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05 五代军事
五代兵制
中国唐朝灭亡后的50多年间,继唐末藩镇之乱,封建割据转趋严重,朝代更迭频繁,中原地区先后建立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代,同时南方和其他地区还有分别割据一方的很多政权,主要有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荆南、北汉十国,史称五代十国。在这一时期,“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新唐书·兵志》),军事制度混乱。但总的来说,也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
1、军事统帅机构
五代初,还未形成一个全国性的最高军事统帅机构,帝王都是依靠自己私人的亲兵(牙兵或衙兵)夺取政权的。后唐设“判六军诸卫事”,后晋设“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后周又增设“殿前都点检”。五代后期,枢密使开始主管军政。
枢密院的长官称枢密使,最早是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当时是以宦官为内枢密院使,负责呈递大臣的奏章和传递军情,传达皇帝的旨意。
后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朱温改枢密院为崇政院,职责与唐代同。
后唐同光元年(公元923年),李存勖改又改崇政院为枢密院,设枢密使、副使、判官等,职责范围扩大,成为全国最高军事机构。军队出征,另设招讨使、都统、都部署、行营都指挥使等统兵官。
2、中央禁军
五代初期,继承唐制,禁军的主力大体为禁卫六军。六军又分左、右,实为十二军。它们往往冠以龙虎、羽林、神武等名号。根据皇帝的旨意,名号可以随时改易。后晋时,六军诸卫完全废除,成了虚职。
五代中期时的禁军,主力为侍卫亲军。侍卫亲军的首长是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全称为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下分为侍卫马军与侍卫步军,各有都指挥使、都虞侯。
尽管侍卫亲军的名号出现较早,真正大行于世的是在后唐明宗明。后唐在以捧圣、严卫两大主力的侍卫亲军体系中,还有控鹤、突阵、夹马、散指挥、内直、内殿直、奉德等军。
后唐末帝又对侍卫马、步军的军号改动,“改捧圣马军为彰圣左右军,严卫步军为宁卫左右军。”彰圣与严卫遂取代捧圣与严卫,成为侍卫亲军的主要军号。
后晋时,石敬瑭又对侍卫亲军制度重加调整,即以原后唐并不显赫的护圣、奉号为名,将其所辖的原河东元从部队作为基础,补充其他力量,组建本朝的侍卫亲军,侍卫亲军中的马、步军分别改为护圣与奉国,正式取代后唐末帝时的彰圣与严卫两军。另外还有兴顺、弩手、宗顺、广锐、威顺、忠卫、控鹤、归捷等军。
后汉时,其侍卫亲军制度继承前代,仍以护圣、奉国为军号。殿前又设殿前都部署,其下除诸班、直、控鹤军,还设小底军。
后周时,郭威改侍卫马、步军分别为龙捷、虎捷。另外,在沿袭后汉部分军号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新的军号,其中重要的有效顺、怀恩、怀德等。至世宗时,鉴于禁军战斗力不强,锐意整顿,淘汰老弱,从各地招募壮士,加强中央,削弱地方,逐渐扭转唐末以来方镇尾大不掉的局面。
禁军系统中,除了侍卫亲军外,还有殿前军。但殿前军一直弱小,高平之战,侍卫亲军临阵脱逃,而殿前军是役中奋勇当先,因而使后周世宗意识到侍卫亲军需要整顿,而殿前军受到他重视。
