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十四回:秦琼卖马
第七十四回:秦琼卖马
宝刀虽利,不动文士之心。骏马虽良,不中农夫之用。正是龙潜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在笼鹦鹉能调舌,去水蛟龙不得飞。世间尽肉眼,谁能识奇珍?所以英雄士,碌碌多淹沦。英雄虽有翻天覆地的本领。无人识他、重他?反而要受人奚落。秦琼此时便是如此。
那两个少年对着王小二拱手问道:“这位就是秦爷么?”
小二道:“正是。”
二人道:“秦大哥请了。”
秦叔宝不知什么事,来到堂前叙礼。
二人上坐。秦琼相陪。
王小二看三杯茶后。
秦叔宝开言道:“二位兄有何见教?”
其中一人答道:“小的们也在本州当个小差使。闻秦兄在此住店,欠得小二银两,特来说说,这王小二在敞衙门前开饭店多年,倒也得个忠厚之名。不知怎么千日之长,一日之短,得罪于秦兄?听说仍然怪他,小的们特来陪罪。”
叔宝道:“并没有这话,这话却从何而来?”
二人道:“都说兄怪他,有些店帐不肯还他。若果然怪他,索性还了他银子;再让他给你赔不是,却是不难的。如果不还他银子,使小人得以借口。”
叔宝何等人,心中已知是王小二央来,会说话的乔人了。他道:“我就直言相告二兄:我并不怪他夫妇,只因我囊中罄空,有些盘费银两,在一个樊朋友身边。他往泽州投文,只在早晚来,就会算还他店帐。”
二人道:“山东的朋友,豪爽的多。如果等着那个朋友,也要吃饱了饭,才好等得;叫他开饭店的也难服事。若要照旧管顾,本钱不敷;若待慢了兄,就说开饭店的炎凉,厌常喜新。这话如传了出去,鬼也没得上门,饭店就开不成了。常言道:‘求人不如求己。’假若樊朋友一年不来,也等一年不成?兄是衙门中人,家里免不得惊天动地。凡事要自己活变才是。”
叔宝如酒醉方醒,对二人道:“承兄指教,我也不等樊朋友来了。有两根金装锏,将他卖了算还店帐;余下的做回乡路费。”
二人叫王小二道:“小二哥,秦爷并不怪你。倒要把金装锏卖了,还你饭钱。你须照旧伏侍。”也不通姓名,告别而去。
叔宝到后边收拾金装锏。
王小二忽起奸心暗道:“这个姓秦的奸诈,倒有两根什么金装锏,不肯早卖,直等我央人说许多话,方才出手。不要叫他卖,恐怕别人讨了便宜。我哄他当在潞州,算还我银子,打发他起身;加些利钱儿,赎了出来。剥金子打首饰,与老婆戴上。多的金子,剩下拿去兑了,夫妻发迹,都在这金装锏上了。”于是笑容满面,来到后边。
叔宝坐在草铺上,将两条锏横在自己膝头,上面已有铜青了。他这锏不是纯金的,原是熟铜鎏金在上面。从祖秦旭传父秦彝,传到他已经三世。挂在鞍旁,那锏楞上的金都磨了下去,只是槽凹里有些金气。放在草铺上,地潮湿生了铜青。叔宝自己也觉没有看相,只得拿一把穰草,将铜青擦去,金装锏耀目争光。
王小二只以为上边有多少金子,朦着眼道:“秦爷,这个锏不要卖。”
叔宝道:“为何不要卖?”
小二道:“我们潞州有个隆茂号当铺。秦爷将这锏当几两银子,买些柴米,将高就低,我伏事你老人家。待平阳府樊爷来到,加些利钱,赎回就是了。”
叔宝也舍不得祖传的两根金锏卖给他人,情愿去当,回答小二道:“你的所见,正合我意,就去当了罢!”
王小二领着秦琼走到三义坊一个大户人家,只见门挂“隆茂号当”。他们径直进去。
叔宝将锏在柜上一放,放得重了些。
当铺主人就有些不高兴之意道:“哎呀!不要打坏了我的柜桌!”
