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三)
……诸如此类的笑话,平日搜集,过年时候,和父母一道说笑,积累了不少,我很多写在书中的“傻女婿”笑话原始素材都得之于此。但想把父母逗得开心大笑那是别想。我讲历史故事,父亲听得专注。点头会意,但不笑。母亲很显然是用了耐心在听,她微笑,但也无大笑,夹一块菜放我碗里,她自己也吃一口,说.“这故事不赖”,就是最高嘉奖。
吃完饭,父亲起身,说“今天很高兴”。这一天就功德圆满。
只有一次,气氛好极,连母亲也说了个故事,是她自己亲身经历: 1944年,我刚参加工作头一年年三十,在区妇救会,我们几个女同志一起。上头分配來二斤肉,都高兴得不得了.商量着吃饺子。
刚把面和好,内还沒剁,正切葱,外头一阵狗咬(叫),接着听见三四声枪响。我回头赶紧一口吹熄了灯。
几个人黑地里紧收拾.面、菜、肉一包,噌噌地都跑出來上山。
我们到山上一个破庙里,接着过年,把庙门摘下來当面板,揉面、剁馅,也不敢点灯,怕下头敌人照见动静。
刚支起锅点着火,山底下又是几声枪响,接着听见下头敌人嚷嚷:“在上头!土八路在上头!在庙里----冲上去.抓活的呀!”我们几个又是一个“紧收拾”,抬腿就跑。跑到天快明,到北界都玉皇庙,才算安定住,支锅包饺子,吃完饭天已经大亮。虽然一夜紧张,我们总算吃上了饺子,大家心里很高兴,只是异样,饺子馅怎么剁得那么粗?第二天返回头一个小庙里看,剁馅的门板上厚厚一层牛粪,只剁馅那一小块凹下去了露出木头。
……她讲这故事时抿着嘴笑,好像在回忆当时隋景。我们兄妹听起來觉得挺新鲜。但沒有把这事当作“战斗故事”,而是当作轶闻趣事听的。事实上,母亲也是把“吃牛粪”当笑话说的。
父亲也讲:“有一次敌人搜山,我就在草窝里头躲,眼看一个二鬼(子),用刀拨着草过來,我心想今天是完了,噌地跳起來,几乎和他贴上脸,手里举着手榴弹吼:‘你他妈活够了!’那二鬼吓得‘妈’一声大叫,枪也不要了,掉头就跑----我也拾起枪掉头就跑,满山的敌人都愣了,我翻过一个山头,跑远了,才听他们放枪‘啪,啪’的,有个屁用!”他讲这故事也不为讲“战斗”,是说由故事引出的“结论”:“孩们记住,有些事看來沒有希望了,完了,其实也不见得。让步你就完了,狭路相逢勇者胜。”
父亲在对敌战场上,是勇者,但他和“自己人”狭路相逢是个弱者。母亲沒有父亲那样深沉,多思多智善于闪避凶险沼泽,但母亲始终和父亲在一起,父亲对她是起着保护作用的。这个家庭平静和睦,但是天伦之乐是比别家少了一点。我们缺乏“烟火情趣”。我在邯郸姑父家住,看到他们家的那种“情昧”.住得恋恋不舍,到山西安阳沟,听贵成大哥“捣什”(昔阳土话:聊天),也是一住不想回家,去二姨家,二姨盘腿坐在炕上“俺孩”长“俺孩”短嘘寒问暖,‘‘炕上坐哇,外头冰天雪地,俺孩可受制(罪)了……”这些话,在我们家一句也听不到。我读杜甫的诗:……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
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
父母亲在“营造天伦之乐”这一条上,或许是少了一点力度。
黄河岸边
