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军代表蔑视起义将领
第37章 军代表与起义将领
张云轩万万没有料到,一个起义的国民党将领在新政府的领导下工作和学习,原是那般的困难与无可适从。
张云轩自从接受新政权的职务和工作安排后,商会配合新政府为了解决大部队和群众的征粮、春荒、缺盐少粮……等实际问题,全身心地投入了建设新社会的热潮中去。当轰轰烈烈的反特镇反和土地改革运动一起开展时,新政府决定取缔原商会,开始重新筹备新的工商联合会组织,并且派来了军代表。
军代表名叫陈家根,是个身高马大的山东汉子。额头上和脸颊上有着两道明显发亮的刀疤,左下骸骨也留下了一记枪伤,至使四十左右的他不得不戴着一副假牙。
陈家根打心眼里就瞧不起张云轩,时常在张云轩身边将假牙磨的咯咯声响;他用倨傲、武断的口气与张云轩说话,一点不理会这个败军之将怎么去想。张云轩在陈家根这种人的手下工作和学习,慢慢地就觉得喘不过气来……几个月下来,张云轩在陈家根面前产生了强烈的被压抑的感觉,这种压抑是一种五味俱全的政治色彩,是渴求解放而又被解放所压抑的感情。究竟是悖于心灵的顺从呢,还是明哲保身而谨小慎微?是曲扭自己的灵魂呢,还是任人的踩踏?
五一年春天,贵阳市正在闹春荒,也是镇反运动紧锣密鼓进行之时。将隐藏、潜伏、散布谣言……的国民党残渣余孽送上刑场和监狱,成了每一个机关、工厂、社会团体……生活中的头等大事。
也是此时,陈家根正在忙着他的另一次婚姻,那硬性而强迫的指婚,令张云轩对今天的现实,产生了怀疑。
陈家根的婚姻,有些像皇帝选妃,是说要就要的婚姻,又是一场令人眼花缭乱闪电战般的婚姻,是一个命令贯彻下去并得到执行的婚姻!
陈家根刚到商会任军代表不到三天,就有一个大约是部队文书的军人,来到了他们的办公室。当着张云轩的面,那小文书闪烁其词、支支吾吾,陈家根却闪现出压抑不住的兴奋,忙不迭地发问:“小鬼,事情办得怎样了?”
那文书道:“首长,还是出去谈……”
谁知话音未落,陈家根骂道:“奶奶的,你们这些资产阶级的小知识分子,就是这样不阴不阳的。说吧,事情办好了没有?”
“报告首长,”这有些稚嫩的军人只好说:“经过调查,魏启云同志有男朋友,他就是军区乐队最年青的鼓手郑克强。”
陈家根不耐烦地挥了挥手:“奶奶的,我问你,我给你的任务是啥?”
“首长,”年青军人一个立正,坚持他的信念:“报告首长,魏启云同志就因为反对家庭的包办婚姻,才同郑克强双双投军来的。我考虑到首长的威信,才专门找首长汇报:部队文工团好的姑娘多的是,请首长……”
话音未落,陈家根倏地跃起,猛一拍桌子:“奶奶的,要是在战场上,老子就一枪撂倒了你!”
首长的暴怒使这青年军人顿时吓得脸青面黑,垂立的身子在不停地哆嗦起来。陈家根命令道:
“军人的天职是啥?----立即执行命令去!向后转,齐步走!”
于是,这个有些见解的年轻军人,颤抖着行了军礼就迈出了他们的办公室。令张云轩料想不到的是,这事之后不到二十天,陈家根就忙着张罗这桩奇特的婚礼了……婚礼是在军区的食堂里举行的,新娘果真是他一个命令就弄到了手的新入伍的女兵魏启云!婚礼准备了盛大的舞会,有关的省市领导、部队指挥员都出席了这个婚礼。可见得陈家根这样的军人,在省里有着相当的份量!
张云轩在婚礼开始时就碰到了鄢正甫,两人一见如故,在舞会的角落里吃了几颗喜糖,就闲聊了起来。这时,张云轩才知道:陈家根在山东的老家还有个依然翘首等待着他回去的女人,一个把自己也投身于革命、期待革命胜利后夫妻团圆的老解放区的女人。
可是,如今革命胜利了,胜利了的革命涌现出千千万万有着传奇色彩的英雄;也有着千千万万的说什么也不能忘记的残废军人!而今,新政府发了个文件,准许三七年以前参加革命的、级别在团级以上的老革命和必须要人护理的残废军人……与包办婚姻的老区女人解除婚姻,另行择偶。只要本人提出的申请被上级批准,找个美丽的年轻女人,简直就是个小问题了。
新婚燕尔的陈家根那天异常兴奋,在比他小二十多岁的、文静的新娘面前得意非凡。张云轩问鄢正甫:“魏启云的家里怎么没来人呢?”
鄢正甫:“听说,她家是地主。她是为了背叛剥削家庭才参加革命的。”
“她不是有个男朋友吗,那个叫郑克强的青年军人。”
鄢正甫吃惊地看着张云轩:“真的?”
张云轩道:“部队来人给他汇报时,我还在场哩。不信你就查去。”
鄢正甫半天才回过神来:“查?生米都成熟饭了,咋查?”他付之一笑,不置可否,“革命胜利了,问题也就摆在桌面上来了。”
两人一边吃着瓜子,将话题转到了工作上。张云轩第一次当着鄢正甫的面,提出了辞职的请求。
鄢正甫大吃一惊:“莫不是陈家根与你配合不好吧?”
