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7章 疯狂土匪今出逃
张家大院里的彩灯依旧辉煌,三个孩子三个成年人,烧了两盆熊熊的木炭火,冷冷清清守着灵柩……戴敏像所有的布依女人那样,列数出唐维绮生前的各种好处,痛哭流涕地唱着孝歌(土家人办丧事时的哀歌)。这一唱,唱得人也都跟随着她,回忆着唐维绮做过的好事和善事……把—个美丽的善良的虔诚的基督徒的灵魂,送往天堂,送往上帝和主耶稣的怀抱。
王妈虽是苗族女人,她的歌喉不像戴敏那样美妙,年轻时一唱起苗歌就遭人笑话。她直到成亲,也没有和她的情人对过一次山歌。不会唱山歌的土家女人,就像一只“蹲窝母鸡”,所以王妈过去找的男人,是山村里最差劲的男人。
王妈尽管对“大小姐”的死悲痛万分,她没有唱出胸中的哀歌,只是默默地任凭泪水畅流……杨永春痛苦地听着戴敏的哀诉,也想起他与张云轩结拜为兄弟之后,唐维绮待他亲如兄长,处处关心体贴,让他倍感人间亲情与温暖……
戴敏如泣如诉悲凉的孝歌,一唱就是几个钟头,它伴随着院子里呜呜的风声,让清冷的平安夜蒙上了一层凄惨……她悦耳清脆的歌喉慢慢地唱沙哑了……王妈不禁心痛戴敏起来,她抱着她哭叫道:
“我的好妹妹呀,你也莫太伤心难过了。我们还要用心地照护好炎炎呵。我们都伤心死了,这一群孤儿寡崽又咋办?你的声音都唱哑了,炎炎,我的乖崽啊,你来求求伯妈,要她莫再……”
张炎自爸爸被带走后,杨老伯一直紧抱着他坐在太师椅上。他的双眼看着灵柩里的妈妈,一言不发。这个幼小的心灵,被突如其来的突变弄昏了,弄呆了。他听见妈咪要他求伯妈不要太悲伤了,那很久没有流淌下来的眼泪水又夺眶而出……他下了地,抱起伯妈的脸,戴敏“哇”地一声,把脸紧贴着他稚嫩的小脸。她终于停止了哭泣,任无声的泪与张炎的泪交融而下……
张炎这时想起基督教徒的丧礼,教徒们不兴烧香烧纸,不兴作揖磕头……教徒们围着死者的灵柩,为她(他)读圣经、唱赞美歌……基督徒回到上帝的身边去,是上天堂,是喜事,而不是悲伤!于是,张炎对王妈道:
“妈咪,请你把妈妈手上的《圣经》拿给我吧,我要为妈妈读圣经,我要给妈妈唱赞美歌!”
王妈站在灵柩边,说道:“大小姐,把你手上的《圣经》给我吧!”
王妈伸手去拿《圣经》。唐维绮僵硬的双手紧紧地捏着《圣经》,手都离开胸口一尺多高了,那僵硬的手仍然紧握着《圣经》!王妈惊叫一声:“炎炎,大小姐她……不让我拿《圣经》!”
戴敏惊讶地说不出话来,这个信迷信的布依女人摇着张炎说:“乖儿……快去对妈妈说,你要读些《圣经》给她听,看妈妈会不会放手?”
张炎站在妈妈面前:“妈妈,我从没有给你读过《圣经》,让我给你读几段圣经吧,妈妈!”他伸手去取,奇妙的是,那双僵硬的手竟会无力地分开了,张炎轻轻巧巧地就取得了《圣经》!
张炎似懂非懂地读了几段《圣经》……他的眼皮沉重了,他看了看已经靠在茶几上睡着了的张勇,眼皮也在直眨巴着的张忠,就回到杨老伯身边,爬进他温暖的怀抱里,一哈儿就含着泪水睡着了。这宽大的张家大院内,这时只有杨永春、王妈和戴敏还沉浸在失去亲人的悲伤中。呜咽的西风一阵紧似一阵,将屋顶的瓦片也掀得哗哗地响,在这夜深时分更倍显凄凉……风声中也似乎传来人的嚎哭声,那声音忽地升起又瞬间消失,当一更天敲响时,戴敏在灵前听到了几声九头鸟的叫声,使张家大院显得更凄厉更悲凉!
