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武帝朝堂(二)
19.煽风点火:公孙弘弄权 机关算尽
公孙弘面对汲黯的两次当面揭发,沉着应对,化凶为吉,还对汲黯大加赞美。公孙弘果真是一位心怀宽广、不计私怨的贤巨吗?大汉英才辈出,威胁公孙弘相位的,何止汲黯一人?风情无限的“齐大非偶”典故里,暗藏了怎样一触即发的杀机?
【丞相灭族寻常事】
汲黯两次告御状,差一点让公孙弘栽了大跟头。公孙弘表面上为汲黯大唱赞歌,内心真的能放下汲黯这个大包袱吗?
只要通过一件事就可以洞穿这一切。一天,汉武帝因为获得所谓的“天马”(西域名马),非常高兴,写了一首可以配乐演唱的诗,称为《天马歌》。
《史记》的“八书”之中,有一篇叫《乐书》。学界认为:今本《史记》中的《乐书》是后人补作的,并非司马迁原作。无论如何,《史记》中这篇《乐书》在正史中记载音乐史,首开先河。《乐书》中就收录了汉武帝的这首《天马歌》:天马來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承灵威兮障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意思是:天马來自遥远的西方,途经万里,终归以德服天下的大汉。承载着大汉的威灵,威慑着远方之国;跨过浩瀚的沙漠,四夷宾服。
汲黯见汉武帝得到“天马”就兴奋得手舞足蹈,还写《天马歌》,于是进谏说:王者制作乐曲,上要继承祖业,下要感化百姓。如今陛下仅仅为得到一匹马就作歌,还要以此祭祀先祖,先帝和百姓该作何想法呢?
当头一盆凉水,弄得汉武帝大为扫兴。
丞相公孙弘见汉武帝一脸不高兴,事不宜迟,马上进言:汲黯诽谤圣朝制度,罪当灭族(黯诽谤圣制,当族)。无限上纲、无情打击,一句话,无所不用其极。我时时都惦记着你呢,千万不要让我逮着机会。这个公孙弘,不愧为狱吏出身,嘴巴比脑子快,动手比动嘴快。
司马迁仅仅用了“黯诽谤圣制当族”七个字,就把公孙弘对汲黯的报复写得淋漓尽致。公孙弘岂是宽宏大度之人?他位列垂相,但绝不是肚子里可以撑船的丞相,以前对汲黯的种种大度,都是一种姿态,一种假相。公孙弘可从來沒有忘记汲黯这个“眼中钉”、“肉中刺”。
汉武帝会听公孙弘的话吗?被汲黯扫了兴头的汉武帝,听公孙弘说汲黯“当族”,沒有理会,仅以沉默(默然不悦)发泄不满。
这个小故事让我们看到三个人的特点:汲黯忠诚坦率,公孙弘阴险狠毒,汉武帝对汲黯宽容大度。
可见,公孙弘绝不是一个包容忍让之人,而是一个阴险可怕之人!
他从不把仇恨挂在脸上。汲黯当面揭发他,他却盛赞汲黯,丝毫沒有恼怒之色;而一旦时机成熟,他就要取其性命,杀一个不解恨,还要灭汲黯全族。
他在汉武帝非常不高兴的情况下,果断地咬了汲黯一口。公孙弘这张嘴厉害,咬人一口,你全身的免疫功能就丧失殆尽!但是,汲黯是个例外,他似乎先天地具有特殊的免疫功能,尽管汲黯被咬,仍幸运地活了下來。汉武帝以“苛政”闻名,因此才有6个丞相死于非命的恐怖纪录。如此“暴君”,对不识时务、出言不逊的汲黯网开一面、宽宏大量,非常不易。
公孙弘这次报复汲黯沒有成功,他并沒有坚持,不愿让自己的伪善与凶残有所暴露。毕竟是公孙丞相,他老谋深算,知道适可而止,伺机行事!
【一言丧邦遗后患】
公孙弘谋害汲黯沒有得手,但是,公孙弘剪除政敌的“杀人计划”并沒有停止,他还有第二个攻击目标:主父偃。
主父堰是谁?他和公孙弘有什么怨仇?为什么公孙弘矛头又指向主父偃了呢?公孙弘杀汲黯未能得逞,杀主父偃是否会一举成功呢?
