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王立群读史记之项羽

正文 第8章 霸王别姬 (二)

    鸿门宴上项庄舞剑时项伯自觉拔剑对舞以救刘邦之命,说明他已经站在亲家刘邦的立场上主动帮助刘邦,这种举措已经大大超出了政治糊涂的范围。

    当然,从项伯这方面看,私见张良尚是为了报答张良的救命之恩;项庄舞剑之时出手相援已有通敌之嫌;至于私受张良贿赂,为刘邦争取汉中之地,已构成严重的通敌罪;荥阳对峙时以说辞救刘邦的父亲、妻子,已是自觉地为刘邦服务了。但是,项羽对他却一再宽容。

    从项羽集团來看,项伯是政治糊涂;但是,从项伯个人而言,是否是在为自己在项羽死后找出路,找靠山呢?也许别人说项伯糊涂,项伯本人还认为自己聪明呢。

    项羽死后,项伯果然接受刘邦的分封,做了射阳侯。我不知项伯拿项羽的性命换來了个射阳侯,心中是否知耻有愧?

    29.重情念旧有恩图报如果说项羽在爱情的把握上,度掌握得不太好,那么他在亲情这个度的把握上就差得太远了,给他带來了绝大的灾难。在对待虞姬和项伯的问題上,说明了项羽对爱情、亲情的处理有失妥当,那么,项羽如何处理恩情呢?

    图报恩误用其人我们前面讲过,曹咎和司马欣是对项梁有大恩的人,他们曾经救过项梁的命,项梁因此躲过了一次灭顶之灾。所以,项梁对曹咎、司马欣一直非常感恩,项羽对曹咎、司马欣也非常信任。

    汉三年六月,项羽二夺成皋,刘邦狼狈逃窜。但刘邦夺了韩信手下的军队,重新振作起來,派两万士兵增援彭越,在项羽的软肋――后勤补给线上大搞破袭战。

    汉三年八月,彭越完全切断了项羽的后勤补给线,项羽不得不再次回援以打通补给线。

    临行之前,项羽把成皋战区的指挥权交给了曹咎、司马欣。曹咎当时是楚国主管军事的最高长官大司马。项羽行前再三交待,我十五天必定扫平彭越,你们要在这十五天里只守不战,保住成皋。但项羽挥师东进不到五六天,曹咎就受不了羞辱,震怒之下出兵作战,被刘邦打得大败,使项羽丢失了成皋。

    项羽重用曹咎、司马欣是一重大失策。

    曹咎、司马欣不是帅才,根本沒能力守住成皋。项羽出于对曹咎、司马欣的旧情重用他们两个人,导致辛辛苦苦才夺过來的成皋第二次失守,使自己在局部战场上也沒有获得应有的胜利,不能不说这是项羽自己打败自己的重大失误。

    重用亲信是人类无法克服的一种天性。因为,亲信为人熟悉,熟悉带來信任。但是,为了所谓的信任而重用无能的亲信,特别是在关乎到事业成败、个人生死的重大问題上重用无能的亲信,那可就是愚蠢至极!

    对待亲信可以给钱,不可给权――这就是项羽重用曹咎、司马欣给我们的最重要的启示!

    看刘邦如何念旧刘邦和项羽一样,也搞重情念旧。但是,刘邦的重情念旧还沒有闹到内无良臣、外无良将的地步。韩信、彭越等战将,张良、陈平等谋士,虽然不是刘邦的旧臣,但都受到刘邦特别的重视。

    刘邦搞任人唯亲最典型的莫过于卢绾。卢绾与刘邦是同乡,二人的父辈是至交,二人又同年同日出生。所以,刘邦从小就和卢绾非常要好。刘邦起兵反秦之前,曾因事被官府通缉,卢绾形影不离地跟着他东躲西藏(高祖为布衣时,有吏事,辟匿,卢绾常随出入上下)。刘邦起兵反秦,卢绾马上以宾客的身份相伴。刘邦到汉中后,卢绾做将军,陪伴在刘邦的左右。楚汉交兵,卢绾被任命为太尉,随同在刘邦左右(及高祖初起沛,卢绾以客从入汉中,为将军,常侍中。从东击项籍,以太尉常从,衣被饮食赏赐,群臣莫敢望)。刘邦的卧室,别人都不能随便进出,只有卢绾可以自由出入(出入卧内)。即使是萧何、曹参等人,也是因为有功而受到刘邦的礼遇,至于说到亲近宠信,刘邦手下沒有一个人能比得上卢绾(虽萧曹等,特以事见礼,至其亲幸,莫及卢绾)。而且,刘邦一到关中,就封卢绾为长安侯。

