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五章 番外,分解
小墨:。。。。。。。。。。。。。。。。。。。。。。。。。。。。。。。。。。。。。。。。。。。。。。。。。。。。。。。。。。。。。。。。。。。。。。。。。。。。。。。。。。。。。。。
读者:。。。。。。。。。。。。。。。。。。。。。。。。。。。。。。。。。。。。。。。。。。。。。。。。。。。。。。。。。。。。。。。。。。。。。。。。。。。。。。。。。。。。。。。
众人:。。。。。。。。。。。。。。。。。。。。。。。。。。。。。。。。。。。。。。。。。。。。。。。。。。。。。。。。。。。。。。。。。。。。。。。。。。。。。。。。。。。。。。。
=========================================正文开始============================================
如果你父母双全,没有离异,那么你真的属于稀有的地球之人。
如果你看完了这段文字,那么你也值得祝福,因为首先说明你不属于20亿文盲之一,也说明你拥有积极阳光的心态,才看到这篇文章。
现在,应该知道你是多么幸福了吧!那为什么还愁眉不展呢?
要知道,在这个地球上,有不少孩童正饿着肚子,因为那些地方的农作物生长情况不太理想,假如没有人提供食物援助他们,他们就必须饥饿度日,有些孩子甚至因为没有食物吃而饿死。此外,有些国家终年争战不休,到处都是残垣断壁的破败景象,随时都得面对哀鸿遍野的悲惨世界。
回头想想,我们随时都有东西可吃,并享有着和平,还有不受污染的山林空气、凉爽的海风,以及一直陪在身边的家人,都是多么可贵的无价之宝呀,是不是值得我们为这些可贵的东西,享有这么幸福的生活而心存感激呢!
我们大多数人正拥有着生命中最美好的东西,但却很难快乐和满足,探究原因,是因为我们总在为“还没得到的”而耿耿于怀,因而没有时间和心情去体会“已拥有的”。殊不知,“未得到的”也许有一天终会变成“已拥有的”,而若不懂得感激和珍惜,“已拥有的”终有一天会变成“已失去”。
有一故事,说有位中年妇女,曾经养育了一个儿子,她还想再生一子,苦于不知求子的方法。她到处去向人打听:“谁能有办法让我再生一个儿子,我将感激他一辈子?”
有一位外乡老妇人回答她说:“我可以使你心想事成,再生一个儿子。但是,需要你先拿一样物品来祀天。”中年妇女忙说可以。老妇人不紧不慢地告诉她:“把你儿子杀死,取其血以祀天,肯定可以再生几个儿子。”
这位中年妇女信以为真,求子心切,准备杀死她的儿子来祀天。
当中年妇女的丈夫知晓此事,赶紧阻止,并大骂她:“世界上还有你这样的蠢人,为了一个未出生的儿子,而去杀死身旁活着的儿子?”
读完这个故事,有些人觉得不可思议,认为现实中应该不会有这样的人。其实不然,即使在知识文化水平较高的城市里,也时时上演着与此类似的悲剧——总是不懂得感激身边已有的,而一心渴望着未来的,即使未来的是水中花、镜中月。
我们一定都有过这样一种经验,就是在失去某些事物之后,又失而复得,就会变得心存感激,并懂得珍惜。
例如,心爱的小狗走失了,几天之后,它自己平安归来,于是更加对它宠爱有加;好友出了车祸,幸好是皮肉伤,于是朋友之间的美好情谊更让人觉得难能可贵;家人腹部的肿块经过层层检查,幸好不是恶性肿瘤,于是更懂得珍爱家人;地震之后,还能从废墟中爬出来,即使失去了一条腿,但保全了生命,于是更加感恩生活……
其实,不管是平安返回的宠物、健康的身体、快乐的家庭,还是相知的好友,这一切的幸福,不都是我们原本就拥有的吗?只不过在拥有时,我们忘了去珍惜,只有当经历过有可能失去的痛苦之后,才让我们反省。
也许,当今的世界并不鼓励我们珍视已有的一切,课本和社会只教给我们如何取得成功,却很少有课程教人心怀感激。因此,我们必须自己教给自己——珍惜现在,珍惜拥有,关注现在所感受到的一切,享受每一个当下,让我们每天都能心怀感激地看到冉冉升起的太阳。
健忘的哲学
一日,由于误会,我在言谈间无意中得罪了一位老同事,当时她什么也没说就走了。我担心她生气,回家后一夜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次日清晨,我匆忙地赶到单位,准备向她道歉,将误会解释清楚。我忐忑不安地推开她办公室的大门,却没有看到我想象中阴沉的脸,她一脸阳光灿烂、神采飞扬地看着我。我小心翼翼地提起前一天晚上的事:“老师,昨天的事我误会了……”话音未落,她打断了我:“昨天?哦,我都忘了,你还放在心上啊。来,喝杯茶。”我一愣,随即恍然大悟。一句“忘了”,化开了我们之间的尴尬,解除了我的心结。
其实,我们生活中难免会遇到生气的人和事,但是,不同的人对待事情的处理方法往往会有不同的做法。有的人,会把气愤藏在心底,拧成一个心结;有的人,会让自己选择遗忘,把误会和不愉快忘掉,还自己一个开朗的心境,也给别人一片灿烂的晴空。
我们之所以会不快乐,就是因为那些不快的想法总会萦绕在我们的脑海中,我们应该学会遗忘,该过去的就让它过去,没有必要总跟自己过不去,而这也会让心胸变得更加宽广,对我们处理人际关系和事业发展也是有好处的。
想想平时在电视和书报上常看到的一些悲欢离合的故事。有些人,因为一点小过节,而耿耿于怀,心有千千结,于是,才上演了那些令人扼腕叹息的悲剧。古人云:“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细细想来,还真是这么个理儿。人生不如意十之###,遇到不顺心、对自己生活无益的人和事,能够学会遗忘,放下思想的包袱,把心放宽,何乐而不为?
