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四章 双溪坪人救回亨利
第三十四章 双溪坪人不许遣返亨利
1,当灵姑听说两个年轻的土改工作队员杀了上寨的阿威和阿昌,晓得又被带进了阴山的密林中,像上次整治吴升一样,要他们多吃些苦头。想到被蟒蛇缠得即将死去的吴升,这样的错误哪能再犯下去呢?于是就急忙找阿欢去了。
两人觉得这一次与上一次一样。既然你要实施公平的神判,为啥要让即将死去的人受不该受的罪呢?但这时已经快夜深了,假如两个年轻人也像吴升那样被狼、野猪、蟒蛇攻击呢?于是胆大包天的灵姑又一次地自作主张,她们得尽快赶到阴山去,至少为他们升一堆火,陪伴一下他们,赶走要伤害他们的动物。
两人准备了一些时候,背上了阿欢的爹留下的火药枪,带上了食物,便向波乜河去了。命运就是这么巧合,当她们到达波乜河边时,发现了一群人恰巧越过波乜河后,神秘地径直朝灵姑家走去。两人在药屋后看见这些人悄悄地进了灵姑家里,不多久就听见了阿彩的喊声,又不多久,就见亨利被绑着推出了木屋……这样的事,被她们先看到了。
当双溪坪还是万籁俱寂的时候,阿松新搬进去的房门被人急促地敲响。阿松赤条条地一跃而起,迅速地套上了衣裤。冷汗竟从他的腋窝淌了下来,他本能地抓起步枪,还顺手将竹背兜移到顺手的地方。这竹背兜下边的夹层中,藏着他心爱的勃朗宁手枪,他只要抽开底层的竹篾,就能抓住枪。这时的他情不自禁瞥了一眼阿柳,见她正颤抖着套着衣裙……只有他心里最清楚,解放军和土改工作队这样迅速地赶来,一定是为了那两名失踪的土改工作队队员。
他隔着木门问道:“哪个?有哪样事?”
木门外发出一个姑娘颤抖的声音:“阿松……解放军……把亨利……抓……抓走了!”
阿松听出这是阿欢的报警声。当他提起步枪打开木门时,阿欢却神秘地消失了。他正在夹疑阿欢咋偏偏来敲他的木门、向他报信时,旁边干柴棍的木门“吱呀”的一声开了,他像山猫似地跳了出来,他用尖细剌耳的声音骂着:“哪个有这样大的胆子,敢来双溪坪抓亨利!”
护寨枪手的住处离寨老岑林山的吊脚楼都不远,二十几个护寨枪手,不,应当是双溪坪游击队队员,只一哈儿的功夫就聚集在岑林山的木屋前。岑林山把阿松叫到一边,与他商量一会后,就和他带着枪手,背着一色的步枪,朝着虎头崖方向追去了。
程方舟命令四个身高马大的山东大汉挟持着亨利迅速前行,他必须在双溪坪人沉睡的时候悄悄地带走亨利,必须尽快将亨利带出虎头崖。这个小分队淌过平静的波乜河时,溅起了无数的水花,细雨初停、蒙胧的波乜河面上雾气弥漫,跨过了波乜河的程方舟大功告成似地轻松地松了口气,远处的山寨轮廓昏糊地显现在一片黑色中。
当他们走到虎头崖口时,所有人都认为安全了,完成任务了。不少战土们点燃了火把。程方舟在虎头崖前集合部队清点人数后,两个战士在前面举着火把,爬进了虎头崖中。当亨利被人强力按下,欲跪着爬向虎头崖时,一声清脆的枪声响了,那一枪打掉了第一个人手中的火把,火把划了一道弧线,掉下了百丈深渊中。
这时,从亨利家的木楼方向,传来了报警的锣声。紧接着,双溪坪九寨八村都敲响了报警的铜锣。突然响起的枪声和锣声,惊得程方舟淌下了虚汗,他不想停止前进,命令他的战士说:“快带这个英国特务,爬出虎头崖去。”
那前面的战士刚移动一下,侧面又打响了第二枪,那第二个人手中的火把,被打得火花四散。这时候,一个尖细的声音从黑暗中向这一群人喊道:“不管你们是哪方圣人,也不管你们是哪里来的天兵天将,都不准带走我们的亨利。否则,不要怪双溪坪人不认皇!”
只一哈儿的功夫,左寨右寨、左村右村……九寨八村的铜锣都回应了过来。也只是一哈儿的功夫,从波哥河方向,从波妹河的深谷中,从山间的丛林里,从闪亮着灯光的木屋里……双溪坪枪手发出古老而原始的吆喝声,向着天堑虎头崖奔来。
在这静寂的大山里,在这阴风惨惨的悬崖边上,程方舟带领的战士全都暴露在山岩上。随着第二枪打得火星飞溅的那一刻起,程方舟就知道他们的退路被双溪坪人封锁住了。这时,大山里所有的号角和铜锣声都停歇了下来,劲疾的山风将火把吹得唿唿直响,山里人古怪的吆喝声越来越近……该是孤注一掷的时候了,程方舟低声地命令他的战士:
“把所有的火把灭了!快把这个帝国主义分子给我带走!”
