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7人生若只如初见(上)
“倾城,你说对不对?她那句话一定是说给我听的!”
隔天。昭仁殿内。
正如前一天的情景一样,倾城安静地站在桌前,执笔用心地记录着关于那些书籍的分类,而陶沝则是紧紧地抱着手炉在一边踱来踱去,满腔义愤地冲她发泄着自己的不满。
“哼,他们到底什么意思嘛,摆明了就是欺负我在这里没爹疼没娘爱,孤身一人没娘家诉苦,不说别的,我压根儿就不知道那个叫什么滢渟的究竟是谁,她要生了关我什么事?又不是我把她的肚子弄大的……”
“啪”的一声,倾城拿在手里的毛笔一下子没握住,当场戳在了纸上,留下一个黑黑的印迹。她的脸颊也明显抽了好几下,这才抬起头来看向陶沝,有些无语道:“你……这是什么话?”
“本来就是嘛——”陶沝一脸无辜地继续嘟着嘴抱怨。“她跟我有什么关系……”
倾城叹了一口气,低头继续在纸上书写,一边写一边淡淡答道:“兆佳氏.滢渟是九阿哥的侍妾。”
“虾米?兆佳氏?”陶沝的眼瞳一下子变得闪闪发亮,仿佛这世界上所有的星星都聚集到了其中。“那不应该是十三阿哥的嫡福晋才对吗?”
“你胡说什么呢?”倾城白了她一眼,淡淡道:“十三阿哥至今尚未大婚,何来的嫡福晋?”
“没有吗?”陶沝不太确定地嘟起嘴,挠挠头。“可是……”
还没等她说完,倾城就已经抢先一步接过了她的话茬:“侧福晋倒是有一位,是正黄旗前锋侍卫署参领阿哈占之女,瓜尔佳氏.彤霜。”
“啥?彤霜?不是叫小薇么?”陶沝的脸上本能地透出满满的疑惑。“……而且,瓜尔佳氏?应该是雅拉尔塔.茗薇才对吧?”
“雅拉尔塔氏?”倾城下意识地停住笔,抬起头望向陶沝道:“你到底在说什么啊?满洲八旗里根本没有雅拉尔塔这个姓。”
陶沝这下子更加疑惑:“啥?没有的么?”
怎么会?
没有那个人也就算了,居然连姓氏都没有?那她之前一直崇拜的那个小薇岂不是纯属杜撰?呜呜,亏她当初还为其流了那么多的眼泪,呜呜,把她的眼泪赔来……
“自然没有。”倾城轻轻地叹了一口气,缓缓道:“据我所知,满洲八旗里雅字开头的姓氏只有雅氏、雅尔萨喇氏、雅苏氏、雅佳氏这四种而已。”
“呃,是……这样的吗?”听倾城这么一说,陶沝的脸立刻垮了下来。“那,兵部尚书马尔汉之女呢?有没有这个人的……唔,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好像是叫什么兆佳氏.鱼宁来着的……”
“这关兵部尚书大人的千金何事?”这下轮到倾城开始疑惑了。蓦地,她停顿了一下,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似的。“你……是不是知道……”
陶沝自然已经猜到了她想问的是什么。
废话!她怎么可能会不知道——
这位兵部尚书马尔汉大人的千金,可是历史上那个鼎鼎有名的十三嫡福晋哎,而且还是清穿史上众MM竞相争夺的热门穿越对象之一,试问又有谁人会不知,哪人会不晓呢?
陶沝用力点头。“对啊,马尔汉大人的那位千金就是十三阿哥未来的嫡福晋,话说她可是我重点想巴结的对象之一呢。因为历史上十三阿哥最宠爱的人就是她了……”
“哦,原来如此——”倾城脸上的表情似乎并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化,依旧维持着之前的平静。半晌,突然幽幽地冒出一句:“我还以为,女生都不喜欢历史呢……”
话音未落,陶沝立刻撅起嘴不服气道:“虽然我的确是不怎么喜欢历史啦,但是清穿小说看多了,这段九王夺嫡的历史就不可能不知道嘛,更何况,十三阿哥可是清穿史上的万人迷,他的嫡福晋自然也就被大家耳熟能详啦……”
想了想,陶沝又托着腮帮继续道:“对哦,经你这么一说,我突然想起来了,九九的那些个姬妾当中,好像是有一位侍妾叫兆佳氏的,可是……她跟我有什么关系啊?”