儿童为什么快乐多、痛苦少?那是因为儿童的记忆时间短。两个孩子刚打过架,过一会儿又在一起玩了,早把打架的事忘了。而大人远远做不到这一点,所以,大人要比孩子活得辛苦。有时候,也该学会遗忘。
人生路漫漫,让我们多留些快乐的记忆给自己。所以,让我们学会忘记那些不快,记住那些快乐时光,我们的生活中,也自然就会充满阳光。
上帝赐给我们最宝贵的礼物之一,便是“遗忘”。人生的路上,并非都是良辰美景、风花雪月,有时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和打击。这时,我们就要学会遗忘。
学会忘却,也就学会了宽恕别人,同时也解救了自己。人生短短几十年,何苦撑得那么疲累,何不学着把该忘的都忘了,无论多么风光或多么糟糕的事情,一天之后,便会成为过去。所以,何必太在乎呢?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当人离开这个世界,走向阴间的时候,必须经过一个叫奈何桥的地方。奈何桥边住着一位叫孟婆的人。人死后都要先到她这里喝上一碗孟婆汤,然后才能进入阴间。这种汤在喝下之后便会忘却一切,忘记忧愁,忘记憎恨,忘记一切不愉快的东西。
其实,我们原本不必等到那一天,才去忘记烦恼、舒展眉头,现在,我们就可以在心灵为自己制作一份孟婆汤,卸下心头的沉重。
记忆盛不下太多的往事,一路走来,我们注定要忘记许多人与事。学会忘记是“去粗取精”,只有忘记那些应该忘记的,需要牢记的才会在心底永存。
学会忘记是一种豁达的生活态度。忘记朋友有意或无意的伤害.才能建立至真至纯的友谊;忘记恋人分手时的绝情,才能怀念有过的那些美丽缤纷的日子;忘记给予,才能不再希求知恩必报……
俗话说“覆水难收”,漫漫人生是不可逆转的,当然也无所谓重新选择的机会。也许生命里曾有过失败和伤痛,但那只是过去的演绎,若沉湎其中,只会是一种自伤。人不可能停止在昨天或过去。在有生之年,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让自己懂得一门叫做“健忘”的哲学。
生命是一棵树,“忘记”犹如树上那些多余的枝权,需要我们随时修剪,随时自省,生命之树才会更加茂盛。
每一个刹那都是唯一的
威廉奥斯乐是一位名医,他越来越多地接触到因烦恼和忧虑而生病的人,他们总是因为过于烦恼以前和忧虑未来,长期闷闷不乐,毁坏了健康。为了更彻底的医疗好这些人的病,他给他们开了一个简单却有效的方子:“每一个刹那都是唯一”,意思是说:我们活在今天,就只要做好今天的事就好了,无须担忧明天或后天的事;我们活在此刻,就要好好珍惜此刻的时光,每一个刹那都是唯一的,不复返的。
他说:“无限珍惜此刻和今天,还有什么事情值得我们去担心呢?每天只要活到就寝的时间就够了,往往不知抗拒烦恼的人总是英年早逝。”的确如此,每天都处于忧虑中,身体就像一根绳子般,拉来拉去,迟早会拉断。
……
更多关注眼下的时光和日子,当我们把日子分成一小段一小段,所有的事都会变得容易的多。如果我们只活在每一个片刻,就没有时间后悔,没有时间担忧,而只专注在眼前。聪明的人一次只咀嚼生命的一小片段,因为这样才不会被噎到。
每一个当下都是独一无二的,它不是过去的延续,也不是一个接着一个线性的未来。时间是由无数个“当下”串联在一起的,每一瞬间、每一个当下都将是永恒。
所以,当我们工作的时候,要全然工作,不去计较得失什么;吃的时候,要全然地吃,不管在吃什么:当我们玩乐的时候,要全然地玩乐,不管在玩什么;当我们爱上对方的时候,要全然地去爱,不计较过去,不算计未来,全然地投入。
就像《飘》的女主角郝思嘉一样,在烦恼的时刻总是对自己说,“现在我不要想这些,等明天再说,毕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昨天已过,明天尚未到来,想那么多干嘛,过好此刻才最真实,否则,此刻即将消失的时光,要上哪里找去?
我有个小亲戚,在读小学的时候,他的外祖母过世了。外祖母生前最疼爱他,小家伙无法排除自己的忧伤,每天茶不思饭不想,也没有心思学习,整天沉浸在痛苦之中。周围的人都说他是个懂感情的好孩子,他的父母却很着急,因为,一天两天的伤悲是正常,一周两周的伤悲也可以理解,但大半年都过去了,他还时时哭泣,不肯好好吃饭和学习,严重影响了他的成长。
爸爸妈妈不知道如何安慰他。正好一次我来到他们家,看到此情形,决定要和小男孩聊聊天。
“你为什么这么伤心呢?”我问他。
“因为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他回答。
“那你还知道什么永远不会回来了吗?”我问。
“嗯——不知道。还有什么永远不会回来呢?”他答不上来,反问着。
“所有时间里的事物,过去了就永远不会回来了。就像你的昨天过去,它就永远变成昨天,以后我们也无法再回到昨天弥补什么了;就像爸爸以前也和你一样小,如果在他这么小的童年时不愉快的玩耍,不牢牢打好学习基础,就再也无法回去重新来一回了;就像今天的太阳即将落下去,如果我们错过了今天的太阳,就再也找不回原来的了。”
他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以后,每天放学回家,在家里的庭院里面看着太阳一寸一寸地沉到地平线以下,就知道一天真的过完了,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他懂得不再为过去的事情而沉溺,而是好好学习和生活,把握住现在的每一个瞬间。
每一天、每一小时、每一分钟都是特殊时刻,每一个刹那都是唯一的。因为,过去了就无法再回头。
人生,当下都是真,缘去即成幻。所以,我愿与所有的读者朋友共勉:眼前的每一刻,都要认真地活;每一件事,都要认真地做;每一个人,都要认真地对待,因为“缘去即成幻”,别让自己徒留“为时已晚”的遗恨。逝者不可追,来者犹可待,最珍贵、最需要珍惜的即是当下——生命的意义就是由这每一个唯一的刹那构成。
彩虹闪耀在风雨后
在面临人生的选择时,我们都想要选一条最短的路,最快获得幸福和成功。可是,可以告诉大家:“这是关于人生一个最经典的误解。”
很早的时候,看过一本书,名叫《亨利八世和他的六个妻子》。当时不明白,在他杀了第一个妻子后,为什么还有女人肯赴汤蹈火嫁给他?
后来我明白了——他杀了一个老婆,后面还有很多女人排着队自荐枕席,因为他是亨利八世,嫁给他,自己就是王后,自己生的孩子就可以继承王位。虽然,这条道路有通往死亡的危险,但毕竟这是一条获取名利最便利的路。
其实我们内心都明白:花朵要获得美丽,其种子必先要穿越沉重黑暗的泥土,才能得以在阳光下发芽开放;小鸟要飞翔得更高,必然是经过起落,失去了无数根羽毛才能够锤炼出凌空的翅膀;就连那天上的一道彩虹,外表迷人绚烂,也是经历过风雨之后才可能呈现的风景;一个人想要幸福、成功,也一定是得经历过无数痛苦失败,最后获取知识与智慧、勇气与坚韧才能到达的高度。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任何一种本领的获得都要经由艰苦的磨炼,“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任何投机取巧或妄图减少奋斗而达到目的的做法都是拔苗助长的错误行为。
一天,有个人凑巧看到树上有一只茧蠕动,好像有蛾要从里面破茧而出,于是他饶有兴趣地准备见识一下由蛹变蛾的过程。
但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他变得不耐烦了,只见蛾在茧里奋力挣扎,扭来扭去,但却一直不能挣脱茧的束缚,似乎有无法破茧而出的危险。最后,他的耐心用尽,就用一把小剪刀在茧上剪了一个小洞,让蛾能尽快摆脱束缚。果然,不一会儿,蛾就从茧里很容易地爬了出来,但是它身体非常臃肿,翅膀也异常萎缩,耷拉在两边伸展不起来。他等着蛾起飞,但那只蛾却只是跌跌撞撞地爬着,怎么也飞不起来,又过了一会儿,它就死了。
生物学家解释说,飞蛾在由蛹变茧时,翅膀萎缩,十分柔软;在破茧而出时,必须要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身体中的体液才能流到翅膀上去,翅膀才能坚韧有力,才能支持它在空中飞翔。
原来如此!美丽其实也并非偶然!
