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4第二十四章
与纪安澜之间的隔阂会达到现在这种程度,这一点是叶醒也始料未及的。
那一日在帐篷里与赵云晗的对话被听到后,叶醒已经做好了被突然疏远的准备;然而他心怀忐忑地等待了几日,却发现纪安澜对待自己的态度和往常似乎并无不同,而且在塞外安定下来之后,也终于开始向他传授武功。日子久了,叶醒渐渐就产生了一种怀疑:纪安澜不曾听见任何自己与赵云晗有关于他的对话,只是听见了前半段的交易,所以脸色才不自然的,其他事情他一无所知。
这份猜测仿佛定心丸一般,让叶醒终于从烦躁中得到了些许解脱。尽管知道自己可能是在自欺欺人,但这种事情也根本不可能去向纪安澜确认,多想也是无用。更重要的是,就算他不愿意面对这个事实,但叶醒依旧必须承认,对于如何才能与纪安澜针对这件事情和平沟通,他没有任何头绪;就像赵云晗所说的那样,他根本无法向男人坦白自己所有的想法。有些观念注定是要背道而驰的,从与纪安澜相遇的最初时起,两人发生过的那次微小冲突之中便可见一斑。
这种无措的情绪所催生出的便是逃避的欲望。纪安澜不提,叶醒便也不说,就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般。而叶醒在每日习武之余,还要着手筹备自己将来光复千寒教的资本,忙得不可开交,久而久之便真的将这件事抛到了脑后。
直到后来发生了一件事,他才意识到,事情远比自己所想象的要严重得多。
塞北马寨每年要和朝廷交易一大批战马,中间的联系人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在怀雍关的关城中便有一位长期派驻此地的庄姓官员,专门负责此项事务。叶醒通过白音认识了这位庄大人,经过几年经营已有了很深的交情;更通过庄大人搭上了离朝堂中枢更近一步的高官,几次大礼砸下去,如今书信往来时对方的口气也和悦了许多。想要在武林中进行什么大动作而不受干涉的话,官府这边一定要打点完善,其中利害叶醒自然通晓。
朝廷这边经营妥当了,自然不能忘了酬谢当初帮忙牵桥搭线的人。韩离四年前娶妻生子之后就当了甩手掌柜,将绝大部分事情都交给了白音去办。白音性情急躁,又好勇斗狠,喜欢的是喝酒吃肉围猎打架,对于做生意这种事情不擅长更不感兴趣;于是叶醒便主动请缨,投其所好,白日陪他切磋,晚上帮着他处理这些杂事,一来二去便轻易拉拢了这位年轻的二当家。借由庄大人那边的扶持,塞北马寨很快便从几个与朝廷做交易的马寨中脱颖而出,越发壮大起来,而叶醒也开始了他的第二步计划。
草原广袤,漫无边际,大小部落星罗棋布,数量不知凡几。每到冬季,除了去袭扰中原边关之外,各部落之间也互相有争夺厮杀,塞北马寨自然不能免俗。有了日渐雄厚的财力做支撑,马寨中的汉子们都换了更快的骏马与更好的武器,顺利击退了前来骚扰的敌对部落,并在几日后的逆袭中将其整个吞并;趁着白音杀得兴起,叶醒便适时怂恿他除去周边的几个部落,以绝后患,白音自是欣然听从。
然而,就在扩张计划即将付诸实施的时候,韩离却插手了。他一出生阻拦,向来将哥哥视若神明的白音自然没有不听从的道理,这件事就这么有头没尾的结束了。叶醒倒是没什么觉得可惜的,他拉拢白音、壮大马寨,本来就是为了将此处作为自己将来白手起家的资本来源;扩张只不过是讨好白音的一种手段而已,并不是必要的。而韩离显然也已经对自己有了微词,他当然懂得见好就收的道理。
然而当他觉得是时候适可而止、决定回过头来做个乖徒弟的时候,叶醒才恍然惊觉,纪安澜对待自己的态度,与最初时早已有了太大的不同。他怂恿着白音在外面打打杀杀,男人却没有半分干涉的意思,甚至对相关的事情闭口不提,权当毫不知情;当时他一心扑在那些事上没发现异样,现在一回想叶醒才察觉出来,以纪安澜的性格却没有对他做这些事提出劝阻,这本身就是一件很不正常的事情。
叶醒终于意识到,几年前那些话从来都深深印在纪安澜的心里,不说,不代表已经忘记。而他,似乎已经错过了最佳的补救时间。
他不想继续做我的师父了,我要失去这个人了——这个念头迅速充斥了青年的脑海。多年前的烦躁和焦虑仿佛在一夜之间全部飞了回来,还多了几分之前从未想象过的恐慌。男人依旧会如同往常一样与他切磋,看他练武,同他说话,对他微笑,却再也不会对他的行为提出任何意见。叶醒试图像以前那样将自己与纪安澜的距离再度拉近,却发现对方已经拒绝就此事和自己进行任何沟通。
从那双眼睛里,叶醒再也无法发现从前的那份全无保留的赤诚。纪安澜正在自觉将自己放在一个与马寨、与白音、与庄大人同等的、被利用者的位置上,这一切都是他一手造成的,并且对此束手无策。
.
