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十三章 韩氏有孕
韩氏的晕倒把大家都惊了一跳,这顿团圆晚饭终究也没能吃成。看着脸色惨白躺在床上的韩氏,明珠吓得抓着她的手泪水涟涟,珍珠也不安地站在边上抚着明珠的肩膀,沈延英则不停地在屋里踱步。
“大夫来了没有啊?”沈延英几乎每隔几分钟就要冲门口问一声。但古代不比现代交通发达,这都快半夜了,大夫又怎么可能这么快就赶到。
看到沈延英焦急的模样,金珠上前拉着他的手道“父亲别急,先坐会儿喝口茶吧。”
这时候沈延英正着急上火,却哪里还有心情喝茶,一手把金珠挥了个踉跄,“去去去,一边去,别在这里添乱。”
看到一向宠爱的三女儿满面委屈泫然欲泣地看着自己,沈延英才发觉自己刚刚的语气是不是有些过了,但他又觉得这个女儿也太没有眼力见了,是以只是看了她一眼便又不耐烦地说道“都回自己屋里呆着,别杵在这里了。”
金珠见她一意关心讨好的父亲这般厌烦自己,气得甩开袖子便哭着跑了出去。沈弘斌茫然地看了眼父亲,又看了眼跑出去的姐姐,想了想还是追着跑了出去。
看着跑出去的儿女,沈延英烦躁地在一边的太师椅上坐了下来,生气地自言自语道“该死的,我该亲自骑马去请,那还快些,这马车就是慢。”
沈弘儒见父亲这么生气,想上去安慰一下,却被一只略显冰凉的小手拉住了,低头望去,珍珠冲他摇了摇头。他愣了愣神。马上明白过来,沈延英正烦着,帮不上忙的去说再多劝慰的话也是讨骂,便如刚刚的金珠。想通了的少年紧了紧妹妹的手,安静地站在床边等着。
珍珠看着依旧昏迷不醒的韩氏,心里不免有限担忧,她虽然来自现代,但医学知识却并不丰富。只是她想,太长时间的昏迷对人肯定没什么好处,当务之急还是先要救醒韩氏才好。只是自家住在城外,自从三年前的那场刺杀后,城门管理愈发严格,每天晚上大概八点就关闭了,虽然沈延英这些每日要去上朝的官员有特殊手令可以通行,但到底还是要耽搁些时候了。
等了半柱香的时间。前去接太医的小厮却还没有回来,不要说沈延英,就是珍珠也有些着急了。撇开弘桦的死,她第一次感觉到古代的生活真的是很不方便,医疗条件这么恶劣,难怪古人平均寿命都不长。现代她生活的城市虽然医疗条件不那么发达。但好歹乡里还有个卫生院,小毛小病都能治。这地方,太医都围着皇宫转的,恨不得天天住在宫里,要请一次实在麻烦。但即便如此,那太医也不是谁都能请得动的。
珍珠忽的一个激灵,她忍不住拍了下自己的脑袋,真是好日子过傻了,一般百姓家总不至于生病了都去看太医吧。来不及和父亲解释。她忙冲到门外对王妈妈道“快叫人去最近的医馆找大夫。太晚了医馆怕都休息了,多派几个人驾着马车分头去找。”
王妈妈这才明白过来,忙应了下去吩咐。
这招到是有用,又过了不到半个时辰。便有小厮扶着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大夫匆匆赶了过来,王妈妈说还有两个大夫在耳房候着,但这个公孙大夫是济慈堂的坐馆,是三个人中医术最好的,所以就先请他进来看看。
珍珠看着眼前这个似乎连路都走不动的老大夫,心里有些担心,他不会老眼昏花了吧?看了看见不到一颗星子的夜幕和逐渐升起的薄雾,珍珠叹了口气,既然来了就先看看吧。这样想着便对老大夫作了个揖,“老先生请稍后。”说着便朝海棠点了点头,海棠会意转身进了里屋,等他们一行进屋的时候,明珠、玉珠、墨珠都不在屋里了,韩氏的床帘也垂了下来,只露出一只皓白手腕,上面还盖着薄薄的雪蝉丝帕。
“老大夫这边请!”珍珠指着床边的束腰圆凳请公孙大夫坐下。
老大夫点了点头,哆哆嗦嗦地把药箱交给小厮,在凳子上坐下,一手搭上了韩氏的脉门。大概医生都有摸胡子的习惯,这个公孙大夫也是一手把脉,一手捻着自己的胡须,沈延英紧张地盯着大夫的脸,似乎想看出什么来,但老大夫那满脸的褶子上看不出情况是好是坏,到是能看出朵菊花来。
屋里的气氛随着老大夫的沉默而显得格外凝重,珍珠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能否借夫人尊荣一看。”老大夫终于松开了手,冲沈延英问道。
“可以可以。”没等沈延英回答,珍珠忙上前撩开了帘子,这古代的规矩就是多,什么女子不能见外男,她可不能因为这点破规矩害的韩氏误了治疗。谁都知道,中医讲究望闻问切,这一下子省掉三个步骤她还不放心呢。
怕老大夫眼神不好,珍珠还命人多点了几盏灯过来,老大夫满意地点了点头,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个叫大家安心的笑容。
“不妨事,不妨事。”老大夫笑着转身,对沈延英躬手道“喜事儿,喜事儿,恭喜大人,夫人这是有喜了。”
套用星爷的一句名言“人生的大喜大悲来得太快,真是太~刺激了。”沈延英和珍珠听了都愣住了。到是屋里的丫鬟婆子们先反应了过来,一时间满屋子的道喜声此起彼伏。
“那我母亲怎么会晕倒,是不是有什么问题?”韩氏搁现代都够得上高龄产妇了,况且她又将近十年没有生育过了,珍珠的第一反应就是担心。
“啊,对!”沈延英刚缓过神来,一听女儿的问话,马上又紧张起来“内子已经昏过去小一炷香了,怎么还不见醒?”
