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二)
但他们终于还是不明白。而且越发不明白。老石屋家的四个男人向来都很凶悍,怎么在一个女娃子面前全都那么失态,那么服帖。
他们没人笑,只木然站着。像一片没有生命的石头人。
那女子笑得泪流满面。蓦然回首,忽然没了情绪。她重又现出倦态,朝四个狂笑的男人挥挥手说:“把老石屋收拾收拾,我就住那里了。”突然冲院门外的人群大叫一声:“呦哎!”同时抽出那把刀子挥了挥。
人们被她的这声呐喊,全都吓得跑走了。他们不知道她喊什么。
这是个野女子!
她随便而放荡的神态语气,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老石屋家四个男人心惊肉跳,兴奋而又惶遽。这女子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为啥住这里,往后还走不走,他们全不知道,也不敢打听。
他们完全被她的气势和魅力征服了。
她有中原人罕见的野性美。一张带有男性剽悍的脸上洋溢着山林草莽之气。鼻子高挺,睫毛长长的,两眼半闭着却透着不屑和藐视。从微闭的睫毛下,闪出两道蓝幽幽的光,如两柄利剑,冷气逼人。丰满而略大的唇带着撩人的**。长发披风样拂在身子前后。蛇腰细软,愈加显得胸部饱满。小母马一样发达的臀部结实而又富有弹性。无论肤色、长相、体态,都像一个混血儿。老鳏夫和他的三个儿子心旌摇荡,眼睛都看得直了。
他们强健的筋骨和神经,可以征服黄河大浪,可以撕碎任何敢于欺负他们的对手。但在这位翩然而至的美女子面前,却不曾设防。
他们立刻就投降了。
打她走进院子那一刻,她和他们的位置便整个儿颠倒过来。她成了主人,而他们成了卑微的仆人。
怎么怎么怎么,她要住下她要住下?
四个男人先是互相机械地瞅了瞅,不敢相信似的。然后几乎是天真地笑了,几乎是一同大声欢呼:“噢噢噢!……”几乎是蹦起来冲向后院收拾老石屋去了。
他们太愿意她留下了。哪怕只有一夜。不不不,他们要为她收拾一个舒适的窝,请她永远留下来。不管她将来属于谁。
这个小院需要一个女人。
一个没有女人的家庭永远是动荡和破碎的。
年轻女子看着他们蹿去的背影,也看到了四颗强健而干渴的男人的心。她顿时意识到自己所面临的危险,不由抱住膀子打个寒战。
她悚然愣在那里,脑子里一团乱麻。她想立即逃走。那完全来得及,没有人能阻挡她。
她终于没动。她只是抖得厉害。
这一刻,山林、厮杀、鲜血、遍野的尸骨、追杀、逃亡、数千里跋涉、路途的艰险……一幕幕都在眼前浮现出来。还能到哪里去呢?
她陷入深深的悲哀之中。
哪怕这里是狼窝,也得住下。她已经耗尽心力,再也走不动了。
当晚,老鳏夫为她烧一大锅热水。三个汉子为她收拾了后院和老石屋,并且燃起一大堆艾火,把蚊虫驱尽。饭后,那女子掩上沉重的木门,脱光衣裳,泡在一个大木盆里痛痛快快洗了个澡。一身污垢洗净,浑身像脱了一层皮。身子软沓沓的,四两力气也没有了。