张云轩急忙否认道:“哪里,哪里,你想,我至今还有商号、货栈、工厂……更何况原来帮我们管帐的宋老先生,而今到政府部门工作去了。”他瞟了鄢正甫一眼,心想:你我心照不宣算了。他很快又从鄢正甫的眼中觉察到他的一丝内疚,便立即峰回路转,继续说了下去。“近来……工人与资方的纠纷越来越多,家里没人管不行……我在这个位置上,免不了众说纷纭。想去想来,我只有辞职这条路了。”
鄢正甫此时方才觉得问题的严重性,道:“张会长,你是我们省里统战工作的一面旗帜,在省里甚至中央的影响也不小。若你辞退之意出自于家事,我们可以考虑给你一些时间,让你自行处理家务。若是问题出自于我们的工作,你可以坦直地提出来。我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而今正是抗美援朝、反特镇反的关键时刻,这样的事还是多考虑一下才是。”
张云轩知道这是鄢正甫在有意识地暗示他:这时候你丢担子不干,别人会误解你不满意新社会,这不是明目张胆地反党反社会?枪打出头鸟,千万别干这种傻事!----但是,去意已定的张云轩这时又想,我一不反共,二不反新社会,只想真正在家里吃几天清静饭,过几天清静日子,远离反特镇反运动、土地改革运动……这也犯法么?
他还是想在鄢正甫面前坚持自己辞职的意愿,恰巧这时,婚礼主持人宣布舞会开始,人群熙攘的礼堂一下子鼓乐齐呜起来。簇拥着新郎新娘的人群瞬间轰然了,张云轩还以为是大家欢迎新婚夫妇跳第一曲舞,不由伸头观看。殊不知人们的轰笑是对新郎来的,张云轩和鄢正甫透过礼堂的大窗,见陈家根抱着他年轻娇小的新娘,向着军区的宿舍跑去……
人们在他身后笑闹他也懒得理睬。这弄得没有一点经验的年轻新娘在他怀里怯生生地撑开他,但是,被情欲弄得火烧火燎的陈家根,此时啥也不想,啥也不管,啥也不顾,啥也不怕,只想将他年轻娇小的妻子尽快尽早地抱进新房里去。他实在是太高、太强、太粗实了,以致新娘在他怀里娇羞的反抗,此时变得既多余也没用了。
“啧啧!春宵一刻金难换!陈团长金屋藏娇,艳福不浅呵,啧啧!”
张云轩听到赞美般的啧啧声,调头一看竟是政工干部曹发德。他跺着脚,在大声地为陈家根喝彩!
这一插曲打乱了张云轩和鄢正甫的深入交谈,张云轩被人邀请去跳了曲舞,回来再找鄢正甫时,这个深恶痛绝跳舞的新政府干部,不知啥时候不辞而别了。
--那婚礼继今已一月有余,这样的事按说与张云轩并无关,自己的稀饭都吹不冷,干嘛去吹别人的米糠?张云轩是个以国事为大、见不得窝囊事的人,他为啥起义?真的为了保命?保家?保平安?不!他为了鄢正甫曾对他许诺过的:为了光明的中华民族!这不是怯懦,这是中华民族的利益和需要!眼下,他亲眼所见的事实,加速了他与陈家根的对抗。
相反,陈家根这人,是一个从不反思自身行为,更是一个没有一丝的忏悔意识的人,他的目光和所有的政治嗅觉,都集中在别人身上,他只要求别人检讨,自己就从不检讨自己!他就是从骨子里瞧不起张云轩,就是瞧不起这个败军之将;他就是怀疑张云轩挂羊头卖狗肉,起义是假,背地里搞阴谋搞复辟才是真。他就是要撕开张云轩的画皮,让其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他就是要搜旮旯、寻缝缝的寻找张云轩的罪证,就是要把这个躲藏在革命队伍中的缩头乌龟揪出来!
陈家根是革命斗士,是个勇往直前、冲锋陷阵的革命军人,他不管你张云轩笑容可掬、气宇不凡,也不管你的起义对和平解放大西南有着何等的重大意义,更不管团结一个有名声的民主人士,对往后的统战和革命工作会产生多大的影响。他就是不相信一个国民党的将军,会老实巴焦地为新政府服务,就是不相信他这样的人会没有同特务、反革命、土匪……秘密来往,就是要清查你,审查你,认为这就是一个革命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张家大院墙外,公安人员发现了美式手榴弹,也正是这晚,一个年轻的革命军人壮烈牺牲了,血债要用血来偿,干革命又不是请客吃饭!
那天十点不到,商会的电话骤响,陈家根接完电话后,“啪”的将话筒搁下。他抽身站起,两眼闪着愤怒的火光,仇恨地直盯着张云轩,吐出一口粗气,道:“奶奶的!”于是,做事毫不留情也不留余地的陈家根,首先向张云轩这个国民党的残渣余孽,开火了。
张云轩问道:“怎样,又来了春荒的报告?”
陈家根道:“春荒?我看该你‘人慌’了!”
张云轩:“你……这是啥子意思?”
陈家根走到他面前:“我现在还没有意思,该我要有意思的时候我会有意思的。奶奶的,我们现在还是到你家看看去吧。”
张云轩大吃一惊,莫不是家里发生了什么大事?临来办公室时,家里不是还好生生的吗?他还是感到大势不妙,否则,陈家根再专横粗暴,也不至于这样无礼地对待他。他想,家里肯定发生了大事。
张云轩带着陈家根和工商联合会的几个干部回到了家里。一进大院,便迎面扑来一股不祥的气氛:前院、中院、后院和走廊上,都能看见公安和派出所干部的身影,他瞟了一眼中院的厢房,见两个公安正在和王妈谈话。王妈紧张地绞着手中的手巾帕,不停地摇着头……刚踏入后院,但见唐维绮与四个公安坐在太师椅上谈话,从她脸上透出的不安,张云轩晓得家中果真发生了大事!
看见张云轩到来,唐维绮如释重负地站起身来,对公安人员说道:“我没有什么可隐瞒的,该说的我都说了。”
张云轩立即认出了其中的老肖同志,他是云岩区分局的负责人。这个人在一个月前特地来家里拜访过他,是专门来找他诉苦来的,说分局人多事杂,没有像样的公办地点,请张会长帮帮忙,为他们“找”一个像张家大院这样环境的办公地址。
那天,张云轩恰好没啥子事,耐着性子与他闲聊。眼下的张云轩,已在新社会里生活快一年半了,他具有复杂的三重性:一是旧官僚,二是民主人士,三是资本家。他是精于策略的人,对当今社会也知晓一些了,他晓得对方的来意,也想多一点了解公安队伍里的真实想法,于是假装糊涂地说道:“贵阳市我这样的院子有好几处,王家烈的院子,赖家的院子,唐家的院子……这些都是私产呵!请问肖局长,你们要的院子,是买还是租?”