战士们刚踩灭了火把,阴冷的疾风中又传出了一个冰凉的话声:“哪个人再不听打招呼,再动亨利一根手指,老子真的不认皇了!”
这声音是那样的清晰,离他们那样的近,即便是雾气笼罩的沉沉黑夜,这个人好像看清了他们的每一个细微的动作,听清了他们的每一句说话。走,又不能走;停,又不能停,这时候的程方舟全身一阵的冰凉,知道他精心策划的秘密行动失败了。
此时,从弥漫着雾气的波乜河岸边,无数人举着火把向着虎头崖走来,当燃烧着的火把在离虎头崖不远的时候,人们才看清那走在最前面的,原来是双溪坪人都喜爱的灵姑姑娘;是亨利此时最想拥抱的女儿茜茜。
灵姑牵着阿彩,与一群人一起走向虎头崖。她突然用英语唱起了亨利创作的《十个手指一个也不许分开》的歌曲。这一唱,双溪坪人有的用汉语、苗语、布依语、瑶家语、土家语、侗语唱了起来。这首歌早已经在双溪坪流传开了,是这里的山里人一唱起来就不想停的和谐歌曲。这种七音的谐唱,唱出了双溪坪人的和谐,也唱出了这个大山中的人们的心声。
被战士们紧紧拽着的亨利,看到他盼望的女儿披着长长的黑发,带领着好多的双溪坪人唱着他谱写的歌曲向他走来,这时候的亨利喜从中来,情不自禁地跪在了地上,喜悦的泪水不禁夺眶而出,不禁随着大家唱了起来:
伸出你的手来,
手与手紧紧相牵。
不分伤痛、富贵、贫穷……
我们的血肉紧紧相连!
这里是我们难舍的家园,
这里是和谐相处的人间,
山摇地动也不分离,
十个指头一个也不许分开!”
这美妙的和谐的七音合唱,把山民们唱得热血沸腾,也唱得人人心碎;似乎也把解放军战士的心也给唱软了。当灵姑举着火把走向亨利时,那两个拽着亨利的解放军战士,这时候竟莫名其妙地松开了双手。当灵姑为父亲松绑时,就是负责这次秘密行动的程方舟,居然也没有上前阻挡。
当亨利紧紧地抱住女儿,在她的脸上不住地亲吻时,阿彩也哭喊着扑了上去时,双溪坪人发出古怪的吆喝声,为这一家人的重新团聚欢呼起来。
程方舟从惊愕中醒来,心想,这么偏远的山区,这么贫穷的地方,这个亨利究竟对这些山里人施了啥魔法,让他们这样天真、轻易地就接受了欺骗?竟然为了一个英国人,就竟敢于与解放军和人民公安对抗?
程方舟这才明白了他的小分队,碰上的不是土匪武装,不是地、富、反、坏,而是遇上了当代革命军人最担心、最害怕遇上、最怕卷入的、最微妙、也最复杂的民族问题!
2,程方舟最害怕碰上的民族问题,现在落到了他的头上。就因为他的急躁,出现了这样无法收场的场面。党的民族政策在山区遇到阻挠时,不论是剿匪部队还是土改工作干部,谁都不太敢采取他们惯常使用的“宁左勿右”的方式,往往还采用偏向山民们的“宁右勿左”的办法。
当干部们在山村里与少数民族发生摩擦和矛盾时,如果势态还处于萌芽之中时,冷静的干部大多数都会自认倒霉,当让步的就让步,当化解的就化解,当赔礼道歉的就赔礼道歉……只要山民们不聚众闹事,不惊动县里、地区和省里……问题就都好办多了。这时即便你有理,谅你也不敢耍横,你要是敢朝山民们开枪,那可是吃不完,兜起走的天大事情。
现在的程方舟不得不谨慎行事。他认为双溪坪人为了一个亨利,整村整寨的山民都站出来了,你若不四平八稳地、平心静气地、好生生的坐下来与他们谈判,硬性地带走亨利,到时候吃亏、倒霉,除了你也还是你,你的政治生命和前途,也就随之完结了。要知道,新政府的人在处理民族问题时的谨小慎微,就是在帝国主义国家、民主国家的面前,也是搬得上桌面的。
程方舟命令剿匪部队的一个班长,带领几个士兵跑步去通知肖阳景。他看到这几个战士爬出了虎头崖,才在晨曦飘浮的雾气中说道:
“双溪坪的老乡们,我们是毛主席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公安战士,是你们的亲人和朋友。是来双溪坪执行任务,是要带走亨利——这个帝国主义分子的。我们不能让帝国主义的魔爪伸进中国,窃取情报,危害国家……”
薄雾中,一个细瘦的、矮小的、像个小孩般的、尖嘴猴腮的人,用衣袖擦干一块光滑的、显然是这个地方最舒适的大岩石,恭敬地请亨利坐在这块岩石上。他就坐在亨利的脚下,他的头干刚好与亨利胸脯一般高。这人尖声尖气地、有些刺耳地打断了程方舟的话,说道:
“你们是解放军,我看……一点都不像。”
程方舟兴奋地问道:“我们是解放军!你们看,帽上的五角星……响当当的解放军!”
