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回 天地呈祥凤凰鸣 万世人极生常平
话说公元175年阳春3月的一天夜晚,大约八、九点钟时间,从河东解梁常平村大踏步走出一个人影。皎洁的月光映照出他的面容和身形,哎呀嗨,原来是一位飒爽少年。这少年年方一十五岁,一米六七的个头,身着一件麻布衣裳,脚蹬一双粗布土鞋,两条眉毛像两条桑蚕,人称卧蚕眉;两只眼睛斜挑向上,人称丹凤眼。一根直通通的鼻梁撑起饱满的天庭,两只如意形长耳贴首而生,不大不小的元宝嘴坐落在微微上翘的下巴颌上。两臂好似两条松木椽,两腿恰如两根顶梁柱。一眼看去,这少年虽年幼却壮硕雄浑;虽稚嫩却威武英俊。近看,身若一彪猛虎;远看,形似一条苍龙。
列位看官:这少年是何人?他正是本书的男一号人物少年关公。但此时的关公还不叫关公,也不叫关羽和关云长,他叫关长生。这是父母给他起的唯一姓名。为何给他叫这个名字?说来这里头还有一段传奇故事哩!
看官听言:关长生的父母,都是常平村的普通百姓,世代从事桑蚕农耕。常平村虽然不大,却依山傍水,它北临运城盐湖,南靠中条山脉,既取山之利,也得水之便,确是一块风水宝地。村民耕种的农田,多为中条山麓和盐湖岸畔的沙瓤地。这种土质适宜种植五谷杂粮,也适宜种植蔬果油料。尤其适宜种植花生。常平村的花生个大粒饱,富含植物蛋白和稀有矿物元素,吃起来满口喷香,欲罢不能。“麻屋子,红帐子,里头睡个白胖子”,这首童谣谜歌,是每个常平村的母亲都用来给自己孩子启蒙的乡土教材。关长生呀呀学语的时候,妈妈教他念的,也是这首童谣。由此可见,花生在常平村民的生活和文化中,占据多么重要的地位!
关长生出生的那年,天际多次出现彩虹,山上屡屡飞舞金凤,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夏季收获的大麦豌豆油菜,都比往年多打了七八成。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仓满囤盈,老百姓粜粮卖豆,添衣置物,修房盖厦,描梁画栋。家家户户沉浸在忙碌和幸福之中。常平村的花生,每年都是农历七月才能收获。而这年才六月中旬,花生已经成熟啦!村民举家下田,都到地里采收花生。只见那刨出沙土的花生,饱夯夯、沉甸甸、白生生,形同玉凿翠雕,根本不像在土壤中生成。村里八十岁的长寿翁都说:“我活了一辈子,从没有见过这么好的年景!”
关长生家的花生种得多也长得好。他母亲肚子里怀着他,也和全家人一起到田里收获花生。老人们劝她别去了,留在家里烧水做饭,可她哪里肯听?虽然她知道自己已经怀胎十月,可古代的平头老百姓,从来没有居家保胎的习俗。快生孩子了就呆在屋子里不劳动,那会被人们笑话的!然而毕竟她即将临盆生产,家里人都对她用心呵护,关长生的父亲一不许她动锄头,二不许她提荆篮,怕妻子闪了腰身伤了珠胎,只许她坐在地埂上摘花生。
一棵棵花生蔓被关长生的父亲用锄头刨出沙土,一枚枚胖鼓鼓的花生就吊在花生蔓的须根上。六月的太阳火辣辣的,田野里荡着微微的热风。关长生的母亲大把采摘着丰硕的果实,那份喜悦和满足早让她忘记了酷暑和劳累。这位漂亮的农妇欢快地唱起她最喜爱的山歌:“盐池白花花呀,咸盐滋生;沙土疙瘩瘩呀,花生长成。大地果,苍天功。铁锄刨,荆筐盛。摊场院,上楼棚。簸箕簸,哗哗声。瓦缸藏,过秋冬。柴火燎,干崩崩。剥荚壳,红莹莹。千家香,万家香,香香美美乐常平……”此歌名叫《种长生》,歌调用的是中条山盐池一带流传多年的老山腔,歌词儿却是常平村一位年轻秀才写的,所以不免有些文绉绉的味道。方圆几十里的百姓都爱唱这首歌,但是只有关长生的母亲唱得最好听。此刻,蓝天白云,湖光山色,田野如画,农人如诗,这一切都浸润在她的悠扬的歌声里,更增添了诗情画意,收获花生的人们简直要如醉如痴了!关长生的父亲一边用锄头刨花生蔓,一边享受着这美妙的时刻,无限的幸福感从他黑里透红的脸膛闪射出来。
