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莲香散尽君归迟

正文 第十九章 元宵宫宴

    再次从御书房出来,天色已经暗下。枯茗拿着披风信步走在莲花池旁。池内想必绿过一时的莲叶,早已衰败得不成样子,褐色的茎叶,七七八八地随意倒伏着。偶也可以寻见枯萎的莲蓬,或仍立于茎干之上,或倒立漂浮于水面。此时的池水不似午前还冰冻着,已尽消融,若是再过一夜,便又冻上了罢。

    枯茗侧首看着已无花的花池,不曾留意到池边还有一人,待将要撞上时,才忙低头请罪。

    女子见她行礼,优雅地伸出双手将她托住,便道:“妹妹无需行此大礼。”两只瘦若无骨的手掌,苍白得没有血色。“我是五公主。”

    “见过五公主。”枯茗蹲身一福,抬首道,“我是御史大夫枯良容的侄女,闺名枯茗。”

    “想必是受邀来参加元宵宫宴的,一同前往罢。”五公主疏离地说道,松掉了执着枯茗的手,往太极宫二仪殿方向去了。

    枯茗心中甚是郁闷,怎么皇宫里的人,都阴阳怪气的,也忒不好相与。心中实不欲与五公主同行,但转念一想,她对宫中方位不熟悉,自己单独前往只恐一时半会寻不着地方,且误了时辰,只得紧步跟上。

    五公主看似柔柔弱弱,不想脚程却快,下了沂水桥,就不见了她的人影。忽瞥见有一抹紫色晃过,枯茗连忙跟上,不敢再停下脚步细想。内宫虽大,但分叉却不多,往往是一条道儿通到底的,但各道上,又设有多个宫门,均有侍卫把手,闲人不得擅自入内。

    眼见头顶黑幕压阵,宫廷各处都张灯结彩,枯茗还在外面瞎走,鞋底与大理石路面碰触,在寂静的宫中,声音听得格外清楚。

    “姑娘怎么还在宫中乱走?”一个面容清秀的小太监掌着宫灯走了过来,出声问道。

    “公公莫怪。我在宴上无聊,随处走走,不小心迷了道。”枯茗镇定地说来,略略撒了个小谎。

    “正巧,奴才回宫给五公主取件外套,正要返回二仪殿,可给姑娘领路。”小太监执着宫灯边说边往前走,枯茗则是又循着来时的道走了回去,边道,“多谢公公。”不算明亮的一盏宫灯,随着步子,一晃一晃,两个高矮不一的人影落在了宫墙之上。

    随着奏乐的声音越来越清晰,二仪殿近了。宴会已经开始。枯茗一眼就看见了叔父,忙从侧门入内,遁了过去,在旁边坐下。“怎么迟了?”叔父枯良容低声问道。

    “迷了路。”枯茗低头绞着衣袖,不情愿地说道。

    “无妨。这是你最爱的酒酿圆子。”枯良容端过自己面前的一小碗圆子,放在枯茗的面前,温和地说,“看你中午也没吃什么,先垫垫肚子吧。”

    被叔父一蛊惑,枯茗果然觉得自己有些饿了,端起了小碗,就像饿狼一样将五六个圆子尽祭了五脏庙。

    “枯茗来了没有?”皇上坐在上桌,突然停下交谈,问道。左边的福贵妃听闻皇上的叫唤,脸色刷地就变了,倒是右边的皇后显得端庄有礼,依旧风轻云淡,浅笑盈盈。

    枯茗吃着爆炒的鸡丁,正津津有味。猛然被人点名,没有心理准备,咬了一口的鸡块“咚咚咚”滚出了好远,最后在一道菜旁停下。而辣椒粉末则全进了枯茗的嘴巴,呛得她话也不能说,只能跳起来用手往嘴里扇着,难受死了。

    不知是谁走来,递了盏茶水,枯茗忙接过一口喝下,并对对方一笑以示感谢。“吭、吭。”稍微缓了劲,可还是觉的有些不适。

    “快过来。”皇上笑着朝枯茗招了招手,示意她到上桌来。枯茗却仍是木讷地没动。

    “皇上,这恐怕不合规矩吧。”身旁的福贵妃娇声说道,一手搭上了皇上的臂膀,一手替他擦去嘴角的酒渍,“一个大臣家的女儿,怎么可以……”

    “莫非爱妃想要来教教朕,这宫中的规矩不成?”皇上不动声色地抽出了被她抱着的手臂,有些不悦,“不然,让诸葛家的女儿也过来罢。”

    “皇上……”福贵妃低首含羞道,“多谢皇上。”

    “好了。众目之下,成何体统。”皇上不看福贵妃,正视着前方说道,“老二也缺个人管管他了。”说着将右手搁在檀木桌面上。

    “是,臣妾会与姐姐多加留意。”福贵妃颔首道,笑意盈盈、满含深意地看了一眼对面的皇后。“是吧?姐姐。”

    皇后嘴角微扬,并不多语。只是笑看着立于面前的两名俊秀女子,忍不住伸出双手合住立于她左手边女子的手,赞道,“多秀气的孩子。”

    枯茗默默地低着头,看着被皇后拉着的手,不说话。

    福贵妃低首玩弄着护指,有口无心地道:“秀气是秀气,可总觉得少了点大家闺秀的样子。”她将右手举过眼见,一下一下比对着左右手,“听说枯小姐,琴棋书画无一不精,舞艺更是建康一绝,何不让她在宫宴上露一手,给群臣助助兴。皇上以为如何?”福贵妃故意凑近皇上,软语道。

