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1)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我推开屋门,手拿扫把来到院落中。看着满地飘零散落的枫叶,止不住长叹。
今天的天气如同你我的初见,但是它却缺少了你。不知道我们分开了多久,是一年,还是两年,亦或是五年,乃至十年。但是我知道,无论我们分开的有多久,你的模样永远的在我心中。就如同出现在眼前一般。
秋风起,望断天涯路;愁断肠,已入相思门。
从前竟不知道已爱你到这样的地步,可是你呢,你的心我又知道多少。
执起扫把,轻轻扫着地上的落叶,不知不觉,手心中也起了厚厚的霜茧。从前,你最赞美的便是我的手了,可是现在,人已不在,还留着手做什么。
你看那地上的枫叶,像不像你我在围猎时的景象。只不过围着马蹄飘散的枫叶,想在只得与我这尼姑共处了。是啊,我已出家,还贪恋那红尘做什么?
我又是兀自的叹息,想要把这杂想推出脑后,可是,一看那枫叶,我就想看到了你,看见你站在远处冲我微笑,向我伸出手说:月儿,过来。
我扔下扫把,慢慢向前,可是走到跟前,你已不再。是了,我又在幻想,幻想你就在我身边。只是,褚浩哥哥你又错了,我叫邹语,是昭国大将军之女,不是刘国的羌月公主。
鼻子有些微酸,用身上灰青色的麻布衣衫慢慢擦拭着眼角的泪水,因为你说过,你不喜欢看到我哭泣,那我又怎能落泪,不叫你开心呢?
褚浩哥哥,到底是我做错了,还是你错了?是不是如果当初我不假死,你也不会随我而去;是不是当初我留在你身边,我们的恩恩怨怨就可以化解?
化解不了啊褚浩哥哥,我们的命运从一开始便已经定下,这世间,我们只能存活一人,就一人!所以我退出了,可我没想到你的心是真的,是不是因为我太软弱了?你告诉我。
终究,是我错了。可我不能随你而去,因为我的命是你给的。我要为你而活,看着我们的孩子,看着我们创造的天下。
“吱呀。”一声,是门开的声音,很久没有听到这样的声音了,我随声望去,想看看是谁来找我这油尽灯枯的尼姑。
门慢慢打开,红尘世界的景象已出现在我的眼前,我受不了那强烈的阳光,微微眯了一下眼。只见模糊中,一个清秀的女子出现在了面前。
瞧那女子身上的纱衣,多像你当年送我的那样,颜色鲜亮,图腾平整,我在你的面前欢快的转着一圈又一圈。
近了近了,我看清了那女子的面庞,与我长得竟是那样的像。从前,我最以我的容貌而骄傲,因为我是天下最美的女子,也是心上人心中最美的女子。女为悦己者容,那时的我有着无限的青春与权势,如今才知晓,什么才是最珍贵的。我又怎样的权势呢?让我想想。
我不自觉的又捡起扫把,陷入沉思,却听门外那女子轻叫一声:“母后。”
是了,我想起来了,我是大鲁王朝的太后,这天下最有权力的人,可也是这天下最悲哀的人,没有人知道一句:哀家的分量。
我不去理会那女子,径自向屋中走去,女子似乎有些意外,一个人走进院内,又轻轻地关上了门,跟我而来。
我知道她是谁,我也不会忘了她,她就是我与褚浩哥哥唯一的孩子--幼江公主。
只是,我对不起她的父皇,又怎有面目去看她一眼,堪当上她那一句:母后的称呼。
“嘭!”我将门关上,把她拒之门外,她久久立于门前,最终还是低声说:“母后,您不认得儿臣了吗?儿臣是幼江啊。”
我靠着门,平复下情绪才沉声道:“施主请回吧,贫尼不认得施主,也不想结识施主。”
她似有不甘,加重了声音,恳求起来。
“母后,儿臣知道您心里难过,是儿臣没有照顾好父皇,您请节哀吧。随儿臣回宫,我们回宫好吗?”
我摇摇头,狠狠地吸了吸鼻子,不想让她听出我的软弱以及我内心的疼痛,头微微一偏,加快了语气。
“施主请回,贫尼既已出家就该远离红尘,一心向佛。”
她终于不在恳求了,而是收复好情绪,如同公主般朗声道:“本宫以幼江公主的名义命你开门!”