晌午暑气正重,谁都没有兴致交谈,专心赶路。日头偏西时,三人终于抵达了今日的落脚之地——偃梁城。此处已是雍州地界,离玉顶山不过五日的路程;正值七八月交接的时候,城中随处可见佩刀负剑的江湖中人。向街头的小贩打听了一番,纪安澜最终选定了一处名叫长顺客栈的店家落脚。
“几位客官也是去玉顶山参加武林大会的侠士吧?”刚进了大堂,掌柜的便热情满面地迎了上来。
“劳烦掌柜的,来三间上房。”纪安澜道。
掌柜的有些为难地搓搓手道:“若是平常,房间自然颇有富余,可三位大侠也看到了,近几日打五湖四海来的各地豪杰大多都在偃梁歇息,这城中的几家客栈全都挤满了人。小老儿这里虽然还有上房,但也只匀出了两间,剩下的……就只有通铺了。”
“我自然是要独占一间的。”白音当即宣布,向叶醒使了个眼色。
叶醒视而不见,对面露难色的纪安澜道:“师父若是觉得不方便,弟子可以去睡通铺。”
纪安澜抬眼看向他,叹了口气,摆摆手道:“有什么方便不方便的,我又不是黄花大闺女。反正明天早上就出发了,将就一晚上吧。”
“谢师父。”叶醒低头称是,嘴角悄然翘起。
两间屋子位于二楼的最里面,房门相对。白音向叶醒露出一个“有你的”的表情,进了自己的房间;叶醒关门转身,便见纪安澜端着个铜盆从里面出来,脖子上还极其没形象地搭着一条汗巾:“你也洗一洗手和脸,在外面跑一整天了。”
“师父今晚便睡在内间,我在这里打个地铺便好。”叶醒接过铜盆道。
纪安澜唔了一声,也不看他,转身走出几步又停下步子来,也不回头,只是道:“打地铺也到里屋来吧,外面冷。”
炎炎夏日,睡在外面只会更加凉爽,哪有冷的道理?这人虽然心里有隔阂,却依旧忍不住在这种小事上关心自己。叶醒在心中叹了一声,规规矩矩应道:“是。”
一时间无人说话,只有搅水发出的哗哗声响。最终还是纪安澜打破了沉默:“你……这回过来,有什么计划没有?”
叶醒动作一停,道:“还不知道。我们离开中原已久,六年间武林中可发生了什么大事,也全然不知。见机行事吧。”他顿了一顿,声音略轻了些,“总归……是要将千寒教少主的身份传扬出去的,才好放饵,等待愿者上钩。”
不知为什么,对着纪安澜说出这种话时,他总会产生一种无法遏制的心虚感,甚至比在面对赵云晗这个正牌少主的时候还要强烈百倍。
“嗯。那就到时候看看情况再说吧。”屋内也寂静了半晌,纪安澜的话音才随着脚步声一同响起。男人掀开隔帘走了出来,手中拿着一块玉佩,“我与严兄的六年之约,也是该践行的时候了。”
想起那个沉默寡言的蓝衣剑客,叶醒皱了皱眉,却并没有说什么。转眼一看,纪安澜腰间除了刀之外空荡荡的毫无饰物,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开口道:“左右也是拿着,师父何妨将这玉佩戴在身上?”