肖局长哈哈一笑:“我们干革命工作,人都是国家的,哪里来的钱?张会长不要说笑话,眼下我们是买不起也租不起。”
张云轩也随之大笑:“租不起也买不起,”他想说《三国演义》中刘备借荆州的故事,但又怕这样说伤了别人。这才急停下来,“这样的话,这种事也就难办了!”
肖局长可不这样想,他振振有辞:“怎么难办呢?我们调查过这样的好些人家,直系亲属多的了不起十人,有十分之一的房子和院子,也够这家子人活得宽宽松松的了,更何况,都新社会了,一个真正的平民百姓,要这么多房子和地盘干啥?为什么不支持革命呢?难道,就非要像没收官僚地主的财产那样地对待他们,他们才心甘情愿?”
张云轩明白了他的真实意图,乜他一眼,端起盖碗茶,美滋滋地呷了一口,道:“肖局长也是,这种事还不好办吗,是官僚地主的资产,给省市委领导打个报告,要没收就没收得了,何必有这么多的愁烦!”
谁知肖局长也随即哈哈一笑:“张会长有所不知,革命全靠自觉,全靠无私的奉献。一个人要这么多的享受干啥?--除非他想反对新社会!”
这铮铮言论,倒使两个人都谈不下去了。肖局长挥挥手离开了张家大院,留下一股“寒”意与余味……倒使张云轩又陷入另一种愁烦。不过,这一席话又令张云轩大为开窍,他心里一惊,这被政府宣布“保护”的张家大院,他一个区区的公安局长也要来试探一下,这张家大院能不能保留得住,只有天知地知了!
……现在,肖局长见工商联的军代表和张云轩进来,连身子也懒得动一动,他看着大家坐下,两眼紧盯张云轩,说道:“昨晚,有匪特在巷内杀害了我们的一个公安战士,在张家大院的墙下,我们捡得了一颗美式手榴弹,在大院的墙内,我们也发现人的翻墙痕迹和脚印。昨夜全市大搜查,只有张家大院没进来搜查,这事……”
张云轩知道这不是小事,惊得头顶轰地膨胀起来,头皮也沁出了汗珠。半天他才清醒过来,道:“有人进入张家大院这事,我是一点不晓得,我内人昨晚与我寸步不离,我想她也不清楚。再说,我家的外墙高约一丈,还有另一道一丈二尺的高墙和院墙大门,经过特别训练的人,即便他翻进来,也出不去呵。”
哪知肖局长冷不溜秋地来了一句:“那内院墙的两扇大门,不是由你家里人开关的?此外,张会长过去的部队里,经过训练的人也不会少!这就……”
张云轩一下子觉得,他自己把自己套进袋子里去了!今天陈家根这样的人带你回家来清查匪特,就是怀疑你里外勾结,暗渡陈仓。张云轩只得苦苦一笑:“昨夜,我们工商联开镇反运动检举揭发会,会议到夜深十一点才结束。回来后与内人一起。上午七时半出门办公,这……你们可以细查。”
此时陈家根如门板似地站在张云轩面前:“坦白从宽,抗拒从严,这点把戏你就别来蒙我们了……”
肖局长不知陈家根是谁,不客气地拉他:“我们公安在办案子,不要你插嘴,你好生……”
陈家根只用手一挡,就把这个只是连级干部的分局局长,推坐在椅子上了。肖局长恼羞成怒,嚷着:“你是干什么的?在这里来干啥?嗯!”
陈家根见有人居然敢在他面前大声吆喝,不由将他巨大的身躯转了过去,他擢了擢肖局长的军帽:“小子,你好生听着,是公安厅长叫我来的,我革命的时候你还光着屁股哩!这里,只有你乖乖地听我说话的份,叫你啥时开口说话你就啥时开口说话!”
肖局长这才急忙起身立正:“是!请首长原谅!”
陈家根的气消了下来,可是,刚才兴头上要对张云轩讲的话,被这个分局局长一搅,他就忘了。“奶奶的!下指示……刚才我说到哪里了?”
肖局长道:“报告首长,刚才首长要他坦白从宽!”
“是呵,奶奶的,我说话就厌烦你这种多口多舌的人站在面前。奶奶的!”他真的想不起下面要说的了。他刚才的灵感捕捉到:张家的大门是由张家的人开关的,既然是人开关的,那进入内院就当然没有啥痕迹了。可惜这点灵感被人一搅,丢了!他反剪两手思索着,看见肖局长规规矩矩地坐到椅子上去了,目光又突然停留在耶稣的受难像上。主耶稣慈祥悲怆的目光,使这个朴素而平常的革命军人,似乎又找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了什么,他问:“他们拿这玩艺来装门面,究竟有啥用?”
公安分局的肖局长,派出所的小高,甚至连唐维绮也抬起脸来望着他。陈家根指着耶稣受难像,道:“这就是穷人!这就是奴隶!这就是万恶的旧社会的受苦人!”
唐维绮赞美道:“阿们!”
那肖局长又去拉他:“首长……”
陈家根的兴头来了可不准许旁人打岔,他恼怒地将肖局长拉他的手挥开,像被主耶稣的仁爱唤醒了:“把一个受苦人弄成这样,你们这样的人家,还用他来装璜自己!”
唐维绮又一声:“阿们!”
