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十四)却教伊人寻千山
宇文成的母亲叫季如意,只因排行老三,他人唤作三娘。她让我直呼其名,我见她个性爽朗直率,也不便矫揉作态,随口也叫她三娘,她欣然应承着,显得满心欢喜。
母子二人住在半山腰一座木屋,屋外种有四季花草,一棵枣树枝繁叶茂,屋内陈设简单却不失清雅,左面是书斋,文房四宝一应俱全,壁上悬挂《红梅吟》,梅花神韵逼真,端的栩栩如生,上书“一枝春雪冻梅花”,挥笔豪放不羁,字字遒劲有力。右面是药棚,三娘日夜在那儿捣腾草药,不时传来袅袅香气,沁入心脾之间,倒觉神清气爽。后面几间睡房,整洁得一尘不染,陶渊明的避世之所也不过如此吧。
十里坡虽在雍县境内,但却远在郊外,景色旖旎秀美,山间云雾缭绕,伴有晨钟暮鼓,实在是个修身养性之地。这几日我的腿脚灵便了些,可以下床稍事活动,于是乎暗自观察,心中揣测他们的来历,实在觉得有些蹊跷。十里坡方圆几里除了母子二人,并无他人居住,偶或上山采买的药商,云游方外的僧人,似乎与他们颇为熟稔,但是对她母子的态度却十分微妙,言谈举止甚有默契,神情之间透着敬畏。
十里坡山顶有一座寺庙,名曰观云寺。观云寺始建于西汉年间,据传文帝胞兄生性淡泊,无意于追名逐利,盛年时在此落发,摈弃俗名,法号“云空”,后任寺庙住持,为祠庙更名“观云寺”。云空大师潜心研习佛教,于佛学上颇有造诣,留下不少经书典籍广为传诵,不过我之所以对他如此熟知,是因为父亲书房的那幅对联出自他的手笔:
云起云落,浮云转眼即成空;缘生缘灭,尘缘回首却是梦。
想到这里,我不禁暗自思忖:人杰地灵之处,实乃颐养性情的上佳之所,云空大师如是,宇文成亦然,可惜我不能如他们一般淡定。
“我本来想对你说——你若肯好生将养,不出三天便能痊愈;但你若一心逞能,那可很难说了——当然,你的腿要是废了,我一定不会留你。”冷冷的声音自身后传来。
我回头,那厮黑着脸看着我。
“整日卧床不起,没病也闷坏了。我只是四下走走,你要是不乐意,我立刻上床呆着就是。”我忍气道。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骄傲如我,又能如何?
见我神情委顿,他似乎有些不忍,勉强寻找话题,“踏雪不受束缚惯了,日落方肯回来。你平素是怎么管教它的?”
话一出口,他便后悔,几分尴尬清楚地写在脸上。
我一怔,旋即笑道:“原来它从前的名字叫踏雪。现在它叫莫愁,我最好的朋友。”见他沉默不语,我微笑着补充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对,己所不欲勿施于马。谁不喜欢自由呢宇文公子?公子的宣纸端砚无一不是上佳之品,想必曾经非富即贵,可是此刻却远避红尘偏安一隅,难道不是图的逍遥自在?我从来讨厌囚禁的感觉,喜欢优哉游哉,随性而为。我的马也一样。”
我说“我的马”时,刻意提高了声调,不管莫愁从前属于谁,现在我才是莫愁的主人。
他愣愣地注视我,眼神似乎有些迷惑,当他终于收回视线时,我已经蹒跚着向睡房走去。
“干吗?放下我!我自己能走!”他毫不费力地抱起我,完全不顾我恼怒的抗议。
我的抗议立刻得到回应,不过不是他。
“我以为殿下真的清心寡欲了呢?原来那儿都能金屋藏娇。哼!”好清脆的女声。
我扭过头去,一位佳人伫门而立,浓眉杏目,樱唇微抿,一袭鹅黄纱衣盈盈及地,头上的珍珠吊坠端的熠熠生辉,好俏丽的女子!我在心中暗赞。不过瞧她的长相与装扮,一定不是中原人士,我心中已有些猜度——他和宇文成,都是鲜卑人。
那位宇文公子显然不解风情,对那醋意上涌的女子不过稍微驻足,仿佛对她的出现毫不惊讶,只作充耳不闻,头也未回照旧前行。
我难堪又迷惑,不知如何申辩,那个女子更加愤怒,一路追着上来,瞧着宇文成将我放在床上。
“她是谁?这个中原女子,就是你不远万里来到这荒山野岭的目的吗?瞧她的狐媚样子,不
会是狐狸精投胎的吧?”她眯眼看我,目光憎恨。
“我只说一遍——你最好马上离开。”宇文成的语气,冷得如同千年寒冰。
她倏地变了脸色,目中含泪,楚楚可怜:“让我留下来吧,别的什么都可以——我会善待这位妹妹,反正回到秋池,你也不会属于我一个人…别赶我走,求你了!”