珍珠对沈延英的表现表示满意,总算他还不是那种为了子嗣不顾妻子身体的人。
“呵呵”老大夫笑着道“不妨事,不妨事,夫人晕倒是前一阵过于劳累以致身体虚弱引致的,现在才刚两个月,只要头五个月小心养着就不妨事了。”
听到这里,沈延英父女的心这才落了地,到这会儿,他才咧起嘴傻笑起来。“呵呵,那要不要开点药吃吃?”
老大夫扶着身边小厮的手道“不妨事,不妨事,听说大人家素日都是都是请严太医和李太医来诊治的,至于药嘛,也等太医过来看了再开吧。夫人眼下情况稳定,也不需要特意弄醒她,屋里不要留太多人,叫她好好休息休息便可。”
沈延英连连点头高兴地叫王妈妈送老大夫,珍珠跟了出去,这个公孙大夫看着微微颤颤的,到是个心细如尘的,沈延英刚刚是心急才问用不用吃什么药,其实他们家这种身份,又怎么会随随便便吃临时找来的医生开的药。太医随后就到了,他既抢先讨了好彩头,后面又有高手帮着收尾,他轻轻松松赚个诊费走人,这种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珍珠冲公孙大夫作了个揖,他照旧侧身不受,珍珠笑着对王妈妈道“烦请妈妈去账上领五十两喜封,送送公孙大夫。更深露重,叫小厮们小心送大夫回家。”
五十两的喜封可不是个小数目,但公孙大夫却没有像寻常大夫那般喜形于色,只是浅笑着对珍珠抬了抬手便跟着王妈妈走了,看着他缓慢是身影,珍珠这才发觉一旁挎着药箱扶着他的似乎并不是她们家的小厮。
见王妈妈领着公孙大夫走远,珍珠才对大韩妈妈道“耳房那两个大夫派人好生伺候着,等太医来了再送他们走,每人包个二十两喜封。”
这两年大韩妈妈见珍珠处事越发稳重,也真心认可了这个小主子,见她发话认真听了,又问道“那要不要把公孙大夫也留下?毕竟他可是济慈堂的名医。”
珍珠看着大韩妈妈笑着摇摇头道“不用了,若是母亲真有什么,那便说明公孙大夫医术不精,没看出问题来,那即便他留下也没什么用。”
说着,珍珠拉住大韩妈妈的手安慰道“我这也是以防万一,说来他能有今天的名声,总不至于连喜脉也误诊,妈妈不必过于担心了。况且估计严太医也快到了,您还是去吩咐下人准备些点心吧,这都快大半夜了,大家恐怕还都饿着呢!”
