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0第四十章 突厥大军猛进,大齐老将出山
宋贵妃望了周氏片刻,忽然一笑,起身拉住周氏手臂阻止她下跪:“姐姐莫要担心,浔阳侯忠心耿耿,陛下和我都清楚得很……”
正好这时糕点端了上来,宋贵妃笑道:“尝尝这千层糕吧,只有宫中的刘御厨才做得出这个味道。”夹起一块放到周氏的碟子里。此后她拉着周氏说点心果脯,品茗论琴,谈养儿趣事,绝口不再提先前的话头。
纪安然抽出床幔上结子的一条穗子,同李荣康翻花儿玩。心中却不得平静,暗想:“宋贵妃这是试探还是警告?她是真的认为这件事跟皇位之争有关,还是趁此机会敲山震虎?若是前者,那她怀疑的究竟是肃王还是衡王?若是后者,她想借周氏的口向纪家传递什么讯息?她的言语里处处暗指衡王勾结突厥,谋夺皇位。这可和一般的结党营私争权窃国性质不同,一旦坐实,衡王那可是叛国叛族之大罪……而若此事是真的,他第一个要除去的不应该是李荣康,而应该是对他更有威胁的肃王……那么宋贵妃此次‘谈心’的目的,就很耐人寻味了。”纪安然想着,“现在并无证据证明和衡王有关。宋贵妃猜测的来源只是抓到的突厥人,或者说疑似突厥人。”这也正是纪安然疑惑不解的地方。
“哈哈,你输了!”李荣康指着纪安然手中重复的花样叫道。
“玩儿什么呢,这么开心?”宋贵妃和周氏从屏风后走进来。李荣康道:“姐姐教我翻花儿玩,谁先重复谁输,我赢了!”宋贵妃笑着凑过去看:“什么翻花儿,这般有趣?”。谁知李荣康好端端的,又突然发起脾气来,拍床叫道:“一点儿也不好玩!闷死了!母妃,父皇答应今年教我蹴鞠的!”
宋贵妃道:“又不是我不让你去,你现在能下床么?”周氏见李荣康一下子像泄了气的皮球,出声安慰了两句,向纪安然笑道:“县主娘娘,您扰着殿下养病啦,随妾身回家去吧。”纪安然红着脸起身道:“母亲不要打趣我。”
李荣康见她没有立刻出声拒绝,以为她真的要走,一下子急了,一把揪住她的袖子:“不许走!”
纪安然微不可见地蹙了下眉,低头看着他。李荣康鼓着脸颊和她对视片刻,转头向周氏道:“姨母,我一看见姐姐就觉得心里欢喜,让她多陪我住几天嘛,好不好?”
周氏原就喜欢小孩儿,见李荣康软萌萌的样子,心一下子软了软,却道:“殿下您不该叫安儿‘姐姐’,这不合适。”李荣康眨巴眨巴眼,从善如流地改口道:“康儿知道了。姨母,就让惠嘉表姐留下来陪陪我吧。”
周氏道:“殿下好好养病,等病好了,叫这丫头天天进宫陪殿下玩儿……”
宋贵妃笑着道:“姐姐,我和陛下都挺喜欢安儿的,安静又懂事,不仅不会扰到康儿,有她在啊,康儿连饭都多吃了两碗。从前喝个药就像打仗,现在什么都没有安儿一句话管用。安儿进宫这些日子,他的病好多了。不过我和陛下这些日子心焦上火,在照顾安儿上多有不周……”
周氏忙道:“皇恩浩荡,妾身怎敢埋怨皇上和娘娘?不嫌她任性不懂事就好。我这个做娘的,难得进宫一趟,有些话要交代给她听,望娘娘海涵。”宋贵妃面露不快:“姐姐怎么越说越见外了。我还拦着你们母女俩叙话不成?隔间空着,你们娘俩赶紧去说体己话吧。”
周氏谢了恩,领着纪安然进去隔间,将门仔细关好,反过身扳住纪安然的肩膀。左右打量她的气色。“安儿,怎么回事,脸色这么难看?”
