来尝尝。”陈太后自吃惯了山珍海味,也是说说。
不想王喜年当了真,道:“可是,我还没去捕鱼,做不成。”
郭白嘴角抽动了下,傻愣子,御膳房里要什么没有,还用得着你那道不起眼的菜?再说,若真给做了,太后只吩咐一声,御膳房的名品珍鱼自任你挑,只怕你还不认识。
陈太后道:“这好办,让他们给你弄一条来。”
王喜年喜叫一声应好。此时师皓然微微俯身对陈太后请辞,陈太后自晓得他国事繁忙,如今空了半日来陪自己已是不易,不便相留。众人恭送他离去,郭白本是要跟着离去,不想师皓然命他继续在祥毓宫陪着陈太后。师奕倾乃是当事人之一,自是要呆在这。
郭白正纳闷那位临走前看自己的眼神,怎好像对所有事皆了如指掌。这时师奕倾一双寒眸直盯着他,郭白在心里一惊,不动声色小声问道:“齐王?”见他仍紧盯着自己,郭白不自觉扯扯嘴,不会是他脸上或是身上有什么脏东西吧。
师奕倾在他身旁冷语道:“既把王喜年交给了你处理,你且说些让太后对他不讨喜的话。”若真能让母后对王喜年生厌,便能解他心头之恨。别以为母后认为他是自己的贵人,便可以一了。
郭白大惊,没想到齐王竟有此意,令他在太后面前说王喜年的坏话,想来齐王定不会如此轻饶王喜年。只是他如今与王喜年牵在一起,想甩也甩不开。真是流年不利,竟知晓了这些害人的秘密。
思此,郭白双眸一闪,小声笑道:“齐王说哪里话,如今太后对王喜年可是欢喜得很。”王喜年屡破宫礼,没想到太后竟然几次不怒,也只真心喜王喜年才会这般。
师奕倾拧眉道:“你且按本王的话就是了。”郭白笑着,不语,心道他是保定了王喜年,所以对齐王的吩咐也只好……
众人又回了座。师皓然一走,暖阁里气氛活跃了不少,帝王在此,确实令不少人心生恐惧。陈太后听到了些细语,问道:“你们是在谈论何事?”
师奕倾看了郭白一眼,郭白回道:“回太后,臣与齐王正说着王喜年。齐王是担忧王喜年不识礼数,冲撞了太后。”
陈太后笑骂道:“什么冲不冲撞,不过是闲聊罢了。”
郭白在心里叹气,看吧,太后果然没有生气。
王喜年憨笑着不晓得说什么。歇了一会儿,陈太后又道:“喜子啊。”王喜年应了一声,陈太后又道:“喜子啊,你给哀家说说齐王在李家村的日子。”郭白原先早就回了陈太后,不过是几语话过,若是想知道详情,还是要问王喜年。
王喜年挠头憨道:“阿倾,我们村里人都把阿倾当从天上来的神仙了。”
陈太后笑道:“那岂不是过着神仙般的日子?”
王喜年道:“我、我也不知道。”阿倾怎么想的,他确实不知道。
王喜年又将师奕倾在李家村的事一五一十地讲与陈太后,不知是私心或是回避,竟瞒了李娇一事。陈太后听得有趣,问道:“你们赶牛抓泥鳅这般令人生趣的事,齐王竟不晓得?”
王喜年看着对面的师奕倾,只觉得他浑身贵气,道:“阿倾是天人,不玩那个的。”
陈太后笑着问道:“难道是玩别的去了?”
王喜年摇头道:“不是。阿倾都在家里养伤着,我怕阿倾生闷,就向老夫子借了几本书来。”
陈太后点点头,又问:“如此说来,喜子你会识字?”
王喜年不好意思地说道:“我、我没……”村里人多多少少会识几个字,只有他因忙着家里的事,耽搁了。
闻言,陈太后不免怜悯一番,郭白早向陈太后回了王喜年乃是孤儿一事,如今看来果真是孤苦。陈太后又对王喜年嘘寒问暖一番,王喜年甚是感激涕零,竟以为陈太后便是自己娘亲,嘱咐着他一切事宜。陈太后这时又道:“喜子啊,可娶亲了没?”
