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2谋求出路
按部就班地上学、回家,这个冬天,除了橄榄核子,似乎没什么事可以让苏白烦心的了。
大半个学期过去了,苏白核雕的手艺说不上好,不过进步还是有的,他每每雕出一件,总想四处炫耀一下,不过由于自己的核子、工具在别人眼里来历不明,他也只好憋在心里。不能对现实世界里的人说,于是只好上上网,跟群里那些核雕爱好者聊聊了。
大家听说苏白自己雕了核子,都让他传到网上去看看,苏白也心动,不过想想自己没手机没相机的又有些失落。上次虽然借了萧全的手机,不过总不能经常借,想想,他还是决定自己买一个。
这么一想,他又把视线转移到上次那个买自己核子的名叫陈归的人身上,恰巧陈归也在线上,苏白便和他聊了起来,听说苏白有卖核子的意愿。陈归一下子激动起来,于是便打出一行字:“又是怪核吗?真不知你是从哪儿得来的,要知道那东西可是十分难求的啊。你们那儿又不产橄榄,难道是你们家里人收的?该不会你是从家里偷出来卖的吧?”
看见这行字,苏白忽然愣住了,然后背一下子就凉了起来。他颤抖着手指,下意识地开始回复:嗯,这次也卖怪核,不过只有一个。而且那核子才不是偷的呢。是我一个叔叔从广东打工带回来的,他在那边护理橄榄林,知道我们市有个核雕第一村,所以回老家便带了一些,准备卖到那个村里去。不过他回来才几天,就被那边的老板叫过去了,核子刚好留在我家,所以我才卖的。你不要就算了!
“好好,我要。”陈归连忙回复。
“那你给我说地址,我把核子给你寄过去,你把钱打在我卡上?”
“万一压坏了怎么行,过几天我自己去拿。”
苏白看着屏幕上的一行小字,觉得眼睛都算了,许久,他才慢慢敲上一个字:好。
一番对话结束,苏白连忙下了线。出了网吧,冬天的阳光无遮无掩地就落在他的身上,他眯起眼睛看着亮晃晃的街道,心里却还是冷冰冰的一片。
这个时节,草木早就干枯了,褐色的枝杈上挂了几片暗黄的叶子,风一吹就打着旋儿落下,田野里倒是长了绿绿的油菜苗,不过那浅浅的绿也没能给冬天带来多大的生机。
苏白走到村头,太阳刚好落了山,一阵夕风从河面吹来,枯芦苇沙沙作响,苏白走过吱吱呀呀的木桥,一阵牛哞声就从河边传来,那声音响在山林之间,让人觉得荡气回肠。苏白停了停脚步,就听见放牛的秦奶奶对牛说着话:“让你不要吃麦子你要吃,既然吃了就不要怕挨打,挨了打叫唤两声,也没谁理你。”
“秦奶奶,你跟牛说什么话儿呢?它能听得懂?”这时,一个年轻的媳妇儿笑着说。
“它听不懂总归是听着的,总比人好,不听还把你往外面赶。”
听到这里苏白就往自家走,秦奶奶的儿子是个败家的,以往有秦奶奶提点着还过得好,不过自娶了媳妇儿之后就再也不听妈的话了,整天就为了媳妇儿转。秦奶奶说了几句,结果那媳妇儿撒了泼,秦奶奶那儿子竟然因此把老人赶到老屋去住了。
家家户户的炊烟已经慢慢升起,一丝一缕地漂浮起来,然后慢慢消散在空气中,苏白眯着眼睛看看,自家厨房也冒了烟,心里也慢慢平静下来。前段时间,爷爷便把鸭子卖完了,现在爷爷便待在屋里,有时候去看看苏白家的地,有时候就去砍柴,不过这一天三顿饭是被爷爷给包下来的。
进了院子,爷爷刚好在喂鸡,看见苏白进来就说:“饭已经煮上了,再过半个小时就可以吃了。”
“嗯。”苏白点点。
晚饭的时候,爷爷便问苏白:“明天还要去萧全家吗?”