这是一座建在邙山上的古城,我后來读《藏书》知道唐相李泌在这一带很有政治活动。建国初,这个县城只有五千余人,城势北高南低。军分区在关帝庙[假设它就是的吧),出关帝庙对门,是个小城楼,大约两米多宽,一边一个铁人,有一米四五高的样子。军分区出门向东有一条南北街,向北走到尽头有一里地吧,就是公安局,公安局就建在土城墙下。从东绕过公安局再钻一个土隧道,一条“之”字形的黄土道下去约两百米高,下边就是黄河,一条窄窄的路,有砖护栏,全部砖铺地直通山顶,道两边都是近九十度的土悬崖,很有点“华山一条路”的味道,形状极似一只孤立挺出西指的羊角,它的名字也真就叫“羊角山”。山的极峰上是一座寺,里头一个中等个子、胖胖的和尚,什么寺,和尚法号,统都不记得了。火车站在县城南,我们的小学校在城东南.学校门对面一片瓦砾废墟中矗立着一座塔.我们叫它蛤蟆塔。在塔边敲击石头,塔会“咯哇咯哇”发出回音。我过了不惑之年才晓得那塔是我国四大回音建筑之一,官称叫“宝枪寺塔”。水库起來之后,羊角山理应是个“岛”,但它是土质的,听说是泡塌了。但看河南电视台“天气预报”,那塔依然故姿。塔在,我的学堂地址就不会有虞。
依着我回忆整个县城,陕县是这样的形势:整个城都在邙山上,黄河自西而來,逼冲县城,被羊角山挡住,拐了一个九十度的直弯向北,又被中条山挡住,又折九十度向东直奔而去。这两折弯,形成了三段渡口名叫“太阳渡”,西边上游的叫“下太阳渡” (因为太阳从这边落下),东边下游的叫“上太阳渡”.中间直南直北的那段叫“中太阳渡”。河的北岸是山西平陆,中条山临河的一段,万丈高崖,峰尖如同锯齿一样向天插去,满山都是大树。下太阳渡一带邙山山势相当缓,一隆一起,一鼓一包,形似长蛇,宛若龟背,上太阳渡也两岸皆险。邙山是“鸿沟”那样的土柱如削,和中条山夹着大河。只是上下太阳渡都有沙滩,可以走纤夫,中太阳渡只是有个虚应名目,你登羊角山可以通眺三渡,上下太阳渡帆桅穿渡,中太阳渡只有漂浮船只,从未见有人乘船携物过河。
我家在公安局那条街,后來迁到了城西羊角山下。推窗可见下太阳渡。
这是我家头一次迁居,也有段插曲。那年下大雨,连着几天。父亲回家看了看,找到母亲说:“房子是土坯的,得搬家。”母亲说:“我已经联系好新地方,雨这么大,能不能等明天。”父亲说:“不行,今天就走,东西不搬,人走。”
于是,我们母子淋着大雨“乔迁”城西。结果,第二天去,我们原來住的房子从房基到房顶整个“萎坍”了,变成一堆泥和砖瓦。房东是卖馒头的,一见父亲就说:“你不是个人,你是神仙!”我这一生,十三岁之前,“房子坍塌”似乎一直在追着我,还有两次一模一样,不过沒有搬家,是房子漏雨,从炕上挪到床上,炕上那边塌掉了,我很庆幸。但在十三岁那年,在洛阳,我住的房子终于彻底捂住了我,好像说“这回你可沒跑掉”,但奇迹是,我迷迷糊糊从废墟中被拉了出來不过,这不是本文的主要议題了。
如果说,在伏牛山,我经受的“风”,在陕县则是雨、雪。陕县的雨,真的是凄美、沁凉彻心。
陕县的雪片片片如掌,它沒有“零星小雪”的过渡,是“一下子”飘逸摇落,俄顷之间就能覆盖视觉中的一切,把整座城“泡”进琼花雾中。
听说“陕西”这个省份,就是因为在陕县之西而得名。