没想王喜年听了话,脸色顿时涨红,一双眼珠子不自禁地看着师奕倾,只是对上他那双寒眸,王喜年心里一怕,支支吾吾道:“还,还没。”他怎会突然就想到阿倾了。
陈太后又问:“那是瞧上哪家闺女了?也好让人给人去说媒。”
王喜年面红耳赤,看着师奕倾,道:“没,没有。”
师奕倾冷着面不语,恨不得冲过去扇他几个耳光,母后不过是问王喜年这寻常问题,而王喜年竟敢这般看着他。师奕倾又向郭白示意。郭白自然感受到了那道落在他身上的灼热视线,心道齐王啊齐王,您让我怎么好说王喜年的坏话,害了他便是害了我自己。
郭白置若罔闻,一直低着头不语,假装没看到。师奕倾怒目而视,不语。
闻言,陈太后以为他这是不好意思开口,笑道:“若以后真娶了亲,可别忘记了要告诉哀家。”
王喜年愣着点头,陈太后又道:“到时候哀家让齐王给你备份厚礼,也不能虚待了你。”
“不,太后,这不用……”王喜年突然出声,只想着不让阿倾给他送礼,是什么原因却说不上来。
陈太后笑道:“这必须的,就这么先定了。”
郭白在心里发笑,太后这主意可让齐王何如是好,齐王此时怕是只想将王喜年杀了解气。又瞥见师奕倾一脸怒气,郭白赶紧站着定定不动,可不能让齐王瞧见了自己在笑。
陈太后又喊了声齐王,与他再说这事。师奕倾抿唇怒视着王喜年,许久道:“儿臣记下了。”他可要好好想一番,送王喜年一份“大礼”!
王喜年被他看着心颤,心道阿倾怎么又发怒了,他应该是没惹到阿倾吧。
又过一会儿,巧珠道是午膳时分了,是否就要传膳。陈太后令他们在偏殿设了桌椅。太后要用膳,他们自然不能再呆在这。郭白还正想着要带王喜年开溜,陈太后却留了师奕倾与王喜年。
郭白看着王喜年一脸无措,心道齐王留下来他懂,可是王喜年哪能与太后同桌。太后令已下,没人敢忤逆,郭白在心里为王喜年抹了把汗,心道接下来王喜年就自求多福吧,可别胡说漏嘴了。
离渊国,莫子崖一袭紫色朝服,正匆匆向御书房而去。进了御书房,只见君傲琰竟不在里面,门卫侍卫回道,陛下此时正在用午膳。莫子崖在御书房门口静等着。稍候片刻,君傲琰便携了一众人而来,见了莫子崖,打趣道:“怎么,爱卿连这午饭时刻也在等着朕,可是挂念朕了?”
说话间两人进了御书房,莫子崖神色自若,道:“回陛下,臣方才收到了轩帝的来函。”
君傲琰回头看着他,脸色有些奇怪,只见莫子崖从怀里拿出一封密函,双手递给他。君傲琰扯过来,拆开,快速地阅览。片刻,君傲琰冷哼一声,不语。莫子崖问道:“陛下,可是?”轩帝来信,想是与陛下之前毁约一事有关,两国和谈,岂能如陛下这般儿戏。
君傲琰把信甩给了莫子崖,莫子崖展开一看,不由眉目紧锁。只见信上赫然便是:
十年一别,与君不见。今再谈约,朕对当日昔往感念至深。但君玩笑之语,朕且当戏言。齐王初返云逍,不便再行。若君仍有此意,正值秋日金菊婀娜,朕诚邀尔云逍一叙。
只几行简短明了的话,莫子崖再看那名后的日期,乃是绶安二十年六月二十一,而今日便是七月初,看来便是十天之前轩帝的亲笔。
沉默许久,君傲琰紧盯着莫子崖。莫子崖笑得淡然,道:“陛下,是想如何定夺?”当日他便料到了这事,轩帝定不会让齐王再前来离渊,只是没想到轩帝竟反过来邀这位。
只是,陛下会如何?
君傲琰把信从他手中拿过来,双眸十分不爽地看着末尾的署名,那是当日两人相识之初用的化名。君傲琰冷哼一声道:“十年了,没想到他竟再执笔。”
莫子崖淡定自若,不语。君傲琰将信收好,又恢复了往日风流,眯眼笑着,莫子崖见状,揣摩道:“陛下莫不是?”难不成真打算御驾前往凌南国?
