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回 撤离和留下
月渐渐东落,树木枝叶的黑影显得格外阴森,原海镇外道路上车声辚辚马声萧萧,镇民在鹤难和余大树的安排下有序地向北方搬离。
鹤难站在路口,清辉的月光留下最后一丝光在他素白的身上,他脸色沉重,沉思似乎让他衰老了几分。
身边的余大树长叹一口气:“鹤难长老,时日无多,这里我来指挥,你也收拾动身吧。”
也许因为夜寒,鹤难的声音沙哑:“余大人,老夫行将入木,已没有多少东西需要收拾携带,如果要带走,我只希望带走原海。”
余大树当他是留恋故土,分割难舍,故说话这么荒谬,也就没再说什么。
“所以,余大人,老夫准备留下了!”
“什么!”余大树惊道,“不行,如果勤豹和隼目明说的没错,这里很快就会成为焦土,我以行政长官身份命令你,必须离开。”说完,他立刻对身后两个随从下令:“快去给鹤难长老备车!”
“是,大人!”随从干练地回答,立即准备去办。
“停下!”鹤难猛然转身,他的目光变得决绝,两个随从愣在原地,“余大人,我的祖先从蚩尤涿鹿之战战败后就一路披荆斩棘,来到这里垦荒拓土,繁衍生息,至今已有千年之久,我祖先一脉之血早已和这片土地交融一起,是以人不可一生无土,土更不可一日无人。此去,有人需要为保存血脉背井离乡,也必须有人留下同故土一起呼吸,看守这片青山绿林。”
余大树脸色也多了几分敬重,他挥挥手,让随从自行散去:“鹤难长老,你的心情我理解,但这么做实在是投桃入火啊。”
“余大人,你可知道,在镇子的东边,有一个黑暗沼泽,穿过它,就会到达一处花草盛开、清泉飞溅的山谷,那个山谷有个祖先留下古意的名字——飞濂风谷。它不大,但物草丰茂,可以供需数十人的生活。”
“飞濂风谷?鹤难长老,为什么二十年来我都没有听说呢?曾经异族被驱逐的第二年,王宫组织编篡宇内地理志,我派人梳理原海一带,也没有写到飞濂风谷啊。”余大树深感奇怪,如果你在一个地方呆了二十年而发现周围有个地方你甚至都没听说,你也会感到奇怪的。
“我也要去!”听闻突如其来的声音,余大树立即转身,他看到的和鹤难如出一辙,脸上还挂着泪痕的彤墨茵茵不知何时也已来到了一旁。
“竟然是彤墨小姐!”余大树和鹤难大吃一惊。早前余大树已吩咐得力手下王颜和莫夜护送彤墨茵茵离开。尽管茵茵极不情愿这么快就走,她苦求最后一批离开,但余大树和鹤难两人都清楚只要勤豹一日不回,她都不打算离开原海镇的。是以他们当机立断, “对不起了,小姐!”鹤难右手立起,搁置茵茵前额,嘴里念动入睡赋,等到茵茵昏睡过去,便让王颜和莫夜先行带离。
如果不是彤墨茵茵突然出现在这里,余大树和鹤难都认为现在他们出了原海镇边界,已经上了郡道。
走在最前面的原海镇民看到一块石碑斜在草层里,刻写着“苍庭郡原海镇”,心知已出了原海边界,未走几远,一条笔直大道出现在面前。都上了郡道赶路,又走了莫一个时辰,郡道西边有黑黝黝树林,此时月已将落,天地间渐渐笼罩漆黑,那树林中明显有一柱火光,闪闪跳动。
这里虽有郡道,确是荒地野外,四里无村无人烟,有人急着赶路,不予多看那火光,但有些镇民好奇胆大,径自过去查看,向树林走去,渐渐看清火光四周,火光照耀之下,有两人被全身大绑捆于树上,嘴里塞着麻布无法呼喊。再近些仔细一看,竟是余大人手底的王颜和莫夜。两人被镇民七手八脚松开,先各自大喘一口气,才忙道:“茵茵小姐跑掉了!”
