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五回:秦琼救李渊
第十五回:秦琼救李渊
秦叔宝久居山东历城县,从小学武,学得一身好武功,有万夫莫敌之勇,喜欢结交朋友,人称“小孟尝”,秦琼祖上留下来一样兵器,是两条一百三十斤重的镀金熟铜锏,和他要好的朋友名叫樊虎,字建威。还有就是王伯当,贾润溥、柳周臣。当时,青齐一带,连年灾荒,盗匪四起,刺史出了告示,招募有勇有谋的充当捕快。秦琼当时正在贾润溥家说闲话。樊建威走来对秦琼说道:“今天发了告示,要招募捕快,小弟在刺史面前称赞哥哥你智勇双全,为人慷慨大方。刺史喜欢,就让小弟来招募你,不知你意下如何。”-
秦琼说道:“我想,身不役官为贵,我乃将门之后,我家几代将门,有朝一日斩将夺旗,开疆拓土,也能荣宗耀祖,若不然是,守着几亩田地,在家奉养老母,村野酒肆里也可以与知己谈天说地,杯酒言欢,岂不痛快。去当个捕快,听人使唤,看人脸色,这捕快我是绝不能当。”说完,悻悻的离去。
樊虎见秦琼走了心里想:“我在刺史面前夸下海口,现在秦琼不愿意去。没有办法,干脆去找秦琼的母亲,秦琼最是孝顺,对他母亲说的话是百依百顺,如果能说得他的母亲同意,秦琼不同意也得同意。”想到这里他就来到秦琼家。秦琼的母亲宁妇人正在堂前,樊虎作了一个揖,就把前面的事情说了一遍,又把秦琼推辞不愿意去的话也说了。
宁妇人说道:“做官也不是容易的事情,秦琼的祖父秦旭,父亲秦彝都是齐国的大将,他们去世的早,也没有留下什么祖荫。”
樊虎说道:“真刀实枪的干出一番大事业来,谁不愿意,无奈何时机未到,只得将就从权。秦琼偏偏不肯做捕快。”
秦琼从里面出来对母亲说道:“母亲你不要听他说。”
宁妇人说道:“你虽然志向远大,但是樊虎说的话还是有道理的,你由此发达也说不定,况且你的祖上也在东宫做过卫士,从来世事难料,你不可固执。”
秦琼很是孝顺,见母亲已经应允只好答应道:“好吧。”
樊虎见秦琼应允了高兴的说道:“秦大哥,明天我来约你同去府衙。”
次日秦琼樊虎二人同到府衙面见刺史。樊虎先拜见刺史说道:“小人已约了秦琼来到。”
刺史对秦琼问道:“你是秦琼么?”
秦琼答道:“小人就是秦琼。”
刺史又道:“我听说你是一个豪杰,今天就让你做一个都头。你要尽心尽力当差。”
秦琼叩谢道:“谢大人。”
出了府衙樊虎说道:“秦大哥,你如今当差需要一匹好马。”
秦琼说道:“那我们两人到贾润溥的行中去看看。”
两人就来到了贾润溥的行中,贾润溥一见他们二人就说道:“恭喜恭喜。”
秦琼说道:“何喜之有,只不过是奉母亲之命而已。现在当了差人,早晚也要有差役,想要买一匹马,所以到你这里来。”
贾润溥说道:“正好我这里新买进了四百多匹马,任凭秦大哥你挑选好了。”说着就带领他们去看马。
到马场子一看黑压压一片都是马,贾润溥一会儿说这匹马好,一会儿说那匹马强。樊虎一会儿说这匹马肥,那匹马壮。秦琼是踱来看去把马看了一个遍,不是说马瘦,就是说马弱,没有一匹马是让他满意的,忽然听到马的嘶鸣声,秦琼举目观看,在后边的马厩里栓了一匹赢瘦黄骠马,身体虽然高有八尺,却是毛长筋露。
秦琼问道:“这匹马为什么这么瘦?”
贾润溥道:“这匹马是关西马贩子,带来了三个月,用好料喂养,只是不上膘,没人肯要它,那个马贩子不愿意多耽搁,我给了他三十两银子,就买了它,又喂养了两个月,还是这样赢瘦。”
秦琼到马厩里细看,那马一见秦琼,双耳直立,领鬃毛竖起,双眼圆睁,如见故人一般,知道是一匹好马就对贾润溥说道:“这匹马就让我来喂养吧?”
樊虎笑道:“秦大哥怎么看上这匹瘦马?”