君傲琰唇角轻扬,两道剑眉稍弯,看起来心情不错,他双眸中透着令人猜不出的玩味,纵是莫子崖聪颖过人,也看不透他这是何意。他勾唇一笑,风流尽显,道:“他以为一句话就会令朕离开离渊?简直妄想!”
莫子崖见他莫名如此,静静听着不语。只见君傲琰又道:“就以为只有凌南国有菊花?他不是要赏菊吗?朕就派人给他送一大车去。”
莫子崖又听他道:“你就去安排,去找一株大丽菊,再命人给他送去。朕到要看看,是离渊的好,还是他凌南国。”他语气中带着些鄙夷,莫子崖自若应了一声,心道陛下这是又怎么了,前些日子给轩帝送美女,今日又起了兴要送菊。
君傲琰又嘱咐他道:“记得,重阳之前要送到。”
看着他眉眼无双的风流,莫子崖斟酌一番,重阳送菊,又该派谁前行。
果然是怕什么来什么,王喜年恍然一悟,道:“齐王,齐王不是……”
郭白惊了一下,抢先一步道:“回太后,此事是臣办事不利,未向王喜年说明齐王身份。”郭白在心里不住哀怨,真怕王喜年就这么说出齐王在漠县被杀一事,也怪他之前没提醒王喜年。
陈太后点点头,想来王喜年不认识齐王本人也是正常。刚要出口的话硬生生被逼回去,王喜年抬头就看到郭白在给他使眼色,心说大锅大哥为什么要抢他的话,他只是想说,大锅大哥不是带他来见齐王的吗?
眼神稍往下,便见师奕倾神色如常,冷面不语,王喜年又看了看暖阁里的人,有些坐立不安,也不知道他们找自己来是为了什么事。众人皆不语,陈太后缓缓说道:“喜年啊。”
陈太后刚唤了他一句,王喜年就立即回头道:“您、您唤我喜子就成了。”
陈太后合嘴笑了笑,道:“喜子啊,你别害怕,你救了齐王一命,哀家还要重谢你一番。今日把你请进宫,正是为了此事。”
王喜年点头又摇头,救了齐王一命?可是他只救过阿倾,怎么会救了齐王?王喜年不自觉又看向师奕倾,见他定定坐着,王喜年问道:“可、可我只救了阿倾,没救过……”齐王……
陈太后又笑了笑,道:“那便是齐王。”
闻言,王喜年啊了一声惊讶地站起来,不可置信地看着师奕倾,双眼瞪得老大,吞吞吐吐道:“阿、阿倾……”呆愣了半天却不知该说些什么。
郭白在心里叹叹气,这傻愣子真够呆的,如此明显的答案竟然还要太后亲自道出来。
陈太后自是听到了一些声响,想是王喜年被吓到了。王喜年一直盯着师奕倾,憨憨道:“阿倾,你、你……”见师奕倾仍是冷面不语,王喜年也不晓得该怎么说。齐王是阿倾,阿倾就是齐王,那之前他给阿倾说的齐王被杀一事……王喜年此时想起那事竟然有些心怕,阿倾那时竟然没当场发怒。
师奕倾只瞥了他一眼,又沉下眼。王喜年支支吾吾,这时陈太后又道:“喜子啊,哀家在这里先谢你救了齐王一命。”
王喜年黝黑的脸上泛起一丝红,看向师奕倾,挠头道:“不,不用,这是我应该做的。”心道阿倾怎么看起来好像不高兴。
陈太后听了先是一愣,又大笑。郭白在心里喃喃道,这傻愣子竟然不傻了,难不成见了齐王就真变性子了?
陈太后笑道:“如今你可是齐王的贵人,不必如此拘礼,你且坐下,我们来说说话。”王喜年应了一声便坐下,陈太后又道:“喜子,你就给我们都说说,你怎么救了齐王?”