这就要从那个暧昧风情的典故“齐大非偶”说起。
春秋时期,齐僖公的女儿文姜和她的哥哥淫乱。齐僖公知道后,想把文姜嫁给郑国的大子忽。郑国的大子忽开始答应了,后來以“齐大非偶”为由,辞了这一婚约(《左传·桓公六年》:齐侯欲以文姜妻郑大子忽,大子忽辞。人问其故,大子曰:人各有耦,齐大,非吾耦也)。所谓“齐大非偶”,是说齐国是大国,郑国是小国,小国之人不敢攀娶大国国君之女。因此,“齐大非偶”明里是辞婚,暗中却影射女方兄妹**。
齐厉王的母亲纪太后为了让纪氏家族世代受宠,就做主把她弟弟的女儿,也就是齐厉王的亲表妹,嫁给齐厉王。但是,齐厉王偏偏不喜欢这个表妹。纪太后就派自己的女儿,也就是齐厉王的姐姐,为厉王整顿后宫。所谓整顿后宫,就是不准其他宫女接近厉王,以使指定的王后有机会专宠。可是,厉王竟和他的姐姐行起**之事。如此丑行当然瞒不住,渐渐传开。
当时齐国有一个宦官叫徐甲,此人曾侍奉武帝之母王太后。
王太后一心想给自己的外孙女找个诸侯王做丈夫。徐甲主动向王太后保媒:这件事包给我了,一定让齐厉王上表求亲。王太后于是批准徐甲前往齐国办差。谁知,徐甲的行踪被嗅觉灵敏的主父偃闻到了。他再三恳求徐甲;如果您方便的话,请帮着说一说,让我的女儿也能选进齐王后宫。徐甲一口答应了。
徐甲到了齐国,先放了一个口风,想试探对方的反应。齐国纪太后毫不买账:齐王已经有了王后,后宫的嫔妃一应俱全,还要什么王后、殡妃?徐甲是个什么东西?他是在齐国穷得活不下去了,才净身入宫当宦官。这种人又想來扰乱我齐王后宫,简直岂有此理。再说,主父偃又算什么东西,居然想让自己的女儿入宫!纪太后发怒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我这边还一脑门子官司呢,又來两个凑热闹的。
纪太后这一闹腾,搞得徐甲非常狼狈。他琢磨,这事肯定是办不成了。可怎么向王太后交代呢?他说:齐王已经同意了。但是,有个后患太后得考虑一下----我担心出现燕王那种事。
原來,在这之前,燕王刘定国刚刚因跟自己的女儿、姐妹通奸被处死,封国也被撤消。所以,徐甲用这件事暗示王太后,齐王也有类似的**之行。王太后一听,立即吩咐:今后谁也不准再提跟齐王结亲的事。
但是,经徐甲这一说,齐厉王和他姐姐**一事就传到汉宫中了。
主父偃攀龙附凤的如意计划泡了汤,对齐王更加怀恨在心。本來,齐王宫如此淫乱不堪,女儿不进去,还免了往火坑里跳。可主父偃在气头上,哪里想得通?于是,他对汉武帝说:齐国的都城临淄有十万户人家,每天的贸易税收可达千金。人口之多,财产之丰,超过京城长安。这种地方如果不是皇上的亲兄弟或者爱子,不应当在此为王。吕后时期齐国就想叛乱,吴楚七国之乱的时候,齐孝王差一点参与叛乱。现在,又听说齐王和他的姐姐有**之事。
汉武帝听了主父偃的一番话,就派主父偃担任齐国的国相,查处齐王**一案。
主父偃到了齐国,立即严审帮助齐王**的宦官,逼迫他们在供词和旁证中必须牵扯上齐王。
齐厉王年轻,害怕因为罪大被逮捕、诛杀,喝毒药自杀了;而且,齐厉王在位刚刚五年,沒有继位的儿子。这样,齐厉王死后,齐国撤消,齐地划归汉朝中央政府。事情闹大了。主父偃几句气话,让齐国就此消失,可谓“一言丧邦”。
这样,齐厉王自杀的直接责任人成了主父偃:状是他告的,案是他办的,人是在他查案时死的。话说回來,主父偃对齐厉王之死虽然谈不上“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但是显然,主父偃的报复完全是逞一时之气,并沒有将齐王置之死地的预谋。
“人生在世,不如意者十之**。”主父偃恨之入骨的齐王自杀了,可谓大快己心。但是,主父偃却要因此付出惨重的代价。“得饶人处且饶人”,谁能预料悬在别人头上的利刃,随时会落到自己身上?
