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三章 出关之障
站在杨晏身后的佟语倾,眉颦得越来越紧,此时终于开口道:“若如先生所言,诸王并起灭秦之时,天王帮未与任何一路诸侯结盟,却为何不曾被卷入纷争?”
在一旁“隔岸观火”的我不由点点头,心想这佟语倾不说则已,开口也必言及要害。但他虽心思敏捷,却还是忽略了一个小问题。想到此处,我有抬头望向那个白衣儒生。
只见陈先生果然微微一笑道:“看这位气宇轩昂英武非凡,想必就是天王帮大名鼎鼎的‘黑龙’佟语倾佟护法吧?”陈先生微施一礼继续道,“如佟护法所言,灭秦之战天王帮为何未卷入纷争一事,以在下鄙见,确是因为:此战非彼战!”
“怎讲?”佟语倾问。
“此两战虽参与者相同,均是四面而起的诸侯王,但目的却非一样。灭秦之战顾名思义是各路诸侯合力颠覆秦王朝之战争,力量越多越好,越强越妙;然而即将燃起的天下纷争之战,却是各路诸侯为自己争夺天下霸权的战争,竞争对手的实力则是越少越好,越弱越妙。所以,如贵帮这般势力,若能拉拢当然为上上之选,若联合不来,佟护法您说,以诸侯王们的狼子野心,他们是否还会留下如此一方雄厚实力让其他对手有机会与之联合?”
佟语倾沉吟不语,眉头更深。
这时,旁边的秦书彦上前一步,作揖道:“在下秦书彦,有一事也想请教先生。”
陈先生忙还礼道:“原来是天王帮赫赫有名的‘白凤’秦书彦秦公子。相传秦公子不仅足智多谋,为天王帮之智囊,还生得英俊文雅,名贯四方,今日陈平有幸一见,果与传闻有过之而无不及,当真荣幸。”
原来这巧舌如簧的儒生名叫陈平,我心中暗暗记下。
秦书彦闻言笑道:“陈先生过奖了。先生口才非凡不输秦国商鞅,在下才是佩服得紧……只是在下愚钝,尚有一事不解,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秦公子何必客气,请讲。”
“据在下所知,西楚霸王戏亭封侯十八位,其中前秦猛将章邯被封为雍王,司马欣被封为塞王,董翳被封为翟王,此三者封地均在关中,不知可有此事?”
“确有此事。”陈平点头道。
“陈先生既表明来意,已不算外人,在下便不再拐弯抹角:项羽分封此三王,以在下鄙见,表面是赏赐为他推翻暴秦起推波助澜之力的有功之臣,实则是要此三人各守要塞,防范汉王再出关中,危及他天下霸主的地位。”
“秦公子果然心思缜密才智无双,此三者的确为汉王出关中之大碍!”陈平眼中露出欣赏之意,答道。
“陈先生不必客气,在下不过陈述所想。”秦书彦顿了顿继续道,“还有一点,不久前在下曾听人传言,汉王入关中时,将关中与外界的唯一出入通道——栈道烧毁,此事是否属实?”
陈平点头道。“此事属实。汉王当日兵力与项羽可谓相差天壤,为表无意东反之心,才听从参军之言烧毁栈道,使项羽安心。”
秦书彦听后微微颔首:“烧毁栈道,汉军既已无路可退便只得勇往直前开开辟新的道路,涣散的军心继而随一把火重振……阻断后路又可防备来自后方的偷袭,汉军既可专心向前,再无后顾之忧。此外,项羽本是多疑之人,栈道一毁,也让他的心踏实了一般。这焚烧栈道一招,实为妙棋一步!汉王军中,果然人才济济!”
“秦公子才智果真非常人能比,焚毁栈道之三大妙处竟悉数被秦公子言中,在下实在佩服,佩服。”
“陈先生过奖,想出焚毁栈道这招的人才是才智无双,在下自愧不如。”秦书彦说着,眼底闪过一抹敬佩之意,“只是,如今汉王欲出关中,一无栈道可渡,二来关口有三王虎视眈眈,恕在下直言,汉王又想如何出关?”
