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十八章 始知秋已深(第一卷终)
丹墀之上,烈风噬过,凌厉如同刀锋。
水溶不急不缓的踱近,一步,两步,白衣在狂风中卷动,而他深邃的眸子明亮而温润,如山巅流云,只堪仰望。
刀枪剑戟,悍然相对的此刻,尽管天崩地裂就在眼前,他的嘴角仍是一丝淡笑,优雅从容。
那是一种全局在胸,运筹帷幄的坦然,令他整个人却越发生出一种慑人的压迫力。
就算是宇文祯,有一瞬也不得不有些震动。
此人若能为自己所用,当是架海擎天之才,若是站在对面,便是最有分量的对手,也是必须除掉的对手。
若是知道水溶在这里,恐怕,他也不会闯宫闯的如此毫无忌惮。
可是这个时候,他已经是开弓没有回头箭,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魏王殿下,当真是运兵如神。”水溶开口,带着一贯的懒散不羁,可是话锋却陡然转利:“只是,如此闯宫,携披甲之士,不知所为何来。”
宇文祯语气阴冷咄然:“本殿特来向父皇复命,还请北王让路。”
水溶微微一笑:“魏王以一己之力扫清乱局,当为首功,只是,皇上龙体欠安,已经就寝。殿下若贸然闯入,小王以为不妥。”
宇文祯冷冷道:“事关重大,本殿必须马上见到父皇,北王就不要阻拦了。”
“殿下何必着急。”水溶在宇文祯要拔剑的瞬间从袖中取出一道明黄的圣旨:“皇上有旨意令小王当众宣读。”
“当众?”宇文祯眸中掠过一丝疑窦。
水溶淡声道:“人,都到齐了!”他的下颔轻轻一扬,指向殿前的甬道方向。
宇文祯循着一看不觉一怔,飞骑营的校尉护送下,有几十个冠带朝服齐整的人向这边行来,几乎囊括了朝中所有三品以上的重臣,包括御史、以及秉笔直书的言官。
宇文祯眉心紧紧拧起,心念急转,忽然明白了水溶的用意,顿时脸色一变。
现在,这些人一来,他的计划就要落空了,无论如何,他不可能在众目睽睽之下夺宫,就算计划得行,他也是名不正言不顺,难以堵住悠悠之口,更别提那些言官了。
而这些人,如果都杀了,他就算是登位,也要面对无人可用的尴尬局面。
比起这些,突然现身的飞骑营却令他更加不安。
飞骑营一直以来都是听命皇帝一人,算是家奴,而不是朝中戍卫。这些人精于骑射,皆是以一敌百的本事。所以计划之内,他是先以一部分虎旌卫押在坝上,弹压住飞骑营,然后,迅速的夺宫,取得飞骑令,将飞骑营掌控起来,再进行下一步。
可是,飞骑营的忽然出现,证明事情在之前已经泄露,可是,到底是谁提前调动了飞骑营,他居然没有听到一点风声。
不过,还好,飞骑就算人马再多也只有二百来号人,接到他的命令之后,龙武卫也已经在勤王的路上了。
想到这里,他看一眼那乌压压的人群,冷冷一笑道:“北王这是何意?”
“皇上的圣旨,自然要朝臣来共同见证一下。”水溶波澜不惊道。
正在这时,大殿的门再度开了。
一个内侍小跑着出来:“北王听旨。”
水溶眉峰一沉,立刻敛衣跪下:“臣接旨。”
“北静王自袭王位,屡次有功于社稷,朕心甚慰,值此非常,朕特赐贤王以免死金令,三代之内,御赐免死,钦此,谢恩。”
内侍将一块金灿灿的令牌交给水溶。
水溶垂眸,仍是毫无喜怒,磕头,将令牌接过:“水溶谢主隆恩。”然后起身。
宇文祯眸中流过一道幽冥暗火,老皇帝这一招太厉害,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无异于宣诸于众,无论即位者谁,都决不能动这位北静王!
日后,若要杀水溶,就只有用暗的手段,可是他至今不知这位北静王到底能量几何,未必能动的了他。
压下怒气,宇文祯轻轻的笑:“恭喜北王。”
“不敢。”水溶平静的展开那卷圣旨:“请魏王接旨。”
宇文祯肃容跪下,却悄悄的给自己人递了个讯号,只要这道圣旨的内容是圈禁或者拿下,鱼死网破,在所不惜。
刀锋已经在出鞘的最后关头。可是圣旨的内容,令所有人都出乎意料,确切的说是目瞪口呆。
立魏王祯为太子,然后以年老衰迈,多病不能视朝故退位,令太子即帝位,而他,退居上阳宫,以安享晚年。
紧绷的弦,松开。
可以说,这道圣旨,是宇文祯也没想到的,有一刻,他甚至嗅出了背后的阴谋,可是这点疑虑,终究还是被得来全不费工夫的喜悦给冲的淡了。
他深深吸了口气,水溶已经朗声道:“请太子殿下接旨!”
宇文祯双手接过圣旨:“儿臣,遵旨。”
他起身,水溶已经下了丹墀,带着群臣向上叩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宇文祯弯了弯腰,若有深意的看着水溶:“今日之事,全赖北王一力擎天,朕即位以后,还须北王为肱骨臂膀。”
“此臣分内之事。”水溶道。
目光相识,情绪都收放的恰到好处。
一场夺宫,天翻地覆鲜血肆虐之变,在水溶熟稔的谋算之下,却变成了和平演变。
看似宇文祯是最后的胜者,可也只是看似,而已。
水溶微垂的眉睫,看似恭敬,眸底却是寒芒隐隐。
回到那日,那惊心动魄的一夜终归有尽头,腥风血雨都随着黑夜淡去,窗透曙色,又是新的一日。
黛玉一夜未眠,未能等来他,等来的却是一道传召入宫的圣旨。
沈太后令她入宫,只令贴身侍女随侍。
车舆直接到了府门外,黛玉无法拒绝,只得往宫中去,身边也只带了紫鹃和雪雁。
宫廷,对她来说是个一生不想碰触的存在,她想要远离,却阴错阳差,被卷至暗涌的中心,要再回到这样平静安宁,与世无争的生活是难了。
黛玉上车之前,回望了一眼林府,今日进了宫,恐怕再要见他一面也难了。
想到这里,只觉得一股淡淡的忧虑萦上心头,忐忑不安。
而那座皇宫,等待自己的又将是什么?