叔宝道:“要当银子。”
主人拿起金装锏看了道:“这东西,只能算废铜。”
叔宝道:“是我用的兵器,怎么叫做废铜呢?”
主人道:“你拿得动,叫做兵器。我们当铺开得久了,没有其它用处,只能当做废铜?”
叔宝无奈道:“就算废铜罢了。”
拿大称来称斤两,那两根锏重一百二十八斤。
主人道:“朋友,还要除些折耗。”
叔宝道:“上面金子也不算?有什么折耗?”
主人道:“不过是金子的光景,那里能作得金子!况且那两个把子,算不得铜价,化铜时就烧成灰了。是铁枥木的,沉重。”
叔宝却慷慨道:“把那八斤零头除去,作一百二十斤实数。”
主人道:“好铜当价是四分一斤,该五两短二钱,多一分也不当。”
叔宝一算四五两银子,几天就吃在肚里,还是不能回乡,仍然拿了回去。
小二已有些不悦之色。
叔宝回店,坐在房中纳闷。
王小二就如逼命一般,又走进来,问秦琼道:“秦爷,你老人家再寻些什么值钱的东西当罢!”
叔宝道:“小二哥,我一个公门中人出门,除了随身兵器,难道带什么金宝玩物不成?”
小二道:“那我顾不得你老人家。”
叔宝道:“我骑这匹黄骠马,可有人要?”
小二道:“秦爷在我家住有好长时间,不曾说这句话;要说什么金装锏,我们这潞州人,将真金子还认做假的,哪里晓得有用的兵器!如果要说起马来,我们这里是旱地,大小人家,都有脚力。我看秦爷这匹黄骠马,早若是肯卖,已经回家,公事都完了。”
叔宝道:“是能卖银子?”
小二道:“马出门卖就有银子进门。”
叔宝道:“这里的马市,在什么所在?”
小二道:“就在西门里大街上。”
叔宝道:“什么时候去?”
小二道:“五更时开市,天明就散市了。”小二叫妻子收拾晚饭与秦爷吃了,明日五更天,要去卖马。
叔宝这一夜好难过,生怕错过了马市,如坐针毡。盼到交五更时候起来,将些冷水洗了脸,梳了头。
小二掌灯牵马出槽。
叔宝将马一看道:“哎呀!马都饿坏了!”人都被他炎凉到这步田地,那个马就可想而知了。自从算帐之后,不要说细料,连粗料也没有得给它吃了,饿得那马在槽头嘶鸣。妇人心慈,又不会铡草,瞒了丈夫,偷两束长草,丢在槽里,凭那马吃也得,不吃也得。把一匹千里神驹,弄得肚大毛长。叔宝敢怒而不敢言。想到那小人就连人也没有得吃,哪在马乎?只得接扯拢头,牵马往外走。
王小二开门,叔宝先出门外,马却不肯出门,知道主人要卖他的意思。马如何晓得卖他呢?此龙驹神马,乃是灵兽,晓得才交五更。没有五更天牵他饮水的理。马把两只前腿蹬定这门槛,两只后腿倒坐下去。若论叔宝气力,不要说这病马,就是猛虎,也拖出去了。因见那马瘦得厉害,不忍加力去扯他,只是调息绵绵的唤。
王小二却是狠心的人,见那马不肯出门,拿起一根门闩来,照那瘦马的后腿上,两三门闩,打得那马护疼,“噌”的一声跳了出去。小二把门一关道:“卖不了,再不要回来!”