<!-- 作者有话说 -->
在一旁“隔岸观火”的我不由点点头,心想这佟语倾不说则已,开口也必言及要害。但他虽心思敏捷,却还是忽略了一个小问题。想到此处,我有抬头望向那个白衣儒生。
只见陈先生果然微微一笑道:“看这位气宇轩昂英武非凡,想必就是天王帮大名鼎鼎的‘黑龙’佟语倾佟护法吧?”陈先生微施一礼继续道,“如佟护法所言,灭秦之战天王帮为何未卷入纷争一事,以在下鄙见,确是因为:此战非彼战!”
“怎讲?”佟语倾问。
“此两战虽参与者相同,均是四面而起的诸侯王,但目的却非一样。灭秦之战顾名思义是各路诸侯合力颠覆秦王朝之战争,力量越多越好,越强越妙;然而即将燃起的天下纷争之战,却是各路诸侯为自己争夺天下霸权的战争,竞争对手的实力则是越少越好,越弱越妙。所以,如贵帮这般势力,若能拉拢当然为上上之选,若联合不来,佟护法您说,以诸侯王们的狼子野心,他们是否还会留下如此一方雄厚实力让其他对手有机会与之联合?”
佟语倾沉吟不语,眉头更深。
这时,旁边的秦书彦上前一步,作揖道:“在下秦书彦,有一事也想请教先生。”
陈先生忙还礼道:“原来是天王帮赫赫有名的‘白凤’秦书彦秦公子。相传秦公子不仅足智多谋,为天王帮之智囊,还生得英俊文雅,名贯四方,今日陈平有幸一见,果与传闻有过之而无不及,当真荣幸。”
原来这巧舌如簧的儒生名叫陈平,我心中暗暗记下。
秦书彦闻言笑道:“陈先生过奖了。先生口才非凡不输秦国商鞅,在下才是佩服得紧……只是在下愚钝,尚有一事不解,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秦公子何必客气,请讲。”
“据在下所知,西楚霸王戏亭封侯十八位,其中前秦猛将章邯被封为雍王,司马欣被封为塞王,董翳被封为翟王,此三者封地均在关中,不知可有此事?”
“确有此事。”陈平点头道。
“陈先生既表明来意,已不算外人,在下便不再拐弯抹角:项羽分封此三王,以在下鄙见,表面是赏赐为他推翻暴秦起推波助澜之力的有功之臣,实则是要此三人各守要塞,防范汉王再出关中,危及他天下霸主的地位。”
“秦公子果然心思缜密才智无双,此三者的确为汉王出关中之大碍!”陈平眼中露出欣赏之意,答道。
“陈先生不必客气,在下不过陈述所想。”秦书彦顿了顿继续道,“还有一点,不久前在下曾听人传言,汉王入关中时,将关中与外界的唯一出入通道——栈道烧毁,此事是否属实?”
陈平点头道。“此事属实。汉王当日兵力与项羽可谓相差天壤,为表无意东反之心,才听从参军之言烧毁栈道,使项羽安心。”
秦书彦听后微微颔首:“烧毁栈道,汉军既已无路可退便只得勇往直前开开辟新的道路,涣散的军心继而随一把火重振……阻断后路又可防备来自后方的偷袭,汉军既可专心向前,再无后顾之忧。此外,项羽本是多疑之人,栈道一毁,也让他的心踏实了一般。这焚烧栈道一招,实为妙棋一步!汉王军中,果然人才济济!”
“秦公子才智果真非常人能比,焚毁栈道之三大妙处竟悉数被秦公子言中,在下实在佩服,佩服。”
“陈先生过奖,想出焚毁栈道这招的人才是才智无双,在下自愧不如。”秦书彦说着,眼底闪过一抹敬佩之意,“只是,如今汉王欲出关中,一无栈道可渡,二来关口有三王虎视眈眈,恕在下直言,汉王又想如何出关?”
<!-- 作者有话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