纱帘垂下,黛玉轻轻地叹了口气。
马车辘辘离开,消失在小巷的尽头。片时以后,马蹄声急促而至,如旋风一般到了近前。
云姨娘本来是送了黛玉离开,便要进去,却被这马声惊动,忙折身出来看,不觉吃了一惊:“北静王?”
水溶一言不发,他并未下马,而是就立在马上,看着那车辙消失的方向,清晨的风,撩起他的额前的碎发,清隽的面容有些凝重。
她还是进宫去了。
是了,她是太后的救命恩人,封赏是少不了的。
她入宫的理由冠冕堂皇,就算明知这是有人抢先一步在设计,明知道要将她当做筹码握在手中,他却没有任何理由阻止。
水溶第一次觉得有些无力,纵然在整个棋局里,他知道对方肯定会出这一招,却未想到会这么快,快的他来不及反应来不及将她送出京城。
得到消息,他还是来了,虽然知道,现在,他的背后有无数双眼睛,紧紧的盯着。却仍然想要再看她一眼,说两句话,没想到,却晚了一步。
闭上眼,心一点点的磨着,疼着,熬着。
玉儿,等我,等我。
手曲握成拳,真想将她的小手永远永远的扣在掌心。
水溶迎风,一声叹息冗长而沉重。那一道宫墙,却将他们隔断。
这样的叹息,让云姨娘都有些酸楚。
“王爷。”身后有人追了上来,祁寒跑的一脸是汗,急道:“王爷,快回去看看,太妃她……”
水溶醒过神来,神色就是一沉,即刻拨马返回,等他赶回府中的时候,所有人都是一脸的惶恐焦灼:“王爷,太妃,太妃……”
水溶面色沉冷,将马鞭一扔,便奔入太妃房中。
听见声音,太妃缓缓的转过脸来,脸色已经不是苍白可以形容,那根本是垂死之人才有的枯槁,令人惊心。
看着水溶,她脸上露出一个虚弱而安慰的微笑:“溶儿。”
水溶心中一酸,快步走到榻前坐下:“母妃,你怎么了。”一面喝道:“欧阳呢?”
“不必请了,没用的,我的病我知道,拖了这些年,看着你长成,已经够了。”太妃轻叹了一声,压着声音咳嗽了一阵:“我拖着,就是等你回来,母妃有话和你,和你说……”
“母妃,一切等你好了再说。”水溶温声道。
“等,等不及了……”太妃的咳嗽忽然加剧,吐出一口血来,声音断断续续:“我必须和你说……叫他们他们都下去……”
水溶点点头,一挥手,令侍女们下去。
太妃积蓄了一下力气:“溶儿,你清楚的很,新君非良善之辈,阴沉多疑,他如今得政,必不能容你……所以,你,你要赶紧离开京城,再留在这里,就算有太上皇的免死金令在,也未必能……”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气息已经不能接续,她只有停下来,大口大口的喘着气。
水溶忙道:“母妃不必担心,儿子已经有了打算。很快便会请旨离京,到时候带母妃一起走。”
太妃摇头:“不,不行……这一路上,你不知道会遇到什么,我跟着你,会拖累你。”
水溶尽力宽慰的一笑,有些自负道:“母妃不知道儿子的本事么,保护母妃,绰绰有余。”
太妃亦缓缓的笑了起来,那是引以为傲的笑:“我知道当然知道,我的儿子是最厉害的,可是……”血再一次涌出,淋淋漓漓,斑斑驳驳。
水溶终于意识到不对劲,以往咯血,却只是一两口便会止住,现在,一种不好的预感袭上心头:“母妃,你怎么了,你……”
太妃手一松,一个瓷瓶从掌心滑落,跌在床下:“母妃最后能为你做的……就是不拖累你……你快走,快走……”
水溶怔住,直愣愣的看着那破碎的瓷瓶,那是……毒药?顿时心痛如绞,紧紧的抓着她的手:“母妃,你为何要……”
“溶儿,我知道,你有你的志向,有你的打算,你一定能成的……但是现在,一定隐忍……”
“儿子……知道。”水溶的声音有些哽,永远淡泊不惊的眸,在这一刻泛起了红潮。
“还有……那个林姑娘,是个好孩子,有骨气,如果你,你喜欢,若是能,就,就娶了她罢……”
太妃的气息越来越弱,目光变得朦胧而涣散:“可是,我是,看不到了……”
眼帘重重的阖上,一直抓着水溶的手,缓缓松开。
水溶闭着眼睛,将冲出眼眶的泪水,倒向心底。
母妃,一定会的,你会看到的。
豁然开眸,他的眸子已然血红,却沉静冷锐,如严霜深雪,将痛苦深埋。
他起身,开了房门,一字一顿,声音冷漠:“太妃薨,报朝中,本王丁忧。”
“是。”
阳光透过门楣打在他的脸上,水溶仰起脸,稍稍眯了眯眼眸,神情如万年不化的积雪。
宇文祯,你可知道,这一笔账,我水溶记在你身上了。台阁殿宇琉璃红墙,顺着视线一路延伸,华丽中却透着一股阴沉凉薄。
皇宫里的人,适应极强,改天换日,山川动荡之后,在很短的时间内恢复了秩序,那个杀气腾腾的晚上就好像从宫人口中心里都一并抹去了痕迹,仿佛根本不存在,他们的眼中,又只有新主子。
隆安帝退位,太子宇文祯继位为帝,成为大周新君,年号昭延。他接连下旨,召告四海。尊隆安帝为太上皇,于上阳宫修养,尊母宸妃沈氏为太后,居慈和宫。
削夺废太子宇文承彦的一切尊号,以逆党论处,东宫妃妾俱受牵累,没入掖庭。
淳于氏一门,满门抄斩,株连九族。
所有的太子党,或处死,或抄家,能罢官流放的都算是大幸了。
京城地动山摇,血雨腥风,人人自危。抄家、贬官、杀戮、哭泣,死别、生离,已经是最常见的戏码。
而这一切,黛玉看在眼中,她终于明白了那日楚沐寒为什么会离开京城。
如果楚沐寒留在这里,恐怕,这次也难逃一劫。
也终于明白了,水溶那日为何会说问心无愧,他是救了师兄一命。
可是,纵然心中明白了他的苦心,却再无法当面说出来。
现在,她日日在宫里,陪着太后,看遍御园风景。太后待她确实不错,体贴疼爱,她没有女儿,便将黛玉视做女儿,将宫中最幽静雅致的凝云阁给了黛玉住,一应衣食住用,都是比着长公主的例,其他的赏赐之类更是源源不断,而黛玉人前虽然如旧,人后,却却鲜少见笑。
入宫之后,她再未看到过水溶,只是听宫人说起,太妃薨了,北王已经卸掉一切朝务,在家丁忧。
听见这些,她的心,竟是疼的很。不过十几日,过的却像是十几年那么长。
所有的伤感,忧虑,她无人可说,唯有付诸琴声。
凝云阁内,月明风朗,琴声清冷如冰,挟了几多难言的心事,一泻千里。
思绪在琴声中翩跹而去。斯日宴赏,琴箫相和,是否就注定了他们的缘分,剪不断,理还乱。
好容易看清了自己的心,却是这样的时候,以后,竟然是完全未知的。
心中不禁就是一痛,流出的琴音,忽转凄清。
崩。
君弦太高,琴弦崩断,琴声戛然。
黛玉的手仍停在原处,断掉的琴弦划破了手指,一滴滴殷红的血,滴了下来,她却似茫然无觉,怔怔的望着断了的弦。
习琴数年,从未断过的弦,此时却崩断了。
不禁苦笑一下,黛玉轻声道:“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她受伤的手却忽然被握住,一个声音冷喝道:“都愣着干什么,拿药来,包扎!”