却说叔宝牵马到西营市来。马市已开,买马与卖马的王孙公子,往来络绎不绝。
有几个人看见叔宝牵着一匹马来,都叫:“列位让开些,穷汉子牵了一匹病马来了!不要挨倒了他。”众唇合舌的淘气。
叔宝牵着马在马市里,来回走了几趟,问也没人问一声,他对马叹道:“马儿,你在山东捕盗时,何等精壮!怎么今日就垂头丧气到这般光景!叫我怎么怨你,我是何等的人?为少了几两店帐,也弄得垂头丧气,何况于你!”常言道得好:
人当贫贱语声低,马瘦毛长不显肥。
得食猫儿强似虎,败翎鹦鹉不如鸡。
开始还是人牵马,后来倒是马带着人走。秦琼一夜没有合眼,五更天起来,空肚子出门,马市里没人瞅睬,走着路都是打盹睡着了的。天色已明,走过了马市,城门大开,乡下农夫挑柴进城来卖。潞州即今山西地方,秋收都是那茹茹秸儿;若是别的粮食,收秋后已经枯槁了,独有这一种气旺,秋收之后,还有青叶在上面。马是饿极了,见了青叶,一口扑去,将卖柴的老人家一下扑倒。
叔宝猛然从梦中惊觉,急忙去搀扶。
那人老当益壮,翻身跳起道:“朋友,不要着忙,没有跌坏我那里。”老者又道:“你这匹马牵着不骑,慢慢的走,是要卖的么?”
叔宝道:“是要卖它,在这里撞了个主顾。”
老者道:“马膘虽是跌了,缰口倒还好!”
叔宝正在懊闷之际,听老者之言,反高兴起来。 喜逢伯乐顾,冀北始空群。遂问老者道:“你是鞭杖行,还是兽医出身?”
老者道:“我也不是鞭杖行,也不是兽医。老汉今年六十岁了,离城十五里居住。这四束柴有一百多斤,我挑进城来,肩也不换一换,你这马轻轻的扑了一口青柴,我便跌了一交,就知这马缰口还好;只可惜你头路不熟,走到这马市里。这马市里买马的,都是那等不得穷的人。”
叔宝笑道:“怎么叫做等不得穷的人?”
老者道:“但凡富贵子弟,未曾买马,先叫手下人拿着一副鞍辔跟着走。看中了马的毛色,搭上自己的鞍辔,放个辔头,中意方才肯买。他怎肯买你的病马培养?自古道:‘买金须向识金家。’怎么在这个所在卖病马?你即便走上几日,也没有人理你!”
叔宝道:“你卖柴乃小事。你不如领我去卖了这匹马,事成之后,送你一两银子牙钱,如何?”
老者一听,大喜道:“这里出西门走十五里地,有个豪杰姓单,双名雄信,排行第二,我们都称他做二员外。他喜结交天下英雄豪杰,买好马送朋友。”
秦叔宝此时才如酒醉方醒,大梦初觉一般,暗暗自悔:“是我失了检点。在家时常闻朋友说:‘潞州二贤庄单雄信,是个真正的英雄豪杰。’我怎么到此,没有去拜见他?如今弄到衣衫褴褛,鹄面鸠形这般田地,才去拜见他,岂不是迟了!正是临渴掘井,临渊羡鱼,悔之无及。若不往二贤庄去,过了此渡,又无船了,却怎么办才好?也罢,只是卖马,不要认慕名的朋友就是了。”他对老人家道:“你引我前去;果然卖了此马,实送你一两银子。”
老者贪了厚谢,将四束柴寄在豆腐店门口,对卖豆腐的道:“替我照管照管。”扁担头上,有一个青布口袋儿,袋内一升黄豆,进城来换茶叶的。见马饿得狠,把豆儿倒在个深坑里,扯了些青柴,拌了与黄骠马吃完。老人家拿起扁担引路。
秦叔宝牵着马出西门。约十数里之地,果然有一所大庄,但见:碧流萦绕,水中鱼儿纵横;古木森森,鸟声稠杂;小桥虹跨,景色清幽;高厦云连,规模整齐。不是大贵,也是名门。
老人家持扁挑过桥入庄。
叔宝在桥南树下拴马,见那马瘦得不像模样,心中暗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也看不上,教他人怎么肯买?”因连日没心绪,没有牵马去饮水啃青刷洗,鬃尾都结在一处。叔宝将左手衣袖卷起,按着马鞍,右手五指,将马领鬃往下分理。
那马怕疼,就掉过头来,望着主人将鼻息乱打,眼中就滚下泪来。
叔宝心里一酸,也不去理他领鬃,用手掌在马颈项上,拍了两掌道:“马儿,马儿!你就如我的童仆一般。在山东六府驰名,也仗你一背之力。今日我因没有银两,把你卖在这庄上,你回头有恋恋不舍之意,我却忍心卖你,我反不如你也!”