“你不知道吗?”倾城头也不抬,径自在纸上龙飞凤舞地写着,全然不顾旁边陶沝那一脸讶异的神情。“传闻当朝九福晋大婚之后没多久,就因为阴谋加害侧福晋富察氏所生之第一女,而被九阿哥给毫不留情地赶回了娘家。想来这次宜妃之所以会留你在宫里,也只是怕会重蹈覆辙罢了……”
“啥?我谋害他女儿?”陶沝闻言,当场大惊失色。“不,不会吧?我连见都没有见过她,哪来的谋害之心呐?而且,就算是我原先的那位,貌似也不可能啊……”
“你怎么知道不可能?”倾城猛地收住笔,仰起头来看向陶沝,脸上的表情还是淡淡的,但眼底却是难得地流露出一抹颇为明显的嘲讽之色。“难道你从没听说过,这世上的人,全都是知人知面不知心。而其中最毒的,就是这妇人之心么?”
“可是……”陶沝委委屈屈地嘟起小嘴,十分不情愿地想要反驳。虽然她是不太了解自己身体原先的那位主人是个什么景况,但是,就凭她之前在都统府各处旁敲侧击了解到的相关信息,实在是很难以相信,那么可怜的小人儿,又怎么可能会有如此恶毒的心思呢……
见陶沝摆出这副委屈的表情,倾城那张毫无情绪的脸上出现了些许波动,流露出一丝微微的惊讶,但随即又回归平静。“看样子,这件事情你从没听说过?”
“没有……”陶沝噘着嘴,先是点点头,想了想,又摇了摇头:“之前好像有听宜妃提起过,可是细节部分她并没有说明,所以我并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再加上,我之前一直都在人前装哑巴来着,所以也找不到合适的机会打听,早知道我就应该装失忆才对……”
“是啊……”倾城也跟着摇头,幽幽地叹了一口气,抬头看向陶沝的表情像是讥诮又像是同情。“像你这么没心没肺的人,真不知道是怎么活到现在的……”
呃,这句话到底是在夸她还是贬她啊……
陶沝扁扁嘴,有些不满地用力绞着自己的衣袖,但不到一会儿,她又眼睛一亮,就像是突然发现了新大陆一般,欣喜道:“哇噻,原来倾城你也会开玩笑的啊?!我还以为,你的脸上不会有其他表情了呢……”
陶沝此刻的脸上漾着最灿烂最耀眼的笑容。倾城竟然会跟她开玩笑了呢,那……是不是代表,她和倾城之间又亲近了那么一点点呢?
见倾城一直低着头没反应,陶沝只好尴尬地收起笑,轻轻地挠挠头,自嘲似地拍拍胸脯道:“安拉啦,我这个人本来就是没心没肺的,所以,这个……大概就叫作‘傻瓜也有福来报’吧。呵呵呵……”
倾城的嘴角本能地一抽,似乎想说些什么,只是还没等她张开口,那恼人的“程咬金”又从半途杀了出来。这一次,走进殿来的是一个有些面生的太监,光是看其服饰就知道他的地位绝对不一般的。陶沝本想睁大眼睛仔细看清楚那人的长相,不料四目相接之下,却被他那双冷冷的黑眸淡淡一瞟,当场吓得全身一颤,几乎是下意识地迅速躲到了倾城的背后。
那人见状,眉心微微一拧,显然是对陶沝的这种无礼表现心存不满,但他表面上却是什么也没有说,只是恭敬地上前行了礼,声音清清冷冷道:“倾城姑姑,皇上刚才传话,要您马上过去。”
倾城回话的声音也是同样得清冷,且不卑不亢,没有一丝波澜:“奴婢知道了,还要烦请梁公公先行一步,奴婢稍后即到。”
“既如此,奴才便在门外等候。”那位被称作“梁公公”的人说完,又朝倾城行了一礼,转身出去了。
倾城也回身开始整理摆在桌上的那些纸张记录,而陶沝则猫着腰凑在她身边,小小声地开口探听道:“倾城,那个人是谁啊?看上去好像有点凶凶的哎,你刚才是不是叫他梁公公来着?那,他该不会……就是那个历史上鼎鼎有名的、颇受康熙皇帝隆宠的梁九功吧?”
