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世界冠军(二)
其实1999 年我们也有备战大名单,那个大名单也挺长的,但是我就沒想过参赛名单里面可能会沒有我。从1999 年开始,我就成为了中国男子体操队排在第一、第二的必选队员。
比赛就在天津进行,所以在北京训练的我们从很早就感受到了浓厚的比赛气氛。世锦赛是全世界最优秀的运动员参加的比赛,水平跟奥运会不相上下,而且1999 年是中国第一次举办体操世锦赛,也是我的世锦赛首秀,所以临出发的时候,心情忽然变得有些紧张。
我们是全队集体坐大巴车去的天津。出发的时候北京还飘着点儿小雨,我们总觉得天气不好,心里也阴沉沉的;但是有经验的教练跟我们说,“好雨知时节”,出发下雨是一个好兆头,之前每次出发赶上雨天,成绩都挺好的,相信这一次也不会差。听了这些,我们的情绪也放松了下來。记得到了天津之后,天津市市长专门接待了我们,他说“天津”的寓意挺好的,就是“添加金牌”的意思,还说天津是中国体育的福地,1995 年办的天津世乒赛,乒乓球队打出了非常好的成绩,包揽了全部七项冠军,相信这一次体操队的成绩一定也会非常好。
1999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 周年的大庆,虽然因为比赛我们不能在北京看国庆阅兵,但是10 月1 号这一天,我们备战再紧张,也要坐下來集体收看国庆阅兵仪式。在天津体育宾馆的会议室,我们中国体操队的全体成员都非常震撼,在为祖国而感到自豪的同时,也希望能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为国庆献礼。看完阅兵仪式之后,张导、高导又结合比赛给我们讲了一下,希望我们在比赛中也能达到国庆阅兵的水平,让全世界的人都为中国体操震惊----我们的第一个目标就是男子团体冠军。
那次比赛我们并不是一帆风顺,资格赛的时候出了一点问題,加上俄罗斯实力也很强,所以我们只能是以资格赛第二名的身份晋级决赛。
但是,我们并沒有因为这个沮丧,而是下定决心要在决赛中跟俄罗斯队一决高下。
决赛那天我们第一项是鞍马,而我又是第一个出场,作为中国体操队打头炮的人,我当时特别紧张。我心里就想,这是我第一次代表中国來比世界性的大赛,千万不要有什么问題;天津的观众又特别热情。当时赛台离观众席挺近的,我看到全场爆满,观众有打鼓的、有挥国旗的,心怎么也静不下來。黄导看出我很紧张,就走过來对我说:“杨威,來,做三个深呼吸,平静一下……”我按照他的要求做了,沒想到还真挺管用,慢慢就冷静下來了,顺利地为中国队开了一个好头。
其实我一直都不是功利心很强的人,也一直不是一个争强好胜的人,那个时候尤其如此。所以,我最开心的事情就是我打头炮成功了,为这个团队稳定了军心,这种成就感完全胜过我自己拿到什么样的成绩。也是从这次比赛开始,我理解了我在国家队里的责任、角色,在未來的日子里,我都会不自觉地始终把团体冠军当成最重要的使命,把男团决赛当成最重要的比赛。
1999 年世锦赛我们虽然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还是平稳地拿了下來,那时候我们6 个人心还挺齐的,大家都准备得挺好,所以团体决赛场上非常顺利。我们几个沒人失误,实力又强,再加上是东道主,所谓天时地利人和,拿下金牌理所应当----这还真应验了“出发时下雨是好兆头”的说法。
很多人都觉得我们这一批比1999 年世锦赛的运动员很不容易,因为这是一个很年轻的阵容。是的,那次比赛黄旭成了带头大哥,带着我、***、卢裕富、邢傲伟和董震一起出战,这支队伍中沒有一个是参加过奥运会的运动员,“97 届”成了领军人物。可以这么说,到了天津世锦赛,中国男子体操队真正完成了新老交替,1997 年还是上一批运动员在扛起中国男子体操的大旗,黄旭、肖俊峰、***只是逐渐走到了前台,而到了1999 年,就彻底变成了我们这代人在扛起这份争夺团体冠军的责任,天津世锦赛,我们正式“出道”,中国男子体操的荣誉,正式交由我们來维护!