后周世宗将散员、散指挥使、内殿直、散都头、铁骑、控鹤等军,一并编入殿前军,称为殿前诸班。又“召募天下豪杰,不以草泽为阻,进于阙下,躬亲试阅,选武艺超绝及有身手者,分署为殿前诸班。”这无疑壮大了殿前军的实力,殿前军一举与侍卫亲军并驾齐驱,但此时殿前都指挥使地位仍不及侍卫亲卫都指挥使。
显德三年,殿前都检点一职的设立,使得殿前军的地位卓然而凌驾于侍卫亲军之上,虽兵力不及侍卫亲军,但精锐程度有过之而不及,并且深得柴荣信任。赵匡胤也正是因此,登上了九五之尊。
3、牙兵
一般城池,最外的大城叫罗城,第二层叫子城,最核心的一般是节度使的府衙或者居处,称之为牙城。牙兵最初就是用来守卫牙城的士卒,即宿卫牙城与保卫节帅的,当然是心腹爪牙军队。
从皇帝到各级军帅都有自己的亲军与牙军(除非史书上有明确的区划,否则很难区分亲军与牙军,他们作用相同,又相互制衡),他们属有私兵性质,待遇极高。皇帝、将帅与他们这些亲军关系亲密,不仅用他们宿卫帐前,也用他们来控制其他军队。
割据淮南的杨行密,“初,行密有锐士五千,衣以黑缯黑甲,号‘黑云都’。又并盱眙、曲溪三屯,籍其士为‘黄头军’,以李神福为左右黄头都尉,兵锐甚。”另外,杨行密还有黑云长剑、银枪都等牙军。
朱温镇汴时,“选富家子有材力者,置之帐下,号曰‘厅子都’”,“宣武厅子都,尤勇悍,其弩张一大机,则十二小机皆,用连珠大箭,无远不及,晋人极畏此。文士戏呼为急龙车。”
唐末兖州节度使朱瑾,“募骁勇数百人,点双雁于其颊,立为‘雁子都’”。朱温听说了,亦选数百人,别为一军,号为“落雁都”,针锋相对。
前蜀王建,置有亲骑军、威信都、决胜都、决云都。
李克用有“横冲都”,还有“义儿军”——唐末收养子成风,军阀选骁勇善战之辈,呼其为儿,以示宠幸,令其为己卖命。养子当上皇帝的,也非个案。
李存勖的亲军称“帐前银枪都”。
后梁魏博节度使杨师厚“专割财赋,置银枪效节军,凡数千人,皆选镝骁锐,纵恣豢养,复故时牙军之态”(《旧五代史·杨师厚传》)。魏博一镇的牙兵,甚至一度影响到人心向背与皇帝废立。
但,武夫为部下牙兵反噬也不在少数。
4、方镇兵
这里的方镇兵,指的是京师以外的,不受皇帝直接控制的武装力量。包括地位将帅的牙军、亲军及受节帅控制的外镇兵。
五代沿袭唐制,地方分州县两级,州兵一般由防御使、团练使、刺史或者节度使统帅。州长官或节度使设置亲军、牙军,以为私兵。外镇兵以治安防卫为其本职,是藩镇节帅控制管区的有力工具,这些军队的主将称为镇将,由节度使直接任命,甚至常常干涉地方民政,但也常常承担外出作战等军事任务。
后梁在一州或数州设置节度使,称为“某某军”,共任命50余名节度使,掌管辖区内的军、政、财大权,而州县无权干涉。方镇截留赋税、自辟官属、图谋作乱的现象,愈演愈烈。后唐、后晋、后汉大致相同。
但总的来说,五代时的藩镇实力,经过累朝削弱,实力越来越弱,至后周整顿禁军,募集骁勇之辈充实禁军,削减地方将帅干涉行政、民政权力,再禁藩镇私造兵器,才出现根本转变。
这是一种强干弱枝政策,在五代末年,地方藩镇已经无力与中央抗衡,这也为宋朝立国及扫灭诸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乡兵
五代有时还征集在乡丁壮为兵,是为乡兵。后晋开运元年(944)令诸道、州、府、县点集乡兵,规定7家税户共出1兵,兵杖器械共力营之,并以“武定军”为号,后改“天威军”,但因乡民不娴军旅,教阅无效,不久“放散”。与此同时,黄河沿岸乡民,也自备兵械,各随其乡,团结为社,以卫乡里。
南方吴国武义元年(919)征其乡兵,教习战守,称为“团结民兵”(《十国春秋·吴二》),但为时很短,其中也有强令出钱或缴纳实物代役的情况,这事实上是由一种兵役演变成为一种军赋。
南唐乡兵名目繁多,渔民组成的乡兵,称“凌波军”;赘婿、佣奴组成的叫“义勇军”;亡命徒、无赖组成的叫“自在军”。