屋角铺一张床,是用很厚的木板搭起来的。
她擦净身子躺上去时还在想,今夜随便来个什么人也能把我收拾了。收拾就收拾吧,反正得先睡一觉再说,想着想着就睡沉了。
这是一个忙乱而骚动的黄昏。
一切都显得扑朔迷离。
然而沉睡的老石屋从此苏醒了。
老石屋。
那是祖上留下的一个无解的谜。
它其实远没有宫殿的辉煌。但却是石洼村的标记。
老石屋身上每一层干涸的水迹,都记载着石洼村的土著们与黄河生死搏斗的历史。
石洼村紧傍黄河大堤。对石洼村的土著们来说,黄河是天河,就在头顶上横空而过。骇人的咆哮声日夜不息。遇有狂风,大浪轰鸣着撞击堤岸,滔滔洪水每时每刻都可能破堤而出。随着每一次大浪轰鸣,飞溅的水珠会隔着堤岸蹿飞过来,小小石洼村老是水雾蒸腾。
石洼村的土著们头顶黄河,每日每夜都面临死的威胁。
数百年间,黄河不知决口多少次,石洼村也不知被冲垮多少次。唯独老石屋一次次顶住了。劫后余生的人们找到老石屋,也就找到了石洼村的旧址。于是一次次地重建家园。
这是一个永远不能毁灭的村庄。
石屋的营造者是一位绝代石匠。
那时,石洼村叫草儿洼。
民间传说,石匠降生前夕,空中隐隐有金石之声,三日不绝。生下后,发现他全身布满鳞甲。更奇怪的是,在一片片鳞甲上,文着各式图案。小时还不甚清晰。年龄稍大就看得很清楚了:亭台楼阁、水榭道观、寺庙宝塔,五花八门,全是建筑图。图案有的大若掌心,有的小如指甲,玲珑剔透,纹路清晰可辨。唯有前胸一簇图案,看不出是什么建筑:纵横交错,层层叠叠。建筑之内又有建筑,门、洞、道、室,曲里拐弯;室内床、案、桌、几,一应俱全。建筑之外,又有文臣武将和诸多兽状动物分列两旁。气势之雄壮,颇似宫殿。
这孩子长相奇特,短腿长臂,大手大脚,天生一个建筑师的材料。一岁会在沙盘上构画图案,两岁会在地上以砖石造屋,三岁造楼耍,四岁垒塔玩儿。成天闷声不吭,低头摆弄,也不和别的孩子玩儿。到他长到九岁时,就能平地上造房,和大人一样干活了。十二岁已经名闻乡里。
石匠是个半哑。平日酷爱鬼怪书画。三十岁前,几度远游,这时已名闻中州数省。各州府县纷纷请他设计筹造各种建筑。此后几十年,他风尘仆仆,四海奔波。寺庙宝塔、亭台楼阁,不知多少精美的建筑,一座座从他手上托起。他成了有口皆碑的“圣手石匠”。
老石匠在外漂泊多年,忽然思乡。五十八岁那年,他回到草儿洼过生日,徒子徒孙从各地赶来为他祝寿。人数有数百之众,都是独当一面的高徒。
那时,草儿洼一时热闹非凡。大家都希望老石匠歇息一阵,重新出山。不想,他在筵席上当众宣布,从现在起,他将归隐草儿洼,并为自己建一座房子,安度晚年。徒子徒孙们端着酒碗面面相觑,一时无语。但终于还是接受了这个事实。师傅说话向来是说一不二的。再说师傅劳累一生,是该歇歇了。他在几十年间,经手造了那么多亭台楼阁、锦绣山庄,却没有一座是属于自己的。如今,他要为自己盖一处房子,还不应该吗?