纪安澜一愣:“这……不太好吧?只不过是人家给我的信物,就像云晗的那块一样,到时候是要还给人家的。”
“师弟那块是教主遗物,自然是要归还的。严霆能将这玉佩拿来做信物,显然这对它来说不算是什么重要的东西,师父大可不必如此计较。”叶醒道,“师父有所不知,身份尊贵者腰间佩玉,乃是我朝风俗。江湖人平日里虽然不大理会这规矩,但遇上大事时,也是要讲究门面气派的。来日在玉顶山,各派掌门高手齐聚,师父腰间空空,难免为人看轻。”
我说怎么人人都拿玉佩做信物呢,原来是随身携带,用起来方便啊。纪安澜低头看去,手中的玉佩翠绿通透,其上刻有两只猛虎争斗,咬尾相缠,当真是栩栩如生,十足传神。他还有些犹豫,叶醒已将那玉佩拿了过来,向他腰间伸出手去。
“诶,你……”纪安澜无奈,只能抬着两条胳膊任他施为。叶醒半弓着腰,替他将细绳一丝不苟地系好。“是弟子粗心了。”青年轻声道,“来日定为师父选一块更好的。”而不是用别人的。
垂眼看见他认真的神情,纪安澜静默半晌,终于还是偏过头去。
“下去吃饭吧。”
正是吃晚饭的时候,大堂里人声鼎沸,拥挤非常,根本找不到空余的桌子。小二赔笑着过来:“三位客官可否将就一下,和别的客人拼个桌子?”
“可以。”纪安澜答。
小二谢过,领着他们绕过柜台,来到楼梯的后面。那里有四张桌子,其中三张已经坐满,余下的那张,旁边只坐了一个瘦高的青年,桌上除了一壶茶、一盘素菜,再无他物。
黑衣如墨,面白如雪,身姿如剑,目寒如冰。
一看便知是个不好惹的,怪不得没人和他拼桌。
小二显然也有些犯怵,但还是硬着头皮走了上去:“敢……敢问少侠,可否与这三位客官一同拼个桌子?”
那青年转过头来,目光径直掠过小二,投向后方三人;见到纪安澜腰间饰物,却是脸色一变,霍然起身,冷冷问道:“你是谢言庭的什么人,竟然有他的家传玉佩?”
那一日在帐篷里与赵云晗的对话被听到后,叶醒已经做好了被突然疏远的准备;然而他心怀忐忑地等待了几日,却发现纪安澜对待自己的态度和往常似乎并无不同,而且在塞外安定下来之后,也终于开始向他传授武功。日子久了,叶醒渐渐就产生了一种怀疑:纪安澜不曾听见任何自己与赵云晗有关于他的对话,只是听见了前半段的交易,所以脸色才不自然的,其他事情他一无所知。
这份猜测仿佛定心丸一般,让叶醒终于从烦躁中得到了些许解脱。尽管知道自己可能是在自欺欺人,但这种事情也根本不可能去向纪安澜确认,多想也是无用。更重要的是,就算他不愿意面对这个事实,但叶醒依旧必须承认,对于如何才能与纪安澜针对这件事情和平沟通,他没有任何头绪;就像赵云晗所说的那样,他根本无法向男人坦白自己所有的想法。有些观念注定是要背道而驰的,从与纪安澜相遇的最初时起,两人发生过的那次微小冲突之中便可见一斑。
这种无措的情绪所催生出的便是逃避的欲望。纪安澜不提,叶醒便也不说,就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般。而叶醒在每日习武之余,还要着手筹备自己将来光复千寒教的资本,忙得不可开交,久而久之便真的将这件事抛到了脑后。
直到后来发生了一件事,他才意识到,事情远比自己所想象的要严重得多。
塞北马寨每年要和朝廷交易一大批战马,中间的联系人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在怀雍关的关城中便有一位长期派驻此地的庄姓官员,专门负责此项事务。叶醒通过白音认识了这位庄大人,经过几年经营已有了很深的交情;更通过庄大人搭上了离朝堂中枢更近一步的高官,几次大礼砸下去,如今书信往来时对方的口气也和悦了许多。想要在武林中进行什么大动作而不受干涉的话,官府这边一定要打点完善,其中利害叶醒自然通晓。
朝廷这边经营妥当了,自然不能忘了酬谢当初帮忙牵桥搭线的人。韩离四年前娶妻生子之后就当了甩手掌柜,将绝大部分事情都交给了白音去办。白音性情急躁,又好勇斗狠,喜欢的是喝酒吃肉围猎打架,对于做生意这种事情不擅长更不感兴趣;于是叶醒便主动请缨,投其所好,白日陪他切磋,晚上帮着他处理这些杂事,一来二去便轻易拉拢了这位年轻的二当家。借由庄大人那边的扶持,塞北马寨很快便从几个与朝廷做交易的马寨中脱颖而出,越发壮大起来,而叶醒也开始了他的第二步计划。
