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第一卷太平洋上的悸动 第一三○章 技术谈判4
第一三○章 技术谈判4
华尔申怎么解释?
他无法解释,他也有了一阵无力感。(百度搜索更新最快最稳定,)
他知道,伦敦的那帮子人,是小看了乔丹爵士的实力和信心,他们提出这样的条件,明显地是把爵士当成了大清国的官僚,以为他们答应了一部分条件,对方就应该感恩戴德的接受,殊不知情况并不是这样的。
当然,刚才他说的条件,只是对英国政府来说,是一个最好的条件,北澳对大多数英国人来说,那只是一片荒凉的土地,虽然地盘是比较大,但是,那里根本就不适合农牧业,矿产资源也极其有限,大英帝国从来就没有把北澳看得怎么重要,何况那里即使是由乔丹爵士控制,但是,它还是会成为大英帝国的一部分,以后有的是机会把它再拿回来。
英国人的算盘,打得不可谓不精明,但是,他们是不会知道王致鸣的真实想法的。正所谓,你有你的张良计、我有我的过墙梯,看咱们怎么来玩这个游戏。
“爵士,不是你理解的那样,我刚才所说的是西澳和北澳的地位问题,你知道,那里太大了,也太荒凉了,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是很了解那里的地理……”华尔申急忙解释,底气也不是那么充足。
呵呵,英国人的价码,又回升了一格,现在的局面是三分之二了,还剩下太平洋沿岸的哥伦比亚省。
王致鸣听到华尔申的解释时,心里面早就乐开了花,就是只有北澳或西澳,他睡着了都会笑醒的,现在略一施压,英国人的狐狸尾巴就露出了一大截,这只能说明英国人是急于获得飞艇和无线电技术,以及它们的成品。
英国人急,就是好事,他为什么要急呢?
待价而沽,是他现在面临的一种比较好的局面
但是,他也不会就此放过英国人,怎么的你们也要给我一个合适的理由,为什么把哥伦比亚省排除了,那里对你们来说也是一个价值不大的土地,比那里好上几十倍的俄勒冈州、华盛顿州、蒙大拿州、爱达荷州,你们都可以贱价卖给美国佬,为什么就不能卖给我呢?是看不起我吗?
必须逼迫英国人给一个合理的解释
既然他现在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国,尤其是欧洲国家的关注对象,那就要有世界性人物的觉悟不是?一定要英国人给一个说法,只是要注意分寸,不要把英国人逼得太急了,就不好玩了,得到该得到的,就给英国人一个台阶下。
于是他的压力就施展到华尔申的身上,华尔申也不得不费劲心思地解释:一个国家有两、三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已经不小了,虽然那里是比较荒凉,但是,爵士不是有解决办法吗?何况,哥伦比亚省现在与西澳、北澳远隔十万八千里,组成一个国家也不方便管理。
王致鸣问到:
英伦三岛与哥伦比亚省的距离,有多远?有澳洲大陆,到哥伦比亚省近吗?大英帝国,好像是号称日不落帝国的吧?请问阁下,大英帝国的陆上疆域,都是连在一起的吗?
