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07 东行初闻仙途,长路偶遇高人
秦安尘东行数日,路途之中所闻之事触及神鬼,常为路人过客津津乐道,众人所言之事,上及神仙道侣,下及人间奇闻,皆为他闻所未闻之趣事。
数日来所见之人多为商贾,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又为口才极好之辈,说起故事来声形并茂,如己亲临。
他也乐于同这些人为伍,自己此时也不知去处,闻众人将去帝都北安,也就索性跟着这些人,总比自己独自一人到处闯荡要好。
数日来所闻之事,皆为神魔鬼怪。
秦安尘自幼只读圣贤书,对这般神仙之事未曾闻之,从一皮货商人手中得一皮卷,卷上所载论及修道长生之法门,细读之,逐爱不释手。
卷曰:“自古以来,眼见周遭世界,诸般奇异之事,电闪雷鸣,狂风暴雨,又有天灾人祸,哀鸿遍野,决非人力所能为。遂以为九天之上,有诸般神灵,九幽之下,亦是阴魂归处,阎罗殿堂,故神仙之说盛传于世。”
又有古卷曰:上古有修道成仙者,与天地齐寿,得永生。
“世间万物者,皆有命,并无不死不灭。即使神仙之流,也非踏入生死之外,亘古永恒。然世间痴人,却不明此理,投毕生之精力,苦苦钻研,潜心修行,以求长生之术。世间代有才智者,前仆后继,以修真炼道之术,参透些天地造化,以凡人之身,掌撼天动地之力,寿延千年。
世间之人以为得道成仙,故时至今日,人间修真炼道之人,多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修真炼道之法,杂如林中百草,俱不相同,而长生之法却始终无果。”
天空之上烈日炎炎,在这深秋季节也算常见,日夜温差相差甚大。秦安尘与商贩走卒为伍,算算时间,离家却也十日有余。东行之途,到过几座小城,也算见了世面。
在落凰城之时,他从未听到过如此多稀奇古怪之事,一时间兴趣盎然,常在休息之时混迹人群之中,听人们讲起世间奇闻,自然也对这世尘多了几分了解。他心中不禁道:“原来这世间真的有神仙般的人物,若是能亲眼见一见,那就再好不过了。”
秦安尘孤陋寡闻也并不奇怪,毕竟他只有十一岁,加之在落凰城时体弱多病,不常外出,家人对之关爱有加,考虑到他身子弱,自幼年便教他读书写字,也八载有余。小小年纪便日日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他自幼聪慧过人,近来几年,常跟随父亲身边,耳濡目染,也算半个郎中,家中医书甚多,他也看过十之七八,医术也算小成,不比那些江湖郎中差多少。
“小神医,又来听我们说故事呀?”
秦安尘刚刚挤进人堆,一壮年大汉便笑着打趣。那大汉肉墩墩的脸上横着一道一寸长的伤疤,满脸络腮胡子,显然很久都没有整理过。此汉子姓李,人称刀疤李,北安人士,少年时便做起了毛皮生意,至今已十余载。
落凰城背靠山林,山中常见奇珍异兽,寻常走兽更是多不胜数,城中猎户颇多。刀疤李对落凰城自然不陌生,少年时第一笔生意也是在落凰城做成,多年间往来数十次,也算半个落凰城之人。
秦安尘是在出城之时遇到了刀疤李,才加入到这个商队之中。小神医之名,也是因为数日之前商队之中有人染病,亏得他及时救治,才终无大碍。
那刀疤李自然知道落凰城中有这样一号人物,八岁便可诊治寻常之疾。他此次再来落凰城,也闻城中之人说起秦家之事,却没料到在离开之际遇到传说中的小神医,一路上对其照顾有加。这小神医之名,也算是从这人口中传出。
看着周围之人皆是和善之色,秦安尘心中一暖,乐呵呵地坐在刀疤李身边道:“李大叔又拿我寻开心,若是今天的故事不好听,你可得将你的那套拳法教给我。”
像刀疤李这样常年跑江湖之人,多少都会有一技傍身。他习武多年,修得一身拳脚功夫,也算达到了修道之人所说的锻骨之境。他每日清晨活动筋骨,却被秦安尘看到,总是缠着他教之拳术。他观其身体孱弱,气息不稳,自然不敢随口答应,也就一推再推,却没想到这孩子却将此事记在了心上。
众人听闻皆起哄,嚷着让准备讲故事之人,选一个平淡无奇的故事来讲。一时间气氛融洽,其乐融融,秦安尘也津津有味的听着故事。
就在此时,从北边大道上远远走来两人,由身形便可看出是一老一少,两道身影在太阳下显得有些模糊。秦安尘侧目而望,顺手拍了拍身边的刀疤李。看着两人渐近的身影,刀疤李瞪圆双眼,心中有些吃惊,表情却没多大变化。
那老者鹤发银须,观之面容已过天命之年,正大步流星的朝这边赶来,从步伐便可看出他非寻常之人。守在老者身旁的是一个**岁大的小姑娘。
那老者虽一身布衣,但他身旁的小姑娘却是锦衣华服,显得无比尊贵。两人风尘仆仆,明显已经赶了很长时间的路。
刀疤李之所以吃惊,却是因为那老者手中的骨杖。那骨杖长约五尺,杖首镶着一枚鸡蛋大小的紫玉,被刻为鼎状,杖身光滑匀称,泛着一层淡淡白光。
若是普通人看到此杖,定会注意到那枚紫玉。其成色极好,虽难得,却可花大价钱买到,也不算稀奇之物。然而那根骨头却是,非上古遗兽所不能有。杖身虽被故意掩其锋芒,却依旧暗显灵光。好在刀疤李早些年曾见到过一小块上古遗兽之骨,也纯属机缘巧合,所属者乃是一修道之人。
正是因为此前印象深刻,故见到这根骨杖,刀疤李便吃惊不少。他心中道:“看来这一老一少,并非寻常之人,得需谨慎,小心应付。”
那老者立于车马之前,拱手作揖道:“打扰各位了,能否给小老儿一口水喝?”