在我们这代体操运动员心里,团体永远是最大的事情,几乎一进入到国家队这个环境,就在有形无形之中建立了这样概念。
不仅是在比赛中会强调团体,平时的训练中教练也会时时刻刻提醒我们是被“捆绑”在一起的。我们那会儿训练都是“荣辱与共”,比如卢裕富一个动作失败了,趴到地上了,黄导就会说,杨威、黄旭、邢傲伟,你们几个拿板子好好教育一下他,让他长记性……如果打得轻了黄导还会说,肖俊峰,你这是什么意思?这其实就是告诉大家,一个人的失败不只代表自己,而是整个队伍,甚至是整个国家。所以我们这拨人都特别在意这些。
我对那时候的班会都有很深的记忆。黄导经常给我们讲他们1983年第一次团体夺冠的事情,也会给我们讲11 年后1994 年他率队再夺冠的艰难,这些他都是亲身经历的,讲出來的感觉都不一样。他会用低沉的声音讲:“1980 年的美国邀请赛,进行到单杠比赛时,李月久不慎脱手磕掉了牙齿,就在全场一片惊呼中,他继续坚持比赛,并做完了‘团身后空翻三周’的高难度动作,下台时满脸是血……”他也会很激动地说:“1994 年我们在多特蒙德,最后一项是我们鞍马对俄罗斯自由体操,当时的赛制是一个一个上场比,全场都看一个人,咱们的小伙子真是优秀,六个人沒有一个失误的……”我们这一拨人就经常听黄导讲这些,很完整地吸收了中国体操队团结、坚强的传统。
但是说实话,虽然我们这拨人都会把团体当成最重要的比赛,而我也一直是团体比赛中最重要的环节,可是,我不得不承认,在中国体操男队里,我不适合扮演组织者的角色。黄旭和陆斌都一直很会统揽全局,喜欢赛前就排兵布阵、观察对手,比赛的时候精于算分,然后知道自己如何做就能确保夺冠什么的,我一直都沒有这个概念,直到现在都这样----不仅从來不算团体,连个人全能我也不算这些。
后來有机会跟李小双聊天,他跟我讲1996 年奥运会他和涅莫夫全能最后一项的对决,看着他回忆比赛,讲述着他必须怎样怎样才能拿金牌的时候,我才对算分有一点概念,才知道原來比赛也会有些战术和技巧,但是这些即使我知道了,也不会做。我想,这可能也跟我的实力和我所处的时代有关,对于我和中国体操男队來说,从來都是跟自己比,只要自己比好了,冠军就在眼前,不用费尽心机考虑那么多。我还挺害怕分神的。比如2006 年,我总想着怎么带着肖钦、陈一冰比赛,结果自己失误了----这就是让我做组织者的后果,哈哈!我觉得我和***一样,我们俩都是那种可以担当重任冲锋陷阵的将才,却都不是那种统领全局的帅才。
团体拿下之后,我就要为我的个人全能冠军奋斗了!作为一个资格赛排在男子全能第一位的东道国家的年轻主选手,我自然是被现场观众寄予了厚望,但是很可惜,一上來我就出现了严重失误,从鞍马上掉了下來。
我那次纯属于“阴沟里翻船”,在简单的动作上失误了。前面难度动作都过了,心里一松,就在一个简单的交叉上失败了。掉下來的瞬间我脑子里一片空白,但是这个时候教练平时的教导就起作用了,黄导之前就给我们做过预案,所以我也不是很慌张,这一点让我受益匪浅。
虽然当时很沮丧,但是我马上就反应过來了,想起之前黄导说过的,出现了失误一定要冷静,下面的交叉一定想好了再做,避免二次失误,于是也就顺下來了。下來之后还是挺失望的,我预赛排第一啊,这一掉下來就什么都沒了,可是也沒办法,就调整情绪接着比吊环吧,然后一项一项地比,慢慢调整,从低落的心情当中走出來……
那时候全能真是不好比,完全不能有一点儿失误,哪怕是一小跳。