“大概是觉没睡好吧,歇歇就行了,没有什么。”纪安然道。若是周氏看见她半个月前的脸色,恐怕就不会这么轻易被她糊弄过去了。
周氏点了点头:“因为五殿下出了事,皇上和娘娘不敢再叫不相干的人进昭阳宫,这里头服侍的都是他们二位的心腹,一应药汤膳食均不假他人之手。待会儿我再去求娘娘恩准,让萼儿和蕃儿进宫伺候你,她一意要留你,应该会答应的。”
纪安然因着同李荣康的秘密,不欲有人近身伺候,当即拒绝道:“不用了,母亲。昭阳宫里的太监宫女已经很多了,一应事宜都有专人负责,为了伺候我一个,还要再□来两人,似乎不是太好。”
女儿被封为县主,盛宠之下,的确是越低调越好。再想到宋贵妃先前那段绕来绕去意味不明的话,周氏点了点头,抚着纪安然的头发道:“还记得宫中的品级吧?一言一行,都要恪守礼仪,要有县主的样子。尽量别去闹腾殿下,知道吗?”纪安然乖乖答应。周氏又不放心地叮嘱了许多话,这才依依不舍地与女儿惜别。
纪安然原以为自己会在宫里再住几个月,谁知一件突然发生的事令她提前回到了家中。
紫檀架上置着个小巧的东汉博山香炉,三只熊足,炉盖如山峦叠嶂,周有云仙依附,镂圆孔数十,香气袅袅飘出,覆住室中药味。
“我儿,今日感觉如何?”慧芸公主一只手握着纪桓的手,一只手放在他的额头上。
纪桓撑起精神:“好点了,就是头还昏着。”
慧芸公主问一旁的李姬道:“今天桓儿胃口可还好?”
李姬道:“回公主的话,九爷早上食了一碗白粥,一碟黄齑。中午用了一碗鸡蛋瘦肉粥……”慧芸公主怒道:“什么?你就是这样照顾病人的?”
李姬吓得噤声,双膝一软。
“母亲,是我没有食欲,怪不得她。”纪桓喑哑着嗓音道。慧芸公主道:“你不吃东西,怎么能好?哪个做女人的,不心疼自己的丈夫?正因你没有食欲,她才该竭力弄些好吃的给你,怎么能听之任之?……”慧芸公主很不满地瞟了李姬一眼,接着不再管她,絮絮叨叨同纪桓说了些话,见纪桓实在有些撑不住了,替他掖了掖被角,起身道:“你好好休息吧,晚上想吃什么,尽管吩咐下人就是。”出去时瞄了恭立一旁的纪安然一眼,缓和面色柔声道:“安儿,你跟我来。”也没有叫李姬起身。
“你父亲这病来势汹汹的,当初可把我们吓坏了。他统共就三个女儿,还是你最有孝心。”慧芸公主一边走,一边说。
“做女儿的侍奉父亲天经地义,祖母的夸奖安儿愧不敢当。两位姐姐也时常过来探视,只是今日正好有事没来。”纪安然垂手跟在慧芸公主后面。
慧芸公主哼了一声:“你别为她们开脱了,我这个老婆子还没有老糊涂掉。”也没有多说这个话题,嘱咐纪安然道,“你照顾父亲自然应该,但也要顾着自己个儿的身体。桓儿病了多久,你就照顾了他多久。你的母亲和庶母尚在轮流休息,何况你一个娇生惯养的小孩子,怎么吃得消?熬药的事,交给下人做吧。你这份心,他已经收到了。”
纪安然从善如流应下。
纪桓是秋末时与友人饮酒登山病的,那时他在山上摔了一跤,当时没事,回家的路上越发觉得脑袋昏沉起来,到家就发起高热,更是上吐下泻,折腾了好久。本以为是寻常风寒,谁料他吃了药,病情不但没有转好,竟开始咳血便血,人也时而清醒时而昏沉,看着就像不行了一样。当时一个大夫看了说可能是痨病,具体怎么样,还要进一步观察一下,虽然尚未确诊,但这两个字可把人吓得不轻,十七娘和十八娘听说可能是痨病,怎么会不怕,就算进了纪桓的屋子,也只敢远远少站一会儿。
当时纪桓的妾室都在周氏的带领下换着班照顾他,那些贴身奴婢更是一个也跑不了。听说她们心里也害怕,在纪桓得的是痨病的传言甚嚣尘上时,有的捱不住偷偷哀求过周氏,反而招致一番斥责。