6、军队的编制
军队主要是步兵,其次是马军(骑兵),江南地区也重视建置水军。五代时,战争频繁,军队体制混乱,一个都指挥使下少者数百人,多者近万人。至后周时,逐渐形成厢、军、营(指挥)、都的序列。其中:
都为100人,统兵官称为都头
营为基本单位,统兵官为指挥使,下辖5都,约500人,
军辖5营,统兵官为军都指挥使或都虞侯,又称军主,约2500人。
厢为最高建制单位,统兵官为军都指挥使下辖10军,又称厢主,约25000人。
但实际上,并不完全如此。
7、兵役制度
五代主要实行募兵制。凡招募士兵,“先度人才,次阅走跃,试瞻视,然后黵面,赐以缗钱、衣履而隶诸籍”(《宋史·兵志》)。为了标明隶属关系,防止逃亡,对应募士兵,“皆文其面,以记军号”(《资治通监》卷二六六),有的在其控制境内强迫差点。如幽州刘仁恭规定,凡男子年15岁以上,70岁以下,全黥“定霸都”(《旧五代史·刘守光传》)。士兵一旦刺面,终身受辱。此时期军法极严酷。后梁太祖曾规定:“凡将校有战没者,所部兵悉斩之,谓之拔队斩。”(《文献通考》卷一五二)为了笼络军心,有的帝王对骄兵悍将又十分姑息纵容。
五代时,除经常的庞大军费开支外,军将为驱使部下卖命,对士兵的赏赐很多。后汉高祖刘知远悉出后宫所有以劳军。养军耗费极大,相沿成习,成为各代的沉重负担。监于“百户农户,未能赡一甲士”,“府库蓄积,四方贡献,赡军之外,鲜有赢余”(《五代会要》卷十二),而军队骄悍,纪律松弛,打起仗来往往溃败等情况。
后周世宗柴荣决计整顿军队。于显德元年(954)在高平之战险遭失败后,先斩不战先溃的右军主将以下70余军吏,使“骄将惰卒始有所惧”(《资冶通监·后周纪二》);又选诸军精锐者升为上军,羸弱者予以遣散;还挑选各节度使属下的“骁勇之士”,“以为殿前诸班”,用以削弱地方兵权。“由是士卒精强,近代无比,征伐四方,所向皆捷”(《资治通监》卷二九二)。这也为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中国唐朝灭亡后的50多年间,继唐末藩镇之乱,封建割据转趋严重,朝代更迭频繁,中原地区先后建立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代,同时南方和其他地区还有分别割据一方的很多政权,主要有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荆南、北汉十国,史称五代十国。在这一时期,“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新唐书·兵志》),军事制度混乱。但总的来说,也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
1、军事统帅机构
五代初,还未形成一个全国性的最高军事统帅机构,帝王都是依靠自己私人的亲兵(牙兵或衙兵)夺取政权的。后唐设“判六军诸卫事”,后晋设“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后周又增设“殿前都点检”。五代后期,枢密使开始主管军政。
枢密院的长官称枢密使,最早是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当时是以宦官为内枢密院使,负责呈递大臣的奏章和传递军情,传达皇帝的旨意。
后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朱温改枢密院为崇政院,职责与唐代同。
后唐同光元年(公元923年),李存勖改又改崇政院为枢密院,设枢密使、副使、判官等,职责范围扩大,成为全国最高军事机构。军队出征,另设招讨使、都统、都部署、行营都指挥使等统兵官。
2、中央禁军
