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1章 革命家的正义与良知
鄢正甫向省里的几个常委,读了他组织撰写的《关于开展爱国增产节约运动,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及《开展学习毛主席选集和思想改造运动》的省级文件。这类文章鄢正甫早已轻车熟路,并不会有啥难题。但是,他在推敲这两篇秘书送来的稿子时,发现这两篇稿子并不是急件,书记为啥要他不去参加今天召开的省委扩大会议呢,而让他抓紧这两篇稿子的撰写工作呢?
当然,省委扩大会议的精神,他迟早会知道的。但是,这两篇稿子,就真的非他莫属吗?就真的忙于这几个小时吗?书记的安排,是看重他呢还是……?这两篇稿子在常委会上,大家没有费多少推敲,便顺利地通过了。别的常委已经离去,鄢正甫在等待着书记在这两篇文稿上签字。
书记签完字后,习惯地看了看表,已是下午五点半钟了。他重重地用钢笔在五一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的“日”字上顿了一下,长长地舒了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他看见鄢正甫拿着稿子要离去,说道:“正甫同志,我还有一些事情,要与你商量哩!”
鄢正甫顺着书记的手势,坐在他对面的皮沙发上。他觉得书记的脸上透出难言之苦,这苦涩中又漾溢出一丝的尴尬---鄢正甫立即明白:今天的省委扩大会议,必定与张云轩的家庭,与他,都有着直接的关系!
“正甫同志,你辛苦了!在你前几小时……整理省里的这两个文件时,”书记字斟句酌地注视着他:“在你忙着时……常委们都同意作出一个重要决定:决定搜查张云轩的家!”
鄢正甫顾不上他受的侮辱,急忙问道:“通知下去了没有?”
书记淡淡地笑了笑:“通知下去了,而且……已经执行了。”
鄢正甫惊讶地望着书记,知道今天省里的扩大会……是有意避开他的……是书记和常委们有意这样安排的。这之前,鄢正甫就与书记、与军管和公安的负责人,对于张云轩家庭的圣诞集会问题,是采取坚决的制裁措施呢,还是做恰当的思想说服工作……在看法上存在着巨大分岐!但是,他并没有流露过情绪,他不想在党组识里存在极端的个人行为,书记有必要排斥他吗?为什么会这样呢?
书记向鄢正甫解释道:“我们革命者不能坐视张云轩的夫人……明目张胆地组织集会,宣扬帝国主义,违背反帝爱国三自原则……”
鄢正甫注视着书记……心想,这样做是直接地将张云轩推到敌对的阵营里去,是粗暴的没有耐心的表现。这是违背诺言的!张云轩是我们的统战对象,是同志,不是敌人!对统战对象的处理方式,就是要宽容些、耐心些,要本着团结的精神,鼓励他踏入到革命者的行列中来。这是形势的需要,也是党的需要!
鄢正甫清了清嗓子,字斟句酌地说:“大多数常委通过的决定,我无条件地服从。只是,这会给党外的民主人士……授人话柄,会说……我们过河拆桥!”他立即发现书记快速地对他一瞥,那眼中闪现的是惊异,他不得不按住话头,想到:我是不是说得过多了?过于暴露了?
书记和蔼地向他又笑了笑,转了话题:“上次我去成都开会,碰上了陈总,他向我提起你。说你差不多是他强迫拉去参加革命的,有这事吗?”
鄢正甫勉强一笑。
书记双目看着鄢正甫:“我历来就尊重陈总,把他视为我的老首长。你随军南下,也是陈老总点的将。我临别时,陈总还对我说,他了解你的为人,你不想做的事情,犟劲一来,九头牛都难拉回,说你犟到家了!啊?这也肯定你这个人有原则,不随波逐流。陈总还说你是他的诤友,是敢于在他身边说真话的人。哈哈……陈老总快言快语,你果然是这样的人!”
鄢正甫字斟句酌地说:“我与陈老总的深交,早已成为历史。而今,对张云轩家庭的搜查……我们先要弄清楚:这样的结果是利多还是弊多?”