怎么救了阿倾?就这样把他扛回家了呗。
王喜年道:“我,我那时不知道,见阿倾晕倒在山里就把阿倾带回了家。”想起那满身浴血的人,王喜年不禁道,成山少有人去,幸好他那天上了成山才遇到了阿倾。
王喜年又道:“阿倾当时全身是血,就像、就像家里面要宰的老母鸡,我一只手都能提起来。”阿倾长得没他壮,这是自然的。
他话音才落,师奕倾脸色微变,寒眸直盯着王喜年,心道他竟敢把自己说成老母鸡!只饿了他一顿,难以解气。
师皓然凤眼眯了眯,只缓缓饮了一小口茶,似没注意到王喜年的话,俊逸的脸庞依旧似笑非笑,让人看不出他心里到底作何想法。只有郭白隐约猜着,那位对齐王如此笃爱,如此再听了齐王重伤,怎会轻易放过那些人。郭白又看向王喜年,不禁摇头,心道还是傻愣,有谁敢把齐王比作老母鸡的。
陈太后笑着问道:“一只手就能提起齐王?如此说来,难道喜子你是力大如牛不成?”
王喜年不好意思道:“村里的牛力气可大得多了,我就是下地干活多了,不算大,不算大。”
闻言,陈太后又笑着道:“哀家看啊,你定是长得很壮实。”陈太后原是看不到,只是直接早吩咐了巧珠,令她与自己说这王喜年。方才王喜年与郭白一同进来,巧珠早给陈太后回禀了。依巧珠之言,陈太后自能想得出王喜年长得何样。
王喜年猛点头道:“太后,您怎么知道?村里人都说我是以后我还会更壮来着。”他如今已经比常人高出了一截,再长下去不成怪物了?想着王喜年便将心里话说了出来。
陈太后闻言,笑得合不拢嘴,道:“这是你天生,怎成了怪物。”
王喜年直挠头憨憨跟笑着:“我,我也不晓得。李木爷爷就曾说过,说我、我肯定不是人,还说我以后会长得像老牛那样。”
陈太后笑得合不拢嘴。暖阁里众人忍着笑意没发出声,郭白在心里喃喃自道,他没听见,他是没听见傻愣子说自己不是人。许久陈太后方问李木是何人。王喜年回道:“就是村里的李木大夫,还给阿倾瞧过病。”
陈太后焦急问:“给齐王看过病?齐王又病了不成?”
王喜年道:“就是、是给阿倾瞧过伤势,阿倾的伤就是李大夫治好的。”
陈太后方定下心,道:“果然是神医妙手。”
王喜年道:“李木大夫的医术可好了,村里谁有了小伤小病都找李木大夫。上次我下河捕鱼的时候不小心摔了,就是用了李木大夫的药,第二日便能又能下地。”
陈太后道:“可伤到哪了?”
王喜年道:“就是崴了脚。”
陈太后道:“村里没有卖的,怎是自己下河?”陈太后自幼长于官宦之家,乃是官家闺秀,自是没见过山村里的生活。
王喜年道:“只有县城集市有卖,在村里都是吃自家自己弄的东西。”说着王喜年又看了看师奕倾,道:“太后,您要是喜欢,我以后给您做道鱼,我就给阿倾做过了。”
陈太后笑道:“齐王也吃过了?那味道何如?”
师奕倾不语,王喜年憨笑一声,道:“阿倾没说,我也不晓得。”在李家村的时候,阿倾从来不说他做的好不好吃,他也没敢问。
陈太后又笑道:“如此,你再给哀家与齐王做一道来尝尝。”陈太后自吃惯了山珍海味,也是说说。
不想王喜年当了真,道:“可是,我还没去捕鱼,做不成。”
郭白嘴角抽动了下,傻愣子,御膳房里要什么没有,还用得着你那道不起眼的菜?再说,若真给做了,太后只吩咐一声,御膳房的名品珍鱼自任你挑,只怕你还不认识。
陈太后道:“这好办,让他们给你弄一条来。”
王喜年喜叫一声应好。此时师皓然微微俯身对陈太后请辞,陈太后自晓得他国事繁忙,如今空了半日来陪自己已是不易,不便相留。众人恭送他离去,郭白本是要跟着离去,不想师皓然命他继续在祥毓宫陪着陈太后。师奕倾乃是当事人之一,自是要呆在这。
郭白正纳闷那位临走前看自己的眼神,怎好像对所有事皆了如指掌。这时师奕倾一双寒眸直盯着他,郭白在心里一惊,不动声色小声问道:“齐王?”见他仍紧盯着自己,郭白不自觉扯扯嘴,不会是他脸上或是身上有什么脏东西吧。
师奕倾在他身旁冷语道:“既把王喜年交给了你处理,你且说些让太后对他不讨喜的话。”若真能让母后对王喜年生厌,便能解他心头之恨。别以为母后认为他是自己的贵人,便可以一了。
郭白大惊,没想到齐王竟有此意,令他在太后面前说王喜年的坏话,想来齐王定不会如此轻饶王喜年。只是他如今与王喜年牵在一起,想甩也甩不开。真是流年不利,竟知晓了这些害人的秘密。
思此,郭白双眸一闪,小声笑道:“齐王说哪里话,如今太后对王喜年可是欢喜得很。”王喜年屡破宫礼,没想到太后竟然几次不怒,也只真心喜王喜年才会这般。
师奕倾拧眉道:“你且按本王的话就是了。”郭白笑着,不语,心道他是保定了王喜年,所以对齐王的吩咐也只好……
众人又回了座。师皓然一走,暖阁里气氛活跃了不少,帝王在此,确实令不少人心生恐惧。陈太后听到了些细语,问道:“你们是在谈论何事?”