宫女们连道是,散开去取药。
黛玉静静的抬眸,触及那一身明黄的时候,她的神色由茫然变作清冷,然后一用力,把手夺了出来,起身,后退:“给皇上请安。”
宇文祯目光一垂,望一眼掌心仅留下的一滴殷红,将掌心合拢:“林姑娘免礼。”
“谢皇上。”玉容清冷。
“林姑娘好兴致,这个时候抚琴?”宇文祯笑了笑,她越是冷漠,越是激发了宇文祯的征服欲。此刻他越发坚定了自己的心,他想要这个女子,尤其是她的那颗心,尤其是在知道她的心里已经有另外一个人的时候,那个人又是水溶,这更让他志在必得。
“遣怀而已。”
“你在宫里,很闷么?”宇文祯凝着她,故作轻松的道:“母后现在是将你当女儿一样看了,有时候朕都会觉得不平。”
“很晚了,陛下若是无事,小女要休息了。”黛玉可并不领情,也无心和他闲话。
“你就这么没耐心和朕说话?”宇文祯眯起狭长的凤眸,定定的望着他:“记得你对他,可不是这样的。”
黛玉冷冷道:“小女不知道陛下说的是谁。”
“你不知道最好。趁早忘了他,因为你和他,不可能。知道为什么?”宇文祯俯身,凑近她的耳畔:“因为朕不许。对了,今日来是想告诉你,母后跟朕商议,要给你封号,想收你为义女,封你为长公主。可是朕不同意,朕只肯给你郡主的封号,知道这又是为何?”
“小女不知。”
“因为如果你是公主,就是朕名义上的妹妹,论理朕不可以再封你为妃。”宇文祯语气一沉:“如果是郡主,那就不同了。这会儿,你总该明白了吧。”
黛玉心中一寒,忽而淡淡而笑。
“你笑什么?”
“笑可笑之事。”黛玉望他一眼,眸色清冷,只有淡淡的厌倦。
“呵呵,你的伶牙俐齿,朕早就见识过了。”宇文祯不怒反笑:“不过有一日,你会知道,这不是个笑话。”
他的嘴角勾起一丝笑,有些邪气,有些魅惑。
黛玉不耐烦的侧转了脸。
宇文祯想起那夜她和水溶目光相对时的温柔,不觉焦躁,咬了咬牙,按捺下,拂袖转身,却又顿住:“顺便说一句,北王谪往北疆,明日一早便起行。”
黛玉一怔,心口似着了一刀,剧痛顷刻泛滥。
“放心,朕,绝不许你去送他。”说完这句话,宇文祯大步流星的离开,那冰冷的明黄的龙袍,消失在夜空中。
许久,黛玉却就静静的立在原处,一动不动。
“姑娘,你怎么了!”紫鹃找了棉纱和药过来,却见黛玉站在琴前,神情恍惚。
听见紫鹃这一声,黛玉微微抬头,身体忽然踉跄了一下,信手一扶,手却再次压在了断弦之上,这一次,整个掌心被切出一条血痕。
“姑娘!”紫鹃连忙抓着她的手:“你这是怎么了。”
“他要走了。”黛玉忽然没头没脑的说出这几个字,声音倒是很平静。
紫鹃没听懂:“谁?”
