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傻瓜谢幕了 第一百二十回 九州远征前夜
丰臣秀吉获赐关白之后,马上颁布了两条命令,一条是武家诸法度初本,命令天下大名从此刻起停止争斗,一切争端由丰臣秀吉裁决而定,二一条是觐见制度,约定各地外样大名每年元月为新年觐见,每年八月为秋收觐见,新年觐见需要带齐嫡长子和家中家老,秋收觐见需要带上该缴纳的税负,税负由以前的总石高四成归秀吉改为三成半归秀吉,可需要折为白银或者黄金进贡,但各地特产,比如松木,比如油,茜等珍稀物不在其中计算,要另行缴纳。为了试探各地大名的忠诚,和考验关白的震慑力,虽然法令传到全天下时已经是二月上旬,可丰臣秀吉还是命令各地大名进京觐见,补上本年的新年觐见。到了2月16日,消息亦传到了远江滨松城德川家康耳边。
德川家康无奈之下,只好召集本多正信,大久保忠世,酒井忠次,石川数正,鸟居元忠,本多重次等人议事,大家听说秀吉改姓丰臣,继承了关白之后,心情都不很好,德川家康更是言语中一丝痛快都没有,“今日说说几个事,第一,秀吉继承天下人关白之职,我们是向关白效忠还是向丰臣氏效忠,第二,我们效忠的形式是去一趟还是写信祝贺,第三,礼数方面是坚持官家之礼,还是按照从属礼仪?”众臣听罢后,本多正信第一个说道,“若不去,就不需考虑第一件事和第三件事了。”从不在会上多发言,一直都是默默做事的本多重次附和道,“东海安宁就看主上如何应对秀吉了,大阪城处处都是陷阱,也是天下百姓瞩目的地方,行差一步就万劫不复,还是不去的好,书信写到祝贺,送上份厚礼,秀吉的面子也有了,就可以了。”
德川家康其实也是这个意思,不过他倒不是怕走错路,而是怕突然被囚禁,或者秀吉假借家康是他的臣属,给他一个不相干的官职,让他在京都任职,这都是家康不愿意看到的,所以思绪片刻后,德川家康就同意了这一方案,由本多正信执笔一封恭贺信,再送上奇珍异宝和钱财,给足秀吉面子,希望秀吉就不要再纠缠自己,让自己一定要去大阪城觐见。
此时已经继位关白,坐拥天下的丰臣秀吉那能如此就放过德川家康,若是这个天下第四大的大名不能臣服自己,自己又如何能放心远征九州呢,丰臣秀吉于是在3月7日发出了两封通令,一封是九州战事立刻停止,岛津氏交还占据大友氏的土地,回归本城待命,二一封就是催促天下尚未来京朝见的大名,比如德川家康,北条氏政,岛津义久,迅速前来京城,并携带家中众臣的家眷作为人质。
这两个命令无一例外的遭到了拒绝,首先是岛津氏,岛津氏在岛津岁久去世后,迎来了百年第一明主岛津义久,他不光文武双全,宽厚待人,且手下三个弟弟,岛津义弘,岛津岁久和岛津家久各个是人才,兄弟之间和睦无瑕,岛津义弘十五岁时就是九州有名的武士,剑术上乘,更有三千亲卫,都是萨摩勇士,步战九州第一,岛津岁久和岛津家久虽然武勇不如义弘,可一个善谋一个善守,各有一千铁炮兵和一千工兵,都是出时利箭退时厚盾,这四兄弟经营九州十一年,打的龙造寺和大友氏两家连连败退,已经有不堪重负,要退出九州的危险。到了1581年初,乘着东国大战未定之际,岛津义久率众扩建萨摩国的内城,从此地向东开始九州征伐战,两月间,大隅国首先攻克,肝付兼亮被驱逐,其次日向国沦陷,伊东义佑逃亡,肥后国无主,转而支持岛津氏,尽归南军所有,在此危急时刻,龙造寺和大友氏联合组建北军,开始正面对抗岛津氏。
4月一过,丰臣秀吉便命令大友氏和龙造寺先行发兵,拖住岛津氏统一九州岛的步伐,而后派遣黑田孝高为关白令总督西**事检校,去往毛利氏调遣兵马,自己则亲自提点大军,做出随时出发的样子,又征调了九鬼嘉隆的水军,长宗我部的水军共两支,大军十二万人,以此震慑东国的德川家康,让他早早臣服入京,自己也好安心西去。
接到关白手令后,大友氏派出了号称“双璧”的立花道雪和高桥绍运出征,攻打已经投降岛津氏的龙造寺氏(墙头草,倒得特别快),企图重夺筑后国,可是就在出兵途中,名将立花道雪染病不能前进,大军原地驻防三日后,一代名将不幸病死,享年73岁。苦苦支撑大友氏这座将顷大厦的顶梁柱之一轰然而塌,大友军只得交给高桥绍运一人指挥,这位守强于攻的大将无奈,只能保留实力,率军后撤。
5月中旬,大友氏苦苦支撑,四面受敌的消息传入京都,丰臣秀吉知道此时若不救援,九州势必将归一统,那自己再要岛津氏臣服就不可能了,沉思数日后,丰臣秀吉只好低下高傲的头,写信给孟昭德,让他转达自己和德川家康和平共处的愿望,并准备正式起兵,远征九州岛。然而就在此时,一件震惊东国的大事发生了,德川氏重臣,家老,外交一把手石川数正终于无法忍受家中人对自己的白眼和奚落,离开了三河,投奔了丰臣秀吉。
