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王立群读史记之吕后

正文 第4章 废立之争

    吕雉原本是一个温顺听话的女儿,善良贤惠的继母,勤劳持家的主妇,任劳任怨的妻子。但是,在刘邦下世之后吕后对待戚夫人和刘邦的爱子刘如意却表现得非常残酷;吕后与戚夫人到底有多大的深仇?是什么原因导致她由一位善良贤惠的女子变成了一个令人发指的女魔头?

    戚姬得宠

    刘邦起兵反秦是在秦二世元年(前209)九月陈胜、吴广起兵反秦之后,当时刘邦手下只有两三千人,属于小股反秦武装;后来还是项梁给了他五千士兵,刘邦才得以站住脚。此时,生存问题压倒一切,刘邦无暇他顾。

    秦二世二年(前208),刘邦忙于征战,得到戚夫人并长侍身边的可能性也不大。

    秦二世三年(前207),刘邦攻入关中。这三年,刘邦最迫切的需求是生存,要他革命生产两不误,既与秦军作战,又不忘寻找美女,恐怕很难。

    汉元年(前206),刘邦被封为汉王,社会地位大大提高,生活也相对稳定。

    因此,刘邦得到戚夫人可能性最大的应当是在汉元年被封汉王之后。 《史记·吕太后本纪》记载:“高祖为汉王,得定陶戚姬。”定陶,即今山东定陶县。

    戚夫人遇到刘邦后深得刘邦的宠爱,刘邦对戚夫人的宠爱究竟到了什么程度呢?

    “商山四皓”曾经说过一段话:

    今戚夫人日夜侍御,赵王如意常抱居前,上日:终不使不肖子居爱子之上,明乎其代太子位必矣。(《史记·留侯世家》)

    戚夫人是“日夜侍御”;其子赵王刘如意是“常抱居前”;刘邦公开扬言“终不使不肖子居爱子之上”。

    “不肖子”,不像自己的孩子。“肖”,像。今天我们还常用“不肖之子”一词。与“不肖子”相对立的是“爱子”。刘邦称太子是“不肖子”,是对太子极度不满;称刘如意为“爱子”,是对刘如意的极度喜爱。可见,这种亲密关系绝对不一般。

    御史大夫周昌一次进宫,正赶上刘邦喝酒,刘邦是一边吃饭,一边拥抱着戚夫人:

    昌尝燕时入奏事,高帝方拥戚姬。(《史记·张丞相列传附周昌传》)

    “燕”,就是“宴”,也就是进餐。刘邦这皇帝也挺逗,一边吃,还能一边抱着戚夫人,真不知刘邦是用哪只手抱,哪只手拿筷子?周昌也真没眼色,怎么能闯到这种地方汇报工作?

    这两条记载,说明刘邦和戚夫人的关系非常亲密。而且,这两件事都发生在刘邦当了皇帝之后。刘邦本爱美女,作为一个泗水亭长,当然不能满足他的这种要求。但是,做了皇帝后,刘邦身边美女如云,但是,戚夫人却能专宠后宫。

    刘邦为什么对戚夫人如此喜爱呢?

    年轻、美貌,这是不言而喻的两个因素;但是,在贵为天子的皇宫中可谓美女如云,在如此众多的竞争者之中戚夫人为什么能够胜出呢?

    高帝令戚夫人歌《出塞》、《望归》之曲,侍婢数百,皆为之后宫齐唱,声入云霄。(《太平御览》卷五七二引《西京杂记》)

    这是戚夫人领唱,数百宫女齐唱,这表现了戚夫人的善歌。

    戚夫人善为翘袖折腰之舞。(《海录碎事》卷十六“翘袖舞”条引《西京杂记》)

    “翘袖”,是甩袖,跳长袖舞。“折腰”,是形容舞蹈时细腰婀娜。这是写戚夫人善舞。

    戚夫人善鼓瑟,击筑。(王士祯《香祖笔记》卷七引《西京杂记》)

