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万历十五年
一个郁闷的夏天,为躲开公司人事的纷扰,也想避避北京的桑拿天气,请了年假,背上旅行包一径南下。可惜在不恰当的时间选了不恰当的地方----南京,金陵酷暑正炽,爬孝陵、中山陵汗下如雨,翌日只好坐在玄武湖滨梧桐树下细嗅荷香,断不敢再在烈日下攀山。好在第三天登临黄山绝顶,清风爽然,绝壁千仞,不免胆战心寒,临渊羡鸟,充分体会到当地人所谓“上山气喘,下山腿软”。黄山奇秀,一荡胸臆,堪称快哉!山上住了一日,第五日深入古徽州的腹地----黟县宏村,去流水远山乌瓦白墙桑梓修竹间,寻梦徽州的精魂。
临行时曾带一本书,转念一想,自然之书尚需精研,又何必徒然增加负重呢,遂搁置桌上。这本沒能和我同行的书是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
据称很多人第一次认识黄仁宇,都从《万历十五年》开始,我却是五年前从《中国大历史》初窥真容。不过黄仁宇的“大历史观”放之中华五千年的通史,总显得简疏武断,常觉得有未详之意,未尽之言,黄仁宇所说的“叙事不妨细致”,从《万历十五年》的极尽翔实客观的叙事中,才可以更透彻详尽的理解黄仁宇的“大历史观”。
中国人以道德代替法制由來已久,以道德的评判代替客观科学的分析,也是中国传统历史观褊狭所在。如果说司马迁的《史记》还带一点江湖气,常有言词论点出人意表,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则往往以道德标准來评判臧否人物,分析历史的走向。以儒家的砝码衡量历史的分量,难免意气用事,以致缺斤短两,厚薄不均。以对万历皇帝的评价而论,传统观点认为万历懒惰,荒怠国事,然而黄仁宇笔下的万历,也曾励精图治,却迫于形式和道德的约束,无能为力,只好以消极轻慢的态度对抗臣僚的压力。他受制与文官集团的舆论,无法随心所欲,即使在“立储”的大事上,也无力帮助自己心爱的女人和儿子,不得不以出尔反尔的拖延态度对待臣僚的咄咄诘问;他困囿于长期形成的帝国制度内,无力改变传统道德理念下建立的纲领;身为九五之尊,也只能是一个“活着的祖宗”,一面道德的旗帜,在谈到万历的灵寝定陵时,黄仁宇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今天,有思想的观光者,走进这座地下宫殿的玄宫,感触最深的大约不会是这建筑的壮丽豪奢,而是那一个躺在石床中间、面部虽然腐烂而头发却仍然保存完好的骷髅。它如果还有知觉,一定不能瞑目,因为他心爱的女人,这唯一把他当成一个“人”的女人,并沒有能长眠在他的身旁。同时,走近这悲剧性的骸骨,也不能不令人为这整个帝国扼腕。由于成宪的不可更改,一个年轻皇帝沒有能把自己创造能力在政治生活中充分使用,他的个性也无从发挥,反而被半信半疑地引导进这乌有之乡,充当了活着的祖宗。张居正不让他习字,申时行不让他练兵,那么他贵为天子并且在年轻时取得了祖宗的身份,对事实又有什么补益?富有诗意的哲学家说,生命不过是一种想象,这种想象可以突破人世间的任何阻隔。这里的地下玄宫,加上潮湿霉烂的丝织品和胶结的油灯所给人的感觉,却是无法冲破的凝固和窒息。他朱翊钧生前有九五之尊,死后被称为神宗显皇帝,而几百年之后他带给人们最强烈的印象,仍然是命运的残酷。
黄仁宇重新审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不哗众取宠,故作惊人语,在更广阔高远的背景上,穿越时间的层层迷雾,抛弃人云亦云的道德权衡,重新探究事件的真相。海瑞不再仅仅是耿介凛然的“青天”,他试图以个人道德和克己力量來弥补法律和制度的缺失是徒劳的,完全出自个人道德标准的评判也不能不存在矛盾和偏颇;一代名将戚继光沒能带來明代军力的整体提升,只是在对制度的妥协和枝枝蔓蔓的改造中解决了当前的困难,然而即使是这样的改革也破坏了文官制度的平衡而最终失败;矛盾的哲学家李贽;锐意革新又奢靡腐化的张居正;和衷调剂中庸圆滑的申时行;不再是简单个体的贤愚善恶,而是整个民族,整个文化,整个体制的悲剧。黄仁宇以俯瞰的角度,精细显微的描述,窥见多面的人性受限于历史的种种表现。相对于传统的历史观或正或邪或贤或昏,一刀两分,截然对立的论点,黄仁宇无疑还给我们一个更接近真实的历史,表现出一个历史学家最重要的客观和考辨的态度。