齐厉王自杀,只有一个人欢欣鼓舞,就是权倾一时的公孙弘。此时,主父偃的性命已经牢牢地抓在公孙弘手里了。显然,主父偃利用查案之机,挟私复仇的罪名呼之欲出。那么,公孙弘能不能除掉这个心腹大患?
【轻狂不敌老姜辣】
我们曾经谈到,汉景帝朝有一位《诗》学博士辕固生,辕固生因为贬低《老子》,和尊崇黄老的窦太后发生争论,结果被窦太后扔到野猪圈里,差点丢了性命。
辕固生在汉代儒家学者中属于元老级人物,汉景帝时他已经是一代名儒了,武帝继位之后,再次征召辕固生。很多儒生都忌妒辕固生,纷纷在汉武帝面前说,辕固生老了,应当让他回家(今上初即位,复以贤良征固,诸谈儒多疾毁固曰:固老,罢归之)。
想攻击一个人,总能找到理由,同样,想重用一个人也能找到很多理由。辕固生当时的确很老,九十多岁了。凑巧的是,征召辕固生的时候,公孙弘也被召见。公孙弘当然知道辕固生是真正的《诗》学大儒,比起他这个四十岁才开始读《公羊春秋》的半路出家人,功底要厚实得多;所以,公孙弘看辕固生,眼睛是斜着的。辕固生尽管已经九十多岁了,仍耳聪目明,看见公孙弘这副眼神,这位老学者讲了一句名言:公孙子,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意思是说:公孙弘你这小子,你要用严肃的态度研究儒学经典,术要曲解儒学经典,迎合世俗。
公孙弘此时已经六十岁了,但相对于九十多岁的辕固生,仍然是小字辈。辕固生“曲学阿世”四个字被司马迁毫不客气地记载下來,成为对公孙弘的定评,也成为流传至今的一个著名成语。
在《史记·平津侯列传》中,司马迁还说:公孙弘疑心极重,表面上宽宏厚道,内心里阴险恶毒。凡是和他有过节的人,他都装作和此人关系很好,暗中却找机会报复。(弘为人意忌,外宽内深,诸尝与弘有郄者,虽详与善,阴报其祸。)
那么,主父偃又是个怎样的人呢?
主父偃和公孙弘一样,早年非常坎坷。
在齐地游学的时候,齐地的读书人都不喜欢他,还排斥他。主父偃既受不得气,也不屑于反省;是行动派,不是沉思派。齐地呆不住,他就跑到北方的燕、赵、中山等地。但是、所到之处,他从來沒有受到过礼遇。不用说,主父堰压抑得不行,郁闷得不行,性格也慢慢地扭曲了。
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走投无路的主父偃决定西入函谷关,拜见卫青,准备直接走高层路线。卫青屡次向汉武帝推荐主父偃,但他此时还算不得“意见领袖”,主父偃也实在沒做出惊人业绩。汉武帝当然沒兴趣召见。
时间一长,主父偃入关时带的那点钱快用完了,京城诸公的宾客也开始讨厌这个一事无成、仰人鼻息的家伙。
这样下去不行。主父偃情急生智,给汉武帝写了一篇非常长的奏章。意外的是,奏章早上呈送汉武帝,晚上,主父偃就获得召见。可谓“朝发夕至”。
主父堰的这篇奏章一共写了九件事。其中的八件有关法律,《史记》都未记录;一件是反对对匈作战(谏伐匈奴),司马迁记载得非常详尽(这和司马迁反对无节制地对匈作战有关)。
主父偃不主张对匈作战的理由有三点:
一是,秦朝因为对匈作战导致百姓负担过重而亡国;
二是,高祖皇帝因为仓促对匈作战导致平城之围;
三是,出现上述情况的根本原因,是匈奴民族是游牧民族,居无定所,各自为战,难以征服。
主父偃进谏汉武帝之时,正是汉武帝准备重用卫青大规模讨伐匈奴的前夜。因此,尽管主父偃所言都不是游谈无根之言;但是,汉武帝不可能采纳主父偃的意见。
汉武帝不采纳主父偃的意见,并不意味着汉武帝不重用主父偃。《史记》记载,与主父偃同时上书的还有徐乐和严安,他们三人的奏书呈送给汉武帝后,汉武帝迫不及待地召见他们,非常激动地说:你们都在哪儿?为什么我们相见得这么晚呢(书奏天子,天子召见三人,谓曰:公等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
汉武帝多么求贤若渴啊!汉武帝虽然沒有采纳主父偃的建议,但是,他不因言废人,任命主父偃等三人为郎中。郎中是皇帝身边的侍从,官阶并不高,不过,郎中对朝中大事有发言权,可以参与决策。主父偃等三人由此成为汉武帝内朝的主要组成人员。
主父偃当了郎中后,多次进言,汉武帝随即任命主父偃为谒者。谒者是皇帝的传令官,与皇帝的关系非常亲近,主父偃受到了汉武帝的非常礼遇,一年之中,四次得到提拔,这在汉代极为罕见。
对又臭又硬的汲黯,公孙弘采取的是借机进言,落井下石,可惜未能得逞;想灭掉皇帝身边的宠臣主父偃,有沒有可乘之机呢?