石川数正作为德川氏重臣,手中不光有三国的驻防图,还有德川氏军建制和布阵图已经旗语规章,他的出走就等于把德川氏的军事力量完全交给秀吉面前,若秀吉突然把准备好的大军向东进发,这次无论如何德川氏是不可能有胜算的,考虑到这一点后,德川家康乘机推行了自己多年来就想做的一件事,那就是全篇照搬自己的偶像武田信玄的模式,重建德川军,至此德川氏开始使用武田氏军流派(开篇数章已经详述,不赘言),并扩充新赤备,打算和孟军骑兵一争天下之短长。
收留石川数正之后,丰臣秀吉也有些心虚,他不知道极好面子的德川家康会对此作何反应,若是因此德川家康再数反旗,并和北条氏还有一直处于自治状态的陆奥联合,那东国和九州形成南北夹击之势,自己是无论如何不能应对的,尤其是北陆的前田利家和甲府的孟昭德都拥兵自重,尚不知最终如何表态,此时绝不能轻启战端,无奈之下,丰臣秀吉派遣使者团远赴三河,表面上是做出向德川家康说媒,实际上是试探德川家康的口风。
丰臣氏使者团抵达三河后,德川家康和本多正信以狩猎的名义从远江也抵达了三河,在搞清楚了使者团的名单后,德川家康和本多正信才来到冈崎城,路上德川家康问道本多正信,“关白大张旗鼓的起兵,可迟迟不见动静,是否真的怕了家康,所以才不敢去九州?”本多正信读罢名单后答道,“若是如此,那此番使者团来还少两人,一人是石川数正,要送回本家处置,二一人是羽柴秀长,此人才是丰臣氏第一能吏,他到来于情于理都是说明关白还有缓冲之意,可主上请看,此番使者团外样是织田长益,土方雄久,泷川雄利三人,两位都是末客,微不足道,一个能说几句话的还是不怎么高明的,可见此番并无和解之意,外样故意选的都是无足轻重之人,另外本家名单里,上次前来的一个都没在,只有一个冲动的片桐且元,还是主使,这就说明关白看上了他的冲劲,此番来,只怕就是要用他拽拽本家的虎须,难道是逼我们先行开战,秀吉好乘机吞并本家?”
德川家康叹口气道,“早先我且不怕他,可现在石川数正出逃,本家的实力被秀吉摸得一清二楚,正信你再说我就有些担心了,秀吉这个人看似嬉笑怒骂,打仗也好像懒洋洋的,其实都是该退时候退,该进时候进,若说数正到了秀吉那没说出本家现状,我不信,若说秀吉不打算乘此良机吞并我们,我也不信,正信啊,本家和昭德的军队拼过一场,已经元气大伤,三五年间新赤备都难再成行,若秀吉欺人太甚,我当如何?”本多正信想想后道,“若如此,还是老办法,就避而不见好了,多拖几日,九州战事恶化,秀吉想不走都不行,我们这边再和使者团说甚么,秀吉陷入九州泥潭,也要答应了!”
德川家康听罢想了良久,也只好如此,两人便匆匆入城,对外宣称狩猎时候偶感风寒,要休息数日,由本多正信出面招待使者团,德川家康则躲入御殿不见。这样拖了十日左右,眼看就要六月开花,使者团实在等不下去了,怕秀吉那边军粮吃紧,大军一日不行就要一日消耗京都钱帛,也怕九州终成难以收复之势,无奈下使者团准备离去。离开前使者团再次集体前往御殿外求见家康,可本多正信宣称,德川家康连日来身子骨反而更差了,实在见不了客,众人眼见无法,只好悻悻离去。
使者团一行五十余人当日就离开了三河,一路打算经尾张回到大阪,这一日行到清州城下时候,突然被一位长衣武士拦住,大家皆不识此人,一问之后才知道是关东管领孟昭德麾下军师之一的尼子长秀,片桐且元作为使者团主使,自然上去问话道,“我们此番奉命出使三河,并无指示要见孟大人,不知道管领麾下拦路是何道理?”尼子长秀呵呵笑道,“我家主上自返回封国后,连月来操劳国务,无暇分顾,可不代表就忘了关白的恩情,听闻此番使者团来出使三河,我家主上就猜到三分,那德川家康有什么本事,不过一缩头而已,不外乎是猜不准关白所见何事,故意躲着不出来,等到九州战事恶化,那他就不必见你们了,是否?”片桐且元忙答道,“正是假称有病,已经拒我们十日了,我怕京都有变,关白操心,才想无论如何回去复命吧。”尼子长秀摇摇头道,“九州战事胶着,若是你们带这个消息回去,只怕关白也不能用兵九州,那九州一统归于岛津氏,关东又有北条氏百年经营,请问天下如何才能太平啊,所以此番来,长秀是奉了主上差遣,帮诸位大人达成使命的。”
片桐且元虽未见过孟家诸将,可他自幼胸怀大志,自卓拔为秀吉近侍后,就有了在天下立足,封疆为王的打算,对于周边各位大大名家谱是背的了若指掌,他知道孟家手下谋士统帅,阿倍秀明善兵法百家,山下政文善国务政事,真田昌幸善守城军械,藤堂高虎善正谋稳计,唯有这位尼子长秀善于奇谋诡辩之道,往往出人意表,能想出常人所不及之计扭转局势,见他开口打算指点,片桐且元大喜,翻身跪倒答道,“若能有尼子大人教诲,容我不辱使命,天下苍生大幸!”尼子长秀忙扶起片桐且元说道,“片桐大人客气了,我十日前收到主上传令,一路翻山这才晚到,不然也不会害诸位大人耽误这些时日,其实家康所用不过是退守之计,他不见你们,就逼他见你们好了!”片桐且元忙问道,“如何做?还请尼子大人指教!”
