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7第七章
康熙梳洗过后就去了东暖阁,没有惊醒胤礽。
在东暖阁写下吉语开笔后,康熙在暖阁内看书,没有继续回床上入寝。
丑时还要用饺子,现在入寝反倒不好。
从戌时入寝,康熙才睡了三个时辰不到,不过康熙素来勤政,这样的作息,也不算太不习惯。
丑正,有太监端来了宫内初一第一锅素饺。
康熙象征性的用了一些,把剩下的都放在了一旁,对梁九功道:“把剩下的素饺端去给太子吧,让御膳房先热着,等太子醒后再端去给太子用。”
梁九功有些惊讶,不过好在自己也在宫内待了这么多年,总是懂得一个奴才该怎么做,“奴才遵旨。”不过总是在心里有些惊讶,似乎自从太子殿下病愈后,皇上平日对太子殿下,愈来愈好起来。梁九功仔细吩咐了身边的一个小太监把素饺端去御膳房,只等胤礽醒后,再端过去西暖阁那边。
其实胤礽早在康熙起身时就醒了,知道康熙是要去东暖阁年初开笔,也没有起身说自己醒了,只是依旧躺在床上闭着眼眸。
冬日困乏,何况小孩子又一向易睡,胤礽的眼眸闭着闭着也就重新睡了过去。
等到真正醒过来的时候,已是卯正,天已经微微泛光,将亮不亮的鱼肚白。这是胤礽平常无事时每日起身的时间,寒暑都是这样,不早不晚。到正式去随着师傅念书的时候,胤礽还需要起得更早。
胤礽起身后自己换上了衬衣,才唤宫女过来伺候。
宫女手中端着早已备下的衣物,一件件的给胤礽穿上,把胤礽又裹成了厚厚的样子。
太子的新衣早在之前就已经赶制下来了,胤礽身上所穿正是前段日子备好的新衣。
胤礽看着自己最外面穿的绣着绛红牡丹的小马褂,道:“这就是皇父命人送过来的那件马褂?”
正为胤礽整理袖口的宫女抬起头道:“回太子殿下的话,这是昨日梁公公派人送过来的,说是上次送来的那件恐怕不合身,又让人重新赶制了一件。”
胤礽道:“不合身?”宫内的衣服大多都由内务府制作,自己衣服的尺码也早在做的前一天也赶来量过了,怎么会不合身?
宫女回答道:“奴婢听说是内务府那边的人不小心做小了一个尺码,所以梁公公又让人重新赶制了一件。”
兴许是出了什么事吧,胤礽看看已经理好的袖口,对那宫女道:“你先下去吧。”
胤礽梳洗完毕后就让人去传膳了,让宫女沏了杯热茶,坐在了外间平时用膳的桌边。
胤礽住在乾清宫,所以平时用膳与康熙一样,都是由御膳房来准备,不另外开小厨房。当初因此事,还惹来宫内不少人眼红。是啊,和天子一起同吃同住,能不眼红么,胤礽想到此,轻轻的一笑,带着些许的嘲讽。
御膳房的菜都是一般都是提前做好温着的,方便主子随时传膳。虽然及时,但总是少了那份新鲜的味道。御膳房就在乾清宫附近,所以传膳很快就到了,跟着过去还有被梁九功吩咐把素饺端给胤礽的那个小太监。
那个小太监把那盘一直温着的素饺端到胤礽的面前,“这是皇上吩咐奴才给太子殿下所过来的素饺。” 大概是初一皇父吃过赏赐给自己的吧,胤礽道:“帮我转告给皇父,就说儿臣多谢皇父赏赐。”
那个小太监把那盘素饺端给胤礽也没有回去,只是站在一边候着,想必是要等到胤礽用完后,才好回去复命。
胤礽慢条斯理的用完早膳,吩咐人把剩下的都撤了后,依旧让宫女再去重新沏一杯热茶,自己坐在窗边的坐塌上。
一边的宫女见胤礽用过膳后,把胤礽平常用的一个暖炉填好炭火递了上来。暖炉是漆着红砂的铜炉,周围瞄着金花,看起来很小巧,刚好适合胤礽用。
胤礽接过暖炉放在手中,坐在窗边看着冬日余后的雪。
这么快已经是康熙十八年了,那自己还有多久的时间呢?恐怕也不会很多了吧。
胤礽细细想着,自己还记得的事。这一年似乎发生了很多事,从平三藩之乱告捷后,还有许多的事,有好有坏。
那些事与康熙有关,也与自己有关。
再重新来一次,是选择与当初一样的选择,还是截然不同呢?