书记道:“这利与弊,现在谁也说不清楚。今天,对于张云轩……我们还没任何证据。他撂担子……辞去职务的事,也不是天大的事情。这恰好体现他的一些旧作风,旧习气。但是,他的夫人的许多作法,早就违法了,也早就超越我们的原则了!我们不可能在我们的志愿军在冰天雪地里战斗的时候;在与美帝国主义刀对刀、枪对枪的时候;在我们西南的大后方,用教会的伪善去迷惑人民,用西方的上帝向我们发难、示威!我说老鄢,你是张云轩的领路人,你把他从反动阵营拉到革命的阵营里来。你只能把他拉入人民的怀抱,难道能承担和主宰他的思想意识吗?他若是要背道而驰……”书记和气地笑了笑,“我们不能因为对国民党起义人员的许诺,而忘记了今天蒋介石在台湾的穷兵赎武,忘记了我们新中国还存在着尖锐的阶级斗争、敌我斗争!”
鄢正甫听书记越说越激昂,越说越将这事与当前的政治形势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也就知道他为什么不能参加今天省委扩大会议的原因了。于是道:
“我们不是请宋老先生这样的党内人士,到张云轩的府上劝说吗?去做思想工作吗?这事……?”
书记一笑:“是有这种想法。上次开会,你亲眼见了的,他急了,就又喘又咳的……都休克了。前些天叫秘书去与他商量,也只是商量,请他再去一次张家大院嘛。你猜猜,他咋啦?”
“咋啦?”
“他又如法泡制一场,弄得大伙哭笑不得!唉,这些干地下的老党员啊!”书记停了下来,他喝了口茶,缓和地说道:“今天的做法,我带头向你检讨,但是,我还是要提醒你:在处理张云轩家庭的问题上,有些同志认为你不那么冷静,有主观主义……所以,我担心你会在扩大会议上感情用事,所以……你不会怪罪我吧?”
鄢正甫张了张嘴,却又说不出话来。书记了解到的情况,都来自下面的反映和汇报,若是不利于张云轩家庭的报告和汇报多了,他当书记的,还能保留得住清醒的头脑吗?眼前的事实是:许多起义的国民党将领,不可能在一夜之间便改变了自己的头脑和生活方式,既然新中国视他们为“革命军人”,对他们的家庭成员和财产都给予特殊的保护和关照……他们还有什么必要在没有受到干扰、警告、说服教育的前提下,改变自己的习惯呢?
这时,书记又严肃地望着他,说道:“老鄢呵老鄢,陈老总在最后也说了你一段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鄢正甫注视着书记的目光……几滴冰凉的冷汗,顺着腋窝流淌了下来,那股冰凉,让人透骨寒彻!他立即端坐身子:“书记请讲。”
这时,电话钤响了,书记拿起话筒时还颇为轻松的,待一听电话中的汇报后,不由紧张起来,他连声说道:
“死了!说大声些,怎么死的?嗯……嗯……要我们的同志注意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嗯……是啥病因猝死的,把情况搞清楚后,随时向我报告。”
书记放下电话,对鄢正甫道:“张云轩的夫人猝死了!”
鄢正甫被吓了一跳:人命关天,张云轩夫人的死,必然与今天的搜查有关!
书记却平和地说道:“她是自然死亡,我们的同志连手指都没有动过她。”
鄢正甫茫然地望着书记,书记见过太多的死人场面,听过太多的死人的事---还是保持着原有的轻松。他用手指点了一下桌子,道:“软弱!----这是陈老总给你指出的缺点!当然,我也有此同感。陈老总说,这些缺点在你过去握笔杆子时并不伤大雅,而今,你是省里的常委了,若是这样下去……嘿嘿……那软弱,也就成了你的绊脚石了!”
一股冷汗从鄢正甫的额头上淌下,唐维绮猝死的阴影还在他的头脑中徘徊,他又听到了身处革命者队伍中最严厉的批评----软弱!或许书记并不是在恶意地提醒他,书记的位置和爽直,并不允许他用这么严肃的话题对他寻开心!这时,书记或许端倪出鄢正甫的心灵,于是笑说道:
“正甫同志,我这么说你,并没有其它的意思。陈老总和我都认为:要成为一个真正的革命者,不是口头上说革命就成革命派的。我们的思想和行动,都得紧紧地跟着革命的步伐,这才是合格的革命者!”
鄢正甫的冷汗依然在淌,心里是万般的空虚!本来想大胆地在书记的面前,为张云轩和他的家里人说几句公正话,话还没有说完,他就遭受到在革命队伍中最严厉的批评—软弱!这种善意的批评不论是来自公开的和私下的,它出自陈总嘴里,又来自于书记的嘴中,份量就可想而知了!在这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入的年代里,书记的看法就会是常委的看法;常委的看法,也代表贵州人民的看法!