“嗯,要去,今天萧全的姑姑来了,作业就丢下了,明天再去跟他讲。”苏白是拿帮萧全补习功课的借口去镇上的。原本他打算只是今天就好了,但是想到陈归这事儿,他还是决定再去一趟。
晚饭过后,爷孙俩儿坐在灶前烤火,没有开灯,只有火光在漆黑的屋子里闪烁着。爷爷的脸被火光映得通红,苏白又加了一根柴,然后道:“今年寒假,我想去临平村看看。”林平村就是那个核雕第一村。他不可能一辈子都偷偷摸摸地雕,去那里是一个很好的借口。以后他就可以大大方方地在爷爷面前雕东西,大大方方地挣钱,大大方方地给爷爷钱。
爷爷没有说话,沉默了一会儿,就拿出烟斗烟叶来,苏白沉默地帮爷爷卷好烟,递给老人,然后就看着火光等老人的回答。
“你一个人能行吗?”许久,老人才开口。
“大豪哥不就是我这个年纪出去打工的吗?我自己能照顾自己。”
“你不准备考大学了?”
“要的。”
爷爷又沉默了一会儿:“期末考试得了第一名,我就送你过去。”
“嗯。”
第二天仍然是个好天气,苏白吃过早饭,就往镇上走,还是去了网吧,打开群,看见陈归在线上,于是便打了一行字:“很抱歉陈叔叔,我不能卖核子给你了。”
“怎么了?”快速的回复让苏白知道对方很着急。
“反正就是不能卖了。”
“我们可是说好了。”陈归写到。
“你又还没拿钱给我。”
“那你要多少,我现在就打给你。”
“多少钱也不行。”
“你该不会卖给其他人了吧?”
“我才不会干那种事儿呢。那核子,那核子只是……”
“只是什么?”
“没什么,反正是不能买给你了!”苏白打完这行字,立马下线,然后退出了群,以后他都不会再用这个QQ号了。靠在椅子上,呼出一口气,苏白只希望能留给对方一个恼羞成怒的错觉。既然对方以为他是偷了家里的核子卖,那就慢慢诱导他。核子他以后是不会再卖了。以后去了临平村,缺了钱就卖一些稍微加工过的素核算了吧。
想到临平村,苏白还是在网上搜索了一些资料,看着当代的核雕名家大多都还住在那里,他的心情总算好些。
因为答应爷爷期末考试要考第一,最后这段时间,苏白就稍稍放下了核雕,把心思全放在了学习上。他不光要考第一,还要把第二名狠狠地甩出去,不然爷爷对他是放不了心的。
考完试,领了成绩单,意料之中的第一名,爷爷拿着成绩单沉默了半晌,就将它还给苏白:“这两天就把东西收拾收拾,弄好了,我们就去临平村吧。”
“嗯。”
因为爷爷送自己到地儿了就要回来,大概也就是两天的时间,想了想,苏白就把空间里的泉水倒进自家的水缸里,自己不再,他怕爷爷一个不小心就生病了。
临平村所在的县城离本县不远,坐了两个小时的车,爷孙俩儿就到了那边的县城,因为临平村很出名,所以县里便有直达村里的车。
这个县城比苏白他们县富庶得多,一路上全是一栋一栋的楼房,他们那边那种粉墙黛瓦的房子少得很,爷爷打开窗子瞅了一会儿便对苏白说:“既然决定来学,就学好。”
临平村很热闹,刚进村子就听到机器的声音。一路人也碰到不少外地人,穿着打扮都是城里人的模样,估计就是来这里买核雕的。
苏白想起自己在网上查的那个名叫董延山的核雕艺术家,便一路问地址一路带着爷爷往董家走去。
董家的院门是开着的,老远便听到里面的说笑声。苏白想了想,还是在墙边站了一会儿。
“你已经决定拜这个董延山为师了?”爷爷开口道。
“嗯。董师傅雕得很好,是核雕名家,我想跟着他学。而且,他妻子也是雕核子的。”
“要是他不收徒怎么办?”
“我打听过的,他是要收徒的。”
老人叹了口气,不再说话。
再等了一会儿,看院子里的说笑声没有停的意思,苏白想了想还是到了院门前,敲了敲门:“请问这是董延山董师傅家吗?”