尼子长秀笑道,“家康这个人为何一躲起来就心安理得,是因为他只在乎手下的想法,三国人民觉得他病了不见客是对的,天下人指责他也不怕,因为只要有这三国的悍勇支持,天下也奈何不了他,可若是这三国尤其是三河的人民不满家康了,那么事情便顺当了,他就要出来见你们了!几位大人既然已经离开了三河,那不妨在尾张大肆采购一些礼物,然后再回三河,一路上要大声的宣扬,就说第一次来是因为礼物太少,家康他不满意,才故意不见你们,这次彩礼带足,并要人一路唱念,先把百姓的兴趣勾起来,家康若再不见,就会落下一个贪便宜,计较钱财的恶名,他就不得不见你们了。”片桐且元听罢大喜,可转而又问道,“如此花费些钱财倒不怕,可是尼子大人,关白的意思是要我们提亲,把关白的妹妹嫁给家康,变向使他臣服,尼子大人,您远在甲府可能有所不知,关白的妹妹是有夫之妇,且相貌...相貌也...总之,我听说家康又纳了侧室一名,年方十二(阿松嫁给前田利家才十一),这样之下,家康如何会答应呢!”
尼子长秀点点头道,“不是美人,难使英雄折腰啊,不过不要紧,你可派几位能言善辩之士带足重礼去三河豪族处散播,就说关白为了天下太平,愿意委身把妹妹下嫁家康,自古和亲,女方往男方去,就是变向相送人质,你把这个意思稍微透露,造成关白为了结束战争,不惜向家康妥协的局面,这样拖个几日,等三河人人向往和平之后,你再去见家康,家康若是拒绝,你就立刻公布于世,那挑起战事的罪名就落到家康头上了,不过片桐大人可以放心,家康紧守三国,已经三年打了两仗,元气大伤不说,还被石川数正大人泄露了家底,这时候他无论如何不敢轻开战端的,你只要前番做足,我保你马到功成,家康一定同意联姻!”片桐且元听罢,这才深服尼子长秀之才,忙深深一揖到地,说了好些感激的话,这才不舍惜别,尼子长秀相送一段后,便骑马离开尾张,回家复命去了。
拜别尼子长秀后,片桐且元和众位使者商议,大家各自分工,最能言善辩的织田长益(其实就是油嘴滑舌)先入三河,拿出他在京都蹭吃蹭喝多年磨练出的贵族劲头来,三五日就震的各地豪族晕头八脑,一个个敬若其如神明一般,看他似乎是织田信长训话一样,尤其是织田长益口中勾画出的那种美好,和平,其乐融融的局面,众人皆陶醉了,待片桐且元等人采购了大批礼物返回三河时,百姓已经有了夹道欢迎的势头,一路把使者团送到冈崎城下,恨不得德川家康就在城头宣布答应联姻,从此东海道无战事的消息。
这一举动可害苦了德川家康,果然如尼子长秀所料一般,德川家康对峙天下而不弯腰,靠的就是天下第一的三河步卒,可现在三河人民心向和平,虽只承认自己这个主公,但若自己拒绝和平,就难保他们不会抛弃自己,心向秀吉了,如此德川家康真的害怕了,他只好答应联姻,当时就大开城门,亲自下城迎接使者团,本多正信攥写了祝贺词,代表全部家臣恭贺德川氏和丰臣氏联姻,从此东海道无战事(不可能)。
七日后,消息传到大阪城,丰臣秀吉激动不已,自己折腾了三五年的三河总算搞定了,欣喜之余,他马上密令自己的妹妹和丈夫离婚(够狠的),并抓紧筹备嫁妆,到了1582年(天正十年)9月底,一切准备停当,丰臣秀吉马上任命羽柴秀长为总送亲官,石田三成为副手,护送妹妹前往三河,当年十月中旬,三河举办了盛大(形容词)的婚礼,德川家康和丰臣秀吉的妹妹结婚了,并签署了一份协议,就是虽然将旭姬被立为德川氏正室,可无论将来如何,旭姬没有家事的话语权,如果(不幸)有了孩子,也不具备对德川氏遗产的一切继承权。
丰臣秀吉在大阪城签署了这份协议后,兴致勃勃的等着德川家康,可德川家康虽然结婚了,也自认是丰臣秀吉的妹夫,却还是不来相见,如此拖到了年底,丰臣秀吉为了远征九州准备的军粮已经虚耗了三分之一左右,这位关白终于忍不住了,反正都自跌身价,那不如一口气跌到底好了!在一次会议上,丰臣秀吉突然宣布,自己的妹妹体弱多病,母亲知道其远嫁三河后,每日茶饭不思,现在思念女儿,如果不去陪伴随时都会有性命之忧,秀吉作为孝子,不忍母亲之苦,现在决定大政所(关白的母亲的官称)远赴三河,陪伴妹妹。也就是说,丰臣秀吉为了德川家康臣服自己,把母亲也送上去当人质了!
作为使者,片桐且元这几次都表现出了比羽柴秀长更好的应对三河问题的能力,于是丰臣秀吉任命片桐且元为总负责,专门处理三河外交事务,片桐且元于是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通知了三河德川家,这个消息一到,三河立刻炸开了锅,所有家臣包括德川家康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嘈嘈嚷嚷之后,大家都相信,所谓的秀吉送母亲为人质是假的,这个母亲不过是个老太太而已,肯定不会是秀吉的真母亲,朝廷册封的大政所!
和本多正信,酒井忠次,大久保忠世等人商议后,德川家康于1583年(天正十一年)1月底答应了丰臣秀吉的送母前来照看女儿的要求,并在冈崎城外布置了重兵,只要证明这个大政所是假的,德川家康就要当时斩杀她们,包括自己的正室旭姬,因为母亲是假的,妹妹更不可能是真的,乘此机会德川家康要二次造反丰臣氏,不然人家母亲和妹妹都送上门来,德川家康还装作不闻不问,那天下人就真要以为他怕了秀吉,不敢去见秀吉了。
丰臣秀吉听到回报后,终于松了口气,他一面命令大军水陆并进九州,一面命令使者团送大政所起驾,到了2月上旬,大政所和其护卫团抵达三河冈崎城,德川家康率一众家臣在城下迎接,本来德川家康的打算是把大政所迎入城内,然后请旭姬相见,只要两人表情有所不对,马上斩杀,可自己还没做足礼数,站在三之丸城头观瞧,早就迫不及待的旭姬突然高呼一声,“妈!妈!”喊罢之后跌跌撞撞的就从城内跑了出来,走在护卫团最前面的一位老太太一见此景,哗啦啦的眼泪就流了下来,拄着个拐杖,颤颤巍巍的向前跑来,两人在中间相遇,瞬间就抱在一起痛哭起来,旭姬一边哭一边抚摸着老娘枯皱的双手,大声的喊道,“妈啊!你一路来辛苦了!”那个老妇人也慈爱的看着旭姬,哭着说道,“为了你哥哥,让你嫁的这么远,你辛苦了,三河好不好,他们对你好不好,你吃的好不好,住的好不好?”