--鄢正甫的头脑依然缠绕着唐维绮的猝死。这么完美的女人,那雍容、端庄、慈善的笑容……一直浮现在他的眼前!他在为她的猝死惋惜,为张云轩失去这样的夫人心碎!可是,书记还是那么轻松,仿佛唐维绮的死于他毫无关系---还在那么轻松地---指出别人“软弱”的缺点!鄢正甫的大脑受到了震动,于是,一股冷战迅速传遍了他的全身,他下意识地胆怯了,也害怕了!
书记的目光久久地停留在鄢正甫的脸上,鄢正甫突然明白,他在等待他对搜查张家大院这一重大决定的答复!他的软弱和党的纪律,这时都不能容许他说“不!”他惨淡地笑了笑,说道:“少数服从多数。我服从组织上的决定。”
书记高兴地道:“解铃还须系铃人。正甫同志,若是从张云轩的家里---像公安人员汇报的那样---搜出了大量的金子、银元……其他的罪证,你看,我们该怎么处理他?”
“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我是说……这样一来……张云轩就违反了军管会发布的---《严格施行金银管理的命令》。他要那么多的金银干啥?在金银之外……若是我们没有别的罪证呢,我们是抓呢还是……?”
鄢正甫知道书记的工作方法,他总是在重大的决定前,先征求常委的意见。书记也往往在这种简单的“征求”之中,完成了他对干部的考核!可是,鄢正甫又想,省委扩大会议我都没有参加,书记、常委、各部门的意见我都不知道,我咋回答这个问题呢?他采用了围棋里的“腾挪”手法,道:
“今天的会议我没有参加,公安厅长、其他的常委……他们咋想的呢?”
书记瞟他一眼,道:“他们表示,有证据就抓!”
鄢正甫的犟劲一下就窜上了脑门。他没有像弈棋时那样采用轻灵的腾挪手法,而是忍不住叫了起来:“究竟今天的行动,我们针对的是谁?”
书记道:“张云轩呀!”
鄢正甫火了:“咋又到了张云轩的份上去了呢?!”
书记也针锋相对:“与张家大院有紧密联系的手榴弹事件,而今没有结论;我们的同志被惨杀了,而今还未查出真凶;那笃信基督教的张夫人,真有那么大的胆量吗?敢那么张狂地蔑视公安局的传讯吗?敢在这种时候操办圣诞节吗?--这岂不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鄢正甫道:“我早就向组织上汇报过了,张夫人的圣诞节庆祝活动,张云轩也是反对的!我们不能采取不负责任的简单方法,不能……”
书记不耐烦地道:“鄢正甫同志,这可是大部份常委的决定!张云轩是什么人,用得着你这么维护他吗?!”
鄢正甫在书记严肃的目光中,将脸深深埋下。是啊,张云轩这样的人,我们用得着那么维护他吗?他的心如利刃穿心般地疼痛起来。太难预测了,太凶险了,也太逼人了,这怎么是给一个民主人士出路的办法,简直就是落井下石、过河拆桥!
电话铃又响了,他听到张家大院失火了!书记还在电话里说些什么,鄢正甫也没听进去,他满脑子全都是血与火,满脑子都是乱七八糟的喊声、叫声……又是一个电话来了,书记在电话中喊道:“啥,搜出了张云轩的‘中正剑’?好!嗯……”
鄢正甫退出了书记的办公室,愤然地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内,他久久地坐在椅子里,嘴里叨念着:
“中正剑,中正剑……”
他猛然的跳了起来,向书记的办公室跑去。他撞开了书记办公室的房门,书记还在写着什么,他抬头望着面前的鄢正甫。
鄢正甫呆气地向书记道:“张云轩的那把‘中正剑’,在他离开部队时,己经上交给我了的。书记,实事求是,这剑和他的所有物品,是写上清单了的,不信你可以查……”
书记脸上流露出不悦:“哎,正甫同志呀正甫同志,你咋就这样凭个人感情办事呢?中正剑都搜出来了,你还说是交到了你手上的?你呀你呀……”
鄢正甫这时,方才觉得自己将自己也投进了泥潭!他愈说愈乱,愈说愈没有头绪,愈说愈乱了章法,书记也愈听愈不高兴,愈听愈不耐烦……他仍坚持这剑是张云轩交到了他手上了的。直到书记也懒得料理他了,关门走了,他才又猛然想起;那夺人害命的“中正剑”,是杨永春为了救他和曹发德时,顺手从上缴物品中拿走的!
