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红楼]如海他妹

正文 70章

    第七十章

    面目清秀,是一刚留头不久的丫头。本唤鹦哥,乃贾母院里二等丫鬟。只因贾母疼惜黛玉,便给了黛玉。长者赐,不敢辞耳。黛玉略推了两回,贾母坚定,也便只能受了。为其改了名,唤“紫鹃”。

    林浣翻了翻白眼,贾敏未死,黛玉多出了两位兄长,薛家于黛玉之前上京入住贾府。王子腾也早了几年离了京师,红楼的剧情可以说早就偏离了原本的轨迹,面目全非了,怎地这一项上还是如此,剧情帝,你果然是不甘寂寞啊!

    林浣撇了撇嘴,哼了一声,心道:贾老太太,你真是闲得慌,忒多事了些!

    心里虽止不住的腹诽,可面上也不过略点了点头,便遣了黛玉回屋休息,青琼倒是比林浣还要不放心几分,那几次三番欲言又止的神情,看得林浣忍俊不禁。

    “这些年,我并不喜欢贾家。虽不曾与贾家有何冲突,但寻常也不联络结交的。我的态度贾家如何会瞧不出来。便是偶尔京中宴会上碰面也不过点头打个招呼,只当是看在嫂子的面上。如今,只瞧着玉儿的举止态度,也是对贾家不甚待见了。贾老太太攀扯不了我这王妃,还显见得要失了林家的助力,如何不急?放不得其他人,也便只能遣个丫头在玉儿身边罢了。只不过,一个丫头,又能有何作为?”林浣一声冷哼,“如今倒想起来拉拢林家了。早些时候把林家放哪了?”

    青琼笑着道:“一个丫头自翻不出大浪来!只是,铃兰方才告诉了奴婢一件事。”

    林浣惊奇:“何事?”

    “铃兰在那贾府里时,偶尔得知,贾庶妃身边的抱琴姑娘曾回过一趟贾府。想来是并没有得忠平王妃的允许,只偷偷去见了她爹娘,并没有往那府里去拜见各位主子。”

    林浣眼珠儿一转,“什么时候的事?”

    “便在王夫人递帖子来王府拜见王妃的前一天。”

    林浣失笑,食指叩击在桌案上,这贾元春,倒有些意思。纵观这贾府里头,只怕也就这位脑子还不算太笨。不过,终归与她无甚关联,贾元春便是有几分心计,在忠平王妃面前,也是枉然。掀不起大浪,也碍不着她林浣半分。林浣摇了摇头,也便丢了开去。

    青琼又问,那紫鹃如何安置。林浣言道:“既是玉儿的丫头,自有玉儿安排。玉儿身边的大丫头名额已是够了的。玉儿断不可能为她腾出近身丫头的名额来。”

    次日,果然,黛玉令那紫鹃为二等丫头,念在她针线不错,特派了不少活计。又顾着是长者赐,总不好分配太多事宜,遣了翠衣相帮。

    林浣听后,淡然一笑,略点了点头,对黛玉又生了几分欢喜。

    时入深冬。各家各府也都开始准备年关节礼,又有自家府内的一应筹办。王府更是有别于一般富贵人家,皇亲宗室间的大理,还有宫中事宜。林浣一时却是忙乱得不可开交。因恋着徒笑然与黛玉,二人都不过八九岁的年纪,但对于这个时代女子大多十二三岁定亲来说,如今已是不小了。便唤了徒笑然,又与黛玉道:“我这几日很是忙碌,你们若无事,不妨来帮帮我。”

    黛玉自知,林浣说的虽是“帮”,实则是想教授她们管家理事之能,忙福身应了。徒笑然也拍手称好。

    只是,这个年到底是不那么好过。过了腊八,喜庆的气息才燃气没多久,宫里便传来了太后病重的消息。

    太后年事已高,自陈家出事后,便大病了一场,此后多年,一直时好时坏。母族获罪,又与皇上关系疏离,亲生骨肉尚且忌惮猜疑,心中不免悲怆。阴郁成疾,这两年,越发厉害了。只到底还是放不下陈家,不忍陈家以贱籍贱民存活于世,比之普通百姓还要矮上一头。费尽心力,抛却前尘旧事,选了忠平王结盟。

    好在这步棋总算没有走错。至少让陈家各位老爷老太爷免了流放之苦。此后有忠平王的承诺在,又有陈家人能在京中周旋,想要脱离贱籍,也算有了盼头。

    今年方一入冬,太后的剧情便有反复。只后来得了这好消息,心情颇佳,郁结也疏散了不少,眼瞅着精神也上去了。本以为当是过了大凶之时,可没想到,到底没能撑住,还是病倒在床。

    林浣身为忠顺王妃,自当入宫侍疾。说是侍疾,其实宫里众多内监宫婢,如何也轮不到亲王王妃动手。但,每日里嘘寒问暖,殿前陪侍却是免不了的。每日里早起入宫,至晚才归。太后殿中虽则暖和,但离宫回府,却有一段路程。马车内便是放置了棉被炭炉,总也抵不住北方十二月寒冬的冰雪天气。

    又兼日日在延寿宫陪侍,担着心思,林浣每日里总有些恹恹的,一上了马车便裹了棉被,塞了汤婆子,整个人缩成一团打盹。徒明谚虽则心疼,却也无法。

    好在,这般的日子也不久。腊月十三,陈家老太爷和几位老爷回京。因流放之地不一,又多是偏远之境,因而自皇上圣旨一下,倒是颇为费了些功夫。只这还是听闻太后病重,最后几日一路官员护送,快马急赶了回来。