    “就按爱妃的意思办罢。”皇上不愿在此事上花费过多的精力,便随意地搪塞道。

    “皇上……”皇后觉得不太妥帖,出声质疑道。

    “皇上,枯茗并不善舞艺,请皇上收回成命。”枯良容听了福贵妃的建议,吓得出了一身冷汗,也起身离开座位,站在外道上,拱手说道。

    “皇上……”福贵妃缠着皇上的衣袖不放,娇声道,“枯大人袒护侄女,分明不把臣妾放在眼里……”

    “这……”皇上执起福贵妃的手搁在膝盖上,用手轻拍,思量着万全之计。

    “皇上,枯茗愿献上一舞。只是未曾听过诸葛小姐的琴音,还望皇上成全。”枯茗半蹲作福,恭敬地答道,却不知内心已如江海的波涛般翻滚涌动。

    “好好。”还未待福贵妃反对,皇上已经出声应允。杀了福贵妃一时措手不及,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容臣女先下去准备。”两人一齐说道,双双福身退去,却是各怀鬼胎。

    伴着如流水般倾泻而出的琴音,一袭玫瑰茜红的长袖朝着十五的那轮圆月重重甩出,红白交融间,宛如落日的余晖再现,又如血溅残阳。众人这才看清了黑幕中,也有几点寥落的星辰,伴在孤寂明亮的圆月旁。

    忽地,群臣中引发了一阵骚动,众人交头接耳,最后不知是谁说了一句,“是莲香,这个季节怎么会有莲香?”才令众人安静了下来,耐着性子观看舞蹈。

    琴声悠扬婉转,飘落宫廷。琴音与舞步配合得天衣无缝,不知是舞步应着琴音,还是琴音和着舞步。

    今日的宫廷被绚丽的彩灯点缀得五彩斑斓,明亮耀眼,绮丽非常。

    萧翊就坐下皇上的下手,一手执着酒,静静地看着舞台上的红色身影。眼睛随着她的舞姿移动,不知疲倦地紧跟,生怕一眨眼错过她的一个细节。“阿茗。”他说出了他在心中念了千百遍的名字,他几乎可以感觉到他的心在随之沸腾。

    枯茗舞动着,不知何时,手中展出了一朵白色的莲花。象征着纯洁的白色,成为一抹红色中的亮点,如迷茫旅途中突现的一点亮光,导引着处于黑暗中的旅人。莲花缓缓向上托起,香气更浓,整个园中一时花香四溢。

    踮起脚尖,原地旋转,藏在衣袖中的羽毛随风飞向上空,再被寒风吹下台子,飞向席间,演绎了一出美到极致飘雪。

    琴声随着琴弦戛然而断,舞姿却没有随之停止。枯茗用力地甩出长袖,将莲花托在袖尖,呈给皇上。袖子没有那么长,但莲花依着惯性,仍是稳稳地落入了皇上的掌心。收回长袖,枯茗盈盈一福,以作结束。

    “妙,妙,真是别出心裁。”皇上托着莲花,出声赞叹道,“朕也对这正月里出现的莲花好奇,却不想是用香瓜雕成,爱卿们也一同看看。”说着依个将“莲花”传看下去,个个对此赞不绝口。福贵妃与诸葛瑾的脸色,却随之一点点衰败下去。

    “皇上谬赞了。是皇上御膳房的御厨刀工巧夺天工,枯茗不敢领功。”枯茗跪于地上谢安,清亮的声音缓缓飘出,听来甚是悦耳。“幸好师父及时交出了他的至宝,不然可应付不了这么大的场面。”枯茗在心中暗自庆幸。

    “赏。”皇上笑着挥着手,示意枯茗起来,一边向主管太监魏常海说着打赏的物件。

    “阿茗。”回到席间,叔父枯良容马上紧握住她的小手,口中却只吐出二字,说话间不由双眉紧蹙。

    枯茗自知今日的献舞太出风头,也让福贵妃丢尽了颜面,想必她日后定会挟私报复。然,若是一来就在她面前败下阵来,情况也未必会好很多,更何况是她挑衅在前,不容她有选择的余地。“阿茗无事的。”对于叔父的担忧,她不能不理会,只是也紧紧回握他。

    “父皇,儿臣想迎娶枯茗为妻。”献舞的惊艳还没有消散,便突有一人站出,跪于红毯之上,向皇上请婚道。他不是没有看见其他男子眼中的贪婪神色,下这个决定,也让他自己意外不小。

    “宣儿,不要胡闹。”福贵妃冷着脸,同时也表示了自己的不赞成。

    “儿臣心意已决,请父皇母妃成全。”萧宣好像自懂事起,从来没有这样认真过,他供着手,毅然决然地道。

    “朕乏了,此事容后再议。”皇上说着,脸上露出一丝倦意,便由身旁的皇后搀着,缓缓步出了太极宫。

    “皇上摆驾。”魏常海在后头高喊着,又由小太监高声传至外头。

    “臣等恭送皇上。”众臣起身跪送,场面好不壮观。

    “父皇……”对于萧宣在身后的呼唤,皇上置若罔闻。众臣见皇上已摆驾,总算松了一口气,却再无兴致留在太极宫,也都陆陆续续退去。

    一场别开生面的元宵宫宴到这里算是告一段落。数年后,当他想起那一抹藏着莲香的红色身影,他还是满足地微笑,总算比他,多保留了一点什么。

    <!-- 作者有话说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