列位看官,本人刚才描述的田野风光,无异于人间仙境!我们说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一定是个能够引爆天下民众幸福感的人。关云长母亲就属于这种人。言有规,行有矩,端庄秀丽,善良贤惠,很受村人尊敬。人们说,关云长之所以能够成长为旷世英雄,与他的这位伟大而慈爱的母亲密不可分。
说到这里,看官要问:那关长生的母亲明明唱的是收获花生的歌谣嘛,怎么你却说这歌叫做《种长生》?是常平村的秀才把歌名写错了还是你没有弄对?看官问得好,常言道灯不拨不亮,话不说不明,看官听我把原理说清:嗨,其实这花生和长生,本来是一个东西叫了两个不同的名儿!花生就是长生,长生也是花生。现代人把剥了皮的花生粒叫花生米,而1800年前的常平村老百姓,却把它叫做花生豆或长生豆。为何?因为花生天生贵品,既能生吃又能熟食,既能干炒又能水烹,能榨油,能压饼,能吃整,能吃零,穷家家能打发,富家家能应承,平时作家常美食一道,年节可奉献祖宗神灵,振精神,强体质,抗病疾,益寿命,哎呀呀,花生的好处多得说不完哩。常平村的老百姓娶媳妇嫁女、庆满月祝寿,过年过节,走亲访友,都把花生作为必不可少的食品、礼品和贡品呢。老百姓喜爱花生、敬重花生、崇拜花生、迷信花生,用今天的话说,没有人不是花生的粉丝!因此呢,很久很久以前,这里的老百姓就给花生起了个美名叫“长生”,意思是吃了它能生活美满,日月太平,吉祥如意,人寿年丰。常平村的秀才当然深谙其义,所以他写的《花生歌》就叫《长生歌》。
话说常平村的农人们一边劳动,一边享受丰收美景,大家听到关长生母亲的歌声,也有人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起来,山歌此起彼伏,在盐湖和中条山之间荡漾。日头西斜了,它像一个熟透的红柿子滚到火红的云霞里去了,山川大地此时都披上了金色的衣衫。关长生的母亲愉快地干着活计,忽然,她感到腹中的胎儿扑腾了一下,紧接着,又是一阵扑腾。女人特有的红晕此时染红了她俊俏的面庞,她既兴奋又紧张,心里明白:这孩子就要降生啦!
列位看官,人常说,贵人降生,天地呈祥。关公作为“神勇天下”的“万世人极”即将出世,山水皆有感知,万物自有表现。话说关长生的母亲已经觉察到她即将分娩,又紧张又高兴,这是天底下每个母亲临产时都会有的统一心情,因此无须多表。而要说的是恰好正在此时,天空突然出现了满天虹霓,赤橙黄绿青蓝紫,祥云缭绕,瑞光闪烁,隐隐约约似有仙乐传来,从中条山那边翩翩飞来了一对亮晃晃的金凤凰,它们自七彩云霞中盘桓而下,轻轻飘落在关长生母亲的面前,随之携来一团团祥光瑞霭。金凤自左向右,金凰自右向左,各自绕着关长生的母亲转了三匝,然后站在她面前,引颈朝天,清丽嘹亮地鸣叫了三声。后来人把这叫做“凤鸣常平”。当时人们被这奇景惊傻了,都停下手中的活计痴痴地看着金凤凰。金凤凰叫罢三声,大大方方走近关长生的母亲,从她手中衔过一串花生,拍拍翅膀,跃然飞到空中,向不远处的常平村飞去。飞临关长生家的宅院上空,又绕飞三匝,接着把嘴里衔着的花生串抛在他家的房瓦上。又听一声嘹亮的凤鸣,金凤凰倏然消失在七彩云霞中,而天上的七彩云霞也渐渐在傍晚的暮色中隐去…。。。