    汉五年(前202),刘邦消灭了项羽之后,带卢绾征讨燕王臧荼。燕王投降后,刘邦想封卢绾,就下诏在群臣中选人封燕王。文武百官都知道刘邦想封卢绾为王,就一齐上书,说卢绾追随皇帝平定天下,功劳最大,可封燕王(群臣知上欲王卢绾,皆言曰:太尉长安侯卢绾常从平定天下,功最多,可王燕)。

    可见,刘邦重情念旧的那点小心事并沒有瞒过文武大臣。这是一把手不能重情念旧的原因之一。

    汉五年八月,在众臣的推举下,刘邦顺水推舟,封卢绾做了燕王。

    但是,到了高祖十一年,卢绾宣布造反。这件事对刘邦打击极大。

    那么,卢绾为什么会造反呢?

    汉高祖十年(前193)秋天,陈?在代地造反,刘邦到邯郸去攻打陈?的部队,燕王卢绾派兵攻打陈?的东北部。

    此时,陈?派人去向匈奴求救。卢绾也派部下张胜出使匈奴,想阻止匈奴帮助陈?。

    张胜到了匈奴以后,前燕王臧荼的儿子见到张胜就说:您之所以在燕国受重用,是因为您熟悉匈奴事务。同理,燕国所以能长期存在,是因为诸侯多次反叛,战争连年不断。您想为燕国尽快消灭陈?,但陈?被消灭之后,接着就要轮到燕国了。您为什么不让燕国延缓攻打陈?而与匈奴修好呢?战争延缓了,能使卢绾长期为燕王。

    张胜认为他的话讲得有道理,就让匈奴帮助陈?攻打燕国。燕王卢绾怀疑张胜和匈奴勾结,就上书刘邦请求把张胜满门抄斩。张胜回來之后,把自己这样做的原因全部告诉了卢绾。卢绾一听有道理,就找了替身,把张胜的家属换出來,使张胜成为匈奴的间谍,又暗中派人到陈?的处所,想让他长期叛逃在外,使战争连年不断。汉十二年,刘邦东征黥布,陈?率军在代地驻扎,刘邦派樊哙攻打陈?并将其斩杀。

    陈?的一员副将投降后,说燕王卢绾派人到陈?处互通情报。

    刘邦派使臣召卢绾进京,卢绾称病不敢去。皇帝又派审食其、御史大夫赵尧前去迎接燕王,并顺便查问案件。卢绾更害怕,闭门不出,对自己宠信的臣子说:异姓封王的,只有我卢绾和长沙王吴芮了。去年春天,淮阴侯韩信满门被杀;夏天,又杀了彭越,这都是吕后干的。现在皇帝病重,国事全都由吕后负责。吕后总想找个借口杀掉异姓诸侯王和功臣。于是卢绾还是推托有病,拒绝进京。

    审食其听到卢绾的话,便报告了刘邦,刘邦更加生气。后來,汉朝又抓到一些投降的匈奴人,他们说张胜逃到匈奴中,是燕王的使者。

    刘邦这才认定卢绾造反了。就派樊哙攻打燕国。燕王卢绾把自己所有的宫人、家属以及几千名骑兵安顿在长城下,希望等刘邦皇帝病好之后,亲自进京解释。汉十二年四月(中历?西历?),刘邦病逝,卢绾也就带领部下逃入匈奴,匈奴封他为东胡卢王。

    刘邦重用卢绾给自己带來的是一场叛乱。

    但是,比较项羽与刘邦的重情念旧,我认为有一点重要的不同:项羽是在战争的关键时刻搞重情念旧,重用曹咎、司马欣,结果丢失了费尽千辛万苦才打下來的成皋;刘邦是在统一全国之后才搞重情念旧,结果闹出了一场叛乱。

    二者相比,项羽为重情念旧付出的代价远远大于刘邦重情念旧的代价。

    项羽重用曹咎,二失成皋,造成极大的损失;刘邦重情念旧是在统一全国之后,虽然平定卢绾的叛乱历时数年,但是,重用卢绾并未对汉帝国造成太大的损失。

    智者如刘邦,愚者如项羽,都重情念旧,可见,重情念旧是人类的共性。

    只有以为别人是傻子的人才是真正的傻子。

    重情本是人类的天性,也是人类的美好品德之一。但是,重情必须有一个恰当的度,超过了这个“度”,重情就会成为用人唯亲的代名词。项羽太重感情,对虞姬,对项氏宗族,对有恩于项氏之人,项羽都表现得太重感情。如此重情,导致了项羽在军事斗争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无可挽回地走向失败。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