侍茶的宫女端来一杯新沏的热茶,放到胤礽旁边的小几上。碧绿的茶汤里,青翠的茶叶在茶汤中不断书卷,漫出一片悠然。
何须枉费岁月,这一次,还是按照自己的心意来罢了。 六安瓜片的清香,飘散在空气中,直到逐渐凉透,余下一股冷香。
康熙是在那杯茶凉透过后过来的,带着飘落在披风上白茫茫的霜雪。康熙是在知道胤礽醒后,特地等到胤礽用过早膳才过来的。
康熙面上带有一丝喜气,唇边带着微微的笑意,却不知是发生了什么事。不过胤礽看着康熙披风上的雪花,知道康熙应该是刚从外面回来的,还没来得及换下披风就到了自己这儿。
胤礽从坐塌上下来给康熙请安,“儿臣见过皇父。”
康熙解下了披风,走到胤礽面前把胤礽扶了起来,一手拉着胤礽重新坐到了坐塌上,对胤礽道:“保成今日早膳用的如何?”
“很好,儿臣多谢皇父赏赐。”胤礽道。
康熙似乎今日心情很好,听到胤礽的话也没去纠正胤礽,只是道:“朕想起保成喜欢素食,所以让人端来给保成,保成喜欢就好。”
“前段时间新疆那边进贡了一块难得的暖玉,朕知道保成素来不喜那些玩的物什,所以把这块暖玉当做礼物送给保成。”
康熙从袖中取出一块暖玉,放到胤礽手中,微微笑道:“朕上次可是问过保成,若是不喜欢,那朕也没办法了。”
触手温润,带着暖玉特有暖意,胤礽感到手心的温度时,才开始看着手中的康熙送的那块暖玉。
那块暖玉上雕着一朵连着花茎的莲花,雕刻的十分精致,栩栩如生,似乎还能感觉动莲花随风浮动的姿态。
胤礽道:“儿臣十分喜欢,多谢皇父。”
康熙勾起一丝微笑,似乎看出胤礽不是所言非虚,而是真的有些喜欢。“朕听说这块暖玉不仅能防止风邪入侵,而且经常带在身边于身体有益。保成喜欢的话,那就记得每日带在身上罢。”
那块暖玉已经穿好了丝绳,是作玉佩系在衣袍外的式样。
康熙拿起玉佩,准备亲自为胤礽系在衣服外,语气温和道:“皇父来为保成系上吧。”
胤礽看着那块通透的暖玉,那朵雕刻的异常精致的莲花仿佛像是就在风中徐徐舞动。“皇父,儿臣想把这块暖玉系在颈间。”
系在衣服上的玉佩,恐怕很快就会碎吧。
康熙听到胤礽的话停住了正在给胤礽系玉佩的手,开口说道:“既然这样,那就让人再改改玉佩上的丝绳吧。”
康熙把那块暖玉递给了身后的梁九功,吩咐道:“让人现在就去给太子把玉佩上的丝绳换了吧。”
“喳。”梁九功把玉佩收了起来,转身出了门外。
在东暖阁写下吉语开笔后,康熙在暖阁内看书,没有继续回床上入寝。
丑时还要用饺子,现在入寝反倒不好。
从戌时入寝,康熙才睡了三个时辰不到,不过康熙素来勤政,这样的作息,也不算太不习惯。
丑正,有太监端来了宫内初一第一锅素饺。
康熙象征性的用了一些,把剩下的都放在了一旁,对梁九功道:“把剩下的素饺端去给太子吧,让御膳房先热着,等太子醒后再端去给太子用。”
梁九功有些惊讶,不过好在自己也在宫内待了这么多年,总是懂得一个奴才该怎么做,“奴才遵旨。”不过总是在心里有些惊讶,似乎自从太子殿下病愈后,皇上平日对太子殿下,愈来愈好起来。梁九功仔细吩咐了身边的一个小太监把素饺端去御膳房,只等胤礽醒后,再端过去西暖阁那边。
其实胤礽早在康熙起身时就醒了,知道康熙是要去东暖阁年初开笔,也没有起身说自己醒了,只是依旧躺在床上闭着眼眸。
冬日困乏,何况小孩子又一向易睡,胤礽的眼眸闭着闭着也就重新睡了过去。
等到真正醒过来的时候,已是卯正,天已经微微泛光,将亮不亮的鱼肚白。这是胤礽平常无事时每日起身的时间,寒暑都是这样,不早不晚。到正式去随着师傅念书的时候,胤礽还需要起得更早。
胤礽起身后自己换上了衬衣,才唤宫女过来伺候。
宫女手中端着早已备下的衣物,一件件的给胤礽穿上,把胤礽又裹成了厚厚的样子。
太子的新衣早在之前就已经赶制下来了,胤礽身上所穿正是前段日子备好的新衣。
胤礽看着自己最外面穿的绣着绛红牡丹的小马褂,道:“这就是皇父命人送过来的那件马褂?”
正为胤礽整理袖口的宫女抬起头道:“回太子殿下的话,这是昨日梁公公派人送过来的,说是上次送来的那件恐怕不合身,又让人重新赶制了一件。”
胤礽道:“不合身?”宫内的衣服大多都由内务府制作,自己衣服的尺码也早在做的前一天也赶来量过了,怎么会不合身?