列位看官,我们知道,凤凰是古书上常常提到的一种祥鸟,雄的叫凤,雌的叫凰,雌雄成双成对,日夜形影不离。古人认为:凤凰兆祥,它们出现在哪里,那里肯定有天大的好事情。凤凰鸣,贵人生,看来是颇有些道理的。然而古人却没有说清楚:伟人降生,凤凰怎么能知晓、瑞霭怎么能呈祥?这至今还是一个谜。近两千年来,天上星转斗移,人间朝代更迭,一代一代做学问的人一直在探寻其中的奥秘,但始终未能破解。看来这道神秘的课题只有等到科学进一步发展、人类认知水平进一步提高之后才能做结论了。而我们现在所要知道的是:凤凰飞走的那天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列位看官:上面说到金凤凰把从关长生母亲手里衔来的花生抛在她家房瓦上就走飞了。当天夜里九点左右,这栋房子里就传出一阵响亮的啼哭声,那是初生婴儿的无私无畏无拘无束的啼哭。由于是日下午凤鸣常平、天示吉祥,因此全村的老百姓都在奔走相告:“关家要生贵子了!” 家家户户、男女老少吃罢晚饭都静坐在家里,翘首期盼着关家的这一时刻。山村的夜宁静祥和,关长生的啼叫划破夜空直刺苍穹,全村人都听到了。他们像在听一首动人的山歌,感到十分满足和乐活。男人们拿出老酒来庆祝,孩童们叽叽喳喳在院子里闹火。山村的夜,弥漫着温馨与幸福的气氛。从关家烟囱里徐徐冒出的炊烟,辗转飘到了中条山上,好像要把这一喜讯对大山诉说。
最心醉的当然是关长生的父亲。他像喝多了酒一样,踉踉跄跄地跑前跑后,却不知道该干些什么。“给孩儿起个名字吧!”关长生的爷爷奶奶高兴地催促儿子说。关长生的父亲没有多想就开口说道:“我看就叫长生吧。金凤凰在咱家房顶丢下长生豆,这不是早把孩儿的名字起好了吗?”全家人一致同意。
看官记清:从公元160年六月二十四日的那一刻开始,人世间就有了关长生这个英雄人物,他注定将炳彪中国史册,千秋永辉,万古长青,为世代后人所景仰。
这正是:
长天万里现彩虹,扶汉人物出神宫。
田地有苗不愁长,指日封侯又封公。
欲知神人关公的精彩故事,且听下回分解。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列位看官:这少年是何人?他正是本书的男一号人物少年关公。但此时的关公还不叫关公,也不叫关羽和关云长,他叫关长生。这是父母给他起的唯一姓名。为何给他叫这个名字?说来这里头还有一段传奇故事哩!
看官听言:关长生的父母,都是常平村的普通百姓,世代从事桑蚕农耕。常平村虽然不大,却依山傍水,它北临运城盐湖,南靠中条山脉,既取山之利,也得水之便,确是一块风水宝地。村民耕种的农田,多为中条山麓和盐湖岸畔的沙瓤地。这种土质适宜种植五谷杂粮,也适宜种植蔬果油料。尤其适宜种植花生。常平村的花生个大粒饱,富含植物蛋白和稀有矿物元素,吃起来满口喷香,欲罢不能。“麻屋子,红帐子,里头睡个白胖子”,这首童谣谜歌,是每个常平村的母亲都用来给自己孩子启蒙的乡土教材。关长生呀呀学语的时候,妈妈教他念的,也是这首童谣。由此可见,花生在常平村民的生活和文化中,占据多么重要的地位!
关长生出生的那年,天际多次出现彩虹,山上屡屡飞舞金凤,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夏季收获的大麦豌豆油菜,都比往年多打了七八成。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仓满囤盈,老百姓粜粮卖豆,添衣置物,修房盖厦,描梁画栋。家家户户沉浸在忙碌和幸福之中。常平村的花生,每年都是农历七月才能收获。而这年才六月中旬,花生已经成熟啦!村民举家下田,都到地里采收花生。只见那刨出沙土的花生,饱夯夯、沉甸甸、白生生,形同玉凿翠雕,根本不像在土壤中生成。村里八十岁的长寿翁都说:“我活了一辈子,从没有见过这么好的年景!”