鹤难望着茵茵良久,良久,彤墨茵茵始终面色决绝如故,终于他脸上似乎露出一丝欣慰和沧桑的微笑:“果然虎父无犬女,小姐既然如此决心,老夫便同意小姐的要求。”
“鹤难长老!”余大树担心地喊道。
“余大人请放心。”鹤难镇定地说,“我保证,有朝一日,我一定会带着茵茵小姐去中原看望你们。”
“我也要去。”三人都被惊动,向声音来的方向一看,沂水沢正懒懒地靠着身后的木架。
彤墨茵茵带着一些厌恶别过头去。
“绝对,不行!”鹤难见到沂水沢,竟然大为震惊,“沂水,你怎能还逗留在这!”
“我为什么不能逗留在这,天下之大,我一个人爱在哪就在哪。”
鹤难来不及理他,竟以苍老之身直接骑跨上余大树的爱马,顺着向北的人流驰去,来回几次,终于勒住马匹,向人群中一宽脸汉子喊道:“驱风。”
那大汉名叫驱风,见长老叫他,就停了下来,将套好的车子带离到路边,以免堵路,他的妻子采月坐在车厢里,抱着一双儿女,小声问道:“怎么了?”
“不知道,但鹤难长老叫住了我。”
鹤难拉着不肯合作的沂水沢来到驱风面前,表情无比肃重:“驱风,你要带着沂水一起离开,无论你准备去往哪里,你都要对我保证,要将他送到都城,托付给相国,这里有一封信,你也交给他。”
他从怀里取出一封密好的信件。
“你没权利这么做!寥寥几句就把我交待到都城去,就算是刚生下来的小羊都有权利选择去哪个羊圈!”沂水沢简直不敢相信,自己一生逍遥,竟然会被当作货物一样托付。
“实际情况是,小羊没有的,它只会选择它妈妈所在的羊圈。”鹤难温和地说,他的话里似乎意味深长。
驱风点点头,他的目光显然可以看出对鹤难的遵从。“但看起来,沂水少爷似乎不太合作。这一去有万里路程,我怕……”驱风稍有疑虑地说。
“驱风!”鹤难低声但语气威严,“托王族的福,你要拿生命保证沂水会到达都城!如果他不见了,你要自杀以表!”
驱风浑身一震,抬起双眼看着鹤难,然后回头看看车里的妻女,眼里的震惊逐渐转变为悲壮:“是的,鹤难长老!”
“如果你自杀,我也会立刻自杀的。”鹤难喃喃地说,“驱风,你知道我为什么会托付给你,你赤诚忠信,刺客之后。若我不愿说,你也不定然不会来问,我如此手笔安排沂水沢,不仅是他父母当年义性命拯救原海镇,而且他自身的血脉之贵,非你可想。”
两边各自告别。
说鹤难这边,彤墨茵茵跟在他的后面,和鹤难一起一间间房屋检查有没有人被漏下。一只小狗被拴在木桩上,扯着绳子对着流动不息的人群汪汪的乱叫着,但怎么也挣不脱绳子,它不断地跳起,然后又被绳子拉下,没有一点办法,他的力气似乎都已经用尽,依然像耕牛拉着犁一样企图挣脱绳子的束缚,但没有人理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那就是赶快离开原海镇,像王国的内部撤离。
鹤难长老停下来,向人群大喊道:“都停下里!这只小狗是谁的,是谁的!”
一个卫士骑马从人流的后面一直跑到前面,传达着鹤难的发问。直到在队伍的很前面,才有一个人回答:“是我的,鹤难长老。”
鹤难怒问他:“为什么不带上它一起上路!”