本书被称为“中国第一部換位思考的作品”、“烛照历史的一部好书”、“一部杰出的作品”(评论后发)。过去的许多极左行为,不但给革命带来危害,还令人错误地理解我们的党和国家。这些不公正的事实,即使现在也是海峡两岸难达共识、大量华人移居海外的原因,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亟待待改革的民主大事!
当然,省委扩大会议的精神,他迟早会知道的。但是,这两篇稿子,就真的非他莫属吗?就真的忙于这几个小时吗?书记的安排,是看重他呢还是……?这两篇稿子在常委会上,大家没有费多少推敲,便顺利地通过了。别的常委已经离去,鄢正甫在等待着书记在这两篇文稿上签字。
书记签完字后,习惯地看了看表,已是下午五点半钟了。他重重地用钢笔在五一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的“日”字上顿了一下,长长地舒了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他看见鄢正甫拿着稿子要离去,说道:“正甫同志,我还有一些事情,要与你商量哩!”
鄢正甫顺着书记的手势,坐在他对面的皮沙发上。他觉得书记的脸上透出难言之苦,这苦涩中又漾溢出一丝的尴尬---鄢正甫立即明白:今天的省委扩大会议,必定与张云轩的家庭,与他,都有着直接的关系!
“正甫同志,你辛苦了!在你前几小时……整理省里的这两个文件时,”书记字斟句酌地注视着他:“在你忙着时……常委们都同意作出一个重要决定:决定搜查张云轩的家!”
鄢正甫顾不上他受的侮辱,急忙问道:“通知下去了没有?”
书记淡淡地笑了笑:“通知下去了,而且……已经执行了。”
鄢正甫惊讶地望着书记,知道今天省里的扩大会……是有意避开他的……是书记和常委们有意这样安排的。这之前,鄢正甫就与书记、与军管和公安的负责人,对于张云轩家庭的圣诞集会问题,是采取坚决的制裁措施呢,还是做恰当的思想说服工作……在看法上存在着巨大分岐!但是,他并没有流露过情绪,他不想在党组识里存在极端的个人行为,书记有必要排斥他吗?为什么会这样呢?
书记向鄢正甫解释道:“我们革命者不能坐视张云轩的夫人……明目张胆地组织集会,宣扬帝国主义,违背反帝爱国三自原则……”
鄢正甫注视着书记……心想,这样做是直接地将张云轩推到敌对的阵营里去,是粗暴的没有耐心的表现。这是违背诺言的!张云轩是我们的统战对象,是同志,不是敌人!对统战对象的处理方式,就是要宽容些、耐心些,要本着团结的精神,鼓励他踏入到革命者的行列中来。这是形势的需要,也是党的需要!
鄢正甫清了清嗓子,字斟句酌地说:“大多数常委通过的决定,我无条件地服从。只是,这会给党外的民主人士……授人话柄,会说……我们过河拆桥!”他立即发现书记快速地对他一瞥,那眼中闪现的是惊异,他不得不按住话头,想到:我是不是说得过多了?过于暴露了?
书记和蔼地向他又笑了笑,转了话题:“上次我去成都开会,碰上了陈总,他向我提起你。说你差不多是他强迫拉去参加革命的,有这事吗?”
鄢正甫勉强一笑。
书记双目看着鄢正甫:“我历来就尊重陈总,把他视为我的老首长。你随军南下,也是陈老总点的将。我临别时,陈总还对我说,他了解你的为人,你不想做的事情,犟劲一来,九头牛都难拉回,说你犟到家了!啊?这也肯定你这个人有原则,不随波逐流。陈总还说你是他的诤友,是敢于在他身边说真话的人。哈哈……陈老总快言快语,你果然是这样的人!”
鄢正甫字斟句酌地说:“我与陈老总的深交,早已成为历史。而今,对张云轩家庭的搜查……我们先要弄清楚:这样的结果是利多还是弊多?”
书记道:“这利与弊,现在谁也说不清楚。今天,对于张云轩……我们还没任何证据。他撂担子……辞去职务的事,也不是天大的事情。这恰好体现他的一些旧作风,旧习气。但是,他的夫人的许多作法,早就违法了,也早就超越我们的原则了!我们不可能在我们的志愿军在冰天雪地里战斗的时候;在与美帝国主义刀对刀、枪对枪的时候;在我们西南的大后方,用教会的伪善去迷惑人民,用西方的上帝向我们发难、示威!我说老鄢,你是张云轩的领路人,你把他从反动阵营拉到革命的阵营里来。你只能把他拉入人民的怀抱,难道能承担和主宰他的思想意识吗?他若是要背道而驰……”书记和气地笑了笑,“我们不能因为对国民党起义人员的许诺,而忘记了今天蒋介石在台湾的穷兵赎武,忘记了我们新中国还存在着尖锐的阶级斗争、敌我斗争!”