我正在恼恨她的辱骂,见她我见犹怜的样子,心又软了下来,听她话中意思,是要成全这厮享齐人之福,又好气又好笑,不由出声解释:“姑娘,我和宇文公子素昧平生,更无丝毫瓜葛,请姑娘不要多心。”
“那你们…”她满脸疑惑。
我刚要开口,宇文成又道:“你好像没听懂我说的话。”
她咬紧嘴唇,泪水潸然而下,我待要劝慰,她却转身快跑出去,正巧与进门来的三娘撞个正着。
“珍儿…”三娘有些错愕。
“娘,让她走!”宇文成冷冷地说道。
好嘛,他们夫妻拌嘴,害我权作小人。原以为此处隐居如世外桃源,看来世间无桃园,何处无纷争?我的腿伤已无大碍,心中本就惦记父亲,不如明天自行离开为好。
不速之客走了,室内一时静默。三娘见气氛有异,连忙打着圆场说:“紫苏的药快煎好了,我先看看去,你们聊着吧。”
我斜靠在床上闭目养神,决定将面前的人视作空气。
那位尊神终于忍不住开口:“什么也不问吗?”
我笑道:“若非殿下愿开金口,小女子问也白问不是?”
他黑着脸,冷哼一声。
“我的好奇心并不重,但是如果你并不介意,我也不妨半问半猜。”我笑着打趣。
“鲜卑王宇文浩南野心勃勃,一向对中原虎视眈眈,但却数度败在高祖皇帝手上。宇文家族女多男少,人丁并不兴旺,他的四个儿子战死两个,余下两个倒是堪称当今枭雄。‘定成国邦’是他给儿子取得名字——由此可见他对开疆建国怀有多大的梦想…你说你叫宇文成,可是三娘为何叫你阿邦?”
“好个伶俐丫头!”他狠狠瞪我,“没错,宇文成是我二哥的名字。”
好好的名字不用,为什么用他哥哥的?我看了看他的脸色,决定不再追问。
“珍儿是你的妃子,”我换了一个比较安全的问题,直觉告诉我他表面对珍儿疾风骤雨的,实际与他二哥相比,那并不是他的软肋,“她很喜欢你。”
他又冷哼一声,表情木然。
白痴啊,傻瓜都看得出来。
“可是你为了某种缘故不愿回鲜卑王宫,情愿与三娘在此隐居,据我所知,你的大哥和三哥已然身故,除了你二哥,你便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且听闻当今鲜卑王尚无所出,你就是王储的不二人选啊,啧啧,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君王自古就有,二者都不爱的倒没见过。”我叹道。
他忽然涨红了脸,想要申辩什么,却又踌躇难言,终于一甩头,摔门而出。
哼,有什么了不起的,过了明天,我便走人,就算你们母子于我有救命之恩,那也只有日后图报了。我躺了下去,倦意袭来,渐渐睡着。
风吹开菱花窗,我昏沉沉的醒来。
“娘,我说过多少遍了,别给她下嗜睡药,她会整日乏力,久了有亏身体。”是宇文成,不,是宇文邦的声音。
“傻小子,那你赶紧留住她呀,你以为我瞧不出来,你可难得喜欢上一个人。”说话的是三娘。
“她家有急事,咱们这么做实属不义,况且…她的心不在我这里,留下也没用。明儿过了,送她走吧。”宇文邦说道。
三娘的药?难怪我整天浑身无力!我的心怦怦跳个不停,不行,此刻只作不知,明早立即走人。
口干舌燥,我伸手去拿枕边的杯子。
是太过惊慌还是手臂没劲,杯子被指尖挥落,脆生生散落一地。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母子二人住在半山腰一座木屋,屋外种有四季花草,一棵枣树枝繁叶茂,屋内陈设简单却不失清雅,左面是书斋,文房四宝一应俱全,壁上悬挂《红梅吟》,梅花神韵逼真,端的栩栩如生,上书“一枝春雪冻梅花”,挥笔豪放不羁,字字遒劲有力。右面是药棚,三娘日夜在那儿捣腾草药,不时传来袅袅香气,沁入心脾之间,倒觉神清气爽。后面几间睡房,整洁得一尘不染,陶渊明的避世之所也不过如此吧。