机会说來就來了。
原來,主父偃早年游学燕、赵之地,受过许多白眼;等他贵幸之后,首先揭发燕王刘定国**之事,导致燕王被杀。而赵王的太子也有**丑闻,因此,赵王也担心主父偃会告发自己。等主父偃被派到齐国去做国相,齐厉王自杀,赵王就恶人先告状,上书武帝,告发主父偃两大罪状:一是接受诸侯王的贿赂,二是挟私怨报复齐王。
汉武帝立刻抓捕主父偃。主父偃承认自己接受了诸侯王的贿赂,但是,坚决不承认自己逼杀齐厉王。然而沒关系,公孙丞相有的是办法让你伏罪。
我们知道,公孙弘不是行商,他是坐贾;不是大型猫科动物那样的主动捕食者,而是潜伏在水下的鳄鱼,他不出击,就等着你送上门。只要你给他抓住机会,就会受到致命攻击。他按捺不住了,对汉武帝说:齐王自杀,沒有后代,封国被废,主父偃是罪魁,陛下如果不杀主父偃,无法向天下百姓交待啊!公孙弘和主父偃究竟有何不共戴天之仇?为什么公孙弘一定要置主父偃于死地?汉武帝会听从公孙弘的意见吗?
请看:借刀杀人。
公孙弘面对汲黯的两次当面揭发,沉着应对,化凶为吉,还对汲黯大加赞美。公孙弘果真是一位心怀宽广、不计私怨的贤巨吗?大汉英才辈出,威胁公孙弘相位的,何止汲黯一人?风情无限的“齐大非偶”典故里,暗藏了怎样一触即发的杀机?
【丞相灭族寻常事】
汲黯两次告御状,差一点让公孙弘栽了大跟头。公孙弘表面上为汲黯大唱赞歌,内心真的能放下汲黯这个大包袱吗?
只要通过一件事就可以洞穿这一切。一天,汉武帝因为获得所谓的“天马”(西域名马),非常高兴,写了一首可以配乐演唱的诗,称为《天马歌》。
《史记》的“八书”之中,有一篇叫《乐书》。学界认为:今本《史记》中的《乐书》是后人补作的,并非司马迁原作。无论如何,《史记》中这篇《乐书》在正史中记载音乐史,首开先河。《乐书》中就收录了汉武帝的这首《天马歌》:天马來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承灵威兮障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意思是:天马來自遥远的西方,途经万里,终归以德服天下的大汉。承载着大汉的威灵,威慑着远方之国;跨过浩瀚的沙漠,四夷宾服。
汲黯见汉武帝得到“天马”就兴奋得手舞足蹈,还写《天马歌》,于是进谏说:王者制作乐曲,上要继承祖业,下要感化百姓。如今陛下仅仅为得到一匹马就作歌,还要以此祭祀先祖,先帝和百姓该作何想法呢?