鄢正甫听书记越说越激昂,越说越将这事与当前的政治形势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也就知道他为什么不能参加今天省委扩大会议的原因了。于是道:
“我们不是请宋老先生这样的党内人士,到张云轩的府上劝说吗?去做思想工作吗?这事……?”
书记一笑:“是有这种想法。上次开会,你亲眼见了的,他急了,就又喘又咳的……都休克了。前些天叫秘书去与他商量,也只是商量,请他再去一次张家大院嘛。你猜猜,他咋啦?”
“咋啦?”
“他又如法泡制一场,弄得大伙哭笑不得!唉,这些干地下的老党员啊!”书记停了下来,他喝了口茶,缓和地说道:“今天的做法,我带头向你检讨,但是,我还是要提醒你:在处理张云轩家庭的问题上,有些同志认为你不那么冷静,有主观主义……所以,我担心你会在扩大会议上感情用事,所以……你不会怪罪我吧?”
鄢正甫张了张嘴,却又说不出话来。书记了解到的情况,都来自下面的反映和汇报,若是不利于张云轩家庭的报告和汇报多了,他当书记的,还能保留得住清醒的头脑吗?眼前的事实是:许多起义的国民党将领,不可能在一夜之间便改变了自己的头脑和生活方式,既然新中国视他们为“革命军人”,对他们的家庭成员和财产都给予特殊的保护和关照……他们还有什么必要在没有受到干扰、警告、说服教育的前提下,改变自己的习惯呢?
这时,书记又严肃地望着他,说道:“老鄢呵老鄢,陈老总在最后也说了你一段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鄢正甫注视着书记的目光……几滴冰凉的冷汗,顺着腋窝流淌了下来,那股冰凉,让人透骨寒彻!他立即端坐身子:“书记请讲。”
这时,电话钤响了,书记拿起话筒时还颇为轻松的,待一听电话中的汇报后,不由紧张起来,他连声说道:
“死了!说大声些,怎么死的?嗯……嗯……要我们的同志注意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嗯……是啥病因猝死的,把情况搞清楚后,随时向我报告。”
书记放下电话,对鄢正甫道:“张云轩的夫人猝死了!”
鄢正甫被吓了一跳:人命关天,张云轩夫人的死,必然与今天的搜查有关!
书记却平和地说道:“她是自然死亡,我们的同志连手指都没有动过她。”
鄢正甫茫然地望着书记,书记见过太多的死人场面,听过太多的死人的事---还是保持着原有的轻松。他用手指点了一下桌子,道:“软弱!----这是陈老总给你指出的缺点!当然,我也有此同感。陈老总说,这些缺点在你过去握笔杆子时并不伤大雅,而今,你是省里的常委了,若是这样下去……嘿嘿……那软弱,也就成了你的绊脚石了!”
一股冷汗从鄢正甫的额头上淌下,唐维绮猝死的阴影还在他的头脑中徘徊,他又听到了身处革命者队伍中最严厉的批评----软弱!或许书记并不是在恶意地提醒他,书记的位置和爽直,并不允许他用这么严肃的话题对他寻开心!这时,书记或许端倪出鄢正甫的心灵,于是笑说道:
“正甫同志,我这么说你,并没有其它的意思。陈老总和我都认为:要成为一个真正的革命者,不是口头上说革命就成革命派的。我们的思想和行动,都得紧紧地跟着革命的步伐,这才是合格的革命者!”
鄢正甫的冷汗依然在淌,心里是万般的空虚!本来想大胆地在书记的面前,为张云轩和他的家里人说几句公正话,话还没有说完,他就遭受到在革命队伍中最严厉的批评—软弱!这种善意的批评不论是来自公开的和私下的,它出自陈总嘴里,又来自于书记的嘴中,份量就可想而知了!在这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入的年代里,书记的看法就会是常委的看法;常委的看法,也代表贵州人民的看法!
--鄢正甫的头脑依然缠绕着唐维绮的猝死。这么完美的女人,那雍容、端庄、慈善的笑容……一直浮现在他的眼前!他在为她的猝死惋惜,为张云轩失去这样的夫人心碎!可是,书记还是那么轻松,仿佛唐维绮的死于他毫无关系---还在那么轻松地---指出别人“软弱”的缺点!鄢正甫的大脑受到了震动,于是,一股冷战迅速传遍了他的全身,他下意识地胆怯了,也害怕了!
