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指环
哈根斯基再也装不下去了,尴尬地耸耸肩,两手在胸前一摊,表示事已至此,大家别在追究了。他这样子,又换来大家的一阵笑声。过了一会,杜镇东扔了一个馒头过去,准确地落在他的胸口上。这时,他也就老实不客气,拿起馒头,狼吞虎咽起来。
戚冲见杜镇东的手在空中挥动,仿佛有金属的光芒。隐约想起,在白天时,好像看见他的食指上,带了一个指环。指环的样式怪异,像是扭弯的铁丝,当时没在意,也就没看清楚。
这时夜已深,门外的岗哨好像也睡着了,隐隐传来鼾声。
戚冲觉得眼皮沉重,睡意来得很猛,没多会儿,就进入了梦乡。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戚冲的手臂被人使劲摇动,将他弄醒,迷迷糊糊地看见,是杜镇东在摇他。便张嘴道:“杜。。。!”“嘘!”杜镇东将手指竖在嘴上,轻轻嘘了一声。
戚冲打了个长长的哈欠,坐了起来,背靠在墙上。杜镇东侧转身体,就与戚冲并排而坐。今天大概是农历十几,月光照下来来,只见宝光侧身躺下,头枕在手臂上,呼吸细密。再看哈根斯基,大字一般躺着,手脚长长地展开,几乎占据了半间屋子,鼾声雷动,这下真的睡着了。
杜镇东拍拍戚冲的手,轻声说道:“这时将你叫醒,是有要紧的事对你说。”说着,转头看看宝光和哈根斯基,似乎在确定他们是否能听见。
戚冲又是一个哈欠,这才彻底清醒了,忙道:“杜师傅,你说,我听着呢。”
杜镇东叹道:“哎!我不知道该不该相信你,但此时不信你,却又到哪里去找旁人呢!”
戚冲见他神神叨叨,将自己喊醒,又什么都不说,这不是把我当猴耍吗?但也不敢流露出来,只是小声说道:“杜师傅,我不知道你想说什么,但我绝对不会告诉他人的。你若对我心存疑虑,何必又开口呢,我其实对别人的隐私,没多大的好奇心。”
杜镇东微微一笑,随即表情又严峻起来,说道:“事已至此,只有赌一把了,输赢无所谓了。如果天要亡我,那是谁改变不了的;假如天佑红枪会,不该就此灭绝,那我杜镇东这一把,可就是大获全胜。”
戚冲见他说得如此郑重,也随即收起了不敬之心,小心地问道:“杜师傅,你说的事,应该事关重大,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承担得起!”
杜镇东嘿嘿一声,并未理会他,说道:“先从我的名字说起吧!知道我为什么喜欢别人叫我杜师傅吗?”
戚冲摇摇头道:“我也觉得奇怪,一直在猜测你是怎么想的。”
杜镇东道:“其实,说穿了也没啥稀奇的。我是为了一个人,将他记在心里,也是为了鞭策自己,好好做人,别走错了路,已至追悔莫及。”
戚冲惊奇道:“一个人?”
杜镇东苦笑道:“这人是我的授业恩师,他姓石名阜,只因与师傅谐音,好让大家时时叫着,我不敢忘了。”
戚冲道:“那石阜他老人家,一定是为大大的英雄!”
杜镇东拍着自己的脑门,痛苦地说道:“恰恰相反,他不仅不是英雄,而是一个叛徒,一个靠出卖朋友、兄弟而苟活着的可耻的叛徒。可惜当初我拜他为师时,见他武功高强,为人豪迈,对他佩服万分,在心中将其当做了自己的父亲般的爱戴和亲近。现在想起来,真是汗颜啊!”
杜镇东顿了一下,又道:“要不是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情,也许我一辈子都会蒙在鼓里,将认贼作父一生,至死也不会对他有丝毫怀疑。”
戚冲越听越奇,忍不住“啊”了一声,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杜镇东继续说道:“石阜对我很不错,将一身功夫倾囊相授,对此我很是感激。我也凭借这身功夫,拉起了一个马帮,这些年来,靠江湖朋友的抬爱,生意一直都不错。一直到两年前,我带着马帮,去梁河的路上,救了一个受了重伤的人,一切就发生了变化。”
戚冲立即想到,宝光曾提过的武术教头,问道:“他叫什么名字?”
