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十八)此去不留相思地
思绪辗转,不觉夜深。
直到阿克苏为我系上狐裘披风,我才意识到他的存在。
“我料想你便在此,你也是的,难道不知道草原秋凉?你看你的手,都冻成冰了!”他把我的手捂在嘴边呵气,一边皱眉埋怨道。
我想抽手,可他不留余地地继续为我捂暖。
这是从何时开始的?我打量着眼前的俊美少年,他温柔的眼神,分明含着一丝炙热的情感。
而我…该死!由始至终,我视他如兄如友,仅此而已。我必须承认,这些日子幸亏有他,我才能从容撑到现在。可是时间越久,我的压力便越大。阿克苏这一年成熟许多,他身量比从前更高,身板也更加结实,行为处事越发老成持重,冬天一过,他便十五了。按照突厥的规矩,他便到了选妃的年纪,他不再是个小男孩了,我和他的关系,也终究不能如同从前一般。
“可汗宣你觐见,是有大事相商吗?”我问。
“不止是我——还有皇叔、察尔汗、金巴图、则斯泰与几位哥哥。”他牵着我往回走。
此事必定非同小可。嘉满自不必说,其他三个都是乌古斯的左膀右臂,随着他血雨腥风攻打江山之人。几个儿子若非大事平日也难得齐聚一堂。我不敢多问,虽说阿克苏对我向来毫无避讳,可是人贵自知,我对自己的身份与处境清醒得很。
“素拓欲联合北方诸侯出兵京都,许以苏尔河以西千里之地,求父汗为他增兵添粮做后盾,他是我的亲舅舅,父汗想要拒绝,有些抹不开情面,故而十分苦恼。”他侧头看了我一眼,仿佛知道我的心思。
“那么,谁主战?谁主和?”我终于有些好奇。
“大哥主战。他觉得高祖皇帝立足未稳,中原正好适逢天灾,咱们可以趁虚而入,一鼓作气拿下京都。皇叔主和。他认为素拓是被季方挑唆作乱,为今之计是认清形势,千万不要受人愚弄。而现今形势便是——天下久经战乱,早已元气大伤,百姓厌倦战争,希望安居乐业。突厥各部也不例外,泗水一战我们已然大败而归,如果现在再集合兵力与中原开战,一则未必胜券在握,二则难免惹人耻笑,说咱们言而无信,和亲才不过一年,转眼又出尔反尔。”
我心中暗想——嘉满到底是老谋深算,敏都实在是匹夫之勇。
“其他人是什么意思?”我问道。
“二哥从来唯大哥马首是瞻;三哥腿伤发作,故而称病未至;四哥与几位将军倒是与三叔意见一致,不过碍着大哥的面子,态度有些模棱两可。”阿克苏沉吟道。
月色斜照,晚风来袭,他的脸庞有几分清冷的光辉,易发显得沉毅与淡定。我在心中暗暗叹息——论年纪他不过是个大孩子,世事却已经让他提前成为男人,心机与权谋,筹划与算计,他注定会成为突厥未来的大君。
“你怎么看?”他忽然反问。
我收回思绪,微微一笑:“敏都与素拓私交亲厚吗?”
他点头默认。
“这就难怪了。”我继续说道,“他帮着素拓,也许不仅是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或者二人私下结成同盟——可汗的身体不济,他有心栽培于你,虽没有宣之于口,可明眼人都看在眼里不是吗?若是敏都有素拓撑腰,加之他往日的战功与长子的身份,汗位还不是十拿九稳的事情?表面上是决断与中原的战事问题,实则牵连到草原的地盘之争与突厥的王储之争,察尔汗他们不是傻瓜,难道看不清事情轻重?所以他们才不便参言过多,态度自然就暧昧不明。”
阿克苏停住脚步,仔细打量着我。
“怎么?”我笑道。
“狐狸精变的丫头!”他伸手给我一个暴栗,“你平日事不关己,没想到心如明镜。他朝我为玄德,你便做诸葛如何?”