贾润溥道:“既然秦大哥,喜欢这匹马,小弟自当奉送。”随即备酒向秦琼道贺,酒醉方归。
秦琼的黄骠马很快就养的十分肥壮。大家都夸秦琼好眼力。
一日刺史发下一起盗犯,按律充军,要发往,平阳驿、潞州府,恐怕山西地面有失,当堂就点了,秦琼、樊虎押解,樊虎到平阳驿,秦琼到潞州府。
秦琼收拾行李 告别了母亲妻子,同樊虎一同押解人犯,到长安司挂号。然后向山西进发。
有一天走到长安道上,离长安城五十里,有一座山叫临潼山,山势险峻。这时正是暮秋天气,西风凛冽,秦琼听说山上有伍相国神祠就想上去看看,他对樊虎说道:“我听说伍子胥,昔日身为明辅,挟制诸侯,临潼会上,力举千斤鼎,名震海宇。山上建有神祠,我要到山上瞻仰瞻仰。你代我押解人犯,到临潼关外等我。樊虎应诺,就押解着人犯往关口走去。
秦琼到了临潼山上,见伍相国神祠殿宇萧条,人烟冷落,下马进庙,拜了神圣,站起来,见神像威仪,十分敬仰。闲玩之际,感到有些困倦,就在神像前小睡过去。
却说李渊乃成纪人,后来起兵太原,号称唐主,他是李虎之孙李柄之子,李虎为两魏陇西公,李柄为北周唐公,李渊夫人窦氏乃周主的外甥女,曾在龙门镇破贼,连发七十二箭,杀死七十二人其威名远播。隋文帝派晋王为元帅,李渊为长史司马,韩擒虎为先锋前往伐陈。攻破陈国城池建康,活捉了陈后主和他的两个宠妃张丽华、孔贵妃。
这时晋王在后,先让李渊,高颍进城安民。次日晋王派高颍的儿子高德宏来取美人张丽华,营中听用。
高颍道:“晋王身为元帅,应除暴安良。怎么可以让张丽华到他营中听用。”不肯发遣。
却说唐公李渊因生性耿直说道:“张丽华、孔贵妃,妖艳狐媚,迷惑君王,窃权乱政,陈国的灭亡与二人有很大的关系,决不能留下此祸根,再来迷惑隋主,不如杀了,以正晋王邪念。”
高颍点头道:“正应如此。”
高德宏道:“晋王兵权在握,如果不把张丽华带过去,恐怕晋王要生气?”
李渊不听,叫人将张丽华、孔贵妃一起斩了。
高德宏参见晋王,竟把斩张丽华、孔贵妃的事都推到了李渊身上。
晋王一听大怒道:“这厮可恶,我必杀此贼子,方遂我愿。”遂立意要杀害李渊。
李渊因为生性耿直,杀了张丽华、孔贵妃,与晋王结下深仇大恨。
自从晋王灭了陈国以后权威日盛,奇谋秘策之士也越来越多,有一个叫宇文述,号称小陈平的,晋王曾推荐他做州刺史。所以经常为晋王出谋划策。一天晋王与一班心腹密谋,抢夺东宫的事。宇文述道:“大王要谋此事,还需要做三件大事。”
晋王问:“是哪三件大事?”
宇文述说道:“第一件:皇后虽然不喜欢东宫,但还在两便,大王必须做一个苦肉计,让皇后喜欢你,不喜欢东宫。第二件:需要一个亲信大臣,言语足以取信于皇上,平日进一些谗言,到时候一力撺掇,这就叫作内外夹攻。第三件:废除东宫是一件大事,如果没有过错,就不可能废除,必须收买他一个亲信,让他揭发,无中生有事,小事变大事,有了这一个证人,让他百口莫辩。大王做了这三件事,是万无一失。废东宫只是早晚的事。
晋王说道:“我自做准备,只要足下为我出谋划策,等到功成,共享荣华富贵。”
自此晋王不惜资财,上至宰相下至僚属,皆有厚赠,宫中宦官士侍,皆有赏赐,只有李渊说人臣不敢私交,不受晋王礼物。晋王更将唐公怀恨在心。
一日,宇文述去拜见大理寺卿杨约,杨约是越公杨素之弟,与宇文述是至交。宇文述将奇珍异宝,许多礼物送上,杨约看了礼物问道:“仁兄这礼物不知从何处得来,小弟从来没有见过这等异宝。”
宇文述道:“我是一介武夫,那里有这些异宝,这是晋王有求于你,托我送上。”
杨约说道:“是晋王的异宝,我怎么敢収?”
宇文述道:“你只管収下,还有一场大富贵要送给你的哥哥。”
杨约说道:“请说。”
宇文述说道:“你知不知道东宫不满你哥哥很长时间了,他日东宫登了大位,自有他所用的大臣,还会让你哥哥掌权么?所幸东宫失德,皇上有废立之心,如果你哥哥能在皇上面前多替晋王说一些好话,废东宫而立了晋王,则晋王会铭记肺腑。而你和你的哥哥将会得到永久的富贵。你以为如何?”
