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财帛动人心
因施兰的爹也是本书的重要人物之一,关于他的事我们有必要交待几句。老头只所以有这么大能耐,他也有一段传奇的经历。
老头本姓马,叫马山。今年看上去五六十岁,其实他已经是七十出头的人了,因为他本领高强,身体健壮,就显得年轻了十多岁。他出生于一个富贵商人家庭,他的父亲叫马喜富,是个做布匹丝绸生意的。母亲康氏,贤慧温柔,二人结婚后感情很好。这一年生意兴隆的他们家双喜临门,康氏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生下了一个小男孩儿。这小孩子长得也好,虎头虎脑的,又大大亮的黑眼睛,白白胖胖的,小胳膊、小腿儿都是一节一节的。夫妻二人如获至宝,一个月后马喜富给孩子取名小山子。一家人对小孩子宠爱有加,真是头上顶上怕吓了,嘴里含着怕化了,再不顺心的事儿,夫妻二人一见到宝贝儿子就乐开了花。
本来就生意兴隆的马喜富,自打喜得贵子之后,更是财源滚滚,每年都积累了不少财富,生意是越做越大,转眼间小山子就四岁多了,小孩子聪明乖巧,吃饱了就玩,可睡了就睡,从不哭闹,小山子的奶妈一天到晚直夸孩子懂事省心好带。夫妻二人就准备来年要给孩子请教书先生,好让聪明的孩子早些受到良好的教育。
但是财帛动人心。马家的财源茂盛引起了一个人的“红眼病”,就是马家的护院教师王长,这个人二十多岁的年纪,长得大五大三粗,膘满肉肥的,短头发,阔口咧腮,两鬓络腮的胡子,武功不错,在马家看家护院有好几年了。
这一天,王长找到马喜富:“东家,贱内身染疾病,我想请几天假,你看行吗?”“当然行啦!什么时候病的,严重吗?你去吧,缺什么你说话,没银子到帐房预支一些。我给你一个月假,这个月照样给你工钱!”马喜富虽然是富商,但富有仁慈之心,平日里对自己的仆人佣人都很和蔼,从不拖欠他们工钱,而且还经常适当多发一些。
王长谢过东家就回家去了。王长的家在离马家一百多里地的乡下,出了城没走出二十里地,这小子就不走了,因为他媳妇根本就没病,这是他玩了一个阴谋。到了一家客店住下后,白天睡觉,晚上就盘算着如何对马家下手,苦思冥想了几天,终于在他心里形成了一个完美的计划。
这一天晚上,王长早早地吃了一顿,就和衣躺下了,远处的梆楼上传来二更鼓响后,这小子就起来了,洗了把脸,换上一身夜行人的黑衣,面罩青纱,背后背上单刀就摸到了马家。马家是个大院套,前前后后有几十间房子,这里的情况他太熟悉了,在这当家庭护院几年了,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他都清清楚楚的。说句夸张点儿的话,闭着眼睛他都摸到哪门哪屋。
没有月亮,借着微微的星光,他闪着两双贼眼,摸到了小山子的卧室。现在的小山子不是跟奶妈睡,而是撒娇晚上跟父母睡,夫妻二人也乐得孩子跟自己睡,不哭不闹的,睁眼就能看到二人爱情的结晶,这多幸福呀。
王长在窗户下侧耳听了听,除了马喜富微微的鼾声外没有动静。于是他拿出早已准备好的一根竹管,在窗户纸上桶了个洞,用嘴轻轻吹了一阵子。静静地在窗外等了五六分钟后,这小子用钢刀拨开了门,高抬腿轻落足,捏手捏脚地来到了床前,轻敲床榜,没有一点反应,二个大人一个小孩子跟睡死了一样。他迅速用毯子将孩子裹紧往身后一背。将写好的纸条“啪”的一声扎在桌子上,出了门又将门带好,像一个幽灵一样三蹿两纵消失在夜幕中。
