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32 伯阳师出鬼谷,名剑诛邪现世
翌日,朝阳东悬天际。
伯阳真人踏雾而来,神色却显得极其肃穆。
青鸟真人盘坐在溪涧大石之上,双掌朝心,呼吸吐纳微不可闻。每日清晨,他都会这样吸取这山间灵气,从未间断。
修道之人在突破忘尘第五重‘宁心’之后,往往会选择灵气聚集的山谷绿洲隐世修道。
忘尘前五重为‘武’,破宁心而得道心,修道之始也。武之大成者,也不过像楚敖之流,为将为侯,平常之人能修得道心者,寥寥无几。
各大门派每逢三年都会在各自势力范围内,选出根骨奇佳,天赋异禀的少年,将他们收入山门。先天的聪慧加上后天的苦修,虽修不得长生,但像青鸟、伯阳一般,活个几百岁,却是极有可能。
世人皆怕死,神仙之说盛传于世。而这世间又多修道之人,在凡人眼中,修道者无疑皆是神仙之流,故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之说。
可是此道非彼道,世间万物皆属自然,道法自然,‘自然’即‘道’,而‘道’却非‘自然’。
世人修道,修的乃是人道,人道之上才是传说中的仙道。
青鸟真人呼吸吐纳间,将体内灵息快速运行七周天。对修道之人而言,‘七’乃极数。
七,阳之正也。从一,微阴从中斜出也。
又有,七者,天地四时,人之始也。
修道之人讲究万法自然,阴阳交替,五行轮转,故而在修行中,七为一期。
待到结束时,他睁开双眼,眼中射出两道精光,转而看见伯阳真人踏雾而来。
此时,青鸟真人已经注意到伯阳真人冷肃的神情,心不禁一沉,迅速起身向他迎去。
“伯阳老哥,你这是怎么了?”
伯阳真人放缓脚步,与他迎面而立,沉声道:“老弟莫要多问,此事说来话长,进屋再与你细说。”
他也不再耽搁,急随于伯阳真人身后,瞬息间便进入竹屋。
紫阳道人和秦安尘见两位前辈突然闯进竹屋,一时愣神,又见两人面凝霜雪,步伐急促,心中隐隐猜到些什么,顿时警惕四周。
待伯阳真人刚刚坐下,青鸟真人便迫不及待地问道:“伯阳老哥,究竟何事让你如此惊慌?”
与伯阳真人相伴居于这山中多年,从未见到他有过如此模样,即便是强敌寻来,也是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怎会像眼前这般惶恐不安。
“老弟,这山中我们呆不下去了,得快点离开。五位凝气化元之境的强者,五位啊!”
青鸟真人见他一副痴痴呆呆的模样,心中大急,高声喝道:“老哥,你在说什么啊?”
一声厉喝如五雷轰顶,让伯阳真人顿时回过神来。
他神情恢复常态,双眸闪出一道精光。见众人一副担心的模样,知道自己刚刚失态,不禁一阵脸红,却依旧将自己所遇之事娓娓道来。
原来,昨日伯阳真人离开温泉山谷,却发现有两个神秘人,向黑山北侧疾行而去。一身装束却与之前遇到的那两人截然不同。
若是寻常的修道之人,伯阳真人自然不予理会,可观那两个神秘人的身法,一身修为与青鸟真人比起来只高不低。便也不多想,悄然尾随其身后。
黑山中突然出现如此多修道高人,让他不得不重新考虑,所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他隐约能够感觉到,这山中将要有大事发生了。
伯阳真人居于此山百年。
当时乱世初平,九州山河千疮百孔。他拜别师父王诩,悬壶济世,游历四方,以天下苍生为己任,感凡尘疾苦。