在布依山寨里,老人们经常讲起令人谈虎色变的九头鸟!传说这鸟飞临,鸟见其身丧命,人闻其声丧胆!戴敏的爷爷、戴敏的父亲,她的婆婆和母亲……每当在夜里听见九头鸟的叫声,不管你睡得多沉多香,也不管你被女人搂着还是被男人压着,这家里的人都得快些去从饭甑桶里舀碗饭,在饭里渗放些冷水,然后在开门时先呜哇呜哇地吆喝几声,再把这水饭泼到屋外去……
戴敏是布依山寨出来的女人,当然深信九头鸟能勾魂夺魄,这是不祥之兆!她不想让九头鸟的叫声摄走这几个崽的魂魄,她看了杨大哥和王妈一眼,见他和她都在各想各的心事……
“呱!呱!呱!”
又传来几声啼叫!戴敏颤抖了一下,不禁裹紧了身上的棉衣,心里咕噜说:“九头鸟呀九头乌,我都倒霉到蛀了,落难也落到箩箩底了!只差隔些天公安局的人醒了,来抓我去砍脑壳了--你还一声接一声地在我头顶上叫哪样?!”
--她今天在许多公安人员面前,都老实交待了。说自己是地主婆不要紧,她已经交待自己通匪通特了!这还能保得住命?明天、后天……你人生的路,或许就真的到尽头了!
戴敏叹了口气,猛然想起山寨里泼水饭避邪的规矩,为啥不出去泼些水饭?为啥不保住炎儿、忠儿、勇儿的三魂七魄呢?
“呱、呱、呱。”九头鸟又接着叫了三声……戴敏被惊吓得瞪圆双眼,在凄惨的夜风中,戴敏又隐隐地听到了人沙哑的哭声……她想叫杨大哥同去泼水饭,只是,他是汉人,他的老家或许没有九头鸟的传说……她捏了捏有些发麻的脚,神经兮兮地向厨房快步走去。好在厨房里的灯是亮着的,她急忙抓了个大碗,在饭甑里舀了大半碗饭,往碗里冲满了冷水,刚拐向前门口的走廊,转而又想,万一前门口还有公安人员呢,于是她就向后院跑去……
也真怪的,戴敏越接进后院,方才听到的沙哑的夹杂着咳嗽的哭声也变得真切了!戴敏毛骨耸然地刚上台阶就想止步,想就近将水饭泼到闩紧的后园门外去……但是,泼水饭的规矩必须是打开门后,你还得呜哇呜哇地朝着天空咋呼几声,把那勾魂夺魄的九头鸟吓走,才把这送鬼的水饭泼出去,让邪恶远离你的家门——这要命的布依风俗!她只得咬紧牙关,不让牙磕碰得发出声响……大墙外的哭声越来越清晰了,是千真万确的人的哭叫声,她刚打开后花园大门,就听清了那捶胸顿足的哭喊声:“少爷小姐呵,我害了……”
戴敏只觉得这声音有些熟,她来不及细听,就朝着天空“呜哇!呜哇!呜哇”地连叫了三声,刚把水饭泼洒到新建的足球场上,一双手有力的大手此时紧紧地搂住了她,她手中的饭碗在她“哇” 的一声尖叫声中落下,碗片顺着台阶滚下,在静谧的夜里发出清脆的响声。
一个她魂牵梦萦的亲切的声音在她耳畔响起:“是我,莫叫!”紧接着,一双饥渴的焦急难耐的热气腾腾的嘴唇,便紧贴在她的嘴唇上!
戴敏努力地将身子从刘卫清有力的手臂中挣脱出来,惊恐地上下打量着他,他那身褪色的军衣使她惊讶万分,她情不自禁地扑进刘卫清的怀中,使劲地拧着他的手臂,说道:“我在做梦吗,刘大哥!你咋晓得这鬼主意能把我唤出来?”
刘卫清咳咳地笑个不止:“是我……是我,你拧死我了。——有天半夜,你还光着身子跑出去泼水饭哩!”
“啊,我的冤家!”戴敏松开了手,“你到底赶来了,否则……”
这个魔鬼却说:“晓得,晓得。要不,我咋会在这里装九头唤你出来?”
戴敏忘乎其形地叫道:“啊,你这个人精!”