师奕倾看了郭白一眼,郭白回道:“回太后,臣与齐王正说着王喜年。齐王是担忧王喜年不识礼数,冲撞了太后。”
陈太后笑骂道:“什么冲不冲撞,不过是闲聊罢了。”
郭白在心里叹气,看吧,太后果然没有生气。
王喜年憨笑着不晓得说什么。歇了一会儿,陈太后又道:“喜子啊。”王喜年应了一声,陈太后又道:“喜子啊,你给哀家说说齐王在李家村的日子。”郭白原先早就回了陈太后,不过是几语话过,若是想知道详情,还是要问王喜年。
王喜年挠头憨道:“阿倾,我们村里人都把阿倾当从天上来的神仙了。”
陈太后笑道:“那岂不是过着神仙般的日子?”
王喜年道:“我、我也不知道。”阿倾怎么想的,他确实不知道。
王喜年又将师奕倾在李家村的事一五一十地讲与陈太后,不知是私心或是回避,竟瞒了李娇一事。陈太后听得有趣,问道:“你们赶牛抓泥鳅这般令人生趣的事,齐王竟不晓得?”
王喜年看着对面的师奕倾,只觉得他浑身贵气,道:“阿倾是天人,不玩那个的。”
陈太后笑着问道:“难道是玩别的去了?”
王喜年摇头道:“不是。阿倾都在家里养伤着,我怕阿倾生闷,就向老夫子借了几本书来。”
陈太后点点头,又问:“如此说来,喜子你会识字?”
王喜年不好意思地说道:“我、我没……”村里人多多少少会识几个字,只有他因忙着家里的事,耽搁了。
闻言,陈太后不免怜悯一番,郭白早向陈太后回了王喜年乃是孤儿一事,如今看来果真是孤苦。陈太后又对王喜年嘘寒问暖一番,王喜年甚是感激涕零,竟以为陈太后便是自己娘亲,嘱咐着他一切事宜。陈太后这时又道:“喜子啊,可娶亲了没?”
没想王喜年听了话,脸色顿时涨红,一双眼珠子不自禁地看着师奕倾,只是对上他那双寒眸,王喜年心里一怕,支支吾吾道:“还,还没。”他怎会突然就想到阿倾了。
陈太后又问:“那是瞧上哪家闺女了?也好让人给人去说媒。”
王喜年面红耳赤,看着师奕倾,道:“没,没有。”
师奕倾冷着面不语,恨不得冲过去扇他几个耳光,母后不过是问王喜年这寻常问题,而王喜年竟敢这般看着他。师奕倾又向郭白示意。郭白自然感受到了那道落在他身上的灼热视线,心道齐王啊齐王,您让我怎么好说王喜年的坏话,害了他便是害了我自己。
郭白置若罔闻,一直低着头不语,假装没看到。师奕倾怒目而视,不语。
闻言,陈太后以为他这是不好意思开口,笑道:“若以后真娶了亲,可别忘记了要告诉哀家。”
王喜年愣着点头,陈太后又道:“到时候哀家让齐王给你备份厚礼,也不能虚待了你。”
“不,太后,这不用……”王喜年突然出声,只想着不让阿倾给他送礼,是什么原因却说不上来。
陈太后笑道:“这必须的,就这么先定了。”
郭白在心里发笑,太后这主意可让齐王何如是好,齐王此时怕是只想将王喜年杀了解气。又瞥见师奕倾一脸怒气,郭白赶紧站着定定不动,可不能让齐王瞧见了自己在笑。
陈太后又喊了声齐王,与他再说这事。师奕倾抿唇怒视着王喜年,许久道:“儿臣记下了。”他可要好好想一番,送王喜年一份“大礼”!