那一天,徒子徒孙们全都喝得大醉。他们很伤感,他们太留恋师傅。“圣手石匠”是他们的荣誉和骄傲。走遍天下,只要说出他们的师傅,人们就会刮目相看。那是一个石破天惊的名字。现在,他们觉得异常孤独,一棵大树没有了。可他们又无法说出自己的依恋。因为师傅委实太累,他需要休息。
生日过后,大家都没回去。他们要亲手为师傅盖一处漂亮精致的房子。草儿洼虽然不大,盖几进庭院还是足够的。
于是忙着选地、构图、备料,分头忙开了。
但老石匠让大家不要忙。他说只要帮他运来石料就行了。徒子徒孙们先还不解,但很快都明白了。为自己盖房,想来师傅筹划已久,自然成竹在胸,无须另外构图。至于地皮,以师傅一生的积蓄,买下整个草儿洼也不成问题。草儿洼的百姓只要有钱,尽可以迁居别处。说不定师傅已和他们说好了。
有徒弟问及地皮,老石匠指指他的三间窝棚和周围一片地面:“扒……扒掉!……原地……造造……”
徒弟们素知师傅口拙,多年相随,已使他们善于根据手势体察师傅的意图。老石匠到底没把话说明白,但徒弟们全懂了:师傅要造楼。
扒掉窝棚,原地破土,是师傅不愿惊动草儿洼其他人家。师傅不是那种不顾邻里的人。但这点地皮盖不成几进大院,自然只能造楼了。着!造楼。地面虽不宽敞,如果盖成百尺飞楼,却也别具情趣呢。师傅的着想到底不同一般。
果然,施工开始,师傅让掘地七丈,乖乖。七丈就是七十尺呢。然后一层层铺上料石。全是有角有棱的大方石,中间又用沙浆灌缝。凝固之后,就像埋进整整一座小山。他们跟随师傅多年,什么亭台楼阁都造过,却从来不曾打过如此牢固的地基。于是他们更相信自己的判断,七丈深的地基,足可盖百尺飞楼。是了。
在老石匠的徒弟中,不乏有学问的人。有人便给大家描述了一幅极具情致的景观:百尺飞楼在草儿洼鹤立鸡群,插长堤,入浮云,巍巍耸立,登斯楼也,白日看黄河东流,浪里飞舟;黄昏听涛声夜雨,渔舟晚唱;入夜,临窗一壶酒,慢慢品味。回首处,浪涌堤,铮铮鸣溅,一生辛劳,砖石无语,尽在人间……
可是谁也没想到,地基打好,师傅却捡起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个小石屋的图样。然后用脚搓掉,让徒弟们照图施工。徒子徒孙一看,全都哈哈大笑。说师傅你开玩笑吧?这算什么百尺飞楼?老鳖盖一样。师傅以手代言,比比画画,说我没让你们盖百尺飞楼,我就盖个小石屋,足可容身了。徒弟们说,师傅缺钱花我们大伙凑。师傅说我不缺钱,我的钱多得没法花。徒弟们说师傅你怕招惹人眼惹麻烦。师傅说我从来就不怕麻烦。徒弟们说那你为啥要盖这么个小石屋子。师傅说你们不懂,我想盖这小石屋子已经好多年了。徒弟们说既是盖个小石屋,又何必把地基打这么深呢。师傅说你们还是不懂,这座小石屋就要这么深的地基。
大家呆呆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师傅怕是糊涂了,他的这些念头怪怪的让人摸不着头脑。
但他们知道,师傅的话是极难更改的。
可怎么能盖这样的小屋呢,这算个啥呀?一个最普通的石匠也会垒这种小屋的。但你老人家是圣手石匠哎!造这样一个老鳖盖,就把你一世英名给毁啦。当世人会说你江郎才尽,后世百代会说你徒有虚名。
数百徒子徒孙齐刷刷跪倒,说孩儿们大胆请你老人家改一次金口,咱不造小石屋,咱造一座百尺飞楼,一切都不用你操心,就依俺们这一回吧。这也许是你经手的最后一个建筑了,不能给后人留下笑柄。
老石匠把打头的几位高徒扶起,摇摇头苦笑了。他抬抬手让大伙全起来,说师傅的用心你们不懂。我一生造了那么多锦绣楼阁,寺庙宝塔,可真正有价值的也许只有这座小石屋。你们别再说什么了,就照我说的盖,不准走样。记住,不准走样!
大家还能说什么呢,只好纳着闷施工。
小石屋很快造好了。
草儿洼的土著们围着看稀罕,哧哧发笑。
摆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座不伦不类的建筑。屋墙全用三尺厚的青条石砌成,石缝间不仅灌有泥浆,而且嵌有铜锭。四个屋角内方外圆,滑溜溜呈椭圆形。屋顶不用砖瓦檩条,更不用芦苇茅草,全用条石封顶,砌成拱形。
整座小石屋像焊结在大地上,矮小坚固。
老石匠倒背手转了一圈又一圈,显然非常满意。他点点头:“蛮好!……蛮……蛮……”
可徒子徒孙们围住小石屋只想哭。
天啊,一代圣手石匠和他的众多高徒,居然造了这么个东西,一个奇丑无比的老鳖盖。
小石屋实是太丑陋了。
在老石匠一生所有的建筑中,没有比它更丑、更不显眼的了。即使一个最拙劣的石匠,也有权利嘲笑它。
但它确实出自一代名家之手!