“长老,为了走得更快,我带的东西很少,吃的也很少,而且我家有五口人,现在马上就兵荒马乱了,带着一只小狗也存活不下来。”那人回答道。
鹤难拍着他的肩膀说:“你必须带上它。它是你家庭的一员,你不该抛弃它。这是你的责任,自从你领养它的那一天开始,你就有责任照顾它,而不是,留在这里,被有可能到达这里的异族撕裂。”
那人显得更加愁苦了。
茵茵解开拴在木桩上的结,牵到自己手里,蹲下来轻轻抚摸它的脊背:“我们来带上它吧,我想养着它。”
鹤难看了看彤墨茵茵和她的动物同伴,默然不语。
那人高兴地连声说道:“谢谢茵茵小姐!谢谢鹤难长老!”说着,他也上前摸了摸狗头,与昔日玩伴作最后的道别。
至后半夜,月沉落,有云开始覆盖了天空,四周黑暗难辨事物,镇民全部撤离,都已上了郡道。整个原海镇灯火明亮,窗户屋檐棚底透露着光亮。但却空无一人,寂然无声,跳动的烛火油灯照耀着空荡的房间,悬挂的灯笼照耀着无人的街道。
鹤难带领着一行十余人一间间的打开做最后的检查,以防有人留下,除了走在他左侧的彤墨茵茵,还有一些人选择了留下,跟随他,一起寻找那从没去过的飞濂风谷。
这些人是铁匠铺的青年学徒天冶,原海镇的猎户隼目明,还有三户镇民,其中两户各四口人,一户是寡妇和她十四岁的儿子。
上路!鹤难长声唱到。他在前面引路,众人都跟随在后面。“长老,旅人区还没有检查。”茵茵提醒道。
“茵茵,那里只是留给过往客旅居住的地方,不会有人的。而且。”鹤难语气里露出了少有的焦急,“天色变了,看样子暴风雨很快就要来到,路会越来越难走,我们要尽快赶路了。”
但彤墨茵茵执意要去检查:“你说过不能丢下一个人的!如果有人来到我们的镇,我们就应该对他们负上责任。”
隼目明背着长弓和箭袋走上来,他同意鹤难的焦急,“长老,你引着他们先走,我和茵茵小姐去旅人区查看,完成之后我们会追上队伍。”
风越来越大,头顶树叶的撞击声像雷声一样,牌匾在风中无助的晃荡着。
“好吧,穿过镇东北边的树林,会看到一个破旧的庙庵,然后向东边走,是一片很高的草地,隼目明,这些你都知道,我会在草地上留下灯笼为你们指路,你们必须要快速地行动,在暴雨把灯笼砸灭之前找到我。”鹤难说得很慢,以便让茵茵和隼目明都尽量记得,“草地的尽头是黑暗沼泽,那沼泽无边无尽,被浓雾遮盖,只有穿过沼泽才能到达风谷。你们知道吗,黑暗沼泽的路径比树上的叶子还多,只有我才能穿过它。我会在草地上等你们。”
于是他们分成了两队。
旅人区在镇子的另一边,茵茵和隼目明必须要花费一些时间。
鹤难带着其余人穿过树林,他虽然年老,但行走如风。到达庙庵的时候,镇子已经被远远甩在身后了,四下里一片黑暗,天上完全没有星光,后边是山崖一样浑然一体的树林,前面是渐高的草地,茅草都有齐腰高,狂风吹着草地,像波涛一样翻滚。
他们跟随鹤难进入草地,天冶听着鹤难的吩咐,每一里路放置一个灯笼。行莫半个时辰,雨点噼然而下,很快连成线,浇灌整个草地。
直到鹤难转身查点人数,才发现一个大大的问题。齐腰高的茅草,虽然可以挡住狂风把灯笼吹走,但也完全挡住了灯笼的光芒。
“怎么办,长老?”天冶身体凑过来,顺着鹤难的目光看过去,眼前黑暗模糊,几乎什么都看不见。
“继续走。”鹤难说,“这片草地会大得超出你的想象!”