王喜年被他看着心颤,心道阿倾怎么又发怒了,他应该是没惹到阿倾吧。
又过一会儿,巧珠道是午膳时分了,是否就要传膳。陈太后令他们在偏殿设了桌椅。太后要用膳,他们自然不能再呆在这。郭白还正想着要带王喜年开溜,陈太后却留了师奕倾与王喜年。
郭白看着王喜年一脸无措,心道齐王留下来他懂,可是王喜年哪能与太后同桌。太后令已下,没人敢忤逆,郭白在心里为王喜年抹了把汗,心道接下来王喜年就自求多福吧,可别胡说漏嘴了。
离渊国,莫子崖一袭紫色朝服,正匆匆向御书房而去。进了御书房,只见君傲琰竟不在里面,门卫侍卫回道,陛下此时正在用午膳。莫子崖在御书房门口静等着。稍候片刻,君傲琰便携了一众人而来,见了莫子崖,打趣道:“怎么,爱卿连这午饭时刻也在等着朕,可是挂念朕了?”
说话间两人进了御书房,莫子崖神色自若,道:“回陛下,臣方才收到了轩帝的来函。”
君傲琰回头看着他,脸色有些奇怪,只见莫子崖从怀里拿出一封密函,双手递给他。君傲琰扯过来,拆开,快速地阅览。片刻,君傲琰冷哼一声,不语。莫子崖问道:“陛下,可是?”轩帝来信,想是与陛下之前毁约一事有关,两国和谈,岂能如陛下这般儿戏。
君傲琰把信甩给了莫子崖,莫子崖展开一看,不由眉目紧锁。只见信上赫然便是:
十年一别,与君不见。今再谈约,朕对当日昔往感念至深。但君玩笑之语,朕且当戏言。齐王初返云逍,不便再行。若君仍有此意,正值秋日金菊婀娜,朕诚邀尔云逍一叙。
只几行简短明了的话,莫子崖再看那名后的日期,乃是绶安二十年六月二十一,而今日便是七月初,看来便是十天之前轩帝的亲笔。
沉默许久,君傲琰紧盯着莫子崖。莫子崖笑得淡然,道:“陛下,是想如何定夺?”当日他便料到了这事,轩帝定不会让齐王再前来离渊,只是没想到轩帝竟反过来邀这位。
只是,陛下会如何?
君傲琰把信从他手中拿过来,双眸十分不爽地看着末尾的署名,那是当日两人相识之初用的化名。君傲琰冷哼一声道:“十年了,没想到他竟再执笔。”
莫子崖淡定自若,不语。君傲琰将信收好,又恢复了往日风流,眯眼笑着,莫子崖见状,揣摩道:“陛下莫不是?”难不成真打算御驾前往凌南国?
君傲琰唇角轻扬,两道剑眉稍弯,看起来心情不错,他双眸中透着令人猜不出的玩味,纵是莫子崖聪颖过人,也看不透他这是何意。他勾唇一笑,风流尽显,道:“他以为一句话就会令朕离开离渊?简直妄想!”
莫子崖见他莫名如此,静静听着不语。只见君傲琰又道:“就以为只有凌南国有菊花?他不是要赏菊吗?朕就派人给他送一大车去。”
莫子崖又听他道:“你就去安排,去找一株大丽菊,再命人给他送去。朕到要看看,是离渊的好,还是他凌南国。”他语气中带着些鄙夷,莫子崖自若应了一声,心道陛下这是又怎么了,前些日子给轩帝送美女,今日又起了兴要送菊。
君傲琰又嘱咐他道:“记得,重阳之前要送到。”
看着他眉眼无双的风流,莫子崖斟酌一番,重阳送菊,又该派谁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