马喜富夫妇二人这一觉睡得挺沉,天光大亮以后,康氏先醒了,夫人一看今天怎么睡这么死,平时她早就起床了。打了个哈欠听了听外边,仆人佣人早就在院子里忙活上了。见丈夫还没醒来。夫人往二人中间看,没见到宝贝儿子,小山子哪里去?一有动静一说话,马喜富也醒了,可不是吗,孩子呢?“昨晚上跟我们还睡得好好的……”康氏就有点儿慌了。“别急,你看门没插,说不定是奶妈抱着出去玩了”马喜富解释说。
“不对,不对,昨天晚上我插的门,奶妈怎么会进来抱孩子?”细心的康氏反驳说。
“对呀,孩子呢?来人!”夫妻二人也顾不得换衣服了,穿着睡衣下床充门外边就大喊。
“来了,来了,老爷,什么事呀?天亮了,我们都看你们一家人睡得没一点动静,兴许是昨晚太累了,我们也不好惊动的。怎么啦这是?”丫鬟仆女奶妈一下子进来十来个,看到夫妻二人慌里慌张的样子就问。
“小山子呢?谁见着小山子啦?啊,快说?”夫妻二人近乎异口同声。
“啊?——不是,——孩子昨天晚上……不是跟你们在一起睡吗?”众人惊愕,奶妈断断续续地摊开两手一边说,一边环视众人和马喜富夫妇。
“哎呀,糟糕!还不快找!”马喜富近乎咆哮了,康氏急得都快哭了。“找,上哪里找去?”众人在院子里里外外转了八圈,也没见到孩子的踪影。这时,康氏呜呜地就哭了起来。
“老爷,你看!”一个仆人说着一指卧室前厅的大方木桌子嚷道。
马喜富慌忙来到桌子近前,众也跟着围拢过来。见红色的硬木方桌上插着一把明晃晃的匕首,下面一张纸。仆人过来小心翼翼地拔出刀子,将纸取下小小心地递给了马喜富。
上面用毛笔写着几行字,大意是:想要孩子,准备一万两白银,天黑之前送到城东十里外的寒窑内,孩子自然安全返回。过时不候,滑花招或报官的必撕票。
马喜富自然知道“撕票”的意思,也明白孩子是被匪人绑了肉票了,这么多年没听说过附近有土匪呀,一万两白银,得多长时间能挣这么多银子呀。再看夫人康氏,方寸已乱,软瘫在那里只剩下哭了,眼睛红的跟桃儿似的。
这种时候还得说马喜富,毕竟他是男人,又是一家之主。他又一想,一万两就一万两,钱乃身外之物,没了可以再挣,自己的小山子可就一个呀,就是倾家荡产砸锅卖铁也得将小山子换回来。想到这里,他稳稳心神。让仆人将夫人扶下去好生照看,让管帐先生和几个精明强干的心腹伙计赶快准备银子。
一万两,那可不是个小数目,跑了半天可算准备齐了,连银票带散碎银子搞了一箱子。马喜富又叫来几个精明强干年轻力壮的家人,骑着马带着箱子送到指定地点。临走时,马喜富一再叮嘱,你们可要小心行事,多长个心眼,既不能惊动,又要想办法看清楚取银子之人的容貌特征,最重要的是要弄清楚小山子在什么地方。几个人连声称“是”之后就出发了。
十几里地,骑着马扎眼就到。这里一片荒芫,时值秋季,杂草有半人深,破烂不堪的窑洞张着黑洞洞的大口,旁边的高树上,偶尔还传来乌鸦的几声哀鸣,尽管太阳还没落山,这里就显得阴森可怕。
六个人六匹马放慢了步伐,马蹄声清脆,六人相互长胆地来到了黑乎乎的窑洞口外,往周围看看空旷无人,他们就骑在马上壮着胆子伸着脖子往里面看,里面朦朦胧胧的,看不太清楚。就在这时,也不知从何处飞来一支镖“啪”的一声正打在最前面那匹马的前腿上,这马一声长嘶,往上一跳差点将骑马的小伙子给掀下马来。紧接着几匹马都惊了似地磨头狂跑起来,箱子也摔掉地上。这些伙计们也顾不得地上的箱子了,谁的命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不知对方底细的他们巴不得快点跑呢。