在草儿洼人面前,他的徒子徒孙们垂手而立,默默无语。他们感到的是难堪、沮丧、羞愧和耻辱。
那时,的确没人能理解。没有人能看到它的价值,包括他的众多的徒子徒孙。
当时,一切正如他们的徒弟们所预料的那样,一时间,老石匠和他的小石屋被世人传为笑谈。一代宗师名声扫地。
然而当时光把一代代人化为枯骨,一代代人又降生到世上的时候,人们终于发现了它不寻常的价值所在。
在漫长的岁月里,凶猛的黄河水如天河倒悬,一次次破堤而出。滔滔黄水可以恣肆地吞下整座村庄城镇,席卷一片又一片荒原,却终于不能摇撼小石屋。
这个丑陋的小石屋不声不响地创造了奇迹。
当中原数省千百万老百姓被洪水追得四散奔逃的时候,当遥远的京都龙廷在一次次快马飞报中大惊失色的时候,小石屋正顽强地据守着它脚下的那一寸土地。
它像一架大山的顶峰,整个沉重的山体深深埋藏在大地之中。
它已和整个大地焊结为一体。
你可以将它一时淹没,可以从它头顶上呼啸而过,你可以任意撞击它、嘲弄它、无视它的存在。但洪水最终发现,被嘲弄的是它自己。
在不声不响的小石屋面前,洪水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成为虚张声势。它既没有将它撞碎,也没有把它移动半步。浪头一旦过去,小石屋不过撸一把水,又湿漉漉地显露出来。就像一只满不在乎的大甲鱼。谁都以为它完了,可它没完。小石屋完好无损,就像什么事也不曾发生。
只是洪水和岁月为它增添了一层铁锈色。小石屋越发显得冷峻和傲然。
于是后人们终于发现,它的深深的地基,它的厚重的石墙,它的低矮的屋体,它的内方外圆的奇特构造,无一处没有学问。
他们没人笑,只木然站着。像一片没有生命的石头人。
那女子笑得泪流满面。蓦然回首,忽然没了情绪。她重又现出倦态,朝四个狂笑的男人挥挥手说:“把老石屋收拾收拾,我就住那里了。”突然冲院门外的人群大叫一声:“呦哎!”同时抽出那把刀子挥了挥。
人们被她的这声呐喊,全都吓得跑走了。他们不知道她喊什么。
这是个野女子!
她随便而放荡的神态语气,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老石屋家四个男人心惊肉跳,兴奋而又惶遽。这女子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为啥住这里,往后还走不走,他们全不知道,也不敢打听。
他们完全被她的气势和魅力征服了。
她有中原人罕见的野性美。一张带有男性剽悍的脸上洋溢着山林草莽之气。鼻子高挺,睫毛长长的,两眼半闭着却透着不屑和藐视。从微闭的睫毛下,闪出两道蓝幽幽的光,如两柄利剑,冷气逼人。丰满而略大的唇带着撩人的**。长发披风样拂在身子前后。蛇腰细软,愈加显得胸部饱满。小母马一样发达的臀部结实而又富有弹性。无论肤色、长相、体态,都像一个混血儿。老鳏夫和他的三个儿子心旌摇荡,眼睛都看得直了。
他们强健的筋骨和神经,可以征服黄河大浪,可以撕碎任何敢于欺负他们的对手。但在这位翩然而至的美女子面前,却不曾设防。
他们立刻就投降了。
打她走进院子那一刻,她和他们的位置便整个儿颠倒过来。她成了主人,而他们成了卑微的仆人。
怎么怎么怎么,她要住下她要住下?