“不错——”倾城头也不抬地淡淡回道,“正是他。”
“哇噻,他真的是梁九功啊?!”陶沝一听,立刻兴奋地两眼放光,飞快地从身上拿出随身携带的纸笔,激动地高高举到胸前:“那,倾城,可不可以麻烦你请他帮我签个名啊?”
倾城闻言蓦地一怔:“你……对太监也感兴趣?”
“呃,话可不能这样说啊,虽然人家是太监,但,好歹也是位名人嘛……”陶沝小脸一红,吐吐舌头,手里紧紧地攥着纸笔,不死心地继续纠缠道:“那个……如果可以的话,那个李德全的签名我也想要哦……”
“你还真是……”倾城当即露出一副“真受不了你”的表情,转身朝殿门外看了一眼,旋即又回过头来平静地看了陶沝一眼,面色似乎有些担忧:“我现在要过去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你,还要继续待在这儿吗?”
“嗯。”陶沝坚定地冲她点点头,“我要在这里等你回来。”
“可是……”倾城一时之间也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来拒绝。“火盆已经快没炭了。”
“没关系没关系。”陶沝毫不介意地用手拍了拍她正抱在怀里的那个袖珍手炉,唇角弯弯地冲倾城展示道:“你瞧,我还有暖炉呢!”
倾城像看天线宝宝一样无语地看着陶沝脸上的灿烂笑容,有些无奈地叹了一口气,但也拿她没办法,想了想,最终还是摇着头走出殿门,跟着那个梁九功离开了。
而被单独留在殿内的陶沝见此刻只剩下她一个人,立马也就不再顾及什么所谓的淑女形象了,随手从旁边的书架上拿下一本李渔撰的《笠翁十种曲》,怀抱着暖炉坐到火盆旁边看书去了。
李渔是明末清初的文学戏曲家。他所著的那本《闲情偶寄》可谓是流传百世、名满天下,被誉为"古代生活艺术大全"。陶沝从以前就很喜欢他的这种别具一格的语言风格,读起来甚是生动有趣。而这本《笠翁十种曲》,则是他流传至今的最经典的传奇戏剧作品合集。
陶沝悠哉悠哉地捧着书大致翻阅了一下,发现自己此刻拿在手里的这本只是其中的一卷,也是全本作品合集里的的首篇——《怜香伴》②。据说,这很有可能也是李渔的第一部传奇故事。
《怜香伴》又名《美人香》,讲述的是石笺云与曹语花两名女子以诗文相会,互生倾慕,继而想方设法争取长相厮守的故事。说穿了,他写的就是一个在现代小说领域里并不陌生,但在中国古典戏曲中看来却是一个执牛耳且十分特殊的题材——GL(百合之恋)。
忍受着繁体字以及字体竖行排版的极度不适感,陶沝总算是磕磕碰碰地看完了其中的《怜香伴》两卷。放下书,她觉得有些莫名的无语,心里面就像是打翻了五味瓶似的,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滋味迅速涌上心头。胸口也闷闷的,如同被塞进了一块风干的抹布,隐隐的,还觉得身上有哪里不舒服,可是又指不出具体的地方。
原来,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那种遵循常理的男女之间的感情外,还存在着这样的感情啊……
陶沝并不是排斥这种同性之爱。想来这世上的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也有自己的爱人取向。人和人之间都是平等的,并没有什么异类卑贱之分。无论一个人喜欢的是男生还是女生,只要他(或她)是如实地遵从了自己的意愿和想法,那么,就不需要再理会别人异样的眼光。因此,像这种百合或是耽美之类的恋情,都在陶沝理智的可接收范围之内,只是她自己,还是绝对属于遵循常理的那一类就是了。
不过,陶沝得承认,她倒是真的没想到,原来古代也有这么开放的异类啊,竟然将这么明显的百合之恋堂而皇之地叙写于自己的书中。而且,从文中还可以看出,以作者为代表的这些中国古代社会的男子,对于这种在男权社会之下的女子之间的恋情,貌似还是持了某种赞赏态度的,甚至还被公然收藏于皇室书籍中……啧啧,果然怨不得人说,皇帝也是人,也会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也会有心灵空虚寂寞变态的时候,这貌似就是最好的证明。嗯,不知道再深入下去找找,会不会还能从这书架上翻出《□》或《rou pu tuan》来哈……
想到这里,陶沝咧开嘴,贼贼一笑。转而下意识地抬头去看漏刻,距离刚才倾城离开已经过了约有一个时辰了。
唔,倾城她该不会又和昨天一样回不来了吧?那位康熙皇帝还真是可恶,有什么事情需要耽误她那么久啊?这简直就是剥削阶级对被剥削阶级的残酷剥削嘛!
