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神州鼎

正文 第二十九章.王府(上)

    王奇听说淳于浩德报出了真实身份目瞪口呆,盯着淳于浩德问道:“你真的是淳于浩德?”

    淳于浩德说:“老先生,我确实是淳于浩德,我骗您干什么呀。”王奇看着淳于浩德浑身哆嗦起来,淳于浩德吓了一跳,以为王奇要突发疾病昏厥过去,急忙搀扶住王奇。

    王奇稳定了一下情绪,指着自己说:“你看看我,觉不觉得我们之间……”淳于浩德看着王奇头上渗出了汗,他觉得自己长得和王奇有几分相似,王奇笑了一下,说:“我叫淳于元琦。”

    淳于浩德看着淳于元琦摇了摇头,说:“不可能,不可能,老先生你不要胡说。”

    淳于元琦掏出了玉佩、扳指、匕首放在了桌子上,说:“你好好看看,这些都是先皇赏赐给我的,这是我的晋王大印。”淳于浩德呆若木鸡说不出话,范廷亮把淳于元琦的那些东西拿起来看了看。

    范廷亮喜欢古玩字画这些东西,接触得多了,自然就有了一点分辨能力,范廷亮看着淳于元琦的东西,啧啧称赞,“哎呀,太好了,这就是大内的东西,错不了。”范廷亮放下东西抬头看着淳于元琦,“这么说您真是晋王殿下?”淳于元琦微笑不语,范廷亮起身行礼,说道:“下官范廷亮参见王爷。”

    淳于元琦扶起范廷亮,说:“客气客气,长江后浪推前浪,你们现在比我强。”

    淳于浩德犹如五雷轰顶,跪在了淳于元琦的面前,哭着喊了一声:“父王!”范廷亮和吴美娇、白静都觉得事情太巧了,吃顿饺子竟然吃出个父子相认的感人场面。

    当年淳于元琦在夷洲兵败之后就和弟弟淳于元瑛带着几个亲信退到了倭国,淳于元琦之所以没有退到琉球,是因为淳于元琦和琉球朝廷存在着矛盾。唐朝在本土大陆统治后期,农民军蜂起,淳于元琦认为这是皇帝失德造成的。

    唐朝皇室被赫连庆福赶出仁京之后,淳于元琦率军退到西北一带,准备从皇室藩王里挑选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另立为帝。退到琉球的永历皇帝得知之后非常恼火,但是远隔万里淳于元琦手里又握有重兵,永历皇帝不敢激怒淳于元琦,只能采取拉拢的手段,封淳于元琦为晋王,拥有开府设衙的权力,淳于元琦这样才打消了另立皇帝的念头。

    皇帝最忌讳的就是有人威胁他的龙椅,永历皇帝虽然表面上和淳于元琦君臣亲善,其实心里早就种下了和淳于元琦之间不可弥合的裂痕。后来淳于元琦在夷洲打了败仗,丢掉了地盘丢掉了军队。

    没了地盘和军队淳于元琦就成光杆司令了,他怕到琉球遭到报复,所以才去了倭国。在倭国待了几年,淳于元琦听说自己的儿子成了赫连庆福的皇子,又被赫连庆福翻脸无情打入了监牢,最后被义军所救加入了义军。

    淳于元琦当年以为刘婉情和淳于浩德母子都死在了赫连庆福的手里,没想到赫连庆福竟然收留了他的儿子当皇子。刘婉情死了之后淳于元琦又续弦了,而且还娶了几房姨太太,可惜这些女人谁也不能给他生个儿子,即使生下儿子也长不大,小小年纪就夭折。

    淳于元琦很苦恼,淳于元瑛就感叹他的哥哥,一世英雄却要断后,老天不公啊。这时淳于元琦听说自己的儿子还活着,便不顾一切回到了本土大陆,带着张三李四两个随从四处打探寻找淳于浩德的下落。

    淳于元琦没想到自己会在饺子馆偶遇儿子,父子俩相认免不得抱头痛哭握手长谈之类的场面。淳于浩德让淳于元琦公开身份,淳于元琦有些顾虑不想公开,范廷亮就劝说淳于元琦,天下大乱,正是英雄大展身手的时机,亿万百姓还等着老王爷去拯救,而且范廷亮和退守琉球的唐皇室接触过,永历皇帝绝对不是那种小肚鸡肠的人。

    淳于元琦考虑再三公开了自己的身份,奏折漂洋过海到了琉球,永历皇帝下旨改封淳于元琦为燕王,命令淳于元琦在本土大陆招兵买马消灭虞军。淳于元琦重新回归了唐朝廷,康伯辉的父亲兵部侍郎康安平也不堪排挤,公开反虞,义军犹如星星点点的火种,已成烈火燎原之势。

