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雪泥印痕我的父亲张恨水

正文 22 北平办报挤破了柜台

    听说张恨水又回北平办报了,报还沒亮相,许多人就翘首以待了。到了正式接受订户那一天,大门一开,人们争先恐后,蜂拥而入,竟然挤倒了柜台,把柜台都挤坏了!

    我们一家在父亲带领下,于1946年1月下旬回到了安庆,码头上聚集了欢迎的亲友,安庆文化界组织了欢迎的队伍,打着红布横幅,上写“欢迎张恨水先生胜利还乡”。父亲是出了名的孝子,在见到祖母的刹那间,他跳下人力车,不顾土路的肮脏,远远地跪下去。团圆的一幕实在是感人肺腑!笑声、哭声、喊声混成了一片,8年的离乱,日夜的乡愁,全都在这哭笑声融解了。父亲有诗云:

    八载回來喜欲狂,夕阳楼下置归装;

    凭栏遥见慈亲立,拜倒风沙大道旁。

    飞步登楼一笑盈,座前再拜叙离情;

    八年辛苦吾何恨?又听慈亲唤小名。

    人在欢乐中,时间就过得快。套句老话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觉就过了农历新年,父亲就要动身去北平筹办《新民报》,但是他很想多陪陪祖母,但是行期将至,他很难启齿。倒是祖母看出父亲的心事,反而劝他按时动身,告诫他,凡是答应了的事,就要认真去做,只要做好了工作,就是尽孝道。于是父亲含泪拜别祖母,于1946年2月15日只身离开安庆,从南京乘飞机前往北平。父亲曾有诗咏及此事:

    为推知音一段情,又随铁马赋长征;

    终思老母牵衣道,岂为家人负友生。

    父亲到了北平,立即投入了紧张繁杂的筹备工作中。经过一个多月的奔走,北平《新民报》于是年4月4日正式和读者见面了。

    父亲在北平的人缘好,北平人一直将他视作“老乡”。经过非同寻常的8年阔别,听说张恨水又回來办报了,老读者们都感到又高兴又亲切,父亲的报还沒有亮相,不少人就己经奔走相告,翘首以待了。很多《新民报》老人对我说,到了正式接受订户那一天,清晨拂晓,夜色尚未退尽,天边泛着鱼肚色,坐落在东交民巷西口的《新民报》社瑞金大楼前,便熙熙攘攘地挤满了人群,把大门围得水泄不通,而后到之人又陆续加入,群众兴奋而热烈,比逛庙会还热闹。大门一开,人们争先恐后蜂拥而入,这些要订阅《新民报》的读者,竟然挤倒了柜台,把柜台都挤坏了!而发行量一跃而为4万多份,居北平各大小报纸发行量之首。这种空前罕见的盛况,是北平自有报纸以來破纪录的“稀稀罕儿”,成了“新闻中的新闻”,真是先声夺人,人们说北平《新民报》还沒问世,就像京剧名角还沒亮相就得个满堂的“焖帘儿好”,红了!

    面对这样的盛情和厚爱,父亲益发的鞠躬尽瘁,尽力把报纸办好。他是《新民报》经理,要主持报社的全局工作,除了把握方针、推敲版面安排、筹划纸张及协调人员外,还要煞费苦心地设计报纸的风格。有这么多事要办,己经够忙的了,他还要自编副刊《北海》。为了使报纸办得有特色,他还聘请了老朋友办报高手于非闇、左笑鸿、马彦祥、方奈何等先生协同办报。不仅如此,父亲为了吸收有志于新闻的人才,大开方便之门,不拘一格,公开向社会招聘,由他亲自主考,选拔了高参等数名年轻编辑。并且从社会來稿中,独具慧眼地选用了当时不见经传的佳山的连载漫画《塔先生》。塔先生的形象很有意思,其头如窝头状,窝头是北平平民最惯吃常见的食品,是用棒子面做成上尖下圆塔状的样子,北京人为其賜雅号“黄金塔”,塔先生即用此意,北平人当然感到亲切。我的三叔张朴野先生主持采访,当然格外卖力。

    父亲在创刊号的《发刊词》中阐明了他办报的宗旨:

    《新民报》……绝不标新立异,也不随声附和,能说就说,不能说,我们只好向读者抱歉,守着最大的缄默。

    凡是不体恤百姓的举动,我们就反对,至少也不应该捧场。

    我们也不和执政的或在野的,曲为解说,去欺骗老百姓。

    《新民报》人才济济,几个副刊办得是各具特色,不仅文学水平高,而且版面活泼新颖,可说是花团锦簇,使北平读者耳目一新。父亲主编的《北海》,是文艺综合版;马彦样主编的《天桥》,是戏剧、电影版;于非阇先生主编的《北京人》,是京史、京俗、风情版;方奈何叔主编的《鼓楼》是社会新闻版。这几人中,奈何叔是父亲发现的人才,推荐给重庆《新民报》,这次到北平,又点名要他來协同办报,因此他对父亲一向有知遇之感,工作非常卖力。于非闇先生是父亲的老朋友,虽然执工笔画之牛耳,又以瘦金体书法独步一时,其实也是报人出身,他非常熟悉北京的历史风俗,20世纪20年代就以《都门豢鸽录》一书驰名京师。由他來记述北京的沿革、掌故自然是投其所好,用其所长。于先生以“燕人”为笔名的《土话谈天》和父亲老友齐如山先生的《北京三百六十行》专栏,大受北平人的欢迎。此外,还有一个儿童副刊和科学常识副刊,也都得到读者的好评。左笑鸿和父亲是多年知己,阔别8年,再度合作,更是使出了浑身解数,他是一个“全能的多面报人”,哪里需要,二话不说,就到哪里,由于他知识面广,文学好,对新闻工作熟悉,懂戏,了解北京,擅写小说,而且还有一笔潇洒雄浑的好书法,所以不管到哪里,都是出色的行当,游刃有余。他先是为《北海》撰稿,以后又主编了《天桥》、《北京人》两个副刊。这种忠于友谊和敬业的精神,令人钦佩,我也在那时认识了笑鸿叔,并且喜欢读他在《北京人》撰写的《土话谈天》专栏。

    《北海》是父亲主编的文艺综合版,他对此是倾注了大贵心血的。它以内容丰富,名家荟萃,而且能够“熔新旧文艺于一炉”,所以受到了各阶层读者的欢迎。应父亲之约,许多泰斗级的人物,都來写稿,说一句“百花争艳,满园春色”,绝不过分。仅以连载一类就有四栏,除了父亲的长篇小说《巴山夜雨》外,还有茅盾先生的中篇小说《生活之一页》,老舍先生的长篇回忆录《八方风雨》、左笑鸿叔的长篇小说《血债》,真是文坛名角都來登场,齐聚一堂了!此外,还有郭沫若先生的历史考证,于右任、章士钊、沈尹默等先生的古典诗词,也都常见于《北海》,这些惜墨如金的文苑祭酒,能够不断赐稿,既是父亲的面子,也是读者之幸!

    父亲在《北海》问世的第一天,曾写了一篇題为《第一印象》的文章作为发刊词:

    艺术观察家,对于艺术品初次接触,叫做“第一印象”,对于人的赏鉴上,最为深刻。所以艺术品出产者,第一次把货色给人看,必定尽力作得最好,造成一个美丽的第一印象。

    我的朋友姚苏凤先生,对于这事,另有一个更浅显的证明。他在重庆山城里住了两年,可把他的苏州先生气味整够。32年,本报成都版发刊,他去为干部之一。他的车子,翻过了龙泉驿的大山,一到华西坝子上(注:坝子,川语平原也),他见到绿野平畴、绿杨村舍,大叫其好,连说绝似江南,他在蓉版上,作了一篇小品,題为《初见》。引他一个譬喻,说是他和他的太太初次见面,太太穿了一件红绸袍子,把他吸引住了。虽然现在儿女成行,他还老是回忆着那个初见滋味。这事诚然,我至今依然记得,当民国八年秋季到北平的时候,天色已经黑了,前门楼的伟大建筑,小胡同的矮屋,带着白纸灯笼的骡车,给我江南人一个极深刻的印象。

    《北海》今天和读者初见,读者一定有个深刻的印象。至于是红衣少女?是绿野平畴?是直立空间的前门大楼?是骡车上那个白纸灯笼?见仁,见智,是在各位先生。这个却很难自信。不过我敢说,我这个组班的,实尽力之所能,文坛上第一流名角,我们都已经邀到。至少10年以來,北平报纸,还无此盛况吧?