陶沝摇着头站起身,将手边看完的那两卷《怜香伴》重新放回书架上。架子上的那套《笠翁十种曲》共有二十卷,但陶沝此刻已经没有心思再继续看书了,她有些聊赖地走到书桌边,开始逐个翻看摆在桌上的那些字帖。
话说,这练毛笔字似乎也是一个可以快速打发时间的工具。虽然她之前在都统府的时候有练过一些,但自打她进了宫以来,因为每日里都忙着外出听说八卦,好像已经有很久都没碰过毛笔了。
一想到之前看到的那位衾璇MM所写的清雅秀丽的毛笔字,陶沝就觉得有些汗颜:那才是真正的千金小姐应该写出的字呢,哪像她啊,只能写得那一手不知道是什么体的烂字……对了,貌似倾城写的毛笔字也很不错,很大气,龙飞凤舞似的,颇有一种名家的风范,感觉不像是寻常女子能够写出来的。
嗯,既然她现在没事做,干脆继续练字吧,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虽然她进宫以来还从未有人要她写过什么,但这并不代表她今后不会被人要求写些什么。想来就凭她如今写的那些“无体字”,绝对是很难入得了他人的眼睛的。好吧,为了提高自己现阶段的自身素质,也为了自己将来长远的利益着想,当下一定要努力刻苦练字才是。嘿嘿,最好能练出一手秀丽的簪花小楷——哇哈哈,那可是她长此以来的梦想啊!
好!说练就练!
陶沝立刻干劲满满地拿起笔准备练字。然而,当她翻遍放置在书桌上以及周边柜子里的那些个字帖之后,却无比郁闷地发现,里面并没有她最想要的类似簪花小楷的字帖,甚至,连她较为喜欢的柳体字帖都没能找到一幅。
“我靠!搞什么啊,这么多名家字帖却没有一副人家喜欢的柳体字,郁闷,竟然全都是董其昌的,人家不喜欢他的字啦……”
陶沝握着笔,噘着嘴自言自语地大声抱怨。
据史书记载,那位康熙皇帝很喜欢董其昌的书法,而他的字体也大多是模仿董其昌的。这话看来真是不假。只不过青菜萝卜各有所爱,比起这位香光居士的的楷书,陶沝相对而言还是更喜欢柳公权的,当然,最喜欢的则当属钟繇小楷和以卫夫人《名姬帖》为传承之始的簪花小楷。除此之外,宋徽宗的瘦金体也一直被她所推崇偏爱。只可惜,在这座大殿之中完全找不到这些人的字帖,而董其昌的字帖陶沝又没兴趣,无奈之余,她只得继续往书柜深处翻找。
总算功夫不负有心人,一炷香的时间之后,竟然还真的给她从里面找出了几副用柳体楷书书写的字帖,虽然那些字帖看上去似乎已经有些年代了,但依然被保存得完好无缺。紧接着,当她看清楚字帖上面书写的内容时,更是当场激动得语无伦次:
“咦?这几张上面写的好像是……天啊,我该不会是走狗屎运了吧?这些,这些好像就是那位人称‘满清第一才子’的纳兰性德所写的词吔——没错,全是收录在那本《饮水词》里的,菩萨蛮,临江仙,虞美人,蝶恋花,采桑子……哇噻,还有其中最出名的那首《画堂春》和《木兰花令.古决绝词》,omg简直帅呆了……”
陶沝捧着那些字帖兴奋得半天合不拢嘴。果然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嘿嘿,就用这个当现成的字帖范本好了。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对照着字帖,陶沝挺直腰板站在桌前,左手压着桌面上的宣纸,右手牢牢地握住笔,一笔一划地在纸上写着,边写边念。刚写完开头这两句,她就停了下来,歪着头打量自己刚写好的那两行字,看了一会儿,又抬眼望着字帖上那后面的两句诗词发呆。
不知道为什么,她突然莫名地想起师兄来了。
隔天。昭仁殿内。
正如前一天的情景一样,倾城安静地站在桌前,执笔用心地记录着关于那些书籍的分类,而陶沝则是紧紧地抱着手炉在一边踱来踱去,满腔义愤地冲她发泄着自己的不满。
“哼,他们到底什么意思嘛,摆明了就是欺负我在这里没爹疼没娘爱,孤身一人没娘家诉苦,不说别的,我压根儿就不知道那个叫什么滢渟的究竟是谁,她要生了关我什么事?又不是我把她的肚子弄大的……”
“啪”的一声,倾城拿在手里的毛笔一下子没握住,当场戳在了纸上,留下一个黑黑的印迹。她的脸颊也明显抽了好几下,这才抬起头来看向陶沝,有些无语道:“你……这是什么话?”