四个男人先是互相机械地瞅了瞅,不敢相信似的。然后几乎是天真地笑了,几乎是一同大声欢呼:“噢噢噢!……”几乎是蹦起来冲向后院收拾老石屋去了。
他们太愿意她留下了。哪怕只有一夜。不不不,他们要为她收拾一个舒适的窝,请她永远留下来。不管她将来属于谁。
这个小院需要一个女人。
一个没有女人的家庭永远是动荡和破碎的。
年轻女子看着他们蹿去的背影,也看到了四颗强健而干渴的男人的心。她顿时意识到自己所面临的危险,不由抱住膀子打个寒战。
她悚然愣在那里,脑子里一团乱麻。她想立即逃走。那完全来得及,没有人能阻挡她。
她终于没动。她只是抖得厉害。
这一刻,山林、厮杀、鲜血、遍野的尸骨、追杀、逃亡、数千里跋涉、路途的艰险……一幕幕都在眼前浮现出来。还能到哪里去呢?
她陷入深深的悲哀之中。
哪怕这里是狼窝,也得住下。她已经耗尽心力,再也走不动了。
当晚,老鳏夫为她烧一大锅热水。三个汉子为她收拾了后院和老石屋,并且燃起一大堆艾火,把蚊虫驱尽。饭后,那女子掩上沉重的木门,脱光衣裳,泡在一个大木盆里痛痛快快洗了个澡。一身污垢洗净,浑身像脱了一层皮。身子软沓沓的,四两力气也没有了。
屋角铺一张床,是用很厚的木板搭起来的。
她擦净身子躺上去时还在想,今夜随便来个什么人也能把我收拾了。收拾就收拾吧,反正得先睡一觉再说,想着想着就睡沉了。
这是一个忙乱而骚动的黄昏。
一切都显得扑朔迷离。
然而沉睡的老石屋从此苏醒了。
老石屋。
那是祖上留下的一个无解的谜。
它其实远没有宫殿的辉煌。但却是石洼村的标记。
老石屋身上每一层干涸的水迹,都记载着石洼村的土著们与黄河生死搏斗的历史。
石洼村紧傍黄河大堤。对石洼村的土著们来说,黄河是天河,就在头顶上横空而过。骇人的咆哮声日夜不息。遇有狂风,大浪轰鸣着撞击堤岸,滔滔洪水每时每刻都可能破堤而出。随着每一次大浪轰鸣,飞溅的水珠会隔着堤岸蹿飞过来,小小石洼村老是水雾蒸腾。
石洼村的土著们头顶黄河,每日每夜都面临死的威胁。
数百年间,黄河不知决口多少次,石洼村也不知被冲垮多少次。唯独老石屋一次次顶住了。劫后余生的人们找到老石屋,也就找到了石洼村的旧址。于是一次次地重建家园。
这是一个永远不能毁灭的村庄。
石屋的营造者是一位绝代石匠。
那时,石洼村叫草儿洼。
民间传说,石匠降生前夕,空中隐隐有金石之声,三日不绝。生下后,发现他全身布满鳞甲。更奇怪的是,在一片片鳞甲上,文着各式图案。小时还不甚清晰。年龄稍大就看得很清楚了:亭台楼阁、水榭道观、寺庙宝塔,五花八门,全是建筑图。图案有的大若掌心,有的小如指甲,玲珑剔透,纹路清晰可辨。唯有前胸一簇图案,看不出是什么建筑:纵横交错,层层叠叠。建筑之内又有建筑,门、洞、道、室,曲里拐弯;室内床、案、桌、几,一应俱全。建筑之外,又有文臣武将和诸多兽状动物分列两旁。气势之雄壮,颇似宫殿。
这孩子长相奇特,短腿长臂,大手大脚,天生一个建筑师的材料。一岁会在沙盘上构画图案,两岁会在地上以砖石造屋,三岁造楼耍,四岁垒塔玩儿。成天闷声不吭,低头摆弄,也不和别的孩子玩儿。到他长到九岁时,就能平地上造房,和大人一样干活了。十二岁已经名闻乡里。
石匠是个半哑。平日酷爱鬼怪书画。三十岁前,几度远游,这时已名闻中州数省。各州府县纷纷请他设计筹造各种建筑。此后几十年,他风尘仆仆,四海奔波。寺庙宝塔、亭台楼阁,不知多少精美的建筑,一座座从他手上托起。他成了有口皆碑的“圣手石匠”。
老石匠在外漂泊多年,忽然思乡。五十八岁那年,他回到草儿洼过生日,徒子徒孙从各地赶来为他祝寿。人数有数百之众,都是独当一面的高徒。
那时,草儿洼一时热闹非凡。大家都希望老石匠歇息一阵,重新出山。不想,他在筵席上当众宣布,从现在起,他将归隐草儿洼,并为自己建一座房子,安度晚年。徒子徒孙们端着酒碗面面相觑,一时无语。但终于还是接受了这个事实。师傅说话向来是说一不二的。再说师傅劳累一生,是该歇歇了。他在几十年间,经手造了那么多亭台楼阁、锦绣山庄,却没有一座是属于自己的。如今,他要为自己盖一处房子,还不应该吗?