陈家根不知“阿们!”是啥意思,这声音出自于张云轩的内人。他生平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看到了一张美得那么庄严、美得那么神韵、美得勾魂的女人脸颊。他知道他的革命道理受到了她的支持和赞扬,他又热情洋溢起来。当他再一次注意她的脸颊时,却发现这美丽端庄的贵妇人身上,透出一股少有的坚定和冷漠。特别是冷漠,那对世人的冷漠,使这个在战场上拚杀十几年的革命军人,也不由得深深地打了个冷颤!陈家根并不在意那耶稣的受难像会有什么问题,这才回到张云轩的问题上来。
张家大院发生的手榴弹事件,是他要制裁张云轩的时候了!也只有这时候,陈家根方才觉得在全省的工商联合会里,他才是唯一能叱咤风云的人物,他才是党的代表,他才是真正的领导;张云轩只不过是隐藏在革命队伍中的定时炸弹而已,他不能代表革命的工商联,更无权领导革命的工商联!
这时,陈家根犯了个不可原谅的错误,他错误地理解了公安厅长的意思。他是公安厅长多年的老部下,对公安厅长的话惟命是从。在电话中,厅长告诉他:有敌人潜入张家大院,还在院墙外发现一颗美式手榴弹,牺牲了一个年轻的公安战士!要他陪同张云轩回到张家大院去,协助公安人员迅速查清这个案子。陈家根则认为老上级把张云轩交给他处理,还要他在张云轩身上挖出些重大情况出来。这个理解上的错误,导致了他要分局局长听从他的指示,而他又根本没能力侦破这桩案子。
肖局长看见陈家根总停歇在一般的枝节问题上,只得硬起头皮说道:“报告首长,张家大院里的每一个人我们都控制起来了,我们的同志正向他们调查情况。若首长愿意,就请亲自看看事发现场,亲自对他们进行审查……请首长下指示吧。”
陈家根正犯愁这事没头绪,觉得肖局长的提议很对胃口,不由说道:“那就先看现场吧!”这样,一行人跟在陈家根身后,向后院里走去。
陈家根只有冲锋陷阵的经验,没有细致的侦查经验。他只想抓看得见的,那看不见的他想都不愿去想。眼下,张云轩是看得见的,差不多就在他手上,这才是条真正的大鱼!他进入后院,就看到刚改为球场的细沙地上,两行清晰的脚印直扑后院大门而来。
肖局长有意识地说:“这是进来的脚印,那是出去的脚印,它不弯不拐,不走前院大门……就偏偏径直往后院大门。--这人一定是熟角,进入张家大院也不止一次。”
陈家根道:“后院住着什么人?”
“报告首长,后院住的就是张会长一家三口。在你刚上来的石条坎的厢房里,住的是一个地主婆和她的两个小孩。这地主婆的男人被镇压了,她是投奔亲戚来的。”
陈家根没有吭气,他已经清楚了:地主婆懂些啥?兵匪怎么会来找她支持和帮助呢?那进来的匪特,肯定是来与张云轩联络的!只有抓住张云轩,也就啥问题都弄清了!他踅了回来,从后院门的石条坎往下走时,传来公安人员的吼声:“叫你交待问题,你哭些哪样?想耍花样是不是?你是说呢还是不说?!”
陈家根见两个公安面对一个女人,这女人肯定是地主婆了。他们都坐在后院偏房门前的方凳上,正在审问这个全身都在颤抖着的站立着的地主婆。陈家根是个怕软不怕硬,恨男不恨女,怕见眼泪,也怕女人的厚道的革命军人。他见这地主婆面目姣好,细细瘦瘦的,害怕得都快捱不住了,这种时候……他禁不住同情起这个女人来了!
陈家根这时想,这些公安简直就是撑饭的,这个明摆着的地主婆,被打倒了的地主婆,想爬也爬不起来的地主婆,蹬蹬脚也要吓得发抖的地主婆……这只跳蚤能撑起天?她会同兵匪联系?放着大鱼大虾不抓,去料理这些细鱼细虾干什么?于是,他站在了戴敏面前:“你哭啥呀你?你看见啥听见啥就说呀,晓得啥就揭发啥呀!奶奶的,没你的事你哭啥、怕啥呀?!”
开始,毫无一点经验的戴敏,认为她与刘卫清的事发了!她不晓得这大院里的每个人(娃娃都上学去了)都被隔离开了,她只认为刘卫清完了,被抓了,坦白交待了……在派出所高同志和公安人员面前,她被吓得瑟瑟发抖、差一点就快沉不住气了,她快顶不住了,也快彻底地崩溃了!她像所有的女人和母亲那样,想到自己的脑袋快保不住了,她唯一的希望就是死撑住啥也不说,直到撑到张忠、张勇放学回来,最后看一眼他们,抚摸一下这两个可怜的就快没有妈了的娃娃,她就是去死也甘心了。她愈是这样想,越是觉得她的死期就在眼前,她的心就因此而疼痛异常,颤抖得更厉害,眼泪像一根线似往下淌……这时,一个魁梧的解放军的大官出现在她的面前,要她不要哭不要怕,要她把看到的听见的都说出来,要她揭发人……戴敏机敏地感觉到这些事不是冲着她来的,她得解救了!她对着这个当官的哭喊道:
“我……一个弱女子,我真……真的啥也……不晓得哇!”
小高同志这时也帮了她的忙,说道:“她就是这样,一直都这样!我们每次找她谈话,她不是哭就是浑身发抖,就好像我们虐待她了一样,真叫人心烦!”
陈家根不知对谁发话:“那还浪费时间干啥?这个地主婆,我谅她有那贼心,也没那贼胆!”
这样,陈家根救了罪孽深重的绝望的戴敏。他又回到中院的客厅中,他自作主张地做出了一个惊人的组织决定:要张云轩收拾些简单的行李,像所有共和国之初时、对待所有严重问题的干部那样,带张云轩回单位----停职隔离审查。
本书被称为“中国第一部換位思考的作品”、“烛照历史的一部好书”、“一部杰出的作品”(评论后发)。过去的许多极左行为,不但给革命带来危害,还令人错误地理解我们的党和国家。这些不公正的事实,即使现在也是海峡两岸难达共识、大量华人移居海外的原因,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亟待待改革的民主大事!