两人如此表现,一众人全都信了,就包括护卫团没见过大政所的,现在也相信这是真的大政所了,所有人都看出来了,为了德川氏臣服,丰臣秀吉真的是下足了血本了,真的把亲妈和亲妹妹都送给家康做人质了。德川家康沉默不语,指示属下迎接大政所进城,重赏了护卫团之后,第二日,德川家康不与任何人商量,在早会上宣布,自己决定去大阪城觐见关白秀吉。
1583年(天正十一年)3月初,大政所的府邸修建完毕后(原松平氏祖宅),德川家康率领一众家臣启程前往大阪城觐见秀吉,抵达大阪城后,德川家康被安排在羽柴秀长家下榻,当天夜里,德川家康刚要宽衣睡下,突然井伊直政进屋说道,“秀吉来了。”无可奈何,德川家康只好正座相迎,两位枭雄在时隔十年之后,再次面对面的相见,关白秀吉像阵风似的跑入屋内,一把搂住德川家康说道,“好妹夫,想死哥哥了,哥哥可算是把你盼来了。”
德川家康脸上一阵尴尬,可也只好应付道,“娘突然驾临三河,不敢怠慢,这是修缮好了御所之后,才放心前来,来晚了请兄长赎罪。”丰臣秀吉听罢连说不妨事不妨事,突然脸色一沉,严肃的说道,“妹夫啊,哥哥要求你一件事好不?”德川家康心想,我都来了,已经是砧板上的鱼肉,你还说求我,只要不让我割让三国给你,什么都行了,于是苦笑道,“请兄长示下。”丰臣秀吉嘿嘿笑道,“明日觐见,长秀他们都在,你看这么多外样,咱们自己家人不要搞得不和气,你就给我磕个头好么,就一个!”
原来战国时候,当大名互相见面,根据礼仪,如果地位相同,那么双方只需互相跪坐然后轻轻点头了事,号称颔首,若不在室内,两人都是马上或者站立,出于礼貌要互相鞠躬,成九十度持续两三秒即可,但如果一个是上级一个是下属,其中包含了从属臣服,那为臣子的一方就必须把头压的很低,贴到地板上,并且为主君的一方不让抬头,臣属的一方是不能抬头的,丰臣秀吉召见德川家康,是坐在上垂首,且坐塌搞出水平二十公分,他是不可能磕头的,现在要德川家康单方面磕头,就是要德川家康承认臣服于秀吉,德川家康一时无语,他是来看秀吉不错,不过是打算谈谈同盟,从此两家不再开战,可并没打算带着三万人马和一百万石的身价来投降啊!
秀吉就知道德川家康不会答应,于是他摆开无赖的样子,笑嘻嘻的拉着家康的手,另一只手举起一个手指头,晃悠着说道,“就一小下好不好,就一下,而且这样吧,妹夫啊,你可以磕头磕的很轻,然后不要我说话,你就自己抬头,如何?我现在是关白啊,天下都是我的,都是咱家的啊,你要是都不给面子,外人该怎么看,对不对?你的东海三国还是你的,哥哥什么都不要,哥哥就要你意思意思,现在你承认了哥哥这个关白,哥哥才做的踏实么!”德川家康听罢想了良久,毕竟自己的贵族出身,大名的教养,哪受过人家不要脸,无赖式的哀求,正所谓成大事者虽心狠却不懂拒绝,被秀吉这样骚扰,德川家康碍于面子只好说道,“如此我自然支持兄长!”秀吉听罢,这才松了口气,又说了好多安慰的话,才起身离去了。
当月二十七日,德川家康和丰臣秀吉在大阪城正式见面,按照之前的规定,德川家康缓步走到天守阁的正中间,双膝并拢,和衣跪下,一个头磕到了地上,可就在他头刚碰到地板的一瞬间,还没来得及抬起来的时候,丰臣秀吉突然大声喊道,“三河君啊,你千里迢迢来投靠,辛苦啦!”这幅气势,完全就是过河拆桥,和那天晚上的哀求无赖完全是两回事,此刻的德川家康才意识到,自己被算计了,脑袋嗡的一声,一阵空白,竟然连抬头都忘了,若是别人见了,还以为是家康发火了,可秀吉不管这些,他料定在大阪城,德川家康不敢撕破脸,于是继续喊道,“好了好了,抬起头来吧,我准你臣服了!”
德川家康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又慢了一拍,此时自己是进退两难了,若是还跪着,只怕外人误会更深,若是抬头,那岂不是刚好听了秀吉的才敢抬头,自己偷眼观瞧两旁,各地大名十有**,除了孟昭德,北条氏政,还有九州的几个正在开战的大名外,都到齐了,自己臣服的样子是板上钉钉,看在天下人眼中了,无可奈何,只好顺水推舟,德川家康缓缓抬起头来,当场宣誓对丰臣氏表示效忠。丰臣秀吉千盼万盼,总算是把这句话盼到了,他当场宣布,任命德川家康为相模代,并即日为德川家康请奏相模守!
当夜,丰臣秀吉大排筵宴,招待各地大名,并在会上宣布了,开始征讨九州岛津家!