纪安然在纪桓高热卧床之时就从宫里回来了。周氏私下里和纪安然道:“你父亲虽然对不起我,我毕竟是他的妻子。他不守为夫之德,我却不能不尽为妻之责。他如今深受病痛之苦,我不能不管不顾,也不许那些侍婢令他伤心。我身为他的妻子,越是这般光景,越好掌好家务,树好规矩。你也要记住,那个躺在病床上的,是你的生身父亲。”
纪安然却想,两个姐姐和她一样,跟这个父亲的感情寡淡得很,听说是这般可怕的传染病,退避三尺也并非完全不能理解。纪桓若果真众叛亲离,会不会有那么一丁点的反省之心?她沉默片刻,对周氏应了声“是”,从此日日前去看望纪桓,更亲手为他熬药。程菁担心她,偷偷为纪桓把了一次脉,松了口气,告诉纪安然明明就只是风邪入体。但天山派虽然各种药方珍奇万千,程菁自己却医术平平,纪安然也不敢尽信。
直到慧芸公主从宫里借来一个御医,方才证实只是外感风寒,之所以后来那么严重,甚至有痨病之象,原来是纪桓偷饮酒,不但刺激到喉咙,还冲了药性,呈现出一种容易误导人的脉象,且有咳血便血的表现。侯府一扫多日来的低压气氛,下药对症,严防纪桓饮酒,他的病也渐渐好转。
可惜圣元二十七年,注定是一个多事之秋。
自圣元九年始,塞外频繁爆发干旱和暴雪,北狄各部族不仅连年南下犯境掠粮,彼此之间也为各种生存资源争斗不休。
圣元十七年,柔然内讧。一个叫土屯默绰的突厥人趁机带领身为炼铁奴的族人反抗尊主柔然。他们与西域高车国结盟,对柔然前后夹击,大破其国。土屯默辍在大破柔然汗国的战役中作战勇猛,有胆有识,建立了极高的威望,身边聚集了一大批追随者,后辗转东西,收服突厥各部,建立突厥汗国,自称颉利可汗。突厥汗国就像北方草原上突然冒出的一个凶狠的狼群,在野心勃勃的头狼带领下,先后覆灭铁勒,驱走高车,一统大漠南北,占领西域。
圣元二十四年,突厥族达到了有史以来最辉煌的时期,幅员辽阔,前所未有。这是一个凶狠好战的民族,他们以狼为民族图腾,重武勇,善掠夺,铁骑来去如风,踏遍边关南北。
圣元二十七年,大齐京城锦都飘起鹅毛大雪,这一年的冬天来得比往年更早,也更冷。当齐人说着“瑞雪兆丰年”时,塞外的牧草成片冻死,突厥人在饥寒交迫中再次挥师南下。
驻守金涛城的胡永守将原本以为这一次突厥人也和从前一样,只是来掠些粮草,一开始并不太重视,谁知突厥大军杀到,这才着了慌,急忙组织抗敌,却是一触即溃,一面向邻近的衡州发出求援讯号,一面退踞坎水城。
当消息传到京城的时候,突厥已经连下金涛、坎水两城,夺得长虹关,斩杀金涛城守将胡永、长虹关副将李严平等人,俘杀五千兵士。这个马背上的民族迅如闪电,奔如雷霆,打了齐人大大一个措手不及。
这个消息一出,朝野震惊,举国上下,一片沸腾。
衡王向朝廷请求发兵,皇上恩准。突厥大军绕过衡州直接从长虹关南下,衡王率军支援青州,两军相接,不可开交之时,突厥一支精锐小队却从西出发,在颉利可汗四弟图莫铎率领下,奇袭秦皇关,一夜激战,夺此关隘。
消息传出,齐军士气大挫。突厥人马数本不敌齐军,但个个骑射功夫高强,以一当十,悍不畏死。衡王越打越怕,心忧老家失地,判断失误,率众回援衡州,青州南部陷落。
屋里原就亮堂,周氏见纪安然绣花,仍是又点了一盏油灯,却放得稍远一点,以免晃了她眼睛。“你父亲的病终于快好了,已经可以下地走动了。”纪安然笑了笑。周氏摸摸她的头发,面上带了丝忧色:“侯爷今日上朝,皇上封他为‘行军元帅’,要对突厥发兵了。”
纪安然放下绷子:“祖父要出兵青州?”