一连串的问题,让华尔申立即就目瞪口呆、哑口无言、张嘴结舌……
华尔申的气势落下了……
在几个月的拉锯战中,双方之间不断上着演尔虞我诈、欺哄讹诈、强词夺理、百般狡辩、斤斤计较、欲盖弥彰……等剧目,时间已经接近七月份时,双方都不得不相互妥协,英国人也被迫接受了王致鸣提出的,削减他需要免费提供的成品数量,以及大英帝国必须采购这两种成品的条件。
双方谈判到最后的结果,除大功率基站外,其余成品都削减三分之一左右的份额,具体数据是海军a型电台七十部,飞艇六艘,全部成品价值五千三百三十多万英镑。西澳和北澳的象征性转让价,确定为一千八百万美元。
在此期间,王致鸣就西班牙和比利时的问题,也取得了英国人的谅解和支持,当然,代价就是英国人多得到了几部电台和半艘飞艇。
至此,第一阶段关于土地换技术和成品的谈判就结束了。
双方议定,在新年前,大英帝国澳大利亚殖民地政府,向乔丹爵士正式移交西澳和北澳的管主权,乔丹爵士在新年后一个月内,向大英帝国移交一半的成品和全部技术资料,三个月内移交剩余的成品。从九月份开始,乔丹爵士负责为大英帝国培训各十名技术研究人员,以及总人数一百人的飞艇驾驶员、机械师、无线电台维修技师、航空管理人员。
当然,专利手续也是要办理的,转让合同规定在十年内,大英帝国不得向第三方转让这两项技术,如果违约,将终止今后所有的新技术转让谈判和技术升级谈判。
另外就是双防将就“军事同盟”问题,进一步商讨,双防签署了一份备忘录,备忘录中规定:双防最迟在一**二年中期,商量出一个具体的军事同盟条款,最终以即将成立的西北澳自治领名义,与大英帝国签订这个“军事同盟协定”。
现在的矛盾就转化到王致鸣要求英国人,必须采购的成品数量问题上,那也是一笔天文数字般的经费,全额计算其价值,那是…二五亿英镑,约合二十七亿六千万美元,英国人是肯定不愿意全部掏这笔钱的,而英国人又想垄断或控制这两项技术的使用国家和范围。
于是王致鸣就提出,可以买成品给德国人,但是,他不转让技术,由德国人来帮英国人的技术垄断和控制目的买一部分单。
同时,也建议英国人,由英德乔三方签订一个防止技术和产品扩散的条约,为满足英国人的技术垄断和限制的要求,以达到英国人的目的。
英国人对这个提议还是极为满意的,毕竟乔丹爵士不能因为大英帝国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巨大经济利益。这个提议,刚好满足了双方的不同诉求,英国人当然是极其赞同的。
而且英国人也知道,法国人,现在是乔丹爵士的死敌,这些产品,那是不可能卖给法国人的。
而俄国人,还侵占了大清国大量的土地,以乔丹爵士对侵占大清国土地的国家的态度,那也是不可能卖给俄国人的。
以乔丹爵士对美国的《排华法案》那深恶痛绝的态度,美国人也不要想买到这两项产品的。
世界上的大国,就只有与乔丹爵士关系较好的德国了。他既要满足英国人的要求,又要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那就只能卖给德国人成品,以弥补他在经济上的巨大损失。
英国人也找不出什么说得过去的理由来阻止乔丹爵士,英国人实在是要阻止,王致鸣就拿采购清单来,让英国人签字、付款,那是显然不可能的事情。
双方僵持了几天后,华尔申得到英国政府的指示,同意了王致鸣的建议和要求,德国人正式加入了谈判。最终商定由英国、德国、约翰.乔丹爵士三方,签订一个控制无线电技术使用范围的《三国无线电技术条约》,和一个类似的控制飞艇技术的条约——《三国航空技术条约》。
这个《无线电条约》留下了一个尾巴,那是王致鸣坚决要求的,他将来必将应用到民用范围内的无线电广播技术,不在该条约规定的范围内。王致鸣的理由是他将来销售的产品,只是最简单的无线电接收装置,而且还有频率限制,不可能直接应用到军事通讯领域,并且那还是弥补他所遭受到的市场销售巨大损失的一种替代方式,英国人必须理解和支持。