当头一盆凉水,弄得汉武帝大为扫兴。
丞相公孙弘见汉武帝一脸不高兴,事不宜迟,马上进言:汲黯诽谤圣朝制度,罪当灭族(黯诽谤圣制,当族)。无限上纲、无情打击,一句话,无所不用其极。我时时都惦记着你呢,千万不要让我逮着机会。这个公孙弘,不愧为狱吏出身,嘴巴比脑子快,动手比动嘴快。
司马迁仅仅用了“黯诽谤圣制当族”七个字,就把公孙弘对汲黯的报复写得淋漓尽致。公孙弘岂是宽宏大度之人?他位列垂相,但绝不是肚子里可以撑船的丞相,以前对汲黯的种种大度,都是一种姿态,一种假相。公孙弘可从來沒有忘记汲黯这个“眼中钉”、“肉中刺”。
汉武帝会听公孙弘的话吗?被汲黯扫了兴头的汉武帝,听公孙弘说汲黯“当族”,沒有理会,仅以沉默(默然不悦)发泄不满。
这个小故事让我们看到三个人的特点:汲黯忠诚坦率,公孙弘阴险狠毒,汉武帝对汲黯宽容大度。
可见,公孙弘绝不是一个包容忍让之人,而是一个阴险可怕之人!
他从不把仇恨挂在脸上。汲黯当面揭发他,他却盛赞汲黯,丝毫沒有恼怒之色;而一旦时机成熟,他就要取其性命,杀一个不解恨,还要灭汲黯全族。
他在汉武帝非常不高兴的情况下,果断地咬了汲黯一口。公孙弘这张嘴厉害,咬人一口,你全身的免疫功能就丧失殆尽!但是,汲黯是个例外,他似乎先天地具有特殊的免疫功能,尽管汲黯被咬,仍幸运地活了下來。汉武帝以“苛政”闻名,因此才有6个丞相死于非命的恐怖纪录。如此“暴君”,对不识时务、出言不逊的汲黯网开一面、宽宏大量,非常不易。
公孙弘这次报复汲黯沒有成功,他并沒有坚持,不愿让自己的伪善与凶残有所暴露。毕竟是公孙丞相,他老谋深算,知道适可而止,伺机行事!
【一言丧邦遗后患】
公孙弘谋害汲黯沒有得手,但是,公孙弘剪除政敌的“杀人计划”并沒有停止,他还有第二个攻击目标:主父偃。
主父堰是谁?他和公孙弘有什么怨仇?为什么公孙弘矛头又指向主父偃了呢?公孙弘杀汲黯未能得逞,杀主父偃是否会一举成功呢?
这就要从那个暧昧风情的典故“齐大非偶”说起。
春秋时期,齐僖公的女儿文姜和她的哥哥淫乱。齐僖公知道后,想把文姜嫁给郑国的大子忽。郑国的大子忽开始答应了,后來以“齐大非偶”为由,辞了这一婚约(《左传·桓公六年》:齐侯欲以文姜妻郑大子忽,大子忽辞。人问其故,大子曰:人各有耦,齐大,非吾耦也)。所谓“齐大非偶”,是说齐国是大国,郑国是小国,小国之人不敢攀娶大国国君之女。因此,“齐大非偶”明里是辞婚,暗中却影射女方兄妹**。
齐厉王的母亲纪太后为了让纪氏家族世代受宠,就做主把她弟弟的女儿,也就是齐厉王的亲表妹,嫁给齐厉王。但是,齐厉王偏偏不喜欢这个表妹。纪太后就派自己的女儿,也就是齐厉王的姐姐,为厉王整顿后宫。所谓整顿后宫,就是不准其他宫女接近厉王,以使指定的王后有机会专宠。可是,厉王竟和他的姐姐行起**之事。如此丑行当然瞒不住,渐渐传开。
当时齐国有一个宦官叫徐甲,此人曾侍奉武帝之母王太后。
王太后一心想给自己的外孙女找个诸侯王做丈夫。徐甲主动向王太后保媒:这件事包给我了,一定让齐厉王上表求亲。王太后于是批准徐甲前往齐国办差。谁知,徐甲的行踪被嗅觉灵敏的主父偃闻到了。他再三恳求徐甲;如果您方便的话,请帮着说一说,让我的女儿也能选进齐王后宫。徐甲一口答应了。
徐甲到了齐国,先放了一个口风,想试探对方的反应。齐国纪太后毫不买账:齐王已经有了王后,后宫的嫔妃一应俱全,还要什么王后、殡妃?徐甲是个什么东西?他是在齐国穷得活不下去了,才净身入宫当宦官。这种人又想來扰乱我齐王后宫,简直岂有此理。再说,主父偃又算什么东西,居然想让自己的女儿入宫!纪太后发怒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我这边还一脑门子官司呢,又來两个凑热闹的。