杜镇东道:“他的名字叫‘郝旗’。”
戚冲心道:对,宝光说的就是这个名字。
杜镇东道:“郝旗的伤好了后,与我言语投机,便结为生死兄弟。他也有一身的功夫,在与我切磋印证之后,发现我们的武功竟然非常相近,似乎来自同一源头。后来,他听到我师傅的名字后,脸色大变,几经犹豫,才将一桩天大的秘密告诉了我。”
戚冲心里一紧,这下说到正题了。
只听杜镇东道:“原来郝旗的父亲郝正,与我的师傅石阜,同属黑旗军大刀队的第一小队,而他们的队长正是大刀王五。郝正与石阜,都是王五的弟子,武功高强,均得到了王五的真传。有一天,王五奉命带领他的小队,前去刺杀袁世凯。”
杜镇东抬头望着房顶,出神了半响,才说道:“那天晚上,与今天一样,也是月挂中天,将郝正手中的七星黑旗,映照得清清楚楚。郝正是掌旗使,与几十名弟兄,紧紧跟在王五的后面,石阜则在大队的后面压阵。王五他们伏在袁世凯的营外,探听了一阵,没有一点动静,王五心中暗喜,轻轻抽出背上的大刀,左手猛地一挥,大家便扒开鹿角,从四面冲进了袁世凯的大营。当他们冲进去后,发现灯火通明,一个人也没有,顿觉不妙,王五大喝道:‘撤’,话音未落,四面传来爆豆似的枪响,七、八个兄弟,立时扑倒在地。”
杜镇东说到这里,突然“哇”地一声,吐出了一大口鲜血。一股血腥之气,冲进了戚冲的鼻孔。
戚冲赶紧扶着杜镇东,在他胸口抚压了几下,关切地问道:“杜师傅,你怎么啦?”
杜镇东轻轻拨开他的手,喘息了一会,继续说道:“没什么!王五见当时的情形,知道袁世凯有了准备,当即在地下一滚,挥起大刀,砍翻了两名手持洋枪的士兵。边砍边喊道:‘不好。中了敌人的埋伏!弟兄们,往外冲啊。’这时第二排枪声又响了,又有几个队员倒在血泊之中。这时,大刀队已经与敌人搅混在一起,展开了肉搏。贴身搏斗,是大刀队的强项,敌人的洋枪再也派不上用场。”
杜镇东的呼吸急迫,仿佛是他本人,正在与敌人拼杀。他继续道:“大刀队的个个身手不凡、武艺精强,每一刀落下,都有一名敌人倒下。然而,敌人实在太多,层层叠叠地围上来,杀不胜杀,大家的刀都卷了口,手也杀软了。自己人一个个倒下,越来越少,而敌人却是越来越多。这场惨烈的厮杀,一直持续到月亮下沉,东边鱼肚发白,才终于结束了。这场战斗,包括王五在内,一共八十一位兄弟,除了王五伤重被俘,杀出重围的四人外,全部战死!”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戚冲见杜镇东的手在空中挥动,仿佛有金属的光芒。隐约想起,在白天时,好像看见他的食指上,带了一个指环。指环的样式怪异,像是扭弯的铁丝,当时没在意,也就没看清楚。
这时夜已深,门外的岗哨好像也睡着了,隐隐传来鼾声。
戚冲觉得眼皮沉重,睡意来得很猛,没多会儿,就进入了梦乡。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戚冲的手臂被人使劲摇动,将他弄醒,迷迷糊糊地看见,是杜镇东在摇他。便张嘴道:“杜。。。!”“嘘!”杜镇东将手指竖在嘴上,轻轻嘘了一声。
戚冲打了个长长的哈欠,坐了起来,背靠在墙上。杜镇东侧转身体,就与戚冲并排而坐。今天大概是农历十几,月光照下来来,只见宝光侧身躺下,头枕在手臂上,呼吸细密。再看哈根斯基,大字一般躺着,手脚长长地展开,几乎占据了半间屋子,鼾声雷动,这下真的睡着了。
杜镇东拍拍戚冲的手,轻声说道:“这时将你叫醒,是有要紧的事对你说。”说着,转头看看宝光和哈根斯基,似乎在确定他们是否能听见。
戚冲又是一个哈欠,这才彻底清醒了,忙道:“杜师傅,你说,我听着呢。”
杜镇东叹道:“哎!我不知道该不该相信你,但此时不信你,却又到哪里去找旁人呢!”
戚冲见他神神叨叨,将自己喊醒,又什么都不说,这不是把我当猴耍吗?但也不敢流露出来,只是小声说道:“杜师傅,我不知道你想说什么,但我绝对不会告诉他人的。你若对我心存疑虑,何必又开口呢,我其实对别人的隐私,没多大的好奇心。”
杜镇东微微一笑,随即表情又严峻起来,说道:“事已至此,只有赌一把了,输赢无所谓了。如果天要亡我,那是谁改变不了的;假如天佑红枪会,不该就此灭绝,那我杜镇东这一把,可就是大获全胜。”
戚冲见他说得如此郑重,也随即收起了不敬之心,小心地问道:“杜师傅,你说的事,应该事关重大,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承担得起!”