张云轩万万没有料到,一个起义的国民党将领在新政府的领导下工作和学习,原是那般的困难与无可适从。
张云轩自从接受新政权的职务和工作安排后,商会配合新政府为了解决大部队和群众的征粮、春荒、缺盐少粮……等实际问题,全身心地投入了建设新社会的热潮中去。当轰轰烈烈的反特镇反和土地改革运动一起开展时,新政府决定取缔原商会,开始重新筹备新的工商联合会组织,并且派来了军代表。
军代表名叫陈家根,是个身高马大的山东汉子。额头上和脸颊上有着两道明显发亮的刀疤,左下骸骨也留下了一记枪伤,至使四十左右的他不得不戴着一副假牙。
陈家根打心眼里就瞧不起张云轩,时常在张云轩身边将假牙磨的咯咯声响;他用倨傲、武断的口气与张云轩说话,一点不理会这个败军之将怎么去想。张云轩在陈家根这种人的手下工作和学习,慢慢地就觉得喘不过气来……几个月下来,张云轩在陈家根面前产生了强烈的被压抑的感觉,这种压抑是一种五味俱全的政治色彩,是渴求解放而又被解放所压抑的感情。究竟是悖于心灵的顺从呢,还是明哲保身而谨小慎微?是曲扭自己的灵魂呢,还是任人的踩踏?
五一年春天,贵阳市正在闹春荒,也是镇反运动紧锣密鼓进行之时。将隐藏、潜伏、散布谣言……的国民党残渣余孽送上刑场和监狱,成了每一个机关、工厂、社会团体……生活中的头等大事。
也是此时,陈家根正在忙着他的另一次婚姻,那硬性而强迫的指婚,令张云轩对今天的现实,产生了怀疑。
陈家根的婚姻,有些像皇帝选妃,是说要就要的婚姻,又是一场令人眼花缭乱闪电战般的婚姻,是一个命令贯彻下去并得到执行的婚姻!
陈家根刚到商会任军代表不到三天,就有一个大约是部队文书的军人,来到了他们的办公室。当着张云轩的面,那小文书闪烁其词、支支吾吾,陈家根却闪现出压抑不住的兴奋,忙不迭地发问:“小鬼,事情办得怎样了?”
那文书道:“首长,还是出去谈……”
谁知话音未落,陈家根骂道:“奶奶的,你们这些资产阶级的小知识分子,就是这样不阴不阳的。说吧,事情办好了没有?”
“报告首长,”这有些稚嫩的军人只好说:“经过调查,魏启云同志有男朋友,他就是军区乐队最年青的鼓手郑克强。”
陈家根不耐烦地挥了挥手:“奶奶的,我问你,我给你的任务是啥?”
“首长,”年青军人一个立正,坚持他的信念:“报告首长,魏启云同志就因为反对家庭的包办婚姻,才同郑克强双双投军来的。我考虑到首长的威信,才专门找首长汇报:部队文工团好的姑娘多的是,请首长……”
话音未落,陈家根倏地跃起,猛一拍桌子:“奶奶的,要是在战场上,老子就一枪撂倒了你!”
首长的暴怒使这青年军人顿时吓得脸青面黑,垂立的身子在不停地哆嗦起来。陈家根命令道:
“军人的天职是啥?----立即执行命令去!向后转,齐步走!”
于是,这个有些见解的年轻军人,颤抖着行了军礼就迈出了他们的办公室。令张云轩料想不到的是,这事之后不到二十天,陈家根就忙着张罗这桩奇特的婚礼了……婚礼是在军区的食堂里举行的,新娘果真是他一个命令就弄到了手的新入伍的女兵魏启云!婚礼准备了盛大的舞会,有关的省市领导、部队指挥员都出席了这个婚礼。可见得陈家根这样的军人,在省里有着相当的份量!
张云轩在婚礼开始时就碰到了鄢正甫,两人一见如故,在舞会的角落里吃了几颗喜糖,就闲聊了起来。这时,张云轩才知道:陈家根在山东的老家还有个依然翘首等待着他回去的女人,一个把自己也投身于革命、期待革命胜利后夫妻团圆的老解放区的女人。
可是,如今革命胜利了,胜利了的革命涌现出千千万万有着传奇色彩的英雄;也有着千千万万的说什么也不能忘记的残废军人!而今,新政府发了个文件,准许三七年以前参加革命的、级别在团级以上的老革命和必须要人护理的残废军人……与包办婚姻的老区女人解除婚姻,另行择偶。只要本人提出的申请被上级批准,找个美丽的年轻女人,简直就是个小问题了。
新婚燕尔的陈家根那天异常兴奋,在比他小二十多岁的、文静的新娘面前得意非凡。张云轩问鄢正甫:“魏启云的家里怎么没来人呢?”
鄢正甫:“听说,她家是地主。她是为了背叛剥削家庭才参加革命的。”
“她不是有个男朋友吗,那个叫郑克强的青年军人。”
鄢正甫吃惊地看着张云轩:“真的?”
张云轩道:“部队来人给他汇报时,我还在场哩。不信你就查去。”
鄢正甫半天才回过神来:“查?生米都成熟饭了,咋查?”他付之一笑,不置可否,“革命胜利了,问题也就摆在桌面上来了。”
两人一边吃着瓜子,将话题转到了工作上。张云轩第一次当着鄢正甫的面,提出了辞职的请求。
鄢正甫大吃一惊:“莫不是陈家根与你配合不好吧?”