    张文宗发出了命令,让范廷亮在半个月内回到安乐城,范廷亮准备休息一天就启程,他和吴美娇带着几个随从上街买点土特产带回去。傍晚时分,太阳的光芒已由耀眼变为了柔和,渐渐地垂向西边的群山。天空的云朵被映成了金色,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壮观,街道树木房屋仿佛披上了一层薄纱,瑟瑟凄美。

    范廷亮和吴美娇满载而归,走在回到帅府的路上,经过城南一带,听见有人在用嘶哑的喉咙唱着粗犷的山村民歌。范廷亮和吴美娇停下脚步寻声望去,只见一群顽童围着一个流浪的智障者蹦蹦跳跳,做着恶作剧。

    智障者仰头唱着歌,全神贯注,根本不在乎身边的顽童对他的挑逗。范廷亮仔细一看,智障者有五十多岁,骨瘦如柴,花白的须发脏乱不堪,身上的皮肤像老树皮一样,并且满是淌血流脓结成的疮痂,衣服已经脏得看不出颜色,一只脚穿着破陋的草鞋,另一只脚则裸露在外。

    看着智障者的可怜模样,吴美娇动了恻隐之心,叹着气说:“真可怜,这么大年纪了,本该享受天伦之乐,可这个人却无家可归流落街头,遭到一群劣童的戏弄,什么时候才能天下所有人都能吃饱穿暖,有个属于自己的家呢?”

    智障者唱完了歌,顽童们拍手叫好,这是恶意的嘲笑,智障者却咧着嘴巴笑了,笑得天真无邪,一副快快乐乐,永远无忧无虑的样子,旁观者看着却是一阵阵心酸。可恶的劣童们抓起石子砸向智障者,智障者用胳膊挡住脸,被打得双臂青肿头破血流。

    “喂,住手,住手!”范廷亮冲上去把劣童们都赶走了,智障者捂着额头的伤口,倒抽凉气,手上的伤疤被石子划破流出了脓水,腿、脚上的伤口流着血粘上泥土。智障者的样子十分可怜,范廷亮看着他,感慨万千,好好的人怎么就沦落到这步田地了。

    吴美娇说:“我们应该帮帮他,不能让他饿死冻死在街上。”

    范廷亮上前询问道:“大叔,你家在哪呀?”

    智障者抬起头,拨开散乱的头发露出了脸庞。范廷亮大惊失色连连后退,吴美娇说:“怎么了,你怎么了?”

    范廷亮指着智障者说:“他是曲九彦!”

    曾经在咸安城养了几十个打手,横行霸道的黑帮头目,拥有几条街几十万资产,八面威风的商界骄子,如今沦为街边的乞丐,这简直令人难以想象。范廷亮摇着头说不出话,曲九彦和伍敬宗斗来斗去,结果一个斩首示众,一个沿街乞讨,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范廷亮看着冲自己嘿嘿傻笑的曲九彦,说:“虽然你以前作恶多端,但是现在你变成这个样子,我也就不和你计较了,走,跟我走,我带你去个地方。”

    范廷亮吩咐随从带着曲九彦去沐浴更衣,洗掉了一身污垢,收拾得干净利整,再带着曲九彦到静虚寺,范廷亮给了静虚寺住持一笔钱,让住持照顾曲九彦,整天待在佛门净地对疯癫的曲九彦来说,也算是一种修行。

    曲九彦被朱管带抓到大牢之后,疯疯癫癫,钦差大臣无法审讯就将他关在大牢里。义军入城囚犯暴动,曲九彦也稀里糊涂跟着众人跑出来了,他跑到街上无家可归,只能拾荒流浪。曲盛和淳于元琦杀出重围之后就分开了,淳于元琦也不知道曲盛去哪了,曲九彦举目无亲,范廷亮只好将他送入静虚寺。

    在咸安城待了一阵,范廷亮又回到了安乐城,又回到了军营里。范廷亮首先见过张文宗,然后就去军营视察,他不在的这段时间里诸葛恩、陈忠等人把队伍治理得还算井井有条。范廷亮召集诸葛恩、陈忠、侯楠这些军官到大帐开会,侯楠重新回归之后不久,范廷亮就给他机会叫他陆续打了几场胜仗,又把他提升到都统的位置上了。

    军官们都到齐了,范廷亮首先问:“咱们师现在一共有多少人?”

    诸葛恩说:“一共有一万五千五百多人,每天都有新来的,零星还有几个逃跑的,所以准确人数不好统计。”

    范廷亮说:“现在咱们师暂时没有作战任务,所以大家都要全力以赴地去招兵,我是总兵,辅国、作栋你们是都统,走到哪里人家都高看我们一眼,凭什么高看我们,还不是因为我们手里有兵,光杆一个还叫什么总兵、都统,咱们说话硬不硬气就看咱们的战绩,没有人怎么能出战绩?”