战事至今,青州又陷一城。目前为止,齐军竟是无一胜仗。突厥气势如虹,一路凯歌。
“是啊,本来有人举荐北襄王为帅,理由是北襄府距青州近,北襄王亦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帅才,由他领兵一定能将突厥一举赶出去。可是北襄王却正好卧病在床,无法领兵作战。唉,今年这天气。”周氏忧心忡忡。不是她对浔阳侯没有信心,浔阳侯十五岁便随父远征高句丽,荡北寇,平西乱,战功赫赫,名扬四番,乃大齐文武双全第一人,上封“上柱国大将军”,任朝中兵部尚书一职。但他如今年纪已大,天寒地冻,远征青州,实在叫人不放心。
皇上怎么会答应让这位老将出山,难道他屡战屡败,已经被突厥打怕了吗?
纪安然望了望窗外,雪花飘飞,一片银装素裹,心里莫名涌上一丝不祥的预感。
正好这时糕点端了上来,宋贵妃笑道:“尝尝这千层糕吧,只有宫中的刘御厨才做得出这个味道。”夹起一块放到周氏的碟子里。此后她拉着周氏说点心果脯,品茗论琴,谈养儿趣事,绝口不再提先前的话头。
纪安然抽出床幔上结子的一条穗子,同李荣康翻花儿玩。心中却不得平静,暗想:“宋贵妃这是试探还是警告?她是真的认为这件事跟皇位之争有关,还是趁此机会敲山震虎?若是前者,那她怀疑的究竟是肃王还是衡王?若是后者,她想借周氏的口向纪家传递什么讯息?她的言语里处处暗指衡王勾结突厥,谋夺皇位。这可和一般的结党营私争权窃国性质不同,一旦坐实,衡王那可是叛国叛族之大罪……而若此事是真的,他第一个要除去的不应该是李荣康,而应该是对他更有威胁的肃王……那么宋贵妃此次‘谈心’的目的,就很耐人寻味了。”纪安然想着,“现在并无证据证明和衡王有关。宋贵妃猜测的来源只是抓到的突厥人,或者说疑似突厥人。”这也正是纪安然疑惑不解的地方。
“哈哈,你输了!”李荣康指着纪安然手中重复的花样叫道。
“玩儿什么呢,这么开心?”宋贵妃和周氏从屏风后走进来。李荣康道:“姐姐教我翻花儿玩,谁先重复谁输,我赢了!”宋贵妃笑着凑过去看:“什么翻花儿,这般有趣?”。谁知李荣康好端端的,又突然发起脾气来,拍床叫道:“一点儿也不好玩!闷死了!母妃,父皇答应今年教我蹴鞠的!”