十里坡虽在雍县境内,但却远在郊外,景色旖旎秀美,山间云雾缭绕,伴有晨钟暮鼓,实在是个修身养性之地。这几日我的腿脚灵便了些,可以下床稍事活动,于是乎暗自观察,心中揣测他们的来历,实在觉得有些蹊跷。十里坡方圆几里除了母子二人,并无他人居住,偶或上山采买的药商,云游方外的僧人,似乎与他们颇为熟稔,但是对她母子的态度却十分微妙,言谈举止甚有默契,神情之间透着敬畏。
十里坡山顶有一座寺庙,名曰观云寺。观云寺始建于西汉年间,据传文帝胞兄生性淡泊,无意于追名逐利,盛年时在此落发,摈弃俗名,法号“云空”,后任寺庙住持,为祠庙更名“观云寺”。云空大师潜心研习佛教,于佛学上颇有造诣,留下不少经书典籍广为传诵,不过我之所以对他如此熟知,是因为父亲书房的那幅对联出自他的手笔:
云起云落,浮云转眼即成空;缘生缘灭,尘缘回首却是梦。
想到这里,我不禁暗自思忖:人杰地灵之处,实乃颐养性情的上佳之所,云空大师如是,宇文成亦然,可惜我不能如他们一般淡定。
“我本来想对你说——你若肯好生将养,不出三天便能痊愈;但你若一心逞能,那可很难说了——当然,你的腿要是废了,我一定不会留你。”冷冷的声音自身后传来。
我回头,那厮黑着脸看着我。
“整日卧床不起,没病也闷坏了。我只是四下走走,你要是不乐意,我立刻上床呆着就是。”我忍气道。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骄傲如我,又能如何?
见我神情委顿,他似乎有些不忍,勉强寻找话题,“踏雪不受束缚惯了,日落方肯回来。你平素是怎么管教它的?”
话一出口,他便后悔,几分尴尬清楚地写在脸上。
我一怔,旋即笑道:“原来它从前的名字叫踏雪。现在它叫莫愁,我最好的朋友。”见他沉默不语,我微笑着补充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对,己所不欲勿施于马。谁不喜欢自由呢宇文公子?公子的宣纸端砚无一不是上佳之品,想必曾经非富即贵,可是此刻却远避红尘偏安一隅,难道不是图的逍遥自在?我从来讨厌囚禁的感觉,喜欢优哉游哉,随性而为。我的马也一样。”
我说“我的马”时,刻意提高了声调,不管莫愁从前属于谁,现在我才是莫愁的主人。
他愣愣地注视我,眼神似乎有些迷惑,当他终于收回视线时,我已经蹒跚着向睡房走去。
“干吗?放下我!我自己能走!”他毫不费力地抱起我,完全不顾我恼怒的抗议。
我的抗议立刻得到回应,不过不是他。
“我以为殿下真的清心寡欲了呢?原来那儿都能金屋藏娇。哼!”好清脆的女声。
我扭过头去,一位佳人伫门而立,浓眉杏目,樱唇微抿,一袭鹅黄纱衣盈盈及地,头上的珍珠吊坠端的熠熠生辉,好俏丽的女子!我在心中暗赞。不过瞧她的长相与装扮,一定不是中原人士,我心中已有些猜度——他和宇文成,都是鲜卑人。
那位宇文公子显然不解风情,对那醋意上涌的女子不过稍微驻足,仿佛对她的出现毫不惊讶,只作充耳不闻,头也未回照旧前行。
我难堪又迷惑,不知如何申辩,那个女子更加愤怒,一路追着上来,瞧着宇文成将我放在床上。
“她是谁?这个中原女子,就是你不远万里来到这荒山野岭的目的吗?瞧她的狐媚样子,不
会是狐狸精投胎的吧?”她眯眼看我,目光憎恨。
“我只说一遍——你最好马上离开。”宇文成的语气,冷得如同千年寒冰。
她倏地变了脸色,目中含泪,楚楚可怜:“让我留下来吧,别的什么都可以——我会善待这位妹妹,反正回到秋池,你也不会属于我一个人…别赶我走,求你了!”