形势比人强,英德双方也拿他没有什么有效的制约办法,最后只得提出这种无线电广播技术,要向两国开放的要求,那又是一轮紧张的谈判。但是这次王致鸣是死咬住不松口,只承诺卖产品给两国,无线电广播在两国开通五年后,可以开始合资生产收音机,十年后,可以合资生产广播设备。
王致鸣除了说明那是另外一种与通讯技术不相同的新技术外,还明确地告诉英国人,他需要从这项技术产品的市场销售中,弥补为了满足大英帝国的技术垄断和限制,所给他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这个市场他是绝不会放弃的。
对德国也是类似的同样理由,全世界就只卖给了你们两家,全世界还有那么多的国家和市场,你们德国是否能够提供全世界的市场销售额?如果不够,那我就只需要三十年的市场销售额,不多,只有三百亿英镑巴兰德一听,脑袋里面就嗡的一声,眼前一黑……
谈判的时候,王致鸣就恢复到他的本色演出,华尔申和巴兰德两人,拿他也毫无办法。
最终三方达成的协议内容大致是:
今后,乔丹爵士有权在两国建设无线广播电台,所建的全国性广播电台,必须由两国政府入股,乔丹爵士以无线电广播设备和技术入股,占百分之三十五的股份,两国政府以资金入股,占百分之三十六,剩余百分之二十九的股份作为公众股,在本国股市发行,双方均不得购买公众股股份,管理层主体,以乔丹爵士的技术和经营人员为主。
同时,三方还签订了两个条约,一个是《国际无线电频率管制和标准化条约》,规定了中波、短波、长波的频率范围和使用级别,以及使用制度、产品的共同标准等等之类的问题,算得上是世界上第一个国际化的标准化条约。
另一个是《国际航空器管制条约》,规定了飞艇和其它航空器飞行管理的基本原则。
把两种技术的拥有和使用资格,确定为条约成员国和组织,任何新加入的国家或组织,必须经过六个发起国和六个地区性组织的同意,这样就设立了一个技术门槛。
现在两个国家还不明白,为什么乔丹爵士一定要这样规定,好在不对两国造成什么不利,它们也就卖给乔丹爵士一个面子,同意了这个条款。
六个发起国分别是王致鸣代表的大清帝国、加利福利亚共和国、大英帝国西北澳自治领,大英帝国和德国,以及智利共和国。几个地区性组织,分别是托科皮亚自治区、塔阿自治区、阿拉斯加联合政府、北美投资、亚洲投资、欧洲投资。
华尔申怎么解释?
他无法解释,他也有了一阵无力感。(百度搜索更新最快最稳定,)
他知道,伦敦的那帮子人,是小看了乔丹爵士的实力和信心,他们提出这样的条件,明显地是把爵士当成了大清国的官僚,以为他们答应了一部分条件,对方就应该感恩戴德的接受,殊不知情况并不是这样的。
当然,刚才他说的条件,只是对英国政府来说,是一个最好的条件,北澳对大多数英国人来说,那只是一片荒凉的土地,虽然地盘是比较大,但是,那里根本就不适合农牧业,矿产资源也极其有限,大英帝国从来就没有把北澳看得怎么重要,何况那里即使是由乔丹爵士控制,但是,它还是会成为大英帝国的一部分,以后有的是机会把它再拿回来。
英国人的算盘,打得不可谓不精明,但是,他们是不会知道王致鸣的真实想法的。正所谓,你有你的张良计、我有我的过墙梯,看咱们怎么来玩这个游戏。
“爵士,不是你理解的那样,我刚才所说的是西澳和北澳的地位问题,你知道,那里太大了,也太荒凉了,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是很了解那里的地理……”华尔申急忙解释,底气也不是那么充足。
呵呵,英国人的价码,又回升了一格,现在的局面是三分之二了,还剩下太平洋沿岸的哥伦比亚省。
王致鸣听到华尔申的解释时,心里面早就乐开了花,就是只有北澳或西澳,他睡着了都会笑醒的,现在略一施压,英国人的狐狸尾巴就露出了一大截,这只能说明英国人是急于获得飞艇和无线电技术,以及它们的成品。
英国人急,就是好事,他为什么要急呢?
待价而沽,是他现在面临的一种比较好的局面
但是,他也不会就此放过英国人,怎么的你们也要给我一个合适的理由,为什么把哥伦比亚省排除了,那里对你们来说也是一个价值不大的土地,比那里好上几十倍的俄勒冈州、华盛顿州、蒙大拿州、爱达荷州,你们都可以贱价卖给美国佬,为什么就不能卖给我呢?是看不起我吗?