“只怕不好——刘备虽博英名,却未得天下啊!”我取笑道。
“我没有那样的宏图大志,我只想得一知己足矣!”他握紧我的手。
我有些慌乱,急忙岔开话题:“可汗没问你的意见吗?”
“自然有问。我不会为了大哥的面子背弃南庭父老。草原的宁静得来不易,大好江山固然令人渴望,不过需要坚实的基业。李氏父子并非大梁昏君,他们知道民心的重要,听闻李让登基次日,便下诏开仓放粮,连免三年税赋,百官减俸三年,与民共度时艰。他采纳了宁王的建议,按人丁与户籍分配土地,设立监督机制,清理贪官污吏,大容虽百废待兴,但是民心稳定,已有良好的开始。突厥与中原交战多年,一向败多胜少,百姓穷困潦倒,补给严重不足,这场战争何来胜算?且不说与中原结亲不久,现在又倒戈相向,徒然授人以柄,落下不义口实!”阿克苏说道。
他倒是有见识,我暗赞。
“也就是说,你反对与素拓结盟?”我问。
他点点头,“不过,推掉素拓是一方面,齐王马上便到南庭,咱们的态度很重要,你以为他真的肯为了姐姐不远千里陪伴来此?”
他说到魏思恭,我有些不自在,拜和快到了,我加快了步伐。
“齐王既然是大容皇帝的使节,你为什么不问问我的想法?”他忽然拽起我的手,“傻瓜才会相信结盟的婚姻,所以我从来不认为他是我的姐夫。猜猜看,紫苏!”
他的眼波流动,束发的丝带何时散了,额前垂下一抹长发,在夜色中竟有魅惑的意味。
“泗水一战,突厥颜面尽失。宝婵公主虽与齐王结亲,但突厥人一向心高气傲,上至可汗与敏都,下至将军与士兵,谁都心有不甘。如你所说,放弃战争是时机未到,并非意味着臣服中原。所以,就算你们不会答应与素拓结盟,也不愿轻易对中原服软——最好让他们看到突厥的诚意,也让他们真正了解突厥的重要。我说的对吗,阿克苏殿下?”我冷冷地回答。
他的手倏然放下,眼神似有一丝失落。
“抱歉,紫苏!我知道你还介意他,我心里…”
“够了,我累了。如果没事的话,我想去休息了。”
我刚转身,阿克苏却摁住我的肩膀。
“后日午后,父汗会在宫内设宴。你明日便去玉合宫小住几日,待他们走后,我自去接你。”
“放心,我不会见到他。”我有些无力。
“不,我一点都不放心!紫苏,我的心很乱,你不会了解。从小到大,我都衣食无忧,可谓应有尽有。我有很多兄弟,很多随从奴婢,可是我一直很孤单。我心里空荡荡的,直到有你出现。记得初见你那天,我在帐外吹笛,心里正难受呢,你就那样横冲直撞来到我面前。真的很奇怪,自从你来了之后,我忽然觉得每天都过得很快,每个明天似乎都有期盼。你明白那种感受吗?也许你明白,却不是为我。我可以给你我所有,但是你愿意接受吗?也许你要的,不过是自由呢!”他的眼里满是挣扎,我忽的有点不忍心。
“那天,你为什么难受?”我问。
“是母妃的生辰,我十岁那年她去世了。那天刚刚吃了败仗,所有人都惦记着战事,没人会记得那个日子有何特别,包括父汗和敏都。她生前最喜欢听我吹笛,所以我特意吹给她听。”
那晚的笛声,哀怨而缠绵,也令我想起从未蒙面的母亲。
我不由轻抚他的脸,他的脸上分明有泪水滑过。
“紫苏,我要你记得——无论你做什么,我都可以答应,除了伤害你自己!哪怕有一天,你想要离开!只要记得我…就好!”