黛玉没说话,望着月,神情若行于迷雾之中的惘然。
紫鹃恍然方悟,嗟叹了一声,伸手将黛玉搂在怀里:“姑娘,若是伤心,就哭出来。”
“有什么可伤心的,他不会辜负我,无奈权势压人。”
黛玉阖眸,重重叹息。正在这时,一个小小的白衣哧溜一声,沿着院墙窜了进来。雪雁眼快,诧异道:“雪儿。”
黛玉一怔,雪儿已经一头弹在了她的怀里,哼哼唧唧的撒娇。
黛玉摸着它雪白柔毛,忽然心念一动:“雪儿,能帮我传个消息给姨娘么,明日,我必须要见他一面的。”
雪儿睁着灵慧的蓝眸,乖乖的点头。
次日一早,黛玉去给太后请安的时候,就听到了家里的消息,云姨娘病倒了。
黛玉心中一动,便借机向太后恳求,回府探望:“自爹娘亡故,一直都是姨娘在照顾小女,小女早已视姨娘为母,得知病倒,着实忧心,请太后悯恤,允黛玉回家看望伺候。”
沈太后望着她,眯了眯眸:“你可真是个好姑娘。罢了,我若是不许你去,却是不近人情了,你就立刻出宫,回去看看吧。”
黛玉心下松了口气:“多谢太后恩典。”
当下也不耽搁,回去稍微收拾了下东西,出宫。
宫门口,她遇到了宇文祯。
“你还真是要去。”宇文祯冷冷道。
“皇上,太后的恩典,许小女回去探望家人。”黛玉淡淡答道。
“探望家人?”宇文祯目光如锋,紧紧的盯着她:“你确实聪明,太聪明了。知道太后的话,朕是不会违拗。也罢,你可以去,不过你记得,怎么去的怎么回来……”他的声音猛然变作阴沉:“否则,你的家人,可就真的不好了。”
黛玉含血吞齿的应声:“小女,遵旨。”
看着马车缓缓驶出宫门,宇文祯的脸色渐渐柔和下来,然后自嘲的笑了笑,如果真的不想让她去,根本就可以不告诉她,如果真的不想让她去,她会恨自己一辈子吧。
放心,朕有足够的时间,赢回你的心。
马车飞快的驶出城门,黛玉的心,却紧紧的提了起来,怕,他已经走了,怕空跑一趟,却无法见到他。
西风古道,萧瑟清秋。
他手下的人,早已化整为零,分批离开。所以,水溶是轻装简从离京的,只有祁寒、宗越,以及几个贴身侍卫,行礼也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
时候已经不早,他却并不着急,牵着马,缓缓的行着,看起来倒像是赏秋。
祁寒、宗越知道,他是在等人。
只是不知道,王爷等的人,会不会来。
又走了一会儿,水溶忽然长叹一声,嘴角溢出一丝无奈,一把拽过马,准备上马。
这时,马车辘辘,碾过官道,自后追来,停住。水溶猛然转身,看着车帘撩开,看着那抹纤瘦的身影缓缓走下马车,心头猛烈的一阵绞痛:“玉儿。”
两双手交叠在一起,触及她手掌的棉纱,水溶一怔,将她的掌心翻转:“怎么伤的。”
“没事,不小心罢了。”黛玉夺了手出来,轻声道,只是话未说完,就被他紧紧的摔在了怀中。
其他人,只好转过脸,回避。
“玉儿,我以为你不会来了。”水溶拥着她,恨不能将她与自己揉做一体,一并带走。
“不管怎样,我都要来送你。”黛玉抬眸静静的望着他,十几日不见,他却是消瘦了许多,一身白衣也显得有些松垮,于是本想展颜一笑,鼻间一股酸楚直顶上来,泪几而下。
“别哭。”水溶轻轻的揉着他的发丝,仍是那样的宠溺:“我不想看到你哭。”
黛玉闻言,轻轻的笑了,将泪水忍下,那笑却显得益发凄凉。
“玉儿,对不起,我现在不能带你走。”
“我知道,我不怪你。”黛玉轻叹一声:“而且,就算是你要带我走,我也不能跟你去。”
虽然,很想。可是黛玉在心里压下了这句话。
水溶附耳低语道:“听我的,如果有机会,离开京城,回姑苏。到了那里自然会有人照应。”
黛玉苦笑了一下,有些怨:“你总是这样,这个时候,也要为我安排么。”
“你注定是我的,我怎能不为你打算。”水溶故作轻松的逗她。
“呸,又胡说。”黛玉嗔道。
娇嗔婉转,令水溶信念俱醉。
“玉儿,好好照顾自己,等我回来。”千言万语要叮嘱,却不知该先说哪一句,水溶轻叹一声道:“可是,我不知道会是多久,少则一年,多……”
“不必说这些。不管多久,我等的。”黛玉打断他,轻声道:“我等,路长凶险,皇帝不会放过你,你一定小心。”
“我知道。”苦涩和甜蜜交织在胸口,水溶温声道:“卿若安好,我自无忧。”
“我懂。”黛玉轻轻地笑了起来:“时候不早了,你早些去吧,若是迟了,赶不上宿处。”
水溶忽然转身从马背上取下一个画卷:“这个,送你的。”
黛玉笑道:“可知你也是个俗人,竟然也做起赠诗赠画的事来。”
“俗与不俗,你回去看过就知道了。”水溶微笑道:“是我旧日画的,若是别人,我还不舍得送。”
黛玉叹了口气:“其实,我也是个俗人。”她轻轻地抓过水溶的手,将他的手心展开,将个什么飞快的塞了进去,然后又将他的手心合拢,红了脸道:“不许看,快收起来。”
水溶一握便知道是个荷包,心下动容,压低声音郑重的道:“玉儿,今日之后,人事不可量,可是我要你记得,无论发生什么,我水溶绝不负你,我的妻,只能是你。如违今日之言,天神共厌。”
黛玉连忙道:“好好的,起什么誓,我都信就是。”看看天色,催促道:“快走吧。我也该……回去了。”
声音有些哽,似乎再也忍不住。
水溶笑了笑,缓缓的松开她的手,退了两步,望着她,然后忽然毫无征兆的翻身上马,一挥马鞭,马嘶鸣一声,奔去。
祁寒宗越等也纷纷打马追上。
跑出一段距离,水溶却又忽然勒住马,回过头来,最后,深深的望她一眼。
黛玉抱着画卷,立在原地,微笑着,挥手。
西风古道,伊人如玉。那纯澈的笑容,如暖暖的日色,深镌于心扉
水溶咬咬牙,兜马回转,绝尘而去。
这一次,再未犹豫,再未回头。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直到,再也看不到。
黛玉脸上的笑容,终于一点点消失,她抱着卷轴,一言不发,回身,上了马车。
紫鹃和雪雁面面相觑,却是不敢劝,不能劝。
马车辘辘,终是和他两个方向。
黛玉缓缓将那卷轴打开,只是一眼,一直强忍的泪水,忽然决堤。
画中,一片雪压梅海,女子披着雪氅轻扶梅枝,黛眉轻蹙,似有愁绪。
那女子,画的正是她。
题跋也只有两句诗: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画并不是新画的,题字,是去年的冬日,是他们那不算相遇的相遇之后。
画里还卷着一张诗笺,笔力遒劲。
