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下部

正文 第22章 汉儒评秦 (二)

    皇帝制度。

    秦始皇建立的皇帝制度将皇帝置于权力的顶峰,整个国家和全体人民必须绝对服从皇权。这样,皇帝就高高凌驾于全体百姓与大臣之上,对话的基础已经不存在。这种制度的设计带有一种先天性缺陷,它存在一个至尊至贵的塔尖,高高坐在这个塔尖之上的最高统治者不受任何约束。任何制度都不应预设一个不受约束的统治者。沒有谁的屁股摸不得!如果预设了这么一个最高统治者,它就可能成为这种制度的破坏者。

    从历史上看,秦始皇取代的周王朝,周天子虽然是天下的共主,但是,周天子并沒有直接控制天下的能力,周天子的统治是通过大大小小的诸侯來实现的。也就是说,周天子是通过分权给天下诸侯來治理天下,由于分权,周天子的权力自然受到了限制。

    至于商王朝,商代国君极重鬼神,商王的任何行事都要占卜,求得神的“指示”。因此,神权成为制约王权的一支重要力量,历代商王也要将权分给鬼神。

    商王与周天子都要分权,这是商王、周王和秦始皇最大的不同。

    秦始皇创建的皇帝制度与商、周都不同,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从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到地方的郡守县令,都由皇帝一人任免。大秦帝国虽然也重祭祀,但是,皇帝已经高高凌驾于一切之上,神权相对于皇权也被逼退了。

    大臣们面对这样一个处于至尊地位的皇帝,毫无办法。国家政事的好与坏全凭皇帝个人的素质和品格。在这种制度之下,要求皇帝个个是明君太困难了。即使是明君,还会有前后的变化。唐玄宗李隆基在位前期励精图治,创造了开元盛世;后期却贪图享乐,葬送了大唐江山,也葬送了自己。这类前明后暗的皇帝在中国历史上代不乏人。

    秦始皇创立的皇帝制度葬送了大秦帝国,也为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留下了一整套统治模式,成为阻碍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障碍。直到辛亥革命,才最终在形式上终结了皇帝制度。但是,作为一种政治制度的深远影响,帝王思想的完全清除尚需时间。

    第三点,不施仁义。贾谊的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秦始皇不施仁义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崇尚法家,二是遵循水德。

    大秦帝国显然沒有尽杀儒生,朝廷中还有儒学博士叔孙通。可是,秦始皇却非常喜欢韩非那一套法家的独裁专制理论。所以,法家的专制思想在秦始皇后期逐渐成为他施行独裁的理论基础。焚诗书,禁锢思想,都是受法家思想的影响与支配。儒家的仁义完全不适合秦始皇的口味,儒家思想对巩固专制统治的巨大作用秦始皇完全不能认知。

    水德说让秦始皇认为水德属冬,崇尚杀伐。所以,严刑峻法是水德王朝的特点。这种五德终始的理论严重误导了秦始皇,让他迷信刑罚。

    第四点,尽失民心。贾谊论述大秦帝国尽失民心也是极其中肯的。

    贾谊论秦始皇是从大秦帝国的速亡开始,因为大秦的速亡给汉代人的刺激实在太强烈,所以,讨论的出发点是秦朝速亡;而讨论秦朝的速亡又是以陈胜、吴广和山东六国力量的对比进行的,因为这最让贾谊惊叹不已。秦灭六国势如破竹,可见,秦国比六国强大得多;但是,强秦却败于陈胜、吴广。难道陈胜、吴广比六国还要强大吗?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锄耰棘矜,非铦于钧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乡时之士也。

    贾谊认为:陈胜的地位远比六国之君低得多,陈胜军队的武器、素质比六国军队差得多,至于统兵的将领更赶不上六国的将帅,但是,六国于秦却败得一塌糊涂,陈胜于秦却赢得了天下的群起响应,最终推翻了强大无比的秦帝国。

    陈胜面对大秦帝国所表现出來的“强大”让贾谊惊呆了,所以,《过秦论》两次拿陈胜与六国对比,而且还专门为陈胜书写了一段。不过,贾谊笔下的陈胜实在是不堪人目的下三滥: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乏人,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

    陈胜不是名门望族,地位十分低下,陈胜的才能连中等水平也达不到,陈胜的富有更是无从谈起,只是个戍边的小卒。总之,在贾谊笔下,陈胜是一个“六无”之人:无才,无德无地位;无财,无名,无依靠。但是,他竟然能成大事,岂不怪哉!