五代初期,继承唐制,禁军的主力大体为禁卫六军。六军又分左、右,实为十二军。它们往往冠以龙虎、羽林、神武等名号。根据皇帝的旨意,名号可以随时改易。后晋时,六军诸卫完全废除,成了虚职。
五代中期时的禁军,主力为侍卫亲军。侍卫亲军的首长是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全称为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下分为侍卫马军与侍卫步军,各有都指挥使、都虞侯。
尽管侍卫亲军的名号出现较早,真正大行于世的是在后唐明宗明。后唐在以捧圣、严卫两大主力的侍卫亲军体系中,还有控鹤、突阵、夹马、散指挥、内直、内殿直、奉德等军。
后唐末帝又对侍卫马、步军的军号改动,“改捧圣马军为彰圣左右军,严卫步军为宁卫左右军。”彰圣与严卫遂取代捧圣与严卫,成为侍卫亲军的主要军号。
后晋时,石敬瑭又对侍卫亲军制度重加调整,即以原后唐并不显赫的护圣、奉号为名,将其所辖的原河东元从部队作为基础,补充其他力量,组建本朝的侍卫亲军,侍卫亲军中的马、步军分别改为护圣与奉国,正式取代后唐末帝时的彰圣与严卫两军。另外还有兴顺、弩手、宗顺、广锐、威顺、忠卫、控鹤、归捷等军。
后汉时,其侍卫亲军制度继承前代,仍以护圣、奉国为军号。殿前又设殿前都部署,其下除诸班、直、控鹤军,还设小底军。
后周时,郭威改侍卫马、步军分别为龙捷、虎捷。另外,在沿袭后汉部分军号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新的军号,其中重要的有效顺、怀恩、怀德等。至世宗时,鉴于禁军战斗力不强,锐意整顿,淘汰老弱,从各地招募壮士,加强中央,削弱地方,逐渐扭转唐末以来方镇尾大不掉的局面。
禁军系统中,除了侍卫亲军外,还有殿前军。但殿前军一直弱小,高平之战,侍卫亲军临阵脱逃,而殿前军是役中奋勇当先,因而使后周世宗意识到侍卫亲军需要整顿,而殿前军受到他重视。
后周世宗将散员、散指挥使、内殿直、散都头、铁骑、控鹤等军,一并编入殿前军,称为殿前诸班。又“召募天下豪杰,不以草泽为阻,进于阙下,躬亲试阅,选武艺超绝及有身手者,分署为殿前诸班。”这无疑壮大了殿前军的实力,殿前军一举与侍卫亲军并驾齐驱,但此时殿前都指挥使地位仍不及侍卫亲卫都指挥使。
显德三年,殿前都检点一职的设立,使得殿前军的地位卓然而凌驾于侍卫亲军之上,虽兵力不及侍卫亲军,但精锐程度有过之而不及,并且深得柴荣信任。赵匡胤也正是因此,登上了九五之尊。
3、牙兵
一般城池,最外的大城叫罗城,第二层叫子城,最核心的一般是节度使的府衙或者居处,称之为牙城。牙兵最初就是用来守卫牙城的士卒,即宿卫牙城与保卫节帅的,当然是心腹爪牙军队。
从皇帝到各级军帅都有自己的亲军与牙军(除非史书上有明确的区划,否则很难区分亲军与牙军,他们作用相同,又相互制衡),他们属有私兵性质,待遇极高。皇帝、将帅与他们这些亲军关系亲密,不仅用他们宿卫帐前,也用他们来控制其他军队。
割据淮南的杨行密,“初,行密有锐士五千,衣以黑缯黑甲,号‘黑云都’。又并盱眙、曲溪三屯,籍其士为‘黄头军’,以李神福为左右黄头都尉,兵锐甚。”另外,杨行密还有黑云长剑、银枪都等牙军。
朱温镇汴时,“选富家子有材力者,置之帐下,号曰‘厅子都’”,“宣武厅子都,尤勇悍,其弩张一大机,则十二小机皆,用连珠大箭,无远不及,晋人极畏此。文士戏呼为急龙车。”
唐末兖州节度使朱瑾,“募骁勇数百人,点双雁于其颊,立为‘雁子都’”。朱温听说了,亦选数百人,别为一军,号为“落雁都”,针锋相对。
前蜀王建,置有亲骑军、威信都、决胜都、决云都。
李克用有“横冲都”,还有“义儿军”——唐末收养子成风,军阀选骁勇善战之辈,呼其为儿,以示宠幸,令其为己卖命。养子当上皇帝的,也非个案。
李存勖的亲军称“帐前银枪都”。
后梁魏博节度使杨师厚“专割财赋,置银枪效节军,凡数千人,皆选镝骁锐,纵恣豢养,复故时牙军之态”(《旧五代史·杨师厚传》)。魏博一镇的牙兵,甚至一度影响到人心向背与皇帝废立。