我正在恼恨她的辱骂,见她我见犹怜的样子,心又软了下来,听她话中意思,是要成全这厮享齐人之福,又好气又好笑,不由出声解释:“姑娘,我和宇文公子素昧平生,更无丝毫瓜葛,请姑娘不要多心。”
“那你们…”她满脸疑惑。
我刚要开口,宇文成又道:“你好像没听懂我说的话。”
她咬紧嘴唇,泪水潸然而下,我待要劝慰,她却转身快跑出去,正巧与进门来的三娘撞个正着。
“珍儿…”三娘有些错愕。
“娘,让她走!”宇文成冷冷地说道。
好嘛,他们夫妻拌嘴,害我权作小人。原以为此处隐居如世外桃源,看来世间无桃园,何处无纷争?我的腿伤已无大碍,心中本就惦记父亲,不如明天自行离开为好。
不速之客走了,室内一时静默。三娘见气氛有异,连忙打着圆场说:“紫苏的药快煎好了,我先看看去,你们聊着吧。”
我斜靠在床上闭目养神,决定将面前的人视作空气。
那位尊神终于忍不住开口:“什么也不问吗?”
我笑道:“若非殿下愿开金口,小女子问也白问不是?”
他黑着脸,冷哼一声。
“我的好奇心并不重,但是如果你并不介意,我也不妨半问半猜。”我笑着打趣。
“鲜卑王宇文浩南野心勃勃,一向对中原虎视眈眈,但却数度败在高祖皇帝手上。宇文家族女多男少,人丁并不兴旺,他的四个儿子战死两个,余下两个倒是堪称当今枭雄。‘定成国邦’是他给儿子取得名字——由此可见他对开疆建国怀有多大的梦想…你说你叫宇文成,可是三娘为何叫你阿邦?”
“好个伶俐丫头!”他狠狠瞪我,“没错,宇文成是我二哥的名字。”
好好的名字不用,为什么用他哥哥的?我看了看他的脸色,决定不再追问。
“珍儿是你的妃子,”我换了一个比较安全的问题,直觉告诉我他表面对珍儿疾风骤雨的,实际与他二哥相比,那并不是他的软肋,“她很喜欢你。”
他又冷哼一声,表情木然。
白痴啊,傻瓜都看得出来。
“可是你为了某种缘故不愿回鲜卑王宫,情愿与三娘在此隐居,据我所知,你的大哥和三哥已然身故,除了你二哥,你便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且听闻当今鲜卑王尚无所出,你就是王储的不二人选啊,啧啧,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君王自古就有,二者都不爱的倒没见过。”我叹道。
他忽然涨红了脸,想要申辩什么,却又踌躇难言,终于一甩头,摔门而出。
哼,有什么了不起的,过了明天,我便走人,就算你们母子于我有救命之恩,那也只有日后图报了。我躺了下去,倦意袭来,渐渐睡着。
风吹开菱花窗,我昏沉沉的醒来。
“娘,我说过多少遍了,别给她下嗜睡药,她会整日乏力,久了有亏身体。”是宇文成,不,是宇文邦的声音。
“傻小子,那你赶紧留住她呀,你以为我瞧不出来,你可难得喜欢上一个人。”说话的是三娘。
“她家有急事,咱们这么做实属不义,况且…她的心不在我这里,留下也没用。明儿过了,送她走吧。”宇文邦说道。
三娘的药?难怪我整天浑身无力!我的心怦怦跳个不停,不行,此刻只作不知,明早立即走人。
口干舌燥,我伸手去拿枕边的杯子。
是太过惊慌还是手臂没劲,杯子被指尖挥落,脆生生散落一地。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