杨约说道:“你说的很有道理,待我与我哥哥说明白。”
宇文述见自己的目的已达到就告辞了。
杨约将宇文述说的话告诉就哥哥杨素,杨素觉得有道理,于是杨素就经常在皇上面前讲晋王好,东宫坏的话。皇后也被晋王所惑,她认为晋王孝顺,也经常进一些谗言。宇文述又买通了东宫里的一个幸臣,叫姬戚。
开皇三年十月,东宫幸臣揭发太子说:“东宫叫巫师卜卦,说皇上忌在十八年,又在马厩里养马千匹,有不轨之心。”
隋文帝听了,认为是真的,所以是勃然大怒,立即召见太子,命太子跪在殿下,宣读诏书,废太子为庶人,立晋王为太子,东宫旧臣皆被斩首。只有李渊上疏道:“太子所谋,并无实据,又无对证,既已废黜,不可加罪,还需悯恤。”
隋文帝给了太子五品俸禄,终养在内苑。
晋王见李渊上疏,更加气愤,即召宇文述商议。他说道:“这李渊分明是为杀张丽华之事,恐怕我怨恨,怕我为君,所以上疏,必须杀此老贼,你我方得安稳。
宇文述说道:“杀死李渊有何难哉。“
晋王问道:“有何不难?”
宇文述说道:“皇上爱猜忌常常梦见洪水淹没城池,心中不悦。前几天李浑,字洪儿,皇上怀疑他的名字应图谶,叫他自缢。如今可散布流言,说渊洪从水都是一体。皇上如果怀疑,李渊难免有杀身之祸。
晋王大喜,派人散布谣言:“李子结实并天下,杨主虚花无根基。”
又道:“日月照龙舟,淮南逆水流。扫尽杨花落,天子季无头。”
开始乡村传说,后来大街上流传,渐渐传入宫中。晋王故意奏道:“街巷妖言,大是不祥,乞行禁止。”
隋文帝听了甚是不悦,但是心中疑在李浑,没有想到李渊,于是发下圣旨,把李浑一家五十二口,拿赴市曹斩首。
晋王见李渊还是无恙,又让宇文述奏道:“李姓当天子,可将天下李姓都杀完。”
丞相高颍奏道:“皇上如果杀戮过多人心反致动摇,万万不可为,皇上如果有疑,凡是李姓之人一概不用便是。”
这时蒲山公李密与杨素相交甚厚,杨素为了保全李密,就奏道:“丞相所言有理。”又暗叫李密退避。
当时在朝的李姓都解除了兵权,回归故里,李渊也趁机乞回太原,皇上准奏,令他为太原留守。刻日起程。
晋王知道李渊要回太原对宇文述道:“定了这许多计策,都很好,只是没有杀了李渊,美中不足。”
宇文述说道:“殿下若想杀了李渊,我还有一计,可以将李渊一家一个不留,全部杀了。”
晋王喜道:“计将安出?”
宇文述道:“只需点东宫骁骑,由臣子宇文化及带领,悄悄出城,到临潼山埋伏,假扮强人,等到李渊带着家人经过之时,把他全家一齐都杀光,岂不干净。”
晋王拍手叫好道:“如此甚好,只是李渊是个武将,必须有一个勇士才好。”
宇文述道:“臣子宇文化及足能应付,如果殿下亲自去何愁这事不成。”
晋王大喜 依计而行。
李渊见皇上准奏,心中大喜,收拾启程,和李道宗、李建成带领四十名家将,压着车辇,带着夫人小姐,此时窦夫人已身怀六甲,将要分娩,也顾不得了遂一起上路往太原进发。走到临潼山植树岗,正是中午,李道宗、李建成走在前面。忽然树林里冲出许多强人,都用黑炭图面,长枪大刀的拦住去路,高声叫道:“来人留下买路钱!”