1996 年男子全能决赛就是最好的教科书,涅莫夫被李小双的气势压倒了,其实小双自己也紧张,因为他知道自己必须站稳了才行,而涅莫夫也是一样,但是那个时候他就退缩了,自由操有几串跟头都不干净。小双每次讲这段故事的时候,我都挺激动的,我知道了全能赛场上不仅要有足够的实力、冷静的心理,还要有冲破一切的气势。
但是,即使是出现了重大失误,我对自己也挺满意的,因为我沒有放弃下面的比赛。按当时的打分规则,失败了名次就肯定落到前六名以外了,虽然我肯定无法实现自己的目标了,但我还是坚持把后面的五个项目比完。当时我想的是,虽然我失败了,拿不到什么好成绩了,但是至少可以锻炼一下自己的心态,把练的东西展现出來,所以后面的几项我都坚持下來了,而且发挥得也还不错,最后全能拿了十几名。
当时白俄罗斯的伊万科夫就沒有像我这样坚持,他先比单杠,也是一上场就失败了,失败之后他就选择了离场,沒有比下面的项目。看到他退场,我就觉得,作为一个运动员,他的做法不值得提倡,因为我觉得,这样中途退场对不起现场加油的观众,对不起自己漫长的付出。所以,现在我也要求我的运动员,要珍惜每一次在场上的机会,绝不能因为沒有取得好成绩的希望,就放弃比赛。
1999 年天津世锦赛,我拿了一金一铜,立刻就有了做明星的感觉----找我要签名的人铺天盖地。早上还沒起床,在被窝里就有人拿來一堆纪念品让我签名,当时的感觉就是从早上一直签到晚上,那会儿还觉得挺新鲜、挺开心的,因为终于有了一种被人熟悉、被人关注的喜悦。
在经历了被无数人蜂拥而上,围住合影、签名,直到保安來才能把我们救走的事情之后,我也会很纠结于被人关注----原來当明星也有当明星的无奈,还是让我做回那个在体操房里上下翻飞的杨威吧!
世锦赛之后我很快就平静下來了,训练、生活也沒有什么改变,只不过,我有了一个新的身份----世界冠军。
在中国体操队的训练馆里有一面墙,叫做世界冠军墙,中国体操队一直都有一个光荣传统,就是每年年初都会举行“世界冠军登榜仪式”,盘点过去一年的好成绩,也教育新进队的小运动员,所以是一个很神圣的仪式。
我第一次经历世界冠军的登榜仪式是在1998 年年初,当时登榜的是***、黄旭、肖俊峰和卢裕富四个人,他们获得了1997 年的世锦赛男团冠军,那会儿我还不是黄导组的运动员,不能跟他们一起战斗,只能坐在下面看他们接受鲜花和掌声,很羡慕,也幻想着有一天自己能上榜。
我记得每年小队员进队的时候,都会在班会上做自我介绍,我们这批运动员刚进国家队的时候也不例外。我记得我当时是这么说的:“我叫杨威,來自于湖北,今年17 岁,我的愿望是拿世界冠军……”虽然那会儿对世界冠军沒什么感知,但是我还是这么说了,而且我相信这么做自我介绍的不止我一个人,更相信每一个小队员都会有这样的梦想……我很幸运,1999 年,在我进到国家队的第三年,就实现了成为世界冠军的梦想。
所以,我愈发感觉到,1998 年进入到黄导组,是我人生中的一个转折,一个偶然却又妙不可言的转折。在国家队待得时间越长,你就越会觉得,站在那个台子上做自我介绍,说自己想拿世界冠军、想登榜的人很多,但是只有极少数的几个人能把这句“我的愿望是拿世界冠军”变成现实。所以,当我有了新的身份----世界冠军时,就特别期盼登榜的那一天早点儿到來,想象自己登榜的样子,一定很光荣、很自豪。
中国体操队一年一度的登榜仪式是一个全体教练员、运动员都要参加的活动。仪式开始之前,大家就都穿着统一的队服,坐在自由体操的场地里等着。那面庄严的世界冠军墙上多了四个相框,登榜仪式之前都是用红布盖着的。