“本来就是嘛——”陶沝一脸无辜地继续嘟着嘴抱怨。“她跟我有什么关系……”
倾城叹了一口气,低头继续在纸上书写,一边写一边淡淡答道:“兆佳氏.滢渟是九阿哥的侍妾。”
“虾米?兆佳氏?”陶沝的眼瞳一下子变得闪闪发亮,仿佛这世界上所有的星星都聚集到了其中。“那不应该是十三阿哥的嫡福晋才对吗?”
“你胡说什么呢?”倾城白了她一眼,淡淡道:“十三阿哥至今尚未大婚,何来的嫡福晋?”
“没有吗?”陶沝不太确定地嘟起嘴,挠挠头。“可是……”
还没等她说完,倾城就已经抢先一步接过了她的话茬:“侧福晋倒是有一位,是正黄旗前锋侍卫署参领阿哈占之女,瓜尔佳氏.彤霜。”
“啥?彤霜?不是叫小薇么?”陶沝的脸上本能地透出满满的疑惑。“……而且,瓜尔佳氏?应该是雅拉尔塔.茗薇才对吧?”
“雅拉尔塔氏?”倾城下意识地停住笔,抬起头望向陶沝道:“你到底在说什么啊?满洲八旗里根本没有雅拉尔塔这个姓。”
陶沝这下子更加疑惑:“啥?没有的么?”
怎么会?
没有那个人也就算了,居然连姓氏都没有?那她之前一直崇拜的那个小薇岂不是纯属杜撰?呜呜,亏她当初还为其流了那么多的眼泪,呜呜,把她的眼泪赔来……
“自然没有。”倾城轻轻地叹了一口气,缓缓道:“据我所知,满洲八旗里雅字开头的姓氏只有雅氏、雅尔萨喇氏、雅苏氏、雅佳氏这四种而已。”
“呃,是……这样的吗?”听倾城这么一说,陶沝的脸立刻垮了下来。“那,兵部尚书马尔汉之女呢?有没有这个人的……唔,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好像是叫什么兆佳氏.鱼宁来着的……”
“这关兵部尚书大人的千金何事?”这下轮到倾城开始疑惑了。蓦地,她停顿了一下,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似的。“你……是不是知道……”
陶沝自然已经猜到了她想问的是什么。
废话!她怎么可能会不知道——
这位兵部尚书马尔汉大人的千金,可是历史上那个鼎鼎有名的十三嫡福晋哎,而且还是清穿史上众MM竞相争夺的热门穿越对象之一,试问又有谁人会不知,哪人会不晓呢?
陶沝用力点头。“对啊,马尔汉大人的那位千金就是十三阿哥未来的嫡福晋,话说她可是我重点想巴结的对象之一呢。因为历史上十三阿哥最宠爱的人就是她了……”
“哦,原来如此——”倾城脸上的表情似乎并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化,依旧维持着之前的平静。半晌,突然幽幽地冒出一句:“我还以为,女生都不喜欢历史呢……”
话音未落,陶沝立刻撅起嘴不服气道:“虽然我的确是不怎么喜欢历史啦,但是清穿小说看多了,这段九王夺嫡的历史就不可能不知道嘛,更何况,十三阿哥可是清穿史上的万人迷,他的嫡福晋自然也就被大家耳熟能详啦……”
想了想,陶沝又托着腮帮继续道:“对哦,经你这么一说,我突然想起来了,九九的那些个姬妾当中,好像是有一位侍妾叫兆佳氏的,可是……她跟我有什么关系啊?”