“就算是解放军吧,你可晓得这里是双溪坪游击队的地盘?家有家规,国有国法,你们不打一个招呼就敢来捆亨利,胆子不小啊!”
程方舟宣传道:“现在,朝鲜战场上,美帝国主义正在屠杀朝鲜人民和中国人民志愿军。你们都晓得,美帝国主义和蒋介石,隔三岔五往这里的山区空投物资、空投特务、散发反动传单……我们是省里派来的公安战士,要把亨利这样的帝国主义分子押回省城去,不许他在这里蛊惑人心、散布谣言……”
谁知这人却道:“你这样一说,亨利不就是个坏人?特务了?”
“肯定是坏人,特务。”
这小小人儿发怒了:“把你的嘴涮干净些!我再听你说一遍亨利是坏人,是特务,老子就要拿猫鞭(中指)咣(打)你!”
这人太不起眼,就像个多口多舌的小孩。程方舟不耐烦地愣了他一眼,对他说道:“大人在说话,娃娃少岔嘴!”
这话刚出嘴,就有不少枪手吼了起来:“干柴棍,去拿猫鞭咣他!”
听到这样多枪手的吼声,程方舟晓得他看错了人。这个叫干柴棍的人只回头瞟了瞟一边的枪手,那些吼叫声也就立即停了下来。
程方舟晓得这时候说亨利是坏人、特务,这可是要遭双溪坪人猫鞭咣嘴的,可不是闹着玩的。他在公安战线和贵州山里人打了两年半的交道,晓得贵州的少数民族被人惹毛翻了,说打就要打,说闹就要闹的。这时候他才开始正视这个小人儿,顿时觉得这个人在双溪坪是个威望很高的人,于是问他:
“你是亨利的好伙计(好朋友)?”
干柴棍毫不犹豫地回答说:“是。”
程方舟又问四周的枪手:“和亨利是好伙计的,都举起手来。”
大部分枪手都举了手,这时程方舟才大吃一惊!他想,新中国解放两年半了,城市里的外国人几乎都遣送干净了,特别是抗美援朝战争还打得热火朝天的今天,谁敢在公安人员面前承认他是帝国主义分子的好朋友?这种人在今天的中国社会里几乎绝种了。可是,就在贵州边远的双溪坪,这里的人却争先恐后地承认自己是亨利的好朋友,可见这个帝国主义分子在山民心中扎下了深根,牢牢地控制着这么多的山民,真该尽快遣送他回国才是。
难怪,他要来双溪坪执行秘密逮捕亨利的任务时,就是县委、县政府、县武装部的负责人,都异口同声地提醒他,说亨利在这里很有影响力,要他不要掉以轻心。
双溪坪还是和过去的双溪坪一样,这里的山民直到现在还没有阶级斗争观念及剥削阶级的意识,仍然是中国社会至今未开垦的一片处女地。尽管这里有双溪坪游击队,有新政府的代表岑林山,但是,这里仍是看不到尽头的莽林,连绵重叠的大山,亘古不变的河流。这里连一张时兴的代表新社会的标语和口号也没有,也找不到任何一点与新中国、新社会、新法规相连的痕迹。这里,就像传说中的夜郎国,是另一个世界。
现在,假如要硬性地带走亨利,这里的人就会不认“皇”,他们连皇帝都敢不认,还会怕你?若是双方发生了冲突,那引起民族矛盾的所有责任,将会由你一人承担。按照贵州人的说法,这样的事情真的“吊歪”不得。他想来想去,突然想到了他身上揣有给岑林山的便条,他想,只要岑林山出来,事情不就好办得多吗?
他突然对干柴棍说道:“军分区的剿匪总指挥肖阳景同志,要岑林山县长配合我们,逮捕亨利……我有肖指挥的信要交给他。岑县长呢,请你叫他出来一下,好吗?”
岂知,干柴棍回答说:“你这个人阴心鬼重得很,是个暗地里打人扁脚(绊腿)的人。岑林山认不得你,也不会出来见你!”
程方舟十分的尴尬和无趣,在飘渺的雾气中难堪地笑了笑。这时已经接近黎明,远方山峦上的一线光亮,也被升腾的团团雾气即将掩盖。正当他左右为难、进也不是,退也不是的时候,身后的虎头崖边传来了跑步声。转眼间,光亮也映到了虎口崖壁头上,程方舟精神大振,他苦苦等待的援兵,赶来了!