    甫一进京,还来不及进得陈家老宅,便被诏进了延寿宫。

    太后见得兄长侄儿,心中高兴,抱头痛哭。卧病榻几日米水难进,经此一番,倒在嬷嬷的搀扶下坐了起来,又欢喜地嘱咐宫婢让备膳,留陈家用饭。

    甄妃贤妃德妃及林浣等孙媳妇辈面面相觑,皆知已是回光返照之景,淑妃,哦,不!应当说是陈贵人。淑妃因陈家事被拖累,又牵扯出宫闱旧事,早已没了淑妃的封号,本入了冷宫。可后来,皇上到底念着淑妃生了皇六子,又有太后一边周旋,又放了出来,却不过只得了一个贵人的头衔。淑妃却是不能再叫了。

    陈贵人早已哽咽不能,只看着太后面上欢喜,这等最后时刻,如何忍黯然以对,自是勉力扯出几分笑容来,附和着太后左右招呼陈家人。

    林浣等人也自在一旁伺候帮忙。

    许是见了亲人,了了心愿,这日夜里,皇宫内便传出了钟声,却是太后薨了!

    不论皇亲宗室,还是官人家眷,但凡有皓命在身的,都免不了入宫哀丧。这一连串跪哭的仪式,却是累苦了不少人。

    林浣身子虽算不得十分健壮,却也并不羸弱,但却于第一日跪至一半便晕倒了过去。好在忠平王妃便在一旁,镇定指挥抬入了贤妃宫中休息。徒明谚闻讯赶来,心急不已。遣了太医来诊脉,却说是已有了两个月的身孕。

    虽说已做了两回父亲,但今次事件,却是徒明谚不曾想到的,听得此话,倒是惊住了,呆愣了半晌才反应过来,喜上眉梢。又想着林浣这段日子天天宫里王府两头跑,日日侍疾,今儿又跪了半日,晕倒过去。忙不迭的询问林浣可好?腹中胎儿可好?可有动了胎气?听得太医言道一切都好,只需吃几副安胎药这才放了心。围着林浣转了几圈,若不是看着贤妃忠平王妃都在,只怕便要抱住林浣,狠狠亲上一口。

    贤妃忠平王妃见状,眼珠子滴溜溜地在林浣与徒明谚之间转来转去,只捂了嘴,一个劲儿偷笑。眼中那不加掩饰的狡黠戏谑之意,便是如今已是三十许的林浣也依旧如少女般红了眼,又气恼地瞪了徒明谚一眼。谁知,贤妃忠平王妃二人却是笑得越发起劲了。

    因着这一插曲。徒明谚子嗣本就稀薄,至今只得一子一女。林浣这胎不仅徒明谚,便是圣上也看重的很,自然不敢再叫林浣日日哭灵。林浣倒是母凭子贵,借着腹中胎儿得了特许。每日里入宫也不过是点个卯,偶尔与众人一道哭一哭做做样子,大多时候确实窝在憩息室内打盹。

    太后新丧,全国同悲,禁止一应娱乐活动。这个年节自然也是不能大办了。可祭灶,祭祖等许多祖制传下来的礼制还是一一进行,只是,各府的拜访,宴会,却都取消了。便是偶有串门,也不过是走得近的亲戚之间,或是通好之家。也不过是三两人彼此围坐一块,说些闲话。

    如此一来,却也省了不少事儿,免了许多心思。徒明谚也乐得林浣静下来养胎。徒笑然与徒君然自从知晓林浣再度有孕之时,也是欢喜不能。徒笑然每日里与黛玉一同围着林浣,好奇询问腹中胎儿情况,面对徒笑然倒是还好。只徒君然也有十五岁,这般的年纪,在大周朝,不少也都已成家。林浣对着徒君然每日的请安,总有几分尴尬。孩子都这般大了,都能做父亲了,自己还有了孕,这算不算是老蚌怀珠?

    只又想着自己也才过了三十不久,一时尴尬总敌不过腹中胎儿带来的欢喜,这等心思一晃,也便丢了去。

    二月,科举并没有受到太后薨逝的影响,照常进行。一共三场,每场三天,共九天。这九天里,林翔与徒君然每日在贡院门外等候,便是知晓,林翃进去了一时便出不来,却日日风雨无阻。

    而林浣黛玉徒笑然三人在家中也是安不下心来。只是,她们担心,并不是名次,而是林翃。科举规矩森严,多少学子行着进了贡院却被抬着出来?

    三场考试皆过,林翃虽已疲惫得很,衣饰满是褶皱,可双眼神采却还算好。林浣这才放了心。也不追问考的如何,只让下人伺候林翃梳洗,用了膳食,好生回屋休息。

    放榜之日,林浣早早命人等在张贴皇榜的公告之处,过了晌午,便有小厮一路快跑着来报,“林大爷得了一甲第三名了!”

    作者有话要说:年底时间实在不够。每次有点时间发了文就跑。对于,留言一直没能抽出时间来回复,实在很抱歉。希望大家谅解。【主要是JJ实在太抽。回复留言好辛苦。我现在恨不得拿24小时当48小时用,哪里来的时间等小菊花???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