“你不知道吗?”倾城头也不抬,径自在纸上龙飞凤舞地写着,全然不顾旁边陶沝那一脸讶异的神情。“传闻当朝九福晋大婚之后没多久,就因为阴谋加害侧福晋富察氏所生之第一女,而被九阿哥给毫不留情地赶回了娘家。想来这次宜妃之所以会留你在宫里,也只是怕会重蹈覆辙罢了……”
“啥?我谋害他女儿?”陶沝闻言,当场大惊失色。“不,不会吧?我连见都没有见过她,哪来的谋害之心呐?而且,就算是我原先的那位,貌似也不可能啊……”
“你怎么知道不可能?”倾城猛地收住笔,仰起头来看向陶沝,脸上的表情还是淡淡的,但眼底却是难得地流露出一抹颇为明显的嘲讽之色。“难道你从没听说过,这世上的人,全都是知人知面不知心。而其中最毒的,就是这妇人之心么?”
“可是……”陶沝委委屈屈地嘟起小嘴,十分不情愿地想要反驳。虽然她是不太了解自己身体原先的那位主人是个什么景况,但是,就凭她之前在都统府各处旁敲侧击了解到的相关信息,实在是很难以相信,那么可怜的小人儿,又怎么可能会有如此恶毒的心思呢……
见陶沝摆出这副委屈的表情,倾城那张毫无情绪的脸上出现了些许波动,流露出一丝微微的惊讶,但随即又回归平静。“看样子,这件事情你从没听说过?”
“没有……”陶沝噘着嘴,先是点点头,想了想,又摇了摇头:“之前好像有听宜妃提起过,可是细节部分她并没有说明,所以我并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再加上,我之前一直都在人前装哑巴来着,所以也找不到合适的机会打听,早知道我就应该装失忆才对……”
“是啊……”倾城也跟着摇头,幽幽地叹了一口气,抬头看向陶沝的表情像是讥诮又像是同情。“像你这么没心没肺的人,真不知道是怎么活到现在的……”
呃,这句话到底是在夸她还是贬她啊……
陶沝扁扁嘴,有些不满地用力绞着自己的衣袖,但不到一会儿,她又眼睛一亮,就像是突然发现了新大陆一般,欣喜道:“哇噻,原来倾城你也会开玩笑的啊?!我还以为,你的脸上不会有其他表情了呢……”
陶沝此刻的脸上漾着最灿烂最耀眼的笑容。倾城竟然会跟她开玩笑了呢,那……是不是代表,她和倾城之间又亲近了那么一点点呢?
见倾城一直低着头没反应,陶沝只好尴尬地收起笑,轻轻地挠挠头,自嘲似地拍拍胸脯道:“安拉啦,我这个人本来就是没心没肺的,所以,这个……大概就叫作‘傻瓜也有福来报’吧。呵呵呵……”
倾城的嘴角本能地一抽,似乎想说些什么,只是还没等她张开口,那恼人的“程咬金”又从半途杀了出来。这一次,走进殿来的是一个有些面生的太监,光是看其服饰就知道他的地位绝对不一般的。陶沝本想睁大眼睛仔细看清楚那人的长相,不料四目相接之下,却被他那双冷冷的黑眸淡淡一瞟,当场吓得全身一颤,几乎是下意识地迅速躲到了倾城的背后。
那人见状,眉心微微一拧,显然是对陶沝的这种无礼表现心存不满,但他表面上却是什么也没有说,只是恭敬地上前行了礼,声音清清冷冷道:“倾城姑姑,皇上刚才传话,要您马上过去。”
倾城回话的声音也是同样得清冷,且不卑不亢,没有一丝波澜:“奴婢知道了,还要烦请梁公公先行一步,奴婢稍后即到。”
“既如此,奴才便在门外等候。”那位被称作“梁公公”的人说完,又朝倾城行了一礼,转身出去了。
倾城也回身开始整理摆在桌上的那些纸张记录,而陶沝则猫着腰凑在她身边,小小声地开口探听道:“倾城,那个人是谁啊?看上去好像有点凶凶的哎,你刚才是不是叫他梁公公来着?那,他该不会……就是那个历史上鼎鼎有名的、颇受康熙皇帝隆宠的梁九功吧?”