冰心也说:“美丽的事物,人们只惊羡它们的明艳,然而,背后却也浸透了奋斗的泪水,洒遍了牺牲的血泪。”
鉴真大师刚刚遁入空门时,寺里的主持让他做了谁都不愿做的行脚僧。
有一天,日已三竿了,鉴真心中有气,依旧大睡不起。主持很奇怪,推开鉴真的房门,只见他故意在床边堆了一大堆破破烂烂的瓦鞋。
主持问:“你今天不外出化缘,堆这么一堆破瓦鞋做什么?”
鉴真打了个哈欠说:“别人一年一双瓦鞋都穿不破,我刚剃度一年多,就穿烂了这么多的鞋子。”
主持一听就明白了,微微一笑说:“昨天夜里落了一场雨,你随我到寺前的路上走走看看吧。”寺前是一段黄土坡,由于刚下过雨,路面泥泞不堪。
主持捻着须问:“你昨天是否在这条路上走过?”
鉴真说:“当然。”
主持问:“你能找到自己的脚印吗?”
鉴真十分不解地说:“昨天这路又干又硬,哪能找到自己的脚印?”
主持又笑笑说:“如果今天我们在这路上走一趟,你能找到你的脚印吗?”
鉴真说:“当然能了。”
主持听了,微笑着拍拍鉴真的肩说:“泥泞的路才能留下脚印。世上芸芸众生莫不如此啊。那些一生碌碌无为的人,不经历风雨,就像一双脚踩在又平又硬的大路上,什么也没有留下。”鉴真恍然大悟。
是啊,只有那些在风雨中走过的人们,才知道痛苦和快乐究竟意味着什么。那泥泞中留下的两行印迹,就证明着他们的价值。
成功并不是偶然的,它是经过无数次努力与奋斗的坚定,它是无数次经过困难与挫折历练后的见证。因此,当我们遇到困难与挫折时,想想那些这些小故事,回味其中的道理,就会明白许多,变得不再畏惧,而是把困难当作人生道路上的一块顽石,用锲而不舍的精神将它雕刻成最完美的雕塑。
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
成功并不是偶然的,它是经过无数次努力与奋斗的坚定,它是无数次经过困难与挫折历练后的见证。只有那些在风雨中走过的人们,才知道痛苦和快乐究竟意味着什么。那泥泞中留下的两行印迹,就证明着他们的价值。
战胜以往的自己
1953年,科学家谈林和克里克从照片上发现了DNA的分子结构,并提出了DNA螺旋结构的假说,这标志着生物时代的到来,他们也因此获得了1962年度的诺贝尔医学奖。可是,早在1951年,英国一位叫富兰克林的科学家就从自己所拍的DNA的x射线衍射照片上发现了DNA的螺旋结构。但由于他生性自卑,极度怀疑自己的判断,所以与成功失之交臂。
人的本性注定我们内心有许多的不坚强,自己,往往是最可怕的对手。为了成功,我们必须战胜自己,因为这往往是我们通向成功的最后一道屏障。我们只有战胜自己,才能成为自己的主人;只有成为自己的主人,我们才能把握自己的人生。
自己与自己的较量是最残酷的,也是最惊心动魄的,因为我们面对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他和我们一样强大,他很了解我们的内心。只要我们稍不留神,就会被他钻了空子。他也很了解我们的防守和进攻,在这个敌人面前我们几乎就是个透明人,一不小心就会被他击败。在人生的道路上,有的人能够成功,有的人却总是失败,而所有能够成功的人都是打败自己的人;那些被自己打败的人,必定成为生活中的失败者。
人生难免挫折,然而,人们对待挫折的态度却各不相同。日本著名哲学家武者小路实笃的一番话说得好:“人类中,谁都不能回避不幸的阴影,在这种时刻,各人凭自己的修养来对付:圣人就像圣人,勇士就像勇士,普通人就像普通人,愚者就像愚者,善人就像善人,恶人就像恶人,各人的本性在这种场合暴露无遗。”同一种境遇,由于各人的品性不同,所采取的态度千差万别:有些人就此陷入不幸的深渊,而另有些人在遭到灾难的袭击后,成为坚强的搏击者。
战胜自己,最需要的就是一种坚强的意志力。人与人之间,强者与弱者之间,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最大的差异就在于意志力的差异。一个人只有具有了坚强的意志力,才能够成为自己的主人,也才能够成为生活中的强者。
无数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为了炸药的问世,科学巨匠诺贝尔进行了400余次试验,发生了好几次惊险的爆炸事件,炸飞了实验室,炸死了亲弟弟和四个助手,炸瘫了老父亲。许多人劝他放弃这冒险的试验,他却毫不气馁,将实验室设到了瑞典马拉伦湖中的船上。1867年9月3日,一声巨响从船中突然爆发,整个船身剧烈晃动,滚滚浓烟从门窗中冲出,面孔乌黑、浑身是血的诺贝尔从硝烟中钻出来,像狂人一样地呼喊着:“成功了!成功了!”