“是,是,小朋友来这有什么事?”苏白的插话让院子里的说笑声止住,这个时候,苏白才看见院子里坐了四个人,有一个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男孩,还有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另外还有两个就是董延山和他妻子了,五十来岁,带着眼镜,看上去挺和善挺有精神的。这会儿说话的则是董延山的妻子张贵晴。
“哦,还有这位老人家,先请进。”中年女人招呼道。
“那麻烦了。”爷爷对张贵晴点点头,便拉着苏白进了院儿。
待坐下,爷爷便道:“这次来麻烦董师傅,是我孙子想拜董师傅为师,学习一下核雕。”虽然爷爷以前没见过董延山,不过看另一个人是做客的样子,于是也猜出董师傅是谁,于是便对中年男人道。
“拜师?”董延山有些吃惊。
“我孙子很喜欢核雕,所以想来学学。”
这时,大家都把视线落到苏白身上,而一旁的那个少年,更是满脸的好奇。被四双眼睛看着,苏白有些紧张,不过还是看着董延山说:“我想学雕橄榄核,我之前已经看过很多关于橄榄核雕的书了。”
“我已经很久不收徒弟了。”
“我可以在这里帮忙的,搬运核子,护理核雕都行,我只在旁边看师傅雕就好了。”苏白忙表明态度。一双眼睛真诚地看着董延山。
“这孩子倒像是要真心学的。”这时,那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开口道,“这么小的孩子都想学,看来核雕的魅力已经提高很多了。”
“这还多亏温会长你的那些好办法。”董延山笑着对老人道。
会长?苏白有些疑惑地看着白头发老人。
看出了苏白的疑惑,张贵晴笑着说:“温会长是核雕行业协会第一人的会长,这些年核雕能被大家所知,可多亏了他。”
“温会长好。”听张贵晴这么说,苏白连忙问好。
“叫什么会长,教我温爷爷就好。”老人倒是和蔼,“你说你想学核雕,知道核雕是怎么一回事吗?”
“知道。”苏白点点头,然后就把自己知道的那些核雕知识一一道来,听得三个人直点头。而旁边的那个少年也是一脸感兴趣的样子。
“功课做得挺好的。”老人点点头。
“核雕可是个辛苦的活,你能坚持吗?”
“能的。”苏白立马点点头。
“这孩子从小懂事,静得下心来。”这时,爷爷也开口道。
“以后是想从事雕核雕这个行业吗?”
“嗯。”顿了顿,苏白又补充道,“不过我现在还是要读书的。”
董延山的眉头皱起来,一般来说,既然送来学手艺了,也就没有上学这么一说。
“这孩子成绩很好,一直都是考第一名的,老师说一直保持,以后考重点大学是没问题的。”爷爷说这话的时候,明显带着骄傲。
“念书的话,可就没法好好学了。”
“董师傅,我是真心想学的,我为了学核雕,早就开始学习画画和毛笔字了。”
“你学了画画和毛笔字?”董延山有些吃惊。说来,先自爱学习核雕也就是拿着核子练,也没有专门学习画画和毛笔字这一说。
“倒是个有打算的孩子。”那位会长点点头,然后对董延山道,“既然这样,不如看看这孩子的功底。”
等苏白画完写完,几个人倒是吃了一惊,苏白的爷爷虽然早知道他在鼓捣这些东西,不过没料到他弄得这样好,瞧那杯子画的,简直跟面前这个一模一样嘛。而另外几个人呢,他们早就看出这孩子是农村的,本以为也就是小孩的涂鸦,倒没想到无论是画还是字都还挺专业的。看样子,是真的下过一番功夫的。
“温景,这画可比你画的好。”温老爷子笑着对那个男孩说。
“嗯。”男孩倒是不恼,反而肯定地点点头,然后他又看向董延山,“我看这个弟弟是真的想学,也挺有天赋的,不如董爷爷你就收他做徒弟算了。”
苏白听了这话,巴巴地看着董延山。
“哎,那你就先留在我这儿吧。我再看看,你要是有天赋,明年我就收你当徒弟。”
“谢谢董师傅。”苏白兴奋地回道。
大半个学期过去了,苏白核雕的手艺说不上好,不过进步还是有的,他每每雕出一件,总想四处炫耀一下,不过由于自己的核子、工具在别人眼里来历不明,他也只好憋在心里。不能对现实世界里的人说,于是只好上上网,跟群里那些核雕爱好者聊聊了。
大家听说苏白自己雕了核子,都让他传到网上去看看,苏白也心动,不过想想自己没手机没相机的又有些失落。上次虽然借了萧全的手机,不过总不能经常借,想想,他还是决定自己买一个。
这么一想,他又把视线转移到上次那个买自己核子的名叫陈归的人身上,恰巧陈归也在线上,苏白便和他聊了起来,听说苏白有卖核子的意愿。陈归一下子激动起来,于是便打出一行字:“又是怪核吗?真不知你是从哪儿得来的,要知道那东西可是十分难求的啊。你们那儿又不产橄榄,难道是你们家里人收的?该不会你是从家里偷出来卖的吧?”