它虽在河南,也同在亡山,地貌与郑州、新密诸县相类,但地气大有异样。这里既有“鸿沟”那样雄伟险峻陡峭的山势,也有陕北黄土高原的苍凉寂寥的情味。在我印象里,似乎全城只有三种树,城里和东郊是白杨与夜合树,城西靠河羊角山的黄土悬崖上沿河一带斜坡,几乎是清一色的“棘”----也就是酸枣树。
这里的白杨树不似其他地方那样纤弱,一株株笔直钻天挺拔伟岸,即使广袤大地上孤零零的一株,它也绝不横生枝蔓,如同地里突然生出一指,稳稳地指向蔚蓝的天穹。夜里又像人在欢笑,我们的杨树叶片正反两面颜色差不多,陕县杨树叶片正面墨绿,背面雪白,倘风吹來,阳光洒落,你会觉得树上有无数银色小镜子在闪烁折射光芒。它的树皮如同一层终年不化的厚霜,白中微微泛青----我沒去过陕北,在读了《白杨礼赞》之后第一实证印象,陕县的白杨一下子就跳出來。
白杨和夜合,都是非常干净的树,陕县城一街两行就这两种,一高一低,一粗壮一纤秀,错错落落地不大规则地排列在道旁。那时人口少,很少见到三五成群的闲人在大街上晃悠,只有卖油茶的。卖针的,剃头的,“货郎担儿”摇着拨浪鼓偶尔在街头唱着匆匆而过。除了城南火车站一带,陕县沒有“熙熙攘攘”这景致,很静的,静得冷清。
这是晴天,雨天就更是--一直该用“凄寒”二宇。整条北关街宽宽的街,全是沙土路,几乎不见人影,两边也沒什么店铺,几家卖酱油醋的小门市门都紧关着,因为有风,会把雨“潲”进店里打湿货物,所以有人敲窗户,店主才会打开天窗做买卖----走在大街上,两只赤脚都浸泡在潦水和湿泥中,但绝不黏糊粘脚,土中含沙较多。两边的夜合树,我们也叫它“绒花树”。树影枝杈交错低垂着在风中婆娑起舞,几乎能拂扫到人的脸。那时沒有“雨衣”这个概念,我们同学都穿蓑衣上学。夏天这个时分遇上这样的雨,下边是随风婀娜的“绒花树”,抬头仰望,是雨色中朦胧的白杨树尖顶绰约影子,往前看,出了军分区过城洞穿广场,一路沒人,回头看,浓绿得黯黑的树压着街道,湿漉漉的树枝全部垂弯了拖着摇摆,脚下的地和水是那样的冷,从脚底涌泉穴似乎直冲到全身头顶,而头顶的雨笠遮雨的能力也极有限,雨水,还有树叶上积水“哗”的一下子顺脖子灌下來,醍醐灌顶,透心地凉,你平日积了多少暑气,全被扫荡殆荆雨雪天气,母亲会格外地关照我一下:“和黑喜、四喜、香疙瘩(一小女孩名)这些同学一块走(去上学),不要--个人。看(有)狼!”县城里有狼出沒袭人,50年代初,是陕县的“县情”。
我沒有直接见到,但老师放学时要交代:“同学们结伴走,有狼。”家长在上学时也交代,同学们中间也互为传闻:“××同学让狼咬断脖子,肠子肚子都流出來,死了。”“××同学被狼扑住了肩,幸亏大人们看见了,吆喝着吓跑了。”
说得煞是让人不寒而栗。这还是平日,天阴下雨留心的事。
到陕县第二年,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群狼入城的事。听房东说这叫“闹狼”,他说:“又闹狼了。”闹而且“又”,可见是常发生的事。那是深秋,我们已迁城西,那天傍晚,听见街上人一边走路一边说:“掏了个狼窝,抓了五个狼崽子。”我正吃饭,放下碗就跑出去看热闹,果然见街头一棵杨树下聚着一群人,这在陕县极罕见,除了“拉洋片” (一种游戏买卖箱,里边装一张一张彩色图片,外装透视放大镜,一分钱一看,买卖人一边用手拉换图片,一边唱词招徕生意)、“耍把戏” (玩马戏武术卖药)。绝无“聚人”之理----我喘吁吁到跟前看,人圈子里是个土坑,土坑里有几只小狼,正惊恐地仰着看人。我看了--会儿,觉得沒什么意思,就回去也不想就因为这五只小狼被捉,引得邙山大批群狼入城,闹狼了。