李建成吃了一惊,吓得就往回跑,还是李道宗胆大,高声喝道:“你们这些不知死活的家伙,不知道我们是陇西李府。竟敢在此阻截道路!”说着拔出腰刀就砍,那些家丁家将也都拔出腰刀相助。
李建成骑马跑回对李渊说道:“不好了前面都是强人,拦住了去路,围着叔父要买路钱。”
李渊说道:“这里离长安城不远怎么会有强人?”边说边让家将取过方天画戟,又让李建成保护家眷,自己就要上前,不料后面又有强人杀来。李渊不敢上前,先要保护家眷要紧。那些强人一齐逼近,李渊大吼一声,摆开方天画戟,带领家将左冲右突。
那些强人虽然死伤不少,就是不肯退去。那晋王与宇文述父子藏在树林里见李渊勇猛,自己所带的兵丁不敢近前,他们就用黑纱蒙面,晋王提着大刀骑马向李渊杀来。晋王对李渊恨之入骨,恨不得一刀砍死李渊,所以用了十成的功力一刀向李渊砍下,李渊勉强把晋王的刀拨开,宇文化及在李渊的背后一刀向李渊砍下,李渊将头一偏,躲了过去,晋王又一刀砍向李渊,李渊是左遮右挡手忙脚乱,宇文述随后也来夹攻李渊。把李渊团团包围在核心,情况十分危急。
再说秦琼在伍相国神祠刚睡着,就听到庙外有人喊马嘶的声音,好生惊异,他自己平时的坐骑黄骠马也嘶鸣不已,似呼欲奔驰之状。秦琼上马,黄骠马狂奔至半山腰,只见山下狼烟四起,喊杀连天。秦琼勒马一望,见到无数强人,围着几十个官兵在那边厮杀,秦琼一见,把马一纵借着山势冲下山去,厉声高叫道:“响马不要嚣张,妄杀官员,我来也!”只这一声,有如晴天霹雳。
众强人都吃一惊纷纷回头,一看只有一个人,并不在意,秦琼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入核心。直至秦琼冲入核心,方有几个人来抵挡秦琼,秦琼手起锏落,将他们打死,又一连打死十几个人。
李渊被晋王、宇文述、宇文化及团团围住,眼看就要被杀死,在这十分危急的时刻,猛然听到有如晴天霹雳的一声大喝,就见有十几个人落马,有一位犹如天神的壮士闯围而入。只见他头戴着青色范阳毡笠,身穿皂布海青剑衣,外套黄色罩甲,脚蹬黄鹿皮靴,坐下黄骠马,手提金装锏,左冲右突,如猛虎下山,蛟龙出海,秦琼举锏向晋王当头砸下,晋王眼快急忙躲闪,金装锏的锏稍还是打在了晋王的肩上。晋王负痛大叫一声拨马就逃,宇文述父子也急忙勒马保着晋王逃跑了。众兵丁见晋王负了伤,也都无心恋战,被秦琼一路打来,是四处逃散。
秦琼抓住了一个兵丁问道:“你们是何处毛贼,敢在此地打劫。”
那个兵丁慌忙道:“爷爷饶命,我们不是强人,只因为东宫太子与唐公不和,慾杀死唐公一家,所以才假扮强人,刚才被你打伤的就是东宫太子,求爷爷饶命。”
秦琼一听吓出了一身冷汗就喝道:“这厮胡言乱语,饶你狗命,去吧。”秦琼暗想:“东宫太子与唐公不和,我夹在是非中间,怎么做都不好办,是非之地不可久留,还是不要多事,先离开这是非之地再说。”想到这里,他骑马向前跑去。
李渊被晋王、宇文述父子前后夹攻,眼看就要被打败,突然来的一位壮士,为他解了围,使他脱离了虎口。而这位壮士又不告而别,骑马离去。李渊对李道宗说道:“你来保护家眷,待我赶去谢过壮士。”随即骑马追赶秦琼,边追边喊道:“壮士,请站住,受我李渊一礼。”
秦琼只是跑,一直跑了有十几里,看李渊还是紧追不舍,他只得回头说道:“唐公不要追了,小人姓秦名琼。”把手摇了两摇,然后将马一夹,如飞而去。
李渊再要追赶,无奈这匹马是战乏了的,跑不动了,只听得风送銮铃响处他说了一个“琼”字又见他把手摇了摇,错认为是“五”字,就把他牢牢记在心中。
李渊回马至车辇旁问夫人道:“夫人你受惊了,现在强人已经跑了,咱们赶路要紧。”
大家一起往前走,夫人因为受了惊吓,忽然腹痛,想要安顿,又没有驿站,刚好旁边有一个寺院,名叫承福寺,只好差人到寺中,要暂借安歇,承福寺住持法名五空,住持召集僧众,迎接李渊一家进殿,李渊领家眷在殿后附近房屋暂时居住,让家将巡哨,以防不测,自己带剑观书。到三更时候,忽有侍女来报:“夫人分娩二世子了”。李渊大喜,这诞生的世子就是李世民。
到天明时李渊参拜如来道:“寄居分娩,污秽如来道场,罪在下官。”再说添了世子,大家都来祝贺。李渊对李道宗、李建成说道:“幸亏有那名叫琼五的恩公,救了我们一家老小,此恩决不能忘了。”
李建成、李道宗一起说道:“是,我们决不能忘。”
李建成又道:“那个叫琼五的恩公,来无影去无踪,就象是上天派来只为拯救我们一家似的。我们干脆让五空住持做一个恩公琼五的牌位,让我们烧香膜拜。如何?”
大家一致同意。所以李世民家里到现在还保存着恩公琼五的牌位。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谢谢大家的美好评论!
