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边镇(下)
这一行人走了整整十五天,才到那边镇,说是镇子,不过一片雪原罢了。四十二个犯人,半路死了七人,他们伤口溃烂感染,高烧不退,全身流着脓水,苍蝇嗡嗡而旋,烧得糊涂了,咿咿呀呀不知各自念叨谁的姓名。
精兵们不敢贸然违抗命令杀人,只能边喝酒边等他们自己咽气,待犯人死后,就被丢在路边,几只在枯枝上盘旋的乌鸦,迅速飞来啄食他们的残尸。七个人都是一样的下场。比之更为惨烈的事情末竹都曾见过,但不知为何,此时此刻因此阵阵发怵,大抵是因为她自己也皮开肉腚的关系,伤口结痂的结痂,流血的还在流血,最深一道是在右边肩膀上,依稀可见森森白骨,她甚至有时会觉得不如就这般死了也好,至少魂魄会被乌鸦带往天际。
可王蒙却总是如此对她说:“你得活下去,你还年轻,一定是有想再见的人。”他又说,“我妻子虽然死了,可是我还有孩子在南洲,只要我活下去,以后要有机会回到故乡,说不定还能带着孙子孙女一起采珍珠。”
“但若是你回到南洲,找不着他们了怎么办?”末竹不禁问道。
王蒙动了动嘴唇,却没有说出半句话来,一路都默默无言。直到边陲雪原前,他才好像想起什么似的,一开口,呵出一大团白气,说道:“一直忘记问你叫甚么名字了。”末竹轻轻一笑:“你终于肯说话了。我叫末竹。”那时候的她,怎么都不会料到,此后漫漫二十三年,都待在这冷得像冰窖一般的边镇里。
押解的精兵走后,由镇守当地的兵士看管这群犯人。
他们流放至此,只有一件事,便是种雪莲。
那重明先帝醉心长生之术,听说服用雪莲可延年益寿,数年来,无数人被派到雪镇,哪怕到他崩去后,命令仍未作更改。但雪莲生长环境非常苛刻,五年开一轮花,多浇一滴冰水都会即刻枯败。犯人们仍旧穿着单薄的囚衣,赤脚拖着沉重的链子,一部分人因此冻死了。在这雪原中,只要倒下去,就再难站起来,朔风凛冽,很快地就把他们埋到雪里,到处都是白茫茫一片,连他们死在哪里都不知道。
士兵们便笑说:“这才是雪莲最好的养料啊。”
之后半年,陆陆续续又送来一些犯人,到第二年就不复再有。听说重刑犯全部处决,不再赦免。
深雪不知岁,转瞬双鬓白。
末竹在边镇住了二十二年,几乎想不起来沧水城的模样,且早就没想过会再离开这里,兵士们卸去了犯人们的镣铐,而事实上,到此时,剩余活下来的只有末竹与王蒙两人。
王蒙越来越老了,头发全是花白,这天休息时候末竹问他:“王蒙,你还想不想回南洲?”他的眼里已没了壮年时意气风发的光泽,答道:“在这住习惯了,反倒不想再回去了。”末竹又问他:“不想见见你的孙子孩子了?”王蒙落拓地笑起来:“最怕回去见了他们,还问我老头是谁,到时我答,我叫王蒙,他们又问,王蒙是谁。你说我该如何作答?”
这成了两人最后的一次对话。
就在下午他们跟三个士兵去北面取水的时候,遭遇了狼群,约摸有十来头。它们从深雪中顶着冷风缓缓走出来。领头狼双眼发红,呲着牙低吼,跟在后头的死死盯着惊恐的五人。头狼一声嗥叫,如离弦之箭狂奔而来,后边的狼紧随而来,雪沫四溅。三个士兵前头,先被扑倒分食,冰寒的空气中散开令人作呕的血腥气。
如若不是王蒙,末竹一定会像他们一样葬身狼腹。他没说一句话,趁着狼群在瓜分士兵尸体的时候,突地回头一拳将末竹打倒在地。末竹叫道:“王蒙,你做甚么!”话音未落,王蒙已踹下一旁高树上的积雪,直压末竹。他跪倒在地,迅速捧雪将她掩埋,只挖了两个孔让她呼吸。
末竹甚么都再看不见,一片黑暗冰冷。但她却能听到王蒙踏雪狂奔嘎吱嘎吱的脚步声。他跑得非常快。末竹能想象他的样子,头发花白凌乱在狂风,呵气如雾,勾着身子往一个方向冲骋,而他的背后,跟着那群眼红似血的狼群。
很快地,雪原再次陷入了死一般的阒静之中。
只剩余一个声音一直在末竹的脑海里回荡。她记得是王蒙的歌声。那时候他还年轻,怒杀三个重明士兵,走在和她被流放的长路之上。她唱故乡的歌,他跟着轻声和,却把自己给唱哭了。末竹知道,她现在一定也是哭了,只是这么冷,冷得发不出声音,连泪水都结冰了似的。她在心里叫着王蒙的名字,像被狠狠地塞进了一大把揉碎的艾草,苦不堪言。
末竹被随后而来的士兵救出来之后被随意丢在了墙角,他们笃定地认为,这个女囚也一定将成为雪莲最新鲜的养料。