吃完饭,父亲起身,说“今天很高兴”。这一天就功德圆满。
只有一次,气氛好极,连母亲也说了个故事,是她自己亲身经历: 1944年,我刚参加工作头一年年三十,在区妇救会,我们几个女同志一起。上头分配來二斤肉,都高兴得不得了.商量着吃饺子。
刚把面和好,内还沒剁,正切葱,外头一阵狗咬(叫),接着听见三四声枪响。我回头赶紧一口吹熄了灯。
几个人黑地里紧收拾.面、菜、肉一包,噌噌地都跑出來上山。
我们到山上一个破庙里,接着过年,把庙门摘下來当面板,揉面、剁馅,也不敢点灯,怕下头敌人照见动静。
刚支起锅点着火,山底下又是几声枪响,接着听见下头敌人嚷嚷:“在上头!土八路在上头!在庙里----冲上去.抓活的呀!”我们几个又是一个“紧收拾”,抬腿就跑。跑到天快明,到北界都玉皇庙,才算安定住,支锅包饺子,吃完饭天已经大亮。虽然一夜紧张,我们总算吃上了饺子,大家心里很高兴,只是异样,饺子馅怎么剁得那么粗?第二天返回头一个小庙里看,剁馅的门板上厚厚一层牛粪,只剁馅那一小块凹下去了露出木头。
……她讲这故事时抿着嘴笑,好像在回忆当时隋景。我们兄妹听起來觉得挺新鲜。但沒有把这事当作“战斗故事”,而是当作轶闻趣事听的。事实上,母亲也是把“吃牛粪”当笑话说的。
父亲也讲:“有一次敌人搜山,我就在草窝里头躲,眼看一个二鬼(子),用刀拨着草过來,我心想今天是完了,噌地跳起來,几乎和他贴上脸,手里举着手榴弹吼:‘你他妈活够了!’那二鬼吓得‘妈’一声大叫,枪也不要了,掉头就跑----我也拾起枪掉头就跑,满山的敌人都愣了,我翻过一个山头,跑远了,才听他们放枪‘啪,啪’的,有个屁用!”他讲这故事也不为讲“战斗”,是说由故事引出的“结论”:“孩们记住,有些事看來沒有希望了,完了,其实也不见得。让步你就完了,狭路相逢勇者胜。”
父亲在对敌战场上,是勇者,但他和“自己人”狭路相逢是个弱者。母亲沒有父亲那样深沉,多思多智善于闪避凶险沼泽,但母亲始终和父亲在一起,父亲对她是起着保护作用的。这个家庭平静和睦,但是天伦之乐是比别家少了一点。我们缺乏“烟火情趣”。我在邯郸姑父家住,看到他们家的那种“情昧”.住得恋恋不舍,到山西安阳沟,听贵成大哥“捣什”(昔阳土话:聊天),也是一住不想回家,去二姨家,二姨盘腿坐在炕上“俺孩”长“俺孩”短嘘寒问暖,‘‘炕上坐哇,外头冰天雪地,俺孩可受制(罪)了……”这些话,在我们家一句也听不到。我读杜甫的诗:……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
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
父母亲在“营造天伦之乐”这一条上,或许是少了一点力度。
黄河岸边