    “瑟”、“筑”,都是乐器。写戚夫人善乐器。

    因此,与仅有美丽而无才艺的后宫美女相比,戚夫人善歌,善舞,善乐器,因此,她是功夫嫔妃,才艺嫔妃,这是其他嫔妃绝对不能相比的。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刘邦本人酷爱楚歌,还会作词、演唱、跳楚舞。汉十二年十月,刘邦击败了黥布的叛乱,回朝路经他的家乡时,特意留下与家乡父老相聚。并专门挑选了一百二十名家乡青年,亲自教他们唱自己的新作《大风歌》。刘邦自己击筑,自己演唱,让精心挑选的一百二十名年轻人和唱。高兴之时,刘邦还亲自跳起了楚舞,并流下了眼泪。

    十二年,十月,高祖已击布军,……布走,令别将追之。高祖还归,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日:“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儿皆和习之。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史记·高祖本纪》)

    这首歌就是著名的《大风歌》。这是大喜之时,刘邦以楚乐、楚歌、楚舞宣泄内心的喜悦。

    在家乡欢聚完,刘邦回到京城。因为此次平定黥布叛乱受的箭伤较重,刘邦自知生命不永,便加紧了废长立幼的进程。可是,在一次有太子参加的酒宴上,刘邦竞意外地发现了自己多次请都请不来的“商山四皓”。刘邦大惊,误以为公议不在戚夫人一边,放弃了多年来废长立幼的想法。马上指着“商山四皓”对戚夫人说:我想变更太子,但是,太子已经有了他们四个人的辅佐,羽翼丰满,已不可动摇了。

    百感交集的刘邦让戚夫人跳起楚舞,自己又唱了一首著名的《鸿鹄歌》,而且,反复唱了多遍:

    召戚夫人指示四人者日:“我欲易之,彼四人辅之,羽翼已成,难动矣。吕后真而主矣。”戚夫人泣,上日:“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歌日:“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赠缴,尚安所施!”歌数阙。(《史记·留侯世家》)

    这是大悲之时,刘邦以楚歌宣泄悲情。

    无论是大悲还是大喜之时,刘邦都以楚歌、楚舞表达自己的情怀,可见,刘邦对楚歌、楚舞的痴迷程度。

    刘邦会击筑、作词、唱楚歌、跳楚舞,戚夫人恰恰是这方面最优秀的演奏家、作曲家、歌唱家、舞蹈家。戚夫人所擅长的歌、舞又是刘邦最喜爱的楚歌、楚舞,二人可谓笙磬同音、珠璧联合——这才是戚夫人深得刘邦宠爱的真正原因。

    挑战皇后

    戚夫人在得到皇帝宠爱的同时,也面临着极为严重的人生选择:

    一是恃宠挑战皇后;二是自抑服从皇后。

    汉代皇帝的正妻是皇后,其余嫔妃只是姬妾。在皇宫中,皇后是君,嫔妃是臣,嫔妃的地位根本无法和皇后相比。但是,皇后的地位又不是一成不变的,皇后随时随地都面临着其他嫔妃的挑战。

    因为,尽管皇后在宫中是君,但是,皇后的位置是由皇帝册封的,因此,也可以由皇帝撤封,改立其他嫔妃为皇后。汉代皇宫中数立数废皇后之事,并非一帝。

    由于皇后的崇高地位对嫔妃来说具有巨大的诱惑,所以,嫔妃得宠后往往试图挑战皇后。一旦成功,自然可以爬上权力的巅峰;一旦失败,也会遭到灭顶之灾。但是,挑战皇后成功所带来的巨大利益,使不少得宠嫔妃都选择了挑战皇后之路。尽管这种选择具有极大的风险,但是,利益的驱动还是使一些嫔妃踏上这条不归之路。

    戚夫人最终成为汉代第一位挑战皇后地位的嫔妃。

    孝惠为人仁弱,高祖以为不类我,常欲废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类我。戚姬幸,常从上之关东,日夜啼泣,欲立其子代太子。吕后年长,常留守,希见上,益疏。如意立为赵王后,几代太子者数矣。(《史记·吕太后本纪》)