大雨终于像盆泼一样倾倒,一瞬间众人几乎都湿透,他们拿出油毡,分成两组,顶着油毡冒着大雨,继续艰难地在草地前进。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鹤难站在路口,清辉的月光留下最后一丝光在他素白的身上,他脸色沉重,沉思似乎让他衰老了几分。
身边的余大树长叹一口气:“鹤难长老,时日无多,这里我来指挥,你也收拾动身吧。”
也许因为夜寒,鹤难的声音沙哑:“余大人,老夫行将入木,已没有多少东西需要收拾携带,如果要带走,我只希望带走原海。”
余大树当他是留恋故土,分割难舍,故说话这么荒谬,也就没再说什么。
“所以,余大人,老夫准备留下了!”
“什么!”余大树惊道,“不行,如果勤豹和隼目明说的没错,这里很快就会成为焦土,我以行政长官身份命令你,必须离开。”说完,他立刻对身后两个随从下令:“快去给鹤难长老备车!”
“是,大人!”随从干练地回答,立即准备去办。
“停下!”鹤难猛然转身,他的目光变得决绝,两个随从愣在原地,“余大人,我的祖先从蚩尤涿鹿之战战败后就一路披荆斩棘,来到这里垦荒拓土,繁衍生息,至今已有千年之久,我祖先一脉之血早已和这片土地交融一起,是以人不可一生无土,土更不可一日无人。此去,有人需要为保存血脉背井离乡,也必须有人留下同故土一起呼吸,看守这片青山绿林。”
余大树脸色也多了几分敬重,他挥挥手,让随从自行散去:“鹤难长老,你的心情我理解,但这么做实在是投桃入火啊。”
“余大人,你可知道,在镇子的东边,有一个黑暗沼泽,穿过它,就会到达一处花草盛开、清泉飞溅的山谷,那个山谷有个祖先留下古意的名字——飞濂风谷。它不大,但物草丰茂,可以供需数十人的生活。”
“飞濂风谷?鹤难长老,为什么二十年来我都没有听说呢?曾经异族被驱逐的第二年,王宫组织编篡宇内地理志,我派人梳理原海一带,也没有写到飞濂风谷啊。”余大树深感奇怪,如果你在一个地方呆了二十年而发现周围有个地方你甚至都没听说,你也会感到奇怪的。
“我也要去!”听闻突如其来的声音,余大树立即转身,他看到的和鹤难如出一辙,脸上还挂着泪痕的彤墨茵茵不知何时也已来到了一旁。
“竟然是彤墨小姐!”余大树和鹤难大吃一惊。早前余大树已吩咐得力手下王颜和莫夜护送彤墨茵茵离开。尽管茵茵极不情愿这么快就走,她苦求最后一批离开,但余大树和鹤难两人都清楚只要勤豹一日不回,她都不打算离开原海镇的。是以他们当机立断, “对不起了,小姐!”鹤难右手立起,搁置茵茵前额,嘴里念动入睡赋,等到茵茵昏睡过去,便让王颜和莫夜先行带离。
如果不是彤墨茵茵突然出现在这里,余大树和鹤难都认为现在他们出了原海镇边界,已经上了郡道。
走在最前面的原海镇民看到一块石碑斜在草层里,刻写着“苍庭郡原海镇”,心知已出了原海边界,未走几远,一条笔直大道出现在面前。都上了郡道赶路,又走了莫一个时辰,郡道西边有黑黝黝树林,此时月已将落,天地间渐渐笼罩漆黑,那树林中明显有一柱火光,闪闪跳动。
这里虽有郡道,确是荒地野外,四里无村无人烟,有人急着赶路,不予多看那火光,但有些镇民好奇胆大,径自过去查看,向树林走去,渐渐看清火光四周,火光照耀之下,有两人被全身大绑捆于树上,嘴里塞着麻布无法呼喊。再近些仔细一看,竟是余大人手底的王颜和莫夜。两人被镇民七手八脚松开,先各自大喘一口气,才忙道:“茵茵小姐跑掉了!”