他在游历四方的这段日子里,深感战之祸,非医者可治。逐心灰意冷,有了重回师门的心意。
他自少年时跟随师父王诩修道,山中岁月转瞬即逝,一晃便过去四百年。在这四百年里,他和师父居住在九州之东的一处山谷中。
那山谷,名曰:鬼谷。
九州之东丘,有一处地面,名曰鬼谷。以其山深树密,幽不可测,似非人之所居,故云鬼谷。内有一隐者,曾在云梦山中与仙人携伴采药,而以闻名天下。
其人通天彻地,博学天下,人不能及。修得大道,著有五学传世。
一曰‘运’:日星象纬,在其掌中,占往察来,言无不验。
二曰‘阵’:六韬三略,变化无穷,布阵行兵,鬼神不测。
三曰‘言’:广记多闻,明理审势,出词吐辩,万口莫当。
四曰‘医’:修真养性,却病延年,服食异引,平地飞升。
五曰‘侠’:刀剑棍棒,无所不精,善德仁义,礼智忠信。
此五学,皆为天下之大道,习其一,便可遨游于天下。伯阳真人所习,正是那医道。仅修此一道,至先天,便用去四百年。
他回到鬼谷,却发现谷中已空。几番打探,才得知师父一路西去,好像走得很匆忙。他心中担忧,逐西去,行至这黑山时断了线索。
他毫无头绪,便在这黑山中居住下来,一边潜心修道,一边打探师傅的消息。这一晃,又是一百年。
自己的身世经历,百年来,从来没有对人提起过。
伯阳真人一路尾随两名神秘人,心中云雾密布。
现在遇到的这俩人,与之前所遇之人显然不是一伙。而且,这俩伙人的实力皆不俗,之间却又毫无干系。这一点,令他很是不解。
伯阳真人尾随神秘人至一处山坳,却见山坳空地上早有三人在那里等候。
观那三人衣着发饰,乃大秦之人无疑。虽然相距甚远,看不清那三人容貌,但伯阳真人依旧能够猜出他们的身份。
只因为其中一人手中所执之剑乃天下七大名剑之一:‘诛邪’。
‘诛邪’乃前朝铸剑大师欧冶子穷其一生所铸而成。
传闻欧冶子偶得一块天外飞石,花费十年时间将其炼化。又访遍五岳百川,采集世间水之精华,此去又是十年。待到宝剑成型,又过去二十年。
此时的‘诛邪’便如同刚出生的婴儿一般,纯洁无瑕。
欧冶子又用天地间三种至阳炽烈之物将其养之,育得灵胚,注入自己精血,剑乃成,此经一甲子。
‘诛邪’现世不久,欧冶子便魂归九幽。一代铸剑大师命陨,却留下一柄绝世好剑。
‘诛邪’剑几经辗转,最终由大秦开国君主所得,至今已有五百年。
‘诛邪’五百年来一直由大秦皇室所掌,而那人手执之剑乃‘诛邪’无疑,故伯阳真人可断定那人乃大秦皇室之人。
两名神秘人至那三人面前,远远可以看出对手执‘诛邪’之人十分尊敬。
这世间本是强者为尊,修道者之间更是如此。就算执‘诛邪’之人乃皇族,若修为平平,在两位绝世尊者面前也与凡夫俗子无异。
可见那人修为,定在两神秘人之上。
想到此,伯阳真人只觉得背生冷风,本欲再靠近一些,此刻却再也挪不动步子。
再观另外两人,与手执‘诛邪’之人并肩而立,气势丝毫不落下风,修为定与手执‘诛邪’之人相当。
伯阳真人此刻想起前些日子黑山突生之异象,再看看眼前五人,觉得之间定有几分关联。这小小山谷之中,一下子出现了五位凝气化元之境的强者。若非亲眼所见,他定不敢相信。
顿时间,心生无奈之感。想自己苦修数百年,虽剑道修得先天大圆满,但医道却仅仅只踏入先天三重,数十年难进一步。
若非几年前青鸟真人踏入凝气化元之境,深感凝气化元并非修道之巅,恐怕此刻他还依旧沾沾自喜。殊不知自己乃井底之蛙,坐井观天,不知天之大。可悲,可悲啊!