(九州征伐之后,就是太阁一统天下的最后一战,小田原攻伐,漫长的二十回小猴子的太阁梦章节总算要进入尾声,孟昭德和德川家康等人接受移封,各位青年将才成为大名,战国后期的勾心斗角,孟昭德和丰臣秀吉的互相提防,庆长之役的辛酸苦辣,熬死秀吉之后,孟昭德席卷天下,完成庆长三大征,一统天下,精彩后续即将展看,敬请期待!)
德川家康无奈之下,只好召集本多正信,大久保忠世,酒井忠次,石川数正,鸟居元忠,本多重次等人议事,大家听说秀吉改姓丰臣,继承了关白之后,心情都不很好,德川家康更是言语中一丝痛快都没有,“今日说说几个事,第一,秀吉继承天下人关白之职,我们是向关白效忠还是向丰臣氏效忠,第二,我们效忠的形式是去一趟还是写信祝贺,第三,礼数方面是坚持官家之礼,还是按照从属礼仪?”众臣听罢后,本多正信第一个说道,“若不去,就不需考虑第一件事和第三件事了。”从不在会上多发言,一直都是默默做事的本多重次附和道,“东海安宁就看主上如何应对秀吉了,大阪城处处都是陷阱,也是天下百姓瞩目的地方,行差一步就万劫不复,还是不去的好,书信写到祝贺,送上份厚礼,秀吉的面子也有了,就可以了。”
德川家康其实也是这个意思,不过他倒不是怕走错路,而是怕突然被囚禁,或者秀吉假借家康是他的臣属,给他一个不相干的官职,让他在京都任职,这都是家康不愿意看到的,所以思绪片刻后,德川家康就同意了这一方案,由本多正信执笔一封恭贺信,再送上奇珍异宝和钱财,给足秀吉面子,希望秀吉就不要再纠缠自己,让自己一定要去大阪城觐见。
此时已经继位关白,坐拥天下的丰臣秀吉那能如此就放过德川家康,若是这个天下第四大的大名不能臣服自己,自己又如何能放心远征九州呢,丰臣秀吉于是在3月7日发出了两封通令,一封是九州战事立刻停止,岛津氏交还占据大友氏的土地,回归本城待命,二一封就是催促天下尚未来京朝见的大名,比如德川家康,北条氏政,岛津义久,迅速前来京城,并携带家中众臣的家眷作为人质。
这两个命令无一例外的遭到了拒绝,首先是岛津氏,岛津氏在岛津岁久去世后,迎来了百年第一明主岛津义久,他不光文武双全,宽厚待人,且手下三个弟弟,岛津义弘,岛津岁久和岛津家久各个是人才,兄弟之间和睦无瑕,岛津义弘十五岁时就是九州有名的武士,剑术上乘,更有三千亲卫,都是萨摩勇士,步战九州第一,岛津岁久和岛津家久虽然武勇不如义弘,可一个善谋一个善守,各有一千铁炮兵和一千工兵,都是出时利箭退时厚盾,这四兄弟经营九州十一年,打的龙造寺和大友氏两家连连败退,已经有不堪重负,要退出九州的危险。到了1581年初,乘着东国大战未定之际,岛津义久率众扩建萨摩国的内城,从此地向东开始九州征伐战,两月间,大隅国首先攻克,肝付兼亮被驱逐,其次日向国沦陷,伊东义佑逃亡,肥后国无主,转而支持岛津氏,尽归南军所有,在此危急时刻,龙造寺和大友氏联合组建北军,开始正面对抗岛津氏。
4月一过,丰臣秀吉便命令大友氏和龙造寺先行发兵,拖住岛津氏统一九州岛的步伐,而后派遣黑田孝高为关白令总督西**事检校,去往毛利氏调遣兵马,自己则亲自提点大军,做出随时出发的样子,又征调了九鬼嘉隆的水军,长宗我部的水军共两支,大军十二万人,以此震慑东国的德川家康,让他早早臣服入京,自己也好安心西去。
接到关白手令后,大友氏派出了号称“双璧”的立花道雪和高桥绍运出征,攻打已经投降岛津氏的龙造寺氏(墙头草,倒得特别快),企图重夺筑后国,可是就在出兵途中,名将立花道雪染病不能前进,大军原地驻防三日后,一代名将不幸病死,享年73岁。苦苦支撑大友氏这座将顷大厦的顶梁柱之一轰然而塌,大友军只得交给高桥绍运一人指挥,这位守强于攻的大将无奈,只能保留实力,率军后撤。
5月中旬,大友氏苦苦支撑,四面受敌的消息传入京都,丰臣秀吉知道此时若不救援,九州势必将归一统,那自己再要岛津氏臣服就不可能了,沉思数日后,丰臣秀吉只好低下高傲的头,写信给孟昭德,让他转达自己和德川家康和平共处的愿望,并准备正式起兵,远征九州岛。然而就在此时,一件震惊东国的大事发生了,德川氏重臣,家老,外交一把手石川数正终于无法忍受家中人对自己的白眼和奚落,离开了三河,投奔了丰臣秀吉。
石川数正作为德川氏重臣,手中不光有三国的驻防图,还有德川氏军建制和布阵图已经旗语规章,他的出走就等于把德川氏的军事力量完全交给秀吉面前,若秀吉突然把准备好的大军向东进发,这次无论如何德川氏是不可能有胜算的,考虑到这一点后,德川家康乘机推行了自己多年来就想做的一件事,那就是全篇照搬自己的偶像武田信玄的模式,重建德川军,至此德川氏开始使用武田氏军流派(开篇数章已经详述,不赘言),并扩充新赤备,打算和孟军骑兵一争天下之短长。
收留石川数正之后,丰臣秀吉也有些心虚,他不知道极好面子的德川家康会对此作何反应,若是因此德川家康再数反旗,并和北条氏还有一直处于自治状态的陆奥联合,那东国和九州形成南北夹击之势,自己是无论如何不能应对的,尤其是北陆的前田利家和甲府的孟昭德都拥兵自重,尚不知最终如何表态,此时绝不能轻启战端,无奈之下,丰臣秀吉派遣使者团远赴三河,表面上是做出向德川家康说媒,实际上是试探德川家康的口风。
丰臣氏使者团抵达三河后,德川家康和本多正信以狩猎的名义从远江也抵达了三河,在搞清楚了使者团的名单后,德川家康和本多正信才来到冈崎城,路上德川家康问道本多正信,“关白大张旗鼓的起兵,可迟迟不见动静,是否真的怕了家康,所以才不敢去九州?”本多正信读罢名单后答道,“若是如此,那此番使者团来还少两人,一人是石川数正,要送回本家处置,二一人是羽柴秀长,此人才是丰臣氏第一能吏,他到来于情于理都是说明关白还有缓冲之意,可主上请看,此番使者团外样是织田长益,土方雄久,泷川雄利三人,两位都是末客,微不足道,一个能说几句话的还是不怎么高明的,可见此番并无和解之意,外样故意选的都是无足轻重之人,另外本家名单里,上次前来的一个都没在,只有一个冲动的片桐且元,还是主使,这就说明关白看上了他的冲劲,此番来,只怕就是要用他拽拽本家的虎须,难道是逼我们先行开战,秀吉好乘机吞并本家?”