宋贵妃道:“又不是我不让你去,你现在能下床么?”周氏见李荣康一下子像泄了气的皮球,出声安慰了两句,向纪安然笑道:“县主娘娘,您扰着殿下养病啦,随妾身回家去吧。”纪安然红着脸起身道:“母亲不要打趣我。”
李荣康见她没有立刻出声拒绝,以为她真的要走,一下子急了,一把揪住她的袖子:“不许走!”
纪安然微不可见地蹙了下眉,低头看着他。李荣康鼓着脸颊和她对视片刻,转头向周氏道:“姨母,我一看见姐姐就觉得心里欢喜,让她多陪我住几天嘛,好不好?”
周氏原就喜欢小孩儿,见李荣康软萌萌的样子,心一下子软了软,却道:“殿下您不该叫安儿‘姐姐’,这不合适。”李荣康眨巴眨巴眼,从善如流地改口道:“康儿知道了。姨母,就让惠嘉表姐留下来陪陪我吧。”
周氏道:“殿下好好养病,等病好了,叫这丫头天天进宫陪殿下玩儿……”
宋贵妃笑着道:“姐姐,我和陛下都挺喜欢安儿的,安静又懂事,不仅不会扰到康儿,有她在啊,康儿连饭都多吃了两碗。从前喝个药就像打仗,现在什么都没有安儿一句话管用。安儿进宫这些日子,他的病好多了。不过我和陛下这些日子心焦上火,在照顾安儿上多有不周……”
周氏忙道:“皇恩浩荡,妾身怎敢埋怨皇上和娘娘?不嫌她任性不懂事就好。我这个做娘的,难得进宫一趟,有些话要交代给她听,望娘娘海涵。”宋贵妃面露不快:“姐姐怎么越说越见外了。我还拦着你们母女俩叙话不成?隔间空着,你们娘俩赶紧去说体己话吧。”
周氏谢了恩,领着纪安然进去隔间,将门仔细关好,反过身扳住纪安然的肩膀。左右打量她的气色。“安儿,怎么回事,脸色这么难看?”
“大概是觉没睡好吧,歇歇就行了,没有什么。”纪安然道。若是周氏看见她半个月前的脸色,恐怕就不会这么轻易被她糊弄过去了。
周氏点了点头:“因为五殿下出了事,皇上和娘娘不敢再叫不相干的人进昭阳宫,这里头服侍的都是他们二位的心腹,一应药汤膳食均不假他人之手。待会儿我再去求娘娘恩准,让萼儿和蕃儿进宫伺候你,她一意要留你,应该会答应的。”
纪安然因着同李荣康的秘密,不欲有人近身伺候,当即拒绝道:“不用了,母亲。昭阳宫里的太监宫女已经很多了,一应事宜都有专人负责,为了伺候我一个,还要再□来两人,似乎不是太好。”
女儿被封为县主,盛宠之下,的确是越低调越好。再想到宋贵妃先前那段绕来绕去意味不明的话,周氏点了点头,抚着纪安然的头发道:“还记得宫中的品级吧?一言一行,都要恪守礼仪,要有县主的样子。尽量别去闹腾殿下,知道吗?”纪安然乖乖答应。周氏又不放心地叮嘱了许多话,这才依依不舍地与女儿惜别。
纪安然原以为自己会在宫里再住几个月,谁知一件突然发生的事令她提前回到了家中。
紫檀架上置着个小巧的东汉博山香炉,三只熊足,炉盖如山峦叠嶂,周有云仙依附,镂圆孔数十,香气袅袅飘出,覆住室中药味。
“我儿,今日感觉如何?”慧芸公主一只手握着纪桓的手,一只手放在他的额头上。
纪桓撑起精神:“好点了,就是头还昏着。”
慧芸公主问一旁的李姬道:“今天桓儿胃口可还好?”
李姬道:“回公主的话,九爷早上食了一碗白粥,一碟黄齑。中午用了一碗鸡蛋瘦肉粥……”慧芸公主怒道:“什么?你就是这样照顾病人的?”