鹤难望着茵茵良久,良久,彤墨茵茵始终面色决绝如故,终于他脸上似乎露出一丝欣慰和沧桑的微笑:“果然虎父无犬女,小姐既然如此决心,老夫便同意小姐的要求。”
“鹤难长老!”余大树担心地喊道。
“余大人请放心。”鹤难镇定地说,“我保证,有朝一日,我一定会带着茵茵小姐去中原看望你们。”
“我也要去。”三人都被惊动,向声音来的方向一看,沂水沢正懒懒地靠着身后的木架。
彤墨茵茵带着一些厌恶别过头去。
“绝对,不行!”鹤难见到沂水沢,竟然大为震惊,“沂水,你怎能还逗留在这!”
“我为什么不能逗留在这,天下之大,我一个人爱在哪就在哪。”
鹤难来不及理他,竟以苍老之身直接骑跨上余大树的爱马,顺着向北的人流驰去,来回几次,终于勒住马匹,向人群中一宽脸汉子喊道:“驱风。”
那大汉名叫驱风,见长老叫他,就停了下来,将套好的车子带离到路边,以免堵路,他的妻子采月坐在车厢里,抱着一双儿女,小声问道:“怎么了?”
“不知道,但鹤难长老叫住了我。”
鹤难拉着不肯合作的沂水沢来到驱风面前,表情无比肃重:“驱风,你要带着沂水一起离开,无论你准备去往哪里,你都要对我保证,要将他送到都城,托付给相国,这里有一封信,你也交给他。”
他从怀里取出一封密好的信件。
“你没权利这么做!寥寥几句就把我交待到都城去,就算是刚生下来的小羊都有权利选择去哪个羊圈!”沂水沢简直不敢相信,自己一生逍遥,竟然会被当作货物一样托付。
“实际情况是,小羊没有的,它只会选择它妈妈所在的羊圈。”鹤难温和地说,他的话里似乎意味深长。
驱风点点头,他的目光显然可以看出对鹤难的遵从。“但看起来,沂水少爷似乎不太合作。这一去有万里路程,我怕……”驱风稍有疑虑地说。
“驱风!”鹤难低声但语气威严,“托王族的福,你要拿生命保证沂水会到达都城!如果他不见了,你要自杀以表!”
驱风浑身一震,抬起双眼看着鹤难,然后回头看看车里的妻女,眼里的震惊逐渐转变为悲壮:“是的,鹤难长老!”
“如果你自杀,我也会立刻自杀的。”鹤难喃喃地说,“驱风,你知道我为什么会托付给你,你赤诚忠信,刺客之后。若我不愿说,你也不定然不会来问,我如此手笔安排沂水沢,不仅是他父母当年义性命拯救原海镇,而且他自身的血脉之贵,非你可想。”
两边各自告别。
说鹤难这边,彤墨茵茵跟在他的后面,和鹤难一起一间间房屋检查有没有人被漏下。一只小狗被拴在木桩上,扯着绳子对着流动不息的人群汪汪的乱叫着,但怎么也挣不脱绳子,它不断地跳起,然后又被绳子拉下,没有一点办法,他的力气似乎都已经用尽,依然像耕牛拉着犁一样企图挣脱绳子的束缚,但没有人理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那就是赶快离开原海镇,像王国的内部撤离。
鹤难长老停下来,向人群大喊道:“都停下里!这只小狗是谁的,是谁的!”
一个卫士骑马从人流的后面一直跑到前面,传达着鹤难的发问。直到在队伍的很前面,才有一个人回答:“是我的,鹤难长老。”
鹤难怒问他:“为什么不带上它一起上路!”