但,武夫为部下牙兵反噬也不在少数。
4、方镇兵
这里的方镇兵,指的是京师以外的,不受皇帝直接控制的武装力量。包括地位将帅的牙军、亲军及受节帅控制的外镇兵。
五代沿袭唐制,地方分州县两级,州兵一般由防御使、团练使、刺史或者节度使统帅。州长官或节度使设置亲军、牙军,以为私兵。外镇兵以治安防卫为其本职,是藩镇节帅控制管区的有力工具,这些军队的主将称为镇将,由节度使直接任命,甚至常常干涉地方民政,但也常常承担外出作战等军事任务。
后梁在一州或数州设置节度使,称为“某某军”,共任命50余名节度使,掌管辖区内的军、政、财大权,而州县无权干涉。方镇截留赋税、自辟官属、图谋作乱的现象,愈演愈烈。后唐、后晋、后汉大致相同。
但总的来说,五代时的藩镇实力,经过累朝削弱,实力越来越弱,至后周整顿禁军,募集骁勇之辈充实禁军,削减地方将帅干涉行政、民政权力,再禁藩镇私造兵器,才出现根本转变。
这是一种强干弱枝政策,在五代末年,地方藩镇已经无力与中央抗衡,这也为宋朝立国及扫灭诸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乡兵
五代有时还征集在乡丁壮为兵,是为乡兵。后晋开运元年(944)令诸道、州、府、县点集乡兵,规定7家税户共出1兵,兵杖器械共力营之,并以“武定军”为号,后改“天威军”,但因乡民不娴军旅,教阅无效,不久“放散”。与此同时,黄河沿岸乡民,也自备兵械,各随其乡,团结为社,以卫乡里。
南方吴国武义元年(919)征其乡兵,教习战守,称为“团结民兵”(《十国春秋·吴二》),但为时很短,其中也有强令出钱或缴纳实物代役的情况,这事实上是由一种兵役演变成为一种军赋。
南唐乡兵名目繁多,渔民组成的乡兵,称“凌波军”;赘婿、佣奴组成的叫“义勇军”;亡命徒、无赖组成的叫“自在军”。
6、军队的编制
军队主要是步兵,其次是马军(骑兵),江南地区也重视建置水军。五代时,战争频繁,军队体制混乱,一个都指挥使下少者数百人,多者近万人。至后周时,逐渐形成厢、军、营(指挥)、都的序列。其中:
都为100人,统兵官称为都头
营为基本单位,统兵官为指挥使,下辖5都,约500人,
军辖5营,统兵官为军都指挥使或都虞侯,又称军主,约2500人。
厢为最高建制单位,统兵官为军都指挥使下辖10军,又称厢主,约25000人。
但实际上,并不完全如此。
7、兵役制度
五代主要实行募兵制。凡招募士兵,“先度人才,次阅走跃,试瞻视,然后黵面,赐以缗钱、衣履而隶诸籍”(《宋史·兵志》)。为了标明隶属关系,防止逃亡,对应募士兵,“皆文其面,以记军号”(《资治通监》卷二六六),有的在其控制境内强迫差点。如幽州刘仁恭规定,凡男子年15岁以上,70岁以下,全黥“定霸都”(《旧五代史·刘守光传》)。士兵一旦刺面,终身受辱。此时期军法极严酷。后梁太祖曾规定:“凡将校有战没者,所部兵悉斩之,谓之拔队斩。”(《文献通考》卷一五二)为了笼络军心,有的帝王对骄兵悍将又十分姑息纵容。
五代时,除经常的庞大军费开支外,军将为驱使部下卖命,对士兵的赏赐很多。后汉高祖刘知远悉出后宫所有以劳军。养军耗费极大,相沿成习,成为各代的沉重负担。监于“百户农户,未能赡一甲士”,“府库蓄积,四方贡献,赡军之外,鲜有赢余”(《五代会要》卷十二),而军队骄悍,纪律松弛,打起仗来往往溃败等情况。
后周世宗柴荣决计整顿军队。于显德元年(954)在高平之战险遭失败后,先斩不战先溃的右军主将以下70余军吏,使“骄将惰卒始有所惧”(《资冶通监·后周纪二》);又选诸军精锐者升为上军,羸弱者予以遣散;还挑选各节度使属下的“骁勇之士”,“以为殿前诸班”,用以削弱地方兵权。“由是士卒精强,近代无比,征伐四方,所向皆捷”(《资治通监》卷二九二)。这也为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