    诸葛恩说:“永明,我们这段时间一直在用心招兵,刚从前线退下来的时候,我们就一万二千多人,这段时间招了将近三千人,别的我不敢说,就在齐王麾下的各个师里,我们的招兵工作名列前茅。”

    范廷亮说:“招兵看重数量,但是最看重的还是质量,好虎一个能拦路,耗子一群得喂猫。招兵要掌握几点原则,第一,新兵必须老实忠厚,不能藏奸耍滑,炮一响撒丫子就跑,这样的孬种逮一个杀一个决不能手软,义不经商,慈不掌兵,咱们就是干这一行的,打打杀杀不能妇人之仁,不能叫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诸葛恩聚精会神地听着范廷亮说话,不时地点点头,拿着毛笔在本子上做着记录,范廷亮选他当副总兵,喜欢的就是他的这个恭顺。范廷亮喝了一口茶水,说:“招兵的第二个原则就是新兵要凶悍好斗,说白了就是打起仗来不怕死,千军万马涌上来,他一个人也敢往上冲,这样的兵关键时候真能以一敌百。最好招那些十七八岁的少年,超过二十岁人就学得油滑了。切记不要让老兵油子混进来,有的人就靠吃军饷活着,吃完咱们吃虞军,吃完虞军再回过头来吃咱们,发军饷的时候总在最前面,打起仗来就见不到人,这样也不用客气,还是那句话,逮一个杀一个。”

    陈忠说:“现在咱们的新兵很多都是一个村子一起来,抱成一团,形成自己的团伙,团伙里有头目,他们有时候听头目的不听我们的,万一临阵倒戈要坏大事。”

    范廷亮说:“这就要看你们的了,你们要想办法笼络这样的小团伙的头目,这样的小团伙打起仗来往往更凶悍,我对齐王负责,你们对我负责,管带对你们负责,把总又对管带负责,一层督促一层,哪个环节要是出问题了,难听的话我就不说,自己心里都有数,谁要是说我管不明白我手下的兵,现在马上举手告诉我,我也不难为你,你这个官就别当了,让给有本事的人当。”

    侯楠说:“永明,我们把兵招上来了,武器装备也得重视起来,都是年纪轻轻的小伙子,因为武器装备落后丢了性命,我们怎么对得起人家的父母亲人。”

    范廷亮点了点头,说:“作栋说得好,升荣,你带着人过几天去北面草原买一批好马,骑兵人数还得增加,同时火器这一块也得重视起来,具体工作诸葛大哥你安排一下。”

    诸葛恩记在了本子上,说:“永明,我们把兵招上来了,可是上面不给我们按人头拨饷,一年固定就是那么些钱,人越来越多军饷我不好分啊。”

    范廷亮想了想,说:“上面不给钱咱们自己想办法,利用业余时间,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是记住了,虞军的东西可以抢,老百姓的东西不可以抢,谁要是触碰了这条红线,别怪我翻脸不认人。你们出去寻摸点零花钱我不反对,但是别把动静闹得太大,别捅篓子,在座的都是聪明人,多余的话我就不说了。”

    范廷亮整顿军务操练军队,全军上下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时,张文宗把范廷亮叫了过去。张文宗说现在义军节节胜利不断地把虞军向东推去,义军的势力范围已经到达了高武省附近。高武省是虞朝三大藩王之一的中山王柳行空的地盘,张文宗想把柳行空从虞军阵营里争取过来,想派人出使高武省。

    柳行空家族世代豪强,柳行空为人又狡诈多变,所以很多人都不敢去,害怕遭到柳行空的毒手。张文宗想派范廷亮去,一是因为范廷亮身为总兵够分量,二是因为霍多子叛乱的时候范廷亮救过柳行空的命,柳行空再怎么狼心狗肺也不至于对范廷亮下毒手。

    范廷亮考虑了一下,说:“我是王爷的人,王爷叫我做什么我自然是义不容辞。”

    张文宗笑着拍了拍范廷亮的肩膀,说:“好啊,永明,如果你能成功策反柳行空,那么你可就是立下了天大的一件功劳,我立刻上奏折,请朝廷封你为侯爵。”

    范廷亮颇有信心地叫着:“王爷,我一定尽力而为不辱使命!”张文宗很高兴,摆酒设宴为范廷亮送行。范廷亮喝完了酒,准备了一番,三天之后就带着马功赞、曹世海、曹世洋等随从启程前往高武省。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