这帮人一口气跑到城边上,马的惊劲儿才过,众人聚在一起相互都傻眼了,这等于将一万两银子白白送给土匪了,任何消息也没有弄到,就这么回去了,东家不扒了我们的皮也得要了我们吃饭的玩意儿呀,最轻的也得吃官司。最后,几个人一咬牙,干脆我们散伙走得了,这活没法再干下去了。这几个人把良心往胳肢窝一夹,各奔他乡去了。
这下可苦了马喜富他们夫妻二人了,是左等没音信,右等也没人来,孩子没回来不说,这帮送银子的伙计也没影了,把马喜富急得脑袋都快炸了。
最后,马喜富让一个家人陪同,自己骑着马摸黑亲自来到了那个破窑洞前,找了半天,连个人影和银子的影子也没见到,这下,马喜富彻底傻了,也不知怎么回到家中的他,仍然没有半点音信,人财两空,现在的他是一点办法也没有了。
一连几天,全家上下都无精打采的,马喜富将所有的仆人佣人等都打发走了,偌大个院子里只剩下夫妻二人,康氏像疯了似的一天到晚水米不进,以泪洗面,后来一时想不开用三尺白绫悬梁自尽了。马喜富知道后,欲哭无泪,生活无望,仰天长叹一声,用一碗毒药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就这样,好端端的一个商业富户几天工夫就家破人亡了。
悲剧发生的第二天,一个出家的僧人带着一个小男孩出现在马喜富的家中。这个小男孩儿正是一天前丢失的小山子,孩子一看无论如何哭喊,眼前的父母就是不答应,就哇哇大笑起——父母惨死的镜头永远定格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出家人一看眼前的惨状,不禁双手合实念了几声“阿弥陀佛”领着小山子走了。
原来,王长那天半夜将孩子偷出来后,一口气跑了十多里地出了城,但他又不知将孩子存在何处稳妥。王长只想勒索一些钱财,并不想害命,这孩子已四五岁了有自己的记忆了,我在他家这么长时间肯定是很熟悉的,万一要认出我来记着自己的蛛丝马迹,将来可就麻烦了。瞎转悠了半天,觉得将孩子放在哪个地方都不妥,王长就有点后悔了,自己光想着发财了,怎么没想周全呢?天快亮了,一会儿药劲儿一过,孩子醒来一哭,这夜深人静的可就全砸了。反正没有回头路了,他突然看见有一山洞,弯着腰能钻进去,里面不是很深,黑乎乎让人害怕。他就将孩子放在山洞里的地上,摸摸孩子的小脸还热乎乎的,呼吸均匀,还在熟睡呢。心说,就将这个小生命存放这里吧,如果他命大的话,自然会有人救,如果被野兽吃了,只能怪他自己命短。狠心的王长像鬼魂似地就离开了山洞。
天快黑的时候,王长就躲在城东十里外破窑旁边的一棵大树上,静静地观察着这里的动静。过了一会儿,果然见有几匹马和几个熟悉的身影越来越近了。一看是他们几个,王长不仅暗笑,马家真是没人了,这么重要的事交给这几个人,马喜富真是昏了头了,也该着我发财呀。他就冷不丁地打出一支镖,果然惊跑了那几个人,从树上跳下来的王长扛起地上装银子的箱子跳之夭夭。
再说山洞里的小山子,天亮后一觉醒来,四五岁的孩子一看四周空无一人,哇哇大哭起来。可是再哭再喊他的父母家人也听不见了,这孩子是大声哭罢小声哭,小声哭罢大声哭,一直快中午了,终于哭来了一个离寺云游的僧人。