正当富有音乐天赋的贝多芬事业如日中天时,一个晴天霹雳沉重地打击了他——28岁时因病丧失听力。在灾难面前,贝多芬没有向命运低头,他忍受着失聪过程中双耳雷鸣般的轰鸣,坚持音乐创作,并暗暗发誓: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屈服……他用牙咬住一根木棒的顶端,把另一端抵在钢琴的共鸣箱上借以听音。凭着顽强的毅力、忘我的工作,他创作了《命运交响曲》等大量不朽的音乐作品,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纵观历史,多少出类拔萃者之所以能出类拔萃,很重要的一点,他们决不认输,能够战胜自己。
有时,使我们疲惫的,并非远方的征程,而是我们鞋里的沙子。阻碍我们成功的也并非生活中的困难,而是我们心灵的脆弱。如果我们的内心可以更加坚强一些,强大到可以战胜自己内心的一切弱点,那么,我们或许就会发现其实成功就在眼前。
曲折,让生命更精彩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游历庐山大林寺时留下的一首醉人神魂、脍灸人口的清新诗句。如果没有到过庐山或不了解庐山独特的自然气候,怀疑是不是诗人描述错了,为什么人间的桃花以凋谢,山寺中的才盛开?你只有经历过,了解后,才会被诗人所折服,被诗意所陶醉。我们的世界很精彩,也很无奈。诸事万物,只要经历了,必有感悟和收获。
陈俊是北京资深的品牌策划专家,他曾经是一名英语教师,在八十年代,这可是一个相当不错的职业。可是,他却在大家的一片羡慕声中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自费去留学。
在今天,放弃稳定工作自费留学的事情或许时有发生,但是,在当时,他的这一举动让许多人不理解。当面对来自家人、同事、朋友的一片反对声音时,他说:“我很欣赏《钢铁是怎么炼成的》里的一句话:'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当回顾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我就想找寻这样的一种感觉,所以,我要去多经历,在一个新的世界,建立一个新的起点。”
留学生活当然是艰苦和清贫的,不会像在国内,有家人照顾,有稳定工资收入。在国外,一切得靠自己双手创造,为了能更好的生活和学习下去,陈俊常常需要付出别人多一倍的努力。
站在今天位置,陈俊回首当时的经历,面带微笑,说:“在国外的时候真的很穷,我记得是坐了七天七夜的火车过去的,吃的是方便面,整个人都变得浮肿……经历真的是最好的财富,我现在体会到了这笔无形的财富。”
那时的经历陈俊依然历历在目,但那份经历却磨练了他的意志,收获了一份特别的人生经历,这是用多少钱都买不来的。他现在的策划事业做得很成功,其中当然也会碰到困难,可再大的困难,只要想想留学那段艰难的岁月,相比之下,其他的没有什么迈不过去的坎。
经历就是一笔财富,这笔财富是别人给不了的,也是其他人模仿不来的,更是固守在一个小天地里得不到的。
每一次经历就是一次认知水平的提高,一次人生阅历的丰富。经历是最好的老师,是一笔财富,它能让我们开阔视野,明白事理,懂得生活,升华人生。积累的越多,人越成熟;经历的越多,生命越深厚。丰满的人生就是依靠丰富的经历铸就而成的。
经历,也许会给我们带来痛苦、失落和遗憾,但就是因此,我们的毅力也会因痛苦的磨炼而坚强,思想也会因碰撞的触动而深邃,心灵也会因生活的砥砺而净化。
经历过失败,我们才会更好地把握成功的时机;经历过痛苦,我们才更懂得怎样去创造快乐;经历过失去,我们才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所爱;经历过病残,我们才更懂得享受精神的收获。同时,我们也学会了许多生活的经验,学会了怎样承受压力,怎样勇敢地面对困境,走出自我的浅薄,走出忧愁的叹息,走出厄运的阴影,去迎接风雨。学会了怎样在磕磕碰碰、坑坑洼洼中站稳。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拥有的幸福,失去的珍贵。
往往,人越是身处过逆境、遭受过痛苦和不幸,越能激发激情与斗志,成就一番事业,铸就人生辉煌。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年轻时与其夫赵明诚过着悠然自得的幸福生活,所写的诗词只是抒写少妇的闲适之情、慵懒之态和离悉别绪,而在国破家亡、精神遭受深深的折磨与煎熬时,却写出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豪迈诗篇。纵观古今中外,大凡事业有成者几乎无不经历过痛苦的历练和折磨,这正应了古人所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人,是由无数次经历的积累而逐步走向成熟的。只有一不断经历,不断尝试,才能不断成熟,不断完善。单一意味着平庸和浅薄,多一份经历就会多一次磨炼,多一次积累经验的机会。一次经历就是一份财富,让你受益终生。
古埃及有位隐士说过:“我的一生是富有的,因为我都曾经历过。”也愿我们都带着这份昂的扬斗志,所向披靡的多多经历人生各种滋味,变为一个真正富有的人。
记得过去,可别活在那里
我们是唯一能决定自己要受苦多久的人。既然如此,既然决定权在自己,为什么我们总要让自己苦上个十天半个月,甚至好多年还不肯“放下”呢?
不为昨天买单
生活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们常常有活得累、活得艰难的感觉。“生活太累了!”成为现代都市人的普遍感慨。其实,要想活得轻松其实很不难,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其实也很简单,只要我们学会拥有“不为昨天买单”的心态。
在某个中学里,有这样一个种现象,许多学生常会为过去的成绩感到不安。他们在交完考卷后总是充满了忧虑,因为担心自己的分数,而影响了下一阶段的学习。一位老师看在眼里,记在了心里。
一天,这位老师在实验室里讲课,他把一瓶牛奶放在桌上,学生们不明白这瓶牛奶和课程有什么关系,都静静坐着,望着老师。忽然,这位教师站了起来,故意失手把那瓶牛奶打翻在水槽中。学生们都很惊讶,围拢到水槽前,议论纷纷,觉得可惜。老师说:“我希望你们永远记住这个道理,牛奶已经淌光了,不论你们怎样后悔和抱怨,都没有办法取回一滴。你们要是事先想一想,加以预防,那瓶奶还可以保住,可是现在晚了,我们现在所能做到的,就是把它忘记,然后注意下一件事。”
“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这句话包含了丰富深刻的哲理。过去的已经过去,历史不能重新开始,为过去哀伤,为过去遗憾,除了劳心费神,分散精力,没有一点益处。
假如我们能够像乔根那样,明白只有今天和此刻所做才是真实的,彻悟昨天、今天和明天的时间关系,就不会沉浸于痛苦中不能自拔了。如果我们能把昨天看成是今天的经验、借鉴,把明天看作是今天努力的收获,就能在积极的情绪下把每一天都过得有意义。
如果总抱怨现状不好,那是我们不知道还有更坏的事情。如果不活在当下,我们就会失去当下。如果失去了当下,也就丧失了当下所有的欢乐和幸福,也就失去了当下可能有的各种机会。
“不为昨天买单”,就是说不要同自己的过去较劲。如果一有过错,我们就陷入无尽的自责、哀怨、痛悔之中,我们将永远活在昨天,而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对于错误来说,懊悔毫无用处,只能带来更大的痛苦。如果摔倒了,我们唯一该做的,就是爬起来,拍拍身上的灰尘,重新走上人生的旅途。不要随随便便就放弃。
==========================================本章已完===========================================
阡陌红尘,飘落了谁的等待。曾在千年树下等候,只求你回眸一笑,曾在菩提下焚香,只为等一世轮回的相遇。阡陌红尘,终究一场繁花落寞,回忆在岁月中飘落了谁的眼泪。如烟的往事,不知谁飘落了谁的相思,如梦回忆,不知谁飘落了谁的等待。与你作别,不问曾经伤痛几何。往事如烟,烟消云散。
读者:。。。。。。。。。。。。。。。。。。。。。。。。。。。。。。。。。。。。。。。。。。。。。。。。。。。。。。。。。。。。。。。。。。。。。。。。。。。。。。。。。。。。。。。
众人:。。。。。。。。。。。。。。。。。。。。。。。。。。。。。。。。。。。。。。。。。。。。。。。。。。。。。。。。。。。。。。。。。。。。。。。。。。。。。。。。。。。。。。。
=========================================正文开始============================================
如果你父母双全,没有离异,那么你真的属于稀有的地球之人。
如果你看完了这段文字,那么你也值得祝福,因为首先说明你不属于20亿文盲之一,也说明你拥有积极阳光的心态,才看到这篇文章。
现在,应该知道你是多么幸福了吧!那为什么还愁眉不展呢?