“不错——”倾城头也不抬地淡淡回道,“正是他。”
“哇噻,他真的是梁九功啊?!”陶沝一听,立刻兴奋地两眼放光,飞快地从身上拿出随身携带的纸笔,激动地高高举到胸前:“那,倾城,可不可以麻烦你请他帮我签个名啊?”
倾城闻言蓦地一怔:“你……对太监也感兴趣?”
“呃,话可不能这样说啊,虽然人家是太监,但,好歹也是位名人嘛……”陶沝小脸一红,吐吐舌头,手里紧紧地攥着纸笔,不死心地继续纠缠道:“那个……如果可以的话,那个李德全的签名我也想要哦……”
“你还真是……”倾城当即露出一副“真受不了你”的表情,转身朝殿门外看了一眼,旋即又回过头来平静地看了陶沝一眼,面色似乎有些担忧:“我现在要过去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你,还要继续待在这儿吗?”
“嗯。”陶沝坚定地冲她点点头,“我要在这里等你回来。”
“可是……”倾城一时之间也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来拒绝。“火盆已经快没炭了。”
“没关系没关系。”陶沝毫不介意地用手拍了拍她正抱在怀里的那个袖珍手炉,唇角弯弯地冲倾城展示道:“你瞧,我还有暖炉呢!”
倾城像看天线宝宝一样无语地看着陶沝脸上的灿烂笑容,有些无奈地叹了一口气,但也拿她没办法,想了想,最终还是摇着头走出殿门,跟着那个梁九功离开了。
而被单独留在殿内的陶沝见此刻只剩下她一个人,立马也就不再顾及什么所谓的淑女形象了,随手从旁边的书架上拿下一本李渔撰的《笠翁十种曲》,怀抱着暖炉坐到火盆旁边看书去了。
李渔是明末清初的文学戏曲家。他所著的那本《闲情偶寄》可谓是流传百世、名满天下,被誉为"古代生活艺术大全"。陶沝从以前就很喜欢他的这种别具一格的语言风格,读起来甚是生动有趣。而这本《笠翁十种曲》,则是他流传至今的最经典的传奇戏剧作品合集。
陶沝悠哉悠哉地捧着书大致翻阅了一下,发现自己此刻拿在手里的这本只是其中的一卷,也是全本作品合集里的的首篇——《怜香伴》②。据说,这很有可能也是李渔的第一部传奇故事。
《怜香伴》又名《美人香》,讲述的是石笺云与曹语花两名女子以诗文相会,互生倾慕,继而想方设法争取长相厮守的故事。说穿了,他写的就是一个在现代小说领域里并不陌生,但在中国古典戏曲中看来却是一个执牛耳且十分特殊的题材——GL(百合之恋)。
忍受着繁体字以及字体竖行排版的极度不适感,陶沝总算是磕磕碰碰地看完了其中的《怜香伴》两卷。放下书,她觉得有些莫名的无语,心里面就像是打翻了五味瓶似的,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滋味迅速涌上心头。胸口也闷闷的,如同被塞进了一块风干的抹布,隐隐的,还觉得身上有哪里不舒服,可是又指不出具体的地方。
原来,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那种遵循常理的男女之间的感情外,还存在着这样的感情啊……
陶沝并不是排斥这种同性之爱。想来这世上的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也有自己的爱人取向。人和人之间都是平等的,并没有什么异类卑贱之分。无论一个人喜欢的是男生还是女生,只要他(或她)是如实地遵从了自己的意愿和想法,那么,就不需要再理会别人异样的眼光。因此,像这种百合或是耽美之类的恋情,都在陶沝理智的可接收范围之内,只是她自己,还是绝对属于遵循常理的那一类就是了。
不过,陶沝得承认,她倒是真的没想到,原来古代也有这么开放的异类啊,竟然将这么明显的百合之恋堂而皇之地叙写于自己的书中。而且,从文中还可以看出,以作者为代表的这些中国古代社会的男子,对于这种在男权社会之下的女子之间的恋情,貌似还是持了某种赞赏态度的,甚至还被公然收藏于皇室书籍中……啧啧,果然怨不得人说,皇帝也是人,也会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也会有心灵空虚寂寞变态的时候,这貌似就是最好的证明。嗯,不知道再深入下去找找,会不会还能从这书架上翻出《□》或《rou pu tuan》来哈……
想到这里,陶沝咧开嘴,贼贼一笑。转而下意识地抬头去看漏刻,距离刚才倾城离开已经过了约有一个时辰了。
唔,倾城她该不会又和昨天一样回不来了吧?那位康熙皇帝还真是可恶,有什么事情需要耽误她那么久啊?这简直就是剥削阶级对被剥削阶级的残酷剥削嘛!