正当一群解放军战士欲进入虎头崖的时候,这时,一声黎明前的枪声异常清脆地在山谷中久久回荡,一个威武无比的声音在回荡的枪声中也同时响起:
“我是双溪坪的岑林山,没有我的点头,不管你是哪样人,一个也不许进入虎头崖!”
岑林山的话声刚停,崖壁口就传来了肖阳景的话音:“岑林山,我是剿匪总指挥肖阳景。你连剿匪部队进入双溪坪都不准吗?你想不认‘皇’吗?”
“肖总指挥,得罪了。若是昨晚,你千军万马进来,也是我双溪坪的客人。可是今天……晚了!”
对面的肖阳景又问他:“为啥昨天行,今天又不行了呢?”
岑林山回答说:“昨天,我把你当成真正的朋友,所以给了你进入双溪坪的暗号。可是你违犯了规矩,把我给你的暗号随便就给了人,让人到双溪坪来乱抓人,乱捆人……今天我还能让你进来吗?”
崖口的肖阳景沉闷了好大一会,又一个声音传了过来:“岑县长……”
话声立即被打断:“你不要先给我贴膏药,有话就说,有屁就放!”
“那好,双溪坪的岑林山,我是县土改工作队队长郑士华。我们要和剿匪部队进入双溪坪开展清匪反霸工作,你也不让我们土改工作队进入虎头崖吗?”
“双溪坪没有地主、恶霸,更没得土匪!”
“这不能由你一人说了算。我们要发动群众,进行土地调查、田地核查、人口登记……”
他的话被岑林山打断了:“然后,你们就召开斗争大会,把流鼻涕的小地主也扯上去斗争;用开花弹枪毙寨老和与兵匪有关系的人,是不是这样?”
“双溪坪的岑林山,这是阶级斗争,是发动群众,又不是针对你……”
“不要说了,你把我的心都说凉了,把我的头皮也说麻了。你去告诉县里头,就说双溪坪的岑林山不允许剿匪部队和土改工作队,在双溪坪枪毙、斗争一个人!”
“岑林山……”
“不要罗嗦了!”
郑士华说道:“我只想弄清最后一件事……”
“说!”
“我们的两个土改工作队队员,一个叫杜进,另一个叫彭正阳,他们失踪了,在不在你的手里?”
“在。”
“为哪样?”
“他们从背后开枪杀人。”
“请你把他们交还给我们,由人民政府来处分他们。”
“不行!”
“为哪样?”
“双溪坪有阿威和阿昌的亲人,对这种丧尽天良的人,双溪坪人要按法规,对他们进行‘神判’!”
“除了人民政府,谁也无权审判他们!”
“这权,双溪坪人生下来就有!”
“双溪坪的岑林山,你胆敢保护帝国主义分子,审判土改干部吗?”
“天底下没有我岑林山不敢的事情。亨利是双溪坪的客人,他高兴走就走,高兴留就留,双溪坪人没有撵走客人的规矩。现在,我命令山崖上的所有剿匪部队立即撤出虎头崖。干柴棍,快把亨利护送回家去!”
亨利站了起来,指着一个公安战士,对干柴棍道:“他把我写的书稿,拿去了。”
干柴棍走上前去向那人讨回书稿,那山东大汉太高大了,他只及到他的胸口。干柴棍伸手去要,那人就伸出手要推开他。不知为啥,这人手掌一下子就被干柴棍捏住,他痛苦不堪地张大了嘴,臂膀上的布袋一下子就滑落到干柴棍的手上。
这时,程方舟才晓得他办了一件傻事,拙笨事,他哪里还有胆量跟双溪坪人斗,坏了党的民族政策斗呢?
“撤!”程方舟对他的小分队,发出了最后的命令。
巫师潘旺财看见解放军和公安人员一个个出了虎头崖,掩饰不住高兴地说道:“对,我们不能让新政府进双溪坪来搞土地改革!我们……”
一个枪手立马对他说:“你是双溪坪最大的地主,你当然害怕新政府搞土地改革了!”
哪知潘旺财心中有数,说道:“岑林山才是真正的地主,他家的土地,比我家多得多,他才真正怕新政府进双溪坪搞土地改革。”
杨老金这时说:“寨老家的粮食,是供双溪坪游击队吃的,你呢?你拿出一点粮食给双溪坪游击队了吗?”
这样,潘旺财就不敢再说话了,但是心里就巴望双溪坪人与解放军越对立越好,与新政府的关系越坏越好。
这部作品通过英国生物学家的视野,带领读者进入神奇贵州。那里有原始的树葬、抱姑娘、神判、裸拜、甚至有善待母兽、孕兽、幼兽的环保习俗!亨利与山民一起反抗过国民党人的血腥屠杀;土地改革初期,土匪头与地主婆戴敏一起逃进这一山区,山里人与政治家鄢正甫,演绎了一场有关和谐与对抗的精彩篇章!