张云轩急忙否认道:“哪里,哪里,你想,我至今还有商号、货栈、工厂……更何况原来帮我们管帐的宋老先生,而今到政府部门工作去了。”他瞟了鄢正甫一眼,心想:你我心照不宣算了。他很快又从鄢正甫的眼中觉察到他的一丝内疚,便立即峰回路转,继续说了下去。“近来……工人与资方的纠纷越来越多,家里没人管不行……我在这个位置上,免不了众说纷纭。想去想来,我只有辞职这条路了。”
鄢正甫此时方才觉得问题的严重性,道:“张会长,你是我们省里统战工作的一面旗帜,在省里甚至中央的影响也不小。若你辞退之意出自于家事,我们可以考虑给你一些时间,让你自行处理家务。若是问题出自于我们的工作,你可以坦直地提出来。我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而今正是抗美援朝、反特镇反的关键时刻,这样的事还是多考虑一下才是。”
张云轩知道这是鄢正甫在有意识地暗示他:这时候你丢担子不干,别人会误解你不满意新社会,这不是明目张胆地反党反社会?枪打出头鸟,千万别干这种傻事!----但是,去意已定的张云轩这时又想,我一不反共,二不反新社会,只想真正在家里吃几天清静饭,过几天清静日子,远离反特镇反运动、土地改革运动……这也犯法么?
他还是想在鄢正甫面前坚持自己辞职的意愿,恰巧这时,婚礼主持人宣布舞会开始,人群熙攘的礼堂一下子鼓乐齐呜起来。簇拥着新郎新娘的人群瞬间轰然了,张云轩还以为是大家欢迎新婚夫妇跳第一曲舞,不由伸头观看。殊不知人们的轰笑是对新郎来的,张云轩和鄢正甫透过礼堂的大窗,见陈家根抱着他年轻娇小的新娘,向着军区的宿舍跑去……
人们在他身后笑闹他也懒得理睬。这弄得没有一点经验的年轻新娘在他怀里怯生生地撑开他,但是,被情欲弄得火烧火燎的陈家根,此时啥也不想,啥也不管,啥也不顾,啥也不怕,只想将他年轻娇小的妻子尽快尽早地抱进新房里去。他实在是太高、太强、太粗实了,以致新娘在他怀里娇羞的反抗,此时变得既多余也没用了。
“啧啧!春宵一刻金难换!陈团长金屋藏娇,艳福不浅呵,啧啧!”
张云轩听到赞美般的啧啧声,调头一看竟是政工干部曹发德。他跺着脚,在大声地为陈家根喝彩!
这一插曲打乱了张云轩和鄢正甫的深入交谈,张云轩被人邀请去跳了曲舞,回来再找鄢正甫时,这个深恶痛绝跳舞的新政府干部,不知啥时候不辞而别了。
--那婚礼继今已一月有余,这样的事按说与张云轩并无关,自己的稀饭都吹不冷,干嘛去吹别人的米糠?张云轩是个以国事为大、见不得窝囊事的人,他为啥起义?真的为了保命?保家?保平安?不!他为了鄢正甫曾对他许诺过的:为了光明的中华民族!这不是怯懦,这是中华民族的利益和需要!眼下,他亲眼所见的事实,加速了他与陈家根的对抗。
相反,陈家根这人,是一个从不反思自身行为,更是一个没有一丝的忏悔意识的人,他的目光和所有的政治嗅觉,都集中在别人身上,他只要求别人检讨,自己就从不检讨自己!他就是从骨子里瞧不起张云轩,就是瞧不起这个败军之将;他就是怀疑张云轩挂羊头卖狗肉,起义是假,背地里搞阴谋搞复辟才是真。他就是要撕开张云轩的画皮,让其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他就是要搜旮旯、寻缝缝的寻找张云轩的罪证,就是要把这个躲藏在革命队伍中的缩头乌龟揪出来!
陈家根是革命斗士,是个勇往直前、冲锋陷阵的革命军人,他不管你张云轩笑容可掬、气宇不凡,也不管你的起义对和平解放大西南有着何等的重大意义,更不管团结一个有名声的民主人士,对往后的统战和革命工作会产生多大的影响。他就是不相信一个国民党的将军,会老实巴焦地为新政府服务,就是不相信他这样的人会没有同特务、反革命、土匪……秘密来往,就是要清查你,审查你,认为这就是一个革命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张家大院墙外,公安人员发现了美式手榴弹,也正是这晚,一个年轻的革命军人壮烈牺牲了,血债要用血来偿,干革命又不是请客吃饭!
那天十点不到,商会的电话骤响,陈家根接完电话后,“啪”的将话筒搁下。他抽身站起,两眼闪着愤怒的火光,仇恨地直盯着张云轩,吐出一口粗气,道:“奶奶的!”于是,做事毫不留情也不留余地的陈家根,首先向张云轩这个国民党的残渣余孽,开火了。
张云轩问道:“怎样,又来了春荒的报告?”
陈家根道:“春荒?我看该你‘人慌’了!”
张云轩:“你……这是啥子意思?”
陈家根走到他面前:“我现在还没有意思,该我要有意思的时候我会有意思的。奶奶的,我们现在还是到你家看看去吧。”
张云轩大吃一惊,莫不是家里发生了什么大事?临来办公室时,家里不是还好生生的吗?他还是感到大势不妙,否则,陈家根再专横粗暴,也不至于这样无礼地对待他。他想,家里肯定发生了大事。
张云轩带着陈家根和工商联合会的几个干部回到了家里。一进大院,便迎面扑来一股不祥的气氛:前院、中院、后院和走廊上,都能看见公安和派出所干部的身影,他瞟了一眼中院的厢房,见两个公安正在和王妈谈话。王妈紧张地绞着手中的手巾帕,不停地摇着头……刚踏入后院,但见唐维绮与四个公安坐在太师椅上谈话,从她脸上透出的不安,张云轩晓得家中果真发生了大事!
看见张云轩到来,唐维绮如释重负地站起身来,对公安人员说道:“我没有什么可隐瞒的,该说的我都说了。”
张云轩立即认出了其中的老肖同志,他是云岩区分局的负责人。这个人在一个月前特地来家里拜访过他,是专门来找他诉苦来的,说分局人多事杂,没有像样的公办地点,请张会长帮帮忙,为他们“找”一个像张家大院这样环境的办公地址。
那天,张云轩恰好没啥子事,耐着性子与他闲聊。眼下的张云轩,已在新社会里生活快一年半了,他具有复杂的三重性:一是旧官僚,二是民主人士,三是资本家。他是精于策略的人,对当今社会也知晓一些了,他晓得对方的来意,也想多一点了解公安队伍里的真实想法,于是假装糊涂地说道:“贵阳市我这样的院子有好几处,王家烈的院子,赖家的院子,唐家的院子……这些都是私产呵!请问肖局长,你们要的院子,是买还是租?”