秦叔宝久居山东历城县,从小学武,学得一身好武功,有万夫莫敌之勇,喜欢结交朋友,人称“小孟尝”,秦琼祖上留下来一样兵器,是两条一百三十斤重的镀金熟铜锏,和他要好的朋友名叫樊虎,字建威。还有就是王伯当,贾润溥、柳周臣。当时,青齐一带,连年灾荒,盗匪四起,刺史出了告示,招募有勇有谋的充当捕快。秦琼当时正在贾润溥家说闲话。樊建威走来对秦琼说道:“今天发了告示,要招募捕快,小弟在刺史面前称赞哥哥你智勇双全,为人慷慨大方。刺史喜欢,就让小弟来招募你,不知你意下如何。”-
秦琼说道:“我想,身不役官为贵,我乃将门之后,我家几代将门,有朝一日斩将夺旗,开疆拓土,也能荣宗耀祖,若不然是,守着几亩田地,在家奉养老母,村野酒肆里也可以与知己谈天说地,杯酒言欢,岂不痛快。去当个捕快,听人使唤,看人脸色,这捕快我是绝不能当。”说完,悻悻的离去。
樊虎见秦琼走了心里想:“我在刺史面前夸下海口,现在秦琼不愿意去。没有办法,干脆去找秦琼的母亲,秦琼最是孝顺,对他母亲说的话是百依百顺,如果能说得他的母亲同意,秦琼不同意也得同意。”想到这里他就来到秦琼家。秦琼的母亲宁妇人正在堂前,樊虎作了一个揖,就把前面的事情说了一遍,又把秦琼推辞不愿意去的话也说了。
宁妇人说道:“做官也不是容易的事情,秦琼的祖父秦旭,父亲秦彝都是齐国的大将,他们去世的早,也没有留下什么祖荫。”
樊虎说道:“真刀实枪的干出一番大事业来,谁不愿意,无奈何时机未到,只得将就从权。秦琼偏偏不肯做捕快。”
秦琼从里面出来对母亲说道:“母亲你不要听他说。”
宁妇人说道:“你虽然志向远大,但是樊虎说的话还是有道理的,你由此发达也说不定,况且你的祖上也在东宫做过卫士,从来世事难料,你不可固执。”
秦琼很是孝顺,见母亲已经应允只好答应道:“好吧。”
樊虎见秦琼应允了高兴的说道:“秦大哥,明天我来约你同去府衙。”
次日秦琼樊虎二人同到府衙面见刺史。樊虎先拜见刺史说道:“小人已约了秦琼来到。”
刺史对秦琼问道:“你是秦琼么?”
秦琼答道:“小人就是秦琼。”
刺史又道:“我听说你是一个豪杰,今天就让你做一个都头。你要尽心尽力当差。”
秦琼叩谢道:“谢大人。”
出了府衙樊虎说道:“秦大哥,你如今当差需要一匹好马。”
秦琼说道:“那我们两人到贾润溥的行中去看看。”
两人就来到了贾润溥的行中,贾润溥一见他们二人就说道:“恭喜恭喜。”
秦琼说道:“何喜之有,只不过是奉母亲之命而已。现在当了差人,早晚也要有差役,想要买一匹马,所以到你这里来。”
贾润溥说道:“正好我这里新买进了四百多匹马,任凭秦大哥你挑选好了。”说着就带领他们去看马。
到马场子一看黑压压一片都是马,贾润溥一会儿说这匹马好,一会儿说那匹马强。樊虎一会儿说这匹马肥,那匹马壮。秦琼是踱来看去把马看了一个遍,不是说马瘦,就是说马弱,没有一匹马是让他满意的,忽然听到马的嘶鸣声,秦琼举目观看,在后边的马厩里栓了一匹赢瘦黄骠马,身体虽然高有八尺,却是毛长筋露。
秦琼问道:“这匹马为什么这么瘦?”
贾润溥道:“这匹马是关西马贩子,带来了三个月,用好料喂养,只是不上膘,没人肯要它,那个马贩子不愿意多耽搁,我给了他三十两银子,就买了它,又喂养了两个月,还是这样赢瘦。”
秦琼到马厩里细看,那马一见秦琼,双耳直立,领鬃毛竖起,双眼圆睁,如见故人一般,知道是一匹好马就对贾润溥说道:“这匹马就让我来喂养吧?”
樊虎笑道:“秦大哥怎么看上这匹瘦马?”
