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一鸣惊人之游史记

正文 第十六回:长安观灯

    第十六回:长安观灯

    眼看着正月十四日,秦琼要去贺寿,一行人告别了李世民,前往长安城,到了长安城门外,住在了东来顺老店,众人喝了酒就睡了。秦琼因为第二天有事,没有多喝。

    秦琼不到天亮就问店主人道:“你这里有认识路的尊使,借一位,乘天未明,指引我往明德门杨越公府中送礼,自当厚谢。”秦琼拿两串钱谢了店主人,就命两名健步取了礼物,分了四个包带着,瞒了众人往明德门去了。

    话说杨越公知道贺寿送礼的官员,在城外的很多,当夜二更天,就发兵符,打开城门,放各路送礼的官员进城。都到巡视京营衙门报道,京营官总录递到越公府中。那京营官就是宇文化及的长子宇文成都,他使一根鎏金铛,有万夫莫当之勇。

    当日五鼓,文武官员,给越公上寿。彼时越公头戴七宝冠,身穿暗龙袍,后列珠宝翠玉,群妾如锦屏般环列左右。左首执班的女官是江南陈后主之妹,乐昌公主。右首执班的女官是红拂张美人。此日一品二品三品官员登堂拜寿,越公优礼相待,献茶一杯。四品、五品以下官员就不登堂。只在堂下总拜。其他藩镇官员,则分由众人查收礼物。

    山东各官礼物,晓谕向李靖处交割。这个李靖乃是一个江湖异人,他祖籍三原,号药师,能呼风唤雨,腾云驾雾,知道过去未来。在越公府中任主簿。秦琼便押着礼物到主簿厅上来。

    李靖见秦琼相貌堂堂,仪表非凡,看他手本,知道是旗牌官秦琼,表章礼物全收。请入后堂,取酒款待,行礼问道:“老兄眼下气色不正,送礼来时同伴还有别人?”

    秦琼不敢实言说道:“小可只带了健步两名,并无他人。”

    李靖微笑道:“你这话,只能对别人说,小弟面前却说不得,我知道与你同来有的五个朋友,随从二十多个。”

    秦琼一听犹如晴天霹雳,大吃一惊。慌忙站起,深深的一揖道:“诚如先生所占,请勿泄露。”

    李靖道:“关我什么事?但兄今年正值印堂管事,黑气凌入有惊恐之灾,不得不言。今夜不可与同来的朋友一起观灯赏月,恐召祸患,难以脱身,天明就回山东最好。”

    秦琼道:“奉了本官之命,送礼到此,不得杨老爷回文,怎能回复本官?”

    李靖道:“回文不难,我可以给你。”李靖为什么说可以给秦琼回文?原来杨越公的一应书礼,都假手与李靖,所以这回文出自李靖之手。不多时,回文写好了,交给秦琼,这时天色已明,临行叮嘱道:“千万不可进城观灯。”

    且说秦琼拿了回文,往回走,心里暗想:“我去年在少华山就说到长安城去观灯,众朋友才一起同来,司马行空、孙小圣也说同来观灯,我现在公事办完了,却告诉朋友说,我遇到高人了,高人说我面上面色不好,我要回去,这话怎么说得出口。这不是男子汉大丈夫所为,宁可有祸,也不可失了朋友之约”。

    回到下处,见众朋友换了衣服,正准备进城,众朋友见秦琼回来,一起问道:“兄长,怎么不带我们一起公干?”

    秦琼道:“我起早先进城,完了公干,正好和大家一起进城玩耍,不知道大家用过酒饭了吗?”

    众人道:“已用过了,不知兄长用过了吗?”

    秦琼道:“也用过了。”

    手下把马匹都牵到了外面,众豪杰就要上马。王伯当说道:“我们现在进城,到处玩耍,或茶楼,或酒肆,大家取乐。如果带了这二十多人,又是马匹包裹的,甚是不雅。我的意思是将马匹包裹,寄放安顿了,大家步行进城,我们随意玩耍,你们说如何?”

    秦琼此时想到李靖所说的话,心想:“这话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现在进城,万一有事,跨上马就可以走脱,如果依了王伯当之言步行,真要出了事,没有马匹,怎么走得脱?”就对王伯当说:“安顿手下人可以,但马匹一定要随身。”两人只管争这骑马不骑马的话。

    司马行空猜到了秦琼的心思,他是怕齐国远、李如珪惹出事来,骑马便于走脱,但又不好明说,就说道:“二兄不必相争,兄弟愚见,咱们不依秦大哥骑马,也不依王大哥不骑马,咱们把马骑到城门边,然后找到一个旅店,将包裹寄放了,把马匹牵到城河边饮水吃草。大家轮流吃饭看管。到黄昏时,取出包裹,把马牵到城门外等着。大家说如何?”

    大家都道:“讲的有理!”