看见这行字,苏白忽然愣住了,然后背一下子就凉了起来。他颤抖着手指,下意识地开始回复:嗯,这次也卖怪核,不过只有一个。而且那核子才不是偷的呢。是我一个叔叔从广东打工带回来的,他在那边护理橄榄林,知道我们市有个核雕第一村,所以回老家便带了一些,准备卖到那个村里去。不过他回来才几天,就被那边的老板叫过去了,核子刚好留在我家,所以我才卖的。你不要就算了!
“好好,我要。”陈归连忙回复。
“那你给我说地址,我把核子给你寄过去,你把钱打在我卡上?”
“万一压坏了怎么行,过几天我自己去拿。”
苏白看着屏幕上的一行小字,觉得眼睛都算了,许久,他才慢慢敲上一个字:好。
一番对话结束,苏白连忙下了线。出了网吧,冬天的阳光无遮无掩地就落在他的身上,他眯起眼睛看着亮晃晃的街道,心里却还是冷冰冰的一片。
这个时节,草木早就干枯了,褐色的枝杈上挂了几片暗黄的叶子,风一吹就打着旋儿落下,田野里倒是长了绿绿的油菜苗,不过那浅浅的绿也没能给冬天带来多大的生机。
苏白走到村头,太阳刚好落了山,一阵夕风从河面吹来,枯芦苇沙沙作响,苏白走过吱吱呀呀的木桥,一阵牛哞声就从河边传来,那声音响在山林之间,让人觉得荡气回肠。苏白停了停脚步,就听见放牛的秦奶奶对牛说着话:“让你不要吃麦子你要吃,既然吃了就不要怕挨打,挨了打叫唤两声,也没谁理你。”
“秦奶奶,你跟牛说什么话儿呢?它能听得懂?”这时,一个年轻的媳妇儿笑着说。
“它听不懂总归是听着的,总比人好,不听还把你往外面赶。”
听到这里苏白就往自家走,秦奶奶的儿子是个败家的,以往有秦奶奶提点着还过得好,不过自娶了媳妇儿之后就再也不听妈的话了,整天就为了媳妇儿转。秦奶奶说了几句,结果那媳妇儿撒了泼,秦奶奶那儿子竟然因此把老人赶到老屋去住了。
家家户户的炊烟已经慢慢升起,一丝一缕地漂浮起来,然后慢慢消散在空气中,苏白眯着眼睛看看,自家厨房也冒了烟,心里也慢慢平静下来。前段时间,爷爷便把鸭子卖完了,现在爷爷便待在屋里,有时候去看看苏白家的地,有时候就去砍柴,不过这一天三顿饭是被爷爷给包下来的。
进了院子,爷爷刚好在喂鸡,看见苏白进来就说:“饭已经煮上了,再过半个小时就可以吃了。”
“嗯。”苏白点点。
晚饭的时候,爷爷便问苏白:“明天还要去萧全家吗?”