必须逼迫英国人给一个合理的解释
既然他现在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国,尤其是欧洲国家的关注对象,那就要有世界性人物的觉悟不是?一定要英国人给一个说法,只是要注意分寸,不要把英国人逼得太急了,就不好玩了,得到该得到的,就给英国人一个台阶下。
于是他的压力就施展到华尔申的身上,华尔申也不得不费劲心思地解释:一个国家有两、三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已经不小了,虽然那里是比较荒凉,但是,爵士不是有解决办法吗?何况,哥伦比亚省现在与西澳、北澳远隔十万八千里,组成一个国家也不方便管理。
王致鸣问到:
英伦三岛与哥伦比亚省的距离,有多远?有澳洲大陆,到哥伦比亚省近吗?大英帝国,好像是号称日不落帝国的吧?请问阁下,大英帝国的陆上疆域,都是连在一起的吗?
一连串的问题,让华尔申立即就目瞪口呆、哑口无言、张嘴结舌……
华尔申的气势落下了……
在几个月的拉锯战中,双方之间不断上着演尔虞我诈、欺哄讹诈、强词夺理、百般狡辩、斤斤计较、欲盖弥彰……等剧目,时间已经接近七月份时,双方都不得不相互妥协,英国人也被迫接受了王致鸣提出的,削减他需要免费提供的成品数量,以及大英帝国必须采购这两种成品的条件。
双方谈判到最后的结果,除大功率基站外,其余成品都削减三分之一左右的份额,具体数据是海军a型电台七十部,飞艇六艘,全部成品价值五千三百三十多万英镑。西澳和北澳的象征性转让价,确定为一千八百万美元。
在此期间,王致鸣就西班牙和比利时的问题,也取得了英国人的谅解和支持,当然,代价就是英国人多得到了几部电台和半艘飞艇。
至此,第一阶段关于土地换技术和成品的谈判就结束了。
双方议定,在新年前,大英帝国澳大利亚殖民地政府,向乔丹爵士正式移交西澳和北澳的管主权,乔丹爵士在新年后一个月内,向大英帝国移交一半的成品和全部技术资料,三个月内移交剩余的成品。从九月份开始,乔丹爵士负责为大英帝国培训各十名技术研究人员,以及总人数一百人的飞艇驾驶员、机械师、无线电台维修技师、航空管理人员。
当然,专利手续也是要办理的,转让合同规定在十年内,大英帝国不得向第三方转让这两项技术,如果违约,将终止今后所有的新技术转让谈判和技术升级谈判。
另外就是双防将就“军事同盟”问题,进一步商讨,双防签署了一份备忘录,备忘录中规定:双防最迟在一**二年中期,商量出一个具体的军事同盟条款,最终以即将成立的西北澳自治领名义,与大英帝国签订这个“军事同盟协定”。
现在的矛盾就转化到王致鸣要求英国人,必须采购的成品数量问题上,那也是一笔天文数字般的经费,全额计算其价值,那是…二五亿英镑,约合二十七亿六千万美元,英国人是肯定不愿意全部掏这笔钱的,而英国人又想垄断或控制这两项技术的使用国家和范围。
于是王致鸣就提出,可以买成品给德国人,但是,他不转让技术,由德国人来帮英国人的技术垄断和控制目的买一部分单。
同时,也建议英国人,由英德乔三方签订一个防止技术和产品扩散的条约,为满足英国人的技术垄断和限制的要求,以达到英国人的目的。
英国人对这个提议还是极为满意的,毕竟乔丹爵士不能因为大英帝国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巨大经济利益。这个提议,刚好满足了双方的不同诉求,英国人当然是极其赞同的。
而且英国人也知道,法国人,现在是乔丹爵士的死敌,这些产品,那是不可能卖给法国人的。
而俄国人,还侵占了大清国大量的土地,以乔丹爵士对侵占大清国土地的国家的态度,那也是不可能卖给俄国人的。