要知道,在这个地球上,有不少孩童正饿着肚子,因为那些地方的农作物生长情况不太理想,假如没有人提供食物援助他们,他们就必须饥饿度日,有些孩子甚至因为没有食物吃而饿死。此外,有些国家终年争战不休,到处都是残垣断壁的破败景象,随时都得面对哀鸿遍野的悲惨世界。
回头想想,我们随时都有东西可吃,并享有着和平,还有不受污染的山林空气、凉爽的海风,以及一直陪在身边的家人,都是多么可贵的无价之宝呀,是不是值得我们为这些可贵的东西,享有这么幸福的生活而心存感激呢!
我们大多数人正拥有着生命中最美好的东西,但却很难快乐和满足,探究原因,是因为我们总在为“还没得到的”而耿耿于怀,因而没有时间和心情去体会“已拥有的”。殊不知,“未得到的”也许有一天终会变成“已拥有的”,而若不懂得感激和珍惜,“已拥有的”终有一天会变成“已失去”。
有一故事,说有位中年妇女,曾经养育了一个儿子,她还想再生一子,苦于不知求子的方法。她到处去向人打听:“谁能有办法让我再生一个儿子,我将感激他一辈子?”
有一位外乡老妇人回答她说:“我可以使你心想事成,再生一个儿子。但是,需要你先拿一样物品来祀天。”中年妇女忙说可以。老妇人不紧不慢地告诉她:“把你儿子杀死,取其血以祀天,肯定可以再生几个儿子。”
这位中年妇女信以为真,求子心切,准备杀死她的儿子来祀天。
当中年妇女的丈夫知晓此事,赶紧阻止,并大骂她:“世界上还有你这样的蠢人,为了一个未出生的儿子,而去杀死身旁活着的儿子?”
读完这个故事,有些人觉得不可思议,认为现实中应该不会有这样的人。其实不然,即使在知识文化水平较高的城市里,也时时上演着与此类似的悲剧——总是不懂得感激身边已有的,而一心渴望着未来的,即使未来的是水中花、镜中月。
我们一定都有过这样一种经验,就是在失去某些事物之后,又失而复得,就会变得心存感激,并懂得珍惜。
例如,心爱的小狗走失了,几天之后,它自己平安归来,于是更加对它宠爱有加;好友出了车祸,幸好是皮肉伤,于是朋友之间的美好情谊更让人觉得难能可贵;家人腹部的肿块经过层层检查,幸好不是恶性肿瘤,于是更懂得珍爱家人;地震之后,还能从废墟中爬出来,即使失去了一条腿,但保全了生命,于是更加感恩生活……
其实,不管是平安返回的宠物、健康的身体、快乐的家庭,还是相知的好友,这一切的幸福,不都是我们原本就拥有的吗?只不过在拥有时,我们忘了去珍惜,只有当经历过有可能失去的痛苦之后,才让我们反省。
也许,当今的世界并不鼓励我们珍视已有的一切,课本和社会只教给我们如何取得成功,却很少有课程教人心怀感激。因此,我们必须自己教给自己——珍惜现在,珍惜拥有,关注现在所感受到的一切,享受每一个当下,让我们每天都能心怀感激地看到冉冉升起的太阳。
健忘的哲学
一日,由于误会,我在言谈间无意中得罪了一位老同事,当时她什么也没说就走了。我担心她生气,回家后一夜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次日清晨,我匆忙地赶到单位,准备向她道歉,将误会解释清楚。我忐忑不安地推开她办公室的大门,却没有看到我想象中阴沉的脸,她一脸阳光灿烂、神采飞扬地看着我。我小心翼翼地提起前一天晚上的事:“老师,昨天的事我误会了……”话音未落,她打断了我:“昨天?哦,我都忘了,你还放在心上啊。来,喝杯茶。”我一愣,随即恍然大悟。一句“忘了”,化开了我们之间的尴尬,解除了我的心结。
其实,我们生活中难免会遇到生气的人和事,但是,不同的人对待事情的处理方法往往会有不同的做法。有的人,会把气愤藏在心底,拧成一个心结;有的人,会让自己选择遗忘,把误会和不愉快忘掉,还自己一个开朗的心境,也给别人一片灿烂的晴空。
我们之所以会不快乐,就是因为那些不快的想法总会萦绕在我们的脑海中,我们应该学会遗忘,该过去的就让它过去,没有必要总跟自己过不去,而这也会让心胸变得更加宽广,对我们处理人际关系和事业发展也是有好处的。
想想平时在电视和书报上常看到的一些悲欢离合的故事。有些人,因为一点小过节,而耿耿于怀,心有千千结,于是,才上演了那些令人扼腕叹息的悲剧。古人云:“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细细想来,还真是这么个理儿。人生不如意十之###,遇到不顺心、对自己生活无益的人和事,能够学会遗忘,放下思想的包袱,把心放宽,何乐而不为?