大韩妈妈看了看天上的月亮,才发觉都已经快四更天了,忙点头应了,匆匆忙忙往厨上走去。
果然,没一会儿严太医就赶到了,在重复了公孙大夫把脉望诊之后,韩氏有喜的诊断终于落实了,又开了几贴安胎药,同样吩咐头几个月要静养。
沈延英激动地拉着严太医的手再三感谢,弄得原本因为小小怀孕而被大半夜拉来而有些郁闷的严太医此刻也是一阵好笑。这满京城的大人老爷们一个个都是千张面孔百张笑脸,端的叫人看不透。唯有这个沈大人,总是喜怒形于色,也不知是哪里对了圣上的胃口,居然还成了红人。不过和这种人打交道到也有一点好,就是不用费那么多脑子。(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大夫来了没有啊?”沈延英几乎每隔几分钟就要冲门口问一声。但古代不比现代交通发达,这都快半夜了,大夫又怎么可能这么快就赶到。
看到沈延英焦急的模样,金珠上前拉着他的手道“父亲别急,先坐会儿喝口茶吧。”
这时候沈延英正着急上火,却哪里还有心情喝茶,一手把金珠挥了个踉跄,“去去去,一边去,别在这里添乱。”
看到一向宠爱的三女儿满面委屈泫然欲泣地看着自己,沈延英才发觉自己刚刚的语气是不是有些过了,但他又觉得这个女儿也太没有眼力见了,是以只是看了她一眼便又不耐烦地说道“都回自己屋里呆着,别杵在这里了。”
金珠见她一意关心讨好的父亲这般厌烦自己,气得甩开袖子便哭着跑了出去。沈弘斌茫然地看了眼父亲,又看了眼跑出去的姐姐,想了想还是追着跑了出去。
看着跑出去的儿女,沈延英烦躁地在一边的太师椅上坐了下来,生气地自言自语道“该死的,我该亲自骑马去请,那还快些,这马车就是慢。”
沈弘儒见父亲这么生气,想上去安慰一下,却被一只略显冰凉的小手拉住了,低头望去,珍珠冲他摇了摇头。他愣了愣神。马上明白过来,沈延英正烦着,帮不上忙的去说再多劝慰的话也是讨骂,便如刚刚的金珠。想通了的少年紧了紧妹妹的手,安静地站在床边等着。
珍珠看着依旧昏迷不醒的韩氏,心里不免有限担忧,她虽然来自现代,但医学知识却并不丰富。只是她想,太长时间的昏迷对人肯定没什么好处,当务之急还是先要救醒韩氏才好。只是自家住在城外,自从三年前的那场刺杀后,城门管理愈发严格,每天晚上大概八点就关闭了,虽然沈延英这些每日要去上朝的官员有特殊手令可以通行,但到底还是要耽搁些时候了。
等了半柱香的时间。前去接太医的小厮却还没有回来,不要说沈延英,就是珍珠也有些着急了。撇开弘桦的死,她第一次感觉到古代的生活真的是很不方便,医疗条件这么恶劣,难怪古人平均寿命都不长。现代她生活的城市虽然医疗条件不那么发达。但好歹乡里还有个卫生院,小毛小病都能治。这地方,太医都围着皇宫转的,恨不得天天住在宫里,要请一次实在麻烦。但即便如此,那太医也不是谁都能请得动的。
珍珠忽的一个激灵,她忍不住拍了下自己的脑袋,真是好日子过傻了,一般百姓家总不至于生病了都去看太医吧。来不及和父亲解释。她忙冲到门外对王妈妈道“快叫人去最近的医馆找大夫。太晚了医馆怕都休息了,多派几个人驾着马车分头去找。”
王妈妈这才明白过来,忙应了下去吩咐。
这招到是有用,又过了不到半个时辰。便有小厮扶着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大夫匆匆赶了过来,王妈妈说还有两个大夫在耳房候着,但这个公孙大夫是济慈堂的坐馆,是三个人中医术最好的,所以就先请他进来看看。
珍珠看着眼前这个似乎连路都走不动的老大夫,心里有些担心,他不会老眼昏花了吧?看了看见不到一颗星子的夜幕和逐渐升起的薄雾,珍珠叹了口气,既然来了就先看看吧。这样想着便对老大夫作了个揖,“老先生请稍后。”说着便朝海棠点了点头,海棠会意转身进了里屋,等他们一行进屋的时候,明珠、玉珠、墨珠都不在屋里了,韩氏的床帘也垂了下来,只露出一只皓白手腕,上面还盖着薄薄的雪蝉丝帕。
“老大夫这边请!”珍珠指着床边的束腰圆凳请公孙大夫坐下。
老大夫点了点头,哆哆嗦嗦地把药箱交给小厮,在凳子上坐下,一手搭上了韩氏的脉门。大概医生都有摸胡子的习惯,这个公孙大夫也是一手把脉,一手捻着自己的胡须,沈延英紧张地盯着大夫的脸,似乎想看出什么来,但老大夫那满脸的褶子上看不出情况是好是坏,到是能看出朵菊花来。
屋里的气氛随着老大夫的沉默而显得格外凝重,珍珠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能否借夫人尊荣一看。”老大夫终于松开了手,冲沈延英问道。
“可以可以。”没等沈延英回答,珍珠忙上前撩开了帘子,这古代的规矩就是多,什么女子不能见外男,她可不能因为这点破规矩害的韩氏误了治疗。谁都知道,中医讲究望闻问切,这一下子省掉三个步骤她还不放心呢。
怕老大夫眼神不好,珍珠还命人多点了几盏灯过来,老大夫满意地点了点头,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个叫大家安心的笑容。
“不妨事,不妨事。”老大夫笑着转身,对沈延英躬手道“喜事儿,喜事儿,恭喜大人,夫人这是有喜了。”
套用星爷的一句名言“人生的大喜大悲来得太快,真是太~刺激了。”沈延英和珍珠听了都愣住了。到是屋里的丫鬟婆子们先反应了过来,一时间满屋子的道喜声此起彼伏。
“那我母亲怎么会晕倒,是不是有什么问题?”韩氏搁现代都够得上高龄产妇了,况且她又将近十年没有生育过了,珍珠的第一反应就是担心。
“啊,对!”沈延英刚缓过神来,一听女儿的问话,马上又紧张起来“内子已经昏过去小一炷香了,怎么还不见醒?”