纪太后这一闹腾,搞得徐甲非常狼狈。他琢磨,这事肯定是办不成了。可怎么向王太后交代呢?他说:齐王已经同意了。但是,有个后患太后得考虑一下----我担心出现燕王那种事。
原來,在这之前,燕王刘定国刚刚因跟自己的女儿、姐妹通奸被处死,封国也被撤消。所以,徐甲用这件事暗示王太后,齐王也有类似的**之行。王太后一听,立即吩咐:今后谁也不准再提跟齐王结亲的事。
但是,经徐甲这一说,齐厉王和他姐姐**一事就传到汉宫中了。
主父偃攀龙附凤的如意计划泡了汤,对齐王更加怀恨在心。本來,齐王宫如此淫乱不堪,女儿不进去,还免了往火坑里跳。可主父偃在气头上,哪里想得通?于是,他对汉武帝说:齐国的都城临淄有十万户人家,每天的贸易税收可达千金。人口之多,财产之丰,超过京城长安。这种地方如果不是皇上的亲兄弟或者爱子,不应当在此为王。吕后时期齐国就想叛乱,吴楚七国之乱的时候,齐孝王差一点参与叛乱。现在,又听说齐王和他的姐姐有**之事。
汉武帝听了主父偃的一番话,就派主父偃担任齐国的国相,查处齐王**一案。
主父偃到了齐国,立即严审帮助齐王**的宦官,逼迫他们在供词和旁证中必须牵扯上齐王。
齐厉王年轻,害怕因为罪大被逮捕、诛杀,喝毒药自杀了;而且,齐厉王在位刚刚五年,沒有继位的儿子。这样,齐厉王死后,齐国撤消,齐地划归汉朝中央政府。事情闹大了。主父偃几句气话,让齐国就此消失,可谓“一言丧邦”。
这样,齐厉王自杀的直接责任人成了主父偃:状是他告的,案是他办的,人是在他查案时死的。话说回來,主父偃对齐厉王之死虽然谈不上“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但是显然,主父偃的报复完全是逞一时之气,并沒有将齐王置之死地的预谋。
“人生在世,不如意者十之**。”主父偃恨之入骨的齐王自杀了,可谓大快己心。但是,主父偃却要因此付出惨重的代价。“得饶人处且饶人”,谁能预料悬在别人头上的利刃,随时会落到自己身上?
齐厉王自杀,只有一个人欢欣鼓舞,就是权倾一时的公孙弘。此时,主父偃的性命已经牢牢地抓在公孙弘手里了。显然,主父偃利用查案之机,挟私复仇的罪名呼之欲出。那么,公孙弘能不能除掉这个心腹大患?
【轻狂不敌老姜辣】
我们曾经谈到,汉景帝朝有一位《诗》学博士辕固生,辕固生因为贬低《老子》,和尊崇黄老的窦太后发生争论,结果被窦太后扔到野猪圈里,差点丢了性命。
辕固生在汉代儒家学者中属于元老级人物,汉景帝时他已经是一代名儒了,武帝继位之后,再次征召辕固生。很多儒生都忌妒辕固生,纷纷在汉武帝面前说,辕固生老了,应当让他回家(今上初即位,复以贤良征固,诸谈儒多疾毁固曰:固老,罢归之)。
想攻击一个人,总能找到理由,同样,想重用一个人也能找到很多理由。辕固生当时的确很老,九十多岁了。凑巧的是,征召辕固生的时候,公孙弘也被召见。公孙弘当然知道辕固生是真正的《诗》学大儒,比起他这个四十岁才开始读《公羊春秋》的半路出家人,功底要厚实得多;所以,公孙弘看辕固生,眼睛是斜着的。辕固生尽管已经九十多岁了,仍耳聪目明,看见公孙弘这副眼神,这位老学者讲了一句名言:公孙子,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意思是说:公孙弘你这小子,你要用严肃的态度研究儒学经典,术要曲解儒学经典,迎合世俗。
公孙弘此时已经六十岁了,但相对于九十多岁的辕固生,仍然是小字辈。辕固生“曲学阿世”四个字被司马迁毫不客气地记载下來,成为对公孙弘的定评,也成为流传至今的一个著名成语。
在《史记·平津侯列传》中,司马迁还说:公孙弘疑心极重,表面上宽宏厚道,内心里阴险恶毒。凡是和他有过节的人,他都装作和此人关系很好,暗中却找机会报复。(弘为人意忌,外宽内深,诸尝与弘有郄者,虽详与善,阴报其祸。)
那么,主父偃又是个怎样的人呢?