登榜仪式从升国旗开始,然后是世界冠军所属省市体育局的领导讲话,体操中心领导和主教练讲话后,盖在相框上的红布被揭开,我们四个新世界冠军的笑脸露了出來----跟我一起登榜的是邢傲伟、董震和女队的凌洁。再然后,我们接受大家的鲜花和掌声,我听得到这掌声中的真心祝贺和羡慕,因为当年我也有过这样的心情。
从1998 年到2008 年,我经历了10 多次中国体操队登榜仪式,也经历了很多队友拿了世界冠军之后,非常兴奋地表达:“我终于可以上墙了!”这是一种只有体操队的人才能引起共鸣的感情。因为我们都有老的那一天,总有退役、离开这支队伍的时候,但是世界冠军墙是不会消失的,只要它在,你的照片就在,你的笑脸就在,会帮你看着这里发生的一切;而且不管你什么时候回來,看到这面墙上的自己,都会回忆起当时在这里的一切。
世界冠军榜其实是给了大家一个具体的目标,是为了激励更多人奋发图强;但是,也并不是每一个有天赋、肯努力的人都能登榜,这就是人生的机缘和无奈吧!我很庆幸,我能如愿登上中国体操队的世界冠军榜,能成为奥运会冠军,能为中国征战10 年,能在北京奥运会的赛场上加冕全能王……当然,我最庆幸的是,我一直遇到的好教练们,感谢你们一路托举着我成长。
比赛就在天津进行,所以在北京训练的我们从很早就感受到了浓厚的比赛气氛。世锦赛是全世界最优秀的运动员参加的比赛,水平跟奥运会不相上下,而且1999 年是中国第一次举办体操世锦赛,也是我的世锦赛首秀,所以临出发的时候,心情忽然变得有些紧张。
我们是全队集体坐大巴车去的天津。出发的时候北京还飘着点儿小雨,我们总觉得天气不好,心里也阴沉沉的;但是有经验的教练跟我们说,“好雨知时节”,出发下雨是一个好兆头,之前每次出发赶上雨天,成绩都挺好的,相信这一次也不会差。听了这些,我们的情绪也放松了下來。记得到了天津之后,天津市市长专门接待了我们,他说“天津”的寓意挺好的,就是“添加金牌”的意思,还说天津是中国体育的福地,1995 年办的天津世乒赛,乒乓球队打出了非常好的成绩,包揽了全部七项冠军,相信这一次体操队的成绩一定也会非常好。
1999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 周年的大庆,虽然因为比赛我们不能在北京看国庆阅兵,但是10 月1 号这一天,我们备战再紧张,也要坐下來集体收看国庆阅兵仪式。在天津体育宾馆的会议室,我们中国体操队的全体成员都非常震撼,在为祖国而感到自豪的同时,也希望能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为国庆献礼。看完阅兵仪式之后,张导、高导又结合比赛给我们讲了一下,希望我们在比赛中也能达到国庆阅兵的水平,让全世界的人都为中国体操震惊----我们的第一个目标就是男子团体冠军。
那次比赛我们并不是一帆风顺,资格赛的时候出了一点问題,加上俄罗斯实力也很强,所以我们只能是以资格赛第二名的身份晋级决赛。
但是,我们并沒有因为这个沮丧,而是下定决心要在决赛中跟俄罗斯队一决高下。