关长生家的花生种得多也长得好。他母亲肚子里怀着他,也和全家人一起到田里收获花生。老人们劝她别去了,留在家里烧水做饭,可她哪里肯听?虽然她知道自己已经怀胎十月,可古代的平头老百姓,从来没有居家保胎的习俗。快生孩子了就呆在屋子里不劳动,那会被人们笑话的!然而毕竟她即将临盆生产,家里人都对她用心呵护,关长生的父亲一不许她动锄头,二不许她提荆篮,怕妻子闪了腰身伤了珠胎,只许她坐在地埂上摘花生。
一棵棵花生蔓被关长生的父亲用锄头刨出沙土,一枚枚胖鼓鼓的花生就吊在花生蔓的须根上。六月的太阳火辣辣的,田野里荡着微微的热风。关长生的母亲大把采摘着丰硕的果实,那份喜悦和满足早让她忘记了酷暑和劳累。这位漂亮的农妇欢快地唱起她最喜爱的山歌:“盐池白花花呀,咸盐滋生;沙土疙瘩瘩呀,花生长成。大地果,苍天功。铁锄刨,荆筐盛。摊场院,上楼棚。簸箕簸,哗哗声。瓦缸藏,过秋冬。柴火燎,干崩崩。剥荚壳,红莹莹。千家香,万家香,香香美美乐常平……”此歌名叫《种长生》,歌调用的是中条山盐池一带流传多年的老山腔,歌词儿却是常平村一位年轻秀才写的,所以不免有些文绉绉的味道。方圆几十里的百姓都爱唱这首歌,但是只有关长生的母亲唱得最好听。此刻,蓝天白云,湖光山色,田野如画,农人如诗,这一切都浸润在她的悠扬的歌声里,更增添了诗情画意,收获花生的人们简直要如醉如痴了!关长生的父亲一边用锄头刨花生蔓,一边享受着这美妙的时刻,无限的幸福感从他黑里透红的脸膛闪射出来。
列位看官,本人刚才描述的田野风光,无异于人间仙境!我们说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一定是个能够引爆天下民众幸福感的人。关云长母亲就属于这种人。言有规,行有矩,端庄秀丽,善良贤惠,很受村人尊敬。人们说,关云长之所以能够成长为旷世英雄,与他的这位伟大而慈爱的母亲密不可分。
说到这里,看官要问:那关长生的母亲明明唱的是收获花生的歌谣嘛,怎么你却说这歌叫做《种长生》?是常平村的秀才把歌名写错了还是你没有弄对?看官问得好,常言道灯不拨不亮,话不说不明,看官听我把原理说清:嗨,其实这花生和长生,本来是一个东西叫了两个不同的名儿!花生就是长生,长生也是花生。现代人把剥了皮的花生粒叫花生米,而1800年前的常平村老百姓,却把它叫做花生豆或长生豆。为何?因为花生天生贵品,既能生吃又能熟食,既能干炒又能水烹,能榨油,能压饼,能吃整,能吃零,穷家家能打发,富家家能应承,平时作家常美食一道,年节可奉献祖宗神灵,振精神,强体质,抗病疾,益寿命,哎呀呀,花生的好处多得说不完哩。常平村的老百姓娶媳妇嫁女、庆满月祝寿,过年过节,走亲访友,都把花生作为必不可少的食品、礼品和贡品呢。老百姓喜爱花生、敬重花生、崇拜花生、迷信花生,用今天的话说,没有人不是花生的粉丝!因此呢,很久很久以前,这里的老百姓就给花生起了个美名叫“长生”,意思是吃了它能生活美满,日月太平,吉祥如意,人寿年丰。常平村的秀才当然深谙其义,所以他写的《花生歌》就叫《长生歌》。
话说常平村的农人们一边劳动,一边享受丰收美景,大家听到关长生母亲的歌声,也有人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起来,山歌此起彼伏,在盐湖和中条山之间荡漾。日头西斜了,它像一个熟透的红柿子滚到火红的云霞里去了,山川大地此时都披上了金色的衣衫。关长生的母亲愉快地干着活计,忽然,她感到腹中的胎儿扑腾了一下,紧接着,又是一阵扑腾。女人特有的红晕此时染红了她俊俏的面庞,她既兴奋又紧张,心里明白:这孩子就要降生啦!