草原广袤,漫无边际,大小部落星罗棋布,数量不知凡几。每到冬季,除了去袭扰中原边关之外,各部落之间也互相有争夺厮杀,塞北马寨自然不能免俗。有了日渐雄厚的财力做支撑,马寨中的汉子们都换了更快的骏马与更好的武器,顺利击退了前来骚扰的敌对部落,并在几日后的逆袭中将其整个吞并;趁着白音杀得兴起,叶醒便适时怂恿他除去周边的几个部落,以绝后患,白音自是欣然听从。
然而,就在扩张计划即将付诸实施的时候,韩离却插手了。他一出生阻拦,向来将哥哥视若神明的白音自然没有不听从的道理,这件事就这么有头没尾的结束了。叶醒倒是没什么觉得可惜的,他拉拢白音、壮大马寨,本来就是为了将此处作为自己将来白手起家的资本来源;扩张只不过是讨好白音的一种手段而已,并不是必要的。而韩离显然也已经对自己有了微词,他当然懂得见好就收的道理。
然而当他觉得是时候适可而止、决定回过头来做个乖徒弟的时候,叶醒才恍然惊觉,纪安澜对待自己的态度,与最初时早已有了太大的不同。他怂恿着白音在外面打打杀杀,男人却没有半分干涉的意思,甚至对相关的事情闭口不提,权当毫不知情;当时他一心扑在那些事上没发现异样,现在一回想叶醒才察觉出来,以纪安澜的性格却没有对他做这些事提出劝阻,这本身就是一件很不正常的事情。
叶醒终于意识到,几年前那些话从来都深深印在纪安澜的心里,不说,不代表已经忘记。而他,似乎已经错过了最佳的补救时间。
他不想继续做我的师父了,我要失去这个人了——这个念头迅速充斥了青年的脑海。多年前的烦躁和焦虑仿佛在一夜之间全部飞了回来,还多了几分之前从未想象过的恐慌。男人依旧会如同往常一样与他切磋,看他练武,同他说话,对他微笑,却再也不会对他的行为提出任何意见。叶醒试图像以前那样将自己与纪安澜的距离再度拉近,却发现对方已经拒绝就此事和自己进行任何沟通。
从那双眼睛里,叶醒再也无法发现从前的那份全无保留的赤诚。纪安澜正在自觉将自己放在一个与马寨、与白音、与庄大人同等的、被利用者的位置上,这一切都是他一手造成的,并且对此束手无策。
.
晌午暑气正重,谁都没有兴致交谈,专心赶路。日头偏西时,三人终于抵达了今日的落脚之地——偃梁城。此处已是雍州地界,离玉顶山不过五日的路程;正值七八月交接的时候,城中随处可见佩刀负剑的江湖中人。向街头的小贩打听了一番,纪安澜最终选定了一处名叫长顺客栈的店家落脚。
“几位客官也是去玉顶山参加武林大会的侠士吧?”刚进了大堂,掌柜的便热情满面地迎了上来。
“劳烦掌柜的,来三间上房。”纪安澜道。
掌柜的有些为难地搓搓手道:“若是平常,房间自然颇有富余,可三位大侠也看到了,近几日打五湖四海来的各地豪杰大多都在偃梁歇息,这城中的几家客栈全都挤满了人。小老儿这里虽然还有上房,但也只匀出了两间,剩下的……就只有通铺了。”
“我自然是要独占一间的。”白音当即宣布,向叶醒使了个眼色。
叶醒视而不见,对面露难色的纪安澜道:“师父若是觉得不方便,弟子可以去睡通铺。”
纪安澜抬眼看向他,叹了口气,摆摆手道:“有什么方便不方便的,我又不是黄花大闺女。反正明天早上就出发了,将就一晚上吧。”
“谢师父。”叶醒低头称是,嘴角悄然翘起。
两间屋子位于二楼的最里面,房门相对。白音向叶醒露出一个“有你的”的表情,进了自己的房间;叶醒关门转身,便见纪安澜端着个铜盆从里面出来,脖子上还极其没形象地搭着一条汗巾:“你也洗一洗手和脸,在外面跑一整天了。”
“师父今晚便睡在内间,我在这里打个地铺便好。”叶醒接过铜盆道。
纪安澜唔了一声,也不看他,转身走出几步又停下步子来,也不回头,只是道:“打地铺也到里屋来吧,外面冷。”
炎炎夏日,睡在外面只会更加凉爽,哪有冷的道理?这人虽然心里有隔阂,却依旧忍不住在这种小事上关心自己。叶醒在心中叹了一声,规规矩矩应道:“是。”
一时间无人说话,只有搅水发出的哗哗声响。最终还是纪安澜打破了沉默:“你……这回过来,有什么计划没有?”