决赛那天我们第一项是鞍马,而我又是第一个出场,作为中国体操队打头炮的人,我当时特别紧张。我心里就想,这是我第一次代表中国來比世界性的大赛,千万不要有什么问題;天津的观众又特别热情。当时赛台离观众席挺近的,我看到全场爆满,观众有打鼓的、有挥国旗的,心怎么也静不下來。黄导看出我很紧张,就走过來对我说:“杨威,來,做三个深呼吸,平静一下……”我按照他的要求做了,沒想到还真挺管用,慢慢就冷静下來了,顺利地为中国队开了一个好头。
其实我一直都不是功利心很强的人,也一直不是一个争强好胜的人,那个时候尤其如此。所以,我最开心的事情就是我打头炮成功了,为这个团队稳定了军心,这种成就感完全胜过我自己拿到什么样的成绩。也是从这次比赛开始,我理解了我在国家队里的责任、角色,在未來的日子里,我都会不自觉地始终把团体冠军当成最重要的使命,把男团决赛当成最重要的比赛。
1999 年世锦赛我们虽然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还是平稳地拿了下來,那时候我们6 个人心还挺齐的,大家都准备得挺好,所以团体决赛场上非常顺利。我们几个沒人失误,实力又强,再加上是东道主,所谓天时地利人和,拿下金牌理所应当----这还真应验了“出发时下雨是好兆头”的说法。
很多人都觉得我们这一批比1999 年世锦赛的运动员很不容易,因为这是一个很年轻的阵容。是的,那次比赛黄旭成了带头大哥,带着我、***、卢裕富、邢傲伟和董震一起出战,这支队伍中沒有一个是参加过奥运会的运动员,“97 届”成了领军人物。可以这么说,到了天津世锦赛,中国男子体操队真正完成了新老交替,1997 年还是上一批运动员在扛起中国男子体操的大旗,黄旭、肖俊峰、***只是逐渐走到了前台,而到了1999 年,就彻底变成了我们这代人在扛起这份争夺团体冠军的责任,天津世锦赛,我们正式“出道”,中国男子体操的荣誉,正式交由我们來维护!
在我们这代体操运动员心里,团体永远是最大的事情,几乎一进入到国家队这个环境,就在有形无形之中建立了这样概念。
不仅是在比赛中会强调团体,平时的训练中教练也会时时刻刻提醒我们是被“捆绑”在一起的。我们那会儿训练都是“荣辱与共”,比如卢裕富一个动作失败了,趴到地上了,黄导就会说,杨威、黄旭、邢傲伟,你们几个拿板子好好教育一下他,让他长记性……如果打得轻了黄导还会说,肖俊峰,你这是什么意思?这其实就是告诉大家,一个人的失败不只代表自己,而是整个队伍,甚至是整个国家。所以我们这拨人都特别在意这些。
我对那时候的班会都有很深的记忆。黄导经常给我们讲他们1983年第一次团体夺冠的事情,也会给我们讲11 年后1994 年他率队再夺冠的艰难,这些他都是亲身经历的,讲出來的感觉都不一样。他会用低沉的声音讲:“1980 年的美国邀请赛,进行到单杠比赛时,李月久不慎脱手磕掉了牙齿,就在全场一片惊呼中,他继续坚持比赛,并做完了‘团身后空翻三周’的高难度动作,下台时满脸是血……”他也会很激动地说:“1994 年我们在多特蒙德,最后一项是我们鞍马对俄罗斯自由体操,当时的赛制是一个一个上场比,全场都看一个人,咱们的小伙子真是优秀,六个人沒有一个失误的……”我们这一拨人就经常听黄导讲这些,很完整地吸收了中国体操队团结、坚强的传统。
但是说实话,虽然我们这拨人都会把团体当成最重要的比赛,而我也一直是团体比赛中最重要的环节,可是,我不得不承认,在中国体操男队里,我不适合扮演组织者的角色。黄旭和陆斌都一直很会统揽全局,喜欢赛前就排兵布阵、观察对手,比赛的时候精于算分,然后知道自己如何做就能确保夺冠什么的,我一直都沒有这个概念,直到现在都这样----不仅从來不算团体,连个人全能我也不算这些。