李姬吓得噤声,双膝一软。
“母亲,是我没有食欲,怪不得她。”纪桓喑哑着嗓音道。慧芸公主道:“你不吃东西,怎么能好?哪个做女人的,不心疼自己的丈夫?正因你没有食欲,她才该竭力弄些好吃的给你,怎么能听之任之?……”慧芸公主很不满地瞟了李姬一眼,接着不再管她,絮絮叨叨同纪桓说了些话,见纪桓实在有些撑不住了,替他掖了掖被角,起身道:“你好好休息吧,晚上想吃什么,尽管吩咐下人就是。”出去时瞄了恭立一旁的纪安然一眼,缓和面色柔声道:“安儿,你跟我来。”也没有叫李姬起身。
“你父亲这病来势汹汹的,当初可把我们吓坏了。他统共就三个女儿,还是你最有孝心。”慧芸公主一边走,一边说。
“做女儿的侍奉父亲天经地义,祖母的夸奖安儿愧不敢当。两位姐姐也时常过来探视,只是今日正好有事没来。”纪安然垂手跟在慧芸公主后面。
慧芸公主哼了一声:“你别为她们开脱了,我这个老婆子还没有老糊涂掉。”也没有多说这个话题,嘱咐纪安然道,“你照顾父亲自然应该,但也要顾着自己个儿的身体。桓儿病了多久,你就照顾了他多久。你的母亲和庶母尚在轮流休息,何况你一个娇生惯养的小孩子,怎么吃得消?熬药的事,交给下人做吧。你这份心,他已经收到了。”
纪安然从善如流应下。
纪桓是秋末时与友人饮酒登山病的,那时他在山上摔了一跤,当时没事,回家的路上越发觉得脑袋昏沉起来,到家就发起高热,更是上吐下泻,折腾了好久。本以为是寻常风寒,谁料他吃了药,病情不但没有转好,竟开始咳血便血,人也时而清醒时而昏沉,看着就像不行了一样。当时一个大夫看了说可能是痨病,具体怎么样,还要进一步观察一下,虽然尚未确诊,但这两个字可把人吓得不轻,十七娘和十八娘听说可能是痨病,怎么会不怕,就算进了纪桓的屋子,也只敢远远少站一会儿。
当时纪桓的妾室都在周氏的带领下换着班照顾他,那些贴身奴婢更是一个也跑不了。听说她们心里也害怕,在纪桓得的是痨病的传言甚嚣尘上时,有的捱不住偷偷哀求过周氏,反而招致一番斥责。
纪安然在纪桓高热卧床之时就从宫里回来了。周氏私下里和纪安然道:“你父亲虽然对不起我,我毕竟是他的妻子。他不守为夫之德,我却不能不尽为妻之责。他如今深受病痛之苦,我不能不管不顾,也不许那些侍婢令他伤心。我身为他的妻子,越是这般光景,越好掌好家务,树好规矩。你也要记住,那个躺在病床上的,是你的生身父亲。”
纪安然却想,两个姐姐和她一样,跟这个父亲的感情寡淡得很,听说是这般可怕的传染病,退避三尺也并非完全不能理解。纪桓若果真众叛亲离,会不会有那么一丁点的反省之心?她沉默片刻,对周氏应了声“是”,从此日日前去看望纪桓,更亲手为他熬药。程菁担心她,偷偷为纪桓把了一次脉,松了口气,告诉纪安然明明就只是风邪入体。但天山派虽然各种药方珍奇万千,程菁自己却医术平平,纪安然也不敢尽信。
直到慧芸公主从宫里借来一个御医,方才证实只是外感风寒,之所以后来那么严重,甚至有痨病之象,原来是纪桓偷饮酒,不但刺激到喉咙,还冲了药性,呈现出一种容易误导人的脉象,且有咳血便血的表现。侯府一扫多日来的低压气氛,下药对症,严防纪桓饮酒,他的病也渐渐好转。
可惜圣元二十七年,注定是一个多事之秋。