德川家康叹口气道,“早先我且不怕他,可现在石川数正出逃,本家的实力被秀吉摸得一清二楚,正信你再说我就有些担心了,秀吉这个人看似嬉笑怒骂,打仗也好像懒洋洋的,其实都是该退时候退,该进时候进,若说数正到了秀吉那没说出本家现状,我不信,若说秀吉不打算乘此良机吞并我们,我也不信,正信啊,本家和昭德的军队拼过一场,已经元气大伤,三五年间新赤备都难再成行,若秀吉欺人太甚,我当如何?”本多正信想想后道,“若如此,还是老办法,就避而不见好了,多拖几日,九州战事恶化,秀吉想不走都不行,我们这边再和使者团说甚么,秀吉陷入九州泥潭,也要答应了!”
德川家康听罢想了良久,也只好如此,两人便匆匆入城,对外宣称狩猎时候偶感风寒,要休息数日,由本多正信出面招待使者团,德川家康则躲入御殿不见。这样拖了十日左右,眼看就要六月开花,使者团实在等不下去了,怕秀吉那边军粮吃紧,大军一日不行就要一日消耗京都钱帛,也怕九州终成难以收复之势,无奈下使者团准备离去。离开前使者团再次集体前往御殿外求见家康,可本多正信宣称,德川家康连日来身子骨反而更差了,实在见不了客,众人眼见无法,只好悻悻离去。
使者团一行五十余人当日就离开了三河,一路打算经尾张回到大阪,这一日行到清州城下时候,突然被一位长衣武士拦住,大家皆不识此人,一问之后才知道是关东管领孟昭德麾下军师之一的尼子长秀,片桐且元作为使者团主使,自然上去问话道,“我们此番奉命出使三河,并无指示要见孟大人,不知道管领麾下拦路是何道理?”尼子长秀呵呵笑道,“我家主上自返回封国后,连月来操劳国务,无暇分顾,可不代表就忘了关白的恩情,听闻此番使者团来出使三河,我家主上就猜到三分,那德川家康有什么本事,不过一缩头而已,不外乎是猜不准关白所见何事,故意躲着不出来,等到九州战事恶化,那他就不必见你们了,是否?”片桐且元忙答道,“正是假称有病,已经拒我们十日了,我怕京都有变,关白操心,才想无论如何回去复命吧。”尼子长秀摇摇头道,“九州战事胶着,若是你们带这个消息回去,只怕关白也不能用兵九州,那九州一统归于岛津氏,关东又有北条氏百年经营,请问天下如何才能太平啊,所以此番来,长秀是奉了主上差遣,帮诸位大人达成使命的。”
片桐且元虽未见过孟家诸将,可他自幼胸怀大志,自卓拔为秀吉近侍后,就有了在天下立足,封疆为王的打算,对于周边各位大大名家谱是背的了若指掌,他知道孟家手下谋士统帅,阿倍秀明善兵法百家,山下政文善国务政事,真田昌幸善守城军械,藤堂高虎善正谋稳计,唯有这位尼子长秀善于奇谋诡辩之道,往往出人意表,能想出常人所不及之计扭转局势,见他开口打算指点,片桐且元大喜,翻身跪倒答道,“若能有尼子大人教诲,容我不辱使命,天下苍生大幸!”尼子长秀忙扶起片桐且元说道,“片桐大人客气了,我十日前收到主上传令,一路翻山这才晚到,不然也不会害诸位大人耽误这些时日,其实家康所用不过是退守之计,他不见你们,就逼他见你们好了!”片桐且元忙问道,“如何做?还请尼子大人指教!”
尼子长秀笑道,“家康这个人为何一躲起来就心安理得,是因为他只在乎手下的想法,三国人民觉得他病了不见客是对的,天下人指责他也不怕,因为只要有这三国的悍勇支持,天下也奈何不了他,可若是这三国尤其是三河的人民不满家康了,那么事情便顺当了,他就要出来见你们了!几位大人既然已经离开了三河,那不妨在尾张大肆采购一些礼物,然后再回三河,一路上要大声的宣扬,就说第一次来是因为礼物太少,家康他不满意,才故意不见你们,这次彩礼带足,并要人一路唱念,先把百姓的兴趣勾起来,家康若再不见,就会落下一个贪便宜,计较钱财的恶名,他就不得不见你们了。”片桐且元听罢大喜,可转而又问道,“如此花费些钱财倒不怕,可是尼子大人,关白的意思是要我们提亲,把关白的妹妹嫁给家康,变向使他臣服,尼子大人,您远在甲府可能有所不知,关白的妹妹是有夫之妇,且相貌...相貌也...总之,我听说家康又纳了侧室一名,年方十二(阿松嫁给前田利家才十一),这样之下,家康如何会答应呢!”