山风摧木叶,伯阳真人在风中远观五人,神色愈加沉郁。
修道之途每一层都是一个坎儿,就拿他自己与青鸟真人来说,他剑道修得先天大圆满,而青鸟真人不过刚刚踏入凝气化元之境,所谓距之毫厘。
若两人相斗,青鸟真人可毫无悬念的在一刻钟之内将他击败。两人修为虽距之毫厘,其结果却差之千里。
<!-- 作者有话说 -->
伯阳真人踏雾而来,神色却显得极其肃穆。
青鸟真人盘坐在溪涧大石之上,双掌朝心,呼吸吐纳微不可闻。每日清晨,他都会这样吸取这山间灵气,从未间断。
修道之人在突破忘尘第五重‘宁心’之后,往往会选择灵气聚集的山谷绿洲隐世修道。
忘尘前五重为‘武’,破宁心而得道心,修道之始也。武之大成者,也不过像楚敖之流,为将为侯,平常之人能修得道心者,寥寥无几。
各大门派每逢三年都会在各自势力范围内,选出根骨奇佳,天赋异禀的少年,将他们收入山门。先天的聪慧加上后天的苦修,虽修不得长生,但像青鸟、伯阳一般,活个几百岁,却是极有可能。
世人皆怕死,神仙之说盛传于世。而这世间又多修道之人,在凡人眼中,修道者无疑皆是神仙之流,故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之说。
可是此道非彼道,世间万物皆属自然,道法自然,‘自然’即‘道’,而‘道’却非‘自然’。
世人修道,修的乃是人道,人道之上才是传说中的仙道。
青鸟真人呼吸吐纳间,将体内灵息快速运行七周天。对修道之人而言,‘七’乃极数。
七,阳之正也。从一,微阴从中斜出也。
又有,七者,天地四时,人之始也。
修道之人讲究万法自然,阴阳交替,五行轮转,故而在修行中,七为一期。
待到结束时,他睁开双眼,眼中射出两道精光,转而看见伯阳真人踏雾而来。
此时,青鸟真人已经注意到伯阳真人冷肃的神情,心不禁一沉,迅速起身向他迎去。
“伯阳老哥,你这是怎么了?”
伯阳真人放缓脚步,与他迎面而立,沉声道:“老弟莫要多问,此事说来话长,进屋再与你细说。”
他也不再耽搁,急随于伯阳真人身后,瞬息间便进入竹屋。
紫阳道人和秦安尘见两位前辈突然闯进竹屋,一时愣神,又见两人面凝霜雪,步伐急促,心中隐隐猜到些什么,顿时警惕四周。
待伯阳真人刚刚坐下,青鸟真人便迫不及待地问道:“伯阳老哥,究竟何事让你如此惊慌?”
与伯阳真人相伴居于这山中多年,从未见到他有过如此模样,即便是强敌寻来,也是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怎会像眼前这般惶恐不安。
“老弟,这山中我们呆不下去了,得快点离开。五位凝气化元之境的强者,五位啊!”
青鸟真人见他一副痴痴呆呆的模样,心中大急,高声喝道:“老哥,你在说什么啊?”
一声厉喝如五雷轰顶,让伯阳真人顿时回过神来。
他神情恢复常态,双眸闪出一道精光。见众人一副担心的模样,知道自己刚刚失态,不禁一阵脸红,却依旧将自己所遇之事娓娓道来。
原来,昨日伯阳真人离开温泉山谷,却发现有两个神秘人,向黑山北侧疾行而去。一身装束却与之前遇到的那两人截然不同。
若是寻常的修道之人,伯阳真人自然不予理会,可观那两个神秘人的身法,一身修为与青鸟真人比起来只高不低。便也不多想,悄然尾随其身后。
黑山中突然出现如此多修道高人,让他不得不重新考虑,所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他隐约能够感觉到,这山中将要有大事发生了。
伯阳真人居于此山百年。
当时乱世初平,九州山河千疮百孔。他拜别师父王诩,悬壶济世,游历四方,以天下苍生为己任,感凡尘疾苦。
他在游历四方的这段日子里,深感战之祸,非医者可治。逐心灰意冷,有了重回师门的心意。