那一天,徒子徒孙们全都喝得大醉。他们很伤感,他们太留恋师傅。“圣手石匠”是他们的荣誉和骄傲。走遍天下,只要说出他们的师傅,人们就会刮目相看。那是一个石破天惊的名字。现在,他们觉得异常孤独,一棵大树没有了。可他们又无法说出自己的依恋。因为师傅委实太累,他需要休息。
生日过后,大家都没回去。他们要亲手为师傅盖一处漂亮精致的房子。草儿洼虽然不大,盖几进庭院还是足够的。
于是忙着选地、构图、备料,分头忙开了。
但老石匠让大家不要忙。他说只要帮他运来石料就行了。徒子徒孙们先还不解,但很快都明白了。为自己盖房,想来师傅筹划已久,自然成竹在胸,无须另外构图。至于地皮,以师傅一生的积蓄,买下整个草儿洼也不成问题。草儿洼的百姓只要有钱,尽可以迁居别处。说不定师傅已和他们说好了。
有徒弟问及地皮,老石匠指指他的三间窝棚和周围一片地面:“扒……扒掉!……原地……造造……”
徒弟们素知师傅口拙,多年相随,已使他们善于根据手势体察师傅的意图。老石匠到底没把话说明白,但徒弟们全懂了:师傅要造楼。
扒掉窝棚,原地破土,是师傅不愿惊动草儿洼其他人家。师傅不是那种不顾邻里的人。但这点地皮盖不成几进大院,自然只能造楼了。着!造楼。地面虽不宽敞,如果盖成百尺飞楼,却也别具情趣呢。师傅的着想到底不同一般。
果然,施工开始,师傅让掘地七丈,乖乖。七丈就是七十尺呢。然后一层层铺上料石。全是有角有棱的大方石,中间又用沙浆灌缝。凝固之后,就像埋进整整一座小山。他们跟随师傅多年,什么亭台楼阁都造过,却从来不曾打过如此牢固的地基。于是他们更相信自己的判断,七丈深的地基,足可盖百尺飞楼。是了。
在老石匠的徒弟中,不乏有学问的人。有人便给大家描述了一幅极具情致的景观:百尺飞楼在草儿洼鹤立鸡群,插长堤,入浮云,巍巍耸立,登斯楼也,白日看黄河东流,浪里飞舟;黄昏听涛声夜雨,渔舟晚唱;入夜,临窗一壶酒,慢慢品味。回首处,浪涌堤,铮铮鸣溅,一生辛劳,砖石无语,尽在人间……
可是谁也没想到,地基打好,师傅却捡起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个小石屋的图样。然后用脚搓掉,让徒弟们照图施工。徒子徒孙一看,全都哈哈大笑。说师傅你开玩笑吧?这算什么百尺飞楼?老鳖盖一样。师傅以手代言,比比画画,说我没让你们盖百尺飞楼,我就盖个小石屋,足可容身了。徒弟们说,师傅缺钱花我们大伙凑。师傅说我不缺钱,我的钱多得没法花。徒弟们说师傅你怕招惹人眼惹麻烦。师傅说我从来就不怕麻烦。徒弟们说那你为啥要盖这么个小石屋子。师傅说你们不懂,我想盖这小石屋子已经好多年了。徒弟们说既是盖个小石屋,又何必把地基打这么深呢。师傅说你们还是不懂,这座小石屋就要这么深的地基。
大家呆呆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师傅怕是糊涂了,他的这些念头怪怪的让人摸不着头脑。
但他们知道,师傅的话是极难更改的。
可怎么能盖这样的小屋呢,这算个啥呀?一个最普通的石匠也会垒这种小屋的。但你老人家是圣手石匠哎!造这样一个老鳖盖,就把你一世英名给毁啦。当世人会说你江郎才尽,后世百代会说你徒有虚名。
数百徒子徒孙齐刷刷跪倒,说孩儿们大胆请你老人家改一次金口,咱不造小石屋,咱造一座百尺飞楼,一切都不用你操心,就依俺们这一回吧。这也许是你经手的最后一个建筑了,不能给后人留下笑柄。
老石匠把打头的几位高徒扶起,摇摇头苦笑了。他抬抬手让大伙全起来,说师傅的用心你们不懂。我一生造了那么多锦绣楼阁,寺庙宝塔,可真正有价值的也许只有这座小石屋。你们别再说什么了,就照我说的盖,不准走样。记住,不准走样!