马见主人拍项吩咐,有欲言之状:四蹄踢跳,嘶喊连声。
此时,叔宝在树下长叹不绝。
却说单雄信富厚之家,秋收事毕,闲坐厅前。
只见老人家竖扁担于窗扇门外边,进门垂手,对员外道:“单二员外,老汉进城卖柴,见个山东人牵匹黄骠马要卖;那马虽跌落膘,缰口还硬。如今领着马在庄外,请员外看看。”
雄信道:“可是黄骠马?”
老汉道:“正是黄骠马。”雄信起身,从人跟随出庄。
叔宝隔溪一望,见单雄信身高一丈,貌若灵官,戴万字顶皂荚包金帽,穿寒罗细褶衫,粉底皂鞋。叔宝再看自己身上,不像模样,摇头叹息,躲在大树背后,抖下衣袖,揩了面上泪痕。
单雄信过桥,只去看马,不去问人。雄信善识良马。把衣袖撩起,用左手在马腰中一按。雄信膂力惊人,那马虽瘦骨嶙峋,却是分毫不动。托一托头至尾,准长丈余,蹄至鬃,准高八尺;遍体黄毛,如金丝细卷,并无半点杂色。
单雄信看了马,才与秦琼相见道:“马是你贩的么?”单员外只以为是贩马的人,不以礼貌相待,只你我相称。
叔宝却认卖马,不认贩马,答道:“小可也不是贩马的人;自己的脚力,穷途货于宝庄。”
单雄信道:“也不管你买来的自骑的,只说价便是。”
秦叔宝道:“人贫物贱,不敢言价;只赐五十两,充做前途盘费足矣。”
单雄信道:“这马讨五十两银子也不多;只是膘跌重了,若是上得细料,用些工本,还养得起来。若不吃细料,这马就是废物了。今见你说得可怜,我与你三十两银子,只当送兄路费罢了。”雄信还了三十两银子,转身过桥,往里就走,也不十分说要买。
叔宝心里却是着急,只得跟过桥来道:“就凭员外赐多少罢了。”
单雄信进庄来,立在大厅滴水檐前。
叔宝见主人立在檐前,只得站立于月台旁边。
雄信叫手下人,牵马到槽头去,上些细料来回话。
不多时,手下向主人耳边低声道:“这马狠得紧,把老爷胭脂马的耳朵,都咬坏了。吃下一斗蒸热绿豆,还在槽里面抢水草吃,不曾住口。”
雄信暗喜,乔做人情道:“朋友,我手下人说,马不吃细料的了。只是我说出与你三十两银子,不好失信。”
叔宝也不知马吃料不吃料,随口道:“但凭尊赐。”
单雄信进去取马价银。
叔宝却不是阶下伺候的人,进厅坐下。
单雄信三十两银子,买得了千里龙驹,捧着马价银出来,喜容可掬。
叔宝因久不见银子,见雄信捧着一包银子出来,与雄信得马的欢喜,却也是半斤与八两。难道秦琼是这等肚量褊浅的人?却不知他是个孝子,日久在外,思念家中老母在家昼夜熬煎。今见此银,得以回家,就如见母的一般,不觉:欢从眉角至,笑向颊边生。叔宝双手来接银子。
单雄信料已买卖成,银子不过手,却问叔宝道:“兄是山东人,贵府是那一府?”