儿童为什么快乐多、痛苦少?那是因为儿童的记忆时间短。两个孩子刚打过架,过一会儿又在一起玩了,早把打架的事忘了。而大人远远做不到这一点,所以,大人要比孩子活得辛苦。有时候,也该学会遗忘。
人生路漫漫,让我们多留些快乐的记忆给自己。所以,让我们学会忘记那些不快,记住那些快乐时光,我们的生活中,也自然就会充满阳光。
上帝赐给我们最宝贵的礼物之一,便是“遗忘”。人生的路上,并非都是良辰美景、风花雪月,有时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和打击。这时,我们就要学会遗忘。
学会忘却,也就学会了宽恕别人,同时也解救了自己。人生短短几十年,何苦撑得那么疲累,何不学着把该忘的都忘了,无论多么风光或多么糟糕的事情,一天之后,便会成为过去。所以,何必太在乎呢?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当人离开这个世界,走向阴间的时候,必须经过一个叫奈何桥的地方。奈何桥边住着一位叫孟婆的人。人死后都要先到她这里喝上一碗孟婆汤,然后才能进入阴间。这种汤在喝下之后便会忘却一切,忘记忧愁,忘记憎恨,忘记一切不愉快的东西。
其实,我们原本不必等到那一天,才去忘记烦恼、舒展眉头,现在,我们就可以在心灵为自己制作一份孟婆汤,卸下心头的沉重。
记忆盛不下太多的往事,一路走来,我们注定要忘记许多人与事。学会忘记是“去粗取精”,只有忘记那些应该忘记的,需要牢记的才会在心底永存。
学会忘记是一种豁达的生活态度。忘记朋友有意或无意的伤害.才能建立至真至纯的友谊;忘记恋人分手时的绝情,才能怀念有过的那些美丽缤纷的日子;忘记给予,才能不再希求知恩必报……
俗话说“覆水难收”,漫漫人生是不可逆转的,当然也无所谓重新选择的机会。也许生命里曾有过失败和伤痛,但那只是过去的演绎,若沉湎其中,只会是一种自伤。人不可能停止在昨天或过去。在有生之年,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让自己懂得一门叫做“健忘”的哲学。
生命是一棵树,“忘记”犹如树上那些多余的枝权,需要我们随时修剪,随时自省,生命之树才会更加茂盛。
每一个刹那都是唯一的
威廉奥斯乐是一位名医,他越来越多地接触到因烦恼和忧虑而生病的人,他们总是因为过于烦恼以前和忧虑未来,长期闷闷不乐,毁坏了健康。为了更彻底的医疗好这些人的病,他给他们开了一个简单却有效的方子:“每一个刹那都是唯一”,意思是说:我们活在今天,就只要做好今天的事就好了,无须担忧明天或后天的事;我们活在此刻,就要好好珍惜此刻的时光,每一个刹那都是唯一的,不复返的。
他说:“无限珍惜此刻和今天,还有什么事情值得我们去担心呢?每天只要活到就寝的时间就够了,往往不知抗拒烦恼的人总是英年早逝。”的确如此,每天都处于忧虑中,身体就像一根绳子般,拉来拉去,迟早会拉断。
……
更多关注眼下的时光和日子,当我们把日子分成一小段一小段,所有的事都会变得容易的多。如果我们只活在每一个片刻,就没有时间后悔,没有时间担忧,而只专注在眼前。聪明的人一次只咀嚼生命的一小片段,因为这样才不会被噎到。
每一个当下都是独一无二的,它不是过去的延续,也不是一个接着一个线性的未来。时间是由无数个“当下”串联在一起的,每一瞬间、每一个当下都将是永恒。
所以,当我们工作的时候,要全然工作,不去计较得失什么;吃的时候,要全然地吃,不管在吃什么:当我们玩乐的时候,要全然地玩乐,不管在玩什么;当我们爱上对方的时候,要全然地去爱,不计较过去,不算计未来,全然地投入。
就像《飘》的女主角郝思嘉一样,在烦恼的时刻总是对自己说,“现在我不要想这些,等明天再说,毕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昨天已过,明天尚未到来,想那么多干嘛,过好此刻才最真实,否则,此刻即将消失的时光,要上哪里找去?
我有个小亲戚,在读小学的时候,他的外祖母过世了。外祖母生前最疼爱他,小家伙无法排除自己的忧伤,每天茶不思饭不想,也没有心思学习,整天沉浸在痛苦之中。周围的人都说他是个懂感情的好孩子,他的父母却很着急,因为,一天两天的伤悲是正常,一周两周的伤悲也可以理解,但大半年都过去了,他还时时哭泣,不肯好好吃饭和学习,严重影响了他的成长。
爸爸妈妈不知道如何安慰他。正好一次我来到他们家,看到此情形,决定要和小男孩聊聊天。
“你为什么这么伤心呢?”我问他。
“因为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他回答。
“那你还知道什么永远不会回来了吗?”我问。
“嗯——不知道。还有什么永远不会回来呢?”他答不上来,反问着。
“所有时间里的事物,过去了就永远不会回来了。就像你的昨天过去,它就永远变成昨天,以后我们也无法再回到昨天弥补什么了;就像爸爸以前也和你一样小,如果在他这么小的童年时不愉快的玩耍,不牢牢打好学习基础,就再也无法回去重新来一回了;就像今天的太阳即将落下去,如果我们错过了今天的太阳,就再也找不回原来的了。”
他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以后,每天放学回家,在家里的庭院里面看着太阳一寸一寸地沉到地平线以下,就知道一天真的过完了,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他懂得不再为过去的事情而沉溺,而是好好学习和生活,把握住现在的每一个瞬间。
每一天、每一小时、每一分钟都是特殊时刻,每一个刹那都是唯一的。因为,过去了就无法再回头。
人生,当下都是真,缘去即成幻。所以,我愿与所有的读者朋友共勉:眼前的每一刻,都要认真地活;每一件事,都要认真地做;每一个人,都要认真地对待,因为“缘去即成幻”,别让自己徒留“为时已晚”的遗恨。逝者不可追,来者犹可待,最珍贵、最需要珍惜的即是当下——生命的意义就是由这每一个唯一的刹那构成。
彩虹闪耀在风雨后
在面临人生的选择时,我们都想要选一条最短的路,最快获得幸福和成功。可是,可以告诉大家:“这是关于人生一个最经典的误解。”
很早的时候,看过一本书,名叫《亨利八世和他的六个妻子》。当时不明白,在他杀了第一个妻子后,为什么还有女人肯赴汤蹈火嫁给他?
后来我明白了——他杀了一个老婆,后面还有很多女人排着队自荐枕席,因为他是亨利八世,嫁给他,自己就是王后,自己生的孩子就可以继承王位。虽然,这条道路有通往死亡的危险,但毕竟这是一条获取名利最便利的路。
其实我们内心都明白:花朵要获得美丽,其种子必先要穿越沉重黑暗的泥土,才能得以在阳光下发芽开放;小鸟要飞翔得更高,必然是经过起落,失去了无数根羽毛才能够锤炼出凌空的翅膀;就连那天上的一道彩虹,外表迷人绚烂,也是经历过风雨之后才可能呈现的风景;一个人想要幸福、成功,也一定是得经历过无数痛苦失败,最后获取知识与智慧、勇气与坚韧才能到达的高度。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任何一种本领的获得都要经由艰苦的磨炼,“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任何投机取巧或妄图减少奋斗而达到目的的做法都是拔苗助长的错误行为。
一天,有个人凑巧看到树上有一只茧蠕动,好像有蛾要从里面破茧而出,于是他饶有兴趣地准备见识一下由蛹变蛾的过程。
但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他变得不耐烦了,只见蛾在茧里奋力挣扎,扭来扭去,但却一直不能挣脱茧的束缚,似乎有无法破茧而出的危险。最后,他的耐心用尽,就用一把小剪刀在茧上剪了一个小洞,让蛾能尽快摆脱束缚。果然,不一会儿,蛾就从茧里很容易地爬了出来,但是它身体非常臃肿,翅膀也异常萎缩,耷拉在两边伸展不起来。他等着蛾起飞,但那只蛾却只是跌跌撞撞地爬着,怎么也飞不起来,又过了一会儿,它就死了。
生物学家解释说,飞蛾在由蛹变茧时,翅膀萎缩,十分柔软;在破茧而出时,必须要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身体中的体液才能流到翅膀上去,翅膀才能坚韧有力,才能支持它在空中飞翔。
原来如此!美丽其实也并非偶然!