这个僧人出家在著名的武术圣地少林寺,法名了然,是个有道的高僧。他顺着声音找到了山洞里的孩子,眼前的可怜景状令和尚动了怜悯之心,这才将孩子抱回城里,又买吃喝又买玩具的,连吓带哄总算找到了孩子的家 ,但悲剧已经酿成。救人要救到底,送佛要送到西,高僧没有办法,这才带着孩子走上了一条传奇之路。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老头本姓马,叫马山。今年看上去五六十岁,其实他已经是七十出头的人了,因为他本领高强,身体健壮,就显得年轻了十多岁。他出生于一个富贵商人家庭,他的父亲叫马喜富,是个做布匹丝绸生意的。母亲康氏,贤慧温柔,二人结婚后感情很好。这一年生意兴隆的他们家双喜临门,康氏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生下了一个小男孩儿。这小孩子长得也好,虎头虎脑的,又大大亮的黑眼睛,白白胖胖的,小胳膊、小腿儿都是一节一节的。夫妻二人如获至宝,一个月后马喜富给孩子取名小山子。一家人对小孩子宠爱有加,真是头上顶上怕吓了,嘴里含着怕化了,再不顺心的事儿,夫妻二人一见到宝贝儿子就乐开了花。
本来就生意兴隆的马喜富,自打喜得贵子之后,更是财源滚滚,每年都积累了不少财富,生意是越做越大,转眼间小山子就四岁多了,小孩子聪明乖巧,吃饱了就玩,可睡了就睡,从不哭闹,小山子的奶妈一天到晚直夸孩子懂事省心好带。夫妻二人就准备来年要给孩子请教书先生,好让聪明的孩子早些受到良好的教育。
但是财帛动人心。马家的财源茂盛引起了一个人的“红眼病”,就是马家的护院教师王长,这个人二十多岁的年纪,长得大五大三粗,膘满肉肥的,短头发,阔口咧腮,两鬓络腮的胡子,武功不错,在马家看家护院有好几年了。
这一天,王长找到马喜富:“东家,贱内身染疾病,我想请几天假,你看行吗?”“当然行啦!什么时候病的,严重吗?你去吧,缺什么你说话,没银子到帐房预支一些。我给你一个月假,这个月照样给你工钱!”马喜富虽然是富商,但富有仁慈之心,平日里对自己的仆人佣人都很和蔼,从不拖欠他们工钱,而且还经常适当多发一些。
王长谢过东家就回家去了。王长的家在离马家一百多里地的乡下,出了城没走出二十里地,这小子就不走了,因为他媳妇根本就没病,这是他玩了一个阴谋。到了一家客店住下后,白天睡觉,晚上就盘算着如何对马家下手,苦思冥想了几天,终于在他心里形成了一个完美的计划。
这一天晚上,王长早早地吃了一顿,就和衣躺下了,远处的梆楼上传来二更鼓响后,这小子就起来了,洗了把脸,换上一身夜行人的黑衣,面罩青纱,背后背上单刀就摸到了马家。马家是个大院套,前前后后有几十间房子,这里的情况他太熟悉了,在这当家庭护院几年了,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他都清清楚楚的。说句夸张点儿的话,闭着眼睛他都摸到哪门哪屋。
没有月亮,借着微微的星光,他闪着两双贼眼,摸到了小山子的卧室。现在的小山子不是跟奶妈睡,而是撒娇晚上跟父母睡,夫妻二人也乐得孩子跟自己睡,不哭不闹的,睁眼就能看到二人爱情的结晶,这多幸福呀。
王长在窗户下侧耳听了听,除了马喜富微微的鼾声外没有动静。于是他拿出早已准备好的一根竹管,在窗户纸上桶了个洞,用嘴轻轻吹了一阵子。静静地在窗外等了五六分钟后,这小子用钢刀拨开了门,高抬腿轻落足,捏手捏脚地来到了床前,轻敲床榜,没有一点反应,二个大人一个小孩子跟睡死了一样。他迅速用毯子将孩子裹紧往身后一背。将写好的纸条“啪”的一声扎在桌子上,出了门又将门带好,像一个幽灵一样三蹿两纵消失在夜幕中。