这是一座建在邙山上的古城,我后來读《藏书》知道唐相李泌在这一带很有政治活动。建国初,这个县城只有五千余人,城势北高南低。军分区在关帝庙[假设它就是的吧),出关帝庙对门,是个小城楼,大约两米多宽,一边一个铁人,有一米四五高的样子。军分区出门向东有一条南北街,向北走到尽头有一里地吧,就是公安局,公安局就建在土城墙下。从东绕过公安局再钻一个土隧道,一条“之”字形的黄土道下去约两百米高,下边就是黄河,一条窄窄的路,有砖护栏,全部砖铺地直通山顶,道两边都是近九十度的土悬崖,很有点“华山一条路”的味道,形状极似一只孤立挺出西指的羊角,它的名字也真就叫“羊角山”。山的极峰上是一座寺,里头一个中等个子、胖胖的和尚,什么寺,和尚法号,统都不记得了。火车站在县城南,我们的小学校在城东南.学校门对面一片瓦砾废墟中矗立着一座塔.我们叫它蛤蟆塔。在塔边敲击石头,塔会“咯哇咯哇”发出回音。我过了不惑之年才晓得那塔是我国四大回音建筑之一,官称叫“宝枪寺塔”。水库起來之后,羊角山理应是个“岛”,但它是土质的,听说是泡塌了。但看河南电视台“天气预报”,那塔依然故姿。塔在,我的学堂地址就不会有虞。
依着我回忆整个县城,陕县是这样的形势:整个城都在邙山上,黄河自西而來,逼冲县城,被羊角山挡住,拐了一个九十度的直弯向北,又被中条山挡住,又折九十度向东直奔而去。这两折弯,形成了三段渡口名叫“太阳渡”,西边上游的叫“下太阳渡” (因为太阳从这边落下),东边下游的叫“上太阳渡”.中间直南直北的那段叫“中太阳渡”。河的北岸是山西平陆,中条山临河的一段,万丈高崖,峰尖如同锯齿一样向天插去,满山都是大树。下太阳渡一带邙山山势相当缓,一隆一起,一鼓一包,形似长蛇,宛若龟背,上太阳渡也两岸皆险。邙山是“鸿沟”那样的土柱如削,和中条山夹着大河。只是上下太阳渡都有沙滩,可以走纤夫,中太阳渡只是有个虚应名目,你登羊角山可以通眺三渡,上下太阳渡帆桅穿渡,中太阳渡只有漂浮船只,从未见有人乘船携物过河。
我家在公安局那条街,后來迁到了城西羊角山下。推窗可见下太阳渡。
这是我家头一次迁居,也有段插曲。那年下大雨,连着几天。父亲回家看了看,找到母亲说:“房子是土坯的,得搬家。”母亲说:“我已经联系好新地方,雨这么大,能不能等明天。”父亲说:“不行,今天就走,东西不搬,人走。”
于是,我们母子淋着大雨“乔迁”城西。结果,第二天去,我们原來住的房子从房基到房顶整个“萎坍”了,变成一堆泥和砖瓦。房东是卖馒头的,一见父亲就说:“你不是个人,你是神仙!”我这一生,十三岁之前,“房子坍塌”似乎一直在追着我,还有两次一模一样,不过沒有搬家,是房子漏雨,从炕上挪到床上,炕上那边塌掉了,我很庆幸。但在十三岁那年,在洛阳,我住的房子终于彻底捂住了我,好像说“这回你可沒跑掉”,但奇迹是,我迷迷糊糊从废墟中被拉了出來不过,这不是本文的主要议題了。
如果说,在伏牛山,我经受的“风”,在陕县则是雨、雪。陕县的雨,真的是凄美、沁凉彻心。
陕县的雪片片片如掌,它沒有“零星小雪”的过渡,是“一下子”飘逸摇落,俄顷之间就能覆盖视觉中的一切,把整座城“泡”进琼花雾中。
听说“陕西”这个省份,就是因为在陕县之西而得名。
它虽在河南,也同在亡山,地貌与郑州、新密诸县相类,但地气大有异样。这里既有“鸿沟”那样雄伟险峻陡峭的山势,也有陕北黄土高原的苍凉寂寥的情味。在我印象里,似乎全城只有三种树,城里和东郊是白杨与夜合树,城西靠河羊角山的黄土悬崖上沿河一带斜坡,几乎是清一色的“棘”----也就是酸枣树。