贾润溥道:“既然秦大哥,喜欢这匹马,小弟自当奉送。”随即备酒向秦琼道贺,酒醉方归。
秦琼的黄骠马很快就养的十分肥壮。大家都夸秦琼好眼力。
一日刺史发下一起盗犯,按律充军,要发往,平阳驿、潞州府,恐怕山西地面有失,当堂就点了,秦琼、樊虎押解,樊虎到平阳驿,秦琼到潞州府。
秦琼收拾行李 告别了母亲妻子,同樊虎一同押解人犯,到长安司挂号。然后向山西进发。
有一天走到长安道上,离长安城五十里,有一座山叫临潼山,山势险峻。这时正是暮秋天气,西风凛冽,秦琼听说山上有伍相国神祠就想上去看看,他对樊虎说道:“我听说伍子胥,昔日身为明辅,挟制诸侯,临潼会上,力举千斤鼎,名震海宇。山上建有神祠,我要到山上瞻仰瞻仰。你代我押解人犯,到临潼关外等我。樊虎应诺,就押解着人犯往关口走去。
秦琼到了临潼山上,见伍相国神祠殿宇萧条,人烟冷落,下马进庙,拜了神圣,站起来,见神像威仪,十分敬仰。闲玩之际,感到有些困倦,就在神像前小睡过去。
却说李渊乃成纪人,后来起兵太原,号称唐主,他是李虎之孙李柄之子,李虎为两魏陇西公,李柄为北周唐公,李渊夫人窦氏乃周主的外甥女,曾在龙门镇破贼,连发七十二箭,杀死七十二人其威名远播。隋文帝派晋王为元帅,李渊为长史司马,韩擒虎为先锋前往伐陈。攻破陈国城池建康,活捉了陈后主和他的两个宠妃张丽华、孔贵妃。
这时晋王在后,先让李渊,高颍进城安民。次日晋王派高颍的儿子高德宏来取美人张丽华,营中听用。
高颍道:“晋王身为元帅,应除暴安良。怎么可以让张丽华到他营中听用。”不肯发遣。
却说唐公李渊因生性耿直说道:“张丽华、孔贵妃,妖艳狐媚,迷惑君王,窃权乱政,陈国的灭亡与二人有很大的关系,决不能留下此祸根,再来迷惑隋主,不如杀了,以正晋王邪念。”
高颍点头道:“正应如此。”
高德宏道:“晋王兵权在握,如果不把张丽华带过去,恐怕晋王要生气?”
李渊不听,叫人将张丽华、孔贵妃一起斩了。
高德宏参见晋王,竟把斩张丽华、孔贵妃的事都推到了李渊身上。
晋王一听大怒道:“这厮可恶,我必杀此贼子,方遂我愿。”遂立意要杀害李渊。
李渊因为生性耿直,杀了张丽华、孔贵妃,与晋王结下深仇大恨。
自从晋王灭了陈国以后权威日盛,奇谋秘策之士也越来越多,有一个叫宇文述,号称小陈平的,晋王曾推荐他做州刺史。所以经常为晋王出谋划策。一天晋王与一班心腹密谋,抢夺东宫的事。宇文述道:“大王要谋此事,还需要做三件大事。”
晋王问:“是哪三件大事?”
宇文述说道:“第一件:皇后虽然不喜欢东宫,但还在两便,大王必须做一个苦肉计,让皇后喜欢你,不喜欢东宫。第二件:需要一个亲信大臣,言语足以取信于皇上,平日进一些谗言,到时候一力撺掇,这就叫作内外夹攻。第三件:废除东宫是一件大事,如果没有过错,就不可能废除,必须收买他一个亲信,让他揭发,无中生有事,小事变大事,有了这一个证人,让他百口莫辩。大王做了这三件事,是万无一失。废东宫只是早晚的事。
晋王说道:“我自做准备,只要足下为我出谋划策,等到功成,共享荣华富贵。”
自此晋王不惜资财,上至宰相下至僚属,皆有厚赠,宫中宦官士侍,皆有赏赐,只有李渊说人臣不敢私交,不受晋王礼物。晋王更将唐公怀恨在心。
一日,宇文述去拜见大理寺卿杨约,杨约是越公杨素之弟,与宇文述是至交。宇文述将奇珍异宝,许多礼物送上,杨约看了礼物问道:“仁兄这礼物不知从何处得来,小弟从来没有见过这等异宝。”
宇文述道:“我是一介武夫,那里有这些异宝,这是晋王有求于你,托我送上。”
杨约说道:“是晋王的异宝,我怎么敢収?”
宇文述道:“你只管収下,还有一场大富贵要送给你的哥哥。”
杨约说道:“请说。”
宇文述说道:“你知不知道东宫不满你哥哥很长时间了,他日东宫登了大位,自有他所用的大臣,还会让你哥哥掌权么?所幸东宫失德,皇上有废立之心,如果你哥哥能在皇上面前多替晋王说一些好话,废东宫而立了晋王,则晋王会铭记肺腑。而你和你的哥哥将会得到永久的富贵。你以为如何?”