叔宝道:“就是齐州。”
单雄信把银子往衣袖里一笼。
叔宝大惊,想是不买了,心中忐忑不安、捉摸不定。正是:隔面难知心腹事,黄金到手怕成空。不知雄信袖银的意思如何?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谢谢大家的美好评论,我要更加努力,每天加更。请大家放心收藏,我保证完本。
宝刀虽利,不动文士之心。骏马虽良,不中农夫之用。正是龙潜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在笼鹦鹉能调舌,去水蛟龙不得飞。世间尽肉眼,谁能识奇珍?所以英雄士,碌碌多淹沦。英雄虽有翻天覆地的本领。无人识他、重他?反而要受人奚落。秦琼此时便是如此。
那两个少年对着王小二拱手问道:“这位就是秦爷么?”
小二道:“正是。”
二人道:“秦大哥请了。”
秦叔宝不知什么事,来到堂前叙礼。
二人上坐。秦琼相陪。
王小二看三杯茶后。
秦叔宝开言道:“二位兄有何见教?”
其中一人答道:“小的们也在本州当个小差使。闻秦兄在此住店,欠得小二银两,特来说说,这王小二在敞衙门前开饭店多年,倒也得个忠厚之名。不知怎么千日之长,一日之短,得罪于秦兄?听说仍然怪他,小的们特来陪罪。”
叔宝道:“并没有这话,这话却从何而来?”
二人道:“都说兄怪他,有些店帐不肯还他。若果然怪他,索性还了他银子;再让他给你赔不是,却是不难的。如果不还他银子,使小人得以借口。”
叔宝何等人,心中已知是王小二央来,会说话的乔人了。他道:“我就直言相告二兄:我并不怪他夫妇,只因我囊中罄空,有些盘费银两,在一个樊朋友身边。他往泽州投文,只在早晚来,就会算还他店帐。”
二人道:“山东的朋友,豪爽的多。如果等着那个朋友,也要吃饱了饭,才好等得;叫他开饭店的也难服事。若要照旧管顾,本钱不敷;若待慢了兄,就说开饭店的炎凉,厌常喜新。这话如传了出去,鬼也没得上门,饭店就开不成了。常言道:‘求人不如求己。’假若樊朋友一年不来,也等一年不成?兄是衙门中人,家里免不得惊天动地。凡事要自己活变才是。”
叔宝如酒醉方醒,对二人道:“承兄指教,我也不等樊朋友来了。有两根金装锏,将他卖了算还店帐;余下的做回乡路费。”
二人叫王小二道:“小二哥,秦爷并不怪你。倒要把金装锏卖了,还你饭钱。你须照旧伏侍。”也不通姓名,告别而去。
叔宝到后边收拾金装锏。
王小二忽起奸心暗道:“这个姓秦的奸诈,倒有两根什么金装锏,不肯早卖,直等我央人说许多话,方才出手。不要叫他卖,恐怕别人讨了便宜。我哄他当在潞州,算还我银子,打发他起身;加些利钱儿,赎了出来。剥金子打首饰,与老婆戴上。多的金子,剩下拿去兑了,夫妻发迹,都在这金装锏上了。”于是笑容满面,来到后边。
叔宝坐在草铺上,将两条锏横在自己膝头,上面已有铜青了。他这锏不是纯金的,原是熟铜鎏金在上面。从祖秦旭传父秦彝,传到他已经三世。挂在鞍旁,那锏楞上的金都磨了下去,只是槽凹里有些金气。放在草铺上,地潮湿生了铜青。叔宝自己也觉没有看相,只得拿一把穰草,将铜青擦去,金装锏耀目争光。
王小二只以为上边有多少金子,朦着眼道:“秦爷,这个锏不要卖。”
叔宝道:“为何不要卖?”
小二道:“我们潞州有个隆茂号当铺。秦爷将这锏当几两银子,买些柴米,将高就低,我伏事你老人家。待平阳府樊爷来到,加些利钱,赎回就是了。”
叔宝也舍不得祖传的两根金锏卖给他人,情愿去当,回答小二道:“你的所见,正合我意,就去当了罢!”
王小二领着秦琼走到三义坊一个大户人家,只见门挂“隆茂号当”。他们径直进去。
叔宝将锏在柜上一放,放得重了些。
当铺主人就有些不高兴之意道:“哎呀!不要打坏了我的柜桌!”