以乔丹爵士对美国的《排华法案》那深恶痛绝的态度,美国人也不要想买到这两项产品的。
世界上的大国,就只有与乔丹爵士关系较好的德国了。他既要满足英国人的要求,又要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那就只能卖给德国人成品,以弥补他在经济上的巨大损失。
英国人也找不出什么说得过去的理由来阻止乔丹爵士,英国人实在是要阻止,王致鸣就拿采购清单来,让英国人签字、付款,那是显然不可能的事情。
双方僵持了几天后,华尔申得到英国政府的指示,同意了王致鸣的建议和要求,德国人正式加入了谈判。最终商定由英国、德国、约翰.乔丹爵士三方,签订一个控制无线电技术使用范围的《三国无线电技术条约》,和一个类似的控制飞艇技术的条约——《三国航空技术条约》。
这个《无线电条约》留下了一个尾巴,那是王致鸣坚决要求的,他将来必将应用到民用范围内的无线电广播技术,不在该条约规定的范围内。王致鸣的理由是他将来销售的产品,只是最简单的无线电接收装置,而且还有频率限制,不可能直接应用到军事通讯领域,并且那还是弥补他所遭受到的市场销售巨大损失的一种替代方式,英国人必须理解和支持。
形势比人强,英德双方也拿他没有什么有效的制约办法,最后只得提出这种无线电广播技术,要向两国开放的要求,那又是一轮紧张的谈判。但是这次王致鸣是死咬住不松口,只承诺卖产品给两国,无线电广播在两国开通五年后,可以开始合资生产收音机,十年后,可以合资生产广播设备。
王致鸣除了说明那是另外一种与通讯技术不相同的新技术外,还明确地告诉英国人,他需要从这项技术产品的市场销售中,弥补为了满足大英帝国的技术垄断和限制,所给他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这个市场他是绝不会放弃的。
对德国也是类似的同样理由,全世界就只卖给了你们两家,全世界还有那么多的国家和市场,你们德国是否能够提供全世界的市场销售额?如果不够,那我就只需要三十年的市场销售额,不多,只有三百亿英镑巴兰德一听,脑袋里面就嗡的一声,眼前一黑……
谈判的时候,王致鸣就恢复到他的本色演出,华尔申和巴兰德两人,拿他也毫无办法。
最终三方达成的协议内容大致是:
今后,乔丹爵士有权在两国建设无线广播电台,所建的全国性广播电台,必须由两国政府入股,乔丹爵士以无线电广播设备和技术入股,占百分之三十五的股份,两国政府以资金入股,占百分之三十六,剩余百分之二十九的股份作为公众股,在本国股市发行,双方均不得购买公众股股份,管理层主体,以乔丹爵士的技术和经营人员为主。
同时,三方还签订了两个条约,一个是《国际无线电频率管制和标准化条约》,规定了中波、短波、长波的频率范围和使用级别,以及使用制度、产品的共同标准等等之类的问题,算得上是世界上第一个国际化的标准化条约。
另一个是《国际航空器管制条约》,规定了飞艇和其它航空器飞行管理的基本原则。
把两种技术的拥有和使用资格,确定为条约成员国和组织,任何新加入的国家或组织,必须经过六个发起国和六个地区性组织的同意,这样就设立了一个技术门槛。
现在两个国家还不明白,为什么乔丹爵士一定要这样规定,好在不对两国造成什么不利,它们也就卖给乔丹爵士一个面子,同意了这个条款。
六个发起国分别是王致鸣代表的大清帝国、加利福利亚共和国、大英帝国西北澳自治领,大英帝国和德国,以及智利共和国。几个地区性组织,分别是托科皮亚自治区、塔阿自治区、阿拉斯加联合政府、北美投资、亚洲投资、欧洲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