大家还能说什么呢,只好纳着闷施工。
小石屋很快造好了。
草儿洼的土著们围着看稀罕,哧哧发笑。
摆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座不伦不类的建筑。屋墙全用三尺厚的青条石砌成,石缝间不仅灌有泥浆,而且嵌有铜锭。四个屋角内方外圆,滑溜溜呈椭圆形。屋顶不用砖瓦檩条,更不用芦苇茅草,全用条石封顶,砌成拱形。
整座小石屋像焊结在大地上,矮小坚固。
老石匠倒背手转了一圈又一圈,显然非常满意。他点点头:“蛮好!……蛮……蛮……”
可徒子徒孙们围住小石屋只想哭。
天啊,一代圣手石匠和他的众多高徒,居然造了这么个东西,一个奇丑无比的老鳖盖。
小石屋实是太丑陋了。
在老石匠一生所有的建筑中,没有比它更丑、更不显眼的了。即使一个最拙劣的石匠,也有权利嘲笑它。
但它确实出自一代名家之手!
在草儿洼人面前,他的徒子徒孙们垂手而立,默默无语。他们感到的是难堪、沮丧、羞愧和耻辱。
那时,的确没人能理解。没有人能看到它的价值,包括他的众多的徒子徒孙。
当时,一切正如他们的徒弟们所预料的那样,一时间,老石匠和他的小石屋被世人传为笑谈。一代宗师名声扫地。
然而当时光把一代代人化为枯骨,一代代人又降生到世上的时候,人们终于发现了它不寻常的价值所在。
在漫长的岁月里,凶猛的黄河水如天河倒悬,一次次破堤而出。滔滔黄水可以恣肆地吞下整座村庄城镇,席卷一片又一片荒原,却终于不能摇撼小石屋。
这个丑陋的小石屋不声不响地创造了奇迹。
当中原数省千百万老百姓被洪水追得四散奔逃的时候,当遥远的京都龙廷在一次次快马飞报中大惊失色的时候,小石屋正顽强地据守着它脚下的那一寸土地。
它像一架大山的顶峰,整个沉重的山体深深埋藏在大地之中。
它已和整个大地焊结为一体。
你可以将它一时淹没,可以从它头顶上呼啸而过,你可以任意撞击它、嘲弄它、无视它的存在。但洪水最终发现,被嘲弄的是它自己。
在不声不响的小石屋面前,洪水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成为虚张声势。它既没有将它撞碎,也没有把它移动半步。浪头一旦过去,小石屋不过撸一把水,又湿漉漉地显露出来。就像一只满不在乎的大甲鱼。谁都以为它完了,可它没完。小石屋完好无损,就像什么事也不曾发生。
只是洪水和岁月为它增添了一层铁锈色。小石屋越发显得冷峻和傲然。
于是后人们终于发现,它的深深的地基,它的厚重的石墙,它的低矮的屋体,它的内方外圆的奇特构造,无一处没有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