“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尽时,此情绵绵无绝期。”
他只改了一个字,是劝她安心。
黛玉将卷轴和诗笺合拢在心口,带泪的清颜,此时却显出一种异常坚定,轻声道:“纵前路渺茫,亦誓不负君。”
马车缓缓驶向京城。
风,卷起落叶萧疏,纷纷垓垓。
始知秋已深。
(第一卷完)
<div align="center" style="width:100%; height:35px; vertical-align:bottom ;"><font style="font-size:18px; font-weight:bold; color:#FF0000">请牢记本站域名:g.xxsy.net</font>
水溶不急不缓的踱近,一步,两步,白衣在狂风中卷动,而他深邃的眸子明亮而温润,如山巅流云,只堪仰望。
刀枪剑戟,悍然相对的此刻,尽管天崩地裂就在眼前,他的嘴角仍是一丝淡笑,优雅从容。
那是一种全局在胸,运筹帷幄的坦然,令他整个人却越发生出一种慑人的压迫力。
就算是宇文祯,有一瞬也不得不有些震动。
此人若能为自己所用,当是架海擎天之才,若是站在对面,便是最有分量的对手,也是必须除掉的对手。
若是知道水溶在这里,恐怕,他也不会闯宫闯的如此毫无忌惮。
可是这个时候,他已经是开弓没有回头箭,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魏王殿下,当真是运兵如神。”水溶开口,带着一贯的懒散不羁,可是话锋却陡然转利:“只是,如此闯宫,携披甲之士,不知所为何来。”
宇文祯语气阴冷咄然:“本殿特来向父皇复命,还请北王让路。”
水溶微微一笑:“魏王以一己之力扫清乱局,当为首功,只是,皇上龙体欠安,已经就寝。殿下若贸然闯入,小王以为不妥。”
宇文祯冷冷道:“事关重大,本殿必须马上见到父皇,北王就不要阻拦了。”
“殿下何必着急。”水溶在宇文祯要拔剑的瞬间从袖中取出一道明黄的圣旨:“皇上有旨意令小王当众宣读。”
“当众?”宇文祯眸中掠过一丝疑窦。
水溶淡声道:“人,都到齐了!”他的下颔轻轻一扬,指向殿前的甬道方向。
宇文祯循着一看不觉一怔,飞骑营的校尉护送下,有几十个冠带朝服齐整的人向这边行来,几乎囊括了朝中所有三品以上的重臣,包括御史、以及秉笔直书的言官。
宇文祯眉心紧紧拧起,心念急转,忽然明白了水溶的用意,顿时脸色一变。
现在,这些人一来,他的计划就要落空了,无论如何,他不可能在众目睽睽之下夺宫,就算计划得行,他也是名不正言不顺,难以堵住悠悠之口,更别提那些言官了。
而这些人,如果都杀了,他就算是登位,也要面对无人可用的尴尬局面。
比起这些,突然现身的飞骑营却令他更加不安。
飞骑营一直以来都是听命皇帝一人,算是家奴,而不是朝中戍卫。这些人精于骑射,皆是以一敌百的本事。所以计划之内,他是先以一部分虎旌卫押在坝上,弹压住飞骑营,然后,迅速的夺宫,取得飞骑令,将飞骑营掌控起来,再进行下一步。
可是,飞骑营的忽然出现,证明事情在之前已经泄露,可是,到底是谁提前调动了飞骑营,他居然没有听到一点风声。
不过,还好,飞骑就算人马再多也只有二百来号人,接到他的命令之后,龙武卫也已经在勤王的路上了。
想到这里,他看一眼那乌压压的人群,冷冷一笑道:“北王这是何意?”
“皇上的圣旨,自然要朝臣来共同见证一下。”水溶波澜不惊道。
正在这时,大殿的门再度开了。
一个内侍小跑着出来:“北王听旨。”
水溶眉峰一沉,立刻敛衣跪下:“臣接旨。”
“北静王自袭王位,屡次有功于社稷,朕心甚慰,值此非常,朕特赐贤王以免死金令,三代之内,御赐免死,钦此,谢恩。”
内侍将一块金灿灿的令牌交给水溶。
水溶垂眸,仍是毫无喜怒,磕头,将令牌接过:“水溶谢主隆恩。”然后起身。
宇文祯眸中流过一道幽冥暗火,老皇帝这一招太厉害,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无异于宣诸于众,无论即位者谁,都决不能动这位北静王!
日后,若要杀水溶,就只有用暗的手段,可是他至今不知这位北静王到底能量几何,未必能动的了他。
压下怒气,宇文祯轻轻的笑:“恭喜北王。”
“不敢。”水溶平静的展开那卷圣旨:“请魏王接旨。”
宇文祯肃容跪下,却悄悄的给自己人递了个讯号,只要这道圣旨的内容是圈禁或者拿下,鱼死网破,在所不惜。
刀锋已经在出鞘的最后关头。可是圣旨的内容,令所有人都出乎意料,确切的说是目瞪口呆。
立魏王祯为太子,然后以年老衰迈,多病不能视朝故退位,令太子即帝位,而他,退居上阳宫,以安享晚年。
紧绷的弦,松开。
可以说,这道圣旨,是宇文祯也没想到的,有一刻,他甚至嗅出了背后的阴谋,可是这点疑虑,终究还是被得来全不费工夫的喜悦给冲的淡了。
他深深吸了口气,水溶已经朗声道:“请太子殿下接旨!”
宇文祯双手接过圣旨:“儿臣,遵旨。”
他起身,水溶已经下了丹墀,带着群臣向上叩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宇文祯弯了弯腰,若有深意的看着水溶:“今日之事,全赖北王一力擎天,朕即位以后,还须北王为肱骨臂膀。”
“此臣分内之事。”水溶道。
目光相识,情绪都收放的恰到好处。
一场夺宫,天翻地覆鲜血肆虐之变,在水溶熟稔的谋算之下,却变成了和平演变。
看似宇文祯是最后的胜者,可也只是看似,而已。
水溶微垂的眉睫,看似恭敬,眸底却是寒芒隐隐。
回到那日,那惊心动魄的一夜终归有尽头,腥风血雨都随着黑夜淡去,窗透曙色,又是新的一日。
黛玉一夜未眠,未能等来他,等来的却是一道传召入宫的圣旨。
沈太后令她入宫,只令贴身侍女随侍。
车舆直接到了府门外,黛玉无法拒绝,只得往宫中去,身边也只带了紫鹃和雪雁。
宫廷,对她来说是个一生不想碰触的存在,她想要远离,却阴错阳差,被卷至暗涌的中心,要再回到这样平静安宁,与世无争的生活是难了。
黛玉上车之前,回望了一眼林府,今日进了宫,恐怕再要见他一面也难了。
想到这里,只觉得一股淡淡的忧虑萦上心头,忐忑不安。
而那座皇宫,等待自己的又将是什么?