他紧紧抱住我,竭力克制哽咽。
很多年以后想起这个夜晚,我终于明白阿克苏的心情。
原来,他早就预感到离别。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直到阿克苏为我系上狐裘披风,我才意识到他的存在。
“我料想你便在此,你也是的,难道不知道草原秋凉?你看你的手,都冻成冰了!”他把我的手捂在嘴边呵气,一边皱眉埋怨道。
我想抽手,可他不留余地地继续为我捂暖。
这是从何时开始的?我打量着眼前的俊美少年,他温柔的眼神,分明含着一丝炙热的情感。
而我…该死!由始至终,我视他如兄如友,仅此而已。我必须承认,这些日子幸亏有他,我才能从容撑到现在。可是时间越久,我的压力便越大。阿克苏这一年成熟许多,他身量比从前更高,身板也更加结实,行为处事越发老成持重,冬天一过,他便十五了。按照突厥的规矩,他便到了选妃的年纪,他不再是个小男孩了,我和他的关系,也终究不能如同从前一般。
“可汗宣你觐见,是有大事相商吗?”我问。
“不止是我——还有皇叔、察尔汗、金巴图、则斯泰与几位哥哥。”他牵着我往回走。
此事必定非同小可。嘉满自不必说,其他三个都是乌古斯的左膀右臂,随着他血雨腥风攻打江山之人。几个儿子若非大事平日也难得齐聚一堂。我不敢多问,虽说阿克苏对我向来毫无避讳,可是人贵自知,我对自己的身份与处境清醒得很。
“素拓欲联合北方诸侯出兵京都,许以苏尔河以西千里之地,求父汗为他增兵添粮做后盾,他是我的亲舅舅,父汗想要拒绝,有些抹不开情面,故而十分苦恼。”他侧头看了我一眼,仿佛知道我的心思。
“那么,谁主战?谁主和?”我终于有些好奇。
“大哥主战。他觉得高祖皇帝立足未稳,中原正好适逢天灾,咱们可以趁虚而入,一鼓作气拿下京都。皇叔主和。他认为素拓是被季方挑唆作乱,为今之计是认清形势,千万不要受人愚弄。而现今形势便是——天下久经战乱,早已元气大伤,百姓厌倦战争,希望安居乐业。突厥各部也不例外,泗水一战我们已然大败而归,如果现在再集合兵力与中原开战,一则未必胜券在握,二则难免惹人耻笑,说咱们言而无信,和亲才不过一年,转眼又出尔反尔。”
我心中暗想——嘉满到底是老谋深算,敏都实在是匹夫之勇。
“其他人是什么意思?”我问道。
“二哥从来唯大哥马首是瞻;三哥腿伤发作,故而称病未至;四哥与几位将军倒是与三叔意见一致,不过碍着大哥的面子,态度有些模棱两可。”阿克苏沉吟道。
月色斜照,晚风来袭,他的脸庞有几分清冷的光辉,易发显得沉毅与淡定。我在心中暗暗叹息——论年纪他不过是个大孩子,世事却已经让他提前成为男人,心机与权谋,筹划与算计,他注定会成为突厥未来的大君。
“你怎么看?”他忽然反问。
我收回思绪,微微一笑:“敏都与素拓私交亲厚吗?”
他点头默认。
“这就难怪了。”我继续说道,“他帮着素拓,也许不仅是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或者二人私下结成同盟——可汗的身体不济,他有心栽培于你,虽没有宣之于口,可明眼人都看在眼里不是吗?若是敏都有素拓撑腰,加之他往日的战功与长子的身份,汗位还不是十拿九稳的事情?表面上是决断与中原的战事问题,实则牵连到草原的地盘之争与突厥的王储之争,察尔汗他们不是傻瓜,难道看不清事情轻重?所以他们才不便参言过多,态度自然就暧昧不明。”
阿克苏停住脚步,仔细打量着我。
“怎么?”我笑道。
“狐狸精变的丫头!”他伸手给我一个暴栗,“你平日事不关己,没想到心如明镜。他朝我为玄德,你便做诸葛如何?”