杜镇东嘿嘿一声,并未理会他,说道:“先从我的名字说起吧!知道我为什么喜欢别人叫我杜师傅吗?”
戚冲摇摇头道:“我也觉得奇怪,一直在猜测你是怎么想的。”
杜镇东道:“其实,说穿了也没啥稀奇的。我是为了一个人,将他记在心里,也是为了鞭策自己,好好做人,别走错了路,已至追悔莫及。”
戚冲惊奇道:“一个人?”
杜镇东苦笑道:“这人是我的授业恩师,他姓石名阜,只因与师傅谐音,好让大家时时叫着,我不敢忘了。”
戚冲道:“那石阜他老人家,一定是为大大的英雄!”
杜镇东拍着自己的脑门,痛苦地说道:“恰恰相反,他不仅不是英雄,而是一个叛徒,一个靠出卖朋友、兄弟而苟活着的可耻的叛徒。可惜当初我拜他为师时,见他武功高强,为人豪迈,对他佩服万分,在心中将其当做了自己的父亲般的爱戴和亲近。现在想起来,真是汗颜啊!”
杜镇东顿了一下,又道:“要不是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情,也许我一辈子都会蒙在鼓里,将认贼作父一生,至死也不会对他有丝毫怀疑。”
戚冲越听越奇,忍不住“啊”了一声,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杜镇东继续说道:“石阜对我很不错,将一身功夫倾囊相授,对此我很是感激。我也凭借这身功夫,拉起了一个马帮,这些年来,靠江湖朋友的抬爱,生意一直都不错。一直到两年前,我带着马帮,去梁河的路上,救了一个受了重伤的人,一切就发生了变化。”
戚冲立即想到,宝光曾提过的武术教头,问道:“他叫什么名字?”
杜镇东道:“他的名字叫‘郝旗’。”
戚冲心道:对,宝光说的就是这个名字。
杜镇东道:“郝旗的伤好了后,与我言语投机,便结为生死兄弟。他也有一身的功夫,在与我切磋印证之后,发现我们的武功竟然非常相近,似乎来自同一源头。后来,他听到我师傅的名字后,脸色大变,几经犹豫,才将一桩天大的秘密告诉了我。”
戚冲心里一紧,这下说到正题了。
只听杜镇东道:“原来郝旗的父亲郝正,与我的师傅石阜,同属黑旗军大刀队的第一小队,而他们的队长正是大刀王五。郝正与石阜,都是王五的弟子,武功高强,均得到了王五的真传。有一天,王五奉命带领他的小队,前去刺杀袁世凯。”
杜镇东抬头望着房顶,出神了半响,才说道:“那天晚上,与今天一样,也是月挂中天,将郝正手中的七星黑旗,映照得清清楚楚。郝正是掌旗使,与几十名弟兄,紧紧跟在王五的后面,石阜则在大队的后面压阵。王五他们伏在袁世凯的营外,探听了一阵,没有一点动静,王五心中暗喜,轻轻抽出背上的大刀,左手猛地一挥,大家便扒开鹿角,从四面冲进了袁世凯的大营。当他们冲进去后,发现灯火通明,一个人也没有,顿觉不妙,王五大喝道:‘撤’,话音未落,四面传来爆豆似的枪响,七、八个兄弟,立时扑倒在地。”
杜镇东说到这里,突然“哇”地一声,吐出了一大口鲜血。一股血腥之气,冲进了戚冲的鼻孔。
戚冲赶紧扶着杜镇东,在他胸口抚压了几下,关切地问道:“杜师傅,你怎么啦?”
杜镇东轻轻拨开他的手,喘息了一会,继续说道:“没什么!王五见当时的情形,知道袁世凯有了准备,当即在地下一滚,挥起大刀,砍翻了两名手持洋枪的士兵。边砍边喊道:‘不好。中了敌人的埋伏!弟兄们,往外冲啊。’这时第二排枪声又响了,又有几个队员倒在血泊之中。这时,大刀队已经与敌人搅混在一起,展开了肉搏。贴身搏斗,是大刀队的强项,敌人的洋枪再也派不上用场。”
杜镇东的呼吸急迫,仿佛是他本人,正在与敌人拼杀。他继续道:“大刀队的个个身手不凡、武艺精强,每一刀落下,都有一名敌人倒下。然而,敌人实在太多,层层叠叠地围上来,杀不胜杀,大家的刀都卷了口,手也杀软了。自己人一个个倒下,越来越少,而敌人却是越来越多。这场惨烈的厮杀,一直持续到月亮下沉,东边鱼肚发白,才终于结束了。这场战斗,包括王五在内,一共八十一位兄弟,除了王五伤重被俘,杀出重围的四人外,全部战死!”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