    果不出父亲所料,北平《新民报》创刊的第一天,报纸就被抢购一空。父亲看到自己的劳动被北平父老承认和欢迎,感到极大的欣慰!但是他感到痛心的是,好不容易得來的胜利,却被那些重庆飞來的高官,搞得怨声载道,因此,他在北平《新民报》创刊的第三天,就针对重庆來的接收大员的“劫收”行为,写诗进行揭露和大力鞭挞,诗曰:

    重庆客

    先持汉节驻华堂,再结轻车返故乡。

    随后金珠收拾尽,一群粉黛拜冠裳。

    收复幽燕十六州,壶浆箪食遍街。

    谁知汉室中兴业,流语民间是劫收。

    昂头天外亦豪哉,掠过黄河万事哀。

    解得难民恩怨在,逢人不敢道飞來。

    多么愤慨,多么失望,又是多么大胆!这几首诗,把“接受者”的贪婪荒淫,被“劫收者”的无奈,倾泻得何等淋漓尽致,道出了人所不敢道之言!后來《新民报》增加画刊,父亲干脆写了一部长篇连载小说《五子登科》,把国民党政府的接受大员与汉奸勾结,大享其“金子、房子、女子、车子、馆子”的“五子登科”之福的面目暴露无遗,燃犀烛照,纤微毕露,引起了社会强烈的反响。

    父亲热爱北京,他多次公开表明,北京是他的第二故乡,也是他精神的支柱,灵魂的寄托之所,但是回到他梦魂萦绕的一别10年的北平,看到劫后沧桑的故都,满目疮痍,不禁满怀凄怆,他在6月6日的《北海》上以诗抒怀:

    重过北海

    火药薰人未尽消,丹黄宫殿望中遥。

    犹疑重庆山窗梦,又过金鳌玉□桥。

    打浆湖心唱采莲,四川苦忆一年年。

    碧波荡漾浑如旧,一照须眉转黯然。

    然而,最使他痛心的,还不是战争带给北平的创伤,而是那些在民族存亡关头,丧失气节,甘心附逆的“故人”。他为此在4月9日的《北海》陚诗明态:

    北返杂诗

    故人

    苏武难为学李陵,争言叛国客何曾?

    相逢欲恕真难说,我是书生识爱憎。

    八栽豪华极此身,甘心叛国岂无因?

    重來惟一伤心事,孽镜台前有故人。

    国贼当诛无足惜,妻儿惭愧盼垂青。

    旧交门巷封皮在,一过驱车不敢停。

    我敬高阳齐夫子,八栽家居户永扁。

    多少歌坛听曲友,祗君才不愧梅伶。

    这些诗,掷地作金石声,洋溢着一股震天动地的爱国正气,对那些背叛民族,甘心附逆的卖国者,他羞于为伍,不再认为是朋友和故人;而对那些高风亮节,甘于清贫自守的人,他又充满着敬意和景仰之情。如齐如山先生不仅是学者、民俗学家而且是出色的戏曲研究者和京剧剧作家,如梅兰芳先生的代表剧《天女散花》、《霸王别姬》、《凤还巢》等剧本,均出自齐先生之手。齐如山先生困守北平之时,任日伪威逼利诱,绝不屈服,为了避免被日伪利用,自甘“画地为牢”,闷坐家中,拒不接见任何亲友,整整8年足不出户,堪与蓄须明志的梅兰芳先生南北比美!

    父亲在海》及后來主编的北平《新民报,画刊》相继发表了长篇小说《巴山夜雨》、《五子登科》,中篇小说《雾中花》及重载的《大江东去》、《虎贲万岁》等。此外,还大量撰写了诗、词、曲、赋、散文、小品、随笔、游记、考证等,由于这些作品和读者的感情是息息相通的,引起了读者的强烈的共鸣,加之报纸的消息迅速、准确,其他的副刊和社会版都各具特色。因而北平《新民报》的发行量始终居北平各大小报之首,也始终为《新民报》在南京、上海、重庆、成都及北平共计五社八报发行量之冠,这样双料冠军,算得上是报业史上创纪录的创举!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