冰心也说:“美丽的事物,人们只惊羡它们的明艳,然而,背后却也浸透了奋斗的泪水,洒遍了牺牲的血泪。”
鉴真大师刚刚遁入空门时,寺里的主持让他做了谁都不愿做的行脚僧。
有一天,日已三竿了,鉴真心中有气,依旧大睡不起。主持很奇怪,推开鉴真的房门,只见他故意在床边堆了一大堆破破烂烂的瓦鞋。
主持问:“你今天不外出化缘,堆这么一堆破瓦鞋做什么?”
鉴真打了个哈欠说:“别人一年一双瓦鞋都穿不破,我刚剃度一年多,就穿烂了这么多的鞋子。”
主持一听就明白了,微微一笑说:“昨天夜里落了一场雨,你随我到寺前的路上走走看看吧。”寺前是一段黄土坡,由于刚下过雨,路面泥泞不堪。
主持捻着须问:“你昨天是否在这条路上走过?”
鉴真说:“当然。”
主持问:“你能找到自己的脚印吗?”
鉴真十分不解地说:“昨天这路又干又硬,哪能找到自己的脚印?”
主持又笑笑说:“如果今天我们在这路上走一趟,你能找到你的脚印吗?”
鉴真说:“当然能了。”
主持听了,微笑着拍拍鉴真的肩说:“泥泞的路才能留下脚印。世上芸芸众生莫不如此啊。那些一生碌碌无为的人,不经历风雨,就像一双脚踩在又平又硬的大路上,什么也没有留下。”鉴真恍然大悟。
是啊,只有那些在风雨中走过的人们,才知道痛苦和快乐究竟意味着什么。那泥泞中留下的两行印迹,就证明着他们的价值。
成功并不是偶然的,它是经过无数次努力与奋斗的坚定,它是无数次经过困难与挫折历练后的见证。因此,当我们遇到困难与挫折时,想想那些这些小故事,回味其中的道理,就会明白许多,变得不再畏惧,而是把困难当作人生道路上的一块顽石,用锲而不舍的精神将它雕刻成最完美的雕塑。
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
成功并不是偶然的,它是经过无数次努力与奋斗的坚定,它是无数次经过困难与挫折历练后的见证。只有那些在风雨中走过的人们,才知道痛苦和快乐究竟意味着什么。那泥泞中留下的两行印迹,就证明着他们的价值。
战胜以往的自己
1953年,科学家谈林和克里克从照片上发现了DNA的分子结构,并提出了DNA螺旋结构的假说,这标志着生物时代的到来,他们也因此获得了1962年度的诺贝尔医学奖。可是,早在1951年,英国一位叫富兰克林的科学家就从自己所拍的DNA的x射线衍射照片上发现了DNA的螺旋结构。但由于他生性自卑,极度怀疑自己的判断,所以与成功失之交臂。
人的本性注定我们内心有许多的不坚强,自己,往往是最可怕的对手。为了成功,我们必须战胜自己,因为这往往是我们通向成功的最后一道屏障。我们只有战胜自己,才能成为自己的主人;只有成为自己的主人,我们才能把握自己的人生。
自己与自己的较量是最残酷的,也是最惊心动魄的,因为我们面对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他和我们一样强大,他很了解我们的内心。只要我们稍不留神,就会被他钻了空子。他也很了解我们的防守和进攻,在这个敌人面前我们几乎就是个透明人,一不小心就会被他击败。在人生的道路上,有的人能够成功,有的人却总是失败,而所有能够成功的人都是打败自己的人;那些被自己打败的人,必定成为生活中的失败者。
人生难免挫折,然而,人们对待挫折的态度却各不相同。日本著名哲学家武者小路实笃的一番话说得好:“人类中,谁都不能回避不幸的阴影,在这种时刻,各人凭自己的修养来对付:圣人就像圣人,勇士就像勇士,普通人就像普通人,愚者就像愚者,善人就像善人,恶人就像恶人,各人的本性在这种场合暴露无遗。”同一种境遇,由于各人的品性不同,所采取的态度千差万别:有些人就此陷入不幸的深渊,而另有些人在遭到灾难的袭击后,成为坚强的搏击者。
战胜自己,最需要的就是一种坚强的意志力。人与人之间,强者与弱者之间,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最大的差异就在于意志力的差异。一个人只有具有了坚强的意志力,才能够成为自己的主人,也才能够成为生活中的强者。
无数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为了炸药的问世,科学巨匠诺贝尔进行了400余次试验,发生了好几次惊险的爆炸事件,炸飞了实验室,炸死了亲弟弟和四个助手,炸瘫了老父亲。许多人劝他放弃这冒险的试验,他却毫不气馁,将实验室设到了瑞典马拉伦湖中的船上。1867年9月3日,一声巨响从船中突然爆发,整个船身剧烈晃动,滚滚浓烟从门窗中冲出,面孔乌黑、浑身是血的诺贝尔从硝烟中钻出来,像狂人一样地呼喊着:“成功了!成功了!”