列位看官,人常说,贵人降生,天地呈祥。关公作为“神勇天下”的“万世人极”即将出世,山水皆有感知,万物自有表现。话说关长生的母亲已经觉察到她即将分娩,又紧张又高兴,这是天底下每个母亲临产时都会有的统一心情,因此无须多表。而要说的是恰好正在此时,天空突然出现了满天虹霓,赤橙黄绿青蓝紫,祥云缭绕,瑞光闪烁,隐隐约约似有仙乐传来,从中条山那边翩翩飞来了一对亮晃晃的金凤凰,它们自七彩云霞中盘桓而下,轻轻飘落在关长生母亲的面前,随之携来一团团祥光瑞霭。金凤自左向右,金凰自右向左,各自绕着关长生的母亲转了三匝,然后站在她面前,引颈朝天,清丽嘹亮地鸣叫了三声。后来人把这叫做“凤鸣常平”。当时人们被这奇景惊傻了,都停下手中的活计痴痴地看着金凤凰。金凤凰叫罢三声,大大方方走近关长生的母亲,从她手中衔过一串花生,拍拍翅膀,跃然飞到空中,向不远处的常平村飞去。飞临关长生家的宅院上空,又绕飞三匝,接着把嘴里衔着的花生串抛在他家的房瓦上。又听一声嘹亮的凤鸣,金凤凰倏然消失在七彩云霞中,而天上的七彩云霞也渐渐在傍晚的暮色中隐去…。。。
列位看官,我们知道,凤凰是古书上常常提到的一种祥鸟,雄的叫凤,雌的叫凰,雌雄成双成对,日夜形影不离。古人认为:凤凰兆祥,它们出现在哪里,那里肯定有天大的好事情。凤凰鸣,贵人生,看来是颇有些道理的。然而古人却没有说清楚:伟人降生,凤凰怎么能知晓、瑞霭怎么能呈祥?这至今还是一个谜。近两千年来,天上星转斗移,人间朝代更迭,一代一代做学问的人一直在探寻其中的奥秘,但始终未能破解。看来这道神秘的课题只有等到科学进一步发展、人类认知水平进一步提高之后才能做结论了。而我们现在所要知道的是:凤凰飞走的那天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列位看官:上面说到金凤凰把从关长生母亲手里衔来的花生抛在她家房瓦上就走飞了。当天夜里九点左右,这栋房子里就传出一阵响亮的啼哭声,那是初生婴儿的无私无畏无拘无束的啼哭。由于是日下午凤鸣常平、天示吉祥,因此全村的老百姓都在奔走相告:“关家要生贵子了!” 家家户户、男女老少吃罢晚饭都静坐在家里,翘首期盼着关家的这一时刻。山村的夜宁静祥和,关长生的啼叫划破夜空直刺苍穹,全村人都听到了。他们像在听一首动人的山歌,感到十分满足和乐活。男人们拿出老酒来庆祝,孩童们叽叽喳喳在院子里闹火。山村的夜,弥漫着温馨与幸福的气氛。从关家烟囱里徐徐冒出的炊烟,辗转飘到了中条山上,好像要把这一喜讯对大山诉说。
最心醉的当然是关长生的父亲。他像喝多了酒一样,踉踉跄跄地跑前跑后,却不知道该干些什么。“给孩儿起个名字吧!”关长生的爷爷奶奶高兴地催促儿子说。关长生的父亲没有多想就开口说道:“我看就叫长生吧。金凤凰在咱家房顶丢下长生豆,这不是早把孩儿的名字起好了吗?”全家人一致同意。
看官记清:从公元160年六月二十四日的那一刻开始,人世间就有了关长生这个英雄人物,他注定将炳彪中国史册,千秋永辉,万古长青,为世代后人所景仰。
这正是:
长天万里现彩虹,扶汉人物出神宫。
田地有苗不愁长,指日封侯又封公。
欲知神人关公的精彩故事,且听下回分解。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