杨约说道:“你说的很有道理,待我与我哥哥说明白。”
宇文述见自己的目的已达到就告辞了。
杨约将宇文述说的话告诉就哥哥杨素,杨素觉得有道理,于是杨素就经常在皇上面前讲晋王好,东宫坏的话。皇后也被晋王所惑,她认为晋王孝顺,也经常进一些谗言。宇文述又买通了东宫里的一个幸臣,叫姬戚。
开皇三年十月,东宫幸臣揭发太子说:“东宫叫巫师卜卦,说皇上忌在十八年,又在马厩里养马千匹,有不轨之心。”
隋文帝听了,认为是真的,所以是勃然大怒,立即召见太子,命太子跪在殿下,宣读诏书,废太子为庶人,立晋王为太子,东宫旧臣皆被斩首。只有李渊上疏道:“太子所谋,并无实据,又无对证,既已废黜,不可加罪,还需悯恤。”
隋文帝给了太子五品俸禄,终养在内苑。
晋王见李渊上疏,更加气愤,即召宇文述商议。他说道:“这李渊分明是为杀张丽华之事,恐怕我怨恨,怕我为君,所以上疏,必须杀此老贼,你我方得安稳。
宇文述说道:“杀死李渊有何难哉。“
晋王问道:“有何不难?”
宇文述说道:“皇上爱猜忌常常梦见洪水淹没城池,心中不悦。前几天李浑,字洪儿,皇上怀疑他的名字应图谶,叫他自缢。如今可散布流言,说渊洪从水都是一体。皇上如果怀疑,李渊难免有杀身之祸。
晋王大喜,派人散布谣言:“李子结实并天下,杨主虚花无根基。”
又道:“日月照龙舟,淮南逆水流。扫尽杨花落,天子季无头。”
开始乡村传说,后来大街上流传,渐渐传入宫中。晋王故意奏道:“街巷妖言,大是不祥,乞行禁止。”
隋文帝听了甚是不悦,但是心中疑在李浑,没有想到李渊,于是发下圣旨,把李浑一家五十二口,拿赴市曹斩首。
晋王见李渊还是无恙,又让宇文述奏道:“李姓当天子,可将天下李姓都杀完。”
丞相高颍奏道:“皇上如果杀戮过多人心反致动摇,万万不可为,皇上如果有疑,凡是李姓之人一概不用便是。”
这时蒲山公李密与杨素相交甚厚,杨素为了保全李密,就奏道:“丞相所言有理。”又暗叫李密退避。
当时在朝的李姓都解除了兵权,回归故里,李渊也趁机乞回太原,皇上准奏,令他为太原留守。刻日起程。
晋王知道李渊要回太原对宇文述道:“定了这许多计策,都很好,只是没有杀了李渊,美中不足。”
宇文述说道:“殿下若想杀了李渊,我还有一计,可以将李渊一家一个不留,全部杀了。”
晋王喜道:“计将安出?”
宇文述道:“只需点东宫骁骑,由臣子宇文化及带领,悄悄出城,到临潼山埋伏,假扮强人,等到李渊带着家人经过之时,把他全家一齐都杀光,岂不干净。”
晋王拍手叫好道:“如此甚好,只是李渊是个武将,必须有一个勇士才好。”
宇文述道:“臣子宇文化及足能应付,如果殿下亲自去何愁这事不成。”
晋王大喜 依计而行。
李渊见皇上准奏,心中大喜,收拾启程,和李道宗、李建成带领四十名家将,压着车辇,带着夫人小姐,此时窦夫人已身怀六甲,将要分娩,也顾不得了遂一起上路往太原进发。走到临潼山植树岗,正是中午,李道宗、李建成走在前面。忽然树林里冲出许多强人,都用黑炭图面,长枪大刀的拦住去路,高声叫道:“来人留下买路钱!”