叶醒动作一停,道:“还不知道。我们离开中原已久,六年间武林中可发生了什么大事,也全然不知。见机行事吧。”他顿了一顿,声音略轻了些,“总归……是要将千寒教少主的身份传扬出去的,才好放饵,等待愿者上钩。”
不知为什么,对着纪安澜说出这种话时,他总会产生一种无法遏制的心虚感,甚至比在面对赵云晗这个正牌少主的时候还要强烈百倍。
“嗯。那就到时候看看情况再说吧。”屋内也寂静了半晌,纪安澜的话音才随着脚步声一同响起。男人掀开隔帘走了出来,手中拿着一块玉佩,“我与严兄的六年之约,也是该践行的时候了。”
想起那个沉默寡言的蓝衣剑客,叶醒皱了皱眉,却并没有说什么。转眼一看,纪安澜腰间除了刀之外空荡荡的毫无饰物,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开口道:“左右也是拿着,师父何妨将这玉佩戴在身上?”
纪安澜一愣:“这……不太好吧?只不过是人家给我的信物,就像云晗的那块一样,到时候是要还给人家的。”
“师弟那块是教主遗物,自然是要归还的。严霆能将这玉佩拿来做信物,显然这对它来说不算是什么重要的东西,师父大可不必如此计较。”叶醒道,“师父有所不知,身份尊贵者腰间佩玉,乃是我朝风俗。江湖人平日里虽然不大理会这规矩,但遇上大事时,也是要讲究门面气派的。来日在玉顶山,各派掌门高手齐聚,师父腰间空空,难免为人看轻。”
我说怎么人人都拿玉佩做信物呢,原来是随身携带,用起来方便啊。纪安澜低头看去,手中的玉佩翠绿通透,其上刻有两只猛虎争斗,咬尾相缠,当真是栩栩如生,十足传神。他还有些犹豫,叶醒已将那玉佩拿了过来,向他腰间伸出手去。
“诶,你……”纪安澜无奈,只能抬着两条胳膊任他施为。叶醒半弓着腰,替他将细绳一丝不苟地系好。“是弟子粗心了。”青年轻声道,“来日定为师父选一块更好的。”而不是用别人的。
垂眼看见他认真的神情,纪安澜静默半晌,终于还是偏过头去。
“下去吃饭吧。”
正是吃晚饭的时候,大堂里人声鼎沸,拥挤非常,根本找不到空余的桌子。小二赔笑着过来:“三位客官可否将就一下,和别的客人拼个桌子?”
“可以。”纪安澜答。
小二谢过,领着他们绕过柜台,来到楼梯的后面。那里有四张桌子,其中三张已经坐满,余下的那张,旁边只坐了一个瘦高的青年,桌上除了一壶茶、一盘素菜,再无他物。
黑衣如墨,面白如雪,身姿如剑,目寒如冰。
一看便知是个不好惹的,怪不得没人和他拼桌。
小二显然也有些犯怵,但还是硬着头皮走了上去:“敢……敢问少侠,可否与这三位客官一同拼个桌子?”
那青年转过头来,目光径直掠过小二,投向后方三人;见到纪安澜腰间饰物,却是脸色一变,霍然起身,冷冷问道:“你是谢言庭的什么人,竟然有他的家传玉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