“嗯,要去,今天萧全的姑姑来了,作业就丢下了,明天再去跟他讲。”苏白是拿帮萧全补习功课的借口去镇上的。原本他打算只是今天就好了,但是想到陈归这事儿,他还是决定再去一趟。
晚饭过后,爷孙俩儿坐在灶前烤火,没有开灯,只有火光在漆黑的屋子里闪烁着。爷爷的脸被火光映得通红,苏白又加了一根柴,然后道:“今年寒假,我想去临平村看看。”林平村就是那个核雕第一村。他不可能一辈子都偷偷摸摸地雕,去那里是一个很好的借口。以后他就可以大大方方地在爷爷面前雕东西,大大方方地挣钱,大大方方地给爷爷钱。
爷爷没有说话,沉默了一会儿,就拿出烟斗烟叶来,苏白沉默地帮爷爷卷好烟,递给老人,然后就看着火光等老人的回答。
“你一个人能行吗?”许久,老人才开口。
“大豪哥不就是我这个年纪出去打工的吗?我自己能照顾自己。”
“你不准备考大学了?”
“要的。”
爷爷又沉默了一会儿:“期末考试得了第一名,我就送你过去。”
“嗯。”
第二天仍然是个好天气,苏白吃过早饭,就往镇上走,还是去了网吧,打开群,看见陈归在线上,于是便打了一行字:“很抱歉陈叔叔,我不能卖核子给你了。”
“怎么了?”快速的回复让苏白知道对方很着急。
“反正就是不能卖了。”
“我们可是说好了。”陈归写到。
“你又还没拿钱给我。”
“那你要多少,我现在就打给你。”
“多少钱也不行。”
“你该不会卖给其他人了吧?”
“我才不会干那种事儿呢。那核子,那核子只是……”
“只是什么?”
“没什么,反正是不能买给你了!”苏白打完这行字,立马下线,然后退出了群,以后他都不会再用这个QQ号了。靠在椅子上,呼出一口气,苏白只希望能留给对方一个恼羞成怒的错觉。既然对方以为他是偷了家里的核子卖,那就慢慢诱导他。核子他以后是不会再卖了。以后去了临平村,缺了钱就卖一些稍微加工过的素核算了吧。
想到临平村,苏白还是在网上搜索了一些资料,看着当代的核雕名家大多都还住在那里,他的心情总算好些。
因为答应爷爷期末考试要考第一,最后这段时间,苏白就稍稍放下了核雕,把心思全放在了学习上。他不光要考第一,还要把第二名狠狠地甩出去,不然爷爷对他是放不了心的。
考完试,领了成绩单,意料之中的第一名,爷爷拿着成绩单沉默了半晌,就将它还给苏白:“这两天就把东西收拾收拾,弄好了,我们就去临平村吧。”
“嗯。”
因为爷爷送自己到地儿了就要回来,大概也就是两天的时间,想了想,苏白就把空间里的泉水倒进自家的水缸里,自己不再,他怕爷爷一个不小心就生病了。
临平村所在的县城离本县不远,坐了两个小时的车,爷孙俩儿就到了那边的县城,因为临平村很出名,所以县里便有直达村里的车。
这个县城比苏白他们县富庶得多,一路上全是一栋一栋的楼房,他们那边那种粉墙黛瓦的房子少得很,爷爷打开窗子瞅了一会儿便对苏白说:“既然决定来学,就学好。”
临平村很热闹,刚进村子就听到机器的声音。一路人也碰到不少外地人,穿着打扮都是城里人的模样,估计就是来这里买核雕的。
苏白想起自己在网上查的那个名叫董延山的核雕艺术家,便一路问地址一路带着爷爷往董家走去。
董家的院门是开着的,老远便听到里面的说笑声。苏白想了想,还是在墙边站了一会儿。
“你已经决定拜这个董延山为师了?”爷爷开口道。
“嗯。董师傅雕得很好,是核雕名家,我想跟着他学。而且,他妻子也是雕核子的。”
“要是他不收徒怎么办?”
“我打听过的,他是要收徒的。”
老人叹了口气,不再说话。
再等了一会儿,看院子里的说笑声没有停的意思,苏白想了想还是到了院门前,敲了敲门:“请问这是董延山董师傅家吗?”