纱帘垂下,黛玉轻轻地叹了口气。
马车辘辘离开,消失在小巷的尽头。片时以后,马蹄声急促而至,如旋风一般到了近前。
云姨娘本来是送了黛玉离开,便要进去,却被这马声惊动,忙折身出来看,不觉吃了一惊:“北静王?”
水溶一言不发,他并未下马,而是就立在马上,看着那车辙消失的方向,清晨的风,撩起他的额前的碎发,清隽的面容有些凝重。
她还是进宫去了。
是了,她是太后的救命恩人,封赏是少不了的。
她入宫的理由冠冕堂皇,就算明知这是有人抢先一步在设计,明知道要将她当做筹码握在手中,他却没有任何理由阻止。
水溶第一次觉得有些无力,纵然在整个棋局里,他知道对方肯定会出这一招,却未想到会这么快,快的他来不及反应来不及将她送出京城。
得到消息,他还是来了,虽然知道,现在,他的背后有无数双眼睛,紧紧的盯着。却仍然想要再看她一眼,说两句话,没想到,却晚了一步。
闭上眼,心一点点的磨着,疼着,熬着。
玉儿,等我,等我。
手曲握成拳,真想将她的小手永远永远的扣在掌心。
水溶迎风,一声叹息冗长而沉重。那一道宫墙,却将他们隔断。
这样的叹息,让云姨娘都有些酸楚。
“王爷。”身后有人追了上来,祁寒跑的一脸是汗,急道:“王爷,快回去看看,太妃她……”
水溶醒过神来,神色就是一沉,即刻拨马返回,等他赶回府中的时候,所有人都是一脸的惶恐焦灼:“王爷,太妃,太妃……”
水溶面色沉冷,将马鞭一扔,便奔入太妃房中。
听见声音,太妃缓缓的转过脸来,脸色已经不是苍白可以形容,那根本是垂死之人才有的枯槁,令人惊心。
看着水溶,她脸上露出一个虚弱而安慰的微笑:“溶儿。”
水溶心中一酸,快步走到榻前坐下:“母妃,你怎么了。”一面喝道:“欧阳呢?”
“不必请了,没用的,我的病我知道,拖了这些年,看着你长成,已经够了。”太妃轻叹了一声,压着声音咳嗽了一阵:“我拖着,就是等你回来,母妃有话和你,和你说……”
“母妃,一切等你好了再说。”水溶温声道。
“等,等不及了……”太妃的咳嗽忽然加剧,吐出一口血来,声音断断续续:“我必须和你说……叫他们他们都下去……”
水溶点点头,一挥手,令侍女们下去。
太妃积蓄了一下力气:“溶儿,你清楚的很,新君非良善之辈,阴沉多疑,他如今得政,必不能容你……所以,你,你要赶紧离开京城,再留在这里,就算有太上皇的免死金令在,也未必能……”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气息已经不能接续,她只有停下来,大口大口的喘着气。
水溶忙道:“母妃不必担心,儿子已经有了打算。很快便会请旨离京,到时候带母妃一起走。”
太妃摇头:“不,不行……这一路上,你不知道会遇到什么,我跟着你,会拖累你。”
水溶尽力宽慰的一笑,有些自负道:“母妃不知道儿子的本事么,保护母妃,绰绰有余。”
太妃亦缓缓的笑了起来,那是引以为傲的笑:“我知道当然知道,我的儿子是最厉害的,可是……”血再一次涌出,淋淋漓漓,斑斑驳驳。
水溶终于意识到不对劲,以往咯血,却只是一两口便会止住,现在,一种不好的预感袭上心头:“母妃,你怎么了,你……”
太妃手一松,一个瓷瓶从掌心滑落,跌在床下:“母妃最后能为你做的……就是不拖累你……你快走,快走……”
水溶怔住,直愣愣的看着那破碎的瓷瓶,那是……毒药?顿时心痛如绞,紧紧的抓着她的手:“母妃,你为何要……”
“溶儿,我知道,你有你的志向,有你的打算,你一定能成的……但是现在,一定隐忍……”
“儿子……知道。”水溶的声音有些哽,永远淡泊不惊的眸,在这一刻泛起了红潮。
“还有……那个林姑娘,是个好孩子,有骨气,如果你,你喜欢,若是能,就,就娶了她罢……”
太妃的气息越来越弱,目光变得朦胧而涣散:“可是,我是,看不到了……”
眼帘重重的阖上,一直抓着水溶的手,缓缓松开。
水溶闭着眼睛,将冲出眼眶的泪水,倒向心底。
母妃,一定会的,你会看到的。
豁然开眸,他的眸子已然血红,却沉静冷锐,如严霜深雪,将痛苦深埋。
他起身,开了房门,一字一顿,声音冷漠:“太妃薨,报朝中,本王丁忧。”
“是。”
阳光透过门楣打在他的脸上,水溶仰起脸,稍稍眯了眯眼眸,神情如万年不化的积雪。
宇文祯,你可知道,这一笔账,我水溶记在你身上了。台阁殿宇琉璃红墙,顺着视线一路延伸,华丽中却透着一股阴沉凉薄。
皇宫里的人,适应极强,改天换日,山川动荡之后,在很短的时间内恢复了秩序,那个杀气腾腾的晚上就好像从宫人口中心里都一并抹去了痕迹,仿佛根本不存在,他们的眼中,又只有新主子。
隆安帝退位,太子宇文祯继位为帝,成为大周新君,年号昭延。他接连下旨,召告四海。尊隆安帝为太上皇,于上阳宫修养,尊母宸妃沈氏为太后,居慈和宫。
削夺废太子宇文承彦的一切尊号,以逆党论处,东宫妃妾俱受牵累,没入掖庭。
淳于氏一门,满门抄斩,株连九族。
所有的太子党,或处死,或抄家,能罢官流放的都算是大幸了。
京城地动山摇,血雨腥风,人人自危。抄家、贬官、杀戮、哭泣,死别、生离,已经是最常见的戏码。
而这一切,黛玉看在眼中,她终于明白了那日楚沐寒为什么会离开京城。
如果楚沐寒留在这里,恐怕,这次也难逃一劫。
也终于明白了,水溶那日为何会说问心无愧,他是救了师兄一命。
可是,纵然心中明白了他的苦心,却再无法当面说出来。
现在,她日日在宫里,陪着太后,看遍御园风景。太后待她确实不错,体贴疼爱,她没有女儿,便将黛玉视做女儿,将宫中最幽静雅致的凝云阁给了黛玉住,一应衣食住用,都是比着长公主的例,其他的赏赐之类更是源源不断,而黛玉人前虽然如旧,人后,却却鲜少见笑。
入宫之后,她再未看到过水溶,只是听宫人说起,太妃薨了,北王已经卸掉一切朝务,在家丁忧。
听见这些,她的心,竟是疼的很。不过十几日,过的却像是十几年那么长。
所有的伤感,忧虑,她无人可说,唯有付诸琴声。
凝云阁内,月明风朗,琴声清冷如冰,挟了几多难言的心事,一泻千里。
思绪在琴声中翩跹而去。斯日宴赏,琴箫相和,是否就注定了他们的缘分,剪不断,理还乱。
好容易看清了自己的心,却是这样的时候,以后,竟然是完全未知的。
心中不禁就是一痛,流出的琴音,忽转凄清。
崩。
君弦太高,琴弦崩断,琴声戛然。
黛玉的手仍停在原处,断掉的琴弦划破了手指,一滴滴殷红的血,滴了下来,她却似茫然无觉,怔怔的望着断了的弦。
习琴数年,从未断过的弦,此时却崩断了。
不禁苦笑一下,黛玉轻声道:“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她受伤的手却忽然被握住,一个声音冷喝道:“都愣着干什么,拿药来,包扎!”