1,当灵姑听说两个年轻的土改工作队员杀了上寨的阿威和阿昌,晓得又被带进了阴山的密林中,像上次整治吴升一样,要他们多吃些苦头。想到被蟒蛇缠得即将死去的吴升,这样的错误哪能再犯下去呢?于是就急忙找阿欢去了。
两人觉得这一次与上一次一样。既然你要实施公平的神判,为啥要让即将死去的人受不该受的罪呢?但这时已经快夜深了,假如两个年轻人也像吴升那样被狼、野猪、蟒蛇攻击呢?于是胆大包天的灵姑又一次地自作主张,她们得尽快赶到阴山去,至少为他们升一堆火,陪伴一下他们,赶走要伤害他们的动物。
两人准备了一些时候,背上了阿欢的爹留下的火药枪,带上了食物,便向波乜河去了。命运就是这么巧合,当她们到达波乜河边时,发现了一群人恰巧越过波乜河后,神秘地径直朝灵姑家走去。两人在药屋后看见这些人悄悄地进了灵姑家里,不多久就听见了阿彩的喊声,又不多久,就见亨利被绑着推出了木屋……这样的事,被她们先看到了。
当双溪坪还是万籁俱寂的时候,阿松新搬进去的房门被人急促地敲响。阿松赤条条地一跃而起,迅速地套上了衣裤。冷汗竟从他的腋窝淌了下来,他本能地抓起步枪,还顺手将竹背兜移到顺手的地方。这竹背兜下边的夹层中,藏着他心爱的勃朗宁手枪,他只要抽开底层的竹篾,就能抓住枪。这时的他情不自禁瞥了一眼阿柳,见她正颤抖着套着衣裙……只有他心里最清楚,解放军和土改工作队这样迅速地赶来,一定是为了那两名失踪的土改工作队队员。
他隔着木门问道:“哪个?有哪样事?”
木门外发出一个姑娘颤抖的声音:“阿松……解放军……把亨利……抓……抓走了!”
阿松听出这是阿欢的报警声。当他提起步枪打开木门时,阿欢却神秘地消失了。他正在夹疑阿欢咋偏偏来敲他的木门、向他报信时,旁边干柴棍的木门“吱呀”的一声开了,他像山猫似地跳了出来,他用尖细剌耳的声音骂着:“哪个有这样大的胆子,敢来双溪坪抓亨利!”
护寨枪手的住处离寨老岑林山的吊脚楼都不远,二十几个护寨枪手,不,应当是双溪坪游击队队员,只一哈儿的功夫就聚集在岑林山的木屋前。岑林山把阿松叫到一边,与他商量一会后,就和他带着枪手,背着一色的步枪,朝着虎头崖方向追去了。
程方舟命令四个身高马大的山东大汉挟持着亨利迅速前行,他必须在双溪坪人沉睡的时候悄悄地带走亨利,必须尽快将亨利带出虎头崖。这个小分队淌过平静的波乜河时,溅起了无数的水花,细雨初停、蒙胧的波乜河面上雾气弥漫,跨过了波乜河的程方舟大功告成似地轻松地松了口气,远处的山寨轮廓昏糊地显现在一片黑色中。
当他们走到虎头崖口时,所有人都认为安全了,完成任务了。不少战土们点燃了火把。程方舟在虎头崖前集合部队清点人数后,两个战士在前面举着火把,爬进了虎头崖中。当亨利被人强力按下,欲跪着爬向虎头崖时,一声清脆的枪声响了,那一枪打掉了第一个人手中的火把,火把划了一道弧线,掉下了百丈深渊中。
这时,从亨利家的木楼方向,传来了报警的锣声。紧接着,双溪坪九寨八村都敲响了报警的铜锣。突然响起的枪声和锣声,惊得程方舟淌下了虚汗,他不想停止前进,命令他的战士说:“快带这个英国特务,爬出虎头崖去。”
那前面的战士刚移动一下,侧面又打响了第二枪,那第二个人手中的火把,被打得火花四散。这时候,一个尖细的声音从黑暗中向这一群人喊道:“不管你们是哪方圣人,也不管你们是哪里来的天兵天将,都不准带走我们的亨利。否则,不要怪双溪坪人不认皇!”
只一哈儿的功夫,左寨右寨、左村右村……九寨八村的铜锣都回应了过来。也只是一哈儿的功夫,从波哥河方向,从波妹河的深谷中,从山间的丛林里,从闪亮着灯光的木屋里……双溪坪枪手发出古老而原始的吆喝声,向着天堑虎头崖奔来。
在这静寂的大山里,在这阴风惨惨的悬崖边上,程方舟带领的战士全都暴露在山岩上。随着第二枪打得火星飞溅的那一刻起,程方舟就知道他们的退路被双溪坪人封锁住了。这时,大山里所有的号角和铜锣声都停歇了下来,劲疾的山风将火把吹得唿唿直响,山里人古怪的吆喝声越来越近……该是孤注一掷的时候了,程方舟低声地命令他的战士:
“把所有的火把灭了!快把这个帝国主义分子给我带走!”