以道德构建低层和高层的结构,维护朝廷的统治,政局的安靖,是中华历史一以贯之的主旋律。自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直至清代帝制灭亡,凡两千余年,自表面看來,在乱而制,制而乱的轮回中,制度趋向完善谨严,实际却是以史为鉴的皮毛下,陷入僵化停滞。一条看不见的长城,锁住内在的一点火种光芒,任其熄灭,却无力抵挡外來的铁骑雄兵。由万历年的情形即可看出,明代的制度旨在维持稳定平衡,却固囚了新思想和生产力的萌芽发展。当一个国家如死水一潭,沉醉波心荡月的迷梦,其衰败与灭亡早已注定。公元1587年,万历十五年,距鸦片战争尚有253年,在西方,西班牙无敌舰队正枕戈待旦,预备第二年对英国的战争,这支即将被毁灭的舰队,打开了 “日不落”帝国的开端。53年后,1640年,李自成进军河南,开始了毁灭明王朝的冲天一击,而明军在关外松锦惨败给皇太极的八旗军,洪承畴被俘变节;在英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已经开始,一个尊崇科学,倡导民权的工业时代即将來临,200年后中华古老帝国的命运已现端倪。
以道德的力量,我们无力维持一个帝国的兴盛,而在帝国内,却可以用道德的权威杀人。鲁迅在《狂人日记》透着疯人之眼,看见两千年写着的吃人,以道德的名义,用公理的棍棒,挥正义的屠刀,扼杀多少异见和叛逆。“五四”提倡科学和民主,全力抨击旧道德旧礼教,结果却矫枉过正,成为以一种道德形态批判另一种道德形态,新的礼教统治代替旧的礼教统治,一种独裁顶替另一种独裁。因言获罪,诛心诛口,新一轮的吃人与杀人。一切独特的声音湮灭后,这个死气沉沉的帝国只有歌舞升平的乐声了,煌煌天朝,泱泱大国,好一派宁静谐和的风光。
南京----大明的肇始之地;明孝陵----朱元璋的埋骨之所,穿过明楼高大幽深的城洞,一垛白石砌就的矮墙上镌刻着:“此山明太祖之墓”,一代雄主静卧与此。通过无情的杀戮,勉力维系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试图以道德维持帝国统治的一切努力,早已烟灭灰飞。疲弱的大明,疲弱的中华帝国,末路途穷,该是灵光重现,凤凰涅槃的时候了。距离孝陵不远的地方,另一个伟人的灵寝:“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中山先生之言犹在耳畔,蓦然回首,钟山一片苍茫。
临行时曾带一本书,转念一想,自然之书尚需精研,又何必徒然增加负重呢,遂搁置桌上。这本沒能和我同行的书是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
据称很多人第一次认识黄仁宇,都从《万历十五年》开始,我却是五年前从《中国大历史》初窥真容。不过黄仁宇的“大历史观”放之中华五千年的通史,总显得简疏武断,常觉得有未详之意,未尽之言,黄仁宇所说的“叙事不妨细致”,从《万历十五年》的极尽翔实客观的叙事中,才可以更透彻详尽的理解黄仁宇的“大历史观”。
中国人以道德代替法制由來已久,以道德的评判代替客观科学的分析,也是中国传统历史观褊狭所在。如果说司马迁的《史记》还带一点江湖气,常有言词论点出人意表,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则往往以道德标准來评判臧否人物,分析历史的走向。以儒家的砝码衡量历史的分量,难免意气用事,以致缺斤短两,厚薄不均。以对万历皇帝的评价而论,传统观点认为万历懒惰,荒怠国事,然而黄仁宇笔下的万历,也曾励精图治,却迫于形式和道德的约束,无能为力,只好以消极轻慢的态度对抗臣僚的压力。他受制与文官集团的舆论,无法随心所欲,即使在“立储”的大事上,也无力帮助自己心爱的女人和儿子,不得不以出尔反尔的拖延态度对待臣僚的咄咄诘问;他困囿于长期形成的帝国制度内,无力改变传统道德理念下建立的纲领;身为九五之尊,也只能是一个“活着的祖宗”,一面道德的旗帜,在谈到万历的灵寝定陵时,黄仁宇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今天,有思想的观光者,走进这座地下宫殿的玄宫,感触最深的大约不会是这建筑的壮丽豪奢,而是那一个躺在石床中间、面部虽然腐烂而头发却仍然保存完好的骷髅。