尼子长秀点点头道,“不是美人,难使英雄折腰啊,不过不要紧,你可派几位能言善辩之士带足重礼去三河豪族处散播,就说关白为了天下太平,愿意委身把妹妹下嫁家康,自古和亲,女方往男方去,就是变向相送人质,你把这个意思稍微透露,造成关白为了结束战争,不惜向家康妥协的局面,这样拖个几日,等三河人人向往和平之后,你再去见家康,家康若是拒绝,你就立刻公布于世,那挑起战事的罪名就落到家康头上了,不过片桐大人可以放心,家康紧守三国,已经三年打了两仗,元气大伤不说,还被石川数正大人泄露了家底,这时候他无论如何不敢轻开战端的,你只要前番做足,我保你马到功成,家康一定同意联姻!”片桐且元听罢,这才深服尼子长秀之才,忙深深一揖到地,说了好些感激的话,这才不舍惜别,尼子长秀相送一段后,便骑马离开尾张,回家复命去了。
拜别尼子长秀后,片桐且元和众位使者商议,大家各自分工,最能言善辩的织田长益(其实就是油嘴滑舌)先入三河,拿出他在京都蹭吃蹭喝多年磨练出的贵族劲头来,三五日就震的各地豪族晕头八脑,一个个敬若其如神明一般,看他似乎是织田信长训话一样,尤其是织田长益口中勾画出的那种美好,和平,其乐融融的局面,众人皆陶醉了,待片桐且元等人采购了大批礼物返回三河时,百姓已经有了夹道欢迎的势头,一路把使者团送到冈崎城下,恨不得德川家康就在城头宣布答应联姻,从此东海道无战事的消息。
这一举动可害苦了德川家康,果然如尼子长秀所料一般,德川家康对峙天下而不弯腰,靠的就是天下第一的三河步卒,可现在三河人民心向和平,虽只承认自己这个主公,但若自己拒绝和平,就难保他们不会抛弃自己,心向秀吉了,如此德川家康真的害怕了,他只好答应联姻,当时就大开城门,亲自下城迎接使者团,本多正信攥写了祝贺词,代表全部家臣恭贺德川氏和丰臣氏联姻,从此东海道无战事(不可能)。
七日后,消息传到大阪城,丰臣秀吉激动不已,自己折腾了三五年的三河总算搞定了,欣喜之余,他马上密令自己的妹妹和丈夫离婚(够狠的),并抓紧筹备嫁妆,到了1582年(天正十年)9月底,一切准备停当,丰臣秀吉马上任命羽柴秀长为总送亲官,石田三成为副手,护送妹妹前往三河,当年十月中旬,三河举办了盛大(形容词)的婚礼,德川家康和丰臣秀吉的妹妹结婚了,并签署了一份协议,就是虽然将旭姬被立为德川氏正室,可无论将来如何,旭姬没有家事的话语权,如果(不幸)有了孩子,也不具备对德川氏遗产的一切继承权。
丰臣秀吉在大阪城签署了这份协议后,兴致勃勃的等着德川家康,可德川家康虽然结婚了,也自认是丰臣秀吉的妹夫,却还是不来相见,如此拖到了年底,丰臣秀吉为了远征九州准备的军粮已经虚耗了三分之一左右,这位关白终于忍不住了,反正都自跌身价,那不如一口气跌到底好了!在一次会议上,丰臣秀吉突然宣布,自己的妹妹体弱多病,母亲知道其远嫁三河后,每日茶饭不思,现在思念女儿,如果不去陪伴随时都会有性命之忧,秀吉作为孝子,不忍母亲之苦,现在决定大政所(关白的母亲的官称)远赴三河,陪伴妹妹。也就是说,丰臣秀吉为了德川家康臣服自己,把母亲也送上去当人质了!
作为使者,片桐且元这几次都表现出了比羽柴秀长更好的应对三河问题的能力,于是丰臣秀吉任命片桐且元为总负责,专门处理三河外交事务,片桐且元于是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通知了三河德川家,这个消息一到,三河立刻炸开了锅,所有家臣包括德川家康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嘈嘈嚷嚷之后,大家都相信,所谓的秀吉送母亲为人质是假的,这个母亲不过是个老太太而已,肯定不会是秀吉的真母亲,朝廷册封的大政所!
和本多正信,酒井忠次,大久保忠世等人商议后,德川家康于1583年(天正十一年)1月底答应了丰臣秀吉的送母前来照看女儿的要求,并在冈崎城外布置了重兵,只要证明这个大政所是假的,德川家康就要当时斩杀她们,包括自己的正室旭姬,因为母亲是假的,妹妹更不可能是真的,乘此机会德川家康要二次造反丰臣氏,不然人家母亲和妹妹都送上门来,德川家康还装作不闻不问,那天下人就真要以为他怕了秀吉,不敢去见秀吉了。
丰臣秀吉听到回报后,终于松了口气,他一面命令大军水陆并进九州,一面命令使者团送大政所起驾,到了2月上旬,大政所和其护卫团抵达三河冈崎城,德川家康率一众家臣在城下迎接,本来德川家康的打算是把大政所迎入城内,然后请旭姬相见,只要两人表情有所不对,马上斩杀,可自己还没做足礼数,站在三之丸城头观瞧,早就迫不及待的旭姬突然高呼一声,“妈!妈!”喊罢之后跌跌撞撞的就从城内跑了出来,走在护卫团最前面的一位老太太一见此景,哗啦啦的眼泪就流了下来,拄着个拐杖,颤颤巍巍的向前跑来,两人在中间相遇,瞬间就抱在一起痛哭起来,旭姬一边哭一边抚摸着老娘枯皱的双手,大声的喊道,“妈啊!你一路来辛苦了!”那个老妇人也慈爱的看着旭姬,哭着说道,“为了你哥哥,让你嫁的这么远,你辛苦了,三河好不好,他们对你好不好,你吃的好不好,住的好不好?”