自圣元九年始,塞外频繁爆发干旱和暴雪,北狄各部族不仅连年南下犯境掠粮,彼此之间也为各种生存资源争斗不休。
圣元十七年,柔然内讧。一个叫土屯默绰的突厥人趁机带领身为炼铁奴的族人反抗尊主柔然。他们与西域高车国结盟,对柔然前后夹击,大破其国。土屯默辍在大破柔然汗国的战役中作战勇猛,有胆有识,建立了极高的威望,身边聚集了一大批追随者,后辗转东西,收服突厥各部,建立突厥汗国,自称颉利可汗。突厥汗国就像北方草原上突然冒出的一个凶狠的狼群,在野心勃勃的头狼带领下,先后覆灭铁勒,驱走高车,一统大漠南北,占领西域。
圣元二十四年,突厥族达到了有史以来最辉煌的时期,幅员辽阔,前所未有。这是一个凶狠好战的民族,他们以狼为民族图腾,重武勇,善掠夺,铁骑来去如风,踏遍边关南北。
圣元二十七年,大齐京城锦都飘起鹅毛大雪,这一年的冬天来得比往年更早,也更冷。当齐人说着“瑞雪兆丰年”时,塞外的牧草成片冻死,突厥人在饥寒交迫中再次挥师南下。
驻守金涛城的胡永守将原本以为这一次突厥人也和从前一样,只是来掠些粮草,一开始并不太重视,谁知突厥大军杀到,这才着了慌,急忙组织抗敌,却是一触即溃,一面向邻近的衡州发出求援讯号,一面退踞坎水城。
当消息传到京城的时候,突厥已经连下金涛、坎水两城,夺得长虹关,斩杀金涛城守将胡永、长虹关副将李严平等人,俘杀五千兵士。这个马背上的民族迅如闪电,奔如雷霆,打了齐人大大一个措手不及。
这个消息一出,朝野震惊,举国上下,一片沸腾。
衡王向朝廷请求发兵,皇上恩准。突厥大军绕过衡州直接从长虹关南下,衡王率军支援青州,两军相接,不可开交之时,突厥一支精锐小队却从西出发,在颉利可汗四弟图莫铎率领下,奇袭秦皇关,一夜激战,夺此关隘。
消息传出,齐军士气大挫。突厥人马数本不敌齐军,但个个骑射功夫高强,以一当十,悍不畏死。衡王越打越怕,心忧老家失地,判断失误,率众回援衡州,青州南部陷落。
屋里原就亮堂,周氏见纪安然绣花,仍是又点了一盏油灯,却放得稍远一点,以免晃了她眼睛。“你父亲的病终于快好了,已经可以下地走动了。”纪安然笑了笑。周氏摸摸她的头发,面上带了丝忧色:“侯爷今日上朝,皇上封他为‘行军元帅’,要对突厥发兵了。”
纪安然放下绷子:“祖父要出兵青州?”
战事至今,青州又陷一城。目前为止,齐军竟是无一胜仗。突厥气势如虹,一路凯歌。
“是啊,本来有人举荐北襄王为帅,理由是北襄府距青州近,北襄王亦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帅才,由他领兵一定能将突厥一举赶出去。可是北襄王却正好卧病在床,无法领兵作战。唉,今年这天气。”周氏忧心忡忡。不是她对浔阳侯没有信心,浔阳侯十五岁便随父远征高句丽,荡北寇,平西乱,战功赫赫,名扬四番,乃大齐文武双全第一人,上封“上柱国大将军”,任朝中兵部尚书一职。但他如今年纪已大,天寒地冻,远征青州,实在叫人不放心。
皇上怎么会答应让这位老将出山,难道他屡战屡败,已经被突厥打怕了吗?
纪安然望了望窗外,雪花飘飞,一片银装素裹,心里莫名涌上一丝不祥的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