它如果还有知觉,一定不能瞑目,因为他心爱的女人,这唯一把他当成一个“人”的女人,并沒有能长眠在他的身旁。同时,走近这悲剧性的骸骨,也不能不令人为这整个帝国扼腕。由于成宪的不可更改,一个年轻皇帝沒有能把自己创造能力在政治生活中充分使用,他的个性也无从发挥,反而被半信半疑地引导进这乌有之乡,充当了活着的祖宗。张居正不让他习字,申时行不让他练兵,那么他贵为天子并且在年轻时取得了祖宗的身份,对事实又有什么补益?富有诗意的哲学家说,生命不过是一种想象,这种想象可以突破人世间的任何阻隔。这里的地下玄宫,加上潮湿霉烂的丝织品和胶结的油灯所给人的感觉,却是无法冲破的凝固和窒息。他朱翊钧生前有九五之尊,死后被称为神宗显皇帝,而几百年之后他带给人们最强烈的印象,仍然是命运的残酷。
黄仁宇重新审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不哗众取宠,故作惊人语,在更广阔高远的背景上,穿越时间的层层迷雾,抛弃人云亦云的道德权衡,重新探究事件的真相。海瑞不再仅仅是耿介凛然的“青天”,他试图以个人道德和克己力量來弥补法律和制度的缺失是徒劳的,完全出自个人道德标准的评判也不能不存在矛盾和偏颇;一代名将戚继光沒能带來明代军力的整体提升,只是在对制度的妥协和枝枝蔓蔓的改造中解决了当前的困难,然而即使是这样的改革也破坏了文官制度的平衡而最终失败;矛盾的哲学家李贽;锐意革新又奢靡腐化的张居正;和衷调剂中庸圆滑的申时行;不再是简单个体的贤愚善恶,而是整个民族,整个文化,整个体制的悲剧。黄仁宇以俯瞰的角度,精细显微的描述,窥见多面的人性受限于历史的种种表现。相对于传统的历史观或正或邪或贤或昏,一刀两分,截然对立的论点,黄仁宇无疑还给我们一个更接近真实的历史,表现出一个历史学家最重要的客观和考辨的态度。
以道德构建低层和高层的结构,维护朝廷的统治,政局的安靖,是中华历史一以贯之的主旋律。自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直至清代帝制灭亡,凡两千余年,自表面看來,在乱而制,制而乱的轮回中,制度趋向完善谨严,实际却是以史为鉴的皮毛下,陷入僵化停滞。一条看不见的长城,锁住内在的一点火种光芒,任其熄灭,却无力抵挡外來的铁骑雄兵。由万历年的情形即可看出,明代的制度旨在维持稳定平衡,却固囚了新思想和生产力的萌芽发展。当一个国家如死水一潭,沉醉波心荡月的迷梦,其衰败与灭亡早已注定。公元1587年,万历十五年,距鸦片战争尚有253年,在西方,西班牙无敌舰队正枕戈待旦,预备第二年对英国的战争,这支即将被毁灭的舰队,打开了 “日不落”帝国的开端。53年后,1640年,李自成进军河南,开始了毁灭明王朝的冲天一击,而明军在关外松锦惨败给皇太极的八旗军,洪承畴被俘变节;在英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已经开始,一个尊崇科学,倡导民权的工业时代即将來临,200年后中华古老帝国的命运已现端倪。
以道德的力量,我们无力维持一个帝国的兴盛,而在帝国内,却可以用道德的权威杀人。鲁迅在《狂人日记》透着疯人之眼,看见两千年写着的吃人,以道德的名义,用公理的棍棒,挥正义的屠刀,扼杀多少异见和叛逆。“五四”提倡科学和民主,全力抨击旧道德旧礼教,结果却矫枉过正,成为以一种道德形态批判另一种道德形态,新的礼教统治代替旧的礼教统治,一种独裁顶替另一种独裁。因言获罪,诛心诛口,新一轮的吃人与杀人。一切独特的声音湮灭后,这个死气沉沉的帝国只有歌舞升平的乐声了,煌煌天朝,泱泱大国,好一派宁静谐和的风光。
南京----大明的肇始之地;明孝陵----朱元璋的埋骨之所,穿过明楼高大幽深的城洞,一垛白石砌就的矮墙上镌刻着:“此山明太祖之墓”,一代雄主静卧与此。通过无情的杀戮,勉力维系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试图以道德维持帝国统治的一切努力,早已烟灭灰飞。疲弱的大明,疲弱的中华帝国,末路途穷,该是灵光重现,凤凰涅槃的时候了。距离孝陵不远的地方,另一个伟人的灵寝:“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中山先生之言犹在耳畔,蓦然回首,钟山一片苍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