叔宝道:“要当银子。”
主人拿起金装锏看了道:“这东西,只能算废铜。”
叔宝道:“是我用的兵器,怎么叫做废铜呢?”
主人道:“你拿得动,叫做兵器。我们当铺开得久了,没有其它用处,只能当做废铜?”
叔宝无奈道:“就算废铜罢了。”
拿大称来称斤两,那两根锏重一百二十八斤。
主人道:“朋友,还要除些折耗。”
叔宝道:“上面金子也不算?有什么折耗?”
主人道:“不过是金子的光景,那里能作得金子!况且那两个把子,算不得铜价,化铜时就烧成灰了。是铁枥木的,沉重。”
叔宝却慷慨道:“把那八斤零头除去,作一百二十斤实数。”
主人道:“好铜当价是四分一斤,该五两短二钱,多一分也不当。”
叔宝一算四五两银子,几天就吃在肚里,还是不能回乡,仍然拿了回去。
小二已有些不悦之色。
叔宝回店,坐在房中纳闷。
王小二就如逼命一般,又走进来,问秦琼道:“秦爷,你老人家再寻些什么值钱的东西当罢!”
叔宝道:“小二哥,我一个公门中人出门,除了随身兵器,难道带什么金宝玩物不成?”
小二道:“那我顾不得你老人家。”
叔宝道:“我骑这匹黄骠马,可有人要?”
小二道:“秦爷在我家住有好长时间,不曾说这句话;要说什么金装锏,我们这潞州人,将真金子还认做假的,哪里晓得有用的兵器!如果要说起马来,我们这里是旱地,大小人家,都有脚力。我看秦爷这匹黄骠马,早若是肯卖,已经回家,公事都完了。”
叔宝道:“是能卖银子?”
小二道:“马出门卖就有银子进门。”
叔宝道:“这里的马市,在什么所在?”
小二道:“就在西门里大街上。”
叔宝道:“什么时候去?”
小二道:“五更时开市,天明就散市了。”小二叫妻子收拾晚饭与秦爷吃了,明日五更天,要去卖马。
叔宝这一夜好难过,生怕错过了马市,如坐针毡。盼到交五更时候起来,将些冷水洗了脸,梳了头。
小二掌灯牵马出槽。
叔宝将马一看道:“哎呀!马都饿坏了!”人都被他炎凉到这步田地,那个马就可想而知了。自从算帐之后,不要说细料,连粗料也没有得给它吃了,饿得那马在槽头嘶鸣。妇人心慈,又不会铡草,瞒了丈夫,偷两束长草,丢在槽里,凭那马吃也得,不吃也得。把一匹千里神驹,弄得肚大毛长。叔宝敢怒而不敢言。想到那小人就连人也没有得吃,哪在马乎?只得接扯拢头,牵马往外走。
王小二开门,叔宝先出门外,马却不肯出门,知道主人要卖他的意思。马如何晓得卖他呢?此龙驹神马,乃是灵兽,晓得才交五更。没有五更天牵他饮水的理。马把两只前腿蹬定这门槛,两只后腿倒坐下去。若论叔宝气力,不要说这病马,就是猛虎,也拖出去了。因见那马瘦得厉害,不忍加力去扯他,只是调息绵绵的唤。
王小二却是狠心的人,见那马不肯出门,拿起一根门闩来,照那瘦马的后腿上,两三门闩,打得那马护疼,“噌”的一声跳了出去。小二把门一关道:“卖不了,再不要回来!”