    这是一段非常重要的记载。

    第一,皇太子刘盈“不类我”。

    当戚夫人日益受到刘邦的宠幸之时,刘邦和吕后的儿子刘盈长大了,但是,刘邦发现,刘盈为人太善良,太不像自己。这是刘邦打算废掉惠帝刘盈的一个重要原因,刘盈的性格软弱与刘邦刚毅果决的性格差别太大,太不像自己。所谓“不类我”,就是前文所说的“不肖子”。“类”、“肖”,意思相同,都是“像”。

    第二,刘如意“类我”。

    刘邦认为戚夫人所生的刘如意在性格上与自己非常相似。因此,刘邦废刘盈、立刘如意的念头越来越强烈。

    第三,戚夫人得宠挑战皇后。

    刘邦与吕后虽为结发夫妻,但是,刘邦与吕后的关系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政治伙伴关系,而非情侣关系。维系二人关系的纽带是共同维护汉朝江山的传承,因此,在杀戮功臣之时他们二人配合得非常默契。他们的关系更多的是一种理智的选择。戚夫人却是经常伴随在刘邦身边。

    刘邦和戚夫人的关系是一种情侣关系。刘邦对戚夫人的喜爱更多地带有爱**彩,而非政治色彩。他们的关系更多的是一种感情的选择。

    第四,吕后失宠。

    更重要的是“吕后年长”,常常被刘邦安排为“留守”,不能伴随在刘邦身边,很少能见到刘邦。所以,在废立太子一事中,吕后是失宠皇后;虽然吕后在后宫的地位比戚夫人高得多,但是,戚夫人正得宠,吕后正失宠。吕后地位虽高,但是,其地位是由比自己更有权势的皇帝刘邦册封的。所以,一旦太子易人,吕后的皇后地位也难确保。

    总之,刘邦易位太子一事,确有感情因素:一个是得宠的戚夫人,一个是失宠的吕后。但是,刘邦易位太子也有理性因素:皇太子“不类我”,终难掌控刘邦之后的朝廷政局,导致皇权旁落;刘如意“类我”,有能力掌控朝廷大局,不至于导致皇权旁落。

    因此,刘邦的废长立幼是理智和感情双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而且,刘邦越近晚年,越是意识到自己生命不永,越是对皇太子的人选问题更为关注。

    史书中明确记载废太子、立赵王时间的仅有两条:

    汉十二年,高祖欲以赵王如意易太子。(《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汉十二年,上从击破布军归,疾益甚,愈欲易太子。(《史记·留侯世家》)

    刘邦恰恰是在汉十二年因平定黥布叛乱受箭伤后去世的,可见,刘邦临终之前,对易太子之事尤为关注。因为此时不行废立之事,对刘邦来说,已经没有机会了。

    吕后应战

    刘邦废太子之事引发了两个方面的强烈反应。

    第一个做出强烈反应的是朝中大臣。

    张良、周昌、叔孙通等朝中大臣都坚决反对废长立幼。

    其中,叔孙通于汉十二年劝阻刘邦废立太子时的一番话最具代表性:

    太子天下本。本一摇天下振动。奈何以天下为戏!(《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叔孙通此时的官位是太子太傅,即太子的老师。叔孙通为什么认为太子是“天下本”?因为,太子是储君,是后备君主。一旦开了废长立幼的先例,对整个君主继承制度是一个巨大的破坏。

    叔孙通为代表的朝臣们看重的正是制度治国,他们认为:一旦制度遭到破坏,后果不堪设想。

    张良、周昌等大臣们的反对皆缘于此。

    废长立幼历来是国之大忌:皇帝多子,皇权巨大,皇子争夺皇权是必然的。历代皇帝在这一问题上都非常犯难,弟弑兄,子弑父,勾结大臣,交通宦官,制造假相,可以说皇子争当皇帝是无所不用其极。因此,历代帝王、大臣也对此绞尽脑汁,采取对策。在种种对策之中,嫡长子继承制最终胜出。为什么呢?

    一是保证国有长君;

    二是杜绝皇位之争。

    古人常云,“国赖长君”。“长君”,是年长之君。“长君”一般阅历丰富,能够处理比较复杂的国事。人非天才,必须要有实践,有阅历,“长君”的优势正在于他有阅历。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