宫女们连道是,散开去取药。
黛玉静静的抬眸,触及那一身明黄的时候,她的神色由茫然变作清冷,然后一用力,把手夺了出来,起身,后退:“给皇上请安。”
宇文祯目光一垂,望一眼掌心仅留下的一滴殷红,将掌心合拢:“林姑娘免礼。”
“谢皇上。”玉容清冷。
“林姑娘好兴致,这个时候抚琴?”宇文祯笑了笑,她越是冷漠,越是激发了宇文祯的征服欲。此刻他越发坚定了自己的心,他想要这个女子,尤其是她的那颗心,尤其是在知道她的心里已经有另外一个人的时候,那个人又是水溶,这更让他志在必得。
“遣怀而已。”
“你在宫里,很闷么?”宇文祯凝着她,故作轻松的道:“母后现在是将你当女儿一样看了,有时候朕都会觉得不平。”
“很晚了,陛下若是无事,小女要休息了。”黛玉可并不领情,也无心和他闲话。
“你就这么没耐心和朕说话?”宇文祯眯起狭长的凤眸,定定的望着他:“记得你对他,可不是这样的。”
黛玉冷冷道:“小女不知道陛下说的是谁。”
“你不知道最好。趁早忘了他,因为你和他,不可能。知道为什么?”宇文祯俯身,凑近她的耳畔:“因为朕不许。对了,今日来是想告诉你,母后跟朕商议,要给你封号,想收你为义女,封你为长公主。可是朕不同意,朕只肯给你郡主的封号,知道这又是为何?”
“小女不知。”
“因为如果你是公主,就是朕名义上的妹妹,论理朕不可以再封你为妃。”宇文祯语气一沉:“如果是郡主,那就不同了。这会儿,你总该明白了吧。”
黛玉心中一寒,忽而淡淡而笑。
“你笑什么?”
“笑可笑之事。”黛玉望他一眼,眸色清冷,只有淡淡的厌倦。
“呵呵,你的伶牙俐齿,朕早就见识过了。”宇文祯不怒反笑:“不过有一日,你会知道,这不是个笑话。”
他的嘴角勾起一丝笑,有些邪气,有些魅惑。
黛玉不耐烦的侧转了脸。
宇文祯想起那夜她和水溶目光相对时的温柔,不觉焦躁,咬了咬牙,按捺下,拂袖转身,却又顿住:“顺便说一句,北王谪往北疆,明日一早便起行。”
黛玉一怔,心口似着了一刀,剧痛顷刻泛滥。
“放心,朕,绝不许你去送他。”说完这句话,宇文祯大步流星的离开,那冰冷的明黄的龙袍,消失在夜空中。
许久,黛玉却就静静的立在原处,一动不动。
“姑娘,你怎么了!”紫鹃找了棉纱和药过来,却见黛玉站在琴前,神情恍惚。
听见紫鹃这一声,黛玉微微抬头,身体忽然踉跄了一下,信手一扶,手却再次压在了断弦之上,这一次,整个掌心被切出一条血痕。
“姑娘!”紫鹃连忙抓着她的手:“你这是怎么了。”
“他要走了。”黛玉忽然没头没脑的说出这几个字,声音倒是很平静。
紫鹃没听懂:“谁?”