书记的目光久久地停留在鄢正甫的脸上,鄢正甫突然明白,他在等待他对搜查张家大院这一重大决定的答复!他的软弱和党的纪律,这时都不能容许他说“不!”他惨淡地笑了笑,说道:“少数服从多数。我服从组织上的决定。”
书记高兴地道:“解铃还须系铃人。正甫同志,若是从张云轩的家里---像公安人员汇报的那样---搜出了大量的金子、银元……其他的罪证,你看,我们该怎么处理他?”
“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我是说……这样一来……张云轩就违反了军管会发布的---《严格施行金银管理的命令》。他要那么多的金银干啥?在金银之外……若是我们没有别的罪证呢,我们是抓呢还是……?”
鄢正甫知道书记的工作方法,他总是在重大的决定前,先征求常委的意见。书记也往往在这种简单的“征求”之中,完成了他对干部的考核!可是,鄢正甫又想,省委扩大会议我都没有参加,书记、常委、各部门的意见我都不知道,我咋回答这个问题呢?他采用了围棋里的“腾挪”手法,道:
“今天的会议我没有参加,公安厅长、其他的常委……他们咋想的呢?”
书记瞟他一眼,道:“他们表示,有证据就抓!”
鄢正甫的犟劲一下就窜上了脑门。他没有像弈棋时那样采用轻灵的腾挪手法,而是忍不住叫了起来:“究竟今天的行动,我们针对的是谁?”
书记道:“张云轩呀!”
鄢正甫火了:“咋又到了张云轩的份上去了呢?!”
书记也针锋相对:“与张家大院有紧密联系的手榴弹事件,而今没有结论;我们的同志被惨杀了,而今还未查出真凶;那笃信基督教的张夫人,真有那么大的胆量吗?敢那么张狂地蔑视公安局的传讯吗?敢在这种时候操办圣诞节吗?--这岂不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鄢正甫道:“我早就向组织上汇报过了,张夫人的圣诞节庆祝活动,张云轩也是反对的!我们不能采取不负责任的简单方法,不能……”
书记不耐烦地道:“鄢正甫同志,这可是大部份常委的决定!张云轩是什么人,用得着你这么维护他吗?!”
鄢正甫在书记严肃的目光中,将脸深深埋下。是啊,张云轩这样的人,我们用得着那么维护他吗?他的心如利刃穿心般地疼痛起来。太难预测了,太凶险了,也太逼人了,这怎么是给一个民主人士出路的办法,简直就是落井下石、过河拆桥!
电话铃又响了,他听到张家大院失火了!书记还在电话里说些什么,鄢正甫也没听进去,他满脑子全都是血与火,满脑子都是乱七八糟的喊声、叫声……又是一个电话来了,书记在电话中喊道:“啥,搜出了张云轩的‘中正剑’?好!嗯……”
鄢正甫退出了书记的办公室,愤然地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内,他久久地坐在椅子里,嘴里叨念着:
“中正剑,中正剑……”
他猛然的跳了起来,向书记的办公室跑去。他撞开了书记办公室的房门,书记还在写着什么,他抬头望着面前的鄢正甫。
鄢正甫呆气地向书记道:“张云轩的那把‘中正剑’,在他离开部队时,己经上交给我了的。书记,实事求是,这剑和他的所有物品,是写上清单了的,不信你可以查……”
书记脸上流露出不悦:“哎,正甫同志呀正甫同志,你咋就这样凭个人感情办事呢?中正剑都搜出来了,你还说是交到了你手上的?你呀你呀……”
鄢正甫这时,方才觉得自己将自己也投进了泥潭!他愈说愈乱,愈说愈没有头绪,愈说愈乱了章法,书记也愈听愈不高兴,愈听愈不耐烦……他仍坚持这剑是张云轩交到了他手上了的。直到书记也懒得料理他了,关门走了,他才又猛然想起;那夺人害命的“中正剑”,是杨永春为了救他和曹发德时,顺手从上缴物品中拿走的!
本书被称为“中国第一部換位思考的作品”、“烛照历史的一部好书”、“一部杰出的作品”(评论后发)。过去的许多极左行为,不但给革命带来危害,还令人错误地理解我们的党和国家。这些不公正的事实,即使现在也是海峡两岸难达共识、大量华人移居海外的原因,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亟待待改革的民主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