正当富有音乐天赋的贝多芬事业如日中天时,一个晴天霹雳沉重地打击了他——28岁时因病丧失听力。在灾难面前,贝多芬没有向命运低头,他忍受着失聪过程中双耳雷鸣般的轰鸣,坚持音乐创作,并暗暗发誓: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屈服……他用牙咬住一根木棒的顶端,把另一端抵在钢琴的共鸣箱上借以听音。凭着顽强的毅力、忘我的工作,他创作了《命运交响曲》等大量不朽的音乐作品,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纵观历史,多少出类拔萃者之所以能出类拔萃,很重要的一点,他们决不认输,能够战胜自己。
有时,使我们疲惫的,并非远方的征程,而是我们鞋里的沙子。阻碍我们成功的也并非生活中的困难,而是我们心灵的脆弱。如果我们的内心可以更加坚强一些,强大到可以战胜自己内心的一切弱点,那么,我们或许就会发现其实成功就在眼前。
曲折,让生命更精彩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游历庐山大林寺时留下的一首醉人神魂、脍灸人口的清新诗句。如果没有到过庐山或不了解庐山独特的自然气候,怀疑是不是诗人描述错了,为什么人间的桃花以凋谢,山寺中的才盛开?你只有经历过,了解后,才会被诗人所折服,被诗意所陶醉。我们的世界很精彩,也很无奈。诸事万物,只要经历了,必有感悟和收获。
陈俊是北京资深的品牌策划专家,他曾经是一名英语教师,在八十年代,这可是一个相当不错的职业。可是,他却在大家的一片羡慕声中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自费去留学。
在今天,放弃稳定工作自费留学的事情或许时有发生,但是,在当时,他的这一举动让许多人不理解。当面对来自家人、同事、朋友的一片反对声音时,他说:“我很欣赏《钢铁是怎么炼成的》里的一句话:'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当回顾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我就想找寻这样的一种感觉,所以,我要去多经历,在一个新的世界,建立一个新的起点。”
留学生活当然是艰苦和清贫的,不会像在国内,有家人照顾,有稳定工资收入。在国外,一切得靠自己双手创造,为了能更好的生活和学习下去,陈俊常常需要付出别人多一倍的努力。
站在今天位置,陈俊回首当时的经历,面带微笑,说:“在国外的时候真的很穷,我记得是坐了七天七夜的火车过去的,吃的是方便面,整个人都变得浮肿……经历真的是最好的财富,我现在体会到了这笔无形的财富。”
那时的经历陈俊依然历历在目,但那份经历却磨练了他的意志,收获了一份特别的人生经历,这是用多少钱都买不来的。他现在的策划事业做得很成功,其中当然也会碰到困难,可再大的困难,只要想想留学那段艰难的岁月,相比之下,其他的没有什么迈不过去的坎。
经历就是一笔财富,这笔财富是别人给不了的,也是其他人模仿不来的,更是固守在一个小天地里得不到的。
每一次经历就是一次认知水平的提高,一次人生阅历的丰富。经历是最好的老师,是一笔财富,它能让我们开阔视野,明白事理,懂得生活,升华人生。积累的越多,人越成熟;经历的越多,生命越深厚。丰满的人生就是依靠丰富的经历铸就而成的。
经历,也许会给我们带来痛苦、失落和遗憾,但就是因此,我们的毅力也会因痛苦的磨炼而坚强,思想也会因碰撞的触动而深邃,心灵也会因生活的砥砺而净化。
经历过失败,我们才会更好地把握成功的时机;经历过痛苦,我们才更懂得怎样去创造快乐;经历过失去,我们才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所爱;经历过病残,我们才更懂得享受精神的收获。同时,我们也学会了许多生活的经验,学会了怎样承受压力,怎样勇敢地面对困境,走出自我的浅薄,走出忧愁的叹息,走出厄运的阴影,去迎接风雨。学会了怎样在磕磕碰碰、坑坑洼洼中站稳。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拥有的幸福,失去的珍贵。
往往,人越是身处过逆境、遭受过痛苦和不幸,越能激发激情与斗志,成就一番事业,铸就人生辉煌。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年轻时与其夫赵明诚过着悠然自得的幸福生活,所写的诗词只是抒写少妇的闲适之情、慵懒之态和离悉别绪,而在国破家亡、精神遭受深深的折磨与煎熬时,却写出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豪迈诗篇。纵观古今中外,大凡事业有成者几乎无不经历过痛苦的历练和折磨,这正应了古人所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人,是由无数次经历的积累而逐步走向成熟的。只有一不断经历,不断尝试,才能不断成熟,不断完善。单一意味着平庸和浅薄,多一份经历就会多一次磨炼,多一次积累经验的机会。一次经历就是一份财富,让你受益终生。
古埃及有位隐士说过:“我的一生是富有的,因为我都曾经历过。”也愿我们都带着这份昂的扬斗志,所向披靡的多多经历人生各种滋味,变为一个真正富有的人。
记得过去,可别活在那里
我们是唯一能决定自己要受苦多久的人。既然如此,既然决定权在自己,为什么我们总要让自己苦上个十天半个月,甚至好多年还不肯“放下”呢?
不为昨天买单
生活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们常常有活得累、活得艰难的感觉。“生活太累了!”成为现代都市人的普遍感慨。其实,要想活得轻松其实很不难,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其实也很简单,只要我们学会拥有“不为昨天买单”的心态。
在某个中学里,有这样一个种现象,许多学生常会为过去的成绩感到不安。他们在交完考卷后总是充满了忧虑,因为担心自己的分数,而影响了下一阶段的学习。一位老师看在眼里,记在了心里。
一天,这位老师在实验室里讲课,他把一瓶牛奶放在桌上,学生们不明白这瓶牛奶和课程有什么关系,都静静坐着,望着老师。忽然,这位教师站了起来,故意失手把那瓶牛奶打翻在水槽中。学生们都很惊讶,围拢到水槽前,议论纷纷,觉得可惜。老师说:“我希望你们永远记住这个道理,牛奶已经淌光了,不论你们怎样后悔和抱怨,都没有办法取回一滴。你们要是事先想一想,加以预防,那瓶奶还可以保住,可是现在晚了,我们现在所能做到的,就是把它忘记,然后注意下一件事。”
“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这句话包含了丰富深刻的哲理。过去的已经过去,历史不能重新开始,为过去哀伤,为过去遗憾,除了劳心费神,分散精力,没有一点益处。
假如我们能够像乔根那样,明白只有今天和此刻所做才是真实的,彻悟昨天、今天和明天的时间关系,就不会沉浸于痛苦中不能自拔了。如果我们能把昨天看成是今天的经验、借鉴,把明天看作是今天努力的收获,就能在积极的情绪下把每一天都过得有意义。
如果总抱怨现状不好,那是我们不知道还有更坏的事情。如果不活在当下,我们就会失去当下。如果失去了当下,也就丧失了当下所有的欢乐和幸福,也就失去了当下可能有的各种机会。
“不为昨天买单”,就是说不要同自己的过去较劲。如果一有过错,我们就陷入无尽的自责、哀怨、痛悔之中,我们将永远活在昨天,而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对于错误来说,懊悔毫无用处,只能带来更大的痛苦。如果摔倒了,我们唯一该做的,就是爬起来,拍拍身上的灰尘,重新走上人生的旅途。不要随随便便就放弃。
==========================================本章已完===========================================
阡陌红尘,飘落了谁的等待。曾在千年树下等候,只求你回眸一笑,曾在菩提下焚香,只为等一世轮回的相遇。阡陌红尘,终究一场繁花落寞,回忆在岁月中飘落了谁的眼泪。如烟的往事,不知谁飘落了谁的相思,如梦回忆,不知谁飘落了谁的等待。与你作别,不问曾经伤痛几何。往事如烟,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