两人如此表现,一众人全都信了,就包括护卫团没见过大政所的,现在也相信这是真的大政所了,所有人都看出来了,为了德川氏臣服,丰臣秀吉真的是下足了血本了,真的把亲妈和亲妹妹都送给家康做人质了。德川家康沉默不语,指示属下迎接大政所进城,重赏了护卫团之后,第二日,德川家康不与任何人商量,在早会上宣布,自己决定去大阪城觐见关白秀吉。
1583年(天正十一年)3月初,大政所的府邸修建完毕后(原松平氏祖宅),德川家康率领一众家臣启程前往大阪城觐见秀吉,抵达大阪城后,德川家康被安排在羽柴秀长家下榻,当天夜里,德川家康刚要宽衣睡下,突然井伊直政进屋说道,“秀吉来了。”无可奈何,德川家康只好正座相迎,两位枭雄在时隔十年之后,再次面对面的相见,关白秀吉像阵风似的跑入屋内,一把搂住德川家康说道,“好妹夫,想死哥哥了,哥哥可算是把你盼来了。”
德川家康脸上一阵尴尬,可也只好应付道,“娘突然驾临三河,不敢怠慢,这是修缮好了御所之后,才放心前来,来晚了请兄长赎罪。”丰臣秀吉听罢连说不妨事不妨事,突然脸色一沉,严肃的说道,“妹夫啊,哥哥要求你一件事好不?”德川家康心想,我都来了,已经是砧板上的鱼肉,你还说求我,只要不让我割让三国给你,什么都行了,于是苦笑道,“请兄长示下。”丰臣秀吉嘿嘿笑道,“明日觐见,长秀他们都在,你看这么多外样,咱们自己家人不要搞得不和气,你就给我磕个头好么,就一个!”
原来战国时候,当大名互相见面,根据礼仪,如果地位相同,那么双方只需互相跪坐然后轻轻点头了事,号称颔首,若不在室内,两人都是马上或者站立,出于礼貌要互相鞠躬,成九十度持续两三秒即可,但如果一个是上级一个是下属,其中包含了从属臣服,那为臣子的一方就必须把头压的很低,贴到地板上,并且为主君的一方不让抬头,臣属的一方是不能抬头的,丰臣秀吉召见德川家康,是坐在上垂首,且坐塌搞出水平二十公分,他是不可能磕头的,现在要德川家康单方面磕头,就是要德川家康承认臣服于秀吉,德川家康一时无语,他是来看秀吉不错,不过是打算谈谈同盟,从此两家不再开战,可并没打算带着三万人马和一百万石的身价来投降啊!
秀吉就知道德川家康不会答应,于是他摆开无赖的样子,笑嘻嘻的拉着家康的手,另一只手举起一个手指头,晃悠着说道,“就一小下好不好,就一下,而且这样吧,妹夫啊,你可以磕头磕的很轻,然后不要我说话,你就自己抬头,如何?我现在是关白啊,天下都是我的,都是咱家的啊,你要是都不给面子,外人该怎么看,对不对?你的东海三国还是你的,哥哥什么都不要,哥哥就要你意思意思,现在你承认了哥哥这个关白,哥哥才做的踏实么!”德川家康听罢想了良久,毕竟自己的贵族出身,大名的教养,哪受过人家不要脸,无赖式的哀求,正所谓成大事者虽心狠却不懂拒绝,被秀吉这样骚扰,德川家康碍于面子只好说道,“如此我自然支持兄长!”秀吉听罢,这才松了口气,又说了好多安慰的话,才起身离去了。
当月二十七日,德川家康和丰臣秀吉在大阪城正式见面,按照之前的规定,德川家康缓步走到天守阁的正中间,双膝并拢,和衣跪下,一个头磕到了地上,可就在他头刚碰到地板的一瞬间,还没来得及抬起来的时候,丰臣秀吉突然大声喊道,“三河君啊,你千里迢迢来投靠,辛苦啦!”这幅气势,完全就是过河拆桥,和那天晚上的哀求无赖完全是两回事,此刻的德川家康才意识到,自己被算计了,脑袋嗡的一声,一阵空白,竟然连抬头都忘了,若是别人见了,还以为是家康发火了,可秀吉不管这些,他料定在大阪城,德川家康不敢撕破脸,于是继续喊道,“好了好了,抬起头来吧,我准你臣服了!”
德川家康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又慢了一拍,此时自己是进退两难了,若是还跪着,只怕外人误会更深,若是抬头,那岂不是刚好听了秀吉的才敢抬头,自己偷眼观瞧两旁,各地大名十有**,除了孟昭德,北条氏政,还有九州的几个正在开战的大名外,都到齐了,自己臣服的样子是板上钉钉,看在天下人眼中了,无可奈何,只好顺水推舟,德川家康缓缓抬起头来,当场宣誓对丰臣氏表示效忠。丰臣秀吉千盼万盼,总算是把这句话盼到了,他当场宣布,任命德川家康为相模代,并即日为德川家康请奏相模守!
当夜,丰臣秀吉大排筵宴,招待各地大名,并在会上宣布了,开始征讨九州岛津家!
(九州征伐之后,就是太阁一统天下的最后一战,小田原攻伐,漫长的二十回小猴子的太阁梦章节总算要进入尾声,孟昭德和德川家康等人接受移封,各位青年将才成为大名,战国后期的勾心斗角,孟昭德和丰臣秀吉的互相提防,庆长之役的辛酸苦辣,熬死秀吉之后,孟昭德席卷天下,完成庆长三大征,一统天下,精彩后续即将展看,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