宫女回答道:“奴婢听说是内务府那边的人不小心做小了一个尺码,所以梁公公又让人重新赶制了一件。”
兴许是出了什么事吧,胤礽看看已经理好的袖口,对那宫女道:“你先下去吧。”
胤礽梳洗完毕后就让人去传膳了,让宫女沏了杯热茶,坐在了外间平时用膳的桌边。
胤礽住在乾清宫,所以平时用膳与康熙一样,都是由御膳房来准备,不另外开小厨房。当初因此事,还惹来宫内不少人眼红。是啊,和天子一起同吃同住,能不眼红么,胤礽想到此,轻轻的一笑,带着些许的嘲讽。
御膳房的菜都是一般都是提前做好温着的,方便主子随时传膳。虽然及时,但总是少了那份新鲜的味道。御膳房就在乾清宫附近,所以传膳很快就到了,跟着过去还有被梁九功吩咐把素饺端给胤礽的那个小太监。
那个小太监把那盘一直温着的素饺端到胤礽的面前,“这是皇上吩咐奴才给太子殿下所过来的素饺。” 大概是初一皇父吃过赏赐给自己的吧,胤礽道:“帮我转告给皇父,就说儿臣多谢皇父赏赐。”
那个小太监把那盘素饺端给胤礽也没有回去,只是站在一边候着,想必是要等到胤礽用完后,才好回去复命。
胤礽慢条斯理的用完早膳,吩咐人把剩下的都撤了后,依旧让宫女再去重新沏一杯热茶,自己坐在窗边的坐塌上。
一边的宫女见胤礽用过膳后,把胤礽平常用的一个暖炉填好炭火递了上来。暖炉是漆着红砂的铜炉,周围瞄着金花,看起来很小巧,刚好适合胤礽用。
胤礽接过暖炉放在手中,坐在窗边看着冬日余后的雪。
这么快已经是康熙十八年了,那自己还有多久的时间呢?恐怕也不会很多了吧。
胤礽细细想着,自己还记得的事。这一年似乎发生了很多事,从平三藩之乱告捷后,还有许多的事,有好有坏。
那些事与康熙有关,也与自己有关。
再重新来一次,是选择与当初一样的选择,还是截然不同呢?
侍茶的宫女端来一杯新沏的热茶,放到胤礽旁边的小几上。碧绿的茶汤里,青翠的茶叶在茶汤中不断书卷,漫出一片悠然。
何须枉费岁月,这一次,还是按照自己的心意来罢了。 六安瓜片的清香,飘散在空气中,直到逐渐凉透,余下一股冷香。
康熙是在那杯茶凉透过后过来的,带着飘落在披风上白茫茫的霜雪。康熙是在知道胤礽醒后,特地等到胤礽用过早膳才过来的。
康熙面上带有一丝喜气,唇边带着微微的笑意,却不知是发生了什么事。不过胤礽看着康熙披风上的雪花,知道康熙应该是刚从外面回来的,还没来得及换下披风就到了自己这儿。
胤礽从坐塌上下来给康熙请安,“儿臣见过皇父。”
康熙解下了披风,走到胤礽面前把胤礽扶了起来,一手拉着胤礽重新坐到了坐塌上,对胤礽道:“保成今日早膳用的如何?”
“很好,儿臣多谢皇父赏赐。”胤礽道。
康熙似乎今日心情很好,听到胤礽的话也没去纠正胤礽,只是道:“朕想起保成喜欢素食,所以让人端来给保成,保成喜欢就好。”
“前段时间新疆那边进贡了一块难得的暖玉,朕知道保成素来不喜那些玩的物什,所以把这块暖玉当做礼物送给保成。”
康熙从袖中取出一块暖玉,放到胤礽手中,微微笑道:“朕上次可是问过保成,若是不喜欢,那朕也没办法了。”
触手温润,带着暖玉特有暖意,胤礽感到手心的温度时,才开始看着手中的康熙送的那块暖玉。
那块暖玉上雕着一朵连着花茎的莲花,雕刻的十分精致,栩栩如生,似乎还能感觉动莲花随风浮动的姿态。
胤礽道:“儿臣十分喜欢,多谢皇父。”
康熙勾起一丝微笑,似乎看出胤礽不是所言非虚,而是真的有些喜欢。“朕听说这块暖玉不仅能防止风邪入侵,而且经常带在身边于身体有益。保成喜欢的话,那就记得每日带在身上罢。”
那块暖玉已经穿好了丝绳,是作玉佩系在衣袍外的式样。
康熙拿起玉佩,准备亲自为胤礽系在衣服外,语气温和道:“皇父来为保成系上吧。”
胤礽看着那块通透的暖玉,那朵雕刻的异常精致的莲花仿佛像是就在风中徐徐舞动。“皇父,儿臣想把这块暖玉系在颈间。”
系在衣服上的玉佩,恐怕很快就会碎吧。
康熙听到胤礽的话停住了正在给胤礽系玉佩的手,开口说道:“既然这样,那就让人再改改玉佩上的丝绳吧。”
康熙把那块暖玉递给了身后的梁九功,吩咐道:“让人现在就去给太子把玉佩上的丝绳换了吧。”
“喳。”梁九功把玉佩收了起来,转身出了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