刘卫清蒙住她的嘴,他仔细地听了听,两眼又闪出凶狠的目光,他向大院内倾听一会,抚摸着她那妩媚的脸蛋,爱意浓烈地说道:
“今晚,你就得跟我远走高飞!”
戴敏从刘卫清的怀里挣脱,说:“这不行!--我必须操办完弟妹的丧事!”
刘卫清摇了摇她:“明天一大早,我和你就得上长途班车,从此逃得远远的去。”
戴敏推开他:“不!我绝不做忘恩负义的人!”
刘卫清拽紧她:“明天不走……你我就都完了!”
“不!张家才遭大难,张炎、我的两个娃娃,他们咋办?这种时候,我不……不能走!”
此时,院外悄然了一阵的哭声又一下响起:“我对不住你们呀,张家少爷……唐家小姐!我……对不住你们哇……”
刘卫清又说道:“走吧,你受的苦还不够吗?你我已经没指望了,听大哥一句话,噢?随我走吧。”
戴敏用头撞着刘卫清的胸膛,她揪心地疼痛,失声痛哭:“可我……不能呵,我不能丢下这些娃娃崽崽呵!”
杨永春的声音突然从他们的身后传出:“我看……你还是随着姓刘的,赶紧走的好!”
戴敏和刘卫清急忙分开,见杨永春立在门口上。戴敏和刘卫清正在惊愕之中,王妈也站了出来。
刘卫清对杨永春抱抱拳:“杨大哥,久别无恙。”
杨永春道:“我想破肚皮,也想不到你们俩会是情人,原来张家大院遭的罪,都是出自你们!”
刘卫清急忙道:“这哪能怪在我们头上?我比你还清楚,这都怪张夫人太痴迷洋教!”
杨永春看了看天,这不是争谁是谁非的时候,他吐了口粗气,用少有亲切的目光望着戴敏说:“我的大妹子呵,你就随他赶路去吧。你今生今世……别再回来。我们、炎炎、你的娃崽……你就权当死光了,死绝了,你就放宽心地活命去吧!这个姓刘的,好歹也是个汉子。他……不会坑人骗人,随他去吧,去吧!”
戴敏说:“不!要走也要拖着我的两个崽走。我不能……”
王妈过来劝着大家:“离天亮还有些时候,进屋里商量去吧。”
杨永春斩钉截铁:“还有啥好商量的?赶哈儿娃娃睡醒过来,能走的也就不能走了。再说……这年月,娃娃们晓得的事越少愈好!快走吧,否则,我要喊了!”
戴敏伏在王妈身上哭泣着:“王妈,我……不走。我死……死也不离开你们。我不……不能丢下两个崽…走呵!”
王妈说:“走吧,走吧。好死不如赖活。放心,你的娃崽就是我们的崽,我们绝不会亏待他们的。你……就放心……赶路去吧。”
戴敏哭了起来,她直摇着头……
杨永春跺脚骂道:“快滚吧,自你踏进张家大院,这里哪有过一天清静?你若是再给我摇一次头,我从明天起就与你一刀两断!”
戴敏这才拉着刘卫清,跪在了杨永春和王妈面前,一向不会流泪的刘卫清此时泣不成声,说道:“杨大哥,你也千万保重啊!”
杨永春扶起了刘卫清,王妈扶起了戴敏。杨永春擂了刘卫清一拳:“你们此一去,不知是死是活,不知哪年哪月……你们也千万……千万保重啊!”
刘卫清扶着戴敏:“杨大哥,我姓刘的若是……能在这里活着,也……也犯不着让她……丢儿舍女的呵!”
杨永春强忍的泪水不禁哗哗地淌下,正是此时,墙外的哭声又起了:“我对不住……对不住你们呵,张家少爷、唐家小姐!”
杨永春让泪滚流到他的山羊胡上,他冲着院墙骂道:“哭你妈卖x,你这老狗日的!当面不哭你背地哭,人活不哭死了哭;你哭出血来,老子说是苏木水;你哭死了老子也说活该!他张家咋不倒邪霉,偏生遇见你这个要吃要喝要穿要用……还把人往窄道里撵的卵人!”他转过身来,朝着刘卫清和戴敏道:
“还不赶快去收拾行李!要是我也到了你们的份上,老子要像孙猴子那样,打起筋斗逃,腾云驾雾地逃!逃得越远越好!”