“长老,为了走得更快,我带的东西很少,吃的也很少,而且我家有五口人,现在马上就兵荒马乱了,带着一只小狗也存活不下来。”那人回答道。
鹤难拍着他的肩膀说:“你必须带上它。它是你家庭的一员,你不该抛弃它。这是你的责任,自从你领养它的那一天开始,你就有责任照顾它,而不是,留在这里,被有可能到达这里的异族撕裂。”
那人显得更加愁苦了。
茵茵解开拴在木桩上的结,牵到自己手里,蹲下来轻轻抚摸它的脊背:“我们来带上它吧,我想养着它。”
鹤难看了看彤墨茵茵和她的动物同伴,默然不语。
那人高兴地连声说道:“谢谢茵茵小姐!谢谢鹤难长老!”说着,他也上前摸了摸狗头,与昔日玩伴作最后的道别。
至后半夜,月沉落,有云开始覆盖了天空,四周黑暗难辨事物,镇民全部撤离,都已上了郡道。整个原海镇灯火明亮,窗户屋檐棚底透露着光亮。但却空无一人,寂然无声,跳动的烛火油灯照耀着空荡的房间,悬挂的灯笼照耀着无人的街道。
鹤难带领着一行十余人一间间的打开做最后的检查,以防有人留下,除了走在他左侧的彤墨茵茵,还有一些人选择了留下,跟随他,一起寻找那从没去过的飞濂风谷。
这些人是铁匠铺的青年学徒天冶,原海镇的猎户隼目明,还有三户镇民,其中两户各四口人,一户是寡妇和她十四岁的儿子。
上路!鹤难长声唱到。他在前面引路,众人都跟随在后面。“长老,旅人区还没有检查。”茵茵提醒道。
“茵茵,那里只是留给过往客旅居住的地方,不会有人的。而且。”鹤难语气里露出了少有的焦急,“天色变了,看样子暴风雨很快就要来到,路会越来越难走,我们要尽快赶路了。”
但彤墨茵茵执意要去检查:“你说过不能丢下一个人的!如果有人来到我们的镇,我们就应该对他们负上责任。”
隼目明背着长弓和箭袋走上来,他同意鹤难的焦急,“长老,你引着他们先走,我和茵茵小姐去旅人区查看,完成之后我们会追上队伍。”
风越来越大,头顶树叶的撞击声像雷声一样,牌匾在风中无助的晃荡着。
“好吧,穿过镇东北边的树林,会看到一个破旧的庙庵,然后向东边走,是一片很高的草地,隼目明,这些你都知道,我会在草地上留下灯笼为你们指路,你们必须要快速地行动,在暴雨把灯笼砸灭之前找到我。”鹤难说得很慢,以便让茵茵和隼目明都尽量记得,“草地的尽头是黑暗沼泽,那沼泽无边无尽,被浓雾遮盖,只有穿过沼泽才能到达风谷。你们知道吗,黑暗沼泽的路径比树上的叶子还多,只有我才能穿过它。我会在草地上等你们。”
于是他们分成了两队。
旅人区在镇子的另一边,茵茵和隼目明必须要花费一些时间。
鹤难带着其余人穿过树林,他虽然年老,但行走如风。到达庙庵的时候,镇子已经被远远甩在身后了,四下里一片黑暗,天上完全没有星光,后边是山崖一样浑然一体的树林,前面是渐高的草地,茅草都有齐腰高,狂风吹着草地,像波涛一样翻滚。
他们跟随鹤难进入草地,天冶听着鹤难的吩咐,每一里路放置一个灯笼。行莫半个时辰,雨点噼然而下,很快连成线,浇灌整个草地。
直到鹤难转身查点人数,才发现一个大大的问题。齐腰高的茅草,虽然可以挡住狂风把灯笼吹走,但也完全挡住了灯笼的光芒。
“怎么办,长老?”天冶身体凑过来,顺着鹤难的目光看过去,眼前黑暗模糊,几乎什么都看不见。
“继续走。”鹤难说,“这片草地会大得超出你的想象!”
大雨终于像盆泼一样倾倒,一瞬间众人几乎都湿透,他们拿出油毡,分成两组,顶着油毡冒着大雨,继续艰难地在草地前进。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