    他们骑马到了城门口下马,秦琼吩咐两名健步道:“把回文回书随身带好,到黄昏时把我的马加一条肚带,小心牢记。”

    大家各带随身兵器,一起入城。

    只见六街三市,黎民百姓,文官武将,奉天子之命,与民同乐,家家户户悬灯结彩,六个朋友高高兴兴一路上尽情玩耍,有说有笑的往司马门首来。这里是宇文述的衙门。门前有一个广场,十分宽敞,那些原情的把持,两个人一伙,吊挂着一副行头,雁翅排于左右。

    再往前走他们来到一处蹴鞠场所,一字排开有二十多个,每一处有两根柱子扎一座牌楼,楼上面一个圈,有斗来大,号称彩门。无论什么人都可以下场。踢过彩门,就可以得到彩头。有一处彩楼扎的特别漂亮,看的人也特别的多。这原来是宇文述的公子宇文惠及所设,那宇文述有四个儿子,长子宇文化及,次子宇文士及,三子宇文智及,宇文惠及是宇文述的小儿子。他倚仗着家里的势力,又有一帮阿谀奉承的家伙帮闲谀附,家里还养着许多打手。故搭台把持,在衙门前做个球场。自正月初一摆到元宵。公子自己搭一个彩牌,坐在月台上,名曰观球台。有人把球踢过彩门,公子就送他彩缎一匹,银花一对,银牌一面。有将球踢过彩门的,高高兴兴拿到彩缎、银花、银牌的,也有踢不过彩门,被人耻笑的。

    司马行空对这蹴鞠很感兴趣,蹴鞠就向是现代的足球,也是用脚踢,并且都是要把球踢到门里。司马行空在现代就很喜欢踢足球,还是一个很好的中锋。球踢的是相当的棒,看到别人蹴鞠脚就痒痒。真想上去踢上几脚。他们一行六人都对蹴鞠起了兴趣,齐国远从小落草,只知道风高放火天,月黑杀人夜,哪里知道这蹴鞠的事。可他看着热闹,自是很高兴,那李如珪生在富贵人家,还知道蹴鞠。秦琼虽然一身的武艺,却对蹴鞠的规矩不懂。王伯当是隋朝名公的子孙,又中过武状元,是武艺、搏艺皆精。大家都推他上去。

    王伯当也不再推辞,就上了球场,场上各人与王伯当见了礼,各依方位站好,王伯当拿出他的看家本领,把球频频踢过彩门,就如穿梭一般。齐国远喜的是手舞足蹈,只叫王伯当不要停脚。

    月台上家将把彩缎、银花、银牌连连抛下来。一场下来,王伯当得到了许多彩头。齐国远拿着彩头喜的是连嘴都合不住了。

    司马行空看到王伯当在场上踢的是太好了。他的脚也痒痒的,他也懂得了场上的规矩。就决定上场踢上几脚。

    司马行空一上场也学着王伯当向场内的人见了礼,然后各依方位站好。司马行空刚一出场很快就来了一个倒打金钟,将球踢过了彩门。得到了观众们的一片喝彩之声。接着又来了一个玉女穿梭,将球又踢入彩门,观众的喝彩之声是更加热烈。接着是一鹞入林,金凤展翅,金凤朝阳,金鸡夺窝。频频将球踢过彩门。司马行空在现代是篮球打的好,足球踢的是更好,是学校里明星级的足球运动员。又将太乙真人所教的太乙神功练到了第十层,武功的精进加上足球运动的老底子,一出场就用非常优美的姿势连连把球踢过彩门,得到了观众的阵阵喝彩之声。宇文惠及也离了座位,站在牌楼下观看。月台上家将把彩缎、银花、银牌连连抛下来。

    齐国远高兴的把嘴咧到了耳朵根,笑的嘴都合不住了,他一边接过月台上家将抛下的彩缎、银花、银牌,一边说这彩头可真多,让我也上去挣点彩头。说着他把彩头交给李如珪,脱去外套,紧紧腰带。就准备上场。

    王伯当知道齐国远的水平,就拉着齐国远说道:“你别上去丢人现眼。”

    李如珪也知道齐国远的水平,也劝说道:“你看这么多人,如果踢不进去?多丢人。”

    齐国远不听大家的劝说挣脱了王伯当的手说道:“就许你们得彩头,到我这就不行了?”说着就大步走上了场。齐国远一上场是连规矩也不懂,球到了他脚底下是一点也不听指挥,他在场上东跑西跑累的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就是怎么也把球踢不过彩门。

    这时的观众是越来越多,观众是接连看到了两场精彩的蹴鞠还想看更精彩的。所以是越积越多,围的是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齐国远一上场,观众看到一个牛高马大的人上来了,还以为有更精彩的蹴鞠可看。都静观以待。等齐国远一出脚,观众们是“嘘”声一片,有一个人大声说道:“这哪里是看蹴鞠?这分明就是看耍狗熊,咱们不如到那边看耍猴去。”

    齐国远听到观众们嘘声一片,又听到观众说耍狗熊的话。羞的是无地自容,他站在场中眼睛瞪的象铜铃似的盯着场下,想找出说他坏话的人。他恨不能将说他坏话的人撕成碎片。只见观众们都纷纷的离开了。齐国远下了场对王伯当、李如珪他们说道:“这有什么好看?又有什么好玩的?咱们喝酒去。”

    司马行空一行六人来到了聚贤楼,听到各处笙歌,饮酒者也是络绎不绝,他们要了一个包间。坐下后是开怀畅饮。直至吃到月上树梢,算还了酒钱。才下了聚贤楼,前去看灯。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谢谢大家的美好评论!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