末竹昏昏沉沉地靠着冰冷的墙壁,还是总能听到王蒙在身边像当初一样对她说道:“末竹,你要活下去啊。”寒风剔骨,冰冷入髓,末竹轻道:“王蒙,你带我一道走罢。”王蒙站在遥远的雪中,笑着答:“不成,你得活下去。”末竹早已不知道自己活下去的意义是甚么,但王蒙不肯带她一道走,只是这么活下来,当她从墙角站起来时,那些士兵目瞪口呆,还以为是见到了女鬼。
到次年,雪莲开得极为壮丽的一年,整片雪原上都是白莹莹的莲花。士兵们丢盔弃甲,都准备回家去了,听说重明大败于封戎,成王败寇。从此天下易主。新主为安抚人心,当即下了赦令,所有流放在外的犯人都恩准回乡。
二十三年前,一共三十五人顺利抵达这座边陲冷镇。后来冻死的冻死。老死的老死。二十三年后,只单单剩下末竹一人。她跟着带她回乡的封戎士兵走到镇口。
才走了几步,想起王蒙,眼泪竟刷刷地掉了出来,怎么都止不住。一士兵笑着问道:“哭甚么,你该高兴才是,我看了记录,当初被流放此地的重犯大约有四五十人,却只剩你活着,该是说你命好还是命硬?”
末竹只是哭,说不出话来。
士兵们带她回到了沧水城。还是老模样,河中船只往来,码头上到处都是忙着卸货的商客,沿途是些叫卖珍珠的小贩。不过人潮百里,似乎比从前要热闹许多。
末竹在雪镇待了二十多年,已经很久没有见过秋天是甚么样子了。沧水城的秋天是她曾最喜欢的季节,天空被淡风刷得高阔无边,以及那远远地,笼在阳光里雪白的芦荻,伴着哗哗地水流声,轻轻地像时光一样晃动。
她循着记忆,踏过旧桥,每走一步,心头都是一沉,终于停在了曲水楼前面。这该是她已经淡忘的地方了,可一切恍然如昨。
曲水流觞长,良宴欢会冷。当年有人在楼中提笔写下这句话。
他在时光深处渐渐抬起清俊的眉眼,秋光寂寂落在他的肩上。
<!-- 作者有话说 -->
精兵们不敢贸然违抗命令杀人,只能边喝酒边等他们自己咽气,待犯人死后,就被丢在路边,几只在枯枝上盘旋的乌鸦,迅速飞来啄食他们的残尸。七个人都是一样的下场。比之更为惨烈的事情末竹都曾见过,但不知为何,此时此刻因此阵阵发怵,大抵是因为她自己也皮开肉腚的关系,伤口结痂的结痂,流血的还在流血,最深一道是在右边肩膀上,依稀可见森森白骨,她甚至有时会觉得不如就这般死了也好,至少魂魄会被乌鸦带往天际。
可王蒙却总是如此对她说:“你得活下去,你还年轻,一定是有想再见的人。”他又说,“我妻子虽然死了,可是我还有孩子在南洲,只要我活下去,以后要有机会回到故乡,说不定还能带着孙子孙女一起采珍珠。”
“但若是你回到南洲,找不着他们了怎么办?”末竹不禁问道。
王蒙动了动嘴唇,却没有说出半句话来,一路都默默无言。直到边陲雪原前,他才好像想起什么似的,一开口,呵出一大团白气,说道:“一直忘记问你叫甚么名字了。”末竹轻轻一笑:“你终于肯说话了。我叫末竹。”那时候的她,怎么都不会料到,此后漫漫二十三年,都待在这冷得像冰窖一般的边镇里。
押解的精兵走后,由镇守当地的兵士看管这群犯人。
他们流放至此,只有一件事,便是种雪莲。
那重明先帝醉心长生之术,听说服用雪莲可延年益寿,数年来,无数人被派到雪镇,哪怕到他崩去后,命令仍未作更改。但雪莲生长环境非常苛刻,五年开一轮花,多浇一滴冰水都会即刻枯败。犯人们仍旧穿着单薄的囚衣,赤脚拖着沉重的链子,一部分人因此冻死了。在这雪原中,只要倒下去,就再难站起来,朔风凛冽,很快地就把他们埋到雪里,到处都是白茫茫一片,连他们死在哪里都不知道。
士兵们便笑说:“这才是雪莲最好的养料啊。”
之后半年,陆陆续续又送来一些犯人,到第二年就不复再有。听说重刑犯全部处决,不再赦免。
深雪不知岁,转瞬双鬓白。
末竹在边镇住了二十二年,几乎想不起来沧水城的模样,且早就没想过会再离开这里,兵士们卸去了犯人们的镣铐,而事实上,到此时,剩余活下来的只有末竹与王蒙两人。
王蒙越来越老了,头发全是花白,这天休息时候末竹问他:“王蒙,你还想不想回南洲?”他的眼里已没了壮年时意气风发的光泽,答道:“在这住习惯了,反倒不想再回去了。”末竹又问他:“不想见见你的孙子孩子了?”王蒙落拓地笑起来:“最怕回去见了他们,还问我老头是谁,到时我答,我叫王蒙,他们又问,王蒙是谁。你说我该如何作答?”