马喜富夫妇二人这一觉睡得挺沉,天光大亮以后,康氏先醒了,夫人一看今天怎么睡这么死,平时她早就起床了。打了个哈欠听了听外边,仆人佣人早就在院子里忙活上了。见丈夫还没醒来。夫人往二人中间看,没见到宝贝儿子,小山子哪里去?一有动静一说话,马喜富也醒了,可不是吗,孩子呢?“昨晚上跟我们还睡得好好的……”康氏就有点儿慌了。“别急,你看门没插,说不定是奶妈抱着出去玩了”马喜富解释说。
“不对,不对,昨天晚上我插的门,奶妈怎么会进来抱孩子?”细心的康氏反驳说。
“对呀,孩子呢?来人!”夫妻二人也顾不得换衣服了,穿着睡衣下床充门外边就大喊。
“来了,来了,老爷,什么事呀?天亮了,我们都看你们一家人睡得没一点动静,兴许是昨晚太累了,我们也不好惊动的。怎么啦这是?”丫鬟仆女奶妈一下子进来十来个,看到夫妻二人慌里慌张的样子就问。
“小山子呢?谁见着小山子啦?啊,快说?”夫妻二人近乎异口同声。
“啊?——不是,——孩子昨天晚上……不是跟你们在一起睡吗?”众人惊愕,奶妈断断续续地摊开两手一边说,一边环视众人和马喜富夫妇。
“哎呀,糟糕!还不快找!”马喜富近乎咆哮了,康氏急得都快哭了。“找,上哪里找去?”众人在院子里里外外转了八圈,也没见到孩子的踪影。这时,康氏呜呜地就哭了起来。
“老爷,你看!”一个仆人说着一指卧室前厅的大方木桌子嚷道。
马喜富慌忙来到桌子近前,众也跟着围拢过来。见红色的硬木方桌上插着一把明晃晃的匕首,下面一张纸。仆人过来小心翼翼地拔出刀子,将纸取下小小心地递给了马喜富。
上面用毛笔写着几行字,大意是:想要孩子,准备一万两白银,天黑之前送到城东十里外的寒窑内,孩子自然安全返回。过时不候,滑花招或报官的必撕票。
马喜富自然知道“撕票”的意思,也明白孩子是被匪人绑了肉票了,这么多年没听说过附近有土匪呀,一万两白银,得多长时间能挣这么多银子呀。再看夫人康氏,方寸已乱,软瘫在那里只剩下哭了,眼睛红的跟桃儿似的。
这种时候还得说马喜富,毕竟他是男人,又是一家之主。他又一想,一万两就一万两,钱乃身外之物,没了可以再挣,自己的小山子可就一个呀,就是倾家荡产砸锅卖铁也得将小山子换回来。想到这里,他稳稳心神。让仆人将夫人扶下去好生照看,让管帐先生和几个精明强干的心腹伙计赶快准备银子。
一万两,那可不是个小数目,跑了半天可算准备齐了,连银票带散碎银子搞了一箱子。马喜富又叫来几个精明强干年轻力壮的家人,骑着马带着箱子送到指定地点。临走时,马喜富一再叮嘱,你们可要小心行事,多长个心眼,既不能惊动,又要想办法看清楚取银子之人的容貌特征,最重要的是要弄清楚小山子在什么地方。几个人连声称“是”之后就出发了。
十几里地,骑着马扎眼就到。这里一片荒芫,时值秋季,杂草有半人深,破烂不堪的窑洞张着黑洞洞的大口,旁边的高树上,偶尔还传来乌鸦的几声哀鸣,尽管太阳还没落山,这里就显得阴森可怕。
六个人六匹马放慢了步伐,马蹄声清脆,六人相互长胆地来到了黑乎乎的窑洞口外,往周围看看空旷无人,他们就骑在马上壮着胆子伸着脖子往里面看,里面朦朦胧胧的,看不太清楚。就在这时,也不知从何处飞来一支镖“啪”的一声正打在最前面那匹马的前腿上,这马一声长嘶,往上一跳差点将骑马的小伙子给掀下马来。紧接着几匹马都惊了似地磨头狂跑起来,箱子也摔掉地上。这些伙计们也顾不得地上的箱子了,谁的命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不知对方底细的他们巴不得快点跑呢。