黛玉没说话,望着月,神情若行于迷雾之中的惘然。
紫鹃恍然方悟,嗟叹了一声,伸手将黛玉搂在怀里:“姑娘,若是伤心,就哭出来。”
“有什么可伤心的,他不会辜负我,无奈权势压人。”
黛玉阖眸,重重叹息。正在这时,一个小小的白衣哧溜一声,沿着院墙窜了进来。雪雁眼快,诧异道:“雪儿。”
黛玉一怔,雪儿已经一头弹在了她的怀里,哼哼唧唧的撒娇。
黛玉摸着它雪白柔毛,忽然心念一动:“雪儿,能帮我传个消息给姨娘么,明日,我必须要见他一面的。”
雪儿睁着灵慧的蓝眸,乖乖的点头。
次日一早,黛玉去给太后请安的时候,就听到了家里的消息,云姨娘病倒了。
黛玉心中一动,便借机向太后恳求,回府探望:“自爹娘亡故,一直都是姨娘在照顾小女,小女早已视姨娘为母,得知病倒,着实忧心,请太后悯恤,允黛玉回家看望伺候。”
沈太后望着她,眯了眯眸:“你可真是个好姑娘。罢了,我若是不许你去,却是不近人情了,你就立刻出宫,回去看看吧。”
黛玉心下松了口气:“多谢太后恩典。”
当下也不耽搁,回去稍微收拾了下东西,出宫。
宫门口,她遇到了宇文祯。
“你还真是要去。”宇文祯冷冷道。
“皇上,太后的恩典,许小女回去探望家人。”黛玉淡淡答道。
“探望家人?”宇文祯目光如锋,紧紧的盯着她:“你确实聪明,太聪明了。知道太后的话,朕是不会违拗。也罢,你可以去,不过你记得,怎么去的怎么回来……”他的声音猛然变作阴沉:“否则,你的家人,可就真的不好了。”
黛玉含血吞齿的应声:“小女,遵旨。”
看着马车缓缓驶出宫门,宇文祯的脸色渐渐柔和下来,然后自嘲的笑了笑,如果真的不想让她去,根本就可以不告诉她,如果真的不想让她去,她会恨自己一辈子吧。
放心,朕有足够的时间,赢回你的心。
马车飞快的驶出城门,黛玉的心,却紧紧的提了起来,怕,他已经走了,怕空跑一趟,却无法见到他。
西风古道,萧瑟清秋。
他手下的人,早已化整为零,分批离开。所以,水溶是轻装简从离京的,只有祁寒、宗越,以及几个贴身侍卫,行礼也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
时候已经不早,他却并不着急,牵着马,缓缓的行着,看起来倒像是赏秋。
祁寒、宗越知道,他是在等人。
只是不知道,王爷等的人,会不会来。
又走了一会儿,水溶忽然长叹一声,嘴角溢出一丝无奈,一把拽过马,准备上马。
这时,马车辘辘,碾过官道,自后追来,停住。水溶猛然转身,看着车帘撩开,看着那抹纤瘦的身影缓缓走下马车,心头猛烈的一阵绞痛:“玉儿。”
两双手交叠在一起,触及她手掌的棉纱,水溶一怔,将她的掌心翻转:“怎么伤的。”
“没事,不小心罢了。”黛玉夺了手出来,轻声道,只是话未说完,就被他紧紧的摔在了怀中。
其他人,只好转过脸,回避。
“玉儿,我以为你不会来了。”水溶拥着她,恨不能将她与自己揉做一体,一并带走。
“不管怎样,我都要来送你。”黛玉抬眸静静的望着他,十几日不见,他却是消瘦了许多,一身白衣也显得有些松垮,于是本想展颜一笑,鼻间一股酸楚直顶上来,泪几而下。
“别哭。”水溶轻轻的揉着他的发丝,仍是那样的宠溺:“我不想看到你哭。”
黛玉闻言,轻轻的笑了,将泪水忍下,那笑却显得益发凄凉。
“玉儿,对不起,我现在不能带你走。”
“我知道,我不怪你。”黛玉轻叹一声:“而且,就算是你要带我走,我也不能跟你去。”
虽然,很想。可是黛玉在心里压下了这句话。
水溶附耳低语道:“听我的,如果有机会,离开京城,回姑苏。到了那里自然会有人照应。”
黛玉苦笑了一下,有些怨:“你总是这样,这个时候,也要为我安排么。”
“你注定是我的,我怎能不为你打算。”水溶故作轻松的逗她。
“呸,又胡说。”黛玉嗔道。
娇嗔婉转,令水溶信念俱醉。
“玉儿,好好照顾自己,等我回来。”千言万语要叮嘱,却不知该先说哪一句,水溶轻叹一声道:“可是,我不知道会是多久,少则一年,多……”
“不必说这些。不管多久,我等的。”黛玉打断他,轻声道:“我等,路长凶险,皇帝不会放过你,你一定小心。”
“我知道。”苦涩和甜蜜交织在胸口,水溶温声道:“卿若安好,我自无忧。”
“我懂。”黛玉轻轻地笑了起来:“时候不早了,你早些去吧,若是迟了,赶不上宿处。”
水溶忽然转身从马背上取下一个画卷:“这个,送你的。”
黛玉笑道:“可知你也是个俗人,竟然也做起赠诗赠画的事来。”
“俗与不俗,你回去看过就知道了。”水溶微笑道:“是我旧日画的,若是别人,我还不舍得送。”
黛玉叹了口气:“其实,我也是个俗人。”她轻轻地抓过水溶的手,将他的手心展开,将个什么飞快的塞了进去,然后又将他的手心合拢,红了脸道:“不许看,快收起来。”
水溶一握便知道是个荷包,心下动容,压低声音郑重的道:“玉儿,今日之后,人事不可量,可是我要你记得,无论发生什么,我水溶绝不负你,我的妻,只能是你。如违今日之言,天神共厌。”
黛玉连忙道:“好好的,起什么誓,我都信就是。”看看天色,催促道:“快走吧。我也该……回去了。”
声音有些哽,似乎再也忍不住。
水溶笑了笑,缓缓的松开她的手,退了两步,望着她,然后忽然毫无征兆的翻身上马,一挥马鞭,马嘶鸣一声,奔去。
祁寒宗越等也纷纷打马追上。
跑出一段距离,水溶却又忽然勒住马,回过头来,最后,深深的望她一眼。
黛玉抱着画卷,立在原地,微笑着,挥手。
西风古道,伊人如玉。那纯澈的笑容,如暖暖的日色,深镌于心扉
水溶咬咬牙,兜马回转,绝尘而去。
这一次,再未犹豫,再未回头。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直到,再也看不到。
黛玉脸上的笑容,终于一点点消失,她抱着卷轴,一言不发,回身,上了马车。
紫鹃和雪雁面面相觑,却是不敢劝,不能劝。
马车辘辘,终是和他两个方向。
黛玉缓缓将那卷轴打开,只是一眼,一直强忍的泪水,忽然决堤。
画中,一片雪压梅海,女子披着雪氅轻扶梅枝,黛眉轻蹙,似有愁绪。
那女子,画的正是她。
题跋也只有两句诗: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画并不是新画的,题字,是去年的冬日,是他们那不算相遇的相遇之后。
画里还卷着一张诗笺,笔力遒劲。
“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尽时,此情绵绵无绝期。”
他只改了一个字,是劝她安心。
黛玉将卷轴和诗笺合拢在心口,带泪的清颜,此时却显出一种异常坚定,轻声道:“纵前路渺茫,亦誓不负君。”
马车缓缓驶向京城。
风,卷起落叶萧疏,纷纷垓垓。
始知秋已深。
(第一卷完)
<div align="center" style="width:100%; height:35px; vertical-align:bottom ;"><font style="font-size:18px; font-weight:bold; color:#FF0000">请牢记本站域名:g.xxsy.net</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