主父偃和公孙弘一样,早年非常坎坷。
在齐地游学的时候,齐地的读书人都不喜欢他,还排斥他。主父偃既受不得气,也不屑于反省;是行动派,不是沉思派。齐地呆不住,他就跑到北方的燕、赵、中山等地。但是、所到之处,他从來沒有受到过礼遇。不用说,主父堰压抑得不行,郁闷得不行,性格也慢慢地扭曲了。
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走投无路的主父偃决定西入函谷关,拜见卫青,准备直接走高层路线。卫青屡次向汉武帝推荐主父偃,但他此时还算不得“意见领袖”,主父偃也实在沒做出惊人业绩。汉武帝当然沒兴趣召见。
时间一长,主父偃入关时带的那点钱快用完了,京城诸公的宾客也开始讨厌这个一事无成、仰人鼻息的家伙。
这样下去不行。主父偃情急生智,给汉武帝写了一篇非常长的奏章。意外的是,奏章早上呈送汉武帝,晚上,主父偃就获得召见。可谓“朝发夕至”。
主父堰的这篇奏章一共写了九件事。其中的八件有关法律,《史记》都未记录;一件是反对对匈作战(谏伐匈奴),司马迁记载得非常详尽(这和司马迁反对无节制地对匈作战有关)。
主父偃不主张对匈作战的理由有三点:
一是,秦朝因为对匈作战导致百姓负担过重而亡国;
二是,高祖皇帝因为仓促对匈作战导致平城之围;
三是,出现上述情况的根本原因,是匈奴民族是游牧民族,居无定所,各自为战,难以征服。
主父偃进谏汉武帝之时,正是汉武帝准备重用卫青大规模讨伐匈奴的前夜。因此,尽管主父偃所言都不是游谈无根之言;但是,汉武帝不可能采纳主父偃的意见。
汉武帝不采纳主父偃的意见,并不意味着汉武帝不重用主父偃。《史记》记载,与主父偃同时上书的还有徐乐和严安,他们三人的奏书呈送给汉武帝后,汉武帝迫不及待地召见他们,非常激动地说:你们都在哪儿?为什么我们相见得这么晚呢(书奏天子,天子召见三人,谓曰:公等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
汉武帝多么求贤若渴啊!汉武帝虽然沒有采纳主父偃的建议,但是,他不因言废人,任命主父偃等三人为郎中。郎中是皇帝身边的侍从,官阶并不高,不过,郎中对朝中大事有发言权,可以参与决策。主父偃等三人由此成为汉武帝内朝的主要组成人员。
主父偃当了郎中后,多次进言,汉武帝随即任命主父偃为谒者。谒者是皇帝的传令官,与皇帝的关系非常亲近,主父偃受到了汉武帝的非常礼遇,一年之中,四次得到提拔,这在汉代极为罕见。
对又臭又硬的汲黯,公孙弘采取的是借机进言,落井下石,可惜未能得逞;想灭掉皇帝身边的宠臣主父偃,有沒有可乘之机呢?
机会说來就來了。
原來,主父偃早年游学燕、赵之地,受过许多白眼;等他贵幸之后,首先揭发燕王刘定国**之事,导致燕王被杀。而赵王的太子也有**丑闻,因此,赵王也担心主父偃会告发自己。等主父偃被派到齐国去做国相,齐厉王自杀,赵王就恶人先告状,上书武帝,告发主父偃两大罪状:一是接受诸侯王的贿赂,二是挟私怨报复齐王。
汉武帝立刻抓捕主父偃。主父偃承认自己接受了诸侯王的贿赂,但是,坚决不承认自己逼杀齐厉王。然而沒关系,公孙丞相有的是办法让你伏罪。
我们知道,公孙弘不是行商,他是坐贾;不是大型猫科动物那样的主动捕食者,而是潜伏在水下的鳄鱼,他不出击,就等着你送上门。只要你给他抓住机会,就会受到致命攻击。他按捺不住了,对汉武帝说:齐王自杀,沒有后代,封国被废,主父偃是罪魁,陛下如果不杀主父偃,无法向天下百姓交待啊!公孙弘和主父偃究竟有何不共戴天之仇?为什么公孙弘一定要置主父偃于死地?汉武帝会听从公孙弘的意见吗?
请看:借刀杀人。