本书被称为“中国第一部換位思考的作品”、“烛照历史的一部好书”、“一部杰出的作品”(评论后发)。过去的许多不公正的事实,即使现在也是海峡两岸难达共识、大量华人移居海外的原因,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亟待待改革的民主大事!欲知众主人公后事,请看长篇《双溪坪的和谐》、《那些年我们滿怀期盼》!
王妈虽是苗族女人,她的歌喉不像戴敏那样美妙,年轻时一唱起苗歌就遭人笑话。她直到成亲,也没有和她的情人对过一次山歌。不会唱山歌的土家女人,就像一只“蹲窝母鸡”,所以王妈过去找的男人,是山村里最差劲的男人。
王妈尽管对“大小姐”的死悲痛万分,她没有唱出胸中的哀歌,只是默默地任凭泪水畅流……杨永春痛苦地听着戴敏的哀诉,也想起他与张云轩结拜为兄弟之后,唐维绮待他亲如兄长,处处关心体贴,让他倍感人间亲情与温暖……
戴敏如泣如诉悲凉的孝歌,一唱就是几个钟头,它伴随着院子里呜呜的风声,让清冷的平安夜蒙上了一层凄惨……她悦耳清脆的歌喉慢慢地唱沙哑了……王妈不禁心痛戴敏起来,她抱着她哭叫道:
“我的好妹妹呀,你也莫太伤心难过了。我们还要用心地照护好炎炎呵。我们都伤心死了,这一群孤儿寡崽又咋办?你的声音都唱哑了,炎炎,我的乖崽啊,你来求求伯妈,要她莫再……”
张炎自爸爸被带走后,杨老伯一直紧抱着他坐在太师椅上。他的双眼看着灵柩里的妈妈,一言不发。这个幼小的心灵,被突如其来的突变弄昏了,弄呆了。他听见妈咪要他求伯妈不要太悲伤了,那很久没有流淌下来的眼泪水又夺眶而出……他下了地,抱起伯妈的脸,戴敏“哇”地一声,把脸紧贴着他稚嫩的小脸。她终于停止了哭泣,任无声的泪与张炎的泪交融而下……
张炎这时想起基督教徒的丧礼,教徒们不兴烧香烧纸,不兴作揖磕头……教徒们围着死者的灵柩,为她(他)读圣经、唱赞美歌……基督徒回到上帝的身边去,是上天堂,是喜事,而不是悲伤!于是,张炎对王妈道:
“妈咪,请你把妈妈手上的《圣经》拿给我吧,我要为妈妈读圣经,我要给妈妈唱赞美歌!”
王妈站在灵柩边,说道:“大小姐,把你手上的《圣经》给我吧!”
王妈伸手去拿《圣经》。唐维绮僵硬的双手紧紧地捏着《圣经》,手都离开胸口一尺多高了,那僵硬的手仍然紧握着《圣经》!王妈惊叫一声:“炎炎,大小姐她……不让我拿《圣经》!”
戴敏惊讶地说不出话来,这个信迷信的布依女人摇着张炎说:“乖儿……快去对妈妈说,你要读些《圣经》给她听,看妈妈会不会放手?”
张炎站在妈妈面前:“妈妈,我从没有给你读过《圣经》,让我给你读几段圣经吧,妈妈!”他伸手去取,奇妙的是,那双僵硬的手竟会无力地分开了,张炎轻轻巧巧地就取得了《圣经》!
张炎似懂非懂地读了几段《圣经》……他的眼皮沉重了,他看了看已经靠在茶几上睡着了的张勇,眼皮也在直眨巴着的张忠,就回到杨老伯身边,爬进他温暖的怀抱里,一哈儿就含着泪水睡着了。这宽大的张家大院内,这时只有杨永春、王妈和戴敏还沉浸在失去亲人的悲伤中。呜咽的西风一阵紧似一阵,将屋顶的瓦片也掀得哗哗地响,在这夜深时分更倍显凄凉……风声中也似乎传来人的嚎哭声,那声音忽地升起又瞬间消失,当一更天敲响时,戴敏在灵前听到了几声九头鸟的叫声,使张家大院显得更凄厉更悲凉!