陶沝摇着头站起身,将手边看完的那两卷《怜香伴》重新放回书架上。架子上的那套《笠翁十种曲》共有二十卷,但陶沝此刻已经没有心思再继续看书了,她有些聊赖地走到书桌边,开始逐个翻看摆在桌上的那些字帖。
话说,这练毛笔字似乎也是一个可以快速打发时间的工具。虽然她之前在都统府的时候有练过一些,但自打她进了宫以来,因为每日里都忙着外出听说八卦,好像已经有很久都没碰过毛笔了。
一想到之前看到的那位衾璇MM所写的清雅秀丽的毛笔字,陶沝就觉得有些汗颜:那才是真正的千金小姐应该写出的字呢,哪像她啊,只能写得那一手不知道是什么体的烂字……对了,貌似倾城写的毛笔字也很不错,很大气,龙飞凤舞似的,颇有一种名家的风范,感觉不像是寻常女子能够写出来的。
嗯,既然她现在没事做,干脆继续练字吧,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虽然她进宫以来还从未有人要她写过什么,但这并不代表她今后不会被人要求写些什么。想来就凭她如今写的那些“无体字”,绝对是很难入得了他人的眼睛的。好吧,为了提高自己现阶段的自身素质,也为了自己将来长远的利益着想,当下一定要努力刻苦练字才是。嘿嘿,最好能练出一手秀丽的簪花小楷——哇哈哈,那可是她长此以来的梦想啊!
好!说练就练!
陶沝立刻干劲满满地拿起笔准备练字。然而,当她翻遍放置在书桌上以及周边柜子里的那些个字帖之后,却无比郁闷地发现,里面并没有她最想要的类似簪花小楷的字帖,甚至,连她较为喜欢的柳体字帖都没能找到一幅。
“我靠!搞什么啊,这么多名家字帖却没有一副人家喜欢的柳体字,郁闷,竟然全都是董其昌的,人家不喜欢他的字啦……”
陶沝握着笔,噘着嘴自言自语地大声抱怨。
据史书记载,那位康熙皇帝很喜欢董其昌的书法,而他的字体也大多是模仿董其昌的。这话看来真是不假。只不过青菜萝卜各有所爱,比起这位香光居士的的楷书,陶沝相对而言还是更喜欢柳公权的,当然,最喜欢的则当属钟繇小楷和以卫夫人《名姬帖》为传承之始的簪花小楷。除此之外,宋徽宗的瘦金体也一直被她所推崇偏爱。只可惜,在这座大殿之中完全找不到这些人的字帖,而董其昌的字帖陶沝又没兴趣,无奈之余,她只得继续往书柜深处翻找。
总算功夫不负有心人,一炷香的时间之后,竟然还真的给她从里面找出了几副用柳体楷书书写的字帖,虽然那些字帖看上去似乎已经有些年代了,但依然被保存得完好无缺。紧接着,当她看清楚字帖上面书写的内容时,更是当场激动得语无伦次:
“咦?这几张上面写的好像是……天啊,我该不会是走狗屎运了吧?这些,这些好像就是那位人称‘满清第一才子’的纳兰性德所写的词吔——没错,全是收录在那本《饮水词》里的,菩萨蛮,临江仙,虞美人,蝶恋花,采桑子……哇噻,还有其中最出名的那首《画堂春》和《木兰花令.古决绝词》,omg简直帅呆了……”
陶沝捧着那些字帖兴奋得半天合不拢嘴。果然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嘿嘿,就用这个当现成的字帖范本好了。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对照着字帖,陶沝挺直腰板站在桌前,左手压着桌面上的宣纸,右手牢牢地握住笔,一笔一划地在纸上写着,边写边念。刚写完开头这两句,她就停了下来,歪着头打量自己刚写好的那两行字,看了一会儿,又抬眼望着字帖上那后面的两句诗词发呆。
不知道为什么,她突然莫名地想起师兄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