众人停下言语回头看去,刀疤李闻声自然不敢怠慢,忙起身道:“老先生客气了,您与这小娃娃稍作休息,我这就拿水给你们。”
那小姑娘看见人群之中有人吃着干粮,不禁吞了吞口水。刀疤李看在眼里,猜到这二人定饿着肚子,心中道:“这二人如此狼狈摸样,定是惹上了麻烦。此刻看那小姑娘一定是饿坏了,得再取些食物来才好。”他思索着,一把拽起身旁的秦安尘,想着顺便拿些食物过来。
秦安尘跟在他身后,一会儿功夫便归,将手中的食物和水递给二人。小姑娘接过食物,赶忙大口吃了起来,显然是饿坏了。
老者看着递到眼前的食物,起身道谢,抬眸间多看了刀疤李一眼,也不多说什么。他将食物放置一旁,只是喝了几口水。
一股风吹来,扬起满地黄尘,众人忙着收拾东西,准备继续赶路。那老者终于开口,看向刀疤李,道:“不知可否同赴一程?”
刀疤李闻声答应下来,请二人坐上马车。他认定这二人非普通之人,不是自己能得罪起的。他也算聪慧之人,察言观色间暗自思索,愈加觉得这老少二人非同一般。
秦安尘在一旁也偷偷看了二人许久,他虽不如刀疤李看得那样明白,却莫名感觉到那老者身上,有一股奇怪的气息,这种气息仿佛在什么地方感到过,却又实在想不起来了。他心中道:“这老者好生奇怪,身上的气息竟有些熟悉。在哪里遇到过呢?”
车队缓缓前行,天高云淡,苍穹之色一片湛蓝。
<!-- 作者有话说 -->
数日来所见之人多为商贾,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又为口才极好之辈,说起故事来声形并茂,如己亲临。
他也乐于同这些人为伍,自己此时也不知去处,闻众人将去帝都北安,也就索性跟着这些人,总比自己独自一人到处闯荡要好。
数日来所闻之事,皆为神魔鬼怪。
秦安尘自幼只读圣贤书,对这般神仙之事未曾闻之,从一皮货商人手中得一皮卷,卷上所载论及修道长生之法门,细读之,逐爱不释手。
卷曰:“自古以来,眼见周遭世界,诸般奇异之事,电闪雷鸣,狂风暴雨,又有天灾人祸,哀鸿遍野,决非人力所能为。遂以为九天之上,有诸般神灵,九幽之下,亦是阴魂归处,阎罗殿堂,故神仙之说盛传于世。”
又有古卷曰:上古有修道成仙者,与天地齐寿,得永生。
“世间万物者,皆有命,并无不死不灭。即使神仙之流,也非踏入生死之外,亘古永恒。然世间痴人,却不明此理,投毕生之精力,苦苦钻研,潜心修行,以求长生之术。世间代有才智者,前仆后继,以修真炼道之术,参透些天地造化,以凡人之身,掌撼天动地之力,寿延千年。
世间之人以为得道成仙,故时至今日,人间修真炼道之人,多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修真炼道之法,杂如林中百草,俱不相同,而长生之法却始终无果。”
天空之上烈日炎炎,在这深秋季节也算常见,日夜温差相差甚大。秦安尘与商贩走卒为伍,算算时间,离家却也十日有余。东行之途,到过几座小城,也算见了世面。
在落凰城之时,他从未听到过如此多稀奇古怪之事,一时间兴趣盎然,常在休息之时混迹人群之中,听人们讲起世间奇闻,自然也对这世尘多了几分了解。他心中不禁道:“原来这世间真的有神仙般的人物,若是能亲眼见一见,那就再好不过了。”
秦安尘孤陋寡闻也并不奇怪,毕竟他只有十一岁,加之在落凰城时体弱多病,不常外出,家人对之关爱有加,考虑到他身子弱,自幼年便教他读书写字,也八载有余。小小年纪便日日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他自幼聪慧过人,近来几年,常跟随父亲身边,耳濡目染,也算半个郎中,家中医书甚多,他也看过十之七八,医术也算小成,不比那些江湖郎中差多少。
“小神医,又来听我们说故事呀?”