珍珠对沈延英的表现表示满意,总算他还不是那种为了子嗣不顾妻子身体的人。
“呵呵”老大夫笑着道“不妨事,不妨事,夫人晕倒是前一阵过于劳累以致身体虚弱引致的,现在才刚两个月,只要头五个月小心养着就不妨事了。”
听到这里,沈延英父女的心这才落了地,到这会儿,他才咧起嘴傻笑起来。“呵呵,那要不要开点药吃吃?”
老大夫扶着身边小厮的手道“不妨事,不妨事,听说大人家素日都是都是请严太医和李太医来诊治的,至于药嘛,也等太医过来看了再开吧。夫人眼下情况稳定,也不需要特意弄醒她,屋里不要留太多人,叫她好好休息休息便可。”
沈延英连连点头高兴地叫王妈妈送老大夫,珍珠跟了出去,这个公孙大夫看着微微颤颤的,到是个心细如尘的,沈延英刚刚是心急才问用不用吃什么药,其实他们家这种身份,又怎么会随随便便吃临时找来的医生开的药。太医随后就到了,他既抢先讨了好彩头,后面又有高手帮着收尾,他轻轻松松赚个诊费走人,这种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珍珠冲公孙大夫作了个揖,他照旧侧身不受,珍珠笑着对王妈妈道“烦请妈妈去账上领五十两喜封,送送公孙大夫。更深露重,叫小厮们小心送大夫回家。”
五十两的喜封可不是个小数目,但公孙大夫却没有像寻常大夫那般喜形于色,只是浅笑着对珍珠抬了抬手便跟着王妈妈走了,看着他缓慢是身影,珍珠这才发觉一旁挎着药箱扶着他的似乎并不是她们家的小厮。
见王妈妈领着公孙大夫走远,珍珠才对大韩妈妈道“耳房那两个大夫派人好生伺候着,等太医来了再送他们走,每人包个二十两喜封。”
这两年大韩妈妈见珍珠处事越发稳重,也真心认可了这个小主子,见她发话认真听了,又问道“那要不要把公孙大夫也留下?毕竟他可是济慈堂的名医。”
珍珠看着大韩妈妈笑着摇摇头道“不用了,若是母亲真有什么,那便说明公孙大夫医术不精,没看出问题来,那即便他留下也没什么用。”
说着,珍珠拉住大韩妈妈的手安慰道“我这也是以防万一,说来他能有今天的名声,总不至于连喜脉也误诊,妈妈不必过于担心了。况且估计严太医也快到了,您还是去吩咐下人准备些点心吧,这都快大半夜了,大家恐怕还都饿着呢!”
大韩妈妈看了看天上的月亮,才发觉都已经快四更天了,忙点头应了,匆匆忙忙往厨上走去。
果然,没一会儿严太医就赶到了,在重复了公孙大夫把脉望诊之后,韩氏有喜的诊断终于落实了,又开了几贴安胎药,同样吩咐头几个月要静养。
沈延英激动地拉着严太医的手再三感谢,弄得原本因为小小怀孕而被大半夜拉来而有些郁闷的严太医此刻也是一阵好笑。这满京城的大人老爷们一个个都是千张面孔百张笑脸,端的叫人看不透。唯有这个沈大人,总是喜怒形于色,也不知是哪里对了圣上的胃口,居然还成了红人。不过和这种人打交道到也有一点好,就是不用费那么多脑子。(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