战士们刚踩灭了火把,阴冷的疾风中又传出了一个冰凉的话声:“哪个人再不听打招呼,再动亨利一根手指,老子真的不认皇了!”
这声音是那样的清晰,离他们那样的近,即便是雾气笼罩的沉沉黑夜,这个人好像看清了他们的每一个细微的动作,听清了他们的每一句说话。走,又不能走;停,又不能停,这时候的程方舟全身一阵的冰凉,知道他精心策划的秘密行动失败了。
此时,从弥漫着雾气的波乜河岸边,无数人举着火把向着虎头崖走来,当燃烧着的火把在离虎头崖不远的时候,人们才看清那走在最前面的,原来是双溪坪人都喜爱的灵姑姑娘;是亨利此时最想拥抱的女儿茜茜。
灵姑牵着阿彩,与一群人一起走向虎头崖。她突然用英语唱起了亨利创作的《十个手指一个也不许分开》的歌曲。这一唱,双溪坪人有的用汉语、苗语、布依语、瑶家语、土家语、侗语唱了起来。这首歌早已经在双溪坪流传开了,是这里的山里人一唱起来就不想停的和谐歌曲。这种七音的谐唱,唱出了双溪坪人的和谐,也唱出了这个大山中的人们的心声。
被战士们紧紧拽着的亨利,看到他盼望的女儿披着长长的黑发,带领着好多的双溪坪人唱着他谱写的歌曲向他走来,这时候的亨利喜从中来,情不自禁地跪在了地上,喜悦的泪水不禁夺眶而出,不禁随着大家唱了起来:
伸出你的手来,
手与手紧紧相牵。
不分伤痛、富贵、贫穷……
我们的血肉紧紧相连!
这里是我们难舍的家园,
这里是和谐相处的人间,
山摇地动也不分离,
十个指头一个也不许分开!”
这美妙的和谐的七音合唱,把山民们唱得热血沸腾,也唱得人人心碎;似乎也把解放军战士的心也给唱软了。当灵姑举着火把走向亨利时,那两个拽着亨利的解放军战士,这时候竟莫名其妙地松开了双手。当灵姑为父亲松绑时,就是负责这次秘密行动的程方舟,居然也没有上前阻挡。
当亨利紧紧地抱住女儿,在她的脸上不住地亲吻时,阿彩也哭喊着扑了上去时,双溪坪人发出古怪的吆喝声,为这一家人的重新团聚欢呼起来。
程方舟从惊愕中醒来,心想,这么偏远的山区,这么贫穷的地方,这个亨利究竟对这些山里人施了啥魔法,让他们这样天真、轻易地就接受了欺骗?竟然为了一个英国人,就竟敢于与解放军和人民公安对抗?
程方舟这才明白了他的小分队,碰上的不是土匪武装,不是地、富、反、坏,而是遇上了当代革命军人最担心、最害怕遇上、最怕卷入的、最微妙、也最复杂的民族问题!
2,程方舟最害怕碰上的民族问题,现在落到了他的头上。就因为他的急躁,出现了这样无法收场的场面。党的民族政策在山区遇到阻挠时,不论是剿匪部队还是土改工作干部,谁都不太敢采取他们惯常使用的“宁左勿右”的方式,往往还采用偏向山民们的“宁右勿左”的办法。
当干部们在山村里与少数民族发生摩擦和矛盾时,如果势态还处于萌芽之中时,冷静的干部大多数都会自认倒霉,当让步的就让步,当化解的就化解,当赔礼道歉的就赔礼道歉……只要山民们不聚众闹事,不惊动县里、地区和省里……问题就都好办多了。这时即便你有理,谅你也不敢耍横,你要是敢朝山民们开枪,那可是吃不完,兜起走的天大事情。
现在的程方舟不得不谨慎行事。他认为双溪坪人为了一个亨利,整村整寨的山民都站出来了,你若不四平八稳地、平心静气地、好生生的坐下来与他们谈判,硬性地带走亨利,到时候吃亏、倒霉,除了你也还是你,你的政治生命和前途,也就随之完结了。要知道,新政府的人在处理民族问题时的谨小慎微,就是在帝国主义国家、民主国家的面前,也是搬得上桌面的。
程方舟命令剿匪部队的一个班长,带领几个士兵跑步去通知肖阳景。他看到这几个战士爬出了虎头崖,才在晨曦飘浮的雾气中说道:
“双溪坪的老乡们,我们是毛主席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公安战士,是你们的亲人和朋友。是来双溪坪执行任务,是要带走亨利——这个帝国主义分子的。我们不能让帝国主义的魔爪伸进中国,窃取情报,危害国家……”
薄雾中,一个细瘦的、矮小的、像个小孩般的、尖嘴猴腮的人,用衣袖擦干一块光滑的、显然是这个地方最舒适的大岩石,恭敬地请亨利坐在这块岩石上。他就坐在亨利的脚下,他的头干刚好与亨利胸脯一般高。这人尖声尖气地、有些刺耳地打断了程方舟的话,说道:
“你们是解放军,我看……一点都不像。”
程方舟兴奋地问道:“我们是解放军!你们看,帽上的五角星……响当当的解放军!”