李建成吃了一惊,吓得就往回跑,还是李道宗胆大,高声喝道:“你们这些不知死活的家伙,不知道我们是陇西李府。竟敢在此阻截道路!”说着拔出腰刀就砍,那些家丁家将也都拔出腰刀相助。
李建成骑马跑回对李渊说道:“不好了前面都是强人,拦住了去路,围着叔父要买路钱。”
李渊说道:“这里离长安城不远怎么会有强人?”边说边让家将取过方天画戟,又让李建成保护家眷,自己就要上前,不料后面又有强人杀来。李渊不敢上前,先要保护家眷要紧。那些强人一齐逼近,李渊大吼一声,摆开方天画戟,带领家将左冲右突。
那些强人虽然死伤不少,就是不肯退去。那晋王与宇文述父子藏在树林里见李渊勇猛,自己所带的兵丁不敢近前,他们就用黑纱蒙面,晋王提着大刀骑马向李渊杀来。晋王对李渊恨之入骨,恨不得一刀砍死李渊,所以用了十成的功力一刀向李渊砍下,李渊勉强把晋王的刀拨开,宇文化及在李渊的背后一刀向李渊砍下,李渊将头一偏,躲了过去,晋王又一刀砍向李渊,李渊是左遮右挡手忙脚乱,宇文述随后也来夹攻李渊。把李渊团团包围在核心,情况十分危急。
再说秦琼在伍相国神祠刚睡着,就听到庙外有人喊马嘶的声音,好生惊异,他自己平时的坐骑黄骠马也嘶鸣不已,似呼欲奔驰之状。秦琼上马,黄骠马狂奔至半山腰,只见山下狼烟四起,喊杀连天。秦琼勒马一望,见到无数强人,围着几十个官兵在那边厮杀,秦琼一见,把马一纵借着山势冲下山去,厉声高叫道:“响马不要嚣张,妄杀官员,我来也!”只这一声,有如晴天霹雳。
众强人都吃一惊纷纷回头,一看只有一个人,并不在意,秦琼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入核心。直至秦琼冲入核心,方有几个人来抵挡秦琼,秦琼手起锏落,将他们打死,又一连打死十几个人。
李渊被晋王、宇文述、宇文化及团团围住,眼看就要被杀死,在这十分危急的时刻,猛然听到有如晴天霹雳的一声大喝,就见有十几个人落马,有一位犹如天神的壮士闯围而入。只见他头戴着青色范阳毡笠,身穿皂布海青剑衣,外套黄色罩甲,脚蹬黄鹿皮靴,坐下黄骠马,手提金装锏,左冲右突,如猛虎下山,蛟龙出海,秦琼举锏向晋王当头砸下,晋王眼快急忙躲闪,金装锏的锏稍还是打在了晋王的肩上。晋王负痛大叫一声拨马就逃,宇文述父子也急忙勒马保着晋王逃跑了。众兵丁见晋王负了伤,也都无心恋战,被秦琼一路打来,是四处逃散。
秦琼抓住了一个兵丁问道:“你们是何处毛贼,敢在此地打劫。”
那个兵丁慌忙道:“爷爷饶命,我们不是强人,只因为东宫太子与唐公不和,慾杀死唐公一家,所以才假扮强人,刚才被你打伤的就是东宫太子,求爷爷饶命。”
秦琼一听吓出了一身冷汗就喝道:“这厮胡言乱语,饶你狗命,去吧。”秦琼暗想:“东宫太子与唐公不和,我夹在是非中间,怎么做都不好办,是非之地不可久留,还是不要多事,先离开这是非之地再说。”想到这里,他骑马向前跑去。
李渊被晋王、宇文述父子前后夹攻,眼看就要被打败,突然来的一位壮士,为他解了围,使他脱离了虎口。而这位壮士又不告而别,骑马离去。李渊对李道宗说道:“你来保护家眷,待我赶去谢过壮士。”随即骑马追赶秦琼,边追边喊道:“壮士,请站住,受我李渊一礼。”
秦琼只是跑,一直跑了有十几里,看李渊还是紧追不舍,他只得回头说道:“唐公不要追了,小人姓秦名琼。”把手摇了两摇,然后将马一夹,如飞而去。
李渊再要追赶,无奈这匹马是战乏了的,跑不动了,只听得风送銮铃响处他说了一个“琼”字又见他把手摇了摇,错认为是“五”字,就把他牢牢记在心中。
李渊回马至车辇旁问夫人道:“夫人你受惊了,现在强人已经跑了,咱们赶路要紧。”
大家一起往前走,夫人因为受了惊吓,忽然腹痛,想要安顿,又没有驿站,刚好旁边有一个寺院,名叫承福寺,只好差人到寺中,要暂借安歇,承福寺住持法名五空,住持召集僧众,迎接李渊一家进殿,李渊领家眷在殿后附近房屋暂时居住,让家将巡哨,以防不测,自己带剑观书。到三更时候,忽有侍女来报:“夫人分娩二世子了”。李渊大喜,这诞生的世子就是李世民。
到天明时李渊参拜如来道:“寄居分娩,污秽如来道场,罪在下官。”再说添了世子,大家都来祝贺。李渊对李道宗、李建成说道:“幸亏有那名叫琼五的恩公,救了我们一家老小,此恩决不能忘了。”
李建成、李道宗一起说道:“是,我们决不能忘。”
李建成又道:“那个叫琼五的恩公,来无影去无踪,就象是上天派来只为拯救我们一家似的。我们干脆让五空住持做一个恩公琼五的牌位,让我们烧香膜拜。如何?”
大家一致同意。所以李世民家里到现在还保存着恩公琼五的牌位。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谢谢大家的美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