后來有机会跟李小双聊天,他跟我讲1996 年奥运会他和涅莫夫全能最后一项的对决,看着他回忆比赛,讲述着他必须怎样怎样才能拿金牌的时候,我才对算分有一点概念,才知道原來比赛也会有些战术和技巧,但是这些即使我知道了,也不会做。我想,这可能也跟我的实力和我所处的时代有关,对于我和中国体操男队來说,从來都是跟自己比,只要自己比好了,冠军就在眼前,不用费尽心机考虑那么多。我还挺害怕分神的。比如2006 年,我总想着怎么带着肖钦、陈一冰比赛,结果自己失误了----这就是让我做组织者的后果,哈哈!我觉得我和***一样,我们俩都是那种可以担当重任冲锋陷阵的将才,却都不是那种统领全局的帅才。
团体拿下之后,我就要为我的个人全能冠军奋斗了!作为一个资格赛排在男子全能第一位的东道国家的年轻主选手,我自然是被现场观众寄予了厚望,但是很可惜,一上來我就出现了严重失误,从鞍马上掉了下來。
我那次纯属于“阴沟里翻船”,在简单的动作上失误了。前面难度动作都过了,心里一松,就在一个简单的交叉上失败了。掉下來的瞬间我脑子里一片空白,但是这个时候教练平时的教导就起作用了,黄导之前就给我们做过预案,所以我也不是很慌张,这一点让我受益匪浅。
虽然当时很沮丧,但是我马上就反应过來了,想起之前黄导说过的,出现了失误一定要冷静,下面的交叉一定想好了再做,避免二次失误,于是也就顺下來了。下來之后还是挺失望的,我预赛排第一啊,这一掉下來就什么都沒了,可是也沒办法,就调整情绪接着比吊环吧,然后一项一项地比,慢慢调整,从低落的心情当中走出來……
那时候全能真是不好比,完全不能有一点儿失误,哪怕是一小跳。
1996 年男子全能决赛就是最好的教科书,涅莫夫被李小双的气势压倒了,其实小双自己也紧张,因为他知道自己必须站稳了才行,而涅莫夫也是一样,但是那个时候他就退缩了,自由操有几串跟头都不干净。小双每次讲这段故事的时候,我都挺激动的,我知道了全能赛场上不仅要有足够的实力、冷静的心理,还要有冲破一切的气势。
但是,即使是出现了重大失误,我对自己也挺满意的,因为我沒有放弃下面的比赛。按当时的打分规则,失败了名次就肯定落到前六名以外了,虽然我肯定无法实现自己的目标了,但我还是坚持把后面的五个项目比完。当时我想的是,虽然我失败了,拿不到什么好成绩了,但是至少可以锻炼一下自己的心态,把练的东西展现出來,所以后面的几项我都坚持下來了,而且发挥得也还不错,最后全能拿了十几名。
当时白俄罗斯的伊万科夫就沒有像我这样坚持,他先比单杠,也是一上场就失败了,失败之后他就选择了离场,沒有比下面的项目。看到他退场,我就觉得,作为一个运动员,他的做法不值得提倡,因为我觉得,这样中途退场对不起现场加油的观众,对不起自己漫长的付出。所以,现在我也要求我的运动员,要珍惜每一次在场上的机会,绝不能因为沒有取得好成绩的希望,就放弃比赛。
1999 年天津世锦赛,我拿了一金一铜,立刻就有了做明星的感觉----找我要签名的人铺天盖地。早上还沒起床,在被窝里就有人拿來一堆纪念品让我签名,当时的感觉就是从早上一直签到晚上,那会儿还觉得挺新鲜、挺开心的,因为终于有了一种被人熟悉、被人关注的喜悦。
在经历了被无数人蜂拥而上,围住合影、签名,直到保安來才能把我们救走的事情之后,我也会很纠结于被人关注----原來当明星也有当明星的无奈,还是让我做回那个在体操房里上下翻飞的杨威吧!