肖局长哈哈一笑:“我们干革命工作,人都是国家的,哪里来的钱?张会长不要说笑话,眼下我们是买不起也租不起。”
张云轩也随之大笑:“租不起也买不起,”他想说《三国演义》中刘备借荆州的故事,但又怕这样说伤了别人。这才急停下来,“这样的话,这种事也就难办了!”
肖局长可不这样想,他振振有辞:“怎么难办呢?我们调查过这样的好些人家,直系亲属多的了不起十人,有十分之一的房子和院子,也够这家子人活得宽宽松松的了,更何况,都新社会了,一个真正的平民百姓,要这么多房子和地盘干啥?为什么不支持革命呢?难道,就非要像没收官僚地主的财产那样地对待他们,他们才心甘情愿?”
张云轩明白了他的真实意图,乜他一眼,端起盖碗茶,美滋滋地呷了一口,道:“肖局长也是,这种事还不好办吗,是官僚地主的资产,给省市委领导打个报告,要没收就没收得了,何必有这么多的愁烦!”
谁知肖局长也随即哈哈一笑:“张会长有所不知,革命全靠自觉,全靠无私的奉献。一个人要这么多的享受干啥?--除非他想反对新社会!”
这铮铮言论,倒使两个人都谈不下去了。肖局长挥挥手离开了张家大院,留下一股“寒”意与余味……倒使张云轩又陷入另一种愁烦。不过,这一席话又令张云轩大为开窍,他心里一惊,这被政府宣布“保护”的张家大院,他一个区区的公安局长也要来试探一下,这张家大院能不能保留得住,只有天知地知了!
……现在,肖局长见工商联的军代表和张云轩进来,连身子也懒得动一动,他看着大家坐下,两眼紧盯张云轩,说道:“昨晚,有匪特在巷内杀害了我们的一个公安战士,在张家大院的墙下,我们捡得了一颗美式手榴弹,在大院的墙内,我们也发现人的翻墙痕迹和脚印。昨夜全市大搜查,只有张家大院没进来搜查,这事……”
张云轩知道这不是小事,惊得头顶轰地膨胀起来,头皮也沁出了汗珠。半天他才清醒过来,道:“有人进入张家大院这事,我是一点不晓得,我内人昨晚与我寸步不离,我想她也不清楚。再说,我家的外墙高约一丈,还有另一道一丈二尺的高墙和院墙大门,经过特别训练的人,即便他翻进来,也出不去呵。”
哪知肖局长冷不溜秋地来了一句:“那内院墙的两扇大门,不是由你家里人开关的?此外,张会长过去的部队里,经过训练的人也不会少!这就……”
张云轩一下子觉得,他自己把自己套进袋子里去了!今天陈家根这样的人带你回家来清查匪特,就是怀疑你里外勾结,暗渡陈仓。张云轩只得苦苦一笑:“昨夜,我们工商联开镇反运动检举揭发会,会议到夜深十一点才结束。回来后与内人一起。上午七时半出门办公,这……你们可以细查。”
此时陈家根如门板似地站在张云轩面前:“坦白从宽,抗拒从严,这点把戏你就别来蒙我们了……”
肖局长不知陈家根是谁,不客气地拉他:“我们公安在办案子,不要你插嘴,你好生……”
陈家根只用手一挡,就把这个只是连级干部的分局局长,推坐在椅子上了。肖局长恼羞成怒,嚷着:“你是干什么的?在这里来干啥?嗯!”
陈家根见有人居然敢在他面前大声吆喝,不由将他巨大的身躯转了过去,他擢了擢肖局长的军帽:“小子,你好生听着,是公安厅长叫我来的,我革命的时候你还光着屁股哩!这里,只有你乖乖地听我说话的份,叫你啥时开口说话你就啥时开口说话!”
肖局长这才急忙起身立正:“是!请首长原谅!”
陈家根的气消了下来,可是,刚才兴头上要对张云轩讲的话,被这个分局局长一搅,他就忘了。“奶奶的!下指示……刚才我说到哪里了?”
肖局长道:“报告首长,刚才首长要他坦白从宽!”
“是呵,奶奶的,我说话就厌烦你这种多口多舌的人站在面前。奶奶的!”他真的想不起下面要说的了。他刚才的灵感捕捉到:张家的大门是由张家的人开关的,既然是人开关的,那进入内院就当然没有啥痕迹了。可惜这点灵感被人一搅,丢了!他反剪两手思索着,看见肖局长规规矩矩地坐到椅子上去了,目光又突然停留在耶稣的受难像上。主耶稣慈祥悲怆的目光,使这个朴素而平常的革命军人,似乎又找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了什么,他问:“他们拿这玩艺来装门面,究竟有啥用?”
公安分局的肖局长,派出所的小高,甚至连唐维绮也抬起脸来望着他。陈家根指着耶稣受难像,道:“这就是穷人!这就是奴隶!这就是万恶的旧社会的受苦人!”
唐维绮赞美道:“阿们!”
那肖局长又去拉他:“首长……”
陈家根的兴头来了可不准许旁人打岔,他恼怒地将肖局长拉他的手挥开,像被主耶稣的仁爱唤醒了:“把一个受苦人弄成这样,你们这样的人家,还用他来装璜自己!”
唐维绮又一声:“阿们!”