“佛祖面前众生平等。”我淡淡道。不是我不想见她,而是我不知道怎样去面对她。
门外静了很久,静到我认为她已经走了。我悄悄打开门,顺着门缝向外望去,已经没有了她的踪影,寺院的大门一如既往的闭着,如果不是看见地上她留着的东西,我还会以为刚刚只是南柯一梦,我的一个幻想罢了。
我蹲下身,缓缓拿起地上的楠木匣子,楠木特有的气息飘散而来,这好像当年我们在‘医中洞’学医时的味道。
那时我们都还小,我在街头遇见他,他很落魄,饿了几天,偷小贩的包子被小贩抓住。也就是那一日,我救下了他,从此与他结下了不解之缘。
匣子被我缓缓开启,是一块玉佩,晶莹剔透的苹果绿上,有着娟秀的二字:月儿。
月儿是我的乳名。我的母亲是刘国的仪奈公主,她也是巾帼女将,自她嫁于父亲,二人琴瑟和鸣。可直到……直到陈国来攻打最后的昭国时,兵临昭国皇城门下,过了江,昭国也就完了。父亲临兵出战,留下了尚在襁褓中的我与母亲,从此一去不复返。
悲伤至极的母亲将我扔给她的陪嫁侍女,冲出营帐去了战场,也了无音信。而我,只有这父亲送给我的最后一样东西--这块玉佩。
它怎么会在幼江这儿呢?难道是……对,一定是这样的,是褚浩哥哥。一定是他在我假死后从我枕头下取走了这块玉佩。我走的那三百多个日日夜夜,他竟是与我这玉佩形影不离!
我将玉佩紧贴在胸口,好似还有他的温度,就像那一夜他轻轻搂住我,如同瑰宝般,细细呵护。可是我呢,他付出了所有,我只是逃避,但最后自食其果,归隐于这山中小寺内。
我从来没有勇气去皇陵看看他,就算是远远地瞧瞧我也没有。我怕死,真的很怕,我怕我死后在奈何桥上遇见他,他会不理我,我也怕他会恨我。
刚刚清扫的枫叶又乱了,我用手理了理两鬓凌乱的白发,已经有多久没有人在为我梳理那华发了。我才三十六岁啊,竟已如同老妇,过着粗茶淡饭的生活。摇了摇头,走下台阶,又去清扫那满地的落叶……
所有的事情,还要从陈皇十一年讲起……那时的我刚刚十四岁,还在昭地的云台山学医……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我推开屋门,手拿扫把来到院落中。看着满地飘零散落的枫叶,止不住长叹。
今天的天气如同你我的初见,但是它却缺少了你。不知道我们分开了多久,是一年,还是两年,亦或是五年,乃至十年。但是我知道,无论我们分开的有多久,你的模样永远的在我心中。就如同出现在眼前一般。
秋风起,望断天涯路;愁断肠,已入相思门。
从前竟不知道已爱你到这样的地步,可是你呢,你的心我又知道多少。
执起扫把,轻轻扫着地上的落叶,不知不觉,手心中也起了厚厚的霜茧。从前,你最赞美的便是我的手了,可是现在,人已不在,还留着手做什么。
你看那地上的枫叶,像不像你我在围猎时的景象。只不过围着马蹄飘散的枫叶,想在只得与我这尼姑共处了。是啊,我已出家,还贪恋那红尘做什么?
我又是兀自的叹息,想要把这杂想推出脑后,可是,一看那枫叶,我就想看到了你,看见你站在远处冲我微笑,向我伸出手说:月儿,过来。
我扔下扫把,慢慢向前,可是走到跟前,你已不再。是了,我又在幻想,幻想你就在我身边。只是,褚浩哥哥你又错了,我叫邹语,是昭国大将军之女,不是刘国的羌月公主。
鼻子有些微酸,用身上灰青色的麻布衣衫慢慢擦拭着眼角的泪水,因为你说过,你不喜欢看到我哭泣,那我又怎能落泪,不叫你开心呢?
褚浩哥哥,到底是我做错了,还是你错了?是不是如果当初我不假死,你也不会随我而去;是不是当初我留在你身边,我们的恩恩怨怨就可以化解?