    陈胜最大的神奇就在于,他这样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振臂一呼,竟然能造成导致大秦帝国灭亡的全国性民变!一个如此不值一提的陈胜为什么能够战胜强势的大秦帝国呢?

    因为陈胜面对的大秦帝国与六国面对的秦国已完全无法相比。六国面对254的秦国是一个具有坚强核心、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秦国;陈胜面对的大秦帝国却是一个民心尽失、人人自危、个个欲叛、元气大伤的大秦帝国。

    失不失民心看什么?看天下百姓对陈胜、吴广发动民变的反映。陈胜、吴广因为误期将被判死刑,因此,在进退维谷的困境中选择了造反。这场八百人的起兵最终会是什么结果?陈胜、吴广自己也不可能有太高的预期。他们是被逼无奈才反的。但是,让陈胜、吴广沒有料到的是他们点燃的反秦烈火竟然获得了天下百姓的群起响应。

    为什么陈胜、吴广发动的这场民变会让天下百姓云集影从呢?关键是天下百姓早就对秦国暴政极度不满了,只差一点火星,就能引发连环大爆炸,就会炸翻整个大秦帝国。陈胜、吴广就是点燃这场大爆炸的一枚火种。

    陈胜、吴广在商议起兵时曾说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天下苦秦久矣!”(《史记·陈涉世家》)

    刘邦在起兵反秦之初,曾经在沛县城外向城中射进去一封帛书,告诉沛县父老:“天下苦秦久矣!”(刘季乃书帛射城上,谓沛父老曰:一天下苦秦久矣----《史记·高祖本纪》)

    刘邦起兵之后,曾经痛骂郦食其,你这个不懂事理的儒生,“天下同苦秦久矣!”(沛公骂日:竖儒!夫天下同苦秦久矣----《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陈胜派往原赵国攻城略地的大将武臣也说过:“夫天下同心而苦秦久矣!”(《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刘邦、陈胜、武臣都讲了一句共同的话:天下苦秦久矣“天下苦秦久矣”这六个字值得我们深思:“天下”,指范围之广;

    “苦秦”,指民众深受大秦帝国之害;“久矣”,指时间之长。六个字说尽了天下百姓群起响应陈胜、吴广的根本原因是百姓长期饱受秦祸,早已经忍无可忍了。

    这说明大秦帝国此时已经尽失民心。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记载,汉武帝时,淮南王刘安因为违法,担心被武帝追究,打算谋反。刘安找到了手下最有军事才能的门客伍被(pi,皮)商议叛乱之事,但是,伍被拒绝支持淮南王刘安的叛乱。理由只有一点:淮南王叛乱不可能成功!

    伍被为什么认为淮南王的造反不能成功呢?

    因为沒有民意支持。

    淮南王刘安认为,当年的陈胜、吴广沒有“立锥之地”,就凭他那八百人竟然搞成功了,进兵到关中之时竟然有数十万大军。我淮南国再小,总还有十几万军队;而且,我淮南王的军队素质比起陈胜、吴广强多了。他们能行,我为什么不行?

    伍被认为,秦始皇的暴政苛法导致天下百姓无法忍受,民间早已积聚了巨大的反秦能量,陈胜、吴广振臂一呼,激活了这股能量,这才出现了天下纷纷响应的局面;如今,武帝虽然穷兵黩武,但是国富民强,整个天下完全不具备这种反政府的强大民意。

    伍被的话道出了陈胜、吴广起义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如果天下沒有蕴藏着这种巨大的反秦能量,谁也不可能调动千千万万的百姓参加反秦大起义。

    这股巨大的能量就是离秦、怨秦、叛秦、反秦的民心!