秦安尘刚刚挤进人堆,一壮年大汉便笑着打趣。那大汉肉墩墩的脸上横着一道一寸长的伤疤,满脸络腮胡子,显然很久都没有整理过。此汉子姓李,人称刀疤李,北安人士,少年时便做起了毛皮生意,至今已十余载。
落凰城背靠山林,山中常见奇珍异兽,寻常走兽更是多不胜数,城中猎户颇多。刀疤李对落凰城自然不陌生,少年时第一笔生意也是在落凰城做成,多年间往来数十次,也算半个落凰城之人。
秦安尘是在出城之时遇到了刀疤李,才加入到这个商队之中。小神医之名,也是因为数日之前商队之中有人染病,亏得他及时救治,才终无大碍。
那刀疤李自然知道落凰城中有这样一号人物,八岁便可诊治寻常之疾。他此次再来落凰城,也闻城中之人说起秦家之事,却没料到在离开之际遇到传说中的小神医,一路上对其照顾有加。这小神医之名,也算是从这人口中传出。
看着周围之人皆是和善之色,秦安尘心中一暖,乐呵呵地坐在刀疤李身边道:“李大叔又拿我寻开心,若是今天的故事不好听,你可得将你的那套拳法教给我。”
像刀疤李这样常年跑江湖之人,多少都会有一技傍身。他习武多年,修得一身拳脚功夫,也算达到了修道之人所说的锻骨之境。他每日清晨活动筋骨,却被秦安尘看到,总是缠着他教之拳术。他观其身体孱弱,气息不稳,自然不敢随口答应,也就一推再推,却没想到这孩子却将此事记在了心上。
众人听闻皆起哄,嚷着让准备讲故事之人,选一个平淡无奇的故事来讲。一时间气氛融洽,其乐融融,秦安尘也津津有味的听着故事。
就在此时,从北边大道上远远走来两人,由身形便可看出是一老一少,两道身影在太阳下显得有些模糊。秦安尘侧目而望,顺手拍了拍身边的刀疤李。看着两人渐近的身影,刀疤李瞪圆双眼,心中有些吃惊,表情却没多大变化。
那老者鹤发银须,观之面容已过天命之年,正大步流星的朝这边赶来,从步伐便可看出他非寻常之人。守在老者身旁的是一个**岁大的小姑娘。
那老者虽一身布衣,但他身旁的小姑娘却是锦衣华服,显得无比尊贵。两人风尘仆仆,明显已经赶了很长时间的路。
刀疤李之所以吃惊,却是因为那老者手中的骨杖。那骨杖长约五尺,杖首镶着一枚鸡蛋大小的紫玉,被刻为鼎状,杖身光滑匀称,泛着一层淡淡白光。
若是普通人看到此杖,定会注意到那枚紫玉。其成色极好,虽难得,却可花大价钱买到,也不算稀奇之物。然而那根骨头却是,非上古遗兽所不能有。杖身虽被故意掩其锋芒,却依旧暗显灵光。好在刀疤李早些年曾见到过一小块上古遗兽之骨,也纯属机缘巧合,所属者乃是一修道之人。
正是因为此前印象深刻,故见到这根骨杖,刀疤李便吃惊不少。他心中道:“看来这一老一少,并非寻常之人,得需谨慎,小心应付。”
那老者立于车马之前,拱手作揖道:“打扰各位了,能否给小老儿一口水喝?”
众人停下言语回头看去,刀疤李闻声自然不敢怠慢,忙起身道:“老先生客气了,您与这小娃娃稍作休息,我这就拿水给你们。”
那小姑娘看见人群之中有人吃着干粮,不禁吞了吞口水。刀疤李看在眼里,猜到这二人定饿着肚子,心中道:“这二人如此狼狈摸样,定是惹上了麻烦。此刻看那小姑娘一定是饿坏了,得再取些食物来才好。”他思索着,一把拽起身旁的秦安尘,想着顺便拿些食物过来。
秦安尘跟在他身后,一会儿功夫便归,将手中的食物和水递给二人。小姑娘接过食物,赶忙大口吃了起来,显然是饿坏了。
老者看着递到眼前的食物,起身道谢,抬眸间多看了刀疤李一眼,也不多说什么。他将食物放置一旁,只是喝了几口水。
一股风吹来,扬起满地黄尘,众人忙着收拾东西,准备继续赶路。那老者终于开口,看向刀疤李,道:“不知可否同赴一程?”
刀疤李闻声答应下来,请二人坐上马车。他认定这二人非普通之人,不是自己能得罪起的。他也算聪慧之人,察言观色间暗自思索,愈加觉得这老少二人非同一般。
秦安尘在一旁也偷偷看了二人许久,他虽不如刀疤李看得那样明白,却莫名感觉到那老者身上,有一股奇怪的气息,这种气息仿佛在什么地方感到过,却又实在想不起来了。他心中道:“这老者好生奇怪,身上的气息竟有些熟悉。在哪里遇到过呢?”
车队缓缓前行,天高云淡,苍穹之色一片湛蓝。
<!-- 作者有话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