“只怕不好——刘备虽博英名,却未得天下啊!”我取笑道。
“我没有那样的宏图大志,我只想得一知己足矣!”他握紧我的手。
我有些慌乱,急忙岔开话题:“可汗没问你的意见吗?”
“自然有问。我不会为了大哥的面子背弃南庭父老。草原的宁静得来不易,大好江山固然令人渴望,不过需要坚实的基业。李氏父子并非大梁昏君,他们知道民心的重要,听闻李让登基次日,便下诏开仓放粮,连免三年税赋,百官减俸三年,与民共度时艰。他采纳了宁王的建议,按人丁与户籍分配土地,设立监督机制,清理贪官污吏,大容虽百废待兴,但是民心稳定,已有良好的开始。突厥与中原交战多年,一向败多胜少,百姓穷困潦倒,补给严重不足,这场战争何来胜算?且不说与中原结亲不久,现在又倒戈相向,徒然授人以柄,落下不义口实!”阿克苏说道。
他倒是有见识,我暗赞。
“也就是说,你反对与素拓结盟?”我问。
他点点头,“不过,推掉素拓是一方面,齐王马上便到南庭,咱们的态度很重要,你以为他真的肯为了姐姐不远千里陪伴来此?”
他说到魏思恭,我有些不自在,拜和快到了,我加快了步伐。
“齐王既然是大容皇帝的使节,你为什么不问问我的想法?”他忽然拽起我的手,“傻瓜才会相信结盟的婚姻,所以我从来不认为他是我的姐夫。猜猜看,紫苏!”
他的眼波流动,束发的丝带何时散了,额前垂下一抹长发,在夜色中竟有魅惑的意味。
“泗水一战,突厥颜面尽失。宝婵公主虽与齐王结亲,但突厥人一向心高气傲,上至可汗与敏都,下至将军与士兵,谁都心有不甘。如你所说,放弃战争是时机未到,并非意味着臣服中原。所以,就算你们不会答应与素拓结盟,也不愿轻易对中原服软——最好让他们看到突厥的诚意,也让他们真正了解突厥的重要。我说的对吗,阿克苏殿下?”我冷冷地回答。
他的手倏然放下,眼神似有一丝失落。
“抱歉,紫苏!我知道你还介意他,我心里…”
“够了,我累了。如果没事的话,我想去休息了。”
我刚转身,阿克苏却摁住我的肩膀。
“后日午后,父汗会在宫内设宴。你明日便去玉合宫小住几日,待他们走后,我自去接你。”
“放心,我不会见到他。”我有些无力。
“不,我一点都不放心!紫苏,我的心很乱,你不会了解。从小到大,我都衣食无忧,可谓应有尽有。我有很多兄弟,很多随从奴婢,可是我一直很孤单。我心里空荡荡的,直到有你出现。记得初见你那天,我在帐外吹笛,心里正难受呢,你就那样横冲直撞来到我面前。真的很奇怪,自从你来了之后,我忽然觉得每天都过得很快,每个明天似乎都有期盼。你明白那种感受吗?也许你明白,却不是为我。我可以给你我所有,但是你愿意接受吗?也许你要的,不过是自由呢!”他的眼里满是挣扎,我忽的有点不忍心。
“那天,你为什么难受?”我问。
“是母妃的生辰,我十岁那年她去世了。那天刚刚吃了败仗,所有人都惦记着战事,没人会记得那个日子有何特别,包括父汗和敏都。她生前最喜欢听我吹笛,所以我特意吹给她听。”
那晚的笛声,哀怨而缠绵,也令我想起从未蒙面的母亲。
我不由轻抚他的脸,他的脸上分明有泪水滑过。
“紫苏,我要你记得——无论你做什么,我都可以答应,除了伤害你自己!哪怕有一天,你想要离开!只要记得我…就好!”
他紧紧抱住我,竭力克制哽咽。
很多年以后想起这个夜晚,我终于明白阿克苏的心情。
原来,他早就预感到离别。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