他自少年时跟随师父王诩修道,山中岁月转瞬即逝,一晃便过去四百年。在这四百年里,他和师父居住在九州之东的一处山谷中。
那山谷,名曰:鬼谷。
九州之东丘,有一处地面,名曰鬼谷。以其山深树密,幽不可测,似非人之所居,故云鬼谷。内有一隐者,曾在云梦山中与仙人携伴采药,而以闻名天下。
其人通天彻地,博学天下,人不能及。修得大道,著有五学传世。
一曰‘运’:日星象纬,在其掌中,占往察来,言无不验。
二曰‘阵’:六韬三略,变化无穷,布阵行兵,鬼神不测。
三曰‘言’:广记多闻,明理审势,出词吐辩,万口莫当。
四曰‘医’:修真养性,却病延年,服食异引,平地飞升。
五曰‘侠’:刀剑棍棒,无所不精,善德仁义,礼智忠信。
此五学,皆为天下之大道,习其一,便可遨游于天下。伯阳真人所习,正是那医道。仅修此一道,至先天,便用去四百年。
他回到鬼谷,却发现谷中已空。几番打探,才得知师父一路西去,好像走得很匆忙。他心中担忧,逐西去,行至这黑山时断了线索。
他毫无头绪,便在这黑山中居住下来,一边潜心修道,一边打探师傅的消息。这一晃,又是一百年。
自己的身世经历,百年来,从来没有对人提起过。
伯阳真人一路尾随两名神秘人,心中云雾密布。
现在遇到的这俩人,与之前所遇之人显然不是一伙。而且,这俩伙人的实力皆不俗,之间却又毫无干系。这一点,令他很是不解。
伯阳真人尾随神秘人至一处山坳,却见山坳空地上早有三人在那里等候。
观那三人衣着发饰,乃大秦之人无疑。虽然相距甚远,看不清那三人容貌,但伯阳真人依旧能够猜出他们的身份。
只因为其中一人手中所执之剑乃天下七大名剑之一:‘诛邪’。
‘诛邪’乃前朝铸剑大师欧冶子穷其一生所铸而成。
传闻欧冶子偶得一块天外飞石,花费十年时间将其炼化。又访遍五岳百川,采集世间水之精华,此去又是十年。待到宝剑成型,又过去二十年。
此时的‘诛邪’便如同刚出生的婴儿一般,纯洁无瑕。
欧冶子又用天地间三种至阳炽烈之物将其养之,育得灵胚,注入自己精血,剑乃成,此经一甲子。
‘诛邪’现世不久,欧冶子便魂归九幽。一代铸剑大师命陨,却留下一柄绝世好剑。
‘诛邪’剑几经辗转,最终由大秦开国君主所得,至今已有五百年。
‘诛邪’五百年来一直由大秦皇室所掌,而那人手执之剑乃‘诛邪’无疑,故伯阳真人可断定那人乃大秦皇室之人。
两名神秘人至那三人面前,远远可以看出对手执‘诛邪’之人十分尊敬。
这世间本是强者为尊,修道者之间更是如此。就算执‘诛邪’之人乃皇族,若修为平平,在两位绝世尊者面前也与凡夫俗子无异。
可见那人修为,定在两神秘人之上。
想到此,伯阳真人只觉得背生冷风,本欲再靠近一些,此刻却再也挪不动步子。
再观另外两人,与手执‘诛邪’之人并肩而立,气势丝毫不落下风,修为定与手执‘诛邪’之人相当。
伯阳真人此刻想起前些日子黑山突生之异象,再看看眼前五人,觉得之间定有几分关联。这小小山谷之中,一下子出现了五位凝气化元之境的强者。若非亲眼所见,他定不敢相信。
顿时间,心生无奈之感。想自己苦修数百年,虽剑道修得先天大圆满,但医道却仅仅只踏入先天三重,数十年难进一步。
若非几年前青鸟真人踏入凝气化元之境,深感凝气化元并非修道之巅,恐怕此刻他还依旧沾沾自喜。殊不知自己乃井底之蛙,坐井观天,不知天之大。可悲,可悲啊!
山风摧木叶,伯阳真人在风中远观五人,神色愈加沉郁。
修道之途每一层都是一个坎儿,就拿他自己与青鸟真人来说,他剑道修得先天大圆满,而青鸟真人不过刚刚踏入凝气化元之境,所谓距之毫厘。
若两人相斗,青鸟真人可毫无悬念的在一刻钟之内将他击败。两人修为虽距之毫厘,其结果却差之千里。
<!-- 作者有话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