陈家根不知“阿们!”是啥意思,这声音出自于张云轩的内人。他生平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看到了一张美得那么庄严、美得那么神韵、美得勾魂的女人脸颊。他知道他的革命道理受到了她的支持和赞扬,他又热情洋溢起来。当他再一次注意她的脸颊时,却发现这美丽端庄的贵妇人身上,透出一股少有的坚定和冷漠。特别是冷漠,那对世人的冷漠,使这个在战场上拚杀十几年的革命军人,也不由得深深地打了个冷颤!陈家根并不在意那耶稣的受难像会有什么问题,这才回到张云轩的问题上来。
张家大院发生的手榴弹事件,是他要制裁张云轩的时候了!也只有这时候,陈家根方才觉得在全省的工商联合会里,他才是唯一能叱咤风云的人物,他才是党的代表,他才是真正的领导;张云轩只不过是隐藏在革命队伍中的定时炸弹而已,他不能代表革命的工商联,更无权领导革命的工商联!
这时,陈家根犯了个不可原谅的错误,他错误地理解了公安厅长的意思。他是公安厅长多年的老部下,对公安厅长的话惟命是从。在电话中,厅长告诉他:有敌人潜入张家大院,还在院墙外发现一颗美式手榴弹,牺牲了一个年轻的公安战士!要他陪同张云轩回到张家大院去,协助公安人员迅速查清这个案子。陈家根则认为老上级把张云轩交给他处理,还要他在张云轩身上挖出些重大情况出来。这个理解上的错误,导致了他要分局局长听从他的指示,而他又根本没能力侦破这桩案子。
肖局长看见陈家根总停歇在一般的枝节问题上,只得硬起头皮说道:“报告首长,张家大院里的每一个人我们都控制起来了,我们的同志正向他们调查情况。若首长愿意,就请亲自看看事发现场,亲自对他们进行审查……请首长下指示吧。”
陈家根正犯愁这事没头绪,觉得肖局长的提议很对胃口,不由说道:“那就先看现场吧!”这样,一行人跟在陈家根身后,向后院里走去。
陈家根只有冲锋陷阵的经验,没有细致的侦查经验。他只想抓看得见的,那看不见的他想都不愿去想。眼下,张云轩是看得见的,差不多就在他手上,这才是条真正的大鱼!他进入后院,就看到刚改为球场的细沙地上,两行清晰的脚印直扑后院大门而来。
肖局长有意识地说:“这是进来的脚印,那是出去的脚印,它不弯不拐,不走前院大门……就偏偏径直往后院大门。--这人一定是熟角,进入张家大院也不止一次。”
陈家根道:“后院住着什么人?”
“报告首长,后院住的就是张会长一家三口。在你刚上来的石条坎的厢房里,住的是一个地主婆和她的两个小孩。这地主婆的男人被镇压了,她是投奔亲戚来的。”
陈家根没有吭气,他已经清楚了:地主婆懂些啥?兵匪怎么会来找她支持和帮助呢?那进来的匪特,肯定是来与张云轩联络的!只有抓住张云轩,也就啥问题都弄清了!他踅了回来,从后院门的石条坎往下走时,传来公安人员的吼声:“叫你交待问题,你哭些哪样?想耍花样是不是?你是说呢还是不说?!”
陈家根见两个公安面对一个女人,这女人肯定是地主婆了。他们都坐在后院偏房门前的方凳上,正在审问这个全身都在颤抖着的站立着的地主婆。陈家根是个怕软不怕硬,恨男不恨女,怕见眼泪,也怕女人的厚道的革命军人。他见这地主婆面目姣好,细细瘦瘦的,害怕得都快捱不住了,这种时候……他禁不住同情起这个女人来了!
陈家根这时想,这些公安简直就是撑饭的,这个明摆着的地主婆,被打倒了的地主婆,想爬也爬不起来的地主婆,蹬蹬脚也要吓得发抖的地主婆……这只跳蚤能撑起天?她会同兵匪联系?放着大鱼大虾不抓,去料理这些细鱼细虾干什么?于是,他站在了戴敏面前:“你哭啥呀你?你看见啥听见啥就说呀,晓得啥就揭发啥呀!奶奶的,没你的事你哭啥、怕啥呀?!”
开始,毫无一点经验的戴敏,认为她与刘卫清的事发了!她不晓得这大院里的每个人(娃娃都上学去了)都被隔离开了,她只认为刘卫清完了,被抓了,坦白交待了……在派出所高同志和公安人员面前,她被吓得瑟瑟发抖、差一点就快沉不住气了,她快顶不住了,也快彻底地崩溃了!她像所有的女人和母亲那样,想到自己的脑袋快保不住了,她唯一的希望就是死撑住啥也不说,直到撑到张忠、张勇放学回来,最后看一眼他们,抚摸一下这两个可怜的就快没有妈了的娃娃,她就是去死也甘心了。她愈是这样想,越是觉得她的死期就在眼前,她的心就因此而疼痛异常,颤抖得更厉害,眼泪像一根线似往下淌……这时,一个魁梧的解放军的大官出现在她的面前,要她不要哭不要怕,要她把看到的听见的都说出来,要她揭发人……戴敏机敏地感觉到这些事不是冲着她来的,她得解救了!她对着这个当官的哭喊道:
“我……一个弱女子,我真……真的啥也……不晓得哇!”
小高同志这时也帮了她的忙,说道:“她就是这样,一直都这样!我们每次找她谈话,她不是哭就是浑身发抖,就好像我们虐待她了一样,真叫人心烦!”
陈家根不知对谁发话:“那还浪费时间干啥?这个地主婆,我谅她有那贼心,也没那贼胆!”
这样,陈家根救了罪孽深重的绝望的戴敏。他又回到中院的客厅中,他自作主张地做出了一个惊人的组织决定:要张云轩收拾些简单的行李,像所有共和国之初时、对待所有严重问题的干部那样,带张云轩回单位----停职隔离审查。
本书被称为“中国第一部換位思考的作品”、“烛照历史的一部好书”、“一部杰出的作品”(评论后发)。过去的许多极左行为,不但给革命带来危害,还令人错误地理解我们的党和国家。这些不公正的事实,即使现在也是海峡两岸难达共识、大量华人移居海外的原因,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亟待待改革的民主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