在布依山寨里,老人们经常讲起令人谈虎色变的九头鸟!传说这鸟飞临,鸟见其身丧命,人闻其声丧胆!戴敏的爷爷、戴敏的父亲,她的婆婆和母亲……每当在夜里听见九头鸟的叫声,不管你睡得多沉多香,也不管你被女人搂着还是被男人压着,这家里的人都得快些去从饭甑桶里舀碗饭,在饭里渗放些冷水,然后在开门时先呜哇呜哇地吆喝几声,再把这水饭泼到屋外去……
戴敏是布依山寨出来的女人,当然深信九头鸟能勾魂夺魄,这是不祥之兆!她不想让九头鸟的叫声摄走这几个崽的魂魄,她看了杨大哥和王妈一眼,见他和她都在各想各的心事……
“呱!呱!呱!”
又传来几声啼叫!戴敏颤抖了一下,不禁裹紧了身上的棉衣,心里咕噜说:“九头鸟呀九头乌,我都倒霉到蛀了,落难也落到箩箩底了!只差隔些天公安局的人醒了,来抓我去砍脑壳了--你还一声接一声地在我头顶上叫哪样?!”
--她今天在许多公安人员面前,都老实交待了。说自己是地主婆不要紧,她已经交待自己通匪通特了!这还能保得住命?明天、后天……你人生的路,或许就真的到尽头了!
戴敏叹了口气,猛然想起山寨里泼水饭避邪的规矩,为啥不出去泼些水饭?为啥不保住炎儿、忠儿、勇儿的三魂七魄呢?
“呱、呱、呱。”九头鸟又接着叫了三声……戴敏被惊吓得瞪圆双眼,在凄惨的夜风中,戴敏又隐隐地听到了人沙哑的哭声……她想叫杨大哥同去泼水饭,只是,他是汉人,他的老家或许没有九头鸟的传说……她捏了捏有些发麻的脚,神经兮兮地向厨房快步走去。好在厨房里的灯是亮着的,她急忙抓了个大碗,在饭甑里舀了大半碗饭,往碗里冲满了冷水,刚拐向前门口的走廊,转而又想,万一前门口还有公安人员呢,于是她就向后院跑去……
也真怪的,戴敏越接进后院,方才听到的沙哑的夹杂着咳嗽的哭声也变得真切了!戴敏毛骨耸然地刚上台阶就想止步,想就近将水饭泼到闩紧的后园门外去……但是,泼水饭的规矩必须是打开门后,你还得呜哇呜哇地朝着天空咋呼几声,把那勾魂夺魄的九头鸟吓走,才把这送鬼的水饭泼出去,让邪恶远离你的家门——这要命的布依风俗!她只得咬紧牙关,不让牙磕碰得发出声响……大墙外的哭声越来越清晰了,是千真万确的人的哭叫声,她刚打开后花园大门,就听清了那捶胸顿足的哭喊声:“少爷小姐呵,我害了……”
戴敏只觉得这声音有些熟,她来不及细听,就朝着天空“呜哇!呜哇!呜哇”地连叫了三声,刚把水饭泼洒到新建的足球场上,一双手有力的大手此时紧紧地搂住了她,她手中的饭碗在她“哇” 的一声尖叫声中落下,碗片顺着台阶滚下,在静谧的夜里发出清脆的响声。
一个她魂牵梦萦的亲切的声音在她耳畔响起:“是我,莫叫!”紧接着,一双饥渴的焦急难耐的热气腾腾的嘴唇,便紧贴在她的嘴唇上!
戴敏努力地将身子从刘卫清有力的手臂中挣脱出来,惊恐地上下打量着他,他那身褪色的军衣使她惊讶万分,她情不自禁地扑进刘卫清的怀中,使劲地拧着他的手臂,说道:“我在做梦吗,刘大哥!你咋晓得这鬼主意能把我唤出来?”
刘卫清咳咳地笑个不止:“是我……是我,你拧死我了。——有天半夜,你还光着身子跑出去泼水饭哩!”
“啊,我的冤家!”戴敏松开了手,“你到底赶来了,否则……”
这个魔鬼却说:“晓得,晓得。要不,我咋会在这里装九头唤你出来?”
戴敏忘乎其形地叫道:“啊,你这个人精!”
刘卫清蒙住她的嘴,他仔细地听了听,两眼又闪出凶狠的目光,他向大院内倾听一会,抚摸着她那妩媚的脸蛋,爱意浓烈地说道:
“今晚,你就得跟我远走高飞!”
戴敏从刘卫清的怀里挣脱,说:“这不行!--我必须操办完弟妹的丧事!”