化解不了啊褚浩哥哥,我们的命运从一开始便已经定下,这世间,我们只能存活一人,就一人!所以我退出了,可我没想到你的心是真的,是不是因为我太软弱了?你告诉我。
终究,是我错了。可我不能随你而去,因为我的命是你给的。我要为你而活,看着我们的孩子,看着我们创造的天下。
“吱呀。”一声,是门开的声音,很久没有听到这样的声音了,我随声望去,想看看是谁来找我这油尽灯枯的尼姑。
门慢慢打开,红尘世界的景象已出现在我的眼前,我受不了那强烈的阳光,微微眯了一下眼。只见模糊中,一个清秀的女子出现在了面前。
瞧那女子身上的纱衣,多像你当年送我的那样,颜色鲜亮,图腾平整,我在你的面前欢快的转着一圈又一圈。
近了近了,我看清了那女子的面庞,与我长得竟是那样的像。从前,我最以我的容貌而骄傲,因为我是天下最美的女子,也是心上人心中最美的女子。女为悦己者容,那时的我有着无限的青春与权势,如今才知晓,什么才是最珍贵的。我又怎样的权势呢?让我想想。
我不自觉的又捡起扫把,陷入沉思,却听门外那女子轻叫一声:“母后。”
是了,我想起来了,我是大鲁王朝的太后,这天下最有权力的人,可也是这天下最悲哀的人,没有人知道一句:哀家的分量。
我不去理会那女子,径自向屋中走去,女子似乎有些意外,一个人走进院内,又轻轻地关上了门,跟我而来。
我知道她是谁,我也不会忘了她,她就是我与褚浩哥哥唯一的孩子--幼江公主。
只是,我对不起她的父皇,又怎有面目去看她一眼,堪当上她那一句:母后的称呼。
“嘭!”我将门关上,把她拒之门外,她久久立于门前,最终还是低声说:“母后,您不认得儿臣了吗?儿臣是幼江啊。”
我靠着门,平复下情绪才沉声道:“施主请回吧,贫尼不认得施主,也不想结识施主。”
她似有不甘,加重了声音,恳求起来。
“母后,儿臣知道您心里难过,是儿臣没有照顾好父皇,您请节哀吧。随儿臣回宫,我们回宫好吗?”
我摇摇头,狠狠地吸了吸鼻子,不想让她听出我的软弱以及我内心的疼痛,头微微一偏,加快了语气。
“施主请回,贫尼既已出家就该远离红尘,一心向佛。”
她终于不在恳求了,而是收复好情绪,如同公主般朗声道:“本宫以幼江公主的名义命你开门!”
“佛祖面前众生平等。”我淡淡道。不是我不想见她,而是我不知道怎样去面对她。
门外静了很久,静到我认为她已经走了。我悄悄打开门,顺着门缝向外望去,已经没有了她的踪影,寺院的大门一如既往的闭着,如果不是看见地上她留着的东西,我还会以为刚刚只是南柯一梦,我的一个幻想罢了。
我蹲下身,缓缓拿起地上的楠木匣子,楠木特有的气息飘散而来,这好像当年我们在‘医中洞’学医时的味道。
那时我们都还小,我在街头遇见他,他很落魄,饿了几天,偷小贩的包子被小贩抓住。也就是那一日,我救下了他,从此与他结下了不解之缘。
匣子被我缓缓开启,是一块玉佩,晶莹剔透的苹果绿上,有着娟秀的二字:月儿。
月儿是我的乳名。我的母亲是刘国的仪奈公主,她也是巾帼女将,自她嫁于父亲,二人琴瑟和鸣。可直到……直到陈国来攻打最后的昭国时,兵临昭国皇城门下,过了江,昭国也就完了。父亲临兵出战,留下了尚在襁褓中的我与母亲,从此一去不复返。
悲伤至极的母亲将我扔给她的陪嫁侍女,冲出营帐去了战场,也了无音信。而我,只有这父亲送给我的最后一样东西--这块玉佩。
它怎么会在幼江这儿呢?难道是……对,一定是这样的,是褚浩哥哥。一定是他在我假死后从我枕头下取走了这块玉佩。我走的那三百多个日日夜夜,他竟是与我这玉佩形影不离!
我将玉佩紧贴在胸口,好似还有他的温度,就像那一夜他轻轻搂住我,如同瑰宝般,细细呵护。可是我呢,他付出了所有,我只是逃避,但最后自食其果,归隐于这山中小寺内。
我从来没有勇气去皇陵看看他,就算是远远地瞧瞧我也没有。我怕死,真的很怕,我怕我死后在奈何桥上遇见他,他会不理我,我也怕他会恨我。
刚刚清扫的枫叶又乱了,我用手理了理两鬓凌乱的白发,已经有多久没有人在为我梳理那华发了。我才三十六岁啊,竟已如同老妇,过着粗茶淡饭的生活。摇了摇头,走下台阶,又去清扫那满地的落叶……
所有的事情,还要从陈皇十一年讲起……那时的我刚刚十四岁,还在昭地的云台山学医……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