这成了两人最后的一次对话。
就在下午他们跟三个士兵去北面取水的时候,遭遇了狼群,约摸有十来头。它们从深雪中顶着冷风缓缓走出来。领头狼双眼发红,呲着牙低吼,跟在后头的死死盯着惊恐的五人。头狼一声嗥叫,如离弦之箭狂奔而来,后边的狼紧随而来,雪沫四溅。三个士兵前头,先被扑倒分食,冰寒的空气中散开令人作呕的血腥气。
如若不是王蒙,末竹一定会像他们一样葬身狼腹。他没说一句话,趁着狼群在瓜分士兵尸体的时候,突地回头一拳将末竹打倒在地。末竹叫道:“王蒙,你做甚么!”话音未落,王蒙已踹下一旁高树上的积雪,直压末竹。他跪倒在地,迅速捧雪将她掩埋,只挖了两个孔让她呼吸。
末竹甚么都再看不见,一片黑暗冰冷。但她却能听到王蒙踏雪狂奔嘎吱嘎吱的脚步声。他跑得非常快。末竹能想象他的样子,头发花白凌乱在狂风,呵气如雾,勾着身子往一个方向冲骋,而他的背后,跟着那群眼红似血的狼群。
很快地,雪原再次陷入了死一般的阒静之中。
只剩余一个声音一直在末竹的脑海里回荡。她记得是王蒙的歌声。那时候他还年轻,怒杀三个重明士兵,走在和她被流放的长路之上。她唱故乡的歌,他跟着轻声和,却把自己给唱哭了。末竹知道,她现在一定也是哭了,只是这么冷,冷得发不出声音,连泪水都结冰了似的。她在心里叫着王蒙的名字,像被狠狠地塞进了一大把揉碎的艾草,苦不堪言。
末竹被随后而来的士兵救出来之后被随意丢在了墙角,他们笃定地认为,这个女囚也一定将成为雪莲最新鲜的养料。
末竹昏昏沉沉地靠着冰冷的墙壁,还是总能听到王蒙在身边像当初一样对她说道:“末竹,你要活下去啊。”寒风剔骨,冰冷入髓,末竹轻道:“王蒙,你带我一道走罢。”王蒙站在遥远的雪中,笑着答:“不成,你得活下去。”末竹早已不知道自己活下去的意义是甚么,但王蒙不肯带她一道走,只是这么活下来,当她从墙角站起来时,那些士兵目瞪口呆,还以为是见到了女鬼。
到次年,雪莲开得极为壮丽的一年,整片雪原上都是白莹莹的莲花。士兵们丢盔弃甲,都准备回家去了,听说重明大败于封戎,成王败寇。从此天下易主。新主为安抚人心,当即下了赦令,所有流放在外的犯人都恩准回乡。
二十三年前,一共三十五人顺利抵达这座边陲冷镇。后来冻死的冻死。老死的老死。二十三年后,只单单剩下末竹一人。她跟着带她回乡的封戎士兵走到镇口。
才走了几步,想起王蒙,眼泪竟刷刷地掉了出来,怎么都止不住。一士兵笑着问道:“哭甚么,你该高兴才是,我看了记录,当初被流放此地的重犯大约有四五十人,却只剩你活着,该是说你命好还是命硬?”
末竹只是哭,说不出话来。
士兵们带她回到了沧水城。还是老模样,河中船只往来,码头上到处都是忙着卸货的商客,沿途是些叫卖珍珠的小贩。不过人潮百里,似乎比从前要热闹许多。
末竹在雪镇待了二十多年,已经很久没有见过秋天是甚么样子了。沧水城的秋天是她曾最喜欢的季节,天空被淡风刷得高阔无边,以及那远远地,笼在阳光里雪白的芦荻,伴着哗哗地水流声,轻轻地像时光一样晃动。
她循着记忆,踏过旧桥,每走一步,心头都是一沉,终于停在了曲水楼前面。这该是她已经淡忘的地方了,可一切恍然如昨。
曲水流觞长,良宴欢会冷。当年有人在楼中提笔写下这句话。
他在时光深处渐渐抬起清俊的眉眼,秋光寂寂落在他的肩上。
<!-- 作者有话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