刘卫清摇了摇她:“明天一大早,我和你就得上长途班车,从此逃得远远的去。”
戴敏推开他:“不!我绝不做忘恩负义的人!”
刘卫清拽紧她:“明天不走……你我就都完了!”
“不!张家才遭大难,张炎、我的两个娃娃,他们咋办?这种时候,我不……不能走!”
此时,院外悄然了一阵的哭声又一下响起:“我对不住你们呀,张家少爷……唐家小姐!我……对不住你们哇……”
刘卫清又说道:“走吧,你受的苦还不够吗?你我已经没指望了,听大哥一句话,噢?随我走吧。”
戴敏用头撞着刘卫清的胸膛,她揪心地疼痛,失声痛哭:“可我……不能呵,我不能丢下这些娃娃崽崽呵!”
杨永春的声音突然从他们的身后传出:“我看……你还是随着姓刘的,赶紧走的好!”
戴敏和刘卫清急忙分开,见杨永春立在门口上。戴敏和刘卫清正在惊愕之中,王妈也站了出来。
刘卫清对杨永春抱抱拳:“杨大哥,久别无恙。”
杨永春道:“我想破肚皮,也想不到你们俩会是情人,原来张家大院遭的罪,都是出自你们!”
刘卫清急忙道:“这哪能怪在我们头上?我比你还清楚,这都怪张夫人太痴迷洋教!”
杨永春看了看天,这不是争谁是谁非的时候,他吐了口粗气,用少有亲切的目光望着戴敏说:“我的大妹子呵,你就随他赶路去吧。你今生今世……别再回来。我们、炎炎、你的娃崽……你就权当死光了,死绝了,你就放宽心地活命去吧!这个姓刘的,好歹也是个汉子。他……不会坑人骗人,随他去吧,去吧!”
戴敏说:“不!要走也要拖着我的两个崽走。我不能……”
王妈过来劝着大家:“离天亮还有些时候,进屋里商量去吧。”
杨永春斩钉截铁:“还有啥好商量的?赶哈儿娃娃睡醒过来,能走的也就不能走了。再说……这年月,娃娃们晓得的事越少愈好!快走吧,否则,我要喊了!”
戴敏伏在王妈身上哭泣着:“王妈,我……不走。我死……死也不离开你们。我不……不能丢下两个崽…走呵!”
王妈说:“走吧,走吧。好死不如赖活。放心,你的娃崽就是我们的崽,我们绝不会亏待他们的。你……就放心……赶路去吧。”
戴敏哭了起来,她直摇着头……
杨永春跺脚骂道:“快滚吧,自你踏进张家大院,这里哪有过一天清静?你若是再给我摇一次头,我从明天起就与你一刀两断!”
戴敏这才拉着刘卫清,跪在了杨永春和王妈面前,一向不会流泪的刘卫清此时泣不成声,说道:“杨大哥,你也千万保重啊!”
杨永春扶起了刘卫清,王妈扶起了戴敏。杨永春擂了刘卫清一拳:“你们此一去,不知是死是活,不知哪年哪月……你们也千万……千万保重啊!”
刘卫清扶着戴敏:“杨大哥,我姓刘的若是……能在这里活着,也……也犯不着让她……丢儿舍女的呵!”
杨永春强忍的泪水不禁哗哗地淌下,正是此时,墙外的哭声又起了:“我对不住……对不住你们呵,张家少爷、唐家小姐!”
杨永春让泪滚流到他的山羊胡上,他冲着院墙骂道:“哭你妈卖x,你这老狗日的!当面不哭你背地哭,人活不哭死了哭;你哭出血来,老子说是苏木水;你哭死了老子也说活该!他张家咋不倒邪霉,偏生遇见你这个要吃要喝要穿要用……还把人往窄道里撵的卵人!”他转过身来,朝着刘卫清和戴敏道:
“还不赶快去收拾行李!要是我也到了你们的份上,老子要像孙猴子那样,打起筋斗逃,腾云驾雾地逃!逃得越远越好!”
本书被称为“中国第一部換位思考的作品”、“烛照历史的一部好书”、“一部杰出的作品”(评论后发)。过去的许多不公正的事实,即使现在也是海峡两岸难达共识、大量华人移居海外的原因,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亟待待改革的民主大事!欲知众主人公后事,请看长篇《双溪坪的和谐》、《那些年我们滿怀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