“就算是解放军吧,你可晓得这里是双溪坪游击队的地盘?家有家规,国有国法,你们不打一个招呼就敢来捆亨利,胆子不小啊!”
程方舟宣传道:“现在,朝鲜战场上,美帝国主义正在屠杀朝鲜人民和中国人民志愿军。你们都晓得,美帝国主义和蒋介石,隔三岔五往这里的山区空投物资、空投特务、散发反动传单……我们是省里派来的公安战士,要把亨利这样的帝国主义分子押回省城去,不许他在这里蛊惑人心、散布谣言……”
谁知这人却道:“你这样一说,亨利不就是个坏人?特务了?”
“肯定是坏人,特务。”
这小小人儿发怒了:“把你的嘴涮干净些!我再听你说一遍亨利是坏人,是特务,老子就要拿猫鞭(中指)咣(打)你!”
这人太不起眼,就像个多口多舌的小孩。程方舟不耐烦地愣了他一眼,对他说道:“大人在说话,娃娃少岔嘴!”
这话刚出嘴,就有不少枪手吼了起来:“干柴棍,去拿猫鞭咣他!”
听到这样多枪手的吼声,程方舟晓得他看错了人。这个叫干柴棍的人只回头瞟了瞟一边的枪手,那些吼叫声也就立即停了下来。
程方舟晓得这时候说亨利是坏人、特务,这可是要遭双溪坪人猫鞭咣嘴的,可不是闹着玩的。他在公安战线和贵州山里人打了两年半的交道,晓得贵州的少数民族被人惹毛翻了,说打就要打,说闹就要闹的。这时候他才开始正视这个小人儿,顿时觉得这个人在双溪坪是个威望很高的人,于是问他:
“你是亨利的好伙计(好朋友)?”
干柴棍毫不犹豫地回答说:“是。”
程方舟又问四周的枪手:“和亨利是好伙计的,都举起手来。”
大部分枪手都举了手,这时程方舟才大吃一惊!他想,新中国解放两年半了,城市里的外国人几乎都遣送干净了,特别是抗美援朝战争还打得热火朝天的今天,谁敢在公安人员面前承认他是帝国主义分子的好朋友?这种人在今天的中国社会里几乎绝种了。可是,就在贵州边远的双溪坪,这里的人却争先恐后地承认自己是亨利的好朋友,可见这个帝国主义分子在山民心中扎下了深根,牢牢地控制着这么多的山民,真该尽快遣送他回国才是。
难怪,他要来双溪坪执行秘密逮捕亨利的任务时,就是县委、县政府、县武装部的负责人,都异口同声地提醒他,说亨利在这里很有影响力,要他不要掉以轻心。
双溪坪还是和过去的双溪坪一样,这里的山民直到现在还没有阶级斗争观念及剥削阶级的意识,仍然是中国社会至今未开垦的一片处女地。尽管这里有双溪坪游击队,有新政府的代表岑林山,但是,这里仍是看不到尽头的莽林,连绵重叠的大山,亘古不变的河流。这里连一张时兴的代表新社会的标语和口号也没有,也找不到任何一点与新中国、新社会、新法规相连的痕迹。这里,就像传说中的夜郎国,是另一个世界。
现在,假如要硬性地带走亨利,这里的人就会不认“皇”,他们连皇帝都敢不认,还会怕你?若是双方发生了冲突,那引起民族矛盾的所有责任,将会由你一人承担。按照贵州人的说法,这样的事情真的“吊歪”不得。他想来想去,突然想到了他身上揣有给岑林山的便条,他想,只要岑林山出来,事情不就好办得多吗?
他突然对干柴棍说道:“军分区的剿匪总指挥肖阳景同志,要岑林山县长配合我们,逮捕亨利……我有肖指挥的信要交给他。岑县长呢,请你叫他出来一下,好吗?”
岂知,干柴棍回答说:“你这个人阴心鬼重得很,是个暗地里打人扁脚(绊腿)的人。岑林山认不得你,也不会出来见你!”
程方舟十分的尴尬和无趣,在飘渺的雾气中难堪地笑了笑。这时已经接近黎明,远方山峦上的一线光亮,也被升腾的团团雾气即将掩盖。正当他左右为难、进也不是,退也不是的时候,身后的虎头崖边传来了跑步声。转眼间,光亮也映到了虎口崖壁头上,程方舟精神大振,他苦苦等待的援兵,赶来了!