这帮人一口气跑到城边上,马的惊劲儿才过,众人聚在一起相互都傻眼了,这等于将一万两银子白白送给土匪了,任何消息也没有弄到,就这么回去了,东家不扒了我们的皮也得要了我们吃饭的玩意儿呀,最轻的也得吃官司。最后,几个人一咬牙,干脆我们散伙走得了,这活没法再干下去了。这几个人把良心往胳肢窝一夹,各奔他乡去了。
这下可苦了马喜富他们夫妻二人了,是左等没音信,右等也没人来,孩子没回来不说,这帮送银子的伙计也没影了,把马喜富急得脑袋都快炸了。
最后,马喜富让一个家人陪同,自己骑着马摸黑亲自来到了那个破窑洞前,找了半天,连个人影和银子的影子也没见到,这下,马喜富彻底傻了,也不知怎么回到家中的他,仍然没有半点音信,人财两空,现在的他是一点办法也没有了。
一连几天,全家上下都无精打采的,马喜富将所有的仆人佣人等都打发走了,偌大个院子里只剩下夫妻二人,康氏像疯了似的一天到晚水米不进,以泪洗面,后来一时想不开用三尺白绫悬梁自尽了。马喜富知道后,欲哭无泪,生活无望,仰天长叹一声,用一碗毒药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就这样,好端端的一个商业富户几天工夫就家破人亡了。
悲剧发生的第二天,一个出家的僧人带着一个小男孩出现在马喜富的家中。这个小男孩儿正是一天前丢失的小山子,孩子一看无论如何哭喊,眼前的父母就是不答应,就哇哇大笑起——父母惨死的镜头永远定格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出家人一看眼前的惨状,不禁双手合实念了几声“阿弥陀佛”领着小山子走了。
原来,王长那天半夜将孩子偷出来后,一口气跑了十多里地出了城,但他又不知将孩子存在何处稳妥。王长只想勒索一些钱财,并不想害命,这孩子已四五岁了有自己的记忆了,我在他家这么长时间肯定是很熟悉的,万一要认出我来记着自己的蛛丝马迹,将来可就麻烦了。瞎转悠了半天,觉得将孩子放在哪个地方都不妥,王长就有点后悔了,自己光想着发财了,怎么没想周全呢?天快亮了,一会儿药劲儿一过,孩子醒来一哭,这夜深人静的可就全砸了。反正没有回头路了,他突然看见有一山洞,弯着腰能钻进去,里面不是很深,黑乎乎让人害怕。他就将孩子放在山洞里的地上,摸摸孩子的小脸还热乎乎的,呼吸均匀,还在熟睡呢。心说,就将这个小生命存放这里吧,如果他命大的话,自然会有人救,如果被野兽吃了,只能怪他自己命短。狠心的王长像鬼魂似地就离开了山洞。
天快黑的时候,王长就躲在城东十里外破窑旁边的一棵大树上,静静地观察着这里的动静。过了一会儿,果然见有几匹马和几个熟悉的身影越来越近了。一看是他们几个,王长不仅暗笑,马家真是没人了,这么重要的事交给这几个人,马喜富真是昏了头了,也该着我发财呀。他就冷不丁地打出一支镖,果然惊跑了那几个人,从树上跳下来的王长扛起地上装银子的箱子跳之夭夭。
再说山洞里的小山子,天亮后一觉醒来,四五岁的孩子一看四周空无一人,哇哇大哭起来。可是再哭再喊他的父母家人也听不见了,这孩子是大声哭罢小声哭,小声哭罢大声哭,一直快中午了,终于哭来了一个离寺云游的僧人。
这个僧人出家在著名的武术圣地少林寺,法名了然,是个有道的高僧。他顺着声音找到了山洞里的孩子,眼前的可怜景状令和尚动了怜悯之心,这才将孩子抱回城里,又买吃喝又买玩具的,连吓带哄总算找到了孩子的家 ,但悲剧已经酿成。救人要救到底,送佛要送到西,高僧没有办法,这才带着孩子走上了一条传奇之路。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