却说叔宝牵马到西营市来。马市已开,买马与卖马的王孙公子,往来络绎不绝。
有几个人看见叔宝牵着一匹马来,都叫:“列位让开些,穷汉子牵了一匹病马来了!不要挨倒了他。”众唇合舌的淘气。
叔宝牵着马在马市里,来回走了几趟,问也没人问一声,他对马叹道:“马儿,你在山东捕盗时,何等精壮!怎么今日就垂头丧气到这般光景!叫我怎么怨你,我是何等的人?为少了几两店帐,也弄得垂头丧气,何况于你!”常言道得好:
人当贫贱语声低,马瘦毛长不显肥。
得食猫儿强似虎,败翎鹦鹉不如鸡。
开始还是人牵马,后来倒是马带着人走。秦琼一夜没有合眼,五更天起来,空肚子出门,马市里没人瞅睬,走着路都是打盹睡着了的。天色已明,走过了马市,城门大开,乡下农夫挑柴进城来卖。潞州即今山西地方,秋收都是那茹茹秸儿;若是别的粮食,收秋后已经枯槁了,独有这一种气旺,秋收之后,还有青叶在上面。马是饿极了,见了青叶,一口扑去,将卖柴的老人家一下扑倒。
叔宝猛然从梦中惊觉,急忙去搀扶。
那人老当益壮,翻身跳起道:“朋友,不要着忙,没有跌坏我那里。”老者又道:“你这匹马牵着不骑,慢慢的走,是要卖的么?”
叔宝道:“是要卖它,在这里撞了个主顾。”
老者道:“马膘虽是跌了,缰口倒还好!”
叔宝正在懊闷之际,听老者之言,反高兴起来。 喜逢伯乐顾,冀北始空群。遂问老者道:“你是鞭杖行,还是兽医出身?”
老者道:“我也不是鞭杖行,也不是兽医。老汉今年六十岁了,离城十五里居住。这四束柴有一百多斤,我挑进城来,肩也不换一换,你这马轻轻的扑了一口青柴,我便跌了一交,就知这马缰口还好;只可惜你头路不熟,走到这马市里。这马市里买马的,都是那等不得穷的人。”
叔宝笑道:“怎么叫做等不得穷的人?”
老者道:“但凡富贵子弟,未曾买马,先叫手下人拿着一副鞍辔跟着走。看中了马的毛色,搭上自己的鞍辔,放个辔头,中意方才肯买。他怎肯买你的病马培养?自古道:‘买金须向识金家。’怎么在这个所在卖病马?你即便走上几日,也没有人理你!”
叔宝道:“你卖柴乃小事。你不如领我去卖了这匹马,事成之后,送你一两银子牙钱,如何?”
老者一听,大喜道:“这里出西门走十五里地,有个豪杰姓单,双名雄信,排行第二,我们都称他做二员外。他喜结交天下英雄豪杰,买好马送朋友。”
秦叔宝此时才如酒醉方醒,大梦初觉一般,暗暗自悔:“是我失了检点。在家时常闻朋友说:‘潞州二贤庄单雄信,是个真正的英雄豪杰。’我怎么到此,没有去拜见他?如今弄到衣衫褴褛,鹄面鸠形这般田地,才去拜见他,岂不是迟了!正是临渴掘井,临渊羡鱼,悔之无及。若不往二贤庄去,过了此渡,又无船了,却怎么办才好?也罢,只是卖马,不要认慕名的朋友就是了。”他对老人家道:“你引我前去;果然卖了此马,实送你一两银子。”
老者贪了厚谢,将四束柴寄在豆腐店门口,对卖豆腐的道:“替我照管照管。”扁担头上,有一个青布口袋儿,袋内一升黄豆,进城来换茶叶的。见马饿得狠,把豆儿倒在个深坑里,扯了些青柴,拌了与黄骠马吃完。老人家拿起扁担引路。
秦叔宝牵着马出西门。约十数里之地,果然有一所大庄,但见:碧流萦绕,水中鱼儿纵横;古木森森,鸟声稠杂;小桥虹跨,景色清幽;高厦云连,规模整齐。不是大贵,也是名门。
老人家持扁挑过桥入庄。
叔宝在桥南树下拴马,见那马瘦得不像模样,心中暗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也看不上,教他人怎么肯买?”因连日没心绪,没有牵马去饮水啃青刷洗,鬃尾都结在一处。叔宝将左手衣袖卷起,按着马鞍,右手五指,将马领鬃往下分理。
那马怕疼,就掉过头来,望着主人将鼻息乱打,眼中就滚下泪来。
叔宝心里一酸,也不去理他领鬃,用手掌在马颈项上,拍了两掌道:“马儿,马儿!你就如我的童仆一般。在山东六府驰名,也仗你一背之力。今日我因没有银两,把你卖在这庄上,你回头有恋恋不舍之意,我却忍心卖你,我反不如你也!”