这里的白杨树不似其他地方那样纤弱,一株株笔直钻天挺拔伟岸,即使广袤大地上孤零零的一株,它也绝不横生枝蔓,如同地里突然生出一指,稳稳地指向蔚蓝的天穹。夜里又像人在欢笑,我们的杨树叶片正反两面颜色差不多,陕县杨树叶片正面墨绿,背面雪白,倘风吹來,阳光洒落,你会觉得树上有无数银色小镜子在闪烁折射光芒。它的树皮如同一层终年不化的厚霜,白中微微泛青----我沒去过陕北,在读了《白杨礼赞》之后第一实证印象,陕县的白杨一下子就跳出來。
白杨和夜合,都是非常干净的树,陕县城一街两行就这两种,一高一低,一粗壮一纤秀,错错落落地不大规则地排列在道旁。那时人口少,很少见到三五成群的闲人在大街上晃悠,只有卖油茶的。卖针的,剃头的,“货郎担儿”摇着拨浪鼓偶尔在街头唱着匆匆而过。除了城南火车站一带,陕县沒有“熙熙攘攘”这景致,很静的,静得冷清。
这是晴天,雨天就更是--一直该用“凄寒”二宇。整条北关街宽宽的街,全是沙土路,几乎不见人影,两边也沒什么店铺,几家卖酱油醋的小门市门都紧关着,因为有风,会把雨“潲”进店里打湿货物,所以有人敲窗户,店主才会打开天窗做买卖----走在大街上,两只赤脚都浸泡在潦水和湿泥中,但绝不黏糊粘脚,土中含沙较多。两边的夜合树,我们也叫它“绒花树”。树影枝杈交错低垂着在风中婆娑起舞,几乎能拂扫到人的脸。那时沒有“雨衣”这个概念,我们同学都穿蓑衣上学。夏天这个时分遇上这样的雨,下边是随风婀娜的“绒花树”,抬头仰望,是雨色中朦胧的白杨树尖顶绰约影子,往前看,出了军分区过城洞穿广场,一路沒人,回头看,浓绿得黯黑的树压着街道,湿漉漉的树枝全部垂弯了拖着摇摆,脚下的地和水是那样的冷,从脚底涌泉穴似乎直冲到全身头顶,而头顶的雨笠遮雨的能力也极有限,雨水,还有树叶上积水“哗”的一下子顺脖子灌下來,醍醐灌顶,透心地凉,你平日积了多少暑气,全被扫荡殆荆雨雪天气,母亲会格外地关照我一下:“和黑喜、四喜、香疙瘩(一小女孩名)这些同学一块走(去上学),不要--个人。看(有)狼!”县城里有狼出沒袭人,50年代初,是陕县的“县情”。
我沒有直接见到,但老师放学时要交代:“同学们结伴走,有狼。”家长在上学时也交代,同学们中间也互为传闻:“××同学让狼咬断脖子,肠子肚子都流出來,死了。”“××同学被狼扑住了肩,幸亏大人们看见了,吆喝着吓跑了。”
说得煞是让人不寒而栗。这还是平日,天阴下雨留心的事。
到陕县第二年,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群狼入城的事。听房东说这叫“闹狼”,他说:“又闹狼了。”闹而且“又”,可见是常发生的事。那是深秋,我们已迁城西,那天傍晚,听见街上人一边走路一边说:“掏了个狼窝,抓了五个狼崽子。”我正吃饭,放下碗就跑出去看热闹,果然见街头一棵杨树下聚着一群人,这在陕县极罕见,除了“拉洋片” (一种游戏买卖箱,里边装一张一张彩色图片,外装透视放大镜,一分钱一看,买卖人一边用手拉换图片,一边唱词招徕生意)、“耍把戏” (玩马戏武术卖药)。绝无“聚人”之理----我喘吁吁到跟前看,人圈子里是个土坑,土坑里有几只小狼,正惊恐地仰着看人。我看了--会儿,觉得沒什么意思,就回去也不想就因为这五只小狼被捉,引得邙山大批群狼入城,闹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