世锦赛之后我很快就平静下來了,训练、生活也沒有什么改变,只不过,我有了一个新的身份----世界冠军。
在中国体操队的训练馆里有一面墙,叫做世界冠军墙,中国体操队一直都有一个光荣传统,就是每年年初都会举行“世界冠军登榜仪式”,盘点过去一年的好成绩,也教育新进队的小运动员,所以是一个很神圣的仪式。
我第一次经历世界冠军的登榜仪式是在1998 年年初,当时登榜的是***、黄旭、肖俊峰和卢裕富四个人,他们获得了1997 年的世锦赛男团冠军,那会儿我还不是黄导组的运动员,不能跟他们一起战斗,只能坐在下面看他们接受鲜花和掌声,很羡慕,也幻想着有一天自己能上榜。
我记得每年小队员进队的时候,都会在班会上做自我介绍,我们这批运动员刚进国家队的时候也不例外。我记得我当时是这么说的:“我叫杨威,來自于湖北,今年17 岁,我的愿望是拿世界冠军……”虽然那会儿对世界冠军沒什么感知,但是我还是这么说了,而且我相信这么做自我介绍的不止我一个人,更相信每一个小队员都会有这样的梦想……我很幸运,1999 年,在我进到国家队的第三年,就实现了成为世界冠军的梦想。
所以,我愈发感觉到,1998 年进入到黄导组,是我人生中的一个转折,一个偶然却又妙不可言的转折。在国家队待得时间越长,你就越会觉得,站在那个台子上做自我介绍,说自己想拿世界冠军、想登榜的人很多,但是只有极少数的几个人能把这句“我的愿望是拿世界冠军”变成现实。所以,当我有了新的身份----世界冠军时,就特别期盼登榜的那一天早点儿到來,想象自己登榜的样子,一定很光荣、很自豪。
中国体操队一年一度的登榜仪式是一个全体教练员、运动员都要参加的活动。仪式开始之前,大家就都穿着统一的队服,坐在自由体操的场地里等着。那面庄严的世界冠军墙上多了四个相框,登榜仪式之前都是用红布盖着的。
登榜仪式从升国旗开始,然后是世界冠军所属省市体育局的领导讲话,体操中心领导和主教练讲话后,盖在相框上的红布被揭开,我们四个新世界冠军的笑脸露了出來----跟我一起登榜的是邢傲伟、董震和女队的凌洁。再然后,我们接受大家的鲜花和掌声,我听得到这掌声中的真心祝贺和羡慕,因为当年我也有过这样的心情。
从1998 年到2008 年,我经历了10 多次中国体操队登榜仪式,也经历了很多队友拿了世界冠军之后,非常兴奋地表达:“我终于可以上墙了!”这是一种只有体操队的人才能引起共鸣的感情。因为我们都有老的那一天,总有退役、离开这支队伍的时候,但是世界冠军墙是不会消失的,只要它在,你的照片就在,你的笑脸就在,会帮你看着这里发生的一切;而且不管你什么时候回來,看到这面墙上的自己,都会回忆起当时在这里的一切。
世界冠军榜其实是给了大家一个具体的目标,是为了激励更多人奋发图强;但是,也并不是每一个有天赋、肯努力的人都能登榜,这就是人生的机缘和无奈吧!我很庆幸,我能如愿登上中国体操队的世界冠军榜,能成为奥运会冠军,能为中国征战10 年,能在北京奥运会的赛场上加冕全能王……当然,我最庆幸的是,我一直遇到的好教练们,感谢你们一路托举着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