正当一群解放军战士欲进入虎头崖的时候,这时,一声黎明前的枪声异常清脆地在山谷中久久回荡,一个威武无比的声音在回荡的枪声中也同时响起:
“我是双溪坪的岑林山,没有我的点头,不管你是哪样人,一个也不许进入虎头崖!”
岑林山的话声刚停,崖壁口就传来了肖阳景的话音:“岑林山,我是剿匪总指挥肖阳景。你连剿匪部队进入双溪坪都不准吗?你想不认‘皇’吗?”
“肖总指挥,得罪了。若是昨晚,你千军万马进来,也是我双溪坪的客人。可是今天……晚了!”
对面的肖阳景又问他:“为啥昨天行,今天又不行了呢?”
岑林山回答说:“昨天,我把你当成真正的朋友,所以给了你进入双溪坪的暗号。可是你违犯了规矩,把我给你的暗号随便就给了人,让人到双溪坪来乱抓人,乱捆人……今天我还能让你进来吗?”
崖口的肖阳景沉闷了好大一会,又一个声音传了过来:“岑县长……”
话声立即被打断:“你不要先给我贴膏药,有话就说,有屁就放!”
“那好,双溪坪的岑林山,我是县土改工作队队长郑士华。我们要和剿匪部队进入双溪坪开展清匪反霸工作,你也不让我们土改工作队进入虎头崖吗?”
“双溪坪没有地主、恶霸,更没得土匪!”
“这不能由你一人说了算。我们要发动群众,进行土地调查、田地核查、人口登记……”
他的话被岑林山打断了:“然后,你们就召开斗争大会,把流鼻涕的小地主也扯上去斗争;用开花弹枪毙寨老和与兵匪有关系的人,是不是这样?”
“双溪坪的岑林山,这是阶级斗争,是发动群众,又不是针对你……”
“不要说了,你把我的心都说凉了,把我的头皮也说麻了。你去告诉县里头,就说双溪坪的岑林山不允许剿匪部队和土改工作队,在双溪坪枪毙、斗争一个人!”
“岑林山……”
“不要罗嗦了!”
郑士华说道:“我只想弄清最后一件事……”
“说!”
“我们的两个土改工作队队员,一个叫杜进,另一个叫彭正阳,他们失踪了,在不在你的手里?”
“在。”
“为哪样?”
“他们从背后开枪杀人。”
“请你把他们交还给我们,由人民政府来处分他们。”
“不行!”
“为哪样?”
“双溪坪有阿威和阿昌的亲人,对这种丧尽天良的人,双溪坪人要按法规,对他们进行‘神判’!”
“除了人民政府,谁也无权审判他们!”
“这权,双溪坪人生下来就有!”
“双溪坪的岑林山,你胆敢保护帝国主义分子,审判土改干部吗?”
“天底下没有我岑林山不敢的事情。亨利是双溪坪的客人,他高兴走就走,高兴留就留,双溪坪人没有撵走客人的规矩。现在,我命令山崖上的所有剿匪部队立即撤出虎头崖。干柴棍,快把亨利护送回家去!”
亨利站了起来,指着一个公安战士,对干柴棍道:“他把我写的书稿,拿去了。”
干柴棍走上前去向那人讨回书稿,那山东大汉太高大了,他只及到他的胸口。干柴棍伸手去要,那人就伸出手要推开他。不知为啥,这人手掌一下子就被干柴棍捏住,他痛苦不堪地张大了嘴,臂膀上的布袋一下子就滑落到干柴棍的手上。
这时,程方舟才晓得他办了一件傻事,拙笨事,他哪里还有胆量跟双溪坪人斗,坏了党的民族政策斗呢?
“撤!”程方舟对他的小分队,发出了最后的命令。
巫师潘旺财看见解放军和公安人员一个个出了虎头崖,掩饰不住高兴地说道:“对,我们不能让新政府进双溪坪来搞土地改革!我们……”
一个枪手立马对他说:“你是双溪坪最大的地主,你当然害怕新政府搞土地改革了!”
哪知潘旺财心中有数,说道:“岑林山才是真正的地主,他家的土地,比我家多得多,他才真正怕新政府进双溪坪搞土地改革。”
杨老金这时说:“寨老家的粮食,是供双溪坪游击队吃的,你呢?你拿出一点粮食给双溪坪游击队了吗?”
这样,潘旺财就不敢再说话了,但是心里就巴望双溪坪人与解放军越对立越好,与新政府的关系越坏越好。
这部作品通过英国生物学家的视野,带领读者进入神奇贵州。那里有原始的树葬、抱姑娘、神判、裸拜、甚至有善待母兽、孕兽、幼兽的环保习俗!亨利与山民一起反抗过国民党人的血腥屠杀;土地改革初期,土匪头与地主婆戴敏一起逃进这一山区,山里人与政治家鄢正甫,演绎了一场有关和谐与对抗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