“是,是,小朋友来这有什么事?”苏白的插话让院子里的说笑声止住,这个时候,苏白才看见院子里坐了四个人,有一个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男孩,还有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另外还有两个就是董延山和他妻子了,五十来岁,带着眼镜,看上去挺和善挺有精神的。这会儿说话的则是董延山的妻子张贵晴。
“哦,还有这位老人家,先请进。”中年女人招呼道。
“那麻烦了。”爷爷对张贵晴点点头,便拉着苏白进了院儿。
待坐下,爷爷便道:“这次来麻烦董师傅,是我孙子想拜董师傅为师,学习一下核雕。”虽然爷爷以前没见过董延山,不过看另一个人是做客的样子,于是也猜出董师傅是谁,于是便对中年男人道。
“拜师?”董延山有些吃惊。
“我孙子很喜欢核雕,所以想来学学。”
这时,大家都把视线落到苏白身上,而一旁的那个少年,更是满脸的好奇。被四双眼睛看着,苏白有些紧张,不过还是看着董延山说:“我想学雕橄榄核,我之前已经看过很多关于橄榄核雕的书了。”
“我已经很久不收徒弟了。”
“我可以在这里帮忙的,搬运核子,护理核雕都行,我只在旁边看师傅雕就好了。”苏白忙表明态度。一双眼睛真诚地看着董延山。
“这孩子倒像是要真心学的。”这时,那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开口道,“这么小的孩子都想学,看来核雕的魅力已经提高很多了。”
“这还多亏温会长你的那些好办法。”董延山笑着对老人道。
会长?苏白有些疑惑地看着白头发老人。
看出了苏白的疑惑,张贵晴笑着说:“温会长是核雕行业协会第一人的会长,这些年核雕能被大家所知,可多亏了他。”
“温会长好。”听张贵晴这么说,苏白连忙问好。
“叫什么会长,教我温爷爷就好。”老人倒是和蔼,“你说你想学核雕,知道核雕是怎么一回事吗?”
“知道。”苏白点点头,然后就把自己知道的那些核雕知识一一道来,听得三个人直点头。而旁边的那个少年也是一脸感兴趣的样子。
“功课做得挺好的。”老人点点头。
“核雕可是个辛苦的活,你能坚持吗?”
“能的。”苏白立马点点头。
“这孩子从小懂事,静得下心来。”这时,爷爷也开口道。
“以后是想从事雕核雕这个行业吗?”
“嗯。”顿了顿,苏白又补充道,“不过我现在还是要读书的。”
董延山的眉头皱起来,一般来说,既然送来学手艺了,也就没有上学这么一说。
“这孩子成绩很好,一直都是考第一名的,老师说一直保持,以后考重点大学是没问题的。”爷爷说这话的时候,明显带着骄傲。
“念书的话,可就没法好好学了。”
“董师傅,我是真心想学的,我为了学核雕,早就开始学习画画和毛笔字了。”
“你学了画画和毛笔字?”董延山有些吃惊。说来,先自爱学习核雕也就是拿着核子练,也没有专门学习画画和毛笔字这一说。
“倒是个有打算的孩子。”那位会长点点头,然后对董延山道,“既然这样,不如看看这孩子的功底。”
等苏白画完写完,几个人倒是吃了一惊,苏白的爷爷虽然早知道他在鼓捣这些东西,不过没料到他弄得这样好,瞧那杯子画的,简直跟面前这个一模一样嘛。而另外几个人呢,他们早就看出这孩子是农村的,本以为也就是小孩的涂鸦,倒没想到无论是画还是字都还挺专业的。看样子,是真的下过一番功夫的。
“温景,这画可比你画的好。”温老爷子笑着对那个男孩说。
“嗯。”男孩倒是不恼,反而肯定地点点头,然后他又看向董延山,“我看这个弟弟是真的想学,也挺有天赋的,不如董爷爷你就收他做徒弟算了。”
苏白听了这话,巴巴地看着董延山。
“哎,那你就先留在我这儿吧。我再看看,你要是有天赋,明年我就收你当徒弟。”
“谢谢董师傅。”苏白兴奋地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