马见主人拍项吩咐,有欲言之状:四蹄踢跳,嘶喊连声。
此时,叔宝在树下长叹不绝。
却说单雄信富厚之家,秋收事毕,闲坐厅前。
只见老人家竖扁担于窗扇门外边,进门垂手,对员外道:“单二员外,老汉进城卖柴,见个山东人牵匹黄骠马要卖;那马虽跌落膘,缰口还硬。如今领着马在庄外,请员外看看。”
雄信道:“可是黄骠马?”
老汉道:“正是黄骠马。”雄信起身,从人跟随出庄。
叔宝隔溪一望,见单雄信身高一丈,貌若灵官,戴万字顶皂荚包金帽,穿寒罗细褶衫,粉底皂鞋。叔宝再看自己身上,不像模样,摇头叹息,躲在大树背后,抖下衣袖,揩了面上泪痕。
单雄信过桥,只去看马,不去问人。雄信善识良马。把衣袖撩起,用左手在马腰中一按。雄信膂力惊人,那马虽瘦骨嶙峋,却是分毫不动。托一托头至尾,准长丈余,蹄至鬃,准高八尺;遍体黄毛,如金丝细卷,并无半点杂色。
单雄信看了马,才与秦琼相见道:“马是你贩的么?”单员外只以为是贩马的人,不以礼貌相待,只你我相称。
叔宝却认卖马,不认贩马,答道:“小可也不是贩马的人;自己的脚力,穷途货于宝庄。”
单雄信道:“也不管你买来的自骑的,只说价便是。”
秦叔宝道:“人贫物贱,不敢言价;只赐五十两,充做前途盘费足矣。”
单雄信道:“这马讨五十两银子也不多;只是膘跌重了,若是上得细料,用些工本,还养得起来。若不吃细料,这马就是废物了。今见你说得可怜,我与你三十两银子,只当送兄路费罢了。”雄信还了三十两银子,转身过桥,往里就走,也不十分说要买。
叔宝心里却是着急,只得跟过桥来道:“就凭员外赐多少罢了。”
单雄信进庄来,立在大厅滴水檐前。
叔宝见主人立在檐前,只得站立于月台旁边。
雄信叫手下人,牵马到槽头去,上些细料来回话。
不多时,手下向主人耳边低声道:“这马狠得紧,把老爷胭脂马的耳朵,都咬坏了。吃下一斗蒸热绿豆,还在槽里面抢水草吃,不曾住口。”
雄信暗喜,乔做人情道:“朋友,我手下人说,马不吃细料的了。只是我说出与你三十两银子,不好失信。”
叔宝也不知马吃料不吃料,随口道:“但凭尊赐。”
单雄信进去取马价银。
叔宝却不是阶下伺候的人,进厅坐下。
单雄信三十两银子,买得了千里龙驹,捧着马价银出来,喜容可掬。
叔宝因久不见银子,见雄信捧着一包银子出来,与雄信得马的欢喜,却也是半斤与八两。难道秦琼是这等肚量褊浅的人?却不知他是个孝子,日久在外,思念家中老母在家昼夜熬煎。今见此银,得以回家,就如见母的一般,不觉:欢从眉角至,笑向颊边生。叔宝双手来接银子。
单雄信料已买卖成,银子不过手,却问叔宝道:“兄是山东人,贵府是那一府?”
叔宝道:“就是齐州。”
单雄信把银子往衣袖里一笼。
叔宝大惊,想是不买了,心中忐忑不安、捉摸不定。正是:隔面难知心腹事,黄金到手怕成空。不知雄信袖银的意思如何?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谢谢大家的美好评论,我要更加努力,每天加更。请大家放心收藏,我保证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