    综上可知,贾谊《过秦论》论述的大秦帝国速亡的四大原因条条切中要害,秦始皇对不施仁义、大臣失语、民心尽失都负有极大的责任。

    以贾谊为代表的汉儒对秦始皇的评价有两大特点:一是评价较低(近乎全面否定),二是实用性强(重在讨论大秦帝国的速亡)。

    其实,秦始皇也不是全无是处,大臣失语也不是最初就如此,而是经历了一个过程。在兼并六国之前大臣们在秦廷上常常是敢于讲话,而且是讲真话、实话;当时的秦王赢政也曾有过两次知过善改的良好记录。

    第一次,郑国间谍案出现之后,秦王赢政在大秦国旧贵族的喧嚣中错误地下达逐客令,收到李斯的《谏逐客书》后,立即收回成命,重用李斯。

    第二次,灭楚之时,青年将领李信力主二十万大军可以灭楚,老将王翦认为非六十万大军不可。赢政认为王翦年老胆小,于是派李信率领二十万大军灭楚,惨遭失败。赢政得知李信兵败之后,亲自到老将王翦家中道歉、认错,诚恳邀请王翦出山,并且满足了王翦带六十万大军出征和他个人所有的物质请求。

    李斯上书,王翦直言,说明此时的秦王赢政深知堵塞言路是为政之大忌。所以,他以自己的行动倡导大臣进谏。

    赢政的这两次知错改错,第一次为秦国挽回了大批六国人才,为兼并六国储备了大批有才之士;第二次是重用了能臣王翦,集中全秦之力,灭掉了土地辽阔、实力强大的楚国,为最终兼并六国消灭了最后一个强大的对手。

    秦兼并六国成功之后,赢政改秦王为始皇帝,创立皇帝制度,这标志着赢政的头脑从此极度膨胀,再也意识不到自己还有可能犯错误。兼并六国的成功并不能保证自己从此事事正确,一个人人生前期的成功也不能保证人生后期的成功。

    秦始皇自此再也沒有承认过自己的错误,因为他已经意识不到错误。

    秦始皇第一次灭楚之后承认自己有错是因为打了大败仗,战争以鲜血教训了他,他不得不承认自己的错误。但是,兼并六国之后,秦始皇大规模的工程建设一个接一个开工,求仙问道,频繁出巡,不立太子,不立皇后,焚诤书,坑术士,北击匈奴,南征越地,给秦国子民带來深重的灾难,但是,秦始皇的这些暴政并不能如兵败楚军一样立即让秦始皇意识到犯了错。何况兼并六国的成功已使他飘飘然,忘乎所以。

    秦始皇称皇帝之后,他的宫廷上并非完全沒有朝议争辩,大臣们也并非一开始就患上了集体失语症。

    比如说秦始皇建立郡县制之时,以丞相王绾为首的朝中许多大臣一边倒,集体反对,只有李斯支持秦始皇。这次朝议以秦始皇决意要执行郡县制而告终,最终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了郡县制。但是,郡县与封建之争并沒有结束。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博士淳于越再次提出郡县制不如封建制,结果引发了李斯的建言和焚诗书事件。

    我们对比一下两次郡县与封建之争,第一次秦始皇仅仅是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令全国推行郡县制,并沒有其他严厉的举措,沒有对朝臣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第二次郡县与封建之争,秦始皇又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但是,这一次却颁布了焚书令。

    秦始皇下达焚书令时并沒有处罚博士淳于越,但是,淳于越和朝中大臣们的心理肯定承受了一次重大的打击。贾谊说“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拑口而不言”是完全正确的。我们前面讲过,郡县与封建各有利弊,因为两种制度的争议而引來焚书令,谁还敢再多言?“忠臣不敢谏,智士不敢谋”就成为必然的结果。

    以贾谊为代表的汉儒对秦始皇的否定性评价不是偶然的,它是汉代社会政治现实的需要。秦汉相承,时代相连,贾谊尽管是汉文帝朝的少年才俊,但是,贾谊出生于公元前201年,也就是刘邦建立汉王朝的第二年。所以,贾谊生活的时代是西汉初年,此期的现实政治让人们更多地思考秦亡汉兴的原因,更多地在总结秦始皇的过失,为新兴的汉帝国提供历史借鉴。正是这种时代因素让人们來不及思考秦始皇的贡献,人们所有着眼点都放在了秦始皇的失误上。

    政治的思考从來都必须服务于现实需要。汉代对秦始皇的评价也必然是为巩固汉王朝的现实政治服务的,所以,汉儒评价秦始皇充满了